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23・

国内外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张爱华,陶 红,桂 莉

(第二军医大学急救护理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摘要:综述了美、德、法、英等国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特点;我国急救医疗体系起源与发展、急救模式、急救人员、急救工具、急救网络特点以及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展望:提高急诊应急能力;建立和完善城市救援系统;实现急救装备的现代化;加强急救人员培训;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的区域性协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关键词:急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315X(2004)04-0023-03

Reviewandprospectthedevelopmentofnationalandinternational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ZHANGAi-hua,TAOHong,GUILi//Jour2nalofNursingAdministration,-2004,4(4):23.

Abstract:Tosummarizethedevelopmentalcharacteristicsof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inAmerica,Germany,France,Englandetal.Also,theoriginanddevelopmentofEMSSinChina,patternsofemergencymedical,,thefeatureofemergencynetworkandthedevelopmentprospectofEMSSinChinawerereviewed:wetoemergency,establishandperfecturbanemergencyrescuesystem,carryoutmodernizationmedicalstaff,rein2forcetheregionalcooperationofAuthor’saddress:of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Keywords:emergencysystem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指紧急情况下在合适的地域内提供人员、器械、设备,以保证协同有效的健康服务体系。其主要任务是对创伤病人和急症病人的院前救治,以及将对病人的现场处理和转运途中治疗情况提供给医院工作人员。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急救医疗体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对形成较早、发展较快,并且特点和优势显著,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下面就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急救医疗体系的发展及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的现状作一回顾与展望。

1 国外急救医疗体系的发展特点1.1 美国

业主和职工3方分担。大部分病人运送工作由红十字会完成,急救中心归属红十字会组织和管理,是一个设备先进的指挥系统,全国使用“110”急救电话号码呼叫。运输工具有救护车和直升飞机。无论陆地救护还是海上及空中救护,德国的救援工作都是高效率的,目前德国有54个海上救护站,

61艘救护船专门用于海上救援工作[5]。有36个直升救护机

基地,执行50~70km半径的急救任务,几乎覆盖了近95%的领空,医务人员于5~20min可抵达灾害或事故现场,

20~45min将伤病员送到医院[6]。1.3 法国

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有急救专业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现场救治和施行手术,197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法案》,1976年完成了立法程序,形成了全国急救医疗网,之后,又相继建立了院前急救、现场和途中救护以及重症ICU、CCU监护体系[1]。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空中救护,目前用于空中救护的有直升飞机,远距离运送时应用固定翼飞机

[2]

法国于1936年就建立了急救医疗系统(serviceDaide

medicaleurgent,SAMU),是一种以医师为主的全国性服务,

并且利用派出专科医师进行现场急救服务。全国大部分地区开设免费急救热线“15”,由SAMU中心接听,并统一指挥、组织各个SAMU或私人急诊值班医生和私人救护站实施院前救护。而且SAMU与消防部门的第一目击者和全科医师密切配合,必要时派出一个有全套设备和配备包括急诊专科医师或麻醉师和一名护士在内的医疗组的可移动加强监护病房,到危及生命的急诊或严重创伤病人处。可移动重症监护病房内设备齐全,相当于医院的一个小型ICU,包括全套气道管理设施、胸腔引流装置、便携式机械通气机、复合心电镜、除颤器、静脉内导管和液体、抗休克裤、固定用的真空垫等。目前,法国的急救医疗网络已遍布全国,共有105个SAMU中心和350个移动急救服务单位,有31个卫生直升机基地,覆盖90%以上的国土,直升机覆盖半径为

(21±7)min内抵达救护现场,14)km,医务人员保证在(12±

。空中救护人员经过专门的培

训并24h值班,求救者可从事故现场直接拔打免费电话提出请求,或由急救信息中心决定是否采用空中救护,在

20~40min内组队出发,一般2h内可将伤员运送到医院。急

诊医师都要经过3~4年正规急诊专业培训获得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3]

。美国对普及急救知识教育极为重视,规定警察、

司机、消防队员、大中学校师生都必须接受心肺复苏和现场抢救、自救的培训、要求1/3以上的人民群众学会院前急救

[4]

1.2 德国

德国的急救医疗服务实行保险制,医疗费用由政府、企

收稿日期:2004-01-09;修回日期:2004-02-20

作者简介:张爱华(1970-),女,山东泰安人,讲师,本科,主要从事急救护理及外科护理工作。

开展医疗救护工作[7]。

1.4 英国

英国的急救医疗发展较早,全国现有140多个急救医疗机构。1948年政府即开始实行“国家卫生服务制”,向所有居

・24・

民免费提供医疗服务,包括急诊医疗在内,成为欧洲唯一的国家医疗体制国家。英国急诊工作的特点是服务项目种类繁多,急救站不仅为急救病人和意外事故的伤员服务,而且负责转送非急症的病人,转运工作很多,对于紧急情况下出车,国家有统一的标准要求,即在接到呼叫后3min内出车,

7min内到达出事地点[6]。1.5 其他国家

(EMT-P)接受500~1500h的急救培训,掌握高级生命支

持及现场外伤急救处理技术。急救医师主要负责院前急救的监控与指导工作[12]。美国的急诊医生必须经过相关专业正规的3~4年急诊医师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观察医学、高压医学、超声和教育学,以及儿科急诊、中毒、运动医学等急诊的处理。获得急诊医师资格后才能上岗[3]。急诊医师考试共有335个问题,考试时间6.25h,其中2/3的问题是书本知识,1/3的问题与急诊最新发展知识有关,主要是考查急诊处理能力。10%的题目涉及到EMSS和灾难医学。75%以上题目正确才算合格[13]。英、美等发达国家均有专业的院前急救教材,而且有不断更新的版本,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并与职业资格关联,每隔一)[3。急诊医师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急诊医学专业培训。驾驶员和担架员只有简单的上岗培训,有的甚至连上岗培训也没有,只是知道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最简单的急救知识,未接受系统的急救医学培训,也没有定期复训与考试制度。从事院前急救的医师基本上来自临床医学院校的医疗系毕业生或来自临床(内科或外科),只要有执业医师资格就能从事院前急救。对驾驶员和担架员更无医疗急救技能方面的要求。

2.4 急救工具

另外,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急救医疗体系也相当健全和发达[8~9]。目前,急救医疗服务已向国际化、全球化发展。国际SOS急救援助公司总部设在日内瓦,现已在23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机构和急救中心[4]。世界各国大中城市的相关综合医院也都开放了国际急救医疗绿色通道。全球性的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已经形成,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2.1 起源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我国部分大、中城市成立了院前急救的专业机构,即“救护站”。其功能只是简单的初级救护和单纯转运病人。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急救医疗服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80年10月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95年4月卫生部发布了《灾难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2002年9月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这些条例的制定,有力促进了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10]。

2.2 急救模式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急救工具主要是救护车,较大城市的救护车有监护型、普通型和运输型3类。其中,监护型急救设备齐全,急救药品种类繁多,但不及国外标准的流动ICU,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的现场急救和医疗监护;普通型急救设备较简陋,急救药品较少,主要用于一般病人的初级处理和安全转运;运输型主要用于伤病情已完全稳定或已康复者的转院、出院或到院复查、体检等。目前,特大城市已开始配备国外标准的监护型车,包括抢救设备优质齐全,可称“流动的重症监护室和急诊手术室”。

2.5 急救网络建设

我国目前各地的急救模式不同,但具有代表性的有5种模式[11]:北京模式:北京市建立急救中心包括本身是医疗中心,下设急救站,派120救护车将病人送到医院或接回急救中心;上海模式: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统一指挥,根据所在地区医院的急救半径,派救护车送往较近的医院进行抢救;重庆模式:急救中心与医院合二为一,直接承担院前急救任务;与消防队结合的模式;广州模式:由急救指挥中心根据医院所在位置直接派救护车进行现场急救。

2.3 急救人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建立了急救医疗中心,小城市和县镇已基本建立了急救医疗站,全国县以上的综合医院和部分专科医院都设置了急诊科,并建立了ICU

、CCU重症监护病房,形成了中心—站—(所)—科

(室)相结合的急救医疗网络。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我国现

目前,我国从事院前急救的人员主要是急诊医师、助理医师、护士、驾驶员、担架员这5类人员的不同组合。救护车内一般配备1名医生、1名护士和1名驾驶员,或只配医生和驾驶员各1名。与国外相比,在急救人员的培训、考核和配置方面均有着明显差别。

英国、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与地区,院前急救人员主要是受过3个月~3年不同训练时间、不同级别的急救医疗技术员和急救助医承担急救。急救车内一般配备2名人员,既是驾驶员,又是急救人员

[12]

有规模不等的地市级急救中心(站)153家,其中拥有网络覆盖分站的急救中心73家,占急救中心(站)的48%。153家急救中心(站)全部开通了“120”急救专线电话,其中拥有有限调度系统的137家,拥有无线调度系统的99家,实现计算机指挥调度的54家,20家急救中心的291辆救护车配备了

GPS(全球定位系统),其中18家急救中心的GPS实现了计

。初级急救技术员(EMT-B)上岗

前至少接受80~140h的急救培训,并掌握基本生命支持和现场外伤急救处理技术。中级急救技术员(EMT-I)要接受

200~400h的急救培训,除掌握基本生命支持及现场外伤急

算机指挥调度系统的集成。急救中心(站)平均服务半径

83km(国际现行标准5~10km)[14]。3 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展望

救处理技术外,并掌握气管插管术。高级急救技术员

我国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近2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某些地方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道路,才能使我国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得到更迅速的发展。

3.1 提高急诊应急能力

・25・

合格后,发给证书。

3.5 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的区域性协作,开展国际交流与

合作

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不平衡,各地的急救工作规范、医疗规范、装备配备标准及院前急救服务标准还不统一,加大行业之间的协作迫在眉睫。同时,要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性医疗救援机构,使我国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早日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参考文献:

[1] JudithET,ErnestR,RonaldLK.Emergencymedicine[M].

Xi’an:WorldGraw-Hill,1999.1~2.[J].国

美国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发展整个社会的应急反应系统。并自“9.11”事件后进一步深入健全了应急系统,在后来的炭疽事件和这次SARS疫情均做出了迅速准确的反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于2001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规定》。SARS疫情暴发后,为进一步提高急诊应急能力,国务院于2003年5月又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SARS疫情的成功控制反映出我国在应急反应能力方面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统的资金、人力、。

3.2 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2000,21(2):102~103.

[3] KevinRW.FellowshipTraininginEmergencyMedicine[EB/OL].

http://www.saem.org/index.html,2000-07-14.

[4] 李铭.急救医学发展概况回顾与展望[J].医学文选,2001,

20(3):382~384.

[5] Anonymous.TheGermanSeaRescueService(SAR)[J].Int-Marit-Health,2002,53(14):127~138.

[6] 桂莉,周彬,霍正禄,等.美英日德国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纵

目前,“紧急医疗救援服务体系”,其紧急救护电话与警察、消防同为一个号码,实行联网互动、资源共享。而我国目前大多城市没有或无完善的城市救援体系。院外急救网络缺乏合理布局,抢救方式单一,在救援时间与质量上与国际相去甚远。因此,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将消防、警察和医疗急救人员进行整合,把“110”“、119”“、120”“、122”、“999”等紧急呼救电话综合为一个号码,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EMS机构。根据地域设立若干个EMS点,形成网络,以缩短救援半径和救援时间。实现城市救援网络的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尽快与国际接轨[15]。

3.3 实现急救装备的现代化

观[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6):325~326.

[7] BakerDJ.法国医院前急救医学系统(SAMU)介绍[EB/OL].

http://www.emss.org.cn/cgi-bin/zl/read.asp?id=101,2003-05-06.

[8] NagatumaH.DevelopmentofanEmergencyMedicalVideoMul2

tiplexingTransportSystem(EMTS):aimingatthenation-wideprehospitalcareinambulance[J].J-Med-St,2003,27(3):225~232.

[9] CottinoA,Grazia-deMA,GaiV.Formationofemergency

medicineinItaly[J].Eur-J-Emerg-Med,1998,5(4):457~460.

[10] 郭荣峰,毛仁忠,费国忠.中国院前急救服务体系现状及运作

一是逐步改善现有急救中心站的条件环境,使之逐渐向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职能配套发展。例如:上海东方医院的急诊科,救护车可以直接开到急救室内;意大利A.cardarelli医院的急救中心专门有一条与国家高速公路相接的绿色通道,救护车可以直接出入[16]。二是更新和添置现代化的交通通信工具以及救护设备,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发展直升飞机、轻型飞机空中救护。

3.4 加强急救人员培训

管理[EB/OL].http://www.emss.cn/cgi-bin/zl/read.as?

pid=915,2003-10-27.

[11] 赵炜.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在突发灾害中的紧急救援作用[J].

中国急救医学,2003,23(5):315.

[12] 徐绍春.国际院前急救服务介绍[EB/OL].http://www.

emss.cn/cgi-bin/zl/read.asp?id=928,2003-11-05.

[13] DavidMC,O’JohnM.JusttheFactsinEmergencyMedicine[M].

NewYork:McGraw-Hillprofessional,2001.1~2.

[14] 张宗久.加强中国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EB/OL].http://

www.emss.cn/cgi-bin/zl/read.asp?id=931,2003-11-18.

[15] 潘旭临.重建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下)[J].

当代医学,2003,

8(5):16~18.

[16] 曹素艳,袁重果.中意两国急救医疗体系的比较[J].医学研究

我国的院前急救医师和护士均经过正规医学院校学习毕业,有系统的医学专业理论基础。驾驶员和担架员未经过医学院校学习,大多仅仅是上岗培训,因此,院前急救培训内容宜分成两种等级,基础生命支持(BLS)等级和高级生命支持(ALS)等级。BLS等级培训对象为护士、驾驶员和担架员,

ALS等级培训对象为执业医师、助理医师。每个等级均包括

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两个部分。应编著我国的院前急救专业教材,包括ALS等级和BLS等级两种教材,可参照国外教材,但应多标注一些操作插图,并应有自己特色。建立急救人员复训和考试制度。复训时间为每年或每两年1次,考试

通讯,2000,29(3):42~43.

(本文编辑:周 霞,夏兰珍)

・23・

国内外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张爱华,陶 红,桂 莉

(第二军医大学急救护理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摘要:综述了美、德、法、英等国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特点;我国急救医疗体系起源与发展、急救模式、急救人员、急救工具、急救网络特点以及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展望:提高急诊应急能力;建立和完善城市救援系统;实现急救装备的现代化;加强急救人员培训;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的区域性协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关键词:急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315X(2004)04-0023-03

Reviewandprospectthedevelopmentofnationalandinternational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ZHANGAi-hua,TAOHong,GUILi//Jour2nalofNursingAdministration,-2004,4(4):23.

Abstract:Tosummarizethedevelopmentalcharacteristicsof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inAmerica,Germany,France,Englandetal.Also,theoriginanddevelopmentofEMSSinChina,patternsofemergencymedical,,thefeatureofemergencynetworkandthedevelopmentprospectofEMSSinChinawerereviewed:wetoemergency,establishandperfecturbanemergencyrescuesystem,carryoutmodernizationmedicalstaff,rein2forcetheregionalcooperationofAuthor’saddress:of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Keywords:emergencysystem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指紧急情况下在合适的地域内提供人员、器械、设备,以保证协同有效的健康服务体系。其主要任务是对创伤病人和急症病人的院前救治,以及将对病人的现场处理和转运途中治疗情况提供给医院工作人员。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急救医疗体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对形成较早、发展较快,并且特点和优势显著,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下面就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急救医疗体系的发展及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的现状作一回顾与展望。

1 国外急救医疗体系的发展特点1.1 美国

业主和职工3方分担。大部分病人运送工作由红十字会完成,急救中心归属红十字会组织和管理,是一个设备先进的指挥系统,全国使用“110”急救电话号码呼叫。运输工具有救护车和直升飞机。无论陆地救护还是海上及空中救护,德国的救援工作都是高效率的,目前德国有54个海上救护站,

61艘救护船专门用于海上救援工作[5]。有36个直升救护机

基地,执行50~70km半径的急救任务,几乎覆盖了近95%的领空,医务人员于5~20min可抵达灾害或事故现场,

20~45min将伤病员送到医院[6]。1.3 法国

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有急救专业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现场救治和施行手术,197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法案》,1976年完成了立法程序,形成了全国急救医疗网,之后,又相继建立了院前急救、现场和途中救护以及重症ICU、CCU监护体系[1]。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空中救护,目前用于空中救护的有直升飞机,远距离运送时应用固定翼飞机

[2]

法国于1936年就建立了急救医疗系统(serviceDaide

medicaleurgent,SAMU),是一种以医师为主的全国性服务,

并且利用派出专科医师进行现场急救服务。全国大部分地区开设免费急救热线“15”,由SAMU中心接听,并统一指挥、组织各个SAMU或私人急诊值班医生和私人救护站实施院前救护。而且SAMU与消防部门的第一目击者和全科医师密切配合,必要时派出一个有全套设备和配备包括急诊专科医师或麻醉师和一名护士在内的医疗组的可移动加强监护病房,到危及生命的急诊或严重创伤病人处。可移动重症监护病房内设备齐全,相当于医院的一个小型ICU,包括全套气道管理设施、胸腔引流装置、便携式机械通气机、复合心电镜、除颤器、静脉内导管和液体、抗休克裤、固定用的真空垫等。目前,法国的急救医疗网络已遍布全国,共有105个SAMU中心和350个移动急救服务单位,有31个卫生直升机基地,覆盖90%以上的国土,直升机覆盖半径为

(21±7)min内抵达救护现场,14)km,医务人员保证在(12±

。空中救护人员经过专门的培

训并24h值班,求救者可从事故现场直接拔打免费电话提出请求,或由急救信息中心决定是否采用空中救护,在

20~40min内组队出发,一般2h内可将伤员运送到医院。急

诊医师都要经过3~4年正规急诊专业培训获得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3]

。美国对普及急救知识教育极为重视,规定警察、

司机、消防队员、大中学校师生都必须接受心肺复苏和现场抢救、自救的培训、要求1/3以上的人民群众学会院前急救

[4]

1.2 德国

德国的急救医疗服务实行保险制,医疗费用由政府、企

收稿日期:2004-01-09;修回日期:2004-02-20

作者简介:张爱华(1970-),女,山东泰安人,讲师,本科,主要从事急救护理及外科护理工作。

开展医疗救护工作[7]。

1.4 英国

英国的急救医疗发展较早,全国现有140多个急救医疗机构。1948年政府即开始实行“国家卫生服务制”,向所有居

・24・

民免费提供医疗服务,包括急诊医疗在内,成为欧洲唯一的国家医疗体制国家。英国急诊工作的特点是服务项目种类繁多,急救站不仅为急救病人和意外事故的伤员服务,而且负责转送非急症的病人,转运工作很多,对于紧急情况下出车,国家有统一的标准要求,即在接到呼叫后3min内出车,

7min内到达出事地点[6]。1.5 其他国家

(EMT-P)接受500~1500h的急救培训,掌握高级生命支

持及现场外伤急救处理技术。急救医师主要负责院前急救的监控与指导工作[12]。美国的急诊医生必须经过相关专业正规的3~4年急诊医师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观察医学、高压医学、超声和教育学,以及儿科急诊、中毒、运动医学等急诊的处理。获得急诊医师资格后才能上岗[3]。急诊医师考试共有335个问题,考试时间6.25h,其中2/3的问题是书本知识,1/3的问题与急诊最新发展知识有关,主要是考查急诊处理能力。10%的题目涉及到EMSS和灾难医学。75%以上题目正确才算合格[13]。英、美等发达国家均有专业的院前急救教材,而且有不断更新的版本,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并与职业资格关联,每隔一)[3。急诊医师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急诊医学专业培训。驾驶员和担架员只有简单的上岗培训,有的甚至连上岗培训也没有,只是知道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最简单的急救知识,未接受系统的急救医学培训,也没有定期复训与考试制度。从事院前急救的医师基本上来自临床医学院校的医疗系毕业生或来自临床(内科或外科),只要有执业医师资格就能从事院前急救。对驾驶员和担架员更无医疗急救技能方面的要求。

2.4 急救工具

另外,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急救医疗体系也相当健全和发达[8~9]。目前,急救医疗服务已向国际化、全球化发展。国际SOS急救援助公司总部设在日内瓦,现已在23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机构和急救中心[4]。世界各国大中城市的相关综合医院也都开放了国际急救医疗绿色通道。全球性的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已经形成,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2.1 起源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我国部分大、中城市成立了院前急救的专业机构,即“救护站”。其功能只是简单的初级救护和单纯转运病人。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急救医疗服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80年10月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95年4月卫生部发布了《灾难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2002年9月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这些条例的制定,有力促进了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10]。

2.2 急救模式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急救工具主要是救护车,较大城市的救护车有监护型、普通型和运输型3类。其中,监护型急救设备齐全,急救药品种类繁多,但不及国外标准的流动ICU,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的现场急救和医疗监护;普通型急救设备较简陋,急救药品较少,主要用于一般病人的初级处理和安全转运;运输型主要用于伤病情已完全稳定或已康复者的转院、出院或到院复查、体检等。目前,特大城市已开始配备国外标准的监护型车,包括抢救设备优质齐全,可称“流动的重症监护室和急诊手术室”。

2.5 急救网络建设

我国目前各地的急救模式不同,但具有代表性的有5种模式[11]:北京模式:北京市建立急救中心包括本身是医疗中心,下设急救站,派120救护车将病人送到医院或接回急救中心;上海模式: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统一指挥,根据所在地区医院的急救半径,派救护车送往较近的医院进行抢救;重庆模式:急救中心与医院合二为一,直接承担院前急救任务;与消防队结合的模式;广州模式:由急救指挥中心根据医院所在位置直接派救护车进行现场急救。

2.3 急救人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建立了急救医疗中心,小城市和县镇已基本建立了急救医疗站,全国县以上的综合医院和部分专科医院都设置了急诊科,并建立了ICU

、CCU重症监护病房,形成了中心—站—(所)—科

(室)相结合的急救医疗网络。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我国现

目前,我国从事院前急救的人员主要是急诊医师、助理医师、护士、驾驶员、担架员这5类人员的不同组合。救护车内一般配备1名医生、1名护士和1名驾驶员,或只配医生和驾驶员各1名。与国外相比,在急救人员的培训、考核和配置方面均有着明显差别。

英国、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与地区,院前急救人员主要是受过3个月~3年不同训练时间、不同级别的急救医疗技术员和急救助医承担急救。急救车内一般配备2名人员,既是驾驶员,又是急救人员

[12]

有规模不等的地市级急救中心(站)153家,其中拥有网络覆盖分站的急救中心73家,占急救中心(站)的48%。153家急救中心(站)全部开通了“120”急救专线电话,其中拥有有限调度系统的137家,拥有无线调度系统的99家,实现计算机指挥调度的54家,20家急救中心的291辆救护车配备了

GPS(全球定位系统),其中18家急救中心的GPS实现了计

。初级急救技术员(EMT-B)上岗

前至少接受80~140h的急救培训,并掌握基本生命支持和现场外伤急救处理技术。中级急救技术员(EMT-I)要接受

200~400h的急救培训,除掌握基本生命支持及现场外伤急

算机指挥调度系统的集成。急救中心(站)平均服务半径

83km(国际现行标准5~10km)[14]。3 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展望

救处理技术外,并掌握气管插管术。高级急救技术员

我国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近2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某些地方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道路,才能使我国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得到更迅速的发展。

3.1 提高急诊应急能力

・25・

合格后,发给证书。

3.5 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的区域性协作,开展国际交流与

合作

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不平衡,各地的急救工作规范、医疗规范、装备配备标准及院前急救服务标准还不统一,加大行业之间的协作迫在眉睫。同时,要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性医疗救援机构,使我国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早日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参考文献:

[1] JudithET,ErnestR,RonaldLK.Emergencymedicine[M].

Xi’an:WorldGraw-Hill,1999.1~2.[J].国

美国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发展整个社会的应急反应系统。并自“9.11”事件后进一步深入健全了应急系统,在后来的炭疽事件和这次SARS疫情均做出了迅速准确的反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于2001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规定》。SARS疫情暴发后,为进一步提高急诊应急能力,国务院于2003年5月又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SARS疫情的成功控制反映出我国在应急反应能力方面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统的资金、人力、。

3.2 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2000,21(2):102~103.

[3] KevinRW.FellowshipTraininginEmergencyMedicine[EB/OL].

http://www.saem.org/index.html,2000-07-14.

[4] 李铭.急救医学发展概况回顾与展望[J].医学文选,2001,

20(3):382~384.

[5] Anonymous.TheGermanSeaRescueService(SAR)[J].Int-Marit-Health,2002,53(14):127~138.

[6] 桂莉,周彬,霍正禄,等.美英日德国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纵

目前,“紧急医疗救援服务体系”,其紧急救护电话与警察、消防同为一个号码,实行联网互动、资源共享。而我国目前大多城市没有或无完善的城市救援体系。院外急救网络缺乏合理布局,抢救方式单一,在救援时间与质量上与国际相去甚远。因此,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将消防、警察和医疗急救人员进行整合,把“110”“、119”“、120”“、122”、“999”等紧急呼救电话综合为一个号码,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EMS机构。根据地域设立若干个EMS点,形成网络,以缩短救援半径和救援时间。实现城市救援网络的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尽快与国际接轨[15]。

3.3 实现急救装备的现代化

观[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6):325~326.

[7] BakerDJ.法国医院前急救医学系统(SAMU)介绍[EB/OL].

http://www.emss.org.cn/cgi-bin/zl/read.asp?id=101,2003-05-06.

[8] NagatumaH.DevelopmentofanEmergencyMedicalVideoMul2

tiplexingTransportSystem(EMTS):aimingatthenation-wideprehospitalcareinambulance[J].J-Med-St,2003,27(3):225~232.

[9] CottinoA,Grazia-deMA,GaiV.Formationofemergency

medicineinItaly[J].Eur-J-Emerg-Med,1998,5(4):457~460.

[10] 郭荣峰,毛仁忠,费国忠.中国院前急救服务体系现状及运作

一是逐步改善现有急救中心站的条件环境,使之逐渐向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职能配套发展。例如:上海东方医院的急诊科,救护车可以直接开到急救室内;意大利A.cardarelli医院的急救中心专门有一条与国家高速公路相接的绿色通道,救护车可以直接出入[16]。二是更新和添置现代化的交通通信工具以及救护设备,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发展直升飞机、轻型飞机空中救护。

3.4 加强急救人员培训

管理[EB/OL].http://www.emss.cn/cgi-bin/zl/read.as?

pid=915,2003-10-27.

[11] 赵炜.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在突发灾害中的紧急救援作用[J].

中国急救医学,2003,23(5):315.

[12] 徐绍春.国际院前急救服务介绍[EB/OL].http://www.

emss.cn/cgi-bin/zl/read.asp?id=928,2003-11-05.

[13] DavidMC,O’JohnM.JusttheFactsinEmergencyMedicine[M].

NewYork:McGraw-Hillprofessional,2001.1~2.

[14] 张宗久.加强中国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EB/OL].http://

www.emss.cn/cgi-bin/zl/read.asp?id=931,2003-11-18.

[15] 潘旭临.重建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下)[J].

当代医学,2003,

8(5):16~18.

[16] 曹素艳,袁重果.中意两国急救医疗体系的比较[J].医学研究

我国的院前急救医师和护士均经过正规医学院校学习毕业,有系统的医学专业理论基础。驾驶员和担架员未经过医学院校学习,大多仅仅是上岗培训,因此,院前急救培训内容宜分成两种等级,基础生命支持(BLS)等级和高级生命支持(ALS)等级。BLS等级培训对象为护士、驾驶员和担架员,

ALS等级培训对象为执业医师、助理医师。每个等级均包括

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两个部分。应编著我国的院前急救专业教材,包括ALS等级和BLS等级两种教材,可参照国外教材,但应多标注一些操作插图,并应有自己特色。建立急救人员复训和考试制度。复训时间为每年或每两年1次,考试

通讯,2000,29(3):42~43.

(本文编辑:周 霞,夏兰珍)


相关内容

  • 我国院前创伤评分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 我国院前创伤评分系统的应用现状 郑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廖煜 正 对伤员总体伤情严重的评价是很重要的, 客观而准确的评分不仅对创伤诊断分类, 对抢救治疗及预后的判断都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临床上对创伤严重的评分标准及评定方案的研究十分活跃, 反应了对创伤认识的不断深入.创伤评分在国外已经广 ...

  • 医院急诊科工作总结
  • 回顾2011年度急诊科的发展,2011年度是急诊科适应市场外部环境变化,实现“跨越性”大发展的“关键年”。 2011年,在院部领导的持续关注和正确指导下,适时、适度地抓住市场外部环境“骤变”的历史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急诊专科特色的诊疗服务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创新新观念、新举措,强化急诊医 ...

  • 护理学院团委2010年工作总结
  • 护理学院团委在2010年的工作中紧紧围绕学校团委的工作指示,并结合护理学院自身的专业特色,认真策划每一个活动,精心组织、以求做得更好,使活动,富有成效,使护理专业的特色与团委工作密切结合,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1、加强学生入党 ...

  • 建立院前急救体系的探讨
  • 主国塞旦医垫!塑至!月筮2鲞筮!塑鱼照堕趔趟丛趟!迪:地:!塑:型:::№:! 建立院前急救体系的探讨 闰镜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心医院,吉林吉林132001) [关键词]急诊医学:急救:探讨[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1.0121.02 ...

  • 急诊科护士长2014年终工作总结
  • 急诊科护士2011年终工作总结 急诊科护士2011年终工作总结 急诊科护士2011年终工作总结 急诊科护士2011年终工作总结 急诊科护士2011年终工作总结 做为一名急诊科护士,我们肩负着120院前急救.转运.院内急救的任务,以快捷.高效.优质的急救医疗服务,充分保障了辖区内120院前急救及院内急 ...

  • 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发展的展望
  • 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发展的展望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我们的医学以及步入了一个正轨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和生命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我们的医学建设也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的发展,我们更将未来发展的脚步迈向了世界的横流中.就目前的医疗状况来看,国外的部分医院建立了危重病监护病房,简称icu.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于1 ...

  • ×医院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医院"的情况汇报
  • 打造服务品牌 争创绿色医院 ---镇安县医院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医院"的情况汇报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康复.保健.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医疗保健中心.现有职工262名(高职20名.中职113名),全院开设病床200张,设置门诊.急救.住院三个体系,30个医疗.医技.功能科室,内 ...

  • 教育培训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回顾与市场前景预 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5738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 ...

  •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回顾火炬"十二五"成就  展望"十三五"发展
  • "火炬计划真正开启了中国高科技创新和创业的发展."这是美国硅谷连续创业者.著名创新学家史蒂夫·布兰克在对中国创新创业环境进行深入考察后得出的结论. 作为因火炬计划而设立的科技部火炬中心,多年来充分利用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基金.技术市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产业集群.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