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东海问题现状分析
摘要:中日东海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则愈演愈烈,双方争议的焦点在划界的原则和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上,双方至今未通过协商谈判达成协议。本文通过对中日东海之争的现状进行梳理,并以此分析其中的中美日关系,对中日之争进行深入探究。最后,本文提出几点解决中日东海争端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东海问题 划界争端 钓鱼岛问题 中美日关系
中国和日本隔海相望,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具有包括鉴真大师六次东渡日本、口本遣隋使和遣唐使频繁来华等在内的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中口之间的交往和交流通过海上通道实现的不在少数,东海成了双方路邻友好的纽带和见证。但是,自甲午中日战争以来,中日关系急剧下滑,尤以二战以来中日矛盾更加激化。直至今日,中日关于历史、边界、经济、军事等各种纠纷依旧频繁,如今的东海,中日之争狼烟四起,成了双方海洋权益争夺的战场和角力场。东海恰似一滴水能折射出中日关系的好坏,反映出两国关系疏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双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
判的方式解决钓鱼岛领土争端问题,而日方
一、中日东海之争的表现 坚持认为没有争议而把中方拒之门外。因此,
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权益一旦中日东海管辖海域划分至今未能进入实质成为国家核心利益的一部分,各国重视海洋性谈判阶段的责任,当然完全是在日方而不的程度与日俱增,海洋权益争斗愈演愈烈。在中方。 中日在东海的海洋权益斗争也并不例外,两二是资源争夺。迄今为止,日本向中国国在东海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争斗由来已在东海资源问题上的挑战已经至少有过三久,冲突时有发生,而且正在向不利于两国次。第一次是1969 年。联合国公布调查结关系正常发展的方向蔓延。全面梳理中日东果,宣称钓鱼岛周边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石油海之争的种种表现,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资源,相当于第二个中东。日本趁美国归还面,即划界争议,资源争夺,岛屿争端以及钓鱼岛施政权之际,对钓鱼岛周边海域实施军事争斗。 武装实际控制,派出海上保安厅巡视船和海
一是划界争议。中日东海至今尚未划界,上自卫队反潜巡逻飞机,每天进行所谓的主要是双方在划界主张上存在着严重分歧。“领海警备”,至今已经整整40年了。第二中方一贯主张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日方次是1974年1月。日本和韩国串通一气,则提出以“中间线”平分东海的主张,而且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将东海北部划定为强调要“一线两划归”。日方认为大陆架制“日韩东海大陆架共同开发区”。两国在开度已经被专属经济区制度所吸收,中日东海发区上大动干戈进行实际钻探,结果捣鼓了划界只要适用专属经济区制度即可,这样可半天一无所获,不得不草草收场。第三次是以避免日方在划界上处于地理不利国地位本世纪初,由中海油、中石化、优尼科和英的缺陷,不用在两国是否都拥有东海共同大荷壳牌四方合作,准备在东海西湖凹陷进行陆架问题上纠缠不清了。中方当然不接受、勘探开发。然而,日本以中国“春晓”油气不承认日方提出的以所谓“中间线”划界的开发区距离其主张的所谓"中间线"只有5公主张。主要原因是日方主张的“中间线”其里左右,可能由于“吸管效应”吸走本应属实不是真正的平分线,他们已经把我国固有于日方的油气资源而向中方提出抗议。其一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划在己方一侧,再向中方索要“春晓”油气田资料;其二要求与中方对半分的所谓“平分线”。 中方完全中方停止施工;其三加强对我"春晓"油气开不能接 发区的监控。在我拒绝日方索要资料等无理 要求后,日方恼羞成怒叫嚷要公开报复中方,受,坚决予以反对。中方一直强调用和平谈对东海海底资源实施调查。2005年7月14
日,日本政府宣布授予民间企业日本帝国石油株式会社对东海海底资源的试开采权。2006年小泉纯一郎下台之后,中日两国领导人致力于改善已被冻僵了的中日关系,签署了第四个强化中日关系的政治文件《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2008年6月18日,中日同时公布“中日东海共同开发原则共识”(以下简称“6.18”原则共识)。 这是一个超越法律层面的政治决断,其主要目的是缓和中日紧张关系,把东海建成和平、友好、合作之海。可是日本民主党上台执政以后,制造了 2010 年的“9. 7”渔船事件以及2012年的“非法购岛”和“国有化”事端,把贯彻落实“6. 18”原则共识的政治氛围和环境条件一扫而光,使中日两国首脑经过千辛万苦达成的原则共识成为泡影,责任完全在日方。这让中国认清了一个事实,对现在已经右拐了的日本这样的国家“以情感人”是徒劳的,“以理服人”也行不通。改善中日关系不能像过去那样总是以包容和宽容的心态,一味忍让和退缩;而是该出手就出手,该反击时就绝不能手软。
三是岛屿争端。众所周知,中日钓鱼岛领土主权之争由来已久,情况错综复杂,真有点说不洁、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其实,中日钓鱼岛领土主权之争,美国是始作俑者, 也是扩大双方矛盾和纠纷的元凶。它在40年前就编剧并导演了一场真实版的"中日钓岛争斗记"的电视连续剧。当初设计这场“连续剧”的目的,就是要中日鹬蚌相争,美同渔翁得利。所以,中日相安无事时,美国就要点火,对日本说中国军费连续多年两位数增长,军力大幅度提升,有能力武装占领钓鱼岛了。一向敏感多疑的日本听了山姆大叔的说教,觉得言之有理,一方面要求美国协防,另一方面要求购置最新的武器装备加强防范。先要美国卖给F-22,后要采购F-35主力战斗机。当双方协议签订拍板成交后,美国采取拖延交货期和突然要求涨价的措施占日本的便宜。而日本民主党上台执政以后,像个没头苍蝇,在中日关系问题上没有个准星,受到党内和国内右翼分子的摆布和糊弄,不断制造事端,激起了
中方的强烈愤慨。2010年的“9. 7”渔船事件,把好不容易改善了的中日关系又打入冷宫。2012年野田政权挑起的"非法购岛"和"国有化"事端,又让中国怒不可遏,连续打出了十几套组合拳。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一触即发几乎到了发生局部战争的边缘。在这种关键时刻,又是美国佬出来及时灭火。一边嘴上说不选边站,不持立场,一边装腔作势两面“劝和”。2010年“9.7”渔船事件的结束,与希拉里宣称"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并要日方放人不无关系。2012年中日因日方"非法购岛"闹剧唇枪舌剑,闹得不可开交,最后收场也是美国防长帕内塔和国务卿希拉里吹的“中场休息”的哨子。
四是军事争斗。在本世纪之前,关于中日海上军事争斗方面的信息很少有公开披露。进入本世纪以后,关于中日海上军事争斗的报道不断增加,尤其是在东海的摩擦日渐增多。2003年 11月12日,中国潜艇首次浮起展旗通过大隅海峡,被日本航空队侦察机发现并进行跟踪监视一事在日本掀起轩然大波。特别是从2010 年发生“9. 7”渔船事件和2012年日本“非法购岛”闹剧之后,中日钓鱼岛领上争端升温,日、美以中国占领钓鱼岛为假想进行多次"夺岛"演习。与此同时,日本为投桃报李,不时派出军舰和飞机,为在东海进行非法活动的美国海军海洋监视船护航,为此,日本军舰还曾经与对美船进行跟踪监视的中国海监船舶发生对峙和纠纷。
尽管中日海上军事斗争不断升温,公开的报道也逐渐增加,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中国海军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接触和友好交流也在逐渐增多,在亚丁湾巡航编队指挥官之间的沟通和互访屡见不鲜,中日已经互派军人到对方军校留学,同时实现了舰船互访。尤其是中日都在积极推进的结立海上武装力量之间的热线联系机制已经进入实质性的谈判阶段,不久将成为现实。
二、东海之争中的中美日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不管中日因钓鱼岛领土主权纠纷怎样争吵,归根到底都是美国背后操纵的结果。它用法律和实力两
手来操控或平衡中日的争吵。第一招它先来给双方“讲理”、“讲和”,如果不奏效就出第二招。第二招就是在当事国面前亮肌肉,两个航母群抵近东海钓鱼岛附近海域和南海游弋,让中日双方自己去考虑应该怎么办。中日关系是依附于中美关系和日美关系之上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弄清了引发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的根源及其来龙去脉,对今后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岛屿矛盾和纠纷就有了大致的判断。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成果归还中国是理所当然的,美国偏偏要把"施政权"归还日本。这就是美国事先设的圈套,它就是要把日本当枪使,让中日永不消停,从中渔利。在这个大前提之下,我们对未来钓鱼岛的前途有两个基本判断:
第一,目前为止,美国始终操控着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的杠杆。中方想要马上解决钓鱼岛领士主权争端,没有美国的“许可”是根本不可能的。不管中方怎样努力,从历史上和法理上都能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上,美国决不会帮助中国打压日本并马上把钓鱼岛主权归还中国。钓鱼岛从历史上和法理上应该属于谁,美国比任何人都清楚,它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是要用它来制约中日关系,为其谋取利益。但是,美国的操控不会是永远不变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所以,中方依然要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针,努力从历史和法理上证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它是反法西斯战争的成果,必须回归中国。我们要对日本说,对美国说,对国际社会说,而且要不厌其烦地说,要彻底说清楚,要一直说到钓鱼岛回到祖国怀抱的那一天为止。
第二,面对日本,中方正处在十字路口。是坚持“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12字既定方针,还是鉴于日本的立场和态度变化调整原定的战略方针,变成“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如上所述,美国的初衷是要中日为钓鱼岛主权永远争斗下去,像现在这样,双方都主张固有领土,只吵架不打架的“无解”结局。中方既定的 12 字方针,如果深入解释,就是现在解决不了,干脆等到以后
再说,在不影响中日关系大局的前提下,采取"缓解"的策略。原来日本自民党执政期间,认为现在日本已经实际控制钓鱼岛周边海域,所以保持现状时间越长对日方越有利。于是,也采取控制右翼分子登岛等避免刺激中方的举措。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日本民主党上台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树欲静而风不止。右翼分子企图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从实际控制周边海域推进到实际占领和开发利用,把中国逼得没有退路了,中方想“缓解”的既定方针就要被打破成为泡影。
三、东海之争的解决办法
关于东海之争,中国在维权方面并不占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我们的处境归纳起来,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岛礁被占领,资源被掳夺,权益被侵犯,形势空前严峻。美国的舰船、飞机频繁进入我管辖海域进行军事演练和侦测活动,与此同时,还叫嚷要中国遵守国际规则,保障它国的航行自由。日菲越等国也一反常态,不怕撕破脸皮,不顾一切,不计后果,采取狼群战术、武装实控、蚕食吞并等各种手段和形式,疯狂抢夺海洋空间及其资源,严重侵犯我海洋权益。无论大国小国,不论强国弱国,所有矛头都指向中华。以我之见,中国要改变目前海洋维权领域的被动局面和尴尬处境,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即制定和调整海洋战略,学法懂法用法于实践,加大宣传力度。 1、及早制定出维护海洋权益是一项综合性、国际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东海维权,不是一个部门和一个单位,凭着感情、激情在一段时间内奋发就能达到理想目的的易事。需要举国上下统一认识齐心协力,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不懈努力才能见效的。尤其是中国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经过漫长的黄土文化、草原文化、山岳文化和河川文化等熏陶的民族,存在海洋意识淡薄、理论基础差、法制不健全、体制机制不适和人员装备落后等问题。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模仿他们的有效做法。提出海洋战略,制定海洋政策,注重海洋立法,海洋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必须有法可依。决不能像现在这样,偶尔想起来了,就打着体制创新的
旗号,随意成立一个海洋管理体制改革小组进行调研,然后起草方案,再推行实施。 2.学法懂法用法于海洋维权实践
国际海洋法是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锐利和有力的武器,它是一把双刃剑。你不学习、不理解、不掌握,不会运用国际海洋法于海洋维权实践,争取海洋权益最大化,就有可能被他人、他国所利用,拿它来伤害你,欺负你,打击你。事实证明,谁对国际海洋法学得好,理解得深,运用得好,谁就能掌握主动权,否则就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对海洋维权来说,说到底是因与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国际海洋法不是万能的,但是离开它是万万不能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把利剑,为中国海洋维权、争取海洋权益最大化而竭尽全力。
3. 必须加大梅洋维权的舆论宣传力度 中国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在海洋维权领域应该作为国际社会的一个榜样,一
参考文献:
[1] 郁志军。 东海维权 [M] 2012.12
身正气,旗帜鲜明,主张明确,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势在必行。为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必须开展海洋维权领域的深入研究。只有深入研究才有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想说、敢说,说到点子上,落到实际处。
结语
在东海问题上,中日双方的冲突处于潜在和显在之间,与其被动、仓促应战,不如全面动员,理清思路,调整策略,主动应对。在维护中日关系大局和把东海建成和平、友好、合作之海原则精神不变的总体方针下,要主动积极采取万全之策,防范和破解日方玩弄各种花招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从实际控制发展到实际占领乃至开发利用。我坚信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是有能力和智力战胜对手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最终将回归祖国。
[2] 孙志. 中日东海海域划界问题背后的中日两强并立新格局 [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1). [3] 李振华. 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的历史由来 [J]. 沧桑,2010,(4).
[4] 游文丽,张学慧,张晓. 中日东海海域划界争端及解决 [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中日东海问题现状分析
摘要:中日东海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则愈演愈烈,双方争议的焦点在划界的原则和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上,双方至今未通过协商谈判达成协议。本文通过对中日东海之争的现状进行梳理,并以此分析其中的中美日关系,对中日之争进行深入探究。最后,本文提出几点解决中日东海争端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东海问题 划界争端 钓鱼岛问题 中美日关系
中国和日本隔海相望,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具有包括鉴真大师六次东渡日本、口本遣隋使和遣唐使频繁来华等在内的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中口之间的交往和交流通过海上通道实现的不在少数,东海成了双方路邻友好的纽带和见证。但是,自甲午中日战争以来,中日关系急剧下滑,尤以二战以来中日矛盾更加激化。直至今日,中日关于历史、边界、经济、军事等各种纠纷依旧频繁,如今的东海,中日之争狼烟四起,成了双方海洋权益争夺的战场和角力场。东海恰似一滴水能折射出中日关系的好坏,反映出两国关系疏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双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
判的方式解决钓鱼岛领土争端问题,而日方
一、中日东海之争的表现 坚持认为没有争议而把中方拒之门外。因此,
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权益一旦中日东海管辖海域划分至今未能进入实质成为国家核心利益的一部分,各国重视海洋性谈判阶段的责任,当然完全是在日方而不的程度与日俱增,海洋权益争斗愈演愈烈。在中方。 中日在东海的海洋权益斗争也并不例外,两二是资源争夺。迄今为止,日本向中国国在东海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争斗由来已在东海资源问题上的挑战已经至少有过三久,冲突时有发生,而且正在向不利于两国次。第一次是1969 年。联合国公布调查结关系正常发展的方向蔓延。全面梳理中日东果,宣称钓鱼岛周边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石油海之争的种种表现,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资源,相当于第二个中东。日本趁美国归还面,即划界争议,资源争夺,岛屿争端以及钓鱼岛施政权之际,对钓鱼岛周边海域实施军事争斗。 武装实际控制,派出海上保安厅巡视船和海
一是划界争议。中日东海至今尚未划界,上自卫队反潜巡逻飞机,每天进行所谓的主要是双方在划界主张上存在着严重分歧。“领海警备”,至今已经整整40年了。第二中方一贯主张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日方次是1974年1月。日本和韩国串通一气,则提出以“中间线”平分东海的主张,而且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将东海北部划定为强调要“一线两划归”。日方认为大陆架制“日韩东海大陆架共同开发区”。两国在开度已经被专属经济区制度所吸收,中日东海发区上大动干戈进行实际钻探,结果捣鼓了划界只要适用专属经济区制度即可,这样可半天一无所获,不得不草草收场。第三次是以避免日方在划界上处于地理不利国地位本世纪初,由中海油、中石化、优尼科和英的缺陷,不用在两国是否都拥有东海共同大荷壳牌四方合作,准备在东海西湖凹陷进行陆架问题上纠缠不清了。中方当然不接受、勘探开发。然而,日本以中国“春晓”油气不承认日方提出的以所谓“中间线”划界的开发区距离其主张的所谓"中间线"只有5公主张。主要原因是日方主张的“中间线”其里左右,可能由于“吸管效应”吸走本应属实不是真正的平分线,他们已经把我国固有于日方的油气资源而向中方提出抗议。其一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划在己方一侧,再向中方索要“春晓”油气田资料;其二要求与中方对半分的所谓“平分线”。 中方完全中方停止施工;其三加强对我"春晓"油气开不能接 发区的监控。在我拒绝日方索要资料等无理 要求后,日方恼羞成怒叫嚷要公开报复中方,受,坚决予以反对。中方一直强调用和平谈对东海海底资源实施调查。2005年7月14
日,日本政府宣布授予民间企业日本帝国石油株式会社对东海海底资源的试开采权。2006年小泉纯一郎下台之后,中日两国领导人致力于改善已被冻僵了的中日关系,签署了第四个强化中日关系的政治文件《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2008年6月18日,中日同时公布“中日东海共同开发原则共识”(以下简称“6.18”原则共识)。 这是一个超越法律层面的政治决断,其主要目的是缓和中日紧张关系,把东海建成和平、友好、合作之海。可是日本民主党上台执政以后,制造了 2010 年的“9. 7”渔船事件以及2012年的“非法购岛”和“国有化”事端,把贯彻落实“6. 18”原则共识的政治氛围和环境条件一扫而光,使中日两国首脑经过千辛万苦达成的原则共识成为泡影,责任完全在日方。这让中国认清了一个事实,对现在已经右拐了的日本这样的国家“以情感人”是徒劳的,“以理服人”也行不通。改善中日关系不能像过去那样总是以包容和宽容的心态,一味忍让和退缩;而是该出手就出手,该反击时就绝不能手软。
三是岛屿争端。众所周知,中日钓鱼岛领土主权之争由来已久,情况错综复杂,真有点说不洁、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其实,中日钓鱼岛领土主权之争,美国是始作俑者, 也是扩大双方矛盾和纠纷的元凶。它在40年前就编剧并导演了一场真实版的"中日钓岛争斗记"的电视连续剧。当初设计这场“连续剧”的目的,就是要中日鹬蚌相争,美同渔翁得利。所以,中日相安无事时,美国就要点火,对日本说中国军费连续多年两位数增长,军力大幅度提升,有能力武装占领钓鱼岛了。一向敏感多疑的日本听了山姆大叔的说教,觉得言之有理,一方面要求美国协防,另一方面要求购置最新的武器装备加强防范。先要美国卖给F-22,后要采购F-35主力战斗机。当双方协议签订拍板成交后,美国采取拖延交货期和突然要求涨价的措施占日本的便宜。而日本民主党上台执政以后,像个没头苍蝇,在中日关系问题上没有个准星,受到党内和国内右翼分子的摆布和糊弄,不断制造事端,激起了
中方的强烈愤慨。2010年的“9. 7”渔船事件,把好不容易改善了的中日关系又打入冷宫。2012年野田政权挑起的"非法购岛"和"国有化"事端,又让中国怒不可遏,连续打出了十几套组合拳。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一触即发几乎到了发生局部战争的边缘。在这种关键时刻,又是美国佬出来及时灭火。一边嘴上说不选边站,不持立场,一边装腔作势两面“劝和”。2010年“9.7”渔船事件的结束,与希拉里宣称"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并要日方放人不无关系。2012年中日因日方"非法购岛"闹剧唇枪舌剑,闹得不可开交,最后收场也是美国防长帕内塔和国务卿希拉里吹的“中场休息”的哨子。
四是军事争斗。在本世纪之前,关于中日海上军事争斗方面的信息很少有公开披露。进入本世纪以后,关于中日海上军事争斗的报道不断增加,尤其是在东海的摩擦日渐增多。2003年 11月12日,中国潜艇首次浮起展旗通过大隅海峡,被日本航空队侦察机发现并进行跟踪监视一事在日本掀起轩然大波。特别是从2010 年发生“9. 7”渔船事件和2012年日本“非法购岛”闹剧之后,中日钓鱼岛领上争端升温,日、美以中国占领钓鱼岛为假想进行多次"夺岛"演习。与此同时,日本为投桃报李,不时派出军舰和飞机,为在东海进行非法活动的美国海军海洋监视船护航,为此,日本军舰还曾经与对美船进行跟踪监视的中国海监船舶发生对峙和纠纷。
尽管中日海上军事斗争不断升温,公开的报道也逐渐增加,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中国海军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接触和友好交流也在逐渐增多,在亚丁湾巡航编队指挥官之间的沟通和互访屡见不鲜,中日已经互派军人到对方军校留学,同时实现了舰船互访。尤其是中日都在积极推进的结立海上武装力量之间的热线联系机制已经进入实质性的谈判阶段,不久将成为现实。
二、东海之争中的中美日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不管中日因钓鱼岛领土主权纠纷怎样争吵,归根到底都是美国背后操纵的结果。它用法律和实力两
手来操控或平衡中日的争吵。第一招它先来给双方“讲理”、“讲和”,如果不奏效就出第二招。第二招就是在当事国面前亮肌肉,两个航母群抵近东海钓鱼岛附近海域和南海游弋,让中日双方自己去考虑应该怎么办。中日关系是依附于中美关系和日美关系之上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弄清了引发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的根源及其来龙去脉,对今后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岛屿矛盾和纠纷就有了大致的判断。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成果归还中国是理所当然的,美国偏偏要把"施政权"归还日本。这就是美国事先设的圈套,它就是要把日本当枪使,让中日永不消停,从中渔利。在这个大前提之下,我们对未来钓鱼岛的前途有两个基本判断:
第一,目前为止,美国始终操控着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的杠杆。中方想要马上解决钓鱼岛领士主权争端,没有美国的“许可”是根本不可能的。不管中方怎样努力,从历史上和法理上都能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上,美国决不会帮助中国打压日本并马上把钓鱼岛主权归还中国。钓鱼岛从历史上和法理上应该属于谁,美国比任何人都清楚,它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是要用它来制约中日关系,为其谋取利益。但是,美国的操控不会是永远不变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所以,中方依然要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针,努力从历史和法理上证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它是反法西斯战争的成果,必须回归中国。我们要对日本说,对美国说,对国际社会说,而且要不厌其烦地说,要彻底说清楚,要一直说到钓鱼岛回到祖国怀抱的那一天为止。
第二,面对日本,中方正处在十字路口。是坚持“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12字既定方针,还是鉴于日本的立场和态度变化调整原定的战略方针,变成“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如上所述,美国的初衷是要中日为钓鱼岛主权永远争斗下去,像现在这样,双方都主张固有领土,只吵架不打架的“无解”结局。中方既定的 12 字方针,如果深入解释,就是现在解决不了,干脆等到以后
再说,在不影响中日关系大局的前提下,采取"缓解"的策略。原来日本自民党执政期间,认为现在日本已经实际控制钓鱼岛周边海域,所以保持现状时间越长对日方越有利。于是,也采取控制右翼分子登岛等避免刺激中方的举措。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日本民主党上台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树欲静而风不止。右翼分子企图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从实际控制周边海域推进到实际占领和开发利用,把中国逼得没有退路了,中方想“缓解”的既定方针就要被打破成为泡影。
三、东海之争的解决办法
关于东海之争,中国在维权方面并不占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我们的处境归纳起来,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岛礁被占领,资源被掳夺,权益被侵犯,形势空前严峻。美国的舰船、飞机频繁进入我管辖海域进行军事演练和侦测活动,与此同时,还叫嚷要中国遵守国际规则,保障它国的航行自由。日菲越等国也一反常态,不怕撕破脸皮,不顾一切,不计后果,采取狼群战术、武装实控、蚕食吞并等各种手段和形式,疯狂抢夺海洋空间及其资源,严重侵犯我海洋权益。无论大国小国,不论强国弱国,所有矛头都指向中华。以我之见,中国要改变目前海洋维权领域的被动局面和尴尬处境,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即制定和调整海洋战略,学法懂法用法于实践,加大宣传力度。 1、及早制定出维护海洋权益是一项综合性、国际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东海维权,不是一个部门和一个单位,凭着感情、激情在一段时间内奋发就能达到理想目的的易事。需要举国上下统一认识齐心协力,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不懈努力才能见效的。尤其是中国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经过漫长的黄土文化、草原文化、山岳文化和河川文化等熏陶的民族,存在海洋意识淡薄、理论基础差、法制不健全、体制机制不适和人员装备落后等问题。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模仿他们的有效做法。提出海洋战略,制定海洋政策,注重海洋立法,海洋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必须有法可依。决不能像现在这样,偶尔想起来了,就打着体制创新的
旗号,随意成立一个海洋管理体制改革小组进行调研,然后起草方案,再推行实施。 2.学法懂法用法于海洋维权实践
国际海洋法是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锐利和有力的武器,它是一把双刃剑。你不学习、不理解、不掌握,不会运用国际海洋法于海洋维权实践,争取海洋权益最大化,就有可能被他人、他国所利用,拿它来伤害你,欺负你,打击你。事实证明,谁对国际海洋法学得好,理解得深,运用得好,谁就能掌握主动权,否则就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对海洋维权来说,说到底是因与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国际海洋法不是万能的,但是离开它是万万不能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把利剑,为中国海洋维权、争取海洋权益最大化而竭尽全力。
3. 必须加大梅洋维权的舆论宣传力度 中国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在海洋维权领域应该作为国际社会的一个榜样,一
参考文献:
[1] 郁志军。 东海维权 [M] 2012.12
身正气,旗帜鲜明,主张明确,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势在必行。为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必须开展海洋维权领域的深入研究。只有深入研究才有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想说、敢说,说到点子上,落到实际处。
结语
在东海问题上,中日双方的冲突处于潜在和显在之间,与其被动、仓促应战,不如全面动员,理清思路,调整策略,主动应对。在维护中日关系大局和把东海建成和平、友好、合作之海原则精神不变的总体方针下,要主动积极采取万全之策,防范和破解日方玩弄各种花招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从实际控制发展到实际占领乃至开发利用。我坚信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是有能力和智力战胜对手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最终将回归祖国。
[2] 孙志. 中日东海海域划界问题背后的中日两强并立新格局 [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1). [3] 李振华. 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的历史由来 [J]. 沧桑,2010,(4).
[4] 游文丽,张学慧,张晓. 中日东海海域划界争端及解决 [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