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

度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

法发〔2000〕5号

为确保司法公正,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现就审判人员执行回避制度及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 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 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 的;

(五)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第二条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但 应当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一)未经批准,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

(二)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办 理该案件的;

(三)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委 托的人报销费用的;

(四)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各项活动 的;

(五)向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或者其他物品 ,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购买商品、装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给予的好处的。

第三条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不得再参与该案其 他程序的审判。

第四条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内,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 ,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后,担任原任职法院审 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对方当事人认为可能影响公正审判而提出异议的, 人民法院应当支持,不予准许本院离任人员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但是作为当 事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代理诉讼或者进行辩护的除外。

第五条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担任其所在法院审 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第六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或者根据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举报,认为 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违反本规定第一条至第三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经核查属实,

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第七条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认为审判人员有违反本规定行为的,可以向 法院纪检、监察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受理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将有 关意见反馈举报人。

第八条审判人员明知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至第三条规定情形之一,故意不依法自行 回避或者对符合回避条件的申请故意不作出回避决定的,依照《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 分办法(试行)》的规定予以处分。

审判人员明知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具有本规定第四条、第五条规定情形之一,故 意不作出正确决定的,参照《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第二十四条的规 定予以处分。

第九条本规定所称审判人员是指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 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

本规定所称法院其他工作人员是指法院中占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

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司法鉴定人员、勘验人员的回避问题,参照审 判人员回避的有关内容执行。

执行员在执行过程中的回避问题,参照审判人员回避的有关内容执行。 2000年1月3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

度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

法发〔2000〕5号

为确保司法公正,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现就审判人员执行回避制度及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 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 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 的;

(五)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第二条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但 应当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一)未经批准,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

(二)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办 理该案件的;

(三)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委 托的人报销费用的;

(四)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各项活动 的;

(五)向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或者其他物品 ,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购买商品、装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给予的好处的。

第三条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不得再参与该案其 他程序的审判。

第四条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内,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 ,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后,担任原任职法院审 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对方当事人认为可能影响公正审判而提出异议的, 人民法院应当支持,不予准许本院离任人员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但是作为当 事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代理诉讼或者进行辩护的除外。

第五条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担任其所在法院审 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第六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或者根据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举报,认为 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违反本规定第一条至第三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经核查属实,

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第七条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认为审判人员有违反本规定行为的,可以向 法院纪检、监察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受理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将有 关意见反馈举报人。

第八条审判人员明知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至第三条规定情形之一,故意不依法自行 回避或者对符合回避条件的申请故意不作出回避决定的,依照《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 分办法(试行)》的规定予以处分。

审判人员明知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具有本规定第四条、第五条规定情形之一,故 意不作出正确决定的,参照《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第二十四条的规 定予以处分。

第九条本规定所称审判人员是指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 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

本规定所称法院其他工作人员是指法院中占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

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司法鉴定人员、勘验人员的回避问题,参照审 判人员回避的有关内容执行。

执行员在执行过程中的回避问题,参照审判人员回避的有关内容执行。 2000年1月31日


相关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执行回避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 2011年06月14日10:39 东方法眼671人次浏览 评论0条字号:T|T 核心提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执行回避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1年4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6月13日起施行. (2011年4月11 ...

  • XX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 xx年上半年我院的纪检监察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纪委和省市县纪委全会以及上级法院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建立建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把纪检监察工作与“一心为民、 ...

  • 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规划
  •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大力推进我院各项改革,用两年左右时间,使我院领导班子全面加强,法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物质装备和基础建设有较大改善,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各项目标顺利实现,把我院建设成为符 ...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作高法工作报告(实录)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作高法工作报告(实录)2011-03-11 17:01:32 来源:中国网 我要评论 [进入论坛] 分享好友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徐讯 摄影 中国网北京 3 月 11 日讯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11 日下 ...

  • 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地方司法规范
  • 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法官和律师队伍建设,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 ...

  •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
  •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十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人民法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客观分析了目前人民法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2012年全国法院工作作出五项部署.<报告>简明务实,在谋篇布局上 ...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民商事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严格执行民商事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 2004年1月15日 苏高法审委[2004]2号 为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人民商事案件审限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现就民商 ...

  • 公开审判制度调查报告
  • 作者: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法律适用 2007年10期 公开审判制度包括三个维度,即制度设计.制度操作和制度认知.从理论上说,三者具有正相关系,并共同构成制度发展的基本动因.三者只有协调发展才能维持制度的正常运行,反之,将相互抵消,进而抑制制度的总体功能.本报告在兼顾理论观点的前提下,采取实证的 ...

  • 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立案制度
  • 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立案制度 发布时间:2011-10-20 16:44:57 一.责任单位和人员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信访局中合议庭.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 二.权力行使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