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家乡教案

1. 饭店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家乡的特色菜,知道自己家乡的典型味道。

2. 了解吉菜的特点,知道简单的吉菜有哪些。

3.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特色菜。

教学难点:了解吉菜的种类。

教学方法:谈话法、交流法

课前准备:吉菜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大家平常喜欢吃什么菜啊?学生汇报。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去饭店品 尝一下家乡菜的美味。板书课题,

二、试一试

1. 大家去过饭店吧,那么你在饭店最想吃的是什么菜呢? 学生汇报。

2. 如果你现在是小老板,在自己的家乡开一个饭店,你最想给客人推 荐的五种家乡美食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3. 大家说的真好,现在你是吉菜的形象代言人,挑选一种你最爱吃的 家常菜,编一句响亮的广告词好吗?看谁编的最好。 学生编好后,全班推荐出编的最好的。

三、读一读

1. 教师让学生读一读教材 3 页的内容。

2. 你知道的“吉菜”有哪些?谁能说一说,看谁说的多。

3. 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啊?

2. 伙伴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离不开小伙伴,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

2. 渗透位置的含义,能够画出小伙伴家的位置。

3. 能描述小伙伴的样子,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伙伴。小伙伴是每个人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今天 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小伙伴。

二、试一试

1. 你有哪些伙伴,相互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汇报

2. 谁能讲一讲你和小伙伴之间的故事呢? 学生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3. 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的小伙伴,那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小伙伴 呢? 教师说明要求,学生介绍。同时教师提出要求:语句要通顺、连贯。 表达要有条理。

4. 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的小朋友,那么大家知道你的小朋友的家的位置 吗?你能用简单的路线图画出你的小朋友家的位置吗? 学生画图,教师行间巡视,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5. 小朋友们真聪明啊!相信你们的好朋友一定很多,那么老师又有

一 道题目要考大家了,这里需要的美术功夫要深。要求大家给你最好的一个 伙伴画一张像,一定要记住把你的伙伴的主要特点一定要表现出来呦! 学生绘画,教师巡视。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太好了,相信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有更多的好朋 友。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朋友间的友谊,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绽开一簇簇艳丽的花朵。

3. 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

2. 学会应对我省常见的自然灾害。

3. 了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伤害。

教学重点: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教学难点:搜集相关的信息,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教学方法:谈话法、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大家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吗?你都知道哪些呢? 师生相互交流。

二、新课学习

1. 试一试 刚才同学们说了一些自然灾害,下面咱们分成几组,组内的同学一起 讨论在我们当地都有哪些自然灾害,看那组说的多? 小组讨论。 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进行总结。

2. 读一读 教师指名读教材 8 页的内容。 刚才同学读的自然灾害你看见过吗?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 学生讲述,教师适当点拨。

3. 学习应对常识

(1)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 9 页的内容。

(2)说一说当你遇到这些自然灾害的时候,你怎么做?

(3)学生汇报,教师评价。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4. 童趣

教学目标:

1. 了解童年时期的游戏。

2.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

3. 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让学生能给简单的游戏编上一段童谣。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给简单的游戏编上一段童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大家课间都玩什么游戏啊?学生汇报。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游戏的 世界好不好?

二、新课

1. 读一读 教师指导学生自读教材 10 页的跳皮筋儿。

2. 你们玩过吗?你都会做哪些花样啊? 学生汇报。

3. 教师指名读“撞拐” 这个游戏大家玩过吗?学生汇报。 教师说明:大家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是有老师 的看护下才能玩。

4. 试一试 教师说明要求:

第一,为“跳皮筋儿”游戏编个童谣,看谁编的最好。

第二,为“撞拐”游戏编一句广告词,要具有感染力。 学生开始创编,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

三、总结 童年就像一首永远听不够的歌,永远都有吸引力。转动你的小脑筋, 让我们的童年生活更加快乐吧!

5. 秋天来了

教学目标:

1. 认识家乡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

2. 能抓住家乡秋天的特点来描述秋天。

3. 感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体会劳动人民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抓住家乡秋天的特点来描述秋天。

教学难点:认识家乡秋天的特点

教学方法:谈话法、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出示几张不同地方秋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师:大家真聪明,那么咱们家乡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 学习。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 试一试 教师:谁能描述一下春天、夏天、冬天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 教师:那么这三个季节和秋天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思考后汇报。教师在学生发言时适当点拨。

2. 那么我们用什么词来形容家乡的秋天比较好呢?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师:原来家乡的秋天在你们的眼里是这么美丽的,是啊,秋天是个丰 收的季节,爸爸妈妈们都在忙碌了,那么你知道他们都在做什么吗?他们 都进行着那些活动呢? 学生回忆,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全班汇报。 教师适当评价,评选出小观察之星。

3. 读一读 教师:我先给大家范读一下,你们认真听,一会看谁读的比老师还好。 教师范读。 教师: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风采呢?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课堂总结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乡亲们收获了很多的粮食。希望大家要好好 学习,将来也有一个收获丰硕的秋天。

6. 月圆中秋

教学目标:

1. 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中秋节的习俗。

2. 通过阅读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3. 知道家乡的人们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

教学重点: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中秋节的习俗。 教学难点: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大家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你知道这天吃什么吗? 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是中秋节。

二、试一试

1. 教师讲述中秋节的来历。

2. 中秋节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八月节,到了中秋节你会想到哪些事? 学生汇报。

3. 你知道家乡的人在过中秋节的时候有哪些习俗吗? 学生相互交流。集体汇报。

4. 那么你还知道其它的地方过中秋节的时候有哪些习俗吗?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教师指名汇报。

5. 既然大家都知道了家乡的中秋节的习俗,那么现在大家用你手中

五 彩的画笔画一画家乡的中秋节吧! 学生画,教师行间巡视。

三、读一读

1. 学生自己读教材 18 页的内容。

2. 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教师对讲的好的给予表扬。

四、总结 学了这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啊?

7. 一条小河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河流,从小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的 意识。

2.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自己想象中的小河。

3.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画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一条小河,往往流淌着童年最美的记忆,在你们家的附近有小河吗? 学生汇报。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家乡的小河,听一听它的心里话。

二、试一试

1. 你家附近有小河吗?有大江大河吗?有关这条河,你能和大家说些 什么?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后教师指名发言。

2. 你知道这些河水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汇报。

3. 设想一下,你有一根神奇的魔棒,魔棒点到哪儿,哪儿就会出现一 条小河,你会让这条小河在家乡的什么地方出现?它会是什么样子的?你 怎样保护它?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指名汇报。

三、读一读

1. 学生自己观看教材 21 页的内容。

2. 说一说你喜欢哪条河流?为什么?

8. 买与卖

教学目标:

1. 知道买或卖东西时应该说些什么。能正确表达自己买或卖的 愿望。

2. 在买或卖的过程中,能流利使用普通话。与人交谈有礼貌,自然大方。

3. 培养学生认真听话和初步的归纳总结能力。在情境中培养学 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表达自己买或卖的愿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听话和初步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兴趣导入 你去过超市买东西吗?你都买些什么? 学生汇报。

二、学生讲述以往买、卖经历

1. 小组中自由讲述买卖的经历。

2. 全班交流。

三、在真实买卖现场,师生互动。 并引导学生讨论总结交易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师当售货员,请一名学生做顾客,师生共同进行现场的买卖。

2. 引导学生总结出在买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售货员要热情接待,耐心介绍自己的商品。

(2)顾客要认真挑选,有礼貌。

(3)双方都要清楚的表达每句话,让对方听清;并仔细听对方 讲话,以便做答。 四、自由结组,生生互动,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买卖的口语交际活 动。

1. 学生自由选择角色,选择搭档,进行买和卖的活动。

2. 小组中交流自己的买、卖经历。

五、读一读

教师观察教材 24 页的图片。教师给学生讲述。

六、作业 真实到超市去买一次东西

9. 秧歌儿

教学目标:

1. 知道秧歌儿是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

2. 知道扭秧歌儿可以健身,而且是一种流行的形式。

3. 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简单了解秧歌的舞步。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谈话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现在在广大农村地区都成立了文化广场,老百姓吃完晚饭都到这里来 健身,你看见他们都做哪些健身活动呢? 学生汇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的课文就和这些有关。板书课题。

二、试一试

1. 大家看到过秧歌舞吗?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叫扭秧歌而不叫跳秧歌 呢?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集体进行交流。

2. 现在秧歌已经成了“街道舞”、“广场舞”,这对人们的生活有什 么影响?对这种舞蹈形式你又什么好的建议?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指名回答。

3. 你还知道哪些健身的活动? 学生汇报。

三、读一读

1. 学生自读。

2. 师:你喜欢秧歌儿吗?说明你的理由。

四、教师总结 秧歌儿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活动,现在有的地方搞庆典的时候都要请秧 歌队来表演,希望你们有时间的情况下也学习一下。

10. 医疗服务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的医疗机构在近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2. 通过阅读了解吉林省近几年医疗机构的数量在逐渐壮大,反 应的是社会的进步。

3. 能对家乡的医疗服务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医疗机构在近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能对家乡的医疗服务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假如你生病了,你到哪里去看病啊? 学生回答,教师加以肯定。 是啊,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就要去医院,那里有很好的医生、先进的医 疗设备,可以很快就让我们康复。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家乡的医疗服务。

二、试一试

1. 大家生病的时候就要去诊所或者卫生院,那么你能说说对那儿的印 象吗?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师指名回答,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 导。

2. 如果有人得了很严重的病,一般的时候都去哪里看病啊? 学生回答。

3. 近几年我们家乡的医疗机构已经变化很大了,但是相对来讲还是比 较落后的,还需要进一步改善,那么在你眼中,理想的医疗机构是什

么样 子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 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三、读一读 1. 学生自己阅读。 2. 教师提问: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1. 马路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的各种交通方式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交通网络,知 道家乡交通方式与网络的发展与变迁,知道现代化的交通给人 民生活带来了便利。

2. 体验家乡交通的改善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从而激发学生 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 通过调查、看图、讨论等,初步了解家乡现代化的交通网络。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各种交通方式,以及通过交通网络所提供的联系;知 道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以及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体验交通条件的改善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交通”

1. 聊去街里的方式,了解家乡的网络 师:休息日我们经常上街购物,你们是怎样去街里的呢? 师引:平时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去街里?为什么? 小结:交通工具多了,我们的出行就方便了。

2.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家乡的交通。

二、试一试

1. 说一说家乡以前的路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分成小组,各小组在组内说。 全班交流。

2. 现在的交通怎么样了?附近有马路吗?

学生汇报。

3. 是啊,我们的家乡道路宽阔,来回行走的车辆川流不息,给人们的 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也给过往的行人带来了安全隐患,那么我们 如何能避免出现交通事故呢? 大家讨论一下,看谁的办法好?

三、读一读 学生自读。

12. 美景

教学目标:

1.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 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从小树立为家乡做贡献的理想。

2. 品味家乡的美景和生成对家乡的感受。

3. 能运用观察、访问、拍摄、调查、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培养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

教学难点:描述风景区的特点,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谈话法、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教师出示一组反映吉林美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家乡的美景。

二、试一试

1. 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你知道自己家乡的美景吗? 学生回答。

2. 那么你能选择一处有特色的家乡美景介绍给大家吗? 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景色。教师适当补充。

3. 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古迹你知道吗?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适当引导。

4. 其实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处远近闻名的查干湖,谁能给这个 美景编一句广告词呢?

学生编写,教师巡视。 全班汇报,看谁编的好。

三、欣赏家乡的美景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教材 36 页的图片,同时教师适当解说,以激发学生 的自豪感。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家乡美景,有机会旅游的话大家不妨去看 一看。

13. 麻雀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知道家乡的野生动物的种类,并建立保护意识。

2. 知道麻雀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去伤害它。

3. 学生能讲述关于鸟类的小故事,表达清楚。

教学重点:学生能讲述关于鸟类的小故事,表达清楚。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知道家乡的野生动物的种类,并建立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大家看见过哪些鸟?学生汇报。 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下家乡的野生动物。

二、试一试

1. 大家认识麻雀吗?你对这种鸟的印象怎么样? 学生汇报。

2. 除了麻雀,家乡还有那些常见的鸟? 学生汇报。

3. 你了解麻雀吗?谁知道关于麻雀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讲故事,教师要求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句要通顺,要注意 自己的体态。

4. 除了麻雀,你家附近还有哪些常见的野生动物? 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三、读一读

1. 教师指导学生自读教材 39 页的内容。

2.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14. 外乡人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家乡的巨变离不开外来打工者,他们为 建设家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让学生尊重劳动者,不歧视他们。

3.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万事必成。

教学重点:尊重普通的劳动者,养成劳动光荣的思想。

教学难点: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有个问题:谁的父母外出打工去了? 学生回答。 我们一般把户口不在当地的人叫外乡人,在咱们的家乡也有许多外来 的打工者,你们了解他们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试一试

1. 你知道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外乡人?他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说话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等。

2. 你们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 学生交流。

3. 如果你把它叫外乡人,他们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汇报。

总结:现在随着交通的便利,很多人都远离他乡,来到陌生的地方成 就一番事业,如果我们不尊重他们,他们心里一定很难受。所以我们要尊 重他们。

三、读一读

1. 教师指导学生读教材 42 页内容。

2. 师:通过阅读你想说点什么?

15、取暖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的取暖方式,知道一些特有的取暖办法。

2. 知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家乡的取暖方式也在不断 进步。

3.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取暖方式,知道一些特有的取暖办法。 教学难点:知道社会的发展与传统取暖方式的变化。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大家喜欢什么季节? 学生汇报。如果有说冬季的,教师在引:你们家冬天的时候怎么取暖 啊? 学生汇报。

二、试一试

1. 刚才有的同学说出了自己家取暖的方式,那么你知道别人家用什么 方式取暖吗? 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每组出一名代表发言。

2. 教师让学生读教材 44 页内容,了解家乡的取暖方式。

3. 教师:家乡的取暖方式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取暖的安全问题有 哪些?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汇报。

三、教师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6、村委会和居委会

教学目标:

1. 认识村委会和居委会,知道他们的作用。

2. 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都是国家的基层组织,知道他们是怎么产生的。

3. 根据指导能够模拟表演选举。

教学重点:认识村委会和居委会,知道他们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村委会和居委会,知道他们的作用。

教学方法:谈话法、表演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你知道你们村子的全称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新课。

二、读一读

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46—47 页的内容。

2. 什么叫村委会?什么叫居委会? 学生回答。

3. 那么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产生的吗? 教师介绍。

4. 他们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说明。

三、试一试

1. 教师说明要求: 现在我们就要换届选举了,竞选者要说明当选后怎么开展工作,怎样 为老百姓办事?

2. 学生准备

3. 模拟表演。

4. 评选出优秀的表演者。

1. 饭店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家乡的特色菜,知道自己家乡的典型味道。

2. 了解吉菜的特点,知道简单的吉菜有哪些。

3.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特色菜。

教学难点:了解吉菜的种类。

教学方法:谈话法、交流法

课前准备:吉菜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大家平常喜欢吃什么菜啊?学生汇报。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去饭店品 尝一下家乡菜的美味。板书课题,

二、试一试

1. 大家去过饭店吧,那么你在饭店最想吃的是什么菜呢? 学生汇报。

2. 如果你现在是小老板,在自己的家乡开一个饭店,你最想给客人推 荐的五种家乡美食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3. 大家说的真好,现在你是吉菜的形象代言人,挑选一种你最爱吃的 家常菜,编一句响亮的广告词好吗?看谁编的最好。 学生编好后,全班推荐出编的最好的。

三、读一读

1. 教师让学生读一读教材 3 页的内容。

2. 你知道的“吉菜”有哪些?谁能说一说,看谁说的多。

3. 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啊?

2. 伙伴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离不开小伙伴,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

2. 渗透位置的含义,能够画出小伙伴家的位置。

3. 能描述小伙伴的样子,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伙伴。小伙伴是每个人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今天 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小伙伴。

二、试一试

1. 你有哪些伙伴,相互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汇报

2. 谁能讲一讲你和小伙伴之间的故事呢? 学生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3. 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的小伙伴,那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小伙伴 呢? 教师说明要求,学生介绍。同时教师提出要求:语句要通顺、连贯。 表达要有条理。

4. 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的小朋友,那么大家知道你的小朋友的家的位置 吗?你能用简单的路线图画出你的小朋友家的位置吗? 学生画图,教师行间巡视,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5. 小朋友们真聪明啊!相信你们的好朋友一定很多,那么老师又有

一 道题目要考大家了,这里需要的美术功夫要深。要求大家给你最好的一个 伙伴画一张像,一定要记住把你的伙伴的主要特点一定要表现出来呦! 学生绘画,教师巡视。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太好了,相信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有更多的好朋 友。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朋友间的友谊,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绽开一簇簇艳丽的花朵。

3. 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

2. 学会应对我省常见的自然灾害。

3. 了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伤害。

教学重点: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教学难点:搜集相关的信息,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教学方法:谈话法、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大家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吗?你都知道哪些呢? 师生相互交流。

二、新课学习

1. 试一试 刚才同学们说了一些自然灾害,下面咱们分成几组,组内的同学一起 讨论在我们当地都有哪些自然灾害,看那组说的多? 小组讨论。 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进行总结。

2. 读一读 教师指名读教材 8 页的内容。 刚才同学读的自然灾害你看见过吗?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 学生讲述,教师适当点拨。

3. 学习应对常识

(1)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 9 页的内容。

(2)说一说当你遇到这些自然灾害的时候,你怎么做?

(3)学生汇报,教师评价。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4. 童趣

教学目标:

1. 了解童年时期的游戏。

2.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

3. 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让学生能给简单的游戏编上一段童谣。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给简单的游戏编上一段童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大家课间都玩什么游戏啊?学生汇报。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游戏的 世界好不好?

二、新课

1. 读一读 教师指导学生自读教材 10 页的跳皮筋儿。

2. 你们玩过吗?你都会做哪些花样啊? 学生汇报。

3. 教师指名读“撞拐” 这个游戏大家玩过吗?学生汇报。 教师说明:大家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是有老师 的看护下才能玩。

4. 试一试 教师说明要求:

第一,为“跳皮筋儿”游戏编个童谣,看谁编的最好。

第二,为“撞拐”游戏编一句广告词,要具有感染力。 学生开始创编,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

三、总结 童年就像一首永远听不够的歌,永远都有吸引力。转动你的小脑筋, 让我们的童年生活更加快乐吧!

5. 秋天来了

教学目标:

1. 认识家乡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

2. 能抓住家乡秋天的特点来描述秋天。

3. 感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体会劳动人民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抓住家乡秋天的特点来描述秋天。

教学难点:认识家乡秋天的特点

教学方法:谈话法、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出示几张不同地方秋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师:大家真聪明,那么咱们家乡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 学习。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 试一试 教师:谁能描述一下春天、夏天、冬天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 教师:那么这三个季节和秋天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思考后汇报。教师在学生发言时适当点拨。

2. 那么我们用什么词来形容家乡的秋天比较好呢?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师:原来家乡的秋天在你们的眼里是这么美丽的,是啊,秋天是个丰 收的季节,爸爸妈妈们都在忙碌了,那么你知道他们都在做什么吗?他们 都进行着那些活动呢? 学生回忆,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全班汇报。 教师适当评价,评选出小观察之星。

3. 读一读 教师:我先给大家范读一下,你们认真听,一会看谁读的比老师还好。 教师范读。 教师: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风采呢?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课堂总结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乡亲们收获了很多的粮食。希望大家要好好 学习,将来也有一个收获丰硕的秋天。

6. 月圆中秋

教学目标:

1. 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中秋节的习俗。

2. 通过阅读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3. 知道家乡的人们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

教学重点: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中秋节的习俗。 教学难点: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大家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你知道这天吃什么吗? 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是中秋节。

二、试一试

1. 教师讲述中秋节的来历。

2. 中秋节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八月节,到了中秋节你会想到哪些事? 学生汇报。

3. 你知道家乡的人在过中秋节的时候有哪些习俗吗? 学生相互交流。集体汇报。

4. 那么你还知道其它的地方过中秋节的时候有哪些习俗吗?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教师指名汇报。

5. 既然大家都知道了家乡的中秋节的习俗,那么现在大家用你手中

五 彩的画笔画一画家乡的中秋节吧! 学生画,教师行间巡视。

三、读一读

1. 学生自己读教材 18 页的内容。

2. 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教师对讲的好的给予表扬。

四、总结 学了这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啊?

7. 一条小河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河流,从小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的 意识。

2.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自己想象中的小河。

3.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画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一条小河,往往流淌着童年最美的记忆,在你们家的附近有小河吗? 学生汇报。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家乡的小河,听一听它的心里话。

二、试一试

1. 你家附近有小河吗?有大江大河吗?有关这条河,你能和大家说些 什么?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后教师指名发言。

2. 你知道这些河水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汇报。

3. 设想一下,你有一根神奇的魔棒,魔棒点到哪儿,哪儿就会出现一 条小河,你会让这条小河在家乡的什么地方出现?它会是什么样子的?你 怎样保护它?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指名汇报。

三、读一读

1. 学生自己观看教材 21 页的内容。

2. 说一说你喜欢哪条河流?为什么?

8. 买与卖

教学目标:

1. 知道买或卖东西时应该说些什么。能正确表达自己买或卖的 愿望。

2. 在买或卖的过程中,能流利使用普通话。与人交谈有礼貌,自然大方。

3. 培养学生认真听话和初步的归纳总结能力。在情境中培养学 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表达自己买或卖的愿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听话和初步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兴趣导入 你去过超市买东西吗?你都买些什么? 学生汇报。

二、学生讲述以往买、卖经历

1. 小组中自由讲述买卖的经历。

2. 全班交流。

三、在真实买卖现场,师生互动。 并引导学生讨论总结交易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师当售货员,请一名学生做顾客,师生共同进行现场的买卖。

2. 引导学生总结出在买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售货员要热情接待,耐心介绍自己的商品。

(2)顾客要认真挑选,有礼貌。

(3)双方都要清楚的表达每句话,让对方听清;并仔细听对方 讲话,以便做答。 四、自由结组,生生互动,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买卖的口语交际活 动。

1. 学生自由选择角色,选择搭档,进行买和卖的活动。

2. 小组中交流自己的买、卖经历。

五、读一读

教师观察教材 24 页的图片。教师给学生讲述。

六、作业 真实到超市去买一次东西

9. 秧歌儿

教学目标:

1. 知道秧歌儿是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

2. 知道扭秧歌儿可以健身,而且是一种流行的形式。

3. 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简单了解秧歌的舞步。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谈话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现在在广大农村地区都成立了文化广场,老百姓吃完晚饭都到这里来 健身,你看见他们都做哪些健身活动呢? 学生汇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的课文就和这些有关。板书课题。

二、试一试

1. 大家看到过秧歌舞吗?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叫扭秧歌而不叫跳秧歌 呢?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集体进行交流。

2. 现在秧歌已经成了“街道舞”、“广场舞”,这对人们的生活有什 么影响?对这种舞蹈形式你又什么好的建议?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指名回答。

3. 你还知道哪些健身的活动? 学生汇报。

三、读一读

1. 学生自读。

2. 师:你喜欢秧歌儿吗?说明你的理由。

四、教师总结 秧歌儿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活动,现在有的地方搞庆典的时候都要请秧 歌队来表演,希望你们有时间的情况下也学习一下。

10. 医疗服务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的医疗机构在近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2. 通过阅读了解吉林省近几年医疗机构的数量在逐渐壮大,反 应的是社会的进步。

3. 能对家乡的医疗服务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医疗机构在近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能对家乡的医疗服务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假如你生病了,你到哪里去看病啊? 学生回答,教师加以肯定。 是啊,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就要去医院,那里有很好的医生、先进的医 疗设备,可以很快就让我们康复。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家乡的医疗服务。

二、试一试

1. 大家生病的时候就要去诊所或者卫生院,那么你能说说对那儿的印 象吗?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师指名回答,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 导。

2. 如果有人得了很严重的病,一般的时候都去哪里看病啊? 学生回答。

3. 近几年我们家乡的医疗机构已经变化很大了,但是相对来讲还是比 较落后的,还需要进一步改善,那么在你眼中,理想的医疗机构是什

么样 子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 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三、读一读 1. 学生自己阅读。 2. 教师提问: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1. 马路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的各种交通方式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交通网络,知 道家乡交通方式与网络的发展与变迁,知道现代化的交通给人 民生活带来了便利。

2. 体验家乡交通的改善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从而激发学生 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 通过调查、看图、讨论等,初步了解家乡现代化的交通网络。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各种交通方式,以及通过交通网络所提供的联系;知 道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以及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体验交通条件的改善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交通”

1. 聊去街里的方式,了解家乡的网络 师:休息日我们经常上街购物,你们是怎样去街里的呢? 师引:平时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去街里?为什么? 小结:交通工具多了,我们的出行就方便了。

2.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家乡的交通。

二、试一试

1. 说一说家乡以前的路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分成小组,各小组在组内说。 全班交流。

2. 现在的交通怎么样了?附近有马路吗?

学生汇报。

3. 是啊,我们的家乡道路宽阔,来回行走的车辆川流不息,给人们的 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也给过往的行人带来了安全隐患,那么我们 如何能避免出现交通事故呢? 大家讨论一下,看谁的办法好?

三、读一读 学生自读。

12. 美景

教学目标:

1.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 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从小树立为家乡做贡献的理想。

2. 品味家乡的美景和生成对家乡的感受。

3. 能运用观察、访问、拍摄、调查、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培养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

教学难点:描述风景区的特点,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谈话法、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教师出示一组反映吉林美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家乡的美景。

二、试一试

1. 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你知道自己家乡的美景吗? 学生回答。

2. 那么你能选择一处有特色的家乡美景介绍给大家吗? 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景色。教师适当补充。

3. 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古迹你知道吗?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适当引导。

4. 其实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处远近闻名的查干湖,谁能给这个 美景编一句广告词呢?

学生编写,教师巡视。 全班汇报,看谁编的好。

三、欣赏家乡的美景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教材 36 页的图片,同时教师适当解说,以激发学生 的自豪感。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家乡美景,有机会旅游的话大家不妨去看 一看。

13. 麻雀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知道家乡的野生动物的种类,并建立保护意识。

2. 知道麻雀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去伤害它。

3. 学生能讲述关于鸟类的小故事,表达清楚。

教学重点:学生能讲述关于鸟类的小故事,表达清楚。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知道家乡的野生动物的种类,并建立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大家看见过哪些鸟?学生汇报。 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下家乡的野生动物。

二、试一试

1. 大家认识麻雀吗?你对这种鸟的印象怎么样? 学生汇报。

2. 除了麻雀,家乡还有那些常见的鸟? 学生汇报。

3. 你了解麻雀吗?谁知道关于麻雀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讲故事,教师要求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句要通顺,要注意 自己的体态。

4. 除了麻雀,你家附近还有哪些常见的野生动物? 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三、读一读

1. 教师指导学生自读教材 39 页的内容。

2.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14. 外乡人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家乡的巨变离不开外来打工者,他们为 建设家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让学生尊重劳动者,不歧视他们。

3.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万事必成。

教学重点:尊重普通的劳动者,养成劳动光荣的思想。

教学难点: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有个问题:谁的父母外出打工去了? 学生回答。 我们一般把户口不在当地的人叫外乡人,在咱们的家乡也有许多外来 的打工者,你们了解他们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试一试

1. 你知道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外乡人?他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说话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等。

2. 你们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 学生交流。

3. 如果你把它叫外乡人,他们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汇报。

总结:现在随着交通的便利,很多人都远离他乡,来到陌生的地方成 就一番事业,如果我们不尊重他们,他们心里一定很难受。所以我们要尊 重他们。

三、读一读

1. 教师指导学生读教材 42 页内容。

2. 师:通过阅读你想说点什么?

15、取暖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的取暖方式,知道一些特有的取暖办法。

2. 知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家乡的取暖方式也在不断 进步。

3.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取暖方式,知道一些特有的取暖办法。 教学难点:知道社会的发展与传统取暖方式的变化。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大家喜欢什么季节? 学生汇报。如果有说冬季的,教师在引:你们家冬天的时候怎么取暖 啊? 学生汇报。

二、试一试

1. 刚才有的同学说出了自己家取暖的方式,那么你知道别人家用什么 方式取暖吗? 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每组出一名代表发言。

2. 教师让学生读教材 44 页内容,了解家乡的取暖方式。

3. 教师:家乡的取暖方式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取暖的安全问题有 哪些?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汇报。

三、教师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6、村委会和居委会

教学目标:

1. 认识村委会和居委会,知道他们的作用。

2. 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都是国家的基层组织,知道他们是怎么产生的。

3. 根据指导能够模拟表演选举。

教学重点:认识村委会和居委会,知道他们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村委会和居委会,知道他们的作用。

教学方法:谈话法、表演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你知道你们村子的全称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新课。

二、读一读

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46—47 页的内容。

2. 什么叫村委会?什么叫居委会? 学生回答。

3. 那么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产生的吗? 教师介绍。

4. 他们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说明。

三、试一试

1. 教师说明要求: 现在我们就要换届选举了,竞选者要说明当选后怎么开展工作,怎样 为老百姓办事?

2. 学生准备

3. 模拟表演。

4. 评选出优秀的表演者。


相关内容

  •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黄道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黄道婆>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认识学习本课的生字,掌握本课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了解我国历史上 ...

  • 六年级美术上册 家乡的小吃教案 人美版 精品
  • 家乡的小吃 教学目地: 1.了解本地区的饮食文化,如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制作方法 尝试着采用多种表现方法和工具来制作一份家乡的小吃,并能通过各种形式对家乡的小吃进行宣传,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 2.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本地区的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激发学生 ...

  • 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生活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我的家乡特产多>教案 <我的家乡特产多>教学反思 <家乡的路>教案 <家乡的路>教学反思 <家乡的广场>教案 <家乡的广场>教学反思 <不一样的房子>教案 <不一样的房子>教学反思 重庆市地方课程< ...

  • 六年级美术上册 家乡的老房子教案 人美版 精品
  • 家乡的老房子 教学目地: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多种风格的老房子,感悟不同历 ...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练习一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练习一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能应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普通的各式改写成生动的句子. 会读会写十二个成语,明白十二个成语的大体意思,并应用其成语说一段话. 认真描红<烟台的海>的一段话. 口语交际,应用熟练的语速向大家介绍家乡的民族文化或家乡的特产或自然风光. 教学重点 ...

  • 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百花园四作文指导教案
  • <家乡的变化>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收集资料等形式,了解家乡今昔变化,感受家乡 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2.学会进行有效选取内容,指导学生如何将变化写具体及加深 类似习作的基本结构框架思路.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展示两组家乡的图片,形成鲜明对比. 展示 ...

  •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多样的风俗4教案冀教版
  • (冀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引以为荣的家乡 4. 多样的风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主义亲怀. 2.通过对家乡文化,风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3.了解家乡的文化.习俗以及家乡最著名的事物 二 ...

  • 一年级家乡教案(新)
  • 一年级家乡教案 第(1)节 执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第一课 我爱我家 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的家,培养对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我们的家,培养对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汇报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

  • 家乡的春天(二年级思品第一课教案)
  • 1. 家乡的春天 太平小学 方嘉玲 活动目标: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的春天,感受春天的气息.初步掌握春天的气候特征,学会照顾自己,能够注意春天疾病的预防. 活动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春天的气候特征,学会照顾自己,能够注意春天疾病的预防. 活动准备: 1. 2. 3. 4. 课前布置任务,收集有关春天的信息 ...

  • 八年级下册[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
  • 八年级下册<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 课题 课型 教学目的 综合学习 讲练课 背起行囊走四方 课时 2 课时 1. 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其文化 蕴含,了解西 部风光. 2.通过 活动感悟对联的语言妙趣和文化韵味,学会创作楹联. 3.培养留心观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及其楹联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