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央电大网上作业答案

2012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中央电大网上作业答案

第一次教学研究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1. 简述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

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张专心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朱熹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出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

2. 语文课程有哪些功能?其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3. 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涵盖哪些主要内容?

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包括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在内的一般认识能力;培养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互助合作学好语文的能力;培养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 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 在建国以来我国语文界的语文教学实践和论争基础上,大多数人已意识到历次大纲都强调的“语文课程要做到工具性和思想性统一”中的 “思想性”已不足以涵盖语文课程育人的丰富多样性,因此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界对语文课程认识上的一个突破。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内涵包括:首先,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它涵盖了思想性、文化性、审美性、发展性、创造性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特殊性,是与其它课程相区别的特点,也是绝对不容许忽视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是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反过来人文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对语文工具的掌握。第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这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起,不能偏重某一方面。第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对语文课程来说,每一篇教材都只是一个学习的案例,应当先从识字辨句到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研究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等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技巧的分析,必须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

5. 简述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6. 语文教学过程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过程。语文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沟通课堂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不仅从书本中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努力体现出语文的实践性特点。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

其次,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语文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方法”的教育,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点拨、示范和在实践中体验,不需要讲授一套又一套有关方法

的知识。

第三,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重视个性差异,善于引导,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7.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首先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语文课程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语文学习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切实把握教材等教学资源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同时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要看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不是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语文课程中的教育要因势利导,要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贯穿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中。

8. 比较并简述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历年的语文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相比,主要在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上有进一步深化。具体说来,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具体表现如下:(1)更加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综合性学习”就突出地体现了这种思想。此外,还特别而具体地强调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比如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指出要努力开发并积极利用各地区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2)更加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学习体验从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的理念出发,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生发展置于课程的核心,十分关注学生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如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中,醒目地增加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维度,使得语文课程从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两大目标维度改变为三大目标维度,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注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更加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种影响决不仅仅限于思想品德方面,仅以“思想性”是无法完全涵盖这种丰富深厚的人文内涵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以“人文性”取代了原大纲中的“思想性”,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要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4)更加关注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连贯性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实施的建议。在课程目标中把九年义务教育分为四个学段,分别提出了四个学段的阶段目标。这样的结构组合,既能够反映语文课程阶段性,又能够加强其一致性与连贯性,对落实语文课程总目标是非常有利的。

9.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而不是长期以来所认为的语文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必须在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开发课程资源上下功夫。具体来说,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

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等。

10. 谈谈你对多渠道开发并利用母语学习课程资源的认识。

(1) 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

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

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2)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

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语文能力,体

验语文学习的乐趣。(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4)

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将富于生命活力的环境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

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发展。(5)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第二次教学研究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答案提示及评分标准案例1.答案提示:问题1:主要运用了“寓识字于游戏之中”的教学策略。(10分)在这堂课的这个教学片断中运用此策略是合理而有效的,因为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尚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用“猜字”游戏可以利用儿童不随意注意的规律来刺激和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10分)同时在初学生字阶段,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儿童迅速熟悉生字,巩固识字效果。(10分)问题2:主要特点:第一,自觉地体现了汉字的文化性。由汉字组成的汉语系统是宝贵的文化宝库,识字教学的任务不光是教会认字,识字的过程应该成为文化积累的过程。出示两个字的篆书,不仅有助于学生抓住字形特点识字,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之情。(20分)第二,具有趣味性。“猜字”游戏的引入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调动并保持学习积极性,同时猜字的过程需要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归类、联想等积极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开发孩子的识字潜能。(20分)第三,具有审美性。游戏使情绪变得轻松,篆字优美生动的字形启迪想象,而好奇心的满足、成功的愉悦、教师积极的评价都使得学习过程变得趣味盎然。(20分)表达规范;(5分)字数达到600字。(5分)注:答出大致要点即可,不必要求表述与提示完全一致。

案例2:答案提示:问题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诊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一味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走,而是随着学生的质疑,敏锐而不失实机地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思辩,学生们积极思考,学得很主动,收获的是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答出以上要点20分,能够结合案例进行具体分析10分)问题2: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不压制不同意见,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15分)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思维。(15分)教师注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既落实阅读课的任务,又注重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15分)(能够举出案例中的例子进行具体分析15分)表达规范;(5分)字数达到600字。(5分)注:答出大致要点即可,不必要求表述与提示完全一致。评分标准60分以下:不能根据要求进行分析,观点不明确,表达混乱,字数不够60分(含)—74分(含):基本能根据要求进行一定分析,观点不够明确,表达不够准确,字数达到要求75分(含)—84分(含):能根据要求进行比较具体的分析,观点较明确,表达清晰,字数达到要求85分(含)—100分:根据要求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观点明确,表达准确、清晰、流畅,字数达到要求。

第三次教学研究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1.根据小学四年级的作文教学目标,设计一份小学四年级的观察作文课简明教案,时间为一课时。 要求:第一,至少必须有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第二,字数不少于500字。 教学目标:1、本次“习作”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2、围绕“秋天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表达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注重训练学生理清思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设计理念:“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留心观察、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想,特别注意用好平时积累的语言和有新意的词句。因此,在设计这节“习作”课的时候,我注重从学生对秋天的“感受”入手,在学生把握了“秋天景物”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尽情地表达;并提醒学生用好平时积累的优美语句,愉快地写作文。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从四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切身感受出发,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写作意境,注重对学生写作的过程和方法的关注,注重对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关注。

课前准备:组织一次秋游或者课外观察活动;准备好“秋天的景色”的多媒体课件或相关的网络资源。

教学过程:一、观察体会,感受秋天的特点。1、导入秋天。“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同学们,老师刚才朗诵的这句诗,大家知道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思考回答。)好!有的同学说是春天。有“好景” 、又有“黄” 、“绿”这些色彩,到底是什么季节呢?老师请大家注意,诗里写的是“橙黄橘绿”—水果成熟了!对,秋天。看来我们还得逐字逐句地仔细观察和体会,才能弄懂诗句的意思。2、感受秋天。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反映秋天的景物和影片。(播放多媒体“秋天的景色”。)从影片中大家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影片中播放的有蓝天、白云映照着平静的水面,城市里街道两旁金黄的树叶,山上火红的枫叶,果园里成熟的果实,农田里成熟的瓜果、丰收的粮食等等。)同学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闻。(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刚才看过的影片,谈一谈各自看到的“秋天的景物”的片段。老师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激励学生大胆地口头表达,让学生互相评论。)除了影片中反映的“秋天景物”之外,根据大家的观察,你自己觉得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老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于秋天的独特感受和体验。)3、把握秋天的特点。好!下面大家各抒己见,谈谈你见到的“秋天”的“模样”吧。(老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都讨论好了吗?哪位同学来说说,你觉得秋天有哪些特点?(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不必强求统一。只要说的不是其它季节的特点就行。)

二、激发想象,描绘心中的秋天。1、秋天像一首诗,秋天像一首歌,秋天像一幅画,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同学们,你们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老师激发学生尽情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提示:视觉上—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的天空很蓝、云很白;秋天是金黄色的(树叶);秋天是火红色的(枫叶)、、、、、、、、、、

感觉上— 秋天秋高气爽、气温不冷不热;秋天刮风下雨后会很凉;秋天人们会多穿些衣服;、、、、、、、、概括地说:秋天是成熟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从炎热走向寒冷的桥梁、、、、2、同学们,我们经历过很多个秋天了,大家可能也参加过“秋游”活动吧。请谈谈你心中印象最深的一处秋天的景色。老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可以是旅游景点、农田、山野、校园等等,老师要指导学生最好是说出自己亲身所见的秋天的景物。当然,学生如果说的是间接的见闻或加上合理的想象也要给予鼓励。)3、启发学生用最贴切的语句来描述“秋天的景物”,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语言和词句。大家平时见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呢?(如:一叶知秋、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萧瑟、秋风扫落叶、北雁南飞、、、、、)老师给大家背几节描写秋天的诗句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等等。同学们一定也会背诵一些描写秋天的诗句吧!(点学生背诵有关的诗句,并作简短的点评。)大家一定还读过很多描写秋天的文章,或者看过反映秋天景物的绘画。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同学心中,秋天也行都不相同。那么,你们就用心地去构思,重点描绘你感受最深的秋天的风景吧。在写作文的时候,你可以根据需要,把你平时积累的描写秋天的优美语句引用到你的作文中去,但注意要用得恰当、贴切。

三、精心构思,谱写秋天的旋律。播放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钢琴曲《秋的思语》,营造气氛。从刚才的讨论中,老师发现大家都喜欢秋天。好!我们开始写作文。写作文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首先要安排好写作的顺序,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要详细地写;其次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大家还有注意用上你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用好标点符号。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好这篇作文,写完后我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互相欣赏吧!

第四次教学研究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1. 在中年级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儿童语言功能的依据是什么?

中年级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儿童语言功能,既顺应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客观需要。(4分)首先,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儿童“虚构”,而且要教会他们表达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当儿童已经初步具备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和安排表象结构的心理机制,其观察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必须根据作文教学的性质、任务,教会他们通过观察去准确地摄取周围世界各种真实的形象,并用文字把由这些形象产生的表象和真实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3分)其次,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用文字概括和交流周围世界比较复杂的信息,即掌握“构段”的基本思路。学生通过写观察作文能比较顺利地掌握“构段”的基本功。因为语言的条理性是观察的周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的具体体现,边观察边思考,有助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分)

2. 阅读作文训练体系包括哪几个类型?

包括:(1)摘录精彩的句段。这类训练主要是为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它是必备的作文的前奏。(2)根据原文编写故事。这类训练通过让学生联想,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3)写出文章提要。让学生掌握作者写作思路,从中学习表达方法,并发展抽象思维能力。(4)写心得体会。即把阅读后的收获感想写下来,这是阅读作文的重要训练形式。以上四点各2。5分。

3.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开发创造潜能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2分)应该实现两个“贯穿”:第一,贯穿在整个小学作文教学序列之中,即和各学段语言交际功能和思维能力的训练重点紧密结合;(4分)第二,贯穿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即和命题、取材、指导、评价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4分)

4. 简述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和辅线

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是言语功能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3分)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表明,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如何运用口头语言准确、恰当、得体地完成各类言语功能,而完成各类言语功能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是密切不可分的。(2分)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辅线是语意教学和语境教学,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重要依据。(3分)因为如何将教学内容系统地、有层次地、有步骤地展现出来,是口语交际教学应当考虑的核心问题。(2分)

5. 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

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活动情境,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选择开放的口语交际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设计挑战性任务,满足学生的启智需要;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以上四点各2。5分。

6. 应该如何制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计划?

第一, 要按学段或学年来制定(至少要按学期来制订)。(1。5分)第二,一般采用“主题学习”的形式(也可称“问题学习”或“项目学习”),每项主题学习一般包含几次学习活动。(2分)第三,学习的主题可以来源于教材,但更要采纳学生的建议。(1。5分)第四,主题学习要根据课程标准对各学段提出的教学目标,确定比较明确的教学要求,尤其要确定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要求以及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要求。(2分)第五,主题学习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尽量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1。5分)第六,主题学习可按学校组织,也可按年级和班级组织。(1。5分)

7. 英、法、美、新、日等国开设的综合性课程有哪些共同的价值取向?

这些国家开设的综合性课程尽管名称各异、结构和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它们的价值取向和宗旨却有共同之处,即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分)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团结合作,(3分)强调学习和生活的密切结合。(3分)

8.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有什么作用?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其主要作用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是否有进步、有无学习的困难。(4分)诊断性评价是针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习内容或知能上的障碍作进一步诊断,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3分)形成性评价则侧重所教过的内容,随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发现学生的潜质。所获信息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根据需要采取恰当的调适措施。形成性评价可以迅速找出简单的困难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严重的困难则留待诊断性评价的分析与处理。(3分)

9. 简述编制双向细目表的操作步骤?

首先,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3分)其次,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3分)再次,将双向设计合计总分,根据各知识点的内容进行再分配。(4分)

10. 哪些问题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学理念问题;(2分)课程问题;(1。5分)教学组织形式问题;(1。5分)教学方法问题;(2分)教学评价问题;(1。5分)师生的发展问题。(1。5分)

2012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中央电大网上作业答案

第一次教学研究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1. 简述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

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张专心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朱熹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出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

2. 语文课程有哪些功能?其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3. 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涵盖哪些主要内容?

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包括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在内的一般认识能力;培养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互助合作学好语文的能力;培养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 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 在建国以来我国语文界的语文教学实践和论争基础上,大多数人已意识到历次大纲都强调的“语文课程要做到工具性和思想性统一”中的 “思想性”已不足以涵盖语文课程育人的丰富多样性,因此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界对语文课程认识上的一个突破。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内涵包括:首先,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它涵盖了思想性、文化性、审美性、发展性、创造性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特殊性,是与其它课程相区别的特点,也是绝对不容许忽视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是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反过来人文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对语文工具的掌握。第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这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起,不能偏重某一方面。第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对语文课程来说,每一篇教材都只是一个学习的案例,应当先从识字辨句到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研究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等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技巧的分析,必须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

5. 简述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6. 语文教学过程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过程。语文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沟通课堂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不仅从书本中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努力体现出语文的实践性特点。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

其次,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语文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方法”的教育,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点拨、示范和在实践中体验,不需要讲授一套又一套有关方法

的知识。

第三,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重视个性差异,善于引导,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7.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首先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语文课程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语文学习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切实把握教材等教学资源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同时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要看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不是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语文课程中的教育要因势利导,要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贯穿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中。

8. 比较并简述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历年的语文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相比,主要在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上有进一步深化。具体说来,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具体表现如下:(1)更加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综合性学习”就突出地体现了这种思想。此外,还特别而具体地强调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比如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指出要努力开发并积极利用各地区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2)更加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学习体验从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的理念出发,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生发展置于课程的核心,十分关注学生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如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中,醒目地增加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维度,使得语文课程从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两大目标维度改变为三大目标维度,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注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更加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种影响决不仅仅限于思想品德方面,仅以“思想性”是无法完全涵盖这种丰富深厚的人文内涵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以“人文性”取代了原大纲中的“思想性”,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要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4)更加关注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连贯性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实施的建议。在课程目标中把九年义务教育分为四个学段,分别提出了四个学段的阶段目标。这样的结构组合,既能够反映语文课程阶段性,又能够加强其一致性与连贯性,对落实语文课程总目标是非常有利的。

9.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而不是长期以来所认为的语文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必须在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开发课程资源上下功夫。具体来说,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

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等。

10. 谈谈你对多渠道开发并利用母语学习课程资源的认识。

(1) 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

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

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2)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

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语文能力,体

验语文学习的乐趣。(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4)

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将富于生命活力的环境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

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发展。(5)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第二次教学研究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答案提示及评分标准案例1.答案提示:问题1:主要运用了“寓识字于游戏之中”的教学策略。(10分)在这堂课的这个教学片断中运用此策略是合理而有效的,因为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尚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用“猜字”游戏可以利用儿童不随意注意的规律来刺激和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10分)同时在初学生字阶段,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儿童迅速熟悉生字,巩固识字效果。(10分)问题2:主要特点:第一,自觉地体现了汉字的文化性。由汉字组成的汉语系统是宝贵的文化宝库,识字教学的任务不光是教会认字,识字的过程应该成为文化积累的过程。出示两个字的篆书,不仅有助于学生抓住字形特点识字,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之情。(20分)第二,具有趣味性。“猜字”游戏的引入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调动并保持学习积极性,同时猜字的过程需要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归类、联想等积极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开发孩子的识字潜能。(20分)第三,具有审美性。游戏使情绪变得轻松,篆字优美生动的字形启迪想象,而好奇心的满足、成功的愉悦、教师积极的评价都使得学习过程变得趣味盎然。(20分)表达规范;(5分)字数达到600字。(5分)注:答出大致要点即可,不必要求表述与提示完全一致。

案例2:答案提示:问题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诊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一味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走,而是随着学生的质疑,敏锐而不失实机地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思辩,学生们积极思考,学得很主动,收获的是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答出以上要点20分,能够结合案例进行具体分析10分)问题2: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不压制不同意见,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15分)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思维。(15分)教师注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既落实阅读课的任务,又注重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15分)(能够举出案例中的例子进行具体分析15分)表达规范;(5分)字数达到600字。(5分)注:答出大致要点即可,不必要求表述与提示完全一致。评分标准60分以下:不能根据要求进行分析,观点不明确,表达混乱,字数不够60分(含)—74分(含):基本能根据要求进行一定分析,观点不够明确,表达不够准确,字数达到要求75分(含)—84分(含):能根据要求进行比较具体的分析,观点较明确,表达清晰,字数达到要求85分(含)—100分:根据要求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观点明确,表达准确、清晰、流畅,字数达到要求。

第三次教学研究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1.根据小学四年级的作文教学目标,设计一份小学四年级的观察作文课简明教案,时间为一课时。 要求:第一,至少必须有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第二,字数不少于500字。 教学目标:1、本次“习作”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2、围绕“秋天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表达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注重训练学生理清思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设计理念:“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留心观察、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想,特别注意用好平时积累的语言和有新意的词句。因此,在设计这节“习作”课的时候,我注重从学生对秋天的“感受”入手,在学生把握了“秋天景物”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尽情地表达;并提醒学生用好平时积累的优美语句,愉快地写作文。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从四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切身感受出发,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写作意境,注重对学生写作的过程和方法的关注,注重对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关注。

课前准备:组织一次秋游或者课外观察活动;准备好“秋天的景色”的多媒体课件或相关的网络资源。

教学过程:一、观察体会,感受秋天的特点。1、导入秋天。“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同学们,老师刚才朗诵的这句诗,大家知道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思考回答。)好!有的同学说是春天。有“好景” 、又有“黄” 、“绿”这些色彩,到底是什么季节呢?老师请大家注意,诗里写的是“橙黄橘绿”—水果成熟了!对,秋天。看来我们还得逐字逐句地仔细观察和体会,才能弄懂诗句的意思。2、感受秋天。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反映秋天的景物和影片。(播放多媒体“秋天的景色”。)从影片中大家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影片中播放的有蓝天、白云映照着平静的水面,城市里街道两旁金黄的树叶,山上火红的枫叶,果园里成熟的果实,农田里成熟的瓜果、丰收的粮食等等。)同学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闻。(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刚才看过的影片,谈一谈各自看到的“秋天的景物”的片段。老师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激励学生大胆地口头表达,让学生互相评论。)除了影片中反映的“秋天景物”之外,根据大家的观察,你自己觉得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老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于秋天的独特感受和体验。)3、把握秋天的特点。好!下面大家各抒己见,谈谈你见到的“秋天”的“模样”吧。(老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都讨论好了吗?哪位同学来说说,你觉得秋天有哪些特点?(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不必强求统一。只要说的不是其它季节的特点就行。)

二、激发想象,描绘心中的秋天。1、秋天像一首诗,秋天像一首歌,秋天像一幅画,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同学们,你们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老师激发学生尽情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提示:视觉上—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的天空很蓝、云很白;秋天是金黄色的(树叶);秋天是火红色的(枫叶)、、、、、、、、、、

感觉上— 秋天秋高气爽、气温不冷不热;秋天刮风下雨后会很凉;秋天人们会多穿些衣服;、、、、、、、、概括地说:秋天是成熟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从炎热走向寒冷的桥梁、、、、2、同学们,我们经历过很多个秋天了,大家可能也参加过“秋游”活动吧。请谈谈你心中印象最深的一处秋天的景色。老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可以是旅游景点、农田、山野、校园等等,老师要指导学生最好是说出自己亲身所见的秋天的景物。当然,学生如果说的是间接的见闻或加上合理的想象也要给予鼓励。)3、启发学生用最贴切的语句来描述“秋天的景物”,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语言和词句。大家平时见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呢?(如:一叶知秋、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萧瑟、秋风扫落叶、北雁南飞、、、、、)老师给大家背几节描写秋天的诗句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等等。同学们一定也会背诵一些描写秋天的诗句吧!(点学生背诵有关的诗句,并作简短的点评。)大家一定还读过很多描写秋天的文章,或者看过反映秋天景物的绘画。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同学心中,秋天也行都不相同。那么,你们就用心地去构思,重点描绘你感受最深的秋天的风景吧。在写作文的时候,你可以根据需要,把你平时积累的描写秋天的优美语句引用到你的作文中去,但注意要用得恰当、贴切。

三、精心构思,谱写秋天的旋律。播放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钢琴曲《秋的思语》,营造气氛。从刚才的讨论中,老师发现大家都喜欢秋天。好!我们开始写作文。写作文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首先要安排好写作的顺序,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要详细地写;其次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大家还有注意用上你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用好标点符号。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好这篇作文,写完后我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互相欣赏吧!

第四次教学研究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1. 在中年级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儿童语言功能的依据是什么?

中年级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儿童语言功能,既顺应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客观需要。(4分)首先,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儿童“虚构”,而且要教会他们表达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当儿童已经初步具备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和安排表象结构的心理机制,其观察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必须根据作文教学的性质、任务,教会他们通过观察去准确地摄取周围世界各种真实的形象,并用文字把由这些形象产生的表象和真实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3分)其次,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用文字概括和交流周围世界比较复杂的信息,即掌握“构段”的基本思路。学生通过写观察作文能比较顺利地掌握“构段”的基本功。因为语言的条理性是观察的周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的具体体现,边观察边思考,有助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分)

2. 阅读作文训练体系包括哪几个类型?

包括:(1)摘录精彩的句段。这类训练主要是为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它是必备的作文的前奏。(2)根据原文编写故事。这类训练通过让学生联想,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3)写出文章提要。让学生掌握作者写作思路,从中学习表达方法,并发展抽象思维能力。(4)写心得体会。即把阅读后的收获感想写下来,这是阅读作文的重要训练形式。以上四点各2。5分。

3.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开发创造潜能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2分)应该实现两个“贯穿”:第一,贯穿在整个小学作文教学序列之中,即和各学段语言交际功能和思维能力的训练重点紧密结合;(4分)第二,贯穿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即和命题、取材、指导、评价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4分)

4. 简述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和辅线

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是言语功能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3分)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表明,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如何运用口头语言准确、恰当、得体地完成各类言语功能,而完成各类言语功能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是密切不可分的。(2分)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辅线是语意教学和语境教学,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重要依据。(3分)因为如何将教学内容系统地、有层次地、有步骤地展现出来,是口语交际教学应当考虑的核心问题。(2分)

5. 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

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活动情境,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选择开放的口语交际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设计挑战性任务,满足学生的启智需要;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以上四点各2。5分。

6. 应该如何制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计划?

第一, 要按学段或学年来制定(至少要按学期来制订)。(1。5分)第二,一般采用“主题学习”的形式(也可称“问题学习”或“项目学习”),每项主题学习一般包含几次学习活动。(2分)第三,学习的主题可以来源于教材,但更要采纳学生的建议。(1。5分)第四,主题学习要根据课程标准对各学段提出的教学目标,确定比较明确的教学要求,尤其要确定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要求以及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要求。(2分)第五,主题学习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尽量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1。5分)第六,主题学习可按学校组织,也可按年级和班级组织。(1。5分)

7. 英、法、美、新、日等国开设的综合性课程有哪些共同的价值取向?

这些国家开设的综合性课程尽管名称各异、结构和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它们的价值取向和宗旨却有共同之处,即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分)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团结合作,(3分)强调学习和生活的密切结合。(3分)

8.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有什么作用?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其主要作用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是否有进步、有无学习的困难。(4分)诊断性评价是针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习内容或知能上的障碍作进一步诊断,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3分)形成性评价则侧重所教过的内容,随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发现学生的潜质。所获信息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根据需要采取恰当的调适措施。形成性评价可以迅速找出简单的困难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严重的困难则留待诊断性评价的分析与处理。(3分)

9. 简述编制双向细目表的操作步骤?

首先,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3分)其次,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3分)再次,将双向设计合计总分,根据各知识点的内容进行再分配。(4分)

10. 哪些问题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学理念问题;(2分)课程问题;(1。5分)教学组织形式问题;(1。5分)教学方法问题;(2分)教学评价问题;(1。5分)师生的发展问题。(1。5分)


相关内容

  • 2013年福建教师招考历年真题报名时间
  • 2013年福建教师招考历年真题报名时间 泉州中公教育温馨提醒您:2013年福建教师考试招考公告将于3月25日之前发布,2013年福建教师考试报名时间是:2013年4月1日至4月10日24时截止,请考生们及时做好备考准备,更多福建教师考试请加QQ(2541046936)进行咨询.中公教育祝您备考成&q ...

  • 比较初等教育考试题答案
  • 比较初等教育复习题 一.单选题 1. 美国于1992年3月成立了品格教育协作组织(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简称CEP.他认为学校也可通过无记名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来评价学生品格的三个领域:认识.感知以及( ).C 行为 2.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法国教育改革的一 ...

  • 2012年小学五年级暑假作业答案
  • 2012年小学五年级暑假作业答案 1.乱扔垃圾2.工厂排出大量污水3.工厂烟筒排烟4.往河流.大海里抛垃圾 拯救家园 实际行动:收废电池回收废塑料回收废纸回收生物垃圾多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倡议书: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

  •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夏天午后的课堂上.有学生昏昏欲睡了.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D]. A.马上提醒,让学生站起来 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 D.随机说了句诗:"春风吹得书生醉,莫把课堂当睡堂." [答案解析] ...

  • 大沙小学校本教学计划
  • 罗阳镇大沙小学校本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学期里,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积极投身课程改革,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确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1.以 ...

  • 2012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网上初级考试答案
  • 1.关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属于不同的学科,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 B. 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 C. 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都包含"技术"一词,虽然所属学科不同,但研究范畴基本相同 D. 教育技术关注教育中的技术,其研究对 ...

  • 2015河南特岗真题及答案
  • 2015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5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集中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指( B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 ...

  • 2012病句
  • 1.(2012·福建省福州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5月21日清晨,福州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日环食奇观.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q ...

  • 让书香浸润校园_让读书充盈人生
  • 让书香浸润校园,让读书充盈人生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一段宝贵的时间,使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其实算不上是论坛,也不敢叫作讲座,只是和老师们交流一下读书这个话题.心里还是诚惶诚恐,忐忑不安,遵命行事,不揣冒昧,作个开场白吧.我讲错了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人均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