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的拒绝]教学设计

《牡丹的拒绝》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设计;牡丹的拒绝;高贵

摘要:作家张抗抗的经典美文《牡丹的拒绝》被世人喜爱,文中精彩的描写语言及彰显的高贵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在本篇教学设计中,着重通过文中对牡丹的三处精彩描写来学习牡丹的高贵品位,从而去做一名幸福的高贵之人。

【中图分类号】g63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强化托物言志一类散文的阅读思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描写牡丹的语言体会牡丹的形象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牡丹的品位,做一个高尚的人。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唐。白居易《牡丹》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元。李孝光《牡丹诗》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赏牡丹》 此类诗作,不胜枚举。

那么,牡丹何以博得众人如此的青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中去寻求答案。

(二)、感知文本,品味牡丹。

1、学生自读并思考:牡丹在拒绝什么?【生答、师导】

明确:拒绝开放

2、学生齐读写牡丹拒绝开放的13、14自然段

牡丹呈现给我们一副怎样的拒绝姿态?【生答、师导】 明确:作者以拟人手法突出了牡丹的傲慢。

3、牡丹为何拒绝开放?【生答、师导】

明确: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

小结:牡丹诗头可破,血可流,原则不可丢。对于牡丹而言,赞颂诚可贵,荣誉价更高,若为原则故,二者皆可抛。可见,牡丹拒绝开放的背后彰显的是拒绝苟且,拒绝俯就,拒绝妥协,拒绝媚俗的个性。

过渡设计:牡丹拒绝了开放,但在文中我们怎么却看到了她的开放和凋谢呢?【生答、师导】

明确:作者由实入虚,通过想象给我们呈现了牡丹的开放和凋谢。

4、学生自读写牡丹怒放的17、18自然段,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加以赏析。【学生分享感受】

明确:用比喻、排比和引用突出了花开之盛,真可谓不开则已,一开惊人。其卓尔不群、遗世独立的姿态不禁让人感慨:此花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开。我们由此可见牡丹拒绝平庸,自成高格的高贵。所以唐朝皮日休有诗曰: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过渡设计:正是源于这份拒绝庸俗的高贵,在面对花谢花败,萎顿和衰老的困境时,牡丹做出了异于常花的抉择。

5、体味牡丹惊心动魄的告别

学生齐读19自然段“一阵清风徐来。。。。。。惊心动魄的体味。” 牡丹的凋谢姿态是怎样的?【生答】

明确:盛期牡丹整朵整朵地坠落,花瓣绚丽,落地时依旧鲜艳夺目。牡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个性从这些字句中展露无遗。正所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壮烈在人间。拒绝媚俗,牡丹态度决绝。

6、总结: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凡此种种,怎一个”美”字了得!

所以作者说: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美,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生齐读】

所以人们: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教科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生齐读】

欧阳修: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奇在何处?

明确:奇在不为武则天开,不为焦渴与翘盼的世人开,只为坚守内心那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的高贵的品位。所以,“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让这份高贵绵亘。

(三)、行课至此,牡丹还是那牡丹吗?

牡丹是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牡丹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牡丹是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牡丹是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牡丹是他:人不可有傲气,但人不可无傲骨

牡丹还是谁?【生谈】

最后一段寄予了作者对世人的规劝和期盼,请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段话来表达。【大家互相分享】

(四)、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对于这一类散文,我们抓住事物的特点,探究其内在的深意就可触及文章的主旨。

最后,让我们一起从今天起,从现在起,做一个高贵的幸福之人吧。

板书设计: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傲慢

拒绝苟且

拒绝俯就高贵

拒绝妥协

拒绝媚俗

《牡丹的拒绝》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设计;牡丹的拒绝;高贵

摘要:作家张抗抗的经典美文《牡丹的拒绝》被世人喜爱,文中精彩的描写语言及彰显的高贵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在本篇教学设计中,着重通过文中对牡丹的三处精彩描写来学习牡丹的高贵品位,从而去做一名幸福的高贵之人。

【中图分类号】g63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强化托物言志一类散文的阅读思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描写牡丹的语言体会牡丹的形象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牡丹的品位,做一个高尚的人。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唐。白居易《牡丹》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元。李孝光《牡丹诗》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赏牡丹》 此类诗作,不胜枚举。

那么,牡丹何以博得众人如此的青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中去寻求答案。

(二)、感知文本,品味牡丹。

1、学生自读并思考:牡丹在拒绝什么?【生答、师导】

明确:拒绝开放

2、学生齐读写牡丹拒绝开放的13、14自然段

牡丹呈现给我们一副怎样的拒绝姿态?【生答、师导】 明确:作者以拟人手法突出了牡丹的傲慢。

3、牡丹为何拒绝开放?【生答、师导】

明确: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

小结:牡丹诗头可破,血可流,原则不可丢。对于牡丹而言,赞颂诚可贵,荣誉价更高,若为原则故,二者皆可抛。可见,牡丹拒绝开放的背后彰显的是拒绝苟且,拒绝俯就,拒绝妥协,拒绝媚俗的个性。

过渡设计:牡丹拒绝了开放,但在文中我们怎么却看到了她的开放和凋谢呢?【生答、师导】

明确:作者由实入虚,通过想象给我们呈现了牡丹的开放和凋谢。

4、学生自读写牡丹怒放的17、18自然段,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加以赏析。【学生分享感受】

明确:用比喻、排比和引用突出了花开之盛,真可谓不开则已,一开惊人。其卓尔不群、遗世独立的姿态不禁让人感慨:此花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开。我们由此可见牡丹拒绝平庸,自成高格的高贵。所以唐朝皮日休有诗曰: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过渡设计:正是源于这份拒绝庸俗的高贵,在面对花谢花败,萎顿和衰老的困境时,牡丹做出了异于常花的抉择。

5、体味牡丹惊心动魄的告别

学生齐读19自然段“一阵清风徐来。。。。。。惊心动魄的体味。” 牡丹的凋谢姿态是怎样的?【生答】

明确:盛期牡丹整朵整朵地坠落,花瓣绚丽,落地时依旧鲜艳夺目。牡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个性从这些字句中展露无遗。正所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壮烈在人间。拒绝媚俗,牡丹态度决绝。

6、总结: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凡此种种,怎一个”美”字了得!

所以作者说: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美,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生齐读】

所以人们: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教科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生齐读】

欧阳修: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奇在何处?

明确:奇在不为武则天开,不为焦渴与翘盼的世人开,只为坚守内心那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的高贵的品位。所以,“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让这份高贵绵亘。

(三)、行课至此,牡丹还是那牡丹吗?

牡丹是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牡丹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牡丹是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牡丹是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牡丹是他:人不可有傲气,但人不可无傲骨

牡丹还是谁?【生谈】

最后一段寄予了作者对世人的规劝和期盼,请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段话来表达。【大家互相分享】

(四)、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对于这一类散文,我们抓住事物的特点,探究其内在的深意就可触及文章的主旨。

最后,让我们一起从今天起,从现在起,做一个高贵的幸福之人吧。

板书设计: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傲慢

拒绝苟且

拒绝俯就高贵

拒绝妥协

拒绝媚俗


相关内容

  • 1.牡丹的拒绝
  •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教学目标: 1. 体会和学习牡丹的个性美和品味美,理解感悟文中深刻的意蕴. 2. 帮助学生欣赏本文巧妙的构思,理解本文的深刻内涵. 3. 学习"牡丹"的那种拒绝苟且与媚俗的高尚情操,做一个有品位的人. 教学重点: 1. 体味牡丹的个性之美,高贵 ...

  • 牡丹的拒绝阅读答案
  • 牡丹的拒绝 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 ...

  • 普通话考试朗读材料:牡丹的拒绝
  • 普通话考试朗读材料:牡丹的拒绝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妖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撒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在地上,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

  • [洛阳牡丹记]教学设计(1)
  • <洛阳牡丹记>教学设计(1) 北京延庆三中 张迪 一.学情及教学重点 <洛阳牡丹记>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花卉专著.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在散文方面造诣很深无须赘言,就连写类似于<洛阳牡丹记>这样的科普类文章也出手不凡,其为文之道值得我们仔 ...

  • 牡丹江市区2010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方案 浏览文章 牡丹江退役士兵安置网
  • 牡丹江市区2010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方案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11   更新时间:2011年05月31 [字体:大中小] 牡丹江市区2010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方案 牡政发[2011] 10号 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9年冬季退役士兵接 ...

  • 牡丹卡业务收费标准
  • 收费项目 收费标准 备注 年费 牡丹双币贷记卡 个人卡 牡丹白金卡主卡2000元/卡/年:牡丹白金卡副卡1000元/卡/年 金卡主卡200元/卡/年:金卡副卡100元/卡/年 普通卡主卡100元/卡/年:普通卡副卡50元/卡/年 商务差旅卡 金卡400元/卡/年:普通卡200元/卡/年 牡丹人民币贷 ...

  • 高三语文 散文阅读 讲.评.答
  • 散文阅读答题思路整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文章开头说"我对它却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对芦苇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的原因. ①记载着美好的童年时光 ②守住心中的信念与生命的尊严,在生命的激流中永不倒下 ③淡泊从容,朴索洁净,坦荡高昂 ④无私 ...

  • 赞美牡丹的句子
  • 1.雨中的牡丹,高贵如百合,纯洁如净莲,如此高贵纯洁的牡丹自盛唐就被视若富贵的象征,殊不知牡丹曾拒绝武则天触犯龙颜也不为之吐露芬芳.也正因如此,才繁衍除了这闻名遐迩的洛阳牡丹城. 2.牡丹是被当作富贵的象征膜拜的,而在洛阳牡丹城见到的却是如此与众不同的牡丹,并因她的傲气和纯洁宽容的品性而卓然不群. ...

  • 牡丹国际信用卡领用合约
  • 编号:_________ 甲方(申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发卡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基于知悉并理解<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国际信用卡章程>和本合约文本,自愿申领牡丹国际信用卡(以下简称国际卡),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