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试题集锦:专题十七 议论文阅读

专题十七、议论文阅读。

一、【2014中考黑龙江省绥化卷】阅读《底线》一文,回答22-25题。(共8分)

底 线

冯骥才

①一次,一位开锁厂的老板说,他的买卖很兴旺,日进斗金。我问他何以如此发达他答

曰:“现在的人富了,有钱有物,自然要加锁买锁;再有,我的锁科技含量高,一般技术很

难打开,而且,技术不断更新,所以,市场总在我手里。” ②我笑道:“我的一位好朋友说,世界上他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锁,因为,锁是对人

不信任,是用来防人的。”

③锁厂老板眉毛一挑说:“不防人防谁?我赚的就是防人的钱。你以为,这个世上,真

有夜不闭户的地方吗?”

④我说:“上世纪50年代真有。到了70年代,我住在一座房子的顶楼,门上只有个挂

钩,没锁。白天上班,把门一关钩一挂,从来没被人偷过。”

⑤锁厂老板笑道“那是什么时候,现在早没影儿了,不信你敞开门试试。” ⑥我笑了笑没再说,我信他的话。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社会的底线也在下降。在商业博弈中,谎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

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候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

业的吆喝或陷阱。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

⑦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买,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

利忘义”“卖友求荣”,不能“虐待父母”“以强凌弱”等等。这些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

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有被全线突破的忧虑。 ⑧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

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正败坏。如果人人守

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

⑨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的人和事时,究竟是降低自己的底线,随波逐流,还是坚守自己,洁身自好,坚持一己做人做事的原则?有人说在物

欲和功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其实,即使社会的底线很脆弱,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像钢铁长城,任凭炮火肆虐,依旧牢不可破。

⑩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

生。

(选自《杂文选刊》2013年第7期,有改动)

22.选文1-5段举开锁厂老板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2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4.选文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25.结合本文,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对“守住底线”的感悟。(2分)

二、【2014中考湖南省衡阳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19题。(9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1)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臵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

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

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2)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臵于大脑和肌肉中,

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

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3)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

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4)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

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

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

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

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

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5)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

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

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

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6)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

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

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

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

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

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

了。

(7)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

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③有了豪气,襟怀、志向、胆识就有了立足之地。西汉人陈汤,素有大志,他给皇帝的

战报中,汇报了消灭入侵匈奴人数后,加了一句千古名言:“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

句话,啥时候想起来都叫人热血沸腾。有了这样豪迈、雄壮、凛然的气势,国家就不可战胜,

民族就不会受辱,秦时明月的皎洁,汉时雄关的巍峨,就会代代相传,中华子民就会永享安

康。

④有了豪气,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担当。宋人张孝祥,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第

一,上疏请昭雪岳飞。那时,秦桧正一手遮天,权倾朝野,好友劝其不该锋芒太露,担心秦

桧报复。张孝祥回答得十分痛快:“无锋无芒,我举进士干什么?有锋有芒却要藏起来我举

进士干什么?秦桧当政我怕他,我举进士干什么?”这三问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足以告慰古今一切豪放之士。

⑤有了豪气,就有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襟怀与壮志,就有了李太白“天

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 甲 ,就有了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

雄”的 乙 ,就有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 丙 …… ⑥豪气与大话有时很难分清,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即是豪气,

说了做不到,则为大话。钱钟书在清华放出豪言:“要横扫清华图书馆。”他基本做到了,

那些他认为有价值的值得看的书,扫荡了不止一遍,后来熟悉到哪本书放在哪一架,哪一格

都清清楚楚。这,就是豪气。

⑦个人要有豪气,才能活得有声有色;国家民族有豪气,才不被人欺负,领土、领海才

不被人蚕食。豪气要以实力为后盾,没有实力的豪气,如同纸上画饼,只是自欺欺人。读南宋时期那些主战派诗人的豪言壮语,常觉心酸和无奈,国家积贫积弱,朝廷昏聩无能,根本没有实力与女真人的虎狼之师抗衡,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也只能“却将

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以史为鉴,我们唯有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发奋拼搏,富

国强兵,才能不怒自威,不言自雄,堂堂正正,顶天立地。(选自《演讲与口才》2014第

12期,略有改动)

13. 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观点?(2分)

14. 研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3分)

15. 下面三个短语是从选文第⑤段中抽出来的,请根据文意,将它们还原到文中的甲、乙、

丙处。(3分)

悲壮与不朽 从容与决绝 潇洒与自信

16. 文章第⑥段是否离题?请简述理由。(2分)

四、【2014中考湖北省咸宁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当一匹被鞭打的马

①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

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柱子感

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

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牛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

牛?”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墨子又问:“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牛呢?”

耕柱子回答:“因为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牛不具备的。”于是,墨子告诉

他说:“我责骂你正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牛,你值得批评呀!”

②其实,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这样的鞭策,

有时是一句苛刻的责备,有时是一次严厉的惩罚,有时甚至是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

应该感激愿意指责你的人,是他使你看到自己的不足。试想,若不是关心你,期待你下次做

得更好,怎么会批评你呢?正因为在批评者眼中,你是“值得被鞭打的马”,所以才会批评

你。因此,面对各种责备,应该 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用行动来回报关心和

爱护你的人。

③有时候,遭遇特别严厉的批评,说明你是一个可造之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如果

一遇到处罚,就极力进行辩解,只找客观因素,不找自身原因,一次两次还可原谅,次数多

了,别人便会对你失去信心,你也就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一个优秀人才的成长,必须经

受住各种考验,忍受各种委屈,才能完善自我。这些挑剔给了你一个臻于至善的机会,帮助

完善你的人格、增加你的底蕴,使你每临大事有静气。 ④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对严苛的鞭策,只一味地感到委屈,继而意志消沉,慢慢地

变得平庸;另外一些人,在鞭打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将鞭策化为动力,扬蹄奋进,勇敢地登上人生的顶峰。

⑤选择当一匹被鞭打的马,还是当一只不被鞭打的牛,将是你人生辉煌与平庸的分水岭。 (2014年4月9日《人民日报》)

17.开头引用墨子严厉批评耕柱子的故事,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8.根据文意,第②段划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词语是(3分)

A.认真 B.欣然 C.坦然 D.乐意 ( )

19.第②段划线的三个句子,它们的句序能调换吗?请说明理由。(3分)

答:

20.第③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分)

答:

五、【2014中考河南卷】阅读下文,完成II-14题。(共12分)

阅历与读书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

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

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

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

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

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

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

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

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

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

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

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叉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作者:赵迎辉。有删改)

1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14.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3分)

歌德说:“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

六、【2014中考江苏扬州卷】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5分)

底线

冯骥才 ①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社会的底线也在下降。所谓社会底线下降,就是容忍度的放宽。原先看不惯的,现在睁一眼闭一眼了;原先不能接受的,现在不接受也存在了。在商业博弈中,谎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业的吆喝或陷阱。在这样的社会生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

②可是这底线就像江河的水线,水有一定高度,船好行驶,人好游泳。如果有一天降到了底儿,大家就一起陷在烂泥里。我们连自己是脏是净是谁也不知道了。

③所以,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实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卖国求荣”“乘人之危”,不能“虐待父母”“以强凌弱”“恩将

仇报”“落井投石”,还有“不义之财君莫取”“朋友妻不可欺”等等。

④这个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乎已被全线突破了。

⑤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定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因此说,守住底线,既为了成全社会,也是成全自己。

⑥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时,你是降下自己的底线,随波速流,还是坚守自己的底线,洁身自好?有人说,在物欲和功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依我看,社会的底线可能是脆弱的,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坚强,牢固不破。[来源:学§科§网]

⑦底线是人的自我基准,道德的基准,处世为人的基准。 ⑧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没有底线,一定会是一塌糊涂的失败的自我,乃至失败的人生。有底线,起码在“人”的层面上,获得了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选自2013年6月3日《今晚报》,有删改)

七、【2014中考内蒙古包头卷】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22-26题。(12分)

读书关乎心灵

胡晓红

近日见三五好友在网上发表读书照片,并附几句评价。对此我最初只匆匆一扫,觉得朋友很勤奋,工作之余仍能把一些时间腾给读书,心中颇为赞赏。但是再关注他们读的书,发现其中成功学著作、名人自传、励志书籍居多,赞赏之意便少了几分。

成功学著作风靡,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自从它们诞生后,便成为图书市场的宠儿。但就如我们所看到的,读过励志书的人,并未在阅读之后精神焕发,然后志存高远、悬梁刺股、夜以继日。因为这些书讲述的,只是一个个他人成功的模式化故事,能起的作用大抵是暂时刺激一下阅读者的神经。我从心底认为,读书是关乎心灵的事,好书给人的馈赠往往也是思想和心灵上的。真正能够起到励志作用的书并非成功学著作,也不以励志为直接目的,而是通过帮助读者一步步建设心灵,使读者自觉地实现自我价值。

首先,好书让人心生敬畏,并激励人不断地学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好书不胜枚举。真正的书中良品,能让读书人了解知识的精深,胸怀与精神的清朗,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博览

群书的人,也仍自惭于自身的少知与浅薄。好书使得读书人不敢妄自尊大,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把精力放在学习求索上。读书人真正盼望的,是通过经年的努力与积累,让精神避免躁动和浅薄而接近澄澈。

同时,好书能培养人的心性,砥砺人的品格。好书是写作者废寝忘食的真诚创作,凝结了作者尽心体察的智慧以及经年的积累。那些平实精到的表述,严谨克制的低回,深沉宁静的思想更能打动人、影响人,润物于无声。“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适用于形容它们对阅读者产生的自然却深邃的影响。好书往往是娓娓道来,并非套用统一的模式讲述类似的故事,因此每一次阅读都会成为一次心灵之旅。

人最可悲的是没有主心骨,寻不到自己。书籍在浸润心灵和感染精神后,最为重要的功劳是教人成为自己。好书助读书人自省自知,也使他们的心境变得更为开阔,学会更加尊重他人和环境,更加尊重自己。 所谓成功的路径,并非励志书里说得那么单一,成功的真正定义,理应是在自身最喜欢的领域做出成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读书关乎心灵,读书渐少又渴望成功的当代人,更需要好书的感染和浸润。心灵丰盈了,意念坚定了,励志的路才会真正好走。

(略有改动)

22.作者为何对好友读成功学著作少有赞赏之意?(3分)

23.作者认为好书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2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好书的作用?(3分)

25.作者认为成功的含义和条件各是什么?(2分)

26.每年高考前夕,有的地方的高三考生,把课本和资料从楼上抛向天空,名日:“释放压

力”。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2分)

八、【2014中考广东卷】

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①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遭遇。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读书的境遇,是人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②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精神愉悦。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明媚,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汲取新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宽容的怀抱接纳你。”顺境中读书,关键是要确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同时还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平心静气,深思精

进。顺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地看待世界。

③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滴穿石”的韧性,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④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有“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态,书籍恰好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丰富学识,增长智慧;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追求灵魂与人格的崇高。 ⑤“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不断进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作者善于引用名言,如“非宁静无以致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这些

名言既恰当地证明了观点,又增添了文采。

B.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围绕“读书与境遇”的关系展开论述,先提出问题,

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读书的境遇因人而异,只要我们在逆境中不消沉、不浮躁,坚持不懈,潜心读书,

就能成就伟业。

D.文章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如果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就能不断拓展

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自我。

14.如何理解第⑤段“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答:

答案专题十七、议论文阅读。

2014年真题答案:

一、

【2014中考黑龙江省绥化卷】答案:

1、

【答案】引出论题,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解析】

2、

3、

4、

二、

【2014中考湖南省衡阳卷】答案:

1、

2、

3、

4、

11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三、【2014年中考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卷】答案 1、

2、

3、

四、

【2014中考湖北省咸宁卷】答案: 1、

12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2、

3、

4、

【答案】(3分) 正反对比论证 【解析】

试题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是议论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

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论证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者文段的分论点来分析作用即可。此处学生能理解③④都是先反后正的对比论证手法。

五、

【2014中考河南卷】答案: 1、

【答案】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阅历与读书相辅相成)(2分)二者不可偏废。

(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解析】

13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2、

3、

4、

14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目、开头与结尾、关键语句、中心论点等处分析,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来定该论据可以

放的位置。 六、

【2014中考江苏扬州卷】答案: 1、

线的积极意义。 2、

3、

15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4、

七、

【2014中考内蒙古包头卷】答案: 1、

2、

3、

16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4、

5、

八、

【2014中考广东卷】答案: 1、

17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2、

两种论证方法的具体句式:举例论证——举﹍﹍事例,证明了﹍﹍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

有说服力。对比论证——运用对比,突出了﹍﹍,强调了﹍﹍,使论证更鲜明,更有力。此题就套用此句式即可。 3、

4、

18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19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专题十七、议论文阅读。

一、【2014中考黑龙江省绥化卷】阅读《底线》一文,回答22-25题。(共8分)

底 线

冯骥才

①一次,一位开锁厂的老板说,他的买卖很兴旺,日进斗金。我问他何以如此发达他答

曰:“现在的人富了,有钱有物,自然要加锁买锁;再有,我的锁科技含量高,一般技术很

难打开,而且,技术不断更新,所以,市场总在我手里。” ②我笑道:“我的一位好朋友说,世界上他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锁,因为,锁是对人

不信任,是用来防人的。”

③锁厂老板眉毛一挑说:“不防人防谁?我赚的就是防人的钱。你以为,这个世上,真

有夜不闭户的地方吗?”

④我说:“上世纪50年代真有。到了70年代,我住在一座房子的顶楼,门上只有个挂

钩,没锁。白天上班,把门一关钩一挂,从来没被人偷过。”

⑤锁厂老板笑道“那是什么时候,现在早没影儿了,不信你敞开门试试。” ⑥我笑了笑没再说,我信他的话。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社会的底线也在下降。在商业博弈中,谎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

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候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

业的吆喝或陷阱。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

⑦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买,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

利忘义”“卖友求荣”,不能“虐待父母”“以强凌弱”等等。这些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

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有被全线突破的忧虑。 ⑧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

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正败坏。如果人人守

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

⑨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的人和事时,究竟是降低自己的底线,随波逐流,还是坚守自己,洁身自好,坚持一己做人做事的原则?有人说在物

欲和功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其实,即使社会的底线很脆弱,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像钢铁长城,任凭炮火肆虐,依旧牢不可破。

⑩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

生。

(选自《杂文选刊》2013年第7期,有改动)

22.选文1-5段举开锁厂老板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2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4.选文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25.结合本文,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对“守住底线”的感悟。(2分)

二、【2014中考湖南省衡阳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19题。(9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1)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臵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

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

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2)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臵于大脑和肌肉中,

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

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3)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

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4)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

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

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

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

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

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5)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

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

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

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6)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

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

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

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

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

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

了。

(7)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

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③有了豪气,襟怀、志向、胆识就有了立足之地。西汉人陈汤,素有大志,他给皇帝的

战报中,汇报了消灭入侵匈奴人数后,加了一句千古名言:“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

句话,啥时候想起来都叫人热血沸腾。有了这样豪迈、雄壮、凛然的气势,国家就不可战胜,

民族就不会受辱,秦时明月的皎洁,汉时雄关的巍峨,就会代代相传,中华子民就会永享安

康。

④有了豪气,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担当。宋人张孝祥,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第

一,上疏请昭雪岳飞。那时,秦桧正一手遮天,权倾朝野,好友劝其不该锋芒太露,担心秦

桧报复。张孝祥回答得十分痛快:“无锋无芒,我举进士干什么?有锋有芒却要藏起来我举

进士干什么?秦桧当政我怕他,我举进士干什么?”这三问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足以告慰古今一切豪放之士。

⑤有了豪气,就有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襟怀与壮志,就有了李太白“天

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 甲 ,就有了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

雄”的 乙 ,就有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 丙 …… ⑥豪气与大话有时很难分清,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即是豪气,

说了做不到,则为大话。钱钟书在清华放出豪言:“要横扫清华图书馆。”他基本做到了,

那些他认为有价值的值得看的书,扫荡了不止一遍,后来熟悉到哪本书放在哪一架,哪一格

都清清楚楚。这,就是豪气。

⑦个人要有豪气,才能活得有声有色;国家民族有豪气,才不被人欺负,领土、领海才

不被人蚕食。豪气要以实力为后盾,没有实力的豪气,如同纸上画饼,只是自欺欺人。读南宋时期那些主战派诗人的豪言壮语,常觉心酸和无奈,国家积贫积弱,朝廷昏聩无能,根本没有实力与女真人的虎狼之师抗衡,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也只能“却将

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以史为鉴,我们唯有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发奋拼搏,富

国强兵,才能不怒自威,不言自雄,堂堂正正,顶天立地。(选自《演讲与口才》2014第

12期,略有改动)

13. 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观点?(2分)

14. 研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3分)

15. 下面三个短语是从选文第⑤段中抽出来的,请根据文意,将它们还原到文中的甲、乙、

丙处。(3分)

悲壮与不朽 从容与决绝 潇洒与自信

16. 文章第⑥段是否离题?请简述理由。(2分)

四、【2014中考湖北省咸宁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当一匹被鞭打的马

①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

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柱子感

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

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牛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

牛?”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墨子又问:“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牛呢?”

耕柱子回答:“因为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牛不具备的。”于是,墨子告诉

他说:“我责骂你正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牛,你值得批评呀!”

②其实,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这样的鞭策,

有时是一句苛刻的责备,有时是一次严厉的惩罚,有时甚至是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

应该感激愿意指责你的人,是他使你看到自己的不足。试想,若不是关心你,期待你下次做

得更好,怎么会批评你呢?正因为在批评者眼中,你是“值得被鞭打的马”,所以才会批评

你。因此,面对各种责备,应该 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用行动来回报关心和

爱护你的人。

③有时候,遭遇特别严厉的批评,说明你是一个可造之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如果

一遇到处罚,就极力进行辩解,只找客观因素,不找自身原因,一次两次还可原谅,次数多

了,别人便会对你失去信心,你也就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一个优秀人才的成长,必须经

受住各种考验,忍受各种委屈,才能完善自我。这些挑剔给了你一个臻于至善的机会,帮助

完善你的人格、增加你的底蕴,使你每临大事有静气。 ④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对严苛的鞭策,只一味地感到委屈,继而意志消沉,慢慢地

变得平庸;另外一些人,在鞭打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将鞭策化为动力,扬蹄奋进,勇敢地登上人生的顶峰。

⑤选择当一匹被鞭打的马,还是当一只不被鞭打的牛,将是你人生辉煌与平庸的分水岭。 (2014年4月9日《人民日报》)

17.开头引用墨子严厉批评耕柱子的故事,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8.根据文意,第②段划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词语是(3分)

A.认真 B.欣然 C.坦然 D.乐意 ( )

19.第②段划线的三个句子,它们的句序能调换吗?请说明理由。(3分)

答:

20.第③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分)

答:

五、【2014中考河南卷】阅读下文,完成II-14题。(共12分)

阅历与读书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

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

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

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

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

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

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

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

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

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

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

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叉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作者:赵迎辉。有删改)

1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14.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3分)

歌德说:“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

六、【2014中考江苏扬州卷】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5分)

底线

冯骥才 ①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社会的底线也在下降。所谓社会底线下降,就是容忍度的放宽。原先看不惯的,现在睁一眼闭一眼了;原先不能接受的,现在不接受也存在了。在商业博弈中,谎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业的吆喝或陷阱。在这样的社会生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

②可是这底线就像江河的水线,水有一定高度,船好行驶,人好游泳。如果有一天降到了底儿,大家就一起陷在烂泥里。我们连自己是脏是净是谁也不知道了。

③所以,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实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卖国求荣”“乘人之危”,不能“虐待父母”“以强凌弱”“恩将

仇报”“落井投石”,还有“不义之财君莫取”“朋友妻不可欺”等等。

④这个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乎已被全线突破了。

⑤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定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因此说,守住底线,既为了成全社会,也是成全自己。

⑥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时,你是降下自己的底线,随波速流,还是坚守自己的底线,洁身自好?有人说,在物欲和功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依我看,社会的底线可能是脆弱的,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坚强,牢固不破。[来源:学§科§网]

⑦底线是人的自我基准,道德的基准,处世为人的基准。 ⑧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没有底线,一定会是一塌糊涂的失败的自我,乃至失败的人生。有底线,起码在“人”的层面上,获得了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选自2013年6月3日《今晚报》,有删改)

七、【2014中考内蒙古包头卷】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22-26题。(12分)

读书关乎心灵

胡晓红

近日见三五好友在网上发表读书照片,并附几句评价。对此我最初只匆匆一扫,觉得朋友很勤奋,工作之余仍能把一些时间腾给读书,心中颇为赞赏。但是再关注他们读的书,发现其中成功学著作、名人自传、励志书籍居多,赞赏之意便少了几分。

成功学著作风靡,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自从它们诞生后,便成为图书市场的宠儿。但就如我们所看到的,读过励志书的人,并未在阅读之后精神焕发,然后志存高远、悬梁刺股、夜以继日。因为这些书讲述的,只是一个个他人成功的模式化故事,能起的作用大抵是暂时刺激一下阅读者的神经。我从心底认为,读书是关乎心灵的事,好书给人的馈赠往往也是思想和心灵上的。真正能够起到励志作用的书并非成功学著作,也不以励志为直接目的,而是通过帮助读者一步步建设心灵,使读者自觉地实现自我价值。

首先,好书让人心生敬畏,并激励人不断地学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好书不胜枚举。真正的书中良品,能让读书人了解知识的精深,胸怀与精神的清朗,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博览

群书的人,也仍自惭于自身的少知与浅薄。好书使得读书人不敢妄自尊大,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把精力放在学习求索上。读书人真正盼望的,是通过经年的努力与积累,让精神避免躁动和浅薄而接近澄澈。

同时,好书能培养人的心性,砥砺人的品格。好书是写作者废寝忘食的真诚创作,凝结了作者尽心体察的智慧以及经年的积累。那些平实精到的表述,严谨克制的低回,深沉宁静的思想更能打动人、影响人,润物于无声。“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适用于形容它们对阅读者产生的自然却深邃的影响。好书往往是娓娓道来,并非套用统一的模式讲述类似的故事,因此每一次阅读都会成为一次心灵之旅。

人最可悲的是没有主心骨,寻不到自己。书籍在浸润心灵和感染精神后,最为重要的功劳是教人成为自己。好书助读书人自省自知,也使他们的心境变得更为开阔,学会更加尊重他人和环境,更加尊重自己。 所谓成功的路径,并非励志书里说得那么单一,成功的真正定义,理应是在自身最喜欢的领域做出成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读书关乎心灵,读书渐少又渴望成功的当代人,更需要好书的感染和浸润。心灵丰盈了,意念坚定了,励志的路才会真正好走。

(略有改动)

22.作者为何对好友读成功学著作少有赞赏之意?(3分)

23.作者认为好书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2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好书的作用?(3分)

25.作者认为成功的含义和条件各是什么?(2分)

26.每年高考前夕,有的地方的高三考生,把课本和资料从楼上抛向天空,名日:“释放压

力”。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2分)

八、【2014中考广东卷】

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①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遭遇。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读书的境遇,是人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②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精神愉悦。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明媚,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汲取新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宽容的怀抱接纳你。”顺境中读书,关键是要确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同时还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平心静气,深思精

进。顺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地看待世界。

③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滴穿石”的韧性,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④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有“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态,书籍恰好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丰富学识,增长智慧;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追求灵魂与人格的崇高。 ⑤“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不断进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作者善于引用名言,如“非宁静无以致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这些

名言既恰当地证明了观点,又增添了文采。

B.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围绕“读书与境遇”的关系展开论述,先提出问题,

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读书的境遇因人而异,只要我们在逆境中不消沉、不浮躁,坚持不懈,潜心读书,

就能成就伟业。

D.文章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如果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就能不断拓展

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自我。

14.如何理解第⑤段“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答:

答案专题十七、议论文阅读。

2014年真题答案:

一、

【2014中考黑龙江省绥化卷】答案:

1、

【答案】引出论题,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解析】

2、

3、

4、

二、

【2014中考湖南省衡阳卷】答案:

1、

2、

3、

4、

11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三、【2014年中考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卷】答案 1、

2、

3、

四、

【2014中考湖北省咸宁卷】答案: 1、

12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2、

3、

4、

【答案】(3分) 正反对比论证 【解析】

试题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是议论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

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论证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者文段的分论点来分析作用即可。此处学生能理解③④都是先反后正的对比论证手法。

五、

【2014中考河南卷】答案: 1、

【答案】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阅历与读书相辅相成)(2分)二者不可偏废。

(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解析】

13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2、

3、

4、

14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目、开头与结尾、关键语句、中心论点等处分析,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来定该论据可以

放的位置。 六、

【2014中考江苏扬州卷】答案: 1、

线的积极意义。 2、

3、

15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4、

七、

【2014中考内蒙古包头卷】答案: 1、

2、

3、

16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4、

5、

八、

【2014中考广东卷】答案: 1、

17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2、

两种论证方法的具体句式:举例论证——举﹍﹍事例,证明了﹍﹍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

有说服力。对比论证——运用对比,突出了﹍﹍,强调了﹍﹍,使论证更鲜明,更有力。此题就套用此句式即可。 3、

4、

18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19 家长看得见的辅导 | 免费试听,满意再学 | 100%一线在职教师


相关内容

  • 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 一.学情现状分析 2014年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面对目前这种状况,作为语文教师需自我检讨和深刻反思,我们要找准和中考目标的差距.同时,通过对每次试卷的分析,发现学生书写不工整,审题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为此,在接下来的复习阶段,九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应以"夯实基础"为根本,以&qu ...

  • 中考冲刺学习方法集锦
  • 中考冲刺学习方法我用一套六轮中考复习法来帮你.这个计划是很全的,要尽可能跟上学校老 师的教学思路.也可以自己设计复习进度,时间可以根据自己调整.第一轮:各学科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复习:(时间:一至一个半 1 月 15 日-2 月 15 日前) 1.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一遍(我把它叫做沙场点兵) . 把 ...

  • 2014年中考语文备考计划
  • 2014年中考语文备考计划 为切实做好2014年中考备考工作,使我校中考备考工作更有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我们经过集体备课,根据我校实际,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考纲为导向,在深入研究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 ...

  • 2014年中学英语教研组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我们学校是一所山区学校,但我们学校一直有一个办学宗旨:用城市的眼光办山区教育,校长经常在会上说,拖堂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一名好的教师,就要在45分钟内想办法,就应向课堂效率要质量.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办学目标,我们英语教研组本学期将在七八年级开展"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活 ...

  • 专题05 句子仿写与修辞
  • 备战2015年中考二轮讲练测 专题5:句子仿写与修辞(测案) 一.期考典测--他山之石 1.(上海浦东新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语文质量测试)下列没有比喻的一句是( )(3分) .. A .额头上一会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B .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C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 ...

  • 高考病句语文试卷.教案.课件.作文.总复习
  • 试卷 大小 2015年高考语文病句题及答案(精校版)[☆] 13K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病句题[答案][☆] 17K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编--语病[☆] 13K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病句[答案][☆] 13K 历年高考病句真题汇编(1992-2012年)[答案] ...

  • 语文学科网址大全
  • 语文学科网址大全 1. - 大学语文基本能力训练. 2.- 中小学生作文辅导专业网站. 3.- 初中语文教学网,含作文.日记.咨询.教学等. 4.- 含语文论文.教案.课件资源等. 5.百分网 - 提供教案下载,课件.试卷等资源. 6. - 含教研动态,科研课题,中考辅导等. 7. - 高考语文教案 ...

  • 小学高年级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本
  • 小学高年级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本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总目标,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关键,狠抓教学规范建设,抓常规养习惯,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以求真.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创新小班化教 ...

  • 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集锦·对联
  • 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集锦·对联 1.(宁德课改)请运用对偶知识对对子.(任选一道完成) 上联:滚滚波涛蕴宝藏  上联: 下联:   下联:海洋乃人类未来粮仓 2.(兰州)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