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三年级)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三年级)

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 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 教 师 演 示 鹦 鹉 1.教师课前制作几只能站立的纸鹦鹉; 2.课堂上演示纸鹦鹉站立, 让学生感觉到纸鹦鹉站立在笔头上的 站立 神奇。 1.发给学生卡纸,用白纸印好摹本发给学生,让学生蒙在卡纸上 2.学生制作 剪出鹦鹉的形状,以降低制作难度。 2.学生自己制作,然后尝试让鹦鹉站立在笔头上。 1.学生失败之后,提供辅助材料——回形针 3.寻找平衡点 2.讨论:你认为回形针放在什么位置可以成功? 3.学生自己实验探究。 小组汇报,说说自己的发现。 4.学生交流 要想让鹦鹉站立在笔头上,首先要找到能使鹦鹉得到平衡的点, 5.实验总结 在恰当的位置上别上回形针。 6.整理器材 整理材料,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

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 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 玻璃片 实验类型:教师放在食物展台上展示实验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教师课前捕捉 蜗牛需要在雨后的花坛旁边寻找,如果条件不合适,暂时没找到 蜗牛,可以将本课适当延迟。在上课前,一定要让蜗牛饿上 1-2 几只蜗牛 天,实验效果才可能比较明显。 将捕捉到的蜗牛放在黑暗的盒子里一段时间, 实验时拿出来放在 2.观察蜗牛 小玻璃片上,这样可以让学生观察它的爬行,并能从下面观察蜗 牛足的移动。 3.蜗牛食性实验 1、在盘子周围一圈分别间隔放上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 面包。盘子不宜太小。 2、放入蜗牛,指导学生安静,耐心观察,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 间。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3、交流实验结果。 4.蜗牛对刺激性 1、把蜗牛放在盘子中间,在蜗牛面前滴一点醋或一点酒,观察 其反应。(不要倒在蜗牛身上) 的反应 2、静静观察,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5、实验总结 填写实验报告,认识蜗牛的食性和对刺激的反应 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 黄瓜。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实验内容:观察水的性质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观察水 实验器材: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热水、一次性透明杯子若干,各种不同 形状的容器每组一套。每组 2 个水槽、一个杯子、

一根短而粗的水管、一根细水 管、一块抹布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步骤 1.鉴别各种液体

操 作 要 点 1、出示不同液体: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热水; 2、学生分组鉴别; 3、学生汇报,并说出在鉴别不同液体时依次用了哪些方法。 4、总结我们平时观察物体常用的方法。 5、重点提示一些特殊观察方法:闻,用手在液体上方向自己扇 动,不要将鼻子凑上去闻;尝,对不明液体不能轻易尝,在告知

2.观察水的特点

3.运水比赛

4.注意事项 5.实验总结 6.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液体无害的基础上,用玻璃棒蘸一点,放入舌头上尝。 1、提供材料:给每组学生一个装满水的大烧杯,以及一套各种 不同形状的容器(如锥形瓶、平底烧瓶等)。 2、提出要求:借助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观察研究,找出水的特 点,越多越好,并及时用图或文字记录下来。 3、学生分组实验,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以免打碎。 4、小组代表汇报所观察到的水的特点。 1、提供材料:每组 2 个水槽、一个杯子、一根短而粗的水管、 一根细水管、一块抹布, 2、比赛的要求:将两个水盆放置距离 1 米,在不允许将两个水 盆搬到一起的情况下, 比一比哪一组能最快地将水从一个盆运到 第二个盆里,不允许洒在地上。 3、小组开展运水比赛。 4、成功小组交流运水经验。 5、再次体验运水活动。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由于本课涉及多个实验,应注意分步给材料, 从而控制探究活动的进程。 用文字和图示的方法交流观察结果。 整理器材,保持桌面整洁。

水的特点有:透明、无色无味、可以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运水比赛:学生可用杯子舀、用粗管子放在中间做连通,也可用细管子利用水位 差使之自行流淌。

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神奇的水 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 块,在其中 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步骤

1.教师演示染纸

1、教师现场演示染纸,将白色纸巾的四个角的一端分别放入不 同颜色的水中(不同颜色的水可以用不同的颜料调制而成)。 2、学生观察,并提出自己的发现:水会沿着纸巾向上爬升。 3、提出研究问题:水为什么向上爬升?水还会沿着哪些物体向 上“爬升”? 2. 探 究 水 会 沿 着 1、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缝隙向上爬升 2、提供实验材料: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 块,在其中 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 3

、预测:你认为水会沿着这些物体向上“爬升”吗? 4、指导实验方法:用手拿着它们的一端,把它们的另一端轻轻 竖直放进水里,然后仔细观察。 5、学生分组实验,并及时在记录纸上记录实验结果。 6、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水会沿着纱布、粉笔、两块玻璃向上爬 升,水不会沿着塑料片、一块玻璃向上爬升。 7、两块玻璃片实验:边实验边仔细观察,水在玻璃各个地方爬 升的一样高吗? 8、实验交流:缝隙越小,水爬升的越高。 3.探究水会沿着 1、讨论:水为什么会沿着粉笔向上爬升呢? 小孔向上爬升 2、观察粉笔内部:粉笔里面有许多小孔。 3、出示实验材料: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药店有粗细不一 的毛细管卖,效果较好。) 4、预测:把它们放入水中,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5、提出对比实验要求:同时放、放到同一深度、比的时间要一 样等。 6、学生分组对比实验。 7、实验交流:孔越小,水爬升的越高。 4、实验总结 引导学生认识毛细现象。 6、整理器材 清洗使用过的玻璃器皿,清洁桌面。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孔隙越 小,水爬升得越高。

实验内容:水的特性探究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神奇的水 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 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 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

实验类型: 水的表面张力为学生操作实验,会喷射的水和会托举的水为教师演示 实验,水的溶解实验为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水的表面张力 硬币滴水: ( 可 由 学 生 选 择 1、出示 1 元硬币:预测大概能滴多少滴水? 其中一个实验) 2、指名学生演示,注意实验之前指导滴管的正确使用。 3、交流实验注意点:实验时,滴管要尽量低一些,要一滴一滴、 轻轻的滴,边实验边观察硬币上水面的变化。 4、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用文字或图示记录实验结果。 5、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分析原因,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放回形针: 1、出示满满的一杯水:预测能放入多少根回形针? 2、交流实验注意点:开始之前要将杯子中的水加满;放回形针 的时候要沿着杯壁滑下去,尽量避免与水面有撞击;边实验边观 察杯子水面形状的变化。 3、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用文字或图示记录实验结果。 4、学生交流实验结果,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2、水的压力实验 1、出示自制实验瓶介绍:可乐瓶上有三个不同高度的小孔。 (制 作方法:可乐瓶上的小孔可用针或者铁钉扎三个不同高度的小 孔,三个孔的大小相

同,三个孔用一条宽透明胶带同时封好,这 样便于同时撕开。) 2、学生预测不同高度的三个孔,水流会有什么不一样? 3、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时注意地面要放物品盛水。 4、再次预测:抬高瓶子会怎样? 5、教师再次演示、学生仔细观察三条水柱射出的角度和远近。 6、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尝试分析原因,认识水的压力。 3、水的浮力实验 1、教师演示实验,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将镜头横过来可以清楚 看到水位的上升。 2、在 500 毫升的烧杯里放入半杯水。 3、在 100 毫升小烧杯的底部放入橡皮泥。小烧杯底部的橡皮泥 要放均匀,避免在大烧杯里倾斜。观察小烧杯的状态和大烧杯里 的水位。 4、 用细线将一个 50 克的砝码轻轻吊起, 放入小烧杯底部的中央, 观察小烧杯的位置变化和大烧杯内水位的变化。 放入砝码时注意 不要用手扔进去,最好用线吊住,轻轻放入小烧杯的中央。 5、学生交流观察现象,尝试分析原因,认识水的浮力。 4、水的溶解实验 1、学生预测放入高锰酸钾会有什么变化。 2、指导实验:在烧杯内放上足够的水,放入 1-2 粒高锰酸钾, 仔细观察高锰酸钾的变化。

3.实验总结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3、用玻璃棒搅拌,边搅拌边观察。搅拌的方法:用玻璃棒沿着 顺时针(或逆时针)同一个方向搅拌;搅拌过程中,玻璃棒不要 捧着烧杯底和烧杯壁,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液体溅出或者损坏烧 杯。 4、观察变化时,提醒学生有时看物质能不能溶解,还需要耐心 等待一段时间。 5、告诉学生不能随意品尝实验的溶液,因为有些物质的溶液会 伤害身体。 6、交流实验现象,认识溶解。 根据几个不同的实验了解水的各种特性。 将实验器材整理好,及时清洗玻璃器皿和桌面。

会团结的水: 水面会成一个圆弧形, 因为表面的水有一股相互之间拉着的力, 可以承受一点的重量。 会喷射的水: 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近, 下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远, 因为孔越高,受到水的压力越低,所以射不远;孔位置越低,水的压力也越大, 所以射得最远。 会托举的水:开始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放入砝码后仍会浮在水中,但位置 下降了,大烧杯里水位上升了。放得砝码越重,水位越高,小烧杯沉得越低,直 至沉入底部。“曹冲称象”就是用了这个原理,表现出古代人民的智慧。 水的溶解实验:课后书上提出的问题,奶粉能溶解于水,少量面粉也可以溶 解在水里,物体溶解之后,水面会有一定的上升,但是可能不太明显。如果要使 物质溶解的快一点,可以提高水的温度,或者进行搅拌。

实验内容:研究纸 年级:三年级上

册第四单元 课题:1、纸 实验器材:报纸、A4 白纸、餐巾纸、卡纸、放大镜、滴管、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 比 较 纸 的 纵 向 1、 指导学生自己拿出报纸和小刀,分别从横向和纵向裁出宽度 和 横 向 的 结 实 程 相同、长短相同、边缘平滑的 3 组纸条。 度。 2、 同桌 2 人分别抓住一张纸条的两端,抓的位置离中间距离相 等,然后同时缓缓用力向两边拉。 3、 进行三组重复实验,重复三次实验也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 可靠性。 4、 比较实验结果。 2. 观 察 纸 张 边 缘 1、每组分别横向和纵向各撕下一张纸条,用放大镜分别观察被 撕下的边缘,边观察边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纤维 2、学生汇报、比较观察结果。 3. 比 较 不 同 纸 张 1、提供材料:一张白纸、一张餐巾纸、卡纸(同样大小)。 2、预测:按照纸张的吸水性由强到弱排序。 的吸水性 3、交流实验方法:我们可以怎样来比较不同纸张的吸水性? 分别用滴管在纸的中间滴一滴同样大小的水滴, 仔细观察水扩散 的变化(为了提高实验的可见性,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红墨 水)。 4、指导滴管的正确使用:先按住上面的胶头,排掉空气,将滴 管口伸入水中, 松开胶头, 然后轻轻提起, 将滴管垂直滴向目标。 5、学生分组实验,并按照纸张的吸水性由强到弱排序。 6、汇报实验结果。 4. 比 较 不 同 纸 张 1、提供材料:一张白纸、一张餐巾纸、一张卡纸(同样大小)。 2、预测:按照纸张的透光性由强到弱排序。 的透光性 3、交流实验方法:我们可以怎样来比较不同纸张的透光性? 可以将纸蒙在课本上 (最好有彩色图的) 看看那种更容易透光, , 也可以用手电筒对着纸射出光线,比比那张纸后面最亮等。 5、学生分组实验,并按照纸张的透光性由强到弱排序。 6、汇报实验结果。 对纸的不同特点进行归纳。 5.实验总结 清洗相应的器材,使用过的纸张放进垃圾桶,保持桌面整洁。 6.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纸的特点主要有: 沿着报纸纹路裁出的纸条更结实, 1、 逆着纹路的纸条易断; 2、 被撕过的纸的边缘是有很多毛毛的纤维,说明纸是由纤维组成的;3、纸的吸水 性、透光性有强有弱;4、纸的吸水性、透光性和纤维分布的疏密有关系,而横 向、纵向的结实程度和纤维的分布方向以及纤维本身的结实程度有关。

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2、了解土壤 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 酒精灯、蒸发皿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 分 组 研 究 土 壤 1、让学生用餐巾纸包住刚从花圃里挖出的土块(不要太干燥), 成分 然后用手使劲握一握,观察餐巾纸的变化。如果观察不到水迹, 说颜色变黄了等等,可让学生观察餐巾纸的背面,一般会有明显 的潮湿斑迹。 2、将刚才的土块放入水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刚放进水里 和过了一会儿的发现与变化。 3、用玻璃棒沿着同一方向进行搅拌,引导学生边搅拌边观察, 停止搅拌,耐心观察 3——5 分钟。 4、学生分组实验,用文字或图示的方法记录实验现象。 5、交流实验现象。(搅拌之后,可能时间较短,难以进行沉淀, 教师可以将自己事先做好的一杯拿出来提供给学生观察, 让学生 有个完整的认识。) 2. 演示研究土壤 1、将石棉网放在三角架上,上面放上盛有土壤的蒸发皿(选用 成分 腐殖质较多的黑色土壤),下面用酒精灯点燃加热。 2、酒精灯使用:(1)使用前,酒精不超过瓶体的 2/3。(2)打 开灯帽, 点燃火柴由下往右上方在灯芯上划过, 使灯芯点燃。 (3) 用外焰加热。(4)熄灭酒精灯时,不要吹灭,用灯帽盖上灯芯, 使火焰熄灭,如果是玻璃灯帽,还需提起灯帽再轻轻放下,以免 会被吸紧。 3、持续加热一段时间,让学生观察变化,等到有白烟冒出后, 可以请学生代表上来闻一闻,闻的时候提醒学生不能直接去闻, 应该用手扇一些白烟到旁边闻。 4、交流实验现象。 5、等土块冷却,请学生再捏一捏硬度和原来的泥土进行比较。 3.实验总结 对所观察、记录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整理出土壤中的主要成份。 4.整理器材 收拾使用过的实验器材,整理桌面,保持清洁。 实验结论: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

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2、了解土壤 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步骤 1、观察土壤样品 2.放土

3.倒水

4.观察比较 5.实验总结 6.整理器材

操 作 要 点 将三种土壤样品放置在桌面上,仔细观察。 1、提供实验器材:过滤器。(工具箱中有) 2、在过滤器上端的底部各放上一块纱布,以防泥土漏到下面的 塑料杯中。 3、在三个土壤过滤器的上层分别放上同样质量的三种土壤。 4、用小勺轻轻将三种土壤微微压紧,使土壤中间没有明显空隙。 但不能压得过于板实。 1、三个过滤器中加入的水应同样多,水量 80 毫升效果较好; 2、倒水时,要同时把水倒进三个过滤器; 3、倒水的动作不能太猛,要让水缓慢地流进土壤,否则水把土 壤冲散会影响渗水速度; 4、倒

好水后千万别晃动过滤器或搅动土壤。 1、仔细观察水分渗透到过滤器下层的情况; 2、将渗下来的水分别倒进量筒量出体积,进行比较记录。 根据测量结果,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将实验材料整理好,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

实验内容:做肥料袋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3、肥沃的土壤 实验器材:大号透明塑料袋(或保鲜袋)、土壤、水果皮、菜叶、蚯蚓、水等

实验类型:学生课后制作实验

实验步骤 1.放土

2.放入蚯蚓 3、加水 4、翻动 5、持续观察

6、交流

操 作 要 点 先在塑料袋里放上土壤,大约小半袋,然后放入一些水果皮,菜 叶等,并及时记录下来,放入的土壤要松软湿润一些,不能放入 硬土块。 在肥料带里放上 2-3 条蚯蚓。 在土壤上均匀地洒上一些水(不宜太多,更不能在袋底有积水, 用浇花的水壶喷一点水更好),扎好袋口。 每天注意把土壤稍微翻动一下,使之不结成硬块,注意不能伤害 到里面的蚯蚓。 1、这个实验的持续观察时间很长,提醒学生要有一定的耐心, 不能每天不停的观察翻动,建议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一次、翻动 一次。 2、存放肥料袋的地方要选好,最好是车库的角落等黑暗的地方, 不要放置于客厅或卧室等人们日常居住区域,以免有异味。 大约 4-5 周,肥料带就可以做好了,组织同学带来交流。

实验结论: 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增加土壤肥力,其中蚯蚓对改变土壤松软程度起到 了很大的作用。

实验内容: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1、认识固体 实验器材:黄豆、大米、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步骤 1. 质量的变化

操 作 要 点 1、出示材料、工具介绍:黄豆、大米、淀粉、天平。 2、指导天平的正确使用:①将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②将 游标放置于“0”刻度;③用左右调节螺旋校准左右平衡;④左 盘放置要称的物品,右盘放置砝码;5、⑤砝码放置应先小后大, 最后调节游标,使两边平衡;6、⑥物品质量应是右盘所有砝码 总质量加上游标指示的质量,砝码不要用手直接拿,应用镊子取

2. 体积变化

3.分离混合物

4.实验总结 5.整理器材

用。 3、将三种物品分别装入一次性杯子中,并用天平分别测量出它 们的质量。 4、将它们倒入同一只杯子中混合,将其他两个一次性杯子重叠 在这只杯子下面,用天平时称出总重量。 5、比较混合前、后重量的变化。 1、分别用量杯量出 100ml 的黄豆、大米、淀粉。 2、将他们一起倒入同一个量杯

中,轻轻的摇晃,注意不要洒落 在外面,读出读数。 3、比较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 1、可以用工具箱中的两层筛网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分离操作, 指导学生先用大孔的筛网过滤。 2、再用小孔的筛网二次过滤。 比较两组数据,总结出混合后的规律。 实验器材清理干净,天平放回包装盒内。

实验结论: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实验内容:研究固体的沉浮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2、把固体放到水里 实验器材:水槽、烧杯、水、各种学生带来的固体材料、面粉、盐、药匙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 把固体放入水 1、指导学生预测,带来的固体放入水中可能出现什么现象?将 中 预测结果记录下来。 2、在水槽中放入半盆清水。 3、将带来的各种固体依次放入水槽中观察,注意提醒学生边实 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结果。 2. 比较盐和面粉 1、将两个烧杯内倒上同样多的清水。 的溶解性 2、分别放入两小勺盐和面粉(加入的量要一样多)。 3、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仔细观察搅拌停止后、静止一会儿的现 象。 4、交流、比较两杯溶液的溶解情况。 3. 实验总结 交流实验现象及结果,进步认识固体的性质。

4. 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实验器材清理干净,保持整洁。

食盐能溶解于水,而面粉基本不溶解于水。实验中一定要用冷水,在温水环 境下,面粉的分子结构被破坏了,就能部分溶解。

实验内容:结晶分离的实验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2、把固体放倒水里 实验器材: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步骤 1. 调制饱和盐水

操 作 要 点 1、在三个烧杯里倒上小半杯热水,所用的水尽量温度高一些。 2、分别在三个烧杯中加入食盐,不停搅拌,使加入的盐全部溶 解,一直加到盐不能继续溶解为止。溶解食盐时搅拌要充分,使 饱和度达到最高。 3、三杯水应该依次一杯一杯地完成,做完一杯再做第二杯。 2. 制作彩色结晶 1、在热水里放入少许绘画颜料,搅拌均匀,对盐水进行着色。 树枝 2、将着过色的盐水分别倒入小碟子中,再放入事前选好的小树 枝,小树枝最好浸入盐水中,让盐水慢慢蒸发。 3、不能将树枝直接放入烧杯中,应使用小碟子,这样冷却结晶 容易依附树枝,而且时间短。(教师演示的可以放在班级中让学 生持续观察) 4、几天后,让学生把制作的成品带回学校展示、评比。 3. 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清理干净,将待冷却的溶液放置在不易接触的地方。 实验结论:树枝上会有各种颜色的盐的结晶体依附在上面。

实验内容:认识液体 年级:三年级

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3、认识液体 实验器材: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步骤 1. 认识液体性质

操 作 要 点 1、每组观察桌子上的一杯水、一杯油、一杯蜂蜜、一杯牛奶, 用喜欢的方法观察,发现液体共同的特点,填写实验表格。 2、观察三种液体,重在发现虽然每种液体从颜色、透明度等方 面都不相同,但有很多液体的共同特性。 3、交流,总结出液体的性质。 2. 比较同体积的 1、在天平两边各放一张滤纸,调节平衡。 不 同 液 体 的 质 量 2、在烧杯里倒上同样 50ml 的蜂蜜、水、牛奶和食用油,放到已 和流速 校准的天平上比较。 3、在流速比较演示板的凹槽里,滴上几滴牛奶、蜂蜜、水和食 用油,注意四种液体的量要差不多,然后慢慢将演示板提起,一 定要让液体“自己”流下来,不能借助外力,观察、比较哪个流 速快。 3. 实验总结 总结出液体既具有相同的性质,不同液体之间又有不同的性质。 4. 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清理干净,天平放回包装盒内。 实验结论: 液体有很多共同点:如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等。 同样体积的液体,质量比较:蜂蜜>牛奶>水>食用油 流速测试:水>牛奶>食用油>蜂蜜

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 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

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步骤 1.观察液体沉浮 (教师演示实验)

操 作 要 点 1、出示三个装有不同液体(水、食用油、蜂蜜)的杯子,预测 将蜂蜜和食用油分别倒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演示实验:将蜂蜜倒入装着水的杯子里,将食用油倒入装着 水的杯子里。 3、学生观察实验。 4、交流观察的实验现象。 5、小结: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 有的液体沉于水面。 2.探究“鸡尾酒” 1、出示事先鸡尾酒的图片,让学生猜猜是怎么调制出来的? 的调制 2、提供材料:染过色的红水(在清水里滴上几滴红墨水)、蜂 (学生分组实验) 蜜、食用油,分组尝试调制一杯“鸡尾酒”。 3、学生分组尝试调制“鸡尾酒”,边实验边记录液体倾倒的顺 序和实验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4、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展示调制的作品。 1、观察将热水倒 1、在水槽中倒入一半的冷水。 入冷水 2、将染过色的热水倒入一个密封的小玻璃瓶中。 (教师演示实验) 3、瓶口用瓶塞塞住,如果没有瓶塞,可以用一块小塑料布遮盖, 用橡皮筋扎进并打一个活结。 4、将小玻璃瓶置于水槽中,用手将瓶

塞打开。 5、仔细观察水槽中所发生的现象。 6、交流自己所看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5. 实验总结 综合以上几个实验,总结将液体倒入水中所发生的现象。 6. 整理器材 玻璃器皿清洗干净,整理收回实验室。 实验结论: 将液体倒入水中,有的会浮在上面,有的会沉在水下。 油会浮在水面、蜂蜜沉在水下。 冷水会沉到下面,热水浮在上面。

实验内容: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 实验器材:水、烧杯、酒精、天平、量筒 实验类型:先教师演示实验,后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 测 量 质 量 的 变 1、放上一只空烧杯,在右盘放置砝码调节天平使之平衡。 化 2、在右盘多放入 100g 的砝码,在左盘添加酒精使之正好平衡, 这时烧杯内的酒精正好为 100g。 3、用同样方法量取 100g 的水。 4、让学生预测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质量。 5、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在一起。 6、用天平测量出总质量。可能会有少许误差,这也是很正常的, 因为酒精烧杯里可能有很少的残留,或者测量有一些正常误差。 2. 测量体积的变 1、用量筒量出 100ml 水。在使用量筒测量酒精时要注意:量筒 化 应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将酒精倒入量筒时, 观察量筒中的凹液面, 快要接近 100ml 时,可以用滴管取酒精加满至 100ml。 2、再用量筒量出 100ml 酒精。酒精易挥发,建议先量出 100ml 的水。 3、让学生预测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 4、将酒精倒入水中,观察混合后的溶液总体积。 3、比较总结实验 观察比较两个实验的结果,发现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 化。 4. 整理器材 玻璃器皿清洗干净,整理收回实验室。 实验结论: 液体混合后,总质量没有变化;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

实验内容: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实验器材:食盐、泡沫板、调羹、土豆、水槽、抹布 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 方法一

实验步骤 1、提出研究问题 2、交流实验方法

3、分组实验探究

5、交流实验现象

6. 整理器材

操 作 要 点 1、操作演示:把一块土豆放进装有水的水槽中,土豆沉下去了。 2、提出研究问题:你有办法让沉在水底的土豆浮起来吗? 1、学生自由交流实验方法; 2、边交流边讨论实验方法: ▲在水中加盐 ▲将土豆挖空 ▲借助泡沫板等可以漂浮的东西 …… 1、提供分组材料:食盐、泡沫板、调羹、土豆、水槽、抹布 2、学生选择自己所需材料(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 验操作) 3、交流实验注意事项,如注意安全、小组成员注意合

作等; 4、学生分组实验 1、学生交流实验现象,边交流边展示自己的作品; 2、归纳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在水中加盐 ▲将土豆挖空 ▲借助泡沫板等可以漂浮的东西 3、检测反馈:怎样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来?(边讲解边演 示) 清理实验使用的器材,清洁桌面。

方法二

1、改变自身形状

2、借助漂浮物

3、在水中加盐

1、教师放一块橡皮泥在水中,沉下去了,让学生思考用什么办 法可以让它浮在水面上。 2、设计实验方案。 3、然后发给橡皮泥,学生自己实验。橡皮泥要购买质量较好的, 放入水中不容易融化的。 4、指导学生在捏橡皮泥时,要一次成型,放入水中以后就不能 再拿起来重新使用了。 5、学生展示实验成果,揭示方法一:改变物体本身的形状。 1、想想还有别的方法吗?如果老师可以提供给你一些别的辅助 物,你能使它浮起来吗? 2、设计实验方案。 3、发给学生木筷、吸管、泡沫让学生借助这些物体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总结方法二:借助漂浮物 1、如果是一个土豆放在水里,你还有什么别的方法使他浮起来

3、比较总结实验 4. 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吗? 2、可以引导学生先了解死海的有关知识。再设计实验。 3、学生进行实验。 4、汇报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发现还有第三个方法:在水中加足 够的盐。 总结实验中使用的三种方法。 清理实验使用的器材,清洁桌面。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有三个方法: 1、改变物体的形状。2、借助漂浮物。3、往水里加足够的盐。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三年级)

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 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 教 师 演 示 鹦 鹉 1.教师课前制作几只能站立的纸鹦鹉; 2.课堂上演示纸鹦鹉站立, 让学生感觉到纸鹦鹉站立在笔头上的 站立 神奇。 1.发给学生卡纸,用白纸印好摹本发给学生,让学生蒙在卡纸上 2.学生制作 剪出鹦鹉的形状,以降低制作难度。 2.学生自己制作,然后尝试让鹦鹉站立在笔头上。 1.学生失败之后,提供辅助材料——回形针 3.寻找平衡点 2.讨论:你认为回形针放在什么位置可以成功? 3.学生自己实验探究。 小组汇报,说说自己的发现。 4.学生交流 要想让鹦鹉站立在笔头上,首先要找到能使鹦鹉得到平衡的点, 5.实验总结 在恰当的位置上别上回形针。 6.整理器材 整理材料,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

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 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 玻璃片 实验类型:教师放在食物展台上展示实验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教师课前捕捉 蜗牛需要在雨后的花坛旁边寻找,如果条件不合适,暂时没找到 蜗牛,可以将本课适当延迟。在上课前,一定要让蜗牛饿上 1-2 几只蜗牛 天,实验效果才可能比较明显。 将捕捉到的蜗牛放在黑暗的盒子里一段时间, 实验时拿出来放在 2.观察蜗牛 小玻璃片上,这样可以让学生观察它的爬行,并能从下面观察蜗 牛足的移动。 3.蜗牛食性实验 1、在盘子周围一圈分别间隔放上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 面包。盘子不宜太小。 2、放入蜗牛,指导学生安静,耐心观察,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 间。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3、交流实验结果。 4.蜗牛对刺激性 1、把蜗牛放在盘子中间,在蜗牛面前滴一点醋或一点酒,观察 其反应。(不要倒在蜗牛身上) 的反应 2、静静观察,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5、实验总结 填写实验报告,认识蜗牛的食性和对刺激的反应 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 黄瓜。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实验内容:观察水的性质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观察水 实验器材: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热水、一次性透明杯子若干,各种不同 形状的容器每组一套。每组 2 个水槽、一个杯子、

一根短而粗的水管、一根细水 管、一块抹布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步骤 1.鉴别各种液体

操 作 要 点 1、出示不同液体: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热水; 2、学生分组鉴别; 3、学生汇报,并说出在鉴别不同液体时依次用了哪些方法。 4、总结我们平时观察物体常用的方法。 5、重点提示一些特殊观察方法:闻,用手在液体上方向自己扇 动,不要将鼻子凑上去闻;尝,对不明液体不能轻易尝,在告知

2.观察水的特点

3.运水比赛

4.注意事项 5.实验总结 6.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液体无害的基础上,用玻璃棒蘸一点,放入舌头上尝。 1、提供材料:给每组学生一个装满水的大烧杯,以及一套各种 不同形状的容器(如锥形瓶、平底烧瓶等)。 2、提出要求:借助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观察研究,找出水的特 点,越多越好,并及时用图或文字记录下来。 3、学生分组实验,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以免打碎。 4、小组代表汇报所观察到的水的特点。 1、提供材料:每组 2 个水槽、一个杯子、一根短而粗的水管、 一根细水管、一块抹布, 2、比赛的要求:将两个水盆放置距离 1 米,在不允许将两个水 盆搬到一起的情况下, 比一比哪一组能最快地将水从一个盆运到 第二个盆里,不允许洒在地上。 3、小组开展运水比赛。 4、成功小组交流运水经验。 5、再次体验运水活动。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由于本课涉及多个实验,应注意分步给材料, 从而控制探究活动的进程。 用文字和图示的方法交流观察结果。 整理器材,保持桌面整洁。

水的特点有:透明、无色无味、可以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运水比赛:学生可用杯子舀、用粗管子放在中间做连通,也可用细管子利用水位 差使之自行流淌。

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神奇的水 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 块,在其中 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步骤

1.教师演示染纸

1、教师现场演示染纸,将白色纸巾的四个角的一端分别放入不 同颜色的水中(不同颜色的水可以用不同的颜料调制而成)。 2、学生观察,并提出自己的发现:水会沿着纸巾向上爬升。 3、提出研究问题:水为什么向上爬升?水还会沿着哪些物体向 上“爬升”? 2. 探 究 水 会 沿 着 1、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缝隙向上爬升 2、提供实验材料: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 块,在其中 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 3

、预测:你认为水会沿着这些物体向上“爬升”吗? 4、指导实验方法:用手拿着它们的一端,把它们的另一端轻轻 竖直放进水里,然后仔细观察。 5、学生分组实验,并及时在记录纸上记录实验结果。 6、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水会沿着纱布、粉笔、两块玻璃向上爬 升,水不会沿着塑料片、一块玻璃向上爬升。 7、两块玻璃片实验:边实验边仔细观察,水在玻璃各个地方爬 升的一样高吗? 8、实验交流:缝隙越小,水爬升的越高。 3.探究水会沿着 1、讨论:水为什么会沿着粉笔向上爬升呢? 小孔向上爬升 2、观察粉笔内部:粉笔里面有许多小孔。 3、出示实验材料: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药店有粗细不一 的毛细管卖,效果较好。) 4、预测:把它们放入水中,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5、提出对比实验要求:同时放、放到同一深度、比的时间要一 样等。 6、学生分组对比实验。 7、实验交流:孔越小,水爬升的越高。 4、实验总结 引导学生认识毛细现象。 6、整理器材 清洗使用过的玻璃器皿,清洁桌面。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孔隙越 小,水爬升得越高。

实验内容:水的特性探究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神奇的水 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 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 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

实验类型: 水的表面张力为学生操作实验,会喷射的水和会托举的水为教师演示 实验,水的溶解实验为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水的表面张力 硬币滴水: ( 可 由 学 生 选 择 1、出示 1 元硬币:预测大概能滴多少滴水? 其中一个实验) 2、指名学生演示,注意实验之前指导滴管的正确使用。 3、交流实验注意点:实验时,滴管要尽量低一些,要一滴一滴、 轻轻的滴,边实验边观察硬币上水面的变化。 4、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用文字或图示记录实验结果。 5、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分析原因,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放回形针: 1、出示满满的一杯水:预测能放入多少根回形针? 2、交流实验注意点:开始之前要将杯子中的水加满;放回形针 的时候要沿着杯壁滑下去,尽量避免与水面有撞击;边实验边观 察杯子水面形状的变化。 3、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用文字或图示记录实验结果。 4、学生交流实验结果,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2、水的压力实验 1、出示自制实验瓶介绍:可乐瓶上有三个不同高度的小孔。 (制 作方法:可乐瓶上的小孔可用针或者铁钉扎三个不同高度的小 孔,三个孔的大小相

同,三个孔用一条宽透明胶带同时封好,这 样便于同时撕开。) 2、学生预测不同高度的三个孔,水流会有什么不一样? 3、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时注意地面要放物品盛水。 4、再次预测:抬高瓶子会怎样? 5、教师再次演示、学生仔细观察三条水柱射出的角度和远近。 6、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尝试分析原因,认识水的压力。 3、水的浮力实验 1、教师演示实验,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将镜头横过来可以清楚 看到水位的上升。 2、在 500 毫升的烧杯里放入半杯水。 3、在 100 毫升小烧杯的底部放入橡皮泥。小烧杯底部的橡皮泥 要放均匀,避免在大烧杯里倾斜。观察小烧杯的状态和大烧杯里 的水位。 4、 用细线将一个 50 克的砝码轻轻吊起, 放入小烧杯底部的中央, 观察小烧杯的位置变化和大烧杯内水位的变化。 放入砝码时注意 不要用手扔进去,最好用线吊住,轻轻放入小烧杯的中央。 5、学生交流观察现象,尝试分析原因,认识水的浮力。 4、水的溶解实验 1、学生预测放入高锰酸钾会有什么变化。 2、指导实验:在烧杯内放上足够的水,放入 1-2 粒高锰酸钾, 仔细观察高锰酸钾的变化。

3.实验总结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3、用玻璃棒搅拌,边搅拌边观察。搅拌的方法:用玻璃棒沿着 顺时针(或逆时针)同一个方向搅拌;搅拌过程中,玻璃棒不要 捧着烧杯底和烧杯壁,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液体溅出或者损坏烧 杯。 4、观察变化时,提醒学生有时看物质能不能溶解,还需要耐心 等待一段时间。 5、告诉学生不能随意品尝实验的溶液,因为有些物质的溶液会 伤害身体。 6、交流实验现象,认识溶解。 根据几个不同的实验了解水的各种特性。 将实验器材整理好,及时清洗玻璃器皿和桌面。

会团结的水: 水面会成一个圆弧形, 因为表面的水有一股相互之间拉着的力, 可以承受一点的重量。 会喷射的水: 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近, 下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远, 因为孔越高,受到水的压力越低,所以射不远;孔位置越低,水的压力也越大, 所以射得最远。 会托举的水:开始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放入砝码后仍会浮在水中,但位置 下降了,大烧杯里水位上升了。放得砝码越重,水位越高,小烧杯沉得越低,直 至沉入底部。“曹冲称象”就是用了这个原理,表现出古代人民的智慧。 水的溶解实验:课后书上提出的问题,奶粉能溶解于水,少量面粉也可以溶 解在水里,物体溶解之后,水面会有一定的上升,但是可能不太明显。如果要使 物质溶解的快一点,可以提高水的温度,或者进行搅拌。

实验内容:研究纸 年级:三年级上

册第四单元 课题:1、纸 实验器材:报纸、A4 白纸、餐巾纸、卡纸、放大镜、滴管、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 比 较 纸 的 纵 向 1、 指导学生自己拿出报纸和小刀,分别从横向和纵向裁出宽度 和 横 向 的 结 实 程 相同、长短相同、边缘平滑的 3 组纸条。 度。 2、 同桌 2 人分别抓住一张纸条的两端,抓的位置离中间距离相 等,然后同时缓缓用力向两边拉。 3、 进行三组重复实验,重复三次实验也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 可靠性。 4、 比较实验结果。 2. 观 察 纸 张 边 缘 1、每组分别横向和纵向各撕下一张纸条,用放大镜分别观察被 撕下的边缘,边观察边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纤维 2、学生汇报、比较观察结果。 3. 比 较 不 同 纸 张 1、提供材料:一张白纸、一张餐巾纸、卡纸(同样大小)。 2、预测:按照纸张的吸水性由强到弱排序。 的吸水性 3、交流实验方法:我们可以怎样来比较不同纸张的吸水性? 分别用滴管在纸的中间滴一滴同样大小的水滴, 仔细观察水扩散 的变化(为了提高实验的可见性,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红墨 水)。 4、指导滴管的正确使用:先按住上面的胶头,排掉空气,将滴 管口伸入水中, 松开胶头, 然后轻轻提起, 将滴管垂直滴向目标。 5、学生分组实验,并按照纸张的吸水性由强到弱排序。 6、汇报实验结果。 4. 比 较 不 同 纸 张 1、提供材料:一张白纸、一张餐巾纸、一张卡纸(同样大小)。 2、预测:按照纸张的透光性由强到弱排序。 的透光性 3、交流实验方法:我们可以怎样来比较不同纸张的透光性? 可以将纸蒙在课本上 (最好有彩色图的) 看看那种更容易透光, , 也可以用手电筒对着纸射出光线,比比那张纸后面最亮等。 5、学生分组实验,并按照纸张的透光性由强到弱排序。 6、汇报实验结果。 对纸的不同特点进行归纳。 5.实验总结 清洗相应的器材,使用过的纸张放进垃圾桶,保持桌面整洁。 6.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纸的特点主要有: 沿着报纸纹路裁出的纸条更结实, 1、 逆着纹路的纸条易断; 2、 被撕过的纸的边缘是有很多毛毛的纤维,说明纸是由纤维组成的;3、纸的吸水 性、透光性有强有弱;4、纸的吸水性、透光性和纤维分布的疏密有关系,而横 向、纵向的结实程度和纤维的分布方向以及纤维本身的结实程度有关。

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2、了解土壤 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 酒精灯、蒸发皿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 分 组 研 究 土 壤 1、让学生用餐巾纸包住刚从花圃里挖出的土块(不要太干燥), 成分 然后用手使劲握一握,观察餐巾纸的变化。如果观察不到水迹, 说颜色变黄了等等,可让学生观察餐巾纸的背面,一般会有明显 的潮湿斑迹。 2、将刚才的土块放入水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刚放进水里 和过了一会儿的发现与变化。 3、用玻璃棒沿着同一方向进行搅拌,引导学生边搅拌边观察, 停止搅拌,耐心观察 3——5 分钟。 4、学生分组实验,用文字或图示的方法记录实验现象。 5、交流实验现象。(搅拌之后,可能时间较短,难以进行沉淀, 教师可以将自己事先做好的一杯拿出来提供给学生观察, 让学生 有个完整的认识。) 2. 演示研究土壤 1、将石棉网放在三角架上,上面放上盛有土壤的蒸发皿(选用 成分 腐殖质较多的黑色土壤),下面用酒精灯点燃加热。 2、酒精灯使用:(1)使用前,酒精不超过瓶体的 2/3。(2)打 开灯帽, 点燃火柴由下往右上方在灯芯上划过, 使灯芯点燃。 (3) 用外焰加热。(4)熄灭酒精灯时,不要吹灭,用灯帽盖上灯芯, 使火焰熄灭,如果是玻璃灯帽,还需提起灯帽再轻轻放下,以免 会被吸紧。 3、持续加热一段时间,让学生观察变化,等到有白烟冒出后, 可以请学生代表上来闻一闻,闻的时候提醒学生不能直接去闻, 应该用手扇一些白烟到旁边闻。 4、交流实验现象。 5、等土块冷却,请学生再捏一捏硬度和原来的泥土进行比较。 3.实验总结 对所观察、记录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整理出土壤中的主要成份。 4.整理器材 收拾使用过的实验器材,整理桌面,保持清洁。 实验结论: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

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2、了解土壤 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步骤 1、观察土壤样品 2.放土

3.倒水

4.观察比较 5.实验总结 6.整理器材

操 作 要 点 将三种土壤样品放置在桌面上,仔细观察。 1、提供实验器材:过滤器。(工具箱中有) 2、在过滤器上端的底部各放上一块纱布,以防泥土漏到下面的 塑料杯中。 3、在三个土壤过滤器的上层分别放上同样质量的三种土壤。 4、用小勺轻轻将三种土壤微微压紧,使土壤中间没有明显空隙。 但不能压得过于板实。 1、三个过滤器中加入的水应同样多,水量 80 毫升效果较好; 2、倒水时,要同时把水倒进三个过滤器; 3、倒水的动作不能太猛,要让水缓慢地流进土壤,否则水把土 壤冲散会影响渗水速度; 4、倒

好水后千万别晃动过滤器或搅动土壤。 1、仔细观察水分渗透到过滤器下层的情况; 2、将渗下来的水分别倒进量筒量出体积,进行比较记录。 根据测量结果,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将实验材料整理好,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

实验内容:做肥料袋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3、肥沃的土壤 实验器材:大号透明塑料袋(或保鲜袋)、土壤、水果皮、菜叶、蚯蚓、水等

实验类型:学生课后制作实验

实验步骤 1.放土

2.放入蚯蚓 3、加水 4、翻动 5、持续观察

6、交流

操 作 要 点 先在塑料袋里放上土壤,大约小半袋,然后放入一些水果皮,菜 叶等,并及时记录下来,放入的土壤要松软湿润一些,不能放入 硬土块。 在肥料带里放上 2-3 条蚯蚓。 在土壤上均匀地洒上一些水(不宜太多,更不能在袋底有积水, 用浇花的水壶喷一点水更好),扎好袋口。 每天注意把土壤稍微翻动一下,使之不结成硬块,注意不能伤害 到里面的蚯蚓。 1、这个实验的持续观察时间很长,提醒学生要有一定的耐心, 不能每天不停的观察翻动,建议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一次、翻动 一次。 2、存放肥料袋的地方要选好,最好是车库的角落等黑暗的地方, 不要放置于客厅或卧室等人们日常居住区域,以免有异味。 大约 4-5 周,肥料带就可以做好了,组织同学带来交流。

实验结论: 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增加土壤肥力,其中蚯蚓对改变土壤松软程度起到 了很大的作用。

实验内容: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1、认识固体 实验器材:黄豆、大米、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步骤 1. 质量的变化

操 作 要 点 1、出示材料、工具介绍:黄豆、大米、淀粉、天平。 2、指导天平的正确使用:①将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②将 游标放置于“0”刻度;③用左右调节螺旋校准左右平衡;④左 盘放置要称的物品,右盘放置砝码;5、⑤砝码放置应先小后大, 最后调节游标,使两边平衡;6、⑥物品质量应是右盘所有砝码 总质量加上游标指示的质量,砝码不要用手直接拿,应用镊子取

2. 体积变化

3.分离混合物

4.实验总结 5.整理器材

用。 3、将三种物品分别装入一次性杯子中,并用天平分别测量出它 们的质量。 4、将它们倒入同一只杯子中混合,将其他两个一次性杯子重叠 在这只杯子下面,用天平时称出总重量。 5、比较混合前、后重量的变化。 1、分别用量杯量出 100ml 的黄豆、大米、淀粉。 2、将他们一起倒入同一个量杯

中,轻轻的摇晃,注意不要洒落 在外面,读出读数。 3、比较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 1、可以用工具箱中的两层筛网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分离操作, 指导学生先用大孔的筛网过滤。 2、再用小孔的筛网二次过滤。 比较两组数据,总结出混合后的规律。 实验器材清理干净,天平放回包装盒内。

实验结论: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实验内容:研究固体的沉浮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2、把固体放到水里 实验器材:水槽、烧杯、水、各种学生带来的固体材料、面粉、盐、药匙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 把固体放入水 1、指导学生预测,带来的固体放入水中可能出现什么现象?将 中 预测结果记录下来。 2、在水槽中放入半盆清水。 3、将带来的各种固体依次放入水槽中观察,注意提醒学生边实 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结果。 2. 比较盐和面粉 1、将两个烧杯内倒上同样多的清水。 的溶解性 2、分别放入两小勺盐和面粉(加入的量要一样多)。 3、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仔细观察搅拌停止后、静止一会儿的现 象。 4、交流、比较两杯溶液的溶解情况。 3. 实验总结 交流实验现象及结果,进步认识固体的性质。

4. 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实验器材清理干净,保持整洁。

食盐能溶解于水,而面粉基本不溶解于水。实验中一定要用冷水,在温水环 境下,面粉的分子结构被破坏了,就能部分溶解。

实验内容:结晶分离的实验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2、把固体放倒水里 实验器材: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步骤 1. 调制饱和盐水

操 作 要 点 1、在三个烧杯里倒上小半杯热水,所用的水尽量温度高一些。 2、分别在三个烧杯中加入食盐,不停搅拌,使加入的盐全部溶 解,一直加到盐不能继续溶解为止。溶解食盐时搅拌要充分,使 饱和度达到最高。 3、三杯水应该依次一杯一杯地完成,做完一杯再做第二杯。 2. 制作彩色结晶 1、在热水里放入少许绘画颜料,搅拌均匀,对盐水进行着色。 树枝 2、将着过色的盐水分别倒入小碟子中,再放入事前选好的小树 枝,小树枝最好浸入盐水中,让盐水慢慢蒸发。 3、不能将树枝直接放入烧杯中,应使用小碟子,这样冷却结晶 容易依附树枝,而且时间短。(教师演示的可以放在班级中让学 生持续观察) 4、几天后,让学生把制作的成品带回学校展示、评比。 3. 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清理干净,将待冷却的溶液放置在不易接触的地方。 实验结论:树枝上会有各种颜色的盐的结晶体依附在上面。

实验内容:认识液体 年级:三年级

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3、认识液体 实验器材: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步骤 1. 认识液体性质

操 作 要 点 1、每组观察桌子上的一杯水、一杯油、一杯蜂蜜、一杯牛奶, 用喜欢的方法观察,发现液体共同的特点,填写实验表格。 2、观察三种液体,重在发现虽然每种液体从颜色、透明度等方 面都不相同,但有很多液体的共同特性。 3、交流,总结出液体的性质。 2. 比较同体积的 1、在天平两边各放一张滤纸,调节平衡。 不 同 液 体 的 质 量 2、在烧杯里倒上同样 50ml 的蜂蜜、水、牛奶和食用油,放到已 和流速 校准的天平上比较。 3、在流速比较演示板的凹槽里,滴上几滴牛奶、蜂蜜、水和食 用油,注意四种液体的量要差不多,然后慢慢将演示板提起,一 定要让液体“自己”流下来,不能借助外力,观察、比较哪个流 速快。 3. 实验总结 总结出液体既具有相同的性质,不同液体之间又有不同的性质。 4. 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清理干净,天平放回包装盒内。 实验结论: 液体有很多共同点:如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等。 同样体积的液体,质量比较:蜂蜜>牛奶>水>食用油 流速测试:水>牛奶>食用油>蜂蜜

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 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

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步骤 1.观察液体沉浮 (教师演示实验)

操 作 要 点 1、出示三个装有不同液体(水、食用油、蜂蜜)的杯子,预测 将蜂蜜和食用油分别倒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演示实验:将蜂蜜倒入装着水的杯子里,将食用油倒入装着 水的杯子里。 3、学生观察实验。 4、交流观察的实验现象。 5、小结: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 有的液体沉于水面。 2.探究“鸡尾酒” 1、出示事先鸡尾酒的图片,让学生猜猜是怎么调制出来的? 的调制 2、提供材料:染过色的红水(在清水里滴上几滴红墨水)、蜂 (学生分组实验) 蜜、食用油,分组尝试调制一杯“鸡尾酒”。 3、学生分组尝试调制“鸡尾酒”,边实验边记录液体倾倒的顺 序和实验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4、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展示调制的作品。 1、观察将热水倒 1、在水槽中倒入一半的冷水。 入冷水 2、将染过色的热水倒入一个密封的小玻璃瓶中。 (教师演示实验) 3、瓶口用瓶塞塞住,如果没有瓶塞,可以用一块小塑料布遮盖, 用橡皮筋扎进并打一个活结。 4、将小玻璃瓶置于水槽中,用手将瓶

塞打开。 5、仔细观察水槽中所发生的现象。 6、交流自己所看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5. 实验总结 综合以上几个实验,总结将液体倒入水中所发生的现象。 6. 整理器材 玻璃器皿清洗干净,整理收回实验室。 实验结论: 将液体倒入水中,有的会浮在上面,有的会沉在水下。 油会浮在水面、蜂蜜沉在水下。 冷水会沉到下面,热水浮在上面。

实验内容: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 实验器材:水、烧杯、酒精、天平、量筒 实验类型:先教师演示实验,后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 测 量 质 量 的 变 1、放上一只空烧杯,在右盘放置砝码调节天平使之平衡。 化 2、在右盘多放入 100g 的砝码,在左盘添加酒精使之正好平衡, 这时烧杯内的酒精正好为 100g。 3、用同样方法量取 100g 的水。 4、让学生预测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质量。 5、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在一起。 6、用天平测量出总质量。可能会有少许误差,这也是很正常的, 因为酒精烧杯里可能有很少的残留,或者测量有一些正常误差。 2. 测量体积的变 1、用量筒量出 100ml 水。在使用量筒测量酒精时要注意:量筒 化 应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将酒精倒入量筒时, 观察量筒中的凹液面, 快要接近 100ml 时,可以用滴管取酒精加满至 100ml。 2、再用量筒量出 100ml 酒精。酒精易挥发,建议先量出 100ml 的水。 3、让学生预测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 4、将酒精倒入水中,观察混合后的溶液总体积。 3、比较总结实验 观察比较两个实验的结果,发现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 化。 4. 整理器材 玻璃器皿清洗干净,整理收回实验室。 实验结论: 液体混合后,总质量没有变化;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

实验内容: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实验器材:食盐、泡沫板、调羹、土豆、水槽、抹布 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 方法一

实验步骤 1、提出研究问题 2、交流实验方法

3、分组实验探究

5、交流实验现象

6. 整理器材

操 作 要 点 1、操作演示:把一块土豆放进装有水的水槽中,土豆沉下去了。 2、提出研究问题:你有办法让沉在水底的土豆浮起来吗? 1、学生自由交流实验方法; 2、边交流边讨论实验方法: ▲在水中加盐 ▲将土豆挖空 ▲借助泡沫板等可以漂浮的东西 …… 1、提供分组材料:食盐、泡沫板、调羹、土豆、水槽、抹布 2、学生选择自己所需材料(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 验操作) 3、交流实验注意事项,如注意安全、小组成员注意合

作等; 4、学生分组实验 1、学生交流实验现象,边交流边展示自己的作品; 2、归纳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在水中加盐 ▲将土豆挖空 ▲借助泡沫板等可以漂浮的东西 3、检测反馈:怎样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来?(边讲解边演 示) 清理实验使用的器材,清洁桌面。

方法二

1、改变自身形状

2、借助漂浮物

3、在水中加盐

1、教师放一块橡皮泥在水中,沉下去了,让学生思考用什么办 法可以让它浮在水面上。 2、设计实验方案。 3、然后发给橡皮泥,学生自己实验。橡皮泥要购买质量较好的, 放入水中不容易融化的。 4、指导学生在捏橡皮泥时,要一次成型,放入水中以后就不能 再拿起来重新使用了。 5、学生展示实验成果,揭示方法一:改变物体本身的形状。 1、想想还有别的方法吗?如果老师可以提供给你一些别的辅助 物,你能使它浮起来吗? 2、设计实验方案。 3、发给学生木筷、吸管、泡沫让学生借助这些物体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总结方法二:借助漂浮物 1、如果是一个土豆放在水里,你还有什么别的方法使他浮起来

3、比较总结实验 4. 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吗? 2、可以引导学生先了解死海的有关知识。再设计实验。 3、学生进行实验。 4、汇报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发现还有第三个方法:在水中加足 够的盐。 总结实验中使用的三种方法。 清理实验使用的器材,清洁桌面。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有三个方法: 1、改变物体的形状。2、借助漂浮物。3、往水里加足够的盐。


相关内容

  • 上海市信息课程标准
  •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 (试用稿)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一.导言 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 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信息 ...

  • 小学各学科评价方案
  • 小学各学科评价方案 为了科学.全面.有效地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遵循各学科课程标准精神,根据<肃州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制定<三墩学区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试行)实施意见. 语文学科一.评价内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 ...

  • 中小学考查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 中小学考查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试行)为进一步推进全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各 项任务和措施,建立和完善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目标的质量评价体系, 切实保证考查学科的教学效果,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特制定 考查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请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组织落 实. 一.评价学 ...

  • 学校课外活动规范方案
  •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建设为载体,培养 ...

  • 开展文体活动方案
  •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建设为载体,培养 ...

  • 关于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思考
  • 关于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思考 李晓梅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2) 摘要:借鉴PISA项目及TMSS项目这些国际数学测试的经验,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通过课堂观察.作业考察.数学日记.口试.笔试.调查与操作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 ...

  • 足球课程基地建设与研究实施方案
  • 农村小学足球课程基地建设与研究实施方案 金坛市朱林中心小学 金坛市朱林中心小学是一所建制镇中心小学,学校有二百多年的办学历史,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学校近几年建设发展很快,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综合楼.餐厅.图书馆,标准化塑胶运动场等硬件设施.设施设备达省二类标准. 学校坚持"欣赏与关爱& ...

  • 小学心理学试卷
  • 小学心理学试卷 一. 单选题 (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错 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一分,共30分) 1. 最早对遗忘进行系统研究,并绘制了遗忘曲线的是( ). A.冯特 B.巴甫洛夫 C.艾宾浩斯 D.弗洛伊德 2.基于某种特定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 ...

  • 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研究第一阶段工作计划
  • 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研究 第一阶段工作计划 大石桥市铁路小学 2010年6月 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研究第一阶段工作计划 大石桥市铁路小学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确定实验教师,确定实验班级与比较班级. 课题主持人:刘占清 实验教师:周红 李冬梅 李晓宁 于长红 王莹 于亚坤 王娣丽 李林娜 孔艳玲 姜 ...

  •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报告(陕西省)
  • 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小学阶段解读报告 国家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 版)颁布后,我省及时举办了小学英语省级骨干研训班,小学 英语研训组通过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版)>集中学习.研读.讨论后,结合我省小学英语 教学实际,形成以下解读报告. 一.英语课程标准(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