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重要)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

第一章总 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第四节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

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

劳动计量 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1)供应过程。 (2)生产过程。 (3)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本节主要内容 一、会计的职能

二、会计核算方法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和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

(一)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事前会计监督:对未来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查;

事中会计监督:是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和取得的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审查、分析,并据以纠错纠偏,控制经济活动按预定目的和要求进行;

事后会计监督: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的考核和评价。

(三)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如果只有会计核算没有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例题·单选题】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

A.核算与监督

B.参与经济决策

C.预测经济前景

D.评价经营业绩

『正确答案』A

(二)拓展职能

会计的拓展职能主要有:(1)预测经济前景;(2)参与经济决策;(3)评价经营业绩。

二、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

(二)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

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

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起点。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1.(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企业会计只核算本企业发生经济业务。

明确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

股东朋友向股东借钱,跟公司无关,公司会计不用做账。

公司股东、职工向公司借钱,会计要做股东、职工借款。

A公司销售给B公司234万的商品。A公司是一笔销售,B公司是一笔采购。 甲公司设立乙公司(子公司)

√甲公司采购、销售不是乙公司采购、销售

√乙公司向甲公司分配利润,甲公司做收到股利的凭证

【例题·判断题】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 )

【答案】× 【解析】公司会计只核算本公司的业务。

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在同一个法律主体中,也可能存在多个会计主体。多个法律主体,也可以组成一个会计主体。

属于会计主体的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企业集团、子公司、公司的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容易出多选)

属于法律主体的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

【例题·判断题】企业集团有若干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为了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应编制该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 ( )

【答案】√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要破产清算,他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注意:

1.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例题·单选题】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以( )反应。

A.所在国货币

B.人民币

C.所在国货币或人民币二者选一

D.所在国货币和人民币二者同时

【答案】B

【解析】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以人民币反应。 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

凡是当期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入的归属期:按照取得收款的权力来确定,不管款项是否收到。

费用的归属期:按照产生付款的责任来确定,不管款项是否支付。

例如:2月的销售 2月收到 1月收到预收款或3月收到应收款

例如:4月的房租 4月支付 3月支付或5月支付

结论:

本期支付不一定是本期的费用;

属于本期的费用,可能已付,也可能未付。

【例题·多选题】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下列各项不属于本期收入或费用的是( )。

A.本期支付下期的房租金

B.本期预收的货款

C.本期预付的租金

D.本期售出商品但尚未收到货款

【答案】ABC

【解析】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

作为当期的收入与费用。选项ABC都不是本期的收入或费用。

【例题·判断题】权责发生制基础下,企业本期付出的现金或银行存款一定与本期费用相关。( )

【答案】×

【解析】本期支付的费用可能是上期或下期的费用。

【例题·判断题】权责发生制基本要求,企业应当在收入已经实现或费用已经发生时就进行确认,而不必等到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时才确认。( )

【答案】√

三、收付实现制

指以实际收到或付出款项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依据。(收付实现制就看钱是否收到,收到了钱就是收入,付出了钱就是费用。)

例如:2月的销售款 2月收到 1月收到或3月收到

例如:4月的房租 4月支付 3月支付或5月支付

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现金(或银行存款)的收入,不论款项是否属于本期,均作为本期收入处理;

凡在本期实际以现金(或银行存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取得补偿,均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例题·多选题】本月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存入银行,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收付实现制下,应当作为本月收入

B.权责发生制下,不能作为本月收入

C.收付实现制下,不能作为本月收入

D.权责发生制下,应当作为本月收入

答案】AB

【解析】收付实现制下,不管是否为本月销售,本月收到的货款就确认为本月收入;权责发生制下,只有是本月的业务才能确认为本月的收入或费用。

四、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比较

总结:

1.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2.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算,揭示收入费用之间的因果关系,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第四节 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可靠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 谨慎性 及时性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

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相关性要求,以可靠性为基础,二者是统一的,并不矛盾。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1)纵向可比:要求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不是不得变更)。

(2)横向可比: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

A.重要性

B.谨慎性

C.可比性

D.权责发生制

【答案】D

【解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八个。

【例题·单选题】下列符合会计信息质量基本要求的有( )。

A.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

B.对于相似的交易或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C.会计信息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D.企业可以通过设置秘密准备来规避估计到的各种风险和损失

【答案】A

【解析】选项B,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选项C,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选项D,谨慎性的要求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例题·多选题】谨慎性要求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 )。

A.不高估资产和收益

B.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C.高估资产和收益

D.低估资产和收益

【答案】AB

【解析】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例题·判断题】可比性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变更。( )

【答案】×

【解析】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第五节 会计准则体系

一、会计准则的构成

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调控经济活动、规范经济秩序和开展国际经济交往等的重要手段。会计准则具有严密和完整的体系。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二、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 年1月 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

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符合适用条件的小企业自 2013 年1月1 日起执行,并鼓励提前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一般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经济规模较小的企业,具体标准参见《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四、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012年12月6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 2013年1月 1日起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施行。该准则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予以规范。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要素

第二节:会计等式

第一节:会计要素主要内容

一、会计要素概念和分类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会计要素包括

资产负债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

静止状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

利润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

经营成果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最终成果,是资金运动显著变动状态的主要体现。

(一)资产

1.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的特征

①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购买+生产+建造

注意: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即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②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拥有:所有权 控制:控制权

③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注意: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企业资产的是( )。

A.临时租入的设备

B.长期经营性出租的房屋

C.融资性租入的设备

D.应收账款

【答案】A

【解析】临时租入的设备并不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不属于企业资产。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可靠计量

3.资产的分类

企业的资产按其变现或耗用时间的长短,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通常在一年或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是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不符合流动资产定义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

【例题·多选题】下列事项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

A.库存商品

B.库存现金

C.长期股权投资

D.交易性金融资产

【答案】ABD

(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特征

①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②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不是潜在义务)

③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符合负债的定义,并且还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3.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

①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②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

A.长期借款 B.应付票据 C.应付职工薪酬 D.应付债券

【答案】BC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2.特征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③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3.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的形成来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①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包括:构成注册资本或股本的金额;超过注册资本或股本的金额。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③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

A.长期股权投资

B.应付股利

C.盈余公积

D.投资收益

【答案】C

【解析】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四)收入

1.收入的含义与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收入具有以下特征: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3.收入的分类

收入按照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所带来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收入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五)费 用

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2.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费用主要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等。

工业企业按其经济用途费用可分为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产品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生产费用应按其实际发生情况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对于生产几种产品共同发生的生产费用,应当按照受益原则,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

期间费用是指与生产产品无直接关系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产品生产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计入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六)利润

1.利润的含义与特征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降。利润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指标之一,也是投资者等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2.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收入减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3.利润的分类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营业外收入)和损失(营业外支出)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反映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企业应当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以便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利润的分类

企业的利润一般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及附加-销、管、财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投资收益(-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动态要素的有( )。 A.收入 B.费用

C.所有者权益 D.利润

『正确答案』ABD

【例题·单选题】编制财务报表时,以“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等式作为编制依据的财务报表是( )。

A.利润表

B.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C.资产负债表

D.现金流量表 『正确答案』A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收入”会计要素特征的有( )。 A.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B.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C.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D.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计量 『正确答案』ABC 三、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要素的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

(一)会计计量属性及其构成

会计计量属性反映了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指为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资产和负债都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方法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

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金额。多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

资产:按现在购买相同或相似的资产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现在偿付该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主要应用于存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

4.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常用于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的确定。资产按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未来现金流出量折现金额计量。

五)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运用于对企业影响较大的事项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等。

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例题·单选题】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 )。 A.现值 B.重置成本

C.历史成本 D.公允价值 『正确答案』C

【例题·判断题】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

『正确答案』× 第二节: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一)财务状况等式

财务状况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二)经营成果等式

经营成果等式,亦称动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恒等关系的会计等式。即: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利润的实现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会计恒等式的是(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答案:A

【例2-1】甲公司收到所有者追加的投资100 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银行存款增加100 000元,所有者权益增加100 000元,未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100000 = + 100000

【例2-2】甲企业用银行存款20 000元购入一批原材料。

企业的存货增加20 000元,同时银行存款减少20 000元。等式保持平衡。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0000 = +

【例2-3】甲企业用银行存款归还所欠乙企业的货款20 000元。

银行存款减少20 000元,应付账款减少20 000元。等式依然成立。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0000 = 20000 +

【例2-4】甲企业经批准同意以资本公积20 000 000元转增资本。

资本公积减少20 000 000元,实收资本增加20 000 000元。等式保持平衡。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 20 000 000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交易或者事项。 企业经济业务按其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九种基本类型: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5)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7)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8)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上述九类基本经济业务的发生均不影响财务状况等式的平衡关系,具体分为三种情形:基本经济业务(1)、(6)、(7)、(8)、(9)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保持不变;基本经济业务(2)、(3)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增加;基本经济业务(4)、(5)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减少。 三、动静结合的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利润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 费用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例题·单选题】某公司月初资产总额250 000元,负债总额为100 000元,本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取得收入共计70 000元,发生费用共计50 000元,则月底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元。

A.310 000 B.180 000 C.100 000 D.170 000 【答案】D 【解析】(250 000-100 000)+70 000-50 000=170 000(元)。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一节 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

会计对象

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复式记账要求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以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第二,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在我国,会计凭证是确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应计入何种会计科目以及分门别类登记账簿的凭据;

第三,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会计科目的设置,有助于成本核算,使各种成本计算成为可能,而通过账面记录与实际结存核对,又为财产清查、保证账实相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四,会计科目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了方便,财务报表是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其提供的及时性,财务报表中的许多项目与会计科目是一致的,并根据会计科目的本期发生额或余额填列。(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可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会计要素)、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会计要素)分类

资产资产类科目

负债负债类科目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会计要素收入损益类科目 费用成本类科目 利润共同类科目 1.资产类科目

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4科目。

5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例题·单选题】( )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 C.会计科目 D.明细分类账 答案:C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1)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可在总分类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在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应收账款-百货大楼 300000 库存商品-折叠沙发床-1.5m 应收账款-千百意商城 650000 库存商品-折叠沙发床-1.8m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各单位由于经济业务活动的具体内容、规模大小与业务繁简程度等情况不尽相同,在具体设置会计科目时,应考虑其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但设置会计科目时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删会计科目。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

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

第一类:资产类科目 1.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

3.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外埠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投出投资款。

4.交易性金融资产:以赚取差价为目的购买股票、债券、基金 5.应收票据: 销售方收到的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 6.应收账款: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方收取的款项。 7.预付账款:预先支付的货款

8.其他应收款:除前面各项应收预付款项外应向对方收取的其他款项。 9.坏账准备:应收款项减值的数额

10.在途物资:采用实际成本法,尚未运抵企业的材料。

材料采购:采用计划成本法,尚未运抵企业的材料。 11.原材料:材料验收入库的库存材料。 12.库存商品:库存的产成品、商品。 13.固定资产:房屋、设备、运输工具等。

14.累计折旧:对固定资产损耗价值所计提的折旧。

15.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叫做在建工程。它记录的是在固定资产建造过程中的成本。

16.工程物资: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的材料、物资。

17.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处置过程中的收入、支出。 第二类:负债类科目

1.短期借款:向银行借入的一年内到期的借款。 2.应付票据:向卖方签发的商业汇票。

3.应付账款:买方欠卖方的货款或接受劳务方欠对方的款项。 4.预收账款:预先收取的款项。

5.应付职工薪酬:应向职工支付的工资、福利费、社保等。 6.应交税费:应缴纳的各种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7.长期借款:向银行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

第三类: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1.实收资本:收到的投资者的投资中按投资比例计算部分。

2.资本公积:收到的投资者超出其投资比例的款项或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

3.盈余公积:按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 4.本年利润

5.利润分配: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 第四类:成本类科目

1.生产成本: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制造费用: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 3。劳务成本: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成本。 4。研发支出: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支出。 第五类:损益类科目

1.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取得的销售材料或租金收入等。 3.营业外收入:非日常业务利得。

4.主营业务成本:已销商品的成本或劳务成本。

5.其他业务成本:所售材料、包装物的成本或出租固定资产折旧 或对出租的无形资产计提的摊销等。

6.营业税金及附加: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

7.销售费用:销售机构发生的费用及销售产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8.管理费用: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的费用。

9.财务费用:借款利息、支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费、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等10.营业外支出:非日常活动损失。

11.所得税费用

【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是( )。 A.投资收益 B.本年利润 C.营业外收入 D.制造费用 答案:B

解析:AC属于损益类科目。D属于成本类科目。 第二节 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类,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不能反映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各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

二、账户的分类

(一)根据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1.总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

2.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

总分类账户和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核算的内容相同,只是反映内容的详细程度有所不同,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核对。

总分类账户统驭和控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从属于总分类账户。 【例题·判断题】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

(二)根据核算的经济内容分类 资产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 共同类账户

【例题·判断题】账户按其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分类,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账户根据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三、账户的功能与结构 (一)账户功能

账户的功能在于连续、系统、完整地提供企业经济活动中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具体信息。

会计要素在特定会计期间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分别称为账户的“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二者统称为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会计要素在会计期末的增减变动结果,称为账户的 “余额”,具体表现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账户上期的期末余额转入本期,即为本期的期初余额;

账户本期的期末余额转入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

账户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统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同一账户,它们的基本关系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十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

1.期末余额一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 2.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3.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 4.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 【例题·多选题】账户中各项金额的关系可用( )表示。

A.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B.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C.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D.本期期初余额=上期期末余额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选项C,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二)账户结构

1.基本结构

(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用以说明经济业务记录的日期); (3)凭证字号(表明账户记录所依据的凭证); (4)摘要(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5)金额(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 【例题·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期初余额 B.余额一般与增加额在同一方向 C.账户的左方发生额等于右方发生额

D.如果一个账户的左方记增加额,右方就记减少额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的表述为:本期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下期的期初余额;选项C,账户的左方发生额不一定等于右方发生额。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会计科目与账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分类,两者核算内容一致,性质相同。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并通过其结构反映某项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

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第一节 会计记账方法的种类 一、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现代会计运用复式记账法。

目前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都普遍采用复式记账法来记录经济业务。

(二)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复式记账法的优点主要有:

(1)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这里的“借”、“贷”已失去其原有的含义,变成纯粹的记账符号。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

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

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账户左方为借方,账户右方为贷方。

(二)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资产、成本、费用

=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贷方增加、借方减少 1. 资产类账户

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借方。 【例题】某企业的库存现金账户期初余额为800 000元,本期库存现金借方发生额合计为200 000元,本期库存现金贷方发生额合计为400 000元,则库存现金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

【例题·单选题】符合资产类账户记账规则的是( )。 A. 增加记借方 B.增加记贷方 C.减少记借方 D.期末若有余额,在贷方『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借方。

2. 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相反;

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贷方。

【例题】某企业应付账款的期初余额为600 000元,本期应付账款贷方发 生额合计为400 000元,本期应付账款借方发生额合计为200 000元。则 应付账款账户的期末余额( )。 借方 应付账款 贷方 期初余额600000

【例题·单选题】应付账款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1 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5 000元,本期贷方余额为2 000元,该账户借方发生额为( )元。 A.借方4 000 B.借方3 000 C.借方2 000 D.贷方2 00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应付账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所以本期借方发生额=期初贷方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贷方余额=1 000+5 000-2 000=4000(元)。

【例题·多选题】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根据( )计算。

A.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一借方本期发生额

B.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一贷方本期发生额 C.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一贷方期末余额 D.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一贷方本期发生额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期初贷方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贷方余额。

3. 成本类账户

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借方。 4. 损益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包括收入和费用(或支出、成本)账户。损益类账户是为了计

算损益而开设的,因而会计期末,应将收入、费用全部转出,转到“本年利润”账户,以计算利润。收入、费用转出后,损益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1)收入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与权益(权益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基本相同, 贷方登记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额(含转出数),结转后无余额。 (2)费用类账户

费用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结构基本相同,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含转出数),结转后无余额。

【例题·单选题】年末所有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均为零,表明( )。 A.当年收入一定为零 B.当年费用一定为零

C.损益类科目发生额在结账时均已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D.当年利润一定是零 『正确答案』C

【例题·单选题】在借贷记账法下,一般有借方余额的会计科目是( )。 A.成本类会计科目 B.负债类会计科目 C.损益类会计科目 D.费用类会计科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资产类和成本类会计科目一般有借方余额。选项B,贷方有余额;选项C、D,无余额。

【例题·多选题】借方登记本期减少发生额的账户有( )。 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收入类账户 D.费用类账户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选项AD,借方登记本期增加发生额.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解析】一项经济业务,记入一个账户的借方,同时也要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记入一个账户的贷方,同时也要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记入借方的金额合

计数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合计数。

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 (一)账户的对应关系

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笔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 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1.会计分录含义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列示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会计分录由应借应贷方向、相互对应的科目及其金额三个要素构成。 在我国,会计分录记载于记账凭证中。 借:原材料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2.会计分录的分类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多借一贷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一借多贷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260 贷:应交税费-城市维护建设费 735 -教育费附加 315 -地方教育费附加 210 一贷多借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3000 销售费用-折旧费 3600 贷:累计折旧 6600 多借多贷 借:银行存款 23 000 应收账款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 3.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 (1)先借后贷,分行列示,“借”和“贷”字后均加冒号,其后紧跟会计科 目,各科目的金额列在其后适当位置。“贷”字与借方科目的首个文字对齐。 (2)在复合会计分录中,“借”“贷”通常只列示在第一个借方科目和第一个贷方科目前。所有借方、贷方一级科目的首个文字各自保存对齐。

(3)当分录中需要列示明细科目时,应按科目级次高低从左向右列示,二级 科目前加破折号,三级科目放在一对小括号中。

(4)借方或贷方会计科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二级科目同属于一个一级科目时,所属一级科目只在第一个二级科目前列出,其余省略,每个二级科目各占一行,其前均应保留破折号,且应保留左对齐。 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1)分析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确定经济业务使各会计科目增加或减少的金额

根据会计科目所属类别及其用途,明确各会计科目应借应贷的方向及其金额 (3)按正确的格式编制会计分录,并检查是否符合记账规则。 五、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通过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一)发生额试算平衡

指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保持平衡。 (依据: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

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二)余额试算平衡

指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与全部账户贷方期末 (初)余额合计保持平衡。(依据是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等式) (三)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的。

试算平衡表通常是在期末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后编制的,试算平衡表中一般应设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三大栏目,其下分设“借方”和“贷方”两个小栏。 编制试算平衡表时的注意事项:

(1)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记入试算表。

(2)如果试算表借贷不相等,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现平衡为止。 (3)即便实现了有关三栏的平衡关系,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①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②重记某项经济业务

③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关账户

④某项经济业务在账户记录中,颠倒了记账方向

⑤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发生多记或少记并相互抵消,借贷仍然平衡 ⑥某项经济业务记录的应借应贷科目正确,但借贷双方金额同时多记或少记,且金额一致,借贷仍然平衡。

20*4年1月,甲公司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收到投资者按投资合同交来的资本金420000元。已存入银行。 (2)向银行借入期限为3个月的借款600000元存入银行。 (3)从银行提取现金8000元作为备用。

(4)购买材料60000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已验收入库,款未付。 (5)签发3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50000元抵付上月所欠货款。 (6)用银行存款100000元偿还前欠的短期借款。

(7)用银行存款300000元购买无须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设备已交付使用。

(8)购买材料40000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其中用银行存款支付30000元,其余货款尚欠,材料已验收入库。

(9)以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100000元,偿还应付账款60000元。 根据以上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借:银行存款 420000 贷:实收资本 420000 (2)借:银行存款 600000 贷:短期借款 600000 (3)借:库存现金 8000 贷:银行存款 8000 (4)借:原材料 60000

贷:应付账款 60000 (5)借:应付账款 50000 贷:应付票据 50000 (6)借:短期借款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7)借:固定资产 30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8)借:原材料 4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应付账款 10000 (9)借:短期借款 100000 应付账款 60000 贷:银行存款 160000

第五章 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第一节 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不同企业的经济业务各有特点,其生产经营业务流程也不尽相同,本章主要介绍企业的资金筹集、设备购置、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商品销售和利润分配等经济业务。 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上述经济业务,账务处理的主要内容有:(1)资金筹集业务的账务处理;(2)固定资产业务的账务处理;(3)材料采购业务的账务处理;(4)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5)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6)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7)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账务处理

企业的资金筹集业务按其资金来源通常分为所有者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所有者权益筹资形成所有者的权益(通常称为权益资本),包括投资者的投资及其增值,这部分资本的所有者既享有企业的经营收益,也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负债筹资形成债权人的权益(通常称为债务资本),主要包括企业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和结算形成的负债资金等,这部分资本的所有者享有按约收回本金和利息的权利。 一、所有者权益筹资业务 (一)所有者投入资本的构成

所有者投入资本按照投资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等。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主要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和资本公积。

实收资本(或股本)是指企业的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以及按照有关规定由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转增资本的资金。

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资本公积作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转增资本。 (一)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所有者权益筹资业务进行核算: 1.“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

“实收资本”账户(股份有限公司一般设置”股本”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 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

该账户贷方登记所有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所有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减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期末实收资本(或股本)总额该账户可按投资者的不同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 细核算。 2.“资本公积”账户 “资本公积”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该账户借方登记资本公积的减少额,贷方登记资本公积的增加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期末资本公积的结余数额。

该账户可按资本公积的来源不同,分别“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进行明细核算。 3.“银行存款”账户

“银行存款”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但是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通过“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核算。该账户借方登记存入的款项,贷方登记提取或支出的存款。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该账户应当按照开户银行、存款种类等分别进行明细核算。 (三)账务处理

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借记“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

【例5-1】甲公司收到投资者投入货币资金100 000元;投入原材料50 000元 投入机器一台,评估价为20 000元;投入专利技术一项,评估价为70 000元 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原材料 50 000 固定资产 20 000 无形资产 70 000 贷:实收资本 240 000

【例5-2】乙公司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300 000元,其中200 000元作为实收 资本,另100 000元作为资本公积,公司收到投资后存入银行,相关手续已办妥。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300 000 贷:实收资本 200 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00 000 二、负债筹资业务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其生产经营对资金的临时性需要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各种借款。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种借款。结算形成的负债主要有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负债筹资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短期借款”账户

“短期借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的短期借款。

该账户贷方登记短期借款本金的增加额,借方登记短期借款本金的减少额。 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期末尚未归还的短期借款。 该账户可按借款种类、贷款人和币种进行明细核算。 2.“长期借款”账户

“长期借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的长期借款。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借入的长期借款本金,借方登记归还的本金和利息。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期末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

该账户可按贷款单位和贷款种类,分别“本金”、“利息调整”等进行明细核算。 3.“应付利息”账户

“应付利息”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借方登记归还的利息。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利息。该账户可按存款人或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4.“财务费用”账户 “财务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通

过“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账户核算。

该账户借方登记手续费、利息费用等的增加额,贷方登记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等。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三)账务处理

1.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企业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归还借款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利息”等科目。

【例题5-3】甲企业于20*4年3月1日从银行借入一笔短期借款10 000元,期限是半年,年利率是4%,利息到期直接支付,不预提。 甲企业有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①借入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短期借款 10 000 ②偿还本息:

借:短期借款 10 000

财务费用 200(10 000×4%/2) 贷:银行存款 10 200 【例题5-4】A股份有限公司于20*4年1月1日向银行借入一笔生产经营用短期借款,共计120 000元,期限为9个月,年利率为4%。根据与银行签署的借款协议,该项借款的本金到期后一次归还,利息分月预提,按季支付。

① 1月1日借入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120 000 贷:短期借款 120 000

②计提1-2月份应付利息:120 000×4%÷12=400(元) 借:财务费用 400 贷:应付利息 400 借:财务费用 400

贷:应付利息 400

③3月末支付第一季度银行借款利息(二、三季度相同) 借:应付利息 800 财务费用 400 贷:银行存款 1 200 ④10月1日偿还银行借款本金: 借:短期借款 120 000

贷:银行存款 120 000 2.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企业借入长期借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借款本金贷记“长期借款--本金”科目,如存在差额,还应借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确定的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按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等科目。

【例题5-5】A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于2014年11月30日从银行借入金4 000 000元,借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8.4%(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不计复利),所借款项已存入银

行。A企业用该借款于当日购买不需安装的生产用设备一台。

借:银行存款 4 000 000 贷:长期借款——本金 4 000 000

(2)A企业于2014年12月31日计提长期借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28 000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28 000

2014年12月31日计提的长期借款利息=4 000 000×8.4%÷12=28 000(元) 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月末计提利息分录同上。 (3)2017年11月30日,企业偿还该笔银行借款本息。 借:长期借款——本金 4 000 000 ——应计利息 980 000 财务费用 28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8 000 第三节 固定资产业务的账务处理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与特征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同时具有以下特征: (1)属于一种有形资产;

(2)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

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不是直接用于出售。

(3)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二、固定资产的成本

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企业可以通过外购、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和融资租赁等方式取得固定资产。不同取得方式下,固定资产成本的具体构成内容及其确定方法也不尽相同。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相关税费:关税+进口消费税

增值税:2009 年1月1日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企业购建(包括购进、接受捐赠、实物投资、自制、改扩建和安装)生产用固定资产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支付的进项税额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自行建造:以建造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其入账价值。

【例题·单选题】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设备所支付的增值税款应记入( )。 A.物资采购 B.固定资产 C.应交税费 D.在建工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企业购建(包括购进、接受捐赠、实物投资、自制、改扩建和安装)生产

用固定资产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支付的进项税额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三、固定资产折旧 (一)概念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其中,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预计净残值:指假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的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预计净残值率:指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额占其原价的比率。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固定资产折旧范围与折旧方法 1.折旧范围

企业应当按月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和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除外。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例题·单选题】下列固定资产中,本月应计提的折旧( )。 A.本月购进的新设备 B.本月报废的旧设置 C.经营性租入的设置 D.已提足折旧的设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月购进的新设备下个月开始计提折旧;经营性租入不属于本企业资产,不用计提折旧;已提足折旧的设备不计提折旧。

【例题·多选题】下列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的有( )。 A.闲置的固定资产 B.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C.经营租出固定资产

D.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企业应当按月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和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除外。

2.折旧方法

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本大纲重点介绍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匀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各月应计提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其中: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率=1÷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例题5-6】某企业外购一台设备,原值为240 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该设备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4%。该设备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第一种方法:

预计净残值=240 000×4%=9 600(元)

应计提折旧额=240 000-9 600=230 400(元)

年折旧率=1÷10×100%=10%

月折旧率=10%÷12=0.8333%

月折旧额=230 400×0.8333%=1 920(元)

或月折旧额=240 000×(1-4%)×0.8333%=1 920(元)

月折旧额=240 000×(1-4%)÷120=1 920(元)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例题5-7】甲公司一台用于产品生产的精密机床,原值为1200 000元,预计可生产10 000件甲产品,预计净残值率为3%。12月生产甲产品300件,12月应计提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预计净残值=1200 000×3%=36 000(元)

应计提折旧额=1200 000-36 000=1164 000(元)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1164 000÷10 000=116.4(元)

12月折旧额=300×116.4=34 920(元)

或月折旧额=300×1200 000×(1-3%)=34 920(元)

10 000

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将影响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内不同时期的折旧费用。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固定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因所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其他环境均有可能发生很大变化,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四、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固定资产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在建工程”账户

“在建工程”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发生的支出。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各项在建工程的实际支出,贷方登记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出的成本等。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的成本。

该账户可按“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在安装设备”、“待摊支出”以及单项工程等进行明细核算。

2.“工程物资”账户

“工程物资”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装的设备以及为生产准备的工器具等。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购入工程物资的成本,贷方登记领用工程物资的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

该账户可按“专用材料”、“专用设备”、“工器具”等进行明细核算。

3.“固定资产”账户

“固定资产”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

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固定资产原价的增加,贷方登记固定资产原价的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固定资产的原价。

该账户可按固定资产类别和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4.“累计折旧”账户

“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备抵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固定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 该账户贷方登记按月提取的折旧额,即累计折旧的增加额,借方登记因减少固定资产而转出的累计折旧。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期末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该账户可按固定资产的类别或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固定资产原价为200万元,第一年的折旧额为10万元,那么第一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10=190万元,第二年又计提了10万元的折旧,那么第二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10-10=180万元。

【例题·单选题】关于“累计折旧”科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科目用来反映固定资产损耗价值

B.计提折旧应计入该科目的借方

C.该科目期末余额应为贷方余额

D.企业每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计提折旧表示累计折旧增加了,累计折旧增加额登记在贷方。

五、账务处理

(一)固定资产的购入

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题5-8】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240 000元,增值税额为40 800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固定资产 2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0 800

贷:银行存款 280 800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

企业按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根据固定资产的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借记“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支出”、“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例题5-9】20*4年1月,甲公司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情况如下:

生产车间厂房计提折旧76000元,机器设备计提折旧90 000元。

管理部门房屋建筑计提折旧130 000元,运输工具计提折旧48 000元。

销售部门房屋建筑计提折旧64 000元,运输工具计提折旧52 600元。

『正确答案』

借:制造费用 166 000

管理费用 178 000

销售费用 116 600

贷:累计折旧 460 600

第四节 材料采购业务的账务处理

一、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的采购成本是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

在实务中,企业也可以将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先进行归集,期末,按照所购材料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注意】

不同纳税人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处理不同

一般纳税人 ——不计入成本

小规模纳税人——计入成本

【例题·单选题】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 )万元。

A.27 B.29

C.29.25 D.31.2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购时的增值税是不计入采购成本的。包装物押金包装物的押金最终是要收回的,不计入采购成本中。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25+2=27万元。

二、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材料采购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原材料”账户

“原材料”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企业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该账户借方登记已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该账户可按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2.“材料采购”账户

“材料采购”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以及材料入库时结转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以及材料入库时结转的超支差异。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该账户可按供应单位和材料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3.“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

该账户借方登记入库材料形成的超支差异以及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入库材料形成的节约差异以及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该账户可以分别“原材料”、“周转材料”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4.“在途物资”账户

“在途物资”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该账户借方登记购入材料、商品等物资的买价和采购费用(采购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已验收入库材料、商品等物资应结转的实际采购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在途材料、商品等物资的采购成本。

该账户可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5.“应付账款”账户

“应付账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

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因购入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尚未支付的款项,借方登记偿还的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期末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余额;如果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预付账款余额。该账户可按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6.“应付票据”账户

“应付票据”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借方登记企业已经支付或者到期无力支付的商业汇票。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

该账户可按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7.“预付账款”账户

“预付账款”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该账户,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账户。

该账户的借方登记企业因购货等业务预付的款项,贷方登记企业收到货物后应支付的款项等。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预付的款项;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尚需补付的款项。

该账户可按供货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8.“应交税费”账户

“应交税费”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等,也通过本账户核算。

该账户贷方登记各种应交未交税费的增加额,借方登记实际缴纳的各种税费。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

该账户可按应交的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账务处理

材料的日常收发结存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一)实际成本法核算的账务处理

实际成本法下,一般通过“原材料”和“在途物资”等科目进行核算。企业外购材料时,按材料是否验收入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材料已验收入库

如果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按支付的实际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预付账款”等科目。

如果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按相关发票凭证上应付的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如果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但月末仍未收到相关发票凭证,按照暂估价入

账,即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下月初作相反分录予以冲回,收到相关发票账单后再编制会计分录。

2.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如果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按支付的金额,借记“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待验收入库时再作后续分录。

对于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企业应根据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例题5-10】甲公司对外订购一批材料,按合同约定先付款20 000元。一个月后,该公司收到专用发票,记载货款为25 000元,增值税4 350元,且材料已验收入库,补付余款。该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

当该公司按合同预定付款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付账款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材料验收入库时,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2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 350

贷:预付账款 29 350

该公司补付余款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付账款 9 350

贷:银行存款 9 350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该公司预付款项的金额大于最终应支付的金额,则需作相反会计分录。

【例题5-11】乙公司外购一批原材料,专用发票记载货款为25 000元,增值税4 350元,且材料已验收入库。如果该公司未支付货款,开出一张金额为10 000元的银行汇票。该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

材料验收入库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2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 350

贷:应付账款 19 350

应付票据 10 000

【例题5-12】丙公司外购一批原材料,专用发票上记载货款为25 000元,增值税4 350元,全部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该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

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途物资 2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 350

贷:银行存款 29 350

材料验收入库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25 000

贷:在途物资 25 000

(二)计划成本法核算的账务处理

计划成本法下,一般通过“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进行核算。企业外购材料时,按材料是否验收入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材料已验收入库

如果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按支付的实际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计划成本金额,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或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如果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按相关发票凭证上应付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按计划成本金额,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或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如果材料已经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月末仍未收到相关发票凭证,按照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即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下月初作相反分录予以冲回,收到账单后再编制会计分录。

2.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如果相关发票凭证已到,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按支付或应付的实际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待验收入库时再作后续分录。

对于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企业应根据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例题5-13】甲公司外购一批原材料,货款10 000元,增值税1 7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为11 000元,材料未验收入库,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该公司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原材料。

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 11 700

材料验收入库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11 000

贷:材料采购 11 000

借:材料采购 1 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1 000

【例题5-14】乙公司外购一批原材料,材料已验收入库,但月末仍未收到相关发票凭证,该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0 000元。该公司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原材料。

月末暂估入账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800 000

贷:应付账款 800 000

下月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收到发票账单后再编制会计分录。

2.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如果相关发票凭证已到,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按支付或应付的实际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待验收入库时再作后续分录。

对于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企业应根据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第五节 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

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生产资料的耗费过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是企业为获得收入而预先垫支并需要得到补偿的资金耗费。这些费用最终都要归集、分配给特定的产品,形成产品的成本。产品成本的核算是指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费用发生

总额,并按适当方法分别计算出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等。

一、生产费用的构成

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一)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二)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

(三)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二、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生产费用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生产成本”账户

“生产成本”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

该账户借方登记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其他直接支出,以及期末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制造费用;贷方登记完工入库产成品应结转的生产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成本。

该账户可按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如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2.“制造费用”账户

“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该账户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贷方登记期末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的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期末结转后,该账户一般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不同的生产车间、部门和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3.“库存商品”账户

“库存商品”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该账户借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库存商品成本,贷方登记发出的库存商品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该账户可按库存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4.“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

该账户借方登记本月实际支付的职工薪酬数额;贷方登记本月计算的应付职工薪酬总额,包括各种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费等。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该账户可按“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账务处理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在确定材料费用时,应根据领料凭证区分车间、部门和不同用途后,按照确定的结果将发出材料的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原材料”等科目。

对于直接用于某种产品生产的材料费用,应直接计入该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直接材料费用项目;对于由多种产品共同耗用、应由这些产品共同负担的材料费用,应选择适当的标准在这些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按分担的金额计入相应的成本计算对象(生产产品的品种、类别等);对于为提供生产条件等间接消耗的各种材料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归集,期末再同其他间接费用一起按照一定的标准

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对于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的材料费用,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从表5-1可以看出,A产品直接耗用甲、乙材料共150 000元,B产品直接耗用甲、乙材料共210 000元;车间一般性消耗的甲、乙材料共31 00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50 000

——B产品 210 000

制造费用 31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76 000

原材料——乙材料 215 000

(二)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具体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对于短期职工薪酬,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按实际发生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短期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其中,生产工人的短期职工薪酬应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短期职工薪酬属于间接费用,应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当企业采用计件工资制时,生产工人的短期职工薪酬属于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有关产品的成本。当企业采用计时工资制时,对于只生产一种产品的生产工人的短期职工薪酬也属于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对于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生产工人的短期职工薪酬,则需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实际生产工时或定额生产工时等)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2.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短期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3.除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的其他短期职工薪酬应计入当期损益。如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和专设销售机构销售人员的短期职工薪酬均属于期间费用,应分别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例题5-16】续【例题5-15】该公司根据当月考勤记录和生产记录等,计算确定的本月职工工资如下:A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一共640 000元,B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一共66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一共37 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一共35 000元。月末,以银行存款支付。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A产品 640 000

——B产品 660 000

制造费用 37 000

管理费用 3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372 000

支付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 640 000

贷:银行存款 1372 000

(三)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按月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企业可以采取的分配标准包括机器工时、人工工时、计划分配率等。

企业发生制造费用时,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结转或分摊时,借记“生产成本”等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例题5-17】续【例题5-16】该公司按照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其中A产品生产工时为45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4000小时。根据【例题5-15】、【例题5-16】可知,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为68 000元(31 000+37 000),按照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计算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68 000÷(4500+4000)=8(元/工时)

A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额=4500×8=36 000(元)

B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额=4000×8=32 000(元)

分配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A产品 36 000

——B产品 32 000

贷:制造费用 68 000

(四)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与结转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是指将企业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以便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有关产品成本信息是进行库存商品计价和确定销售成本的依据,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

企业应设置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用来归集应计入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通过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企业各月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费用已记入“生产成本”科目中。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用完工产品总成本除以该种产品的完工总产量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未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产品在产品的总成本。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一部分完工,一部分未完工,这时归集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费用总额还要采取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才能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

-期末在产品成本

当产品生产完成并验收入库时,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

【例题5-18】续【例题5-17】该公司月末恰无在产品,生产的A、B产品全部完工,其中A产品总成本826 000元,B产品总成本902 000元。A、B产品已验收入库,结转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 ——A产品 826 000

——B产品 902 000

贷:生产成本——A产品 826 000

——B产品 902 000

第六节 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

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涉及商品销售、其他销售等业务收入、成本、费用和相关税费的确认与计量等内容。

一、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企业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商品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是指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即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超过50%。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销售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即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主营业务收入(按净额结转),以及发生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时应冲减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应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其他业务收入”账户

“其他业务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等。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实现的其他业务收入,即其他业务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其他业务收入。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其他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3.“应收账款”账户

“应收账款”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该账户借方登记由于销售商品以及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应收账款,包括应收取的价款、税款和代垫款等;贷方登记已经收回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通常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如果在贷方,反映企业预收的账款。

该账户应按不同的债务人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4.“应收票据”账户

“应收票据”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收到的应收票据,贷方登记票据到期收回的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持有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

该账户可按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5.“预收账款”账户

“预收账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账户,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账户。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等,借方登记销售实现时按实现的收入转销的预

收款项等。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预收的款项;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已转销但尚未收取的款项。

该账户可按购货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6.“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

该账户借方登记主营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主营业务成本。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7.“其他业务成本”账户

“其他业务成本”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该账户借方登记其他业务的支出额,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其他业务支出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其他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8.“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

“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需注意的是,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通过“管理费用”账户核算,但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通过该账户核算。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应按规定计算确定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费,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费。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三、账务处理

(一)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应按实际收到、应收或者预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科目,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对于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人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

(二)主营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

期(月)末,企业应根据本期(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等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时的营业成本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例题5-19】甲公司销售产品100件,每件售价320元,发票上注明该批产品的价款为32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5 440元,该公司收到一张已承兑的包含全部款项的商业汇票。会计分录: 借:应收票据 37 4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440

在处理主营业务收入账务的同时,该公司还要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该产品每件成本为160元。结转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 000

贷:库存商品 16 000

【例题5-20】乙公司按照合同规定预收一笔货款25 000元,存入银行。产品完工后,乙公司按照合同规定发出产品200件,发票注明的价款为30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5 100元。该产品的成本为每件100元。乙公司随后收到补付款项10 100元。

该公司收到预收款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25 000

贷:预收账款 25 000

该公司发出产品并收到发票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收账款 35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100

该公司收到补款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 100

贷:预收账款 10 100

同时结转产品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 000

贷:库存商品 20 000

(三)其他业务收入与成本的账务处理

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一个企业的主营业务可能是另一个企业的其他业务,即便在同一个企业,不同期间的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内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当企业发生其他业务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按确定的收入金额,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同时确认有关税金;在结转其他业务收入的同一会计期间,企业应根据本期应结转的其他业务成本金额,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例题5-21】甲公司销售一批原材料,价款30 000元,成本25 000元,增值税5 100元,款项收到存入银行。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35 1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1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5 000

贷:原材料 25 000

企业比较常用的其他业务除销售原材料外,还有转让商标的使用权、出租包装物等。

第七节 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期间费用的构成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成本核算对象的,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

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

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 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包括由企业负担的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

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

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门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业务费、折旧费,以及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金融机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二、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期间费用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管理费用”账户

“管理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该账户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管理费用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销售费用”账户

“销售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

该账户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销售费用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3.“财务费用”账户

“财务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通过“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账户核算。

该账户借方登记手续费、利息费用等的增加额,贷方登记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等。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账务处理

(一)管理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在实际发生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银行存款”等科目。

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业务招待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技术转让费、企业研究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研发支出”等科目。

【例题·多选题】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计提下列税费时,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有( )。

A.印花税

B.所得税

C.房产税

D.矿产资源补偿费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B,所得税不属于管理费用,企业所得税属于“所得税费用”。

(二)销售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发生的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费用,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科目。

【例题·单选题】销售费用不包括( )。

A.汇兑损失

B.包装费

C.广告费

D.专设的销售机构发生的职工薪酬、折旧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汇兑损失属于财务费用。

(三)财务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利息”等科目。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损益、现金折扣,借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例题】企业转账支付金融机构手续费500元。

『正确答案』

借:财务费用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第八节 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一、利润形成的账务处理

(一)利润的形成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由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层次构成。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这一指标能够比较恰当地反映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其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又称税前利润,是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 净利润,又称税后利润,是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二)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利润形成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本年利润”账户

“本年利润”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

损)。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将各损益类账户的金额转入本账户,结平各损益类账户。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期(月)末转入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等;借方登记企业期(月)末转入的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投资损失和所得税费用等。上述结转完成后,余额如在贷方,即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余额如在借方,即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年度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转入“利 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贷方(或借方),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2.“投资收益”账户

“投资收益”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该账户贷方登记实现的投资收益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投资净损失;借方登记发生的投资损失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投资净收益。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投资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3.“营业外收入”账户

“营业外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该账户贷方登记营业外收入的实现,即营业外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会计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外收入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营业外收入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4.“营业外支出”账户

“营业外支出”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该账户借方登记营业外支出的发生,即营业外支出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外支出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支出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5.“所得税费用”账户

“所得税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贷方登记企业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所得税。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三)账务处理

会计期末(月末或年末)结转各项收入时,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各项支出时,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二、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协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利润指定其特定用途和分配给投资者的行为。利润分配的过程和结果不仅关系到每个股东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

(一)利润分配的顺序

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按照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利润分配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企业在利润分配前,应根据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其他转入的金额(如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等项目,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可供分配的利润=净利润(或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其他转入的金额

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累计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利润为正数(即累计盈利),则可进行后续分配。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应当按照当年净利润(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超过注册资本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如果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为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如果存在年初累计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应为可供分配的利润。

例如,甲公司年初累计亏损10万元,当年实现净利润100元,则可供分配利润为9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的基数为90万元;如果甲公司年初累计盈余10万元,当年实现净利润100元,则可供分配利润为11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的基数为100万元;如果甲公司年初累计亏损150万元,当年实现净利润100元,则可供分配利润为-5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的基数为零。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公司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净利润中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扣除提取的盈余公积后,形成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即: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

企业可采用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和财产股利等形式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二)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利润分配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利润分配”账户

“利润分配”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

该账户借方登记实际分配的利润额,包括提取的盈余公积和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以及年末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全年发生的净亏损;贷方登记用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额等其他转入数,以及年末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全年实现的净利润。年末,应将“利润分配”账户下的其他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结转后,除“未分配利润”明细 账户可能有余额外,其他各个明细账户均无余额。“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为历年累积的未分配利润(即可供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借方余额为历年累积的未弥补亏损(即留待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

该账户应当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

2.“盈余公积”账户

“盈余公积”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该账户贷方登记提取的盈余公积,即盈余公积的增加额,借方登记实际使用的盈余公积,即盈余公积的减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结余的盈余公积。

该账户应当分别“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进行明细核算。

3.“应付股利”账户

“应付股利”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该账户贷方登记应付给投资者股利或利润的增加额;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给投资者的股利或利润,即应付股利的减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该账户可按投资者进行明细核算。

(三)账务处理

1.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会计期末,企业应将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即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则做相反会计分录。 结转前,如果“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余额在借方,上述结转当年所实现净利润的分录同时反映了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自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情况。因此,在用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时,不需另行编制会计分录。

【例5-23】续【例5-22】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会计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 9 00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0 000

2.提取盈余公积

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科目;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

【例5-24】续【例5-23】该公司20*4年实现净利润900 000元,公司股东大会决定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20%提取任意盈余公积,会计分录如下: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90 000

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180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90 000

——任意盈余公积 180 000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按应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等科目;以股票股利转作股本的金额,借记“利润分配——转作股本股利”科目,贷记“股本”等科目。

董事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不做账务处理,但应在附注中披露。

【例5-25】续【例5-24】该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 000元,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100 000

贷:应付股利 100 000

支付现金股利时,会计分录:

借:应付股利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4.盈余公积补亏

企业发生的亏损,除用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弥补外,还可使用累积的盈余公积弥补。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科目。

5.企业未分配利润的形成

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利润分配”科目所属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该科目“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即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等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利润分配——

应付现金股利”、“利润分配——转作股本股利”等科目。

结转后,“利润分配”科目中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所属其他明细科目无余额。“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表示累积未分配的利润,该科目如果出现借方余额,则表示累积未弥补的亏损。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

第一章总 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第四节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

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

劳动计量 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1)供应过程。 (2)生产过程。 (3)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本节主要内容 一、会计的职能

二、会计核算方法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和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

(一)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事前会计监督:对未来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查;

事中会计监督:是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和取得的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审查、分析,并据以纠错纠偏,控制经济活动按预定目的和要求进行;

事后会计监督: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的考核和评价。

(三)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如果只有会计核算没有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例题·单选题】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

A.核算与监督

B.参与经济决策

C.预测经济前景

D.评价经营业绩

『正确答案』A

(二)拓展职能

会计的拓展职能主要有:(1)预测经济前景;(2)参与经济决策;(3)评价经营业绩。

二、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

(二)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

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

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起点。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1.(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企业会计只核算本企业发生经济业务。

明确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

股东朋友向股东借钱,跟公司无关,公司会计不用做账。

公司股东、职工向公司借钱,会计要做股东、职工借款。

A公司销售给B公司234万的商品。A公司是一笔销售,B公司是一笔采购。 甲公司设立乙公司(子公司)

√甲公司采购、销售不是乙公司采购、销售

√乙公司向甲公司分配利润,甲公司做收到股利的凭证

【例题·判断题】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 )

【答案】× 【解析】公司会计只核算本公司的业务。

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在同一个法律主体中,也可能存在多个会计主体。多个法律主体,也可以组成一个会计主体。

属于会计主体的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企业集团、子公司、公司的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容易出多选)

属于法律主体的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

【例题·判断题】企业集团有若干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为了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应编制该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 ( )

【答案】√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要破产清算,他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注意:

1.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例题·单选题】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以( )反应。

A.所在国货币

B.人民币

C.所在国货币或人民币二者选一

D.所在国货币和人民币二者同时

【答案】B

【解析】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以人民币反应。 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

凡是当期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入的归属期:按照取得收款的权力来确定,不管款项是否收到。

费用的归属期:按照产生付款的责任来确定,不管款项是否支付。

例如:2月的销售 2月收到 1月收到预收款或3月收到应收款

例如:4月的房租 4月支付 3月支付或5月支付

结论:

本期支付不一定是本期的费用;

属于本期的费用,可能已付,也可能未付。

【例题·多选题】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下列各项不属于本期收入或费用的是( )。

A.本期支付下期的房租金

B.本期预收的货款

C.本期预付的租金

D.本期售出商品但尚未收到货款

【答案】ABC

【解析】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

作为当期的收入与费用。选项ABC都不是本期的收入或费用。

【例题·判断题】权责发生制基础下,企业本期付出的现金或银行存款一定与本期费用相关。( )

【答案】×

【解析】本期支付的费用可能是上期或下期的费用。

【例题·判断题】权责发生制基本要求,企业应当在收入已经实现或费用已经发生时就进行确认,而不必等到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时才确认。( )

【答案】√

三、收付实现制

指以实际收到或付出款项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依据。(收付实现制就看钱是否收到,收到了钱就是收入,付出了钱就是费用。)

例如:2月的销售款 2月收到 1月收到或3月收到

例如:4月的房租 4月支付 3月支付或5月支付

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现金(或银行存款)的收入,不论款项是否属于本期,均作为本期收入处理;

凡在本期实际以现金(或银行存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取得补偿,均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例题·多选题】本月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存入银行,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收付实现制下,应当作为本月收入

B.权责发生制下,不能作为本月收入

C.收付实现制下,不能作为本月收入

D.权责发生制下,应当作为本月收入

答案】AB

【解析】收付实现制下,不管是否为本月销售,本月收到的货款就确认为本月收入;权责发生制下,只有是本月的业务才能确认为本月的收入或费用。

四、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比较

总结:

1.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2.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算,揭示收入费用之间的因果关系,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第四节 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可靠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 谨慎性 及时性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

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相关性要求,以可靠性为基础,二者是统一的,并不矛盾。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1)纵向可比:要求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不是不得变更)。

(2)横向可比: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

A.重要性

B.谨慎性

C.可比性

D.权责发生制

【答案】D

【解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八个。

【例题·单选题】下列符合会计信息质量基本要求的有( )。

A.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

B.对于相似的交易或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C.会计信息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D.企业可以通过设置秘密准备来规避估计到的各种风险和损失

【答案】A

【解析】选项B,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选项C,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选项D,谨慎性的要求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例题·多选题】谨慎性要求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 )。

A.不高估资产和收益

B.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C.高估资产和收益

D.低估资产和收益

【答案】AB

【解析】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例题·判断题】可比性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变更。( )

【答案】×

【解析】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第五节 会计准则体系

一、会计准则的构成

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调控经济活动、规范经济秩序和开展国际经济交往等的重要手段。会计准则具有严密和完整的体系。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二、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 年1月 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

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符合适用条件的小企业自 2013 年1月1 日起执行,并鼓励提前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一般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经济规模较小的企业,具体标准参见《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四、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012年12月6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 2013年1月 1日起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施行。该准则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予以规范。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要素

第二节:会计等式

第一节:会计要素主要内容

一、会计要素概念和分类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会计要素包括

资产负债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

静止状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

利润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

经营成果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最终成果,是资金运动显著变动状态的主要体现。

(一)资产

1.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的特征

①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购买+生产+建造

注意: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即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②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拥有:所有权 控制:控制权

③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注意: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企业资产的是( )。

A.临时租入的设备

B.长期经营性出租的房屋

C.融资性租入的设备

D.应收账款

【答案】A

【解析】临时租入的设备并不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不属于企业资产。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可靠计量

3.资产的分类

企业的资产按其变现或耗用时间的长短,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通常在一年或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是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不符合流动资产定义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

【例题·多选题】下列事项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

A.库存商品

B.库存现金

C.长期股权投资

D.交易性金融资产

【答案】ABD

(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特征

①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②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不是潜在义务)

③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符合负债的定义,并且还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3.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

①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②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

A.长期借款 B.应付票据 C.应付职工薪酬 D.应付债券

【答案】BC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2.特征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③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3.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的形成来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①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包括:构成注册资本或股本的金额;超过注册资本或股本的金额。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③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

A.长期股权投资

B.应付股利

C.盈余公积

D.投资收益

【答案】C

【解析】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四)收入

1.收入的含义与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收入具有以下特征: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3.收入的分类

收入按照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所带来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收入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五)费 用

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2.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费用主要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等。

工业企业按其经济用途费用可分为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产品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生产费用应按其实际发生情况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对于生产几种产品共同发生的生产费用,应当按照受益原则,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

期间费用是指与生产产品无直接关系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产品生产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计入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六)利润

1.利润的含义与特征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降。利润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指标之一,也是投资者等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2.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收入减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3.利润的分类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营业外收入)和损失(营业外支出)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反映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企业应当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以便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利润的分类

企业的利润一般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及附加-销、管、财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投资收益(-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动态要素的有( )。 A.收入 B.费用

C.所有者权益 D.利润

『正确答案』ABD

【例题·单选题】编制财务报表时,以“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等式作为编制依据的财务报表是( )。

A.利润表

B.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C.资产负债表

D.现金流量表 『正确答案』A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收入”会计要素特征的有( )。 A.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B.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C.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D.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计量 『正确答案』ABC 三、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要素的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

(一)会计计量属性及其构成

会计计量属性反映了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指为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资产和负债都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方法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

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金额。多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

资产:按现在购买相同或相似的资产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现在偿付该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主要应用于存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

4.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常用于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的确定。资产按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未来现金流出量折现金额计量。

五)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运用于对企业影响较大的事项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等。

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例题·单选题】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 )。 A.现值 B.重置成本

C.历史成本 D.公允价值 『正确答案』C

【例题·判断题】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

『正确答案』× 第二节: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一)财务状况等式

财务状况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二)经营成果等式

经营成果等式,亦称动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恒等关系的会计等式。即: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利润的实现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会计恒等式的是(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答案:A

【例2-1】甲公司收到所有者追加的投资100 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银行存款增加100 000元,所有者权益增加100 000元,未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100000 = + 100000

【例2-2】甲企业用银行存款20 000元购入一批原材料。

企业的存货增加20 000元,同时银行存款减少20 000元。等式保持平衡。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0000 = +

【例2-3】甲企业用银行存款归还所欠乙企业的货款20 000元。

银行存款减少20 000元,应付账款减少20 000元。等式依然成立。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0000 = 20000 +

【例2-4】甲企业经批准同意以资本公积20 000 000元转增资本。

资本公积减少20 000 000元,实收资本增加20 000 000元。等式保持平衡。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 20 000 000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交易或者事项。 企业经济业务按其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九种基本类型: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5)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7)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8)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上述九类基本经济业务的发生均不影响财务状况等式的平衡关系,具体分为三种情形:基本经济业务(1)、(6)、(7)、(8)、(9)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保持不变;基本经济业务(2)、(3)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增加;基本经济业务(4)、(5)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减少。 三、动静结合的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利润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 费用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例题·单选题】某公司月初资产总额250 000元,负债总额为100 000元,本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取得收入共计70 000元,发生费用共计50 000元,则月底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元。

A.310 000 B.180 000 C.100 000 D.170 000 【答案】D 【解析】(250 000-100 000)+70 000-50 000=170 000(元)。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一节 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

会计对象

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复式记账要求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以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第二,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在我国,会计凭证是确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应计入何种会计科目以及分门别类登记账簿的凭据;

第三,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会计科目的设置,有助于成本核算,使各种成本计算成为可能,而通过账面记录与实际结存核对,又为财产清查、保证账实相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四,会计科目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了方便,财务报表是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其提供的及时性,财务报表中的许多项目与会计科目是一致的,并根据会计科目的本期发生额或余额填列。(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可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会计要素)、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会计要素)分类

资产资产类科目

负债负债类科目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会计要素收入损益类科目 费用成本类科目 利润共同类科目 1.资产类科目

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4科目。

5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例题·单选题】( )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 C.会计科目 D.明细分类账 答案:C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1)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可在总分类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在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应收账款-百货大楼 300000 库存商品-折叠沙发床-1.5m 应收账款-千百意商城 650000 库存商品-折叠沙发床-1.8m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各单位由于经济业务活动的具体内容、规模大小与业务繁简程度等情况不尽相同,在具体设置会计科目时,应考虑其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但设置会计科目时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删会计科目。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

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

第一类:资产类科目 1.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

3.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外埠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投出投资款。

4.交易性金融资产:以赚取差价为目的购买股票、债券、基金 5.应收票据: 销售方收到的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 6.应收账款: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方收取的款项。 7.预付账款:预先支付的货款

8.其他应收款:除前面各项应收预付款项外应向对方收取的其他款项。 9.坏账准备:应收款项减值的数额

10.在途物资:采用实际成本法,尚未运抵企业的材料。

材料采购:采用计划成本法,尚未运抵企业的材料。 11.原材料:材料验收入库的库存材料。 12.库存商品:库存的产成品、商品。 13.固定资产:房屋、设备、运输工具等。

14.累计折旧:对固定资产损耗价值所计提的折旧。

15.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叫做在建工程。它记录的是在固定资产建造过程中的成本。

16.工程物资: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的材料、物资。

17.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处置过程中的收入、支出。 第二类:负债类科目

1.短期借款:向银行借入的一年内到期的借款。 2.应付票据:向卖方签发的商业汇票。

3.应付账款:买方欠卖方的货款或接受劳务方欠对方的款项。 4.预收账款:预先收取的款项。

5.应付职工薪酬:应向职工支付的工资、福利费、社保等。 6.应交税费:应缴纳的各种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7.长期借款:向银行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

第三类: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1.实收资本:收到的投资者的投资中按投资比例计算部分。

2.资本公积:收到的投资者超出其投资比例的款项或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

3.盈余公积:按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 4.本年利润

5.利润分配: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 第四类:成本类科目

1.生产成本: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制造费用: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 3。劳务成本: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成本。 4。研发支出: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支出。 第五类:损益类科目

1.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取得的销售材料或租金收入等。 3.营业外收入:非日常业务利得。

4.主营业务成本:已销商品的成本或劳务成本。

5.其他业务成本:所售材料、包装物的成本或出租固定资产折旧 或对出租的无形资产计提的摊销等。

6.营业税金及附加: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

7.销售费用:销售机构发生的费用及销售产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8.管理费用: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的费用。

9.财务费用:借款利息、支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费、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等10.营业外支出:非日常活动损失。

11.所得税费用

【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是( )。 A.投资收益 B.本年利润 C.营业外收入 D.制造费用 答案:B

解析:AC属于损益类科目。D属于成本类科目。 第二节 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类,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不能反映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各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

二、账户的分类

(一)根据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1.总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

2.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

总分类账户和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核算的内容相同,只是反映内容的详细程度有所不同,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核对。

总分类账户统驭和控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从属于总分类账户。 【例题·判断题】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

(二)根据核算的经济内容分类 资产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 共同类账户

【例题·判断题】账户按其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分类,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账户根据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三、账户的功能与结构 (一)账户功能

账户的功能在于连续、系统、完整地提供企业经济活动中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具体信息。

会计要素在特定会计期间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分别称为账户的“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二者统称为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会计要素在会计期末的增减变动结果,称为账户的 “余额”,具体表现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账户上期的期末余额转入本期,即为本期的期初余额;

账户本期的期末余额转入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

账户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统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同一账户,它们的基本关系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十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

1.期末余额一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 2.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3.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 4.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 【例题·多选题】账户中各项金额的关系可用( )表示。

A.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B.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C.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D.本期期初余额=上期期末余额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选项C,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二)账户结构

1.基本结构

(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用以说明经济业务记录的日期); (3)凭证字号(表明账户记录所依据的凭证); (4)摘要(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5)金额(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 【例题·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期初余额 B.余额一般与增加额在同一方向 C.账户的左方发生额等于右方发生额

D.如果一个账户的左方记增加额,右方就记减少额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的表述为:本期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下期的期初余额;选项C,账户的左方发生额不一定等于右方发生额。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会计科目与账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分类,两者核算内容一致,性质相同。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并通过其结构反映某项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

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第一节 会计记账方法的种类 一、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现代会计运用复式记账法。

目前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都普遍采用复式记账法来记录经济业务。

(二)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复式记账法的优点主要有:

(1)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这里的“借”、“贷”已失去其原有的含义,变成纯粹的记账符号。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

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

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账户左方为借方,账户右方为贷方。

(二)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资产、成本、费用

=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贷方增加、借方减少 1. 资产类账户

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借方。 【例题】某企业的库存现金账户期初余额为800 000元,本期库存现金借方发生额合计为200 000元,本期库存现金贷方发生额合计为400 000元,则库存现金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

【例题·单选题】符合资产类账户记账规则的是( )。 A. 增加记借方 B.增加记贷方 C.减少记借方 D.期末若有余额,在贷方『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借方。

2. 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相反;

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贷方。

【例题】某企业应付账款的期初余额为600 000元,本期应付账款贷方发 生额合计为400 000元,本期应付账款借方发生额合计为200 000元。则 应付账款账户的期末余额( )。 借方 应付账款 贷方 期初余额600000

【例题·单选题】应付账款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1 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5 000元,本期贷方余额为2 000元,该账户借方发生额为( )元。 A.借方4 000 B.借方3 000 C.借方2 000 D.贷方2 00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应付账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所以本期借方发生额=期初贷方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贷方余额=1 000+5 000-2 000=4000(元)。

【例题·多选题】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根据( )计算。

A.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一借方本期发生额

B.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一贷方本期发生额 C.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一贷方期末余额 D.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一贷方本期发生额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期初贷方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贷方余额。

3. 成本类账户

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借方。 4. 损益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包括收入和费用(或支出、成本)账户。损益类账户是为了计

算损益而开设的,因而会计期末,应将收入、费用全部转出,转到“本年利润”账户,以计算利润。收入、费用转出后,损益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1)收入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与权益(权益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基本相同, 贷方登记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额(含转出数),结转后无余额。 (2)费用类账户

费用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结构基本相同,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含转出数),结转后无余额。

【例题·单选题】年末所有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均为零,表明( )。 A.当年收入一定为零 B.当年费用一定为零

C.损益类科目发生额在结账时均已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D.当年利润一定是零 『正确答案』C

【例题·单选题】在借贷记账法下,一般有借方余额的会计科目是( )。 A.成本类会计科目 B.负债类会计科目 C.损益类会计科目 D.费用类会计科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资产类和成本类会计科目一般有借方余额。选项B,贷方有余额;选项C、D,无余额。

【例题·多选题】借方登记本期减少发生额的账户有( )。 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收入类账户 D.费用类账户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选项AD,借方登记本期增加发生额.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解析】一项经济业务,记入一个账户的借方,同时也要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记入一个账户的贷方,同时也要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记入借方的金额合

计数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合计数。

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 (一)账户的对应关系

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笔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 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1.会计分录含义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列示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会计分录由应借应贷方向、相互对应的科目及其金额三个要素构成。 在我国,会计分录记载于记账凭证中。 借:原材料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2.会计分录的分类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多借一贷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一借多贷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260 贷:应交税费-城市维护建设费 735 -教育费附加 315 -地方教育费附加 210 一贷多借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3000 销售费用-折旧费 3600 贷:累计折旧 6600 多借多贷 借:银行存款 23 000 应收账款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 3.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 (1)先借后贷,分行列示,“借”和“贷”字后均加冒号,其后紧跟会计科 目,各科目的金额列在其后适当位置。“贷”字与借方科目的首个文字对齐。 (2)在复合会计分录中,“借”“贷”通常只列示在第一个借方科目和第一个贷方科目前。所有借方、贷方一级科目的首个文字各自保存对齐。

(3)当分录中需要列示明细科目时,应按科目级次高低从左向右列示,二级 科目前加破折号,三级科目放在一对小括号中。

(4)借方或贷方会计科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二级科目同属于一个一级科目时,所属一级科目只在第一个二级科目前列出,其余省略,每个二级科目各占一行,其前均应保留破折号,且应保留左对齐。 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1)分析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确定经济业务使各会计科目增加或减少的金额

根据会计科目所属类别及其用途,明确各会计科目应借应贷的方向及其金额 (3)按正确的格式编制会计分录,并检查是否符合记账规则。 五、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通过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一)发生额试算平衡

指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保持平衡。 (依据: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

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二)余额试算平衡

指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与全部账户贷方期末 (初)余额合计保持平衡。(依据是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等式) (三)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的。

试算平衡表通常是在期末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后编制的,试算平衡表中一般应设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三大栏目,其下分设“借方”和“贷方”两个小栏。 编制试算平衡表时的注意事项:

(1)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记入试算表。

(2)如果试算表借贷不相等,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现平衡为止。 (3)即便实现了有关三栏的平衡关系,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①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②重记某项经济业务

③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关账户

④某项经济业务在账户记录中,颠倒了记账方向

⑤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发生多记或少记并相互抵消,借贷仍然平衡 ⑥某项经济业务记录的应借应贷科目正确,但借贷双方金额同时多记或少记,且金额一致,借贷仍然平衡。

20*4年1月,甲公司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收到投资者按投资合同交来的资本金420000元。已存入银行。 (2)向银行借入期限为3个月的借款600000元存入银行。 (3)从银行提取现金8000元作为备用。

(4)购买材料60000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已验收入库,款未付。 (5)签发3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50000元抵付上月所欠货款。 (6)用银行存款100000元偿还前欠的短期借款。

(7)用银行存款300000元购买无须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设备已交付使用。

(8)购买材料40000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其中用银行存款支付30000元,其余货款尚欠,材料已验收入库。

(9)以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100000元,偿还应付账款60000元。 根据以上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借:银行存款 420000 贷:实收资本 420000 (2)借:银行存款 600000 贷:短期借款 600000 (3)借:库存现金 8000 贷:银行存款 8000 (4)借:原材料 60000

贷:应付账款 60000 (5)借:应付账款 50000 贷:应付票据 50000 (6)借:短期借款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7)借:固定资产 30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8)借:原材料 4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应付账款 10000 (9)借:短期借款 100000 应付账款 60000 贷:银行存款 160000

第五章 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第一节 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不同企业的经济业务各有特点,其生产经营业务流程也不尽相同,本章主要介绍企业的资金筹集、设备购置、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商品销售和利润分配等经济业务。 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上述经济业务,账务处理的主要内容有:(1)资金筹集业务的账务处理;(2)固定资产业务的账务处理;(3)材料采购业务的账务处理;(4)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5)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6)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7)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账务处理

企业的资金筹集业务按其资金来源通常分为所有者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所有者权益筹资形成所有者的权益(通常称为权益资本),包括投资者的投资及其增值,这部分资本的所有者既享有企业的经营收益,也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负债筹资形成债权人的权益(通常称为债务资本),主要包括企业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和结算形成的负债资金等,这部分资本的所有者享有按约收回本金和利息的权利。 一、所有者权益筹资业务 (一)所有者投入资本的构成

所有者投入资本按照投资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等。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主要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和资本公积。

实收资本(或股本)是指企业的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以及按照有关规定由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转增资本的资金。

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资本公积作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转增资本。 (一)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所有者权益筹资业务进行核算: 1.“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

“实收资本”账户(股份有限公司一般设置”股本”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 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

该账户贷方登记所有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所有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减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期末实收资本(或股本)总额该账户可按投资者的不同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 细核算。 2.“资本公积”账户 “资本公积”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该账户借方登记资本公积的减少额,贷方登记资本公积的增加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期末资本公积的结余数额。

该账户可按资本公积的来源不同,分别“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进行明细核算。 3.“银行存款”账户

“银行存款”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但是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通过“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核算。该账户借方登记存入的款项,贷方登记提取或支出的存款。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该账户应当按照开户银行、存款种类等分别进行明细核算。 (三)账务处理

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借记“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

【例5-1】甲公司收到投资者投入货币资金100 000元;投入原材料50 000元 投入机器一台,评估价为20 000元;投入专利技术一项,评估价为70 000元 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原材料 50 000 固定资产 20 000 无形资产 70 000 贷:实收资本 240 000

【例5-2】乙公司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300 000元,其中200 000元作为实收 资本,另100 000元作为资本公积,公司收到投资后存入银行,相关手续已办妥。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300 000 贷:实收资本 200 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00 000 二、负债筹资业务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其生产经营对资金的临时性需要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各种借款。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种借款。结算形成的负债主要有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负债筹资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短期借款”账户

“短期借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的短期借款。

该账户贷方登记短期借款本金的增加额,借方登记短期借款本金的减少额。 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期末尚未归还的短期借款。 该账户可按借款种类、贷款人和币种进行明细核算。 2.“长期借款”账户

“长期借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的长期借款。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借入的长期借款本金,借方登记归还的本金和利息。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期末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

该账户可按贷款单位和贷款种类,分别“本金”、“利息调整”等进行明细核算。 3.“应付利息”账户

“应付利息”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借方登记归还的利息。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利息。该账户可按存款人或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4.“财务费用”账户 “财务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通

过“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账户核算。

该账户借方登记手续费、利息费用等的增加额,贷方登记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等。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三)账务处理

1.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企业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归还借款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利息”等科目。

【例题5-3】甲企业于20*4年3月1日从银行借入一笔短期借款10 000元,期限是半年,年利率是4%,利息到期直接支付,不预提。 甲企业有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①借入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短期借款 10 000 ②偿还本息:

借:短期借款 10 000

财务费用 200(10 000×4%/2) 贷:银行存款 10 200 【例题5-4】A股份有限公司于20*4年1月1日向银行借入一笔生产经营用短期借款,共计120 000元,期限为9个月,年利率为4%。根据与银行签署的借款协议,该项借款的本金到期后一次归还,利息分月预提,按季支付。

① 1月1日借入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120 000 贷:短期借款 120 000

②计提1-2月份应付利息:120 000×4%÷12=400(元) 借:财务费用 400 贷:应付利息 400 借:财务费用 400

贷:应付利息 400

③3月末支付第一季度银行借款利息(二、三季度相同) 借:应付利息 800 财务费用 400 贷:银行存款 1 200 ④10月1日偿还银行借款本金: 借:短期借款 120 000

贷:银行存款 120 000 2.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企业借入长期借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借款本金贷记“长期借款--本金”科目,如存在差额,还应借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确定的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按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等科目。

【例题5-5】A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于2014年11月30日从银行借入金4 000 000元,借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8.4%(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不计复利),所借款项已存入银

行。A企业用该借款于当日购买不需安装的生产用设备一台。

借:银行存款 4 000 000 贷:长期借款——本金 4 000 000

(2)A企业于2014年12月31日计提长期借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28 000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28 000

2014年12月31日计提的长期借款利息=4 000 000×8.4%÷12=28 000(元) 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月末计提利息分录同上。 (3)2017年11月30日,企业偿还该笔银行借款本息。 借:长期借款——本金 4 000 000 ——应计利息 980 000 财务费用 28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8 000 第三节 固定资产业务的账务处理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与特征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同时具有以下特征: (1)属于一种有形资产;

(2)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

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不是直接用于出售。

(3)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二、固定资产的成本

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企业可以通过外购、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和融资租赁等方式取得固定资产。不同取得方式下,固定资产成本的具体构成内容及其确定方法也不尽相同。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相关税费:关税+进口消费税

增值税:2009 年1月1日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企业购建(包括购进、接受捐赠、实物投资、自制、改扩建和安装)生产用固定资产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支付的进项税额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自行建造:以建造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其入账价值。

【例题·单选题】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设备所支付的增值税款应记入( )。 A.物资采购 B.固定资产 C.应交税费 D.在建工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企业购建(包括购进、接受捐赠、实物投资、自制、改扩建和安装)生产

用固定资产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支付的进项税额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三、固定资产折旧 (一)概念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其中,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预计净残值:指假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的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预计净残值率:指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额占其原价的比率。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固定资产折旧范围与折旧方法 1.折旧范围

企业应当按月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和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除外。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例题·单选题】下列固定资产中,本月应计提的折旧( )。 A.本月购进的新设备 B.本月报废的旧设置 C.经营性租入的设置 D.已提足折旧的设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月购进的新设备下个月开始计提折旧;经营性租入不属于本企业资产,不用计提折旧;已提足折旧的设备不计提折旧。

【例题·多选题】下列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的有( )。 A.闲置的固定资产 B.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C.经营租出固定资产

D.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企业应当按月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和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除外。

2.折旧方法

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本大纲重点介绍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匀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各月应计提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其中: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率=1÷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例题5-6】某企业外购一台设备,原值为240 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该设备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4%。该设备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第一种方法:

预计净残值=240 000×4%=9 600(元)

应计提折旧额=240 000-9 600=230 400(元)

年折旧率=1÷10×100%=10%

月折旧率=10%÷12=0.8333%

月折旧额=230 400×0.8333%=1 920(元)

或月折旧额=240 000×(1-4%)×0.8333%=1 920(元)

月折旧额=240 000×(1-4%)÷120=1 920(元)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例题5-7】甲公司一台用于产品生产的精密机床,原值为1200 000元,预计可生产10 000件甲产品,预计净残值率为3%。12月生产甲产品300件,12月应计提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预计净残值=1200 000×3%=36 000(元)

应计提折旧额=1200 000-36 000=1164 000(元)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1164 000÷10 000=116.4(元)

12月折旧额=300×116.4=34 920(元)

或月折旧额=300×1200 000×(1-3%)=34 920(元)

10 000

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将影响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内不同时期的折旧费用。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固定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因所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其他环境均有可能发生很大变化,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四、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固定资产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在建工程”账户

“在建工程”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发生的支出。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各项在建工程的实际支出,贷方登记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出的成本等。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的成本。

该账户可按“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在安装设备”、“待摊支出”以及单项工程等进行明细核算。

2.“工程物资”账户

“工程物资”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装的设备以及为生产准备的工器具等。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购入工程物资的成本,贷方登记领用工程物资的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

该账户可按“专用材料”、“专用设备”、“工器具”等进行明细核算。

3.“固定资产”账户

“固定资产”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

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固定资产原价的增加,贷方登记固定资产原价的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固定资产的原价。

该账户可按固定资产类别和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4.“累计折旧”账户

“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备抵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固定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 该账户贷方登记按月提取的折旧额,即累计折旧的增加额,借方登记因减少固定资产而转出的累计折旧。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期末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该账户可按固定资产的类别或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固定资产原价为200万元,第一年的折旧额为10万元,那么第一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10=190万元,第二年又计提了10万元的折旧,那么第二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10-10=180万元。

【例题·单选题】关于“累计折旧”科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科目用来反映固定资产损耗价值

B.计提折旧应计入该科目的借方

C.该科目期末余额应为贷方余额

D.企业每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计提折旧表示累计折旧增加了,累计折旧增加额登记在贷方。

五、账务处理

(一)固定资产的购入

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题5-8】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240 000元,增值税额为40 800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固定资产 2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0 800

贷:银行存款 280 800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

企业按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根据固定资产的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借记“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支出”、“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例题5-9】20*4年1月,甲公司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情况如下:

生产车间厂房计提折旧76000元,机器设备计提折旧90 000元。

管理部门房屋建筑计提折旧130 000元,运输工具计提折旧48 000元。

销售部门房屋建筑计提折旧64 000元,运输工具计提折旧52 600元。

『正确答案』

借:制造费用 166 000

管理费用 178 000

销售费用 116 600

贷:累计折旧 460 600

第四节 材料采购业务的账务处理

一、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的采购成本是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

在实务中,企业也可以将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先进行归集,期末,按照所购材料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注意】

不同纳税人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处理不同

一般纳税人 ——不计入成本

小规模纳税人——计入成本

【例题·单选题】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 )万元。

A.27 B.29

C.29.25 D.31.2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购时的增值税是不计入采购成本的。包装物押金包装物的押金最终是要收回的,不计入采购成本中。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25+2=27万元。

二、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材料采购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原材料”账户

“原材料”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企业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该账户借方登记已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该账户可按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2.“材料采购”账户

“材料采购”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以及材料入库时结转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以及材料入库时结转的超支差异。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该账户可按供应单位和材料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3.“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

该账户借方登记入库材料形成的超支差异以及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入库材料形成的节约差异以及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该账户可以分别“原材料”、“周转材料”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4.“在途物资”账户

“在途物资”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该账户借方登记购入材料、商品等物资的买价和采购费用(采购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已验收入库材料、商品等物资应结转的实际采购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在途材料、商品等物资的采购成本。

该账户可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5.“应付账款”账户

“应付账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

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因购入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尚未支付的款项,借方登记偿还的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期末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余额;如果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预付账款余额。该账户可按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6.“应付票据”账户

“应付票据”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借方登记企业已经支付或者到期无力支付的商业汇票。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

该账户可按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7.“预付账款”账户

“预付账款”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该账户,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账户。

该账户的借方登记企业因购货等业务预付的款项,贷方登记企业收到货物后应支付的款项等。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预付的款项;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尚需补付的款项。

该账户可按供货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8.“应交税费”账户

“应交税费”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等,也通过本账户核算。

该账户贷方登记各种应交未交税费的增加额,借方登记实际缴纳的各种税费。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

该账户可按应交的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账务处理

材料的日常收发结存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一)实际成本法核算的账务处理

实际成本法下,一般通过“原材料”和“在途物资”等科目进行核算。企业外购材料时,按材料是否验收入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材料已验收入库

如果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按支付的实际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预付账款”等科目。

如果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按相关发票凭证上应付的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如果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但月末仍未收到相关发票凭证,按照暂估价入

账,即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下月初作相反分录予以冲回,收到相关发票账单后再编制会计分录。

2.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如果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按支付的金额,借记“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待验收入库时再作后续分录。

对于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企业应根据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例题5-10】甲公司对外订购一批材料,按合同约定先付款20 000元。一个月后,该公司收到专用发票,记载货款为25 000元,增值税4 350元,且材料已验收入库,补付余款。该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

当该公司按合同预定付款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付账款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材料验收入库时,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2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 350

贷:预付账款 29 350

该公司补付余款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付账款 9 350

贷:银行存款 9 350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该公司预付款项的金额大于最终应支付的金额,则需作相反会计分录。

【例题5-11】乙公司外购一批原材料,专用发票记载货款为25 000元,增值税4 350元,且材料已验收入库。如果该公司未支付货款,开出一张金额为10 000元的银行汇票。该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

材料验收入库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2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 350

贷:应付账款 19 350

应付票据 10 000

【例题5-12】丙公司外购一批原材料,专用发票上记载货款为25 000元,增值税4 350元,全部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该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

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途物资 2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 350

贷:银行存款 29 350

材料验收入库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25 000

贷:在途物资 25 000

(二)计划成本法核算的账务处理

计划成本法下,一般通过“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进行核算。企业外购材料时,按材料是否验收入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材料已验收入库

如果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按支付的实际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计划成本金额,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或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如果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按相关发票凭证上应付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按计划成本金额,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或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如果材料已经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月末仍未收到相关发票凭证,按照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即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下月初作相反分录予以冲回,收到账单后再编制会计分录。

2.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如果相关发票凭证已到,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按支付或应付的实际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待验收入库时再作后续分录。

对于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企业应根据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例题5-13】甲公司外购一批原材料,货款10 000元,增值税1 7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为11 000元,材料未验收入库,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该公司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原材料。

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 11 700

材料验收入库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11 000

贷:材料采购 11 000

借:材料采购 1 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1 000

【例题5-14】乙公司外购一批原材料,材料已验收入库,但月末仍未收到相关发票凭证,该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0 000元。该公司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原材料。

月末暂估入账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800 000

贷:应付账款 800 000

下月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收到发票账单后再编制会计分录。

2.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如果相关发票凭证已到,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按支付或应付的实际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待验收入库时再作后续分录。

对于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企业应根据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第五节 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

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生产资料的耗费过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是企业为获得收入而预先垫支并需要得到补偿的资金耗费。这些费用最终都要归集、分配给特定的产品,形成产品的成本。产品成本的核算是指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费用发生

总额,并按适当方法分别计算出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等。

一、生产费用的构成

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一)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二)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

(三)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二、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生产费用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生产成本”账户

“生产成本”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

该账户借方登记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其他直接支出,以及期末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制造费用;贷方登记完工入库产成品应结转的生产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成本。

该账户可按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如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2.“制造费用”账户

“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该账户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贷方登记期末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的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期末结转后,该账户一般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不同的生产车间、部门和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3.“库存商品”账户

“库存商品”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该账户借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库存商品成本,贷方登记发出的库存商品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该账户可按库存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4.“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

该账户借方登记本月实际支付的职工薪酬数额;贷方登记本月计算的应付职工薪酬总额,包括各种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费等。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该账户可按“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账务处理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在确定材料费用时,应根据领料凭证区分车间、部门和不同用途后,按照确定的结果将发出材料的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原材料”等科目。

对于直接用于某种产品生产的材料费用,应直接计入该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直接材料费用项目;对于由多种产品共同耗用、应由这些产品共同负担的材料费用,应选择适当的标准在这些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按分担的金额计入相应的成本计算对象(生产产品的品种、类别等);对于为提供生产条件等间接消耗的各种材料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归集,期末再同其他间接费用一起按照一定的标准

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对于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的材料费用,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从表5-1可以看出,A产品直接耗用甲、乙材料共150 000元,B产品直接耗用甲、乙材料共210 000元;车间一般性消耗的甲、乙材料共31 00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50 000

——B产品 210 000

制造费用 31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76 000

原材料——乙材料 215 000

(二)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具体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对于短期职工薪酬,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按实际发生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短期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其中,生产工人的短期职工薪酬应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短期职工薪酬属于间接费用,应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当企业采用计件工资制时,生产工人的短期职工薪酬属于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有关产品的成本。当企业采用计时工资制时,对于只生产一种产品的生产工人的短期职工薪酬也属于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对于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生产工人的短期职工薪酬,则需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实际生产工时或定额生产工时等)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2.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短期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3.除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的其他短期职工薪酬应计入当期损益。如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和专设销售机构销售人员的短期职工薪酬均属于期间费用,应分别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例题5-16】续【例题5-15】该公司根据当月考勤记录和生产记录等,计算确定的本月职工工资如下:A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一共640 000元,B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一共66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一共37 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一共35 000元。月末,以银行存款支付。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A产品 640 000

——B产品 660 000

制造费用 37 000

管理费用 3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372 000

支付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 640 000

贷:银行存款 1372 000

(三)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按月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企业可以采取的分配标准包括机器工时、人工工时、计划分配率等。

企业发生制造费用时,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结转或分摊时,借记“生产成本”等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例题5-17】续【例题5-16】该公司按照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其中A产品生产工时为45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4000小时。根据【例题5-15】、【例题5-16】可知,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为68 000元(31 000+37 000),按照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计算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68 000÷(4500+4000)=8(元/工时)

A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额=4500×8=36 000(元)

B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额=4000×8=32 000(元)

分配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A产品 36 000

——B产品 32 000

贷:制造费用 68 000

(四)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与结转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是指将企业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以便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有关产品成本信息是进行库存商品计价和确定销售成本的依据,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

企业应设置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用来归集应计入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通过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企业各月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费用已记入“生产成本”科目中。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用完工产品总成本除以该种产品的完工总产量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未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产品在产品的总成本。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一部分完工,一部分未完工,这时归集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费用总额还要采取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才能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

-期末在产品成本

当产品生产完成并验收入库时,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

【例题5-18】续【例题5-17】该公司月末恰无在产品,生产的A、B产品全部完工,其中A产品总成本826 000元,B产品总成本902 000元。A、B产品已验收入库,结转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 ——A产品 826 000

——B产品 902 000

贷:生产成本——A产品 826 000

——B产品 902 000

第六节 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

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涉及商品销售、其他销售等业务收入、成本、费用和相关税费的确认与计量等内容。

一、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企业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商品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是指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即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超过50%。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销售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即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主营业务收入(按净额结转),以及发生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时应冲减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应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其他业务收入”账户

“其他业务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等。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实现的其他业务收入,即其他业务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其他业务收入。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其他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3.“应收账款”账户

“应收账款”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该账户借方登记由于销售商品以及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应收账款,包括应收取的价款、税款和代垫款等;贷方登记已经收回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通常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如果在贷方,反映企业预收的账款。

该账户应按不同的债务人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4.“应收票据”账户

“应收票据”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收到的应收票据,贷方登记票据到期收回的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持有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

该账户可按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5.“预收账款”账户

“预收账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账户,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账户。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等,借方登记销售实现时按实现的收入转销的预

收款项等。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预收的款项;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已转销但尚未收取的款项。

该账户可按购货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6.“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

该账户借方登记主营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主营业务成本。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7.“其他业务成本”账户

“其他业务成本”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该账户借方登记其他业务的支出额,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其他业务支出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其他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8.“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

“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需注意的是,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通过“管理费用”账户核算,但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通过该账户核算。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应按规定计算确定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费,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费。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三、账务处理

(一)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应按实际收到、应收或者预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科目,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对于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人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

(二)主营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

期(月)末,企业应根据本期(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等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时的营业成本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例题5-19】甲公司销售产品100件,每件售价320元,发票上注明该批产品的价款为32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5 440元,该公司收到一张已承兑的包含全部款项的商业汇票。会计分录: 借:应收票据 37 4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440

在处理主营业务收入账务的同时,该公司还要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该产品每件成本为160元。结转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 000

贷:库存商品 16 000

【例题5-20】乙公司按照合同规定预收一笔货款25 000元,存入银行。产品完工后,乙公司按照合同规定发出产品200件,发票注明的价款为30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5 100元。该产品的成本为每件100元。乙公司随后收到补付款项10 100元。

该公司收到预收款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25 000

贷:预收账款 25 000

该公司发出产品并收到发票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收账款 35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100

该公司收到补款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 100

贷:预收账款 10 100

同时结转产品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 000

贷:库存商品 20 000

(三)其他业务收入与成本的账务处理

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一个企业的主营业务可能是另一个企业的其他业务,即便在同一个企业,不同期间的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内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当企业发生其他业务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按确定的收入金额,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同时确认有关税金;在结转其他业务收入的同一会计期间,企业应根据本期应结转的其他业务成本金额,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例题5-21】甲公司销售一批原材料,价款30 000元,成本25 000元,增值税5 100元,款项收到存入银行。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35 1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1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5 000

贷:原材料 25 000

企业比较常用的其他业务除销售原材料外,还有转让商标的使用权、出租包装物等。

第七节 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期间费用的构成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成本核算对象的,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

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

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 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包括由企业负担的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

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

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门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业务费、折旧费,以及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金融机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二、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期间费用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管理费用”账户

“管理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该账户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管理费用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销售费用”账户

“销售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

该账户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销售费用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3.“财务费用”账户

“财务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通过“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账户核算。

该账户借方登记手续费、利息费用等的增加额,贷方登记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等。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账务处理

(一)管理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在实际发生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银行存款”等科目。

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业务招待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技术转让费、企业研究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研发支出”等科目。

【例题·多选题】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计提下列税费时,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有( )。

A.印花税

B.所得税

C.房产税

D.矿产资源补偿费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B,所得税不属于管理费用,企业所得税属于“所得税费用”。

(二)销售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发生的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费用,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科目。

【例题·单选题】销售费用不包括( )。

A.汇兑损失

B.包装费

C.广告费

D.专设的销售机构发生的职工薪酬、折旧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汇兑损失属于财务费用。

(三)财务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利息”等科目。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损益、现金折扣,借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例题】企业转账支付金融机构手续费500元。

『正确答案』

借:财务费用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第八节 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一、利润形成的账务处理

(一)利润的形成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由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层次构成。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这一指标能够比较恰当地反映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其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又称税前利润,是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 净利润,又称税后利润,是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二)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利润形成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本年利润”账户

“本年利润”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

损)。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将各损益类账户的金额转入本账户,结平各损益类账户。

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期(月)末转入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等;借方登记企业期(月)末转入的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投资损失和所得税费用等。上述结转完成后,余额如在贷方,即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余额如在借方,即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年度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转入“利 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贷方(或借方),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2.“投资收益”账户

“投资收益”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该账户贷方登记实现的投资收益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投资净损失;借方登记发生的投资损失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投资净收益。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投资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3.“营业外收入”账户

“营业外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该账户贷方登记营业外收入的实现,即营业外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会计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外收入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营业外收入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4.“营业外支出”账户

“营业外支出”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该账户借方登记营业外支出的发生,即营业外支出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外支出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支出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5.“所得税费用”账户

“所得税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贷方登记企业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所得税。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三)账务处理

会计期末(月末或年末)结转各项收入时,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各项支出时,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二、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协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利润指定其特定用途和分配给投资者的行为。利润分配的过程和结果不仅关系到每个股东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

(一)利润分配的顺序

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按照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利润分配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企业在利润分配前,应根据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其他转入的金额(如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等项目,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可供分配的利润=净利润(或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其他转入的金额

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累计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利润为正数(即累计盈利),则可进行后续分配。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应当按照当年净利润(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超过注册资本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如果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为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如果存在年初累计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应为可供分配的利润。

例如,甲公司年初累计亏损10万元,当年实现净利润100元,则可供分配利润为9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的基数为90万元;如果甲公司年初累计盈余10万元,当年实现净利润100元,则可供分配利润为11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的基数为100万元;如果甲公司年初累计亏损150万元,当年实现净利润100元,则可供分配利润为-5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的基数为零。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公司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净利润中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扣除提取的盈余公积后,形成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即: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

企业可采用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和财产股利等形式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二)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利润分配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利润分配”账户

“利润分配”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

该账户借方登记实际分配的利润额,包括提取的盈余公积和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以及年末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全年发生的净亏损;贷方登记用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额等其他转入数,以及年末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全年实现的净利润。年末,应将“利润分配”账户下的其他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结转后,除“未分配利润”明细 账户可能有余额外,其他各个明细账户均无余额。“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为历年累积的未分配利润(即可供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借方余额为历年累积的未弥补亏损(即留待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

该账户应当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

2.“盈余公积”账户

“盈余公积”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该账户贷方登记提取的盈余公积,即盈余公积的增加额,借方登记实际使用的盈余公积,即盈余公积的减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结余的盈余公积。

该账户应当分别“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进行明细核算。

3.“应付股利”账户

“应付股利”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该账户贷方登记应付给投资者股利或利润的增加额;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给投资者的股利或利润,即应付股利的减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该账户可按投资者进行明细核算。

(三)账务处理

1.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会计期末,企业应将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即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则做相反会计分录。 结转前,如果“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余额在借方,上述结转当年所实现净利润的分录同时反映了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自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情况。因此,在用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时,不需另行编制会计分录。

【例5-23】续【例5-22】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会计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 9 00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0 000

2.提取盈余公积

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科目;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

【例5-24】续【例5-23】该公司20*4年实现净利润900 000元,公司股东大会决定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20%提取任意盈余公积,会计分录如下: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90 000

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180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90 000

——任意盈余公积 180 000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按应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等科目;以股票股利转作股本的金额,借记“利润分配——转作股本股利”科目,贷记“股本”等科目。

董事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不做账务处理,但应在附注中披露。

【例5-25】续【例5-24】该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 000元,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100 000

贷:应付股利 100 000

支付现金股利时,会计分录:

借:应付股利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4.盈余公积补亏

企业发生的亏损,除用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弥补外,还可使用累积的盈余公积弥补。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科目。

5.企业未分配利润的形成

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利润分配”科目所属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该科目“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即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等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利润分配——

应付现金股利”、“利润分配——转作股本股利”等科目。

结转后,“利润分配”科目中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所属其他明细科目无余额。“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表示累积未分配的利润,该科目如果出现借方余额,则表示累积未弥补的亏损。


相关内容

  • 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讲解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 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讲解 --归纳法与演绎法的对比 柳秋红 (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摘要]本文针对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分别引入归纳法与演绎法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以归纳法为主.演绎法为辅进行教学,是 ...

  • 北京林业大学会计考研如何准备最好
  • 北京林业大学会计考研如何准备最好 北京林业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林业大学会计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京林业大学考研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会计硕士考研的一些学习方法解读 "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事 ...

  • 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
  • 注册会计师参考资料(2009年12月) 一 近几年通过率的数据: (1)2007年: 2007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与06年相当,经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批准,2007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和英语测试成绩于12月21日正式发布,考生可登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进行查询.2007年度注册会 ...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会计基础>. <初级会计电算化>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 <经济法基础> <初级会计实务>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 <会计>. <审计>. <财务成本管理&g ...

  • qjzuuo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
  •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会计基础>. <初 ...

  • [短期借款的核算]说稿
  • <短期借款的核算>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作用. 本课选自高教版<企业财务会计>(第二版)第八章流动负债第三节的内容.学生在基础会计中简单地学过利用短期借款筹集资金,本节更具体地学习有关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采用预提方式计提利息为第五节预提费用的理解打好基础 ...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_重点归纳资料[绝密]
  • 第一章 总 论 第二章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第四章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 [复习方向]本章新增内容较多,难度较大,但考核点相对固定,在冲刺阶段同学们务必将老师提示的重要考点熟练掌握,对教材中难度较大的内容可适当予以取舍,本章同样有可能考核不定项选择题,其中考核企业所得税的可能要大于 ...

  • 固定资产取得说课稿
  • 固定资产取得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我叫XX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固定资产取得,这是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写的<中级会计实务>第三章第一节里面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是进行固定资产 ...

  • 北科大会计专硕就业情况好不好
  • 北科大会计专硕就业情况好不好 本文详细介绍北科大会计专硕就业,北科大会计专硕考研难度.北科大会计专硕研究方向,北科大会计专硕考研初试经验,北科大会计专硕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科大会计专硕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京科技大学考研机构! 一.北科大会计专硕 ...

  • 财科所会计硕士考研都考哪些科目
  • 财科所会计硕士考研都考哪些科目 本文系统介绍财科所会计硕士考研难度,财科所会计硕士就业,财科所会计硕士考试科目,财科所会计硕士考研参考书,财科所会计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财科所会计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财科所考研机构! 财科所会计硕士考试科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