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11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11. 竹林深处人家

设计:燕学鹏 审核:肖芳 尚道龙 肖华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中词语。

2、品味描绘竹景的形象生动的语句。

3、学习多角度写竹的方法。

4、领略竹农丰收的喜悦,体会作者对江南竹乡的特殊情感。

二、重点难点

学习多角度写竹的方法。

三、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一、定向自学 (教材71-75页)

(一)字词清障。

[温馨提示]字词的学习可用下列方法。A、借助文下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B、结合语境(上下文);C、记下疑难内容,求助同学或老师。

1、注音:山麓( ) 隧道( ) 屏风( ) 竹坞( ) ....

山岚( ) 竹箬( ) 匾箪( ) 沏茶( ) ....

2、释义:

山麓:

隧道:

密密匝匝:

山岚:

名副其实: 我还有补充:

(二)课文理解。

1、阅读课文,说说作者笔下的江南竹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细读课文前三段,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竹海景象的,写出了竹海的哪些特点?

【温馨提示】分析作者描写竹海的角度时,注意作者写景时所在的位置。

3、文章前几段极力描写竹林的茂盛,与后文描写竹林深处的人家有什么关系?

二、总结归纳:

三、巩固提升:

请结合上面课文理解的第2题,请你谈谈什么叫做“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四、学习反思

[温馨提示]

学习中你一定有不少感悟,或许还有些困惑,当然你也有可能想要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甚至想跟老师或同学提建议------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具体、详实地写写吧!相信你的心声会让我们一起前进!

11. 竹林深处人家

设计:燕学鹏 审核:肖芳 尚道龙 肖华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中词语。

2、品味描绘竹景的形象生动的语句。

3、学习多角度写竹的方法。

4、领略竹农丰收的喜悦,体会作者对江南竹乡的特殊情感。

二、重点难点

学习多角度写竹的方法。

三、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一、定向自学 (教材71-75页)

(一)字词清障。

[温馨提示]字词的学习可用下列方法。A、借助文下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B、结合语境(上下文);C、记下疑难内容,求助同学或老师。

1、注音:山麓( ) 隧道( ) 屏风( ) 竹坞( ) ....

山岚( ) 竹箬( ) 匾箪( ) 沏茶( ) ....

2、释义:

山麓:

隧道:

密密匝匝:

山岚:

名副其实: 我还有补充:

(二)课文理解。

1、阅读课文,说说作者笔下的江南竹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细读课文前三段,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竹海景象的,写出了竹海的哪些特点?

【温馨提示】分析作者描写竹海的角度时,注意作者写景时所在的位置。

3、文章前几段极力描写竹林的茂盛,与后文描写竹林深处的人家有什么关系?

二、总结归纳:

三、巩固提升:

请结合上面课文理解的第2题,请你谈谈什么叫做“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四、学习反思

[温馨提示]

学习中你一定有不少感悟,或许还有些困惑,当然你也有可能想要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甚至想跟老师或同学提建议------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具体、详实地写写吧!相信你的心声会让我们一起前进!


相关内容

  •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 新安县铁门二中 七年级 语文导学案 课题:<竹林深处人家> 授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武满玲 审核:李秋丽 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了解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3.体会"移步换景""多角度写景&qu ...

  • 竹林深处人家
  • 竹林深处人家 作者简介 黄蒙田 (1919--)广东台山人,现居香港.当代画家,散文家. 原名黄草予,又名黄茅,一九一九年七月出生,广东台山人.一九三六年毕业于广州市立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系.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放弃美术创作实践,集中美术业务工作,同时进行写作. 主旨 课文通过描绘竹林的无边无垠.深 ...

  • 11竹林深处人家
  • 11.竹林深处人家 题意: "竹林深处人家"文章要写的是江南竹乡人家的生活和江南竹乡 的风景. "深处"2 字可见竹林的茂盛, "人家"2 字则充满了生活气息. 黄蒙田 (1919--)广东台山人,现居香港,当代画家,散文家, 原名黄 草予 ...

  • [竹林深处人家]教案2
  • 第二课时 (七)重点品味 1.自由朗读写竹子的段落,边读边在书上画出从色彩.声音.气味上描写竹子的句子,边读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1)色彩:A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绿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B.在竹钨里面对着辽阔的竹的海洋,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绿色. C.在路边,在空 ...

  • [竹林深处人家]教案资料
  • <竹林深处人家>教案 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朗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语调自然流畅.充满喜爱之情.(2)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3)体会移步换景的写法.2.能力目标:在诵读中学习观察自然的方法.3.情感目标:(1)领略竹农丰收的喜悦,体会作者对江南竹乡的特殊情感.(2)培养学生审 ...

  •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7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6课,略读课文(标*号)14课。其中包括5个现代文单元,每单元4课。第一单元记事,第二单元写人,第三单元写景,第四单元小说,第五单元童话与科幻。从文体上看,这五个单元都可归入记叙性文体一类。两个文言诗文单元,每单元5课,大多数课文也都可以归为 ...

  • 安安静静的村庄--李云
  • 1.通往村庄的土石子路 从小镇东头出发,往北,经过一家烟囱冒着滚滚浓烟的水泥厂,厂门口尘土飞扬,戴着口罩的工人出出进进.加油站.站外停满了等待加油的汽车,摩托车.继续往上走,是一个过去经常死人的煤矿.煤矿对面的山坡上,坟冢累累,杂草丛生.若是阴天,走在这段路上感觉鬼气森森,胆小的绝不敢单独行走.镇上 ...

  • 七年级下册古诗
  • 山中杂诗 (选自欧阳询<艺文类聚>) (南朝梁)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译文]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 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赏析]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 ...

  •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1. 山中杂诗 吴 均 背景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梁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初任吴兴太守柳恽主簿,历官建安王记室.国侍郎.奉朝请等官,因私撰<齐春秋>免官.作诗清拔有古气,有人学仿他的诗风,世称"吴均体".本诗共三首,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