中国人在非洲

6月17日到24日,温家宝总理出访埃及、加纳等非洲七国,今年秋天还将在北京举行中非峰会,遥远的非洲大陆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一想到非洲,很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贫穷、落后,其实现实中的非洲并不能简单地用这两个词概括。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而非洲也成了中国人淘金的一个重要目的地。另外,在非洲还有很多中国政府援建的工程项目,大量中国援建工人也长驻当地参与建设。一些在非洲的中国人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生活中的非洲。

在加纳

吃海鲜很便宜

2000年3月前往加纳发展的浙江商人吴国斌如今在加纳首都阿克拉经营着一个中国商城,主要从事中国小商品的批发贸易,生意不错。对于加纳的投资环境,吴先生告诉记者该国的政局稳定,治安也非常好,而且加纳是西非的政治文化中心,各个方面的条件都很不错。另外,由于加纳的汇率比较稳定,投资风险相对也不是很大。再加上加纳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法律法规来自于英国,比较完善,这些都为投资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正因为如此,吴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已经有183家大企业在加纳进行投资,而在加纳经商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几年前只有一两千人,但现在已经翻番到了三四千人。

除了投资环境和利润不错外,在加纳的生活也相当惬意。吴先生告诉记者,当地居民对中国人都相当客气,中国人的社会地位不低。另外,由于加纳是沿海国家,濒临大西洋,气候也可以,不是特别热,现在的温度也只有30度左右。说到吃的问题,吴先生还向记者推荐加纳的海鲜,不但价格便宜,质量也相当不错。至于蔬菜,虽然市场售价不低,但可以自己种植,品种也不少。

不过,尽管有很多不错的地方,在加纳生活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娱乐以及精神生活方面可供选择的内容不多,没有中国人喜欢的卡拉OK,只有一些酒吧和赌场。因此吴先生告诉记者,在加纳的中国人平时除了工作之外业余时间一般只能打打牌,下下棋,偶尔会有一些聚会,其他的活动并不是很多,显得有些单调。

在乌干达

中国人有房有车

著名摄影记者安佑忠先生2003年曾经去过乌干达一段时间,他很快还将重返乌干达。当记者与他聊起乌干达时,安先生显得相当兴奋,在他看来乌干达堪称东非的水乡,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特别适宜养老,而在乌干达生活、工作的中国人生活也相当不错。

安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在乌干达大概有1000多名中国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援外工作人员,另外一种是在乌干达经商的生意人。由于乌干达的日用消费品价格比中国要高不少,因此有不少中国商人将日用消费品如纺织品、家用小商品等用集装箱运往乌干达,然后再批发个当地商人,利润不低。安先生接触过很多当地的中国商人,据他了解,一般的生意人每月赚上万人民币问题不大。而在那边的生活开销除了日用品之外,住房汽车都不贵,安先生告诉记者,在乌干达首都租一套别墅月租金也不会超过1000元,而且二手车的价格可以说是便宜得惊人,据安先生自己的个人经历,一辆八成新的三菱帕杰罗也不过才8万人民币。因此很多在乌干达的中国小商人可以说都过上了有房有车的生活。

尽管开销不算大,但乌干达的治安并不算很好,境内有一些叛匪会带来一些治安问题。此外,中国商人要去乌干达还要注意食人族的骚扰,目前在一些地方还存在有未开化的食人族。因此,很多中国商人都会雇佣一些保镖,并且尽力与当地的警察部门搞好关系。

在生活上,安先生告诉记者乌干达的气候环境相当不错,堪称东非的水乡,一点都不干燥,年均温度在22度左右,温差不大,非常适合人类居住。至于业余生活,安先生认为并不单调,从他个人的经验来看在乌干达可以说各种娱乐活动都比较丰富,歌厅舞厅都有,就是没有卡拉OK,电视节目有CCTV-4,另外如果想去郊游或者钓鱼,乌干达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安先生向记者隆重推荐到乌干达维多利亚湖钓鱼,该湖是全世界第三大淡水湖,鱼类十分丰富,只要把钩和鱼饵放下去就能轻易钓到鱼,因此到那里钓鱼可以体验古代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美妙感觉。

在南非

治安不好“钱景”不错

南非上海工商联谊总会会长周建忠到南非已经有十来年了,对于在南非的经商和工作,周会长觉得虽然治安问题比较严重,但在南非经商“钱景”还算不错。

南非的治安状况确实比较糟糕,经常能看到有关华人被抢的新闻。周会长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劫匪已经闯进了自己的院子里,不过周会长早有准备,住的地方有多重防护,首先是院子的围墙很高,铁门也很高,其次房子的玻璃窗都有钢筋把守,最后周会长自己还配枪。劫匪闯进院子之后,周会长马上采取行动,封屋门并拿出手枪,在这种情况下,劫匪只好从院门逃走。因此对于治安问题,很多在南非生活多年的人都已经摸索出了防身经验,问题并非那么严重。但对于新来的华人,首先应该清楚当地的情况,否则容易被抢。

经商和工作方面,在南非赚钱竞争性没有国内那么激烈。由于南非很多当地人不愿意吃苦,因此只要勤劳在南非“钱景”还是不错的,华人小商小贩的收入也可以。

尽管在南非钱相对好赚,但夜生活以及各种娱乐活动没有国内大城市那么丰富。在南非,除了赌城,其他娱乐场所很少,中国人喜欢的卡拉OK很少,很难找。在南非的中国人偶尔也会聚会聚会,不过平时除了工作之外很少有娱乐活动,生活显得比较单调。

远离了治安的噩梦,从生活环境上讲南非相当不错,无论是气候、基础设施还是医疗制度和交通都很好,风景也相当不错。实际上除了治安之外,南非是一个相当美丽的地方。

在坦桑尼亚

总统在家里请我吃饭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在坦桑尼亚,提起坦中合资的友谊纺织有限公司几乎无人不知。作为中国在坦桑尼亚的大型援建企业之一,友谊纺织有限公司是在中国上个世纪60年代援建的友谊纺织厂基础上,由中国政府提供优惠贴息贷款,双方合资经营的项目,被称为两国在新形势下开展互利合作的典范。在温总理访问坦桑尼亚之际,记者近日对这家公司进行了采访。

友谊纺织厂是1966年中国政府应坦桑尼亚开国总统尼雷尔的要求开始援建的,1968年投产后曾有过一段辉煌时期。上个世纪80年代坦桑尼亚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后,旧有的机制无法适应形势,致使市场份额逐渐减少。另外,工厂在自身管理方面存在很多漏洞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为了让这朵由中坦两国第一代领导人种下的友谊之花不再枯萎,1995年应坦方请求,中国政府决定派出专家组,协助坦方对工厂进行改制。作为中国对外经济援助体制改革的试点,中方决定一改过去无偿援助的方式,实行双方合资,将友谊纺织厂改为合资公司,由中方控股管理。坦中合资友谊纺织有限公司于1996年10月2日正式成立,次年4月1日起开始商业运营。

通过加强管理,增收节支以及大范围的技术改造,工厂的生产迅速恢复起来,重新焕发了生机。改制后的第一年就扭亏为赢,跃居当年坦桑全国十大纳税大户之一。不仅如此,友谊纺织公司的兴起还带动了整个坦桑纺织业的复苏。这在坦桑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时任公司总经理的俞开明为此受到了坦桑政府最高规格的接待。

俞开明回忆说:“1998年5月份,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巴接见了我和当时中国驻坦大使张宏喜,并请我们到他官邸吃晚餐。家宴,总统官邸的家宴!给我的荣誉应该说很高了。”

确实,正如俞开明在接受我们采访时所说的,对友谊纺织厂这一中方传统对非经援项目的合资经营,不仅救活了在坦桑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个企业,还体现了中国政府在援助非洲兄弟国家政策上的一贯性。他说:“尽管(中国目前对非援助)方式有所转变,但目标还是一样的,就是帮助他们发展本国的工业,特别是民族工业,使国家甩掉财政包袱。”

6月17日到24日,温家宝总理出访埃及、加纳等非洲七国,今年秋天还将在北京举行中非峰会,遥远的非洲大陆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一想到非洲,很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贫穷、落后,其实现实中的非洲并不能简单地用这两个词概括。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而非洲也成了中国人淘金的一个重要目的地。另外,在非洲还有很多中国政府援建的工程项目,大量中国援建工人也长驻当地参与建设。一些在非洲的中国人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生活中的非洲。

在加纳

吃海鲜很便宜

2000年3月前往加纳发展的浙江商人吴国斌如今在加纳首都阿克拉经营着一个中国商城,主要从事中国小商品的批发贸易,生意不错。对于加纳的投资环境,吴先生告诉记者该国的政局稳定,治安也非常好,而且加纳是西非的政治文化中心,各个方面的条件都很不错。另外,由于加纳的汇率比较稳定,投资风险相对也不是很大。再加上加纳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法律法规来自于英国,比较完善,这些都为投资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正因为如此,吴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已经有183家大企业在加纳进行投资,而在加纳经商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几年前只有一两千人,但现在已经翻番到了三四千人。

除了投资环境和利润不错外,在加纳的生活也相当惬意。吴先生告诉记者,当地居民对中国人都相当客气,中国人的社会地位不低。另外,由于加纳是沿海国家,濒临大西洋,气候也可以,不是特别热,现在的温度也只有30度左右。说到吃的问题,吴先生还向记者推荐加纳的海鲜,不但价格便宜,质量也相当不错。至于蔬菜,虽然市场售价不低,但可以自己种植,品种也不少。

不过,尽管有很多不错的地方,在加纳生活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娱乐以及精神生活方面可供选择的内容不多,没有中国人喜欢的卡拉OK,只有一些酒吧和赌场。因此吴先生告诉记者,在加纳的中国人平时除了工作之外业余时间一般只能打打牌,下下棋,偶尔会有一些聚会,其他的活动并不是很多,显得有些单调。

在乌干达

中国人有房有车

著名摄影记者安佑忠先生2003年曾经去过乌干达一段时间,他很快还将重返乌干达。当记者与他聊起乌干达时,安先生显得相当兴奋,在他看来乌干达堪称东非的水乡,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特别适宜养老,而在乌干达生活、工作的中国人生活也相当不错。

安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在乌干达大概有1000多名中国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援外工作人员,另外一种是在乌干达经商的生意人。由于乌干达的日用消费品价格比中国要高不少,因此有不少中国商人将日用消费品如纺织品、家用小商品等用集装箱运往乌干达,然后再批发个当地商人,利润不低。安先生接触过很多当地的中国商人,据他了解,一般的生意人每月赚上万人民币问题不大。而在那边的生活开销除了日用品之外,住房汽车都不贵,安先生告诉记者,在乌干达首都租一套别墅月租金也不会超过1000元,而且二手车的价格可以说是便宜得惊人,据安先生自己的个人经历,一辆八成新的三菱帕杰罗也不过才8万人民币。因此很多在乌干达的中国小商人可以说都过上了有房有车的生活。

尽管开销不算大,但乌干达的治安并不算很好,境内有一些叛匪会带来一些治安问题。此外,中国商人要去乌干达还要注意食人族的骚扰,目前在一些地方还存在有未开化的食人族。因此,很多中国商人都会雇佣一些保镖,并且尽力与当地的警察部门搞好关系。

在生活上,安先生告诉记者乌干达的气候环境相当不错,堪称东非的水乡,一点都不干燥,年均温度在22度左右,温差不大,非常适合人类居住。至于业余生活,安先生认为并不单调,从他个人的经验来看在乌干达可以说各种娱乐活动都比较丰富,歌厅舞厅都有,就是没有卡拉OK,电视节目有CCTV-4,另外如果想去郊游或者钓鱼,乌干达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安先生向记者隆重推荐到乌干达维多利亚湖钓鱼,该湖是全世界第三大淡水湖,鱼类十分丰富,只要把钩和鱼饵放下去就能轻易钓到鱼,因此到那里钓鱼可以体验古代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美妙感觉。

在南非

治安不好“钱景”不错

南非上海工商联谊总会会长周建忠到南非已经有十来年了,对于在南非的经商和工作,周会长觉得虽然治安问题比较严重,但在南非经商“钱景”还算不错。

南非的治安状况确实比较糟糕,经常能看到有关华人被抢的新闻。周会长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劫匪已经闯进了自己的院子里,不过周会长早有准备,住的地方有多重防护,首先是院子的围墙很高,铁门也很高,其次房子的玻璃窗都有钢筋把守,最后周会长自己还配枪。劫匪闯进院子之后,周会长马上采取行动,封屋门并拿出手枪,在这种情况下,劫匪只好从院门逃走。因此对于治安问题,很多在南非生活多年的人都已经摸索出了防身经验,问题并非那么严重。但对于新来的华人,首先应该清楚当地的情况,否则容易被抢。

经商和工作方面,在南非赚钱竞争性没有国内那么激烈。由于南非很多当地人不愿意吃苦,因此只要勤劳在南非“钱景”还是不错的,华人小商小贩的收入也可以。

尽管在南非钱相对好赚,但夜生活以及各种娱乐活动没有国内大城市那么丰富。在南非,除了赌城,其他娱乐场所很少,中国人喜欢的卡拉OK很少,很难找。在南非的中国人偶尔也会聚会聚会,不过平时除了工作之外很少有娱乐活动,生活显得比较单调。

远离了治安的噩梦,从生活环境上讲南非相当不错,无论是气候、基础设施还是医疗制度和交通都很好,风景也相当不错。实际上除了治安之外,南非是一个相当美丽的地方。

在坦桑尼亚

总统在家里请我吃饭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在坦桑尼亚,提起坦中合资的友谊纺织有限公司几乎无人不知。作为中国在坦桑尼亚的大型援建企业之一,友谊纺织有限公司是在中国上个世纪60年代援建的友谊纺织厂基础上,由中国政府提供优惠贴息贷款,双方合资经营的项目,被称为两国在新形势下开展互利合作的典范。在温总理访问坦桑尼亚之际,记者近日对这家公司进行了采访。

友谊纺织厂是1966年中国政府应坦桑尼亚开国总统尼雷尔的要求开始援建的,1968年投产后曾有过一段辉煌时期。上个世纪80年代坦桑尼亚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后,旧有的机制无法适应形势,致使市场份额逐渐减少。另外,工厂在自身管理方面存在很多漏洞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为了让这朵由中坦两国第一代领导人种下的友谊之花不再枯萎,1995年应坦方请求,中国政府决定派出专家组,协助坦方对工厂进行改制。作为中国对外经济援助体制改革的试点,中方决定一改过去无偿援助的方式,实行双方合资,将友谊纺织厂改为合资公司,由中方控股管理。坦中合资友谊纺织有限公司于1996年10月2日正式成立,次年4月1日起开始商业运营。

通过加强管理,增收节支以及大范围的技术改造,工厂的生产迅速恢复起来,重新焕发了生机。改制后的第一年就扭亏为赢,跃居当年坦桑全国十大纳税大户之一。不仅如此,友谊纺织公司的兴起还带动了整个坦桑纺织业的复苏。这在坦桑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时任公司总经理的俞开明为此受到了坦桑政府最高规格的接待。

俞开明回忆说:“1998年5月份,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巴接见了我和当时中国驻坦大使张宏喜,并请我们到他官邸吃晚餐。家宴,总统官邸的家宴!给我的荣誉应该说很高了。”

确实,正如俞开明在接受我们采访时所说的,对友谊纺织厂这一中方传统对非经援项目的合资经营,不仅救活了在坦桑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个企业,还体现了中国政府在援助非洲兄弟国家政策上的一贯性。他说:“尽管(中国目前对非援助)方式有所转变,但目标还是一样的,就是帮助他们发展本国的工业,特别是民族工业,使国家甩掉财政包袱。”


相关内容

  •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下的中非关系
  • 第29卷第1期2009年1月 JOURNALOF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DAQINGNORMALUNIVERSITY V01.29No.1 January,2009 口国际关系研究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下的中非关系 张宏伟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非洲国家相继 ...

  • 走向非洲,中国企业的新航标
  • 那些提前发现非洲商机并已深入到非洲市场的中国企业如今收获不菲.2006年,华为在非洲的销售收入达到20.8亿美元,产品和服务进入了40个非洲国家:与此同时,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在非洲的利润率达到成熟市场平均运营利润率的5倍左右.海信.海尔等中国家电企业或在当地开展贸易,或建立连锁商店,或建立工厂,不仅 ...

  • 非洲市场的主要特点
  • 非洲市场的主要特点 21世纪初仿佛启动了一个"非洲世纪",这个曾被世界边缘化的大陆一夜之间成了世界关注的地方.近年来,非洲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与非洲几十年来奠定的友好合作基础,使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和对非投资具有无限潜力.世界开始关注中国在非洲市场的拓展,200 ...

  • 浅析中国国际形象在非洲的转变.原因及建议
  •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快速提高,如何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对提升中国软实力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选取非洲大陆作为切入点,根据笔者在非洲工作的亲身经历和感受,通过对比毛泽东时代和21世纪中国在非洲国际形象的变化,浅析其原因并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中国 国际形象 非洲 转变分析 中图分类 ...

  • 中国经济在非洲
  • 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在非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可能给美国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于是,五角大楼在2007年10月宣布成立一个新的军事司令部――非洲司令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非洲的活动引起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引起了许多西方国家的不安. 到非洲去 2000年首届中非论坛召开后,一些个体华商 ...

  • 贾庆林:加强中非团结合作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 加强中非团结合作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在非洲联盟第十八届首脑会议开幕式上的演讲 (二〇一二年一月二十九日,亚的斯亚贝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贾庆林 < 人民日报 >( 2012年01月30日   03 版) 尊敬的非洲联盟轮值主席.赤道几内亚总统特奥多罗·奥比昂·恩圭 ...

  • 中国援助实惠非洲
  • 西方的援非项目主要是在做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培训,促进民主良政,没有实际的经济效益.而中国的援助绝大多数是基础设施建设,完全是为了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7月31日至8月10日的11天时间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跑遍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六个国家.8月1日,在其此次非洲行的第一站塞内加尔,希拉里在一 ...

  • 中国抨击西方在非洲殖民统治
  • 2013-03-21 04:31:25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有702人参与 外交部非洲司司长:西方发达国家应对非洲欠发达状态承担历史和现实责任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非洲前,中国官员对西方有关中国"新殖民主义"的批评进行了猛烈回击. 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卢沙野昨天接受非洲 ...

  • 日本的对非洲政策和中日关系
  • 国际问题论坛 2008年秋季号 ·39· 日本的对非洲政策与中日关系 廉德瑰 [内容提要]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日本的对非政策论述它的大国外交问题,同时也关注了日本的大国化与我国的应对,即中日两国在非洲问题上合作的可能性问题.本文认为,战后日本有一种大国化的倾向,并且这种倾向正在逐渐走向现实,就日本的 ...

  • 非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阶段
  • 非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阶段.区域经济组织的类型及分布.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主要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就.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非洲经济一体化的前景展望.中国与非洲区域合作组织的经贸合作等. 非洲大陆的经济一体化始终以泛非主义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至今大约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即19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