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与教训点滴

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与教训点滴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刘彦锋

2009年9月15日至10月5日,河南省文物局组织举办的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在罗马第二大学举行。9月16日上午,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博物院,以及郑州、洛阳、南阳等省辖市文博单位的16名专业人员参加了在罗马第二大学举行的开班仪式。仪式上,罗马第二大学多纳托·阿布鲁泽斯教授介绍了培训日程安排和授课老师,并代表培训单位对全体学员表示欢迎。在接下来近三个星期的的培训和实地考察中,学习了意大利中世纪时期砖石建筑技术和市区保护的一些范例,庞贝遗址历史和现状及遗址保护的实例,对修复使用的传统和现代材料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有了许多感性的认识。

意大利古罗马帝国时期遗留下的大量文化遗产,经过两千年的历史变迁,有些已毁于战争,比如古罗马城,有些毁于自然灾害,比如庞贝古城,哈德良庄园。保存下来的文物建筑及其他文化遗产历经风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在几个世纪前已经开始,这其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同时也有很多教训,以前修复的工程,今天又存在再修复的问题。

作为一名文物考古发掘人员,知道我国的文物保护以原址保护为主,现阶段不提倡主动发掘,因为发掘也就是破坏,所以重要的遗址原则上原址保护,意大利庞贝古城的发掘就经历了一个这样的一个过

程,早在十七世纪就已开始发掘,在发掘过程中遇到大量的壁画、马赛克地面和其他文物需要保护、加固。现在整个古城已发掘三分之二,保护工作严重滞后,所以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停止了发掘,保护工作成了庞贝古城文物保护机构的主要工作。

莫利那瑞博士为我们介绍的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史,在中世纪时期,还没有文物保护的意识,对以往的建筑只是简单地利用。在文艺复兴时期,还主要是对历史建筑的再利用,同样没有保护的概念,进行修复加固工作,注重的是美学价值而不是历史价值。由于大量的文物建筑被毁坏,后来就有了用法律保护文物的意识,在十九世纪之后,更加重视文物保护,从1830年以后,有了专门的文物保护组织和专职团队。

早期的文物保护,也就是修复工作,从美学的角度考虑,文物建筑修复后看不出那些是修复的,哪些是原来的,甚至有些是想像式的修复,也就是臆造,经过大量的修复工作和激烈的争论,一直到现阶段。对文物建筑的修复,首先要对修复的对象有深刻的了解。对其历史和建筑材料等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修复要明显的区别原来的文物建筑,避免增加臆造的东西,选用合适的,正确的材料,与原来的材料兼容,以保护建筑的寿命。在材料使用方面,他们有些比较深刻的教训:一是在钢筋的使用方面。二是混凝土的使用。在哈德良庄园,为了保护修复一座建筑,使用了钢筋加固,经过上百年的历史,现在出现了钢筋生锈膨胀的问题,但现阶段还没有那项技术可以在不损坏文物建筑的情况下把钢筋取出来;所以修复的建筑面临着损毁的危险。

再一个就是水泥的使用与原来的材料不兼容,过去修复过的东西面临着再修复的问题。

二十实纪,文物保护与修复在全世界逐渐有了统一的认识,从《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的颁布,更加明确了对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原则,特别加强了文化遗产环境因素的要求,不仅要对文物本身采取有效的保护,还要考虑文物所在的地点、环境的整体价值,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在申报历史文化遗产时做了大量的工作,牺牲了大量的当前经济利益。但在实地考察意大利文化遗产时,意大利在这方面似乎做的不太尽如人意,比如庞贝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周围,存在大量的商贩和其他建筑;在并不算高大的罗马竞技场内安装有电梯等等。

在罗马,意大利人对废墟的保护理念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国内对一些文物建筑,大量修复,甚至重建历史建筑。尽可能从美观的角度而不是从历史的角度去修复古建筑。这与意大利早期文化遗产保护的作法相同。在我们国家,甚至有些学者要对圆明园进行重建等等。对于这些观念,古罗马废墟的保护,是我们今后文化遗产保护需要认真思考和学习的。

在对古罗马废墟的保护和利用方面,他们应该说是有远见的。面对古罗马文明的废墟,他们没有用推土机去把它们推倒和铲平,也没有在废墟上去恢复和重现古罗马的壮丽辉煌,而是独具匠心地将废墟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废墟是历史的遗物和文明的见证,毁掉了废墟也就毁掉了历史和文明。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正因为如此,罗马人才以巨大的勇气和

胆识精心地保护着每一处废墟,罗马也因此成为全世界人都向往的地方。每天从四面八方来废墟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旅游业成为罗马空前兴旺的朝阳和支柱产业。罗马人把废墟变成了宝贝,变成了无以伦比的财富。

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这座于公元72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起来的巨大建筑,虽然毁坏严重,残破不堪,但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这座雄伟的椭圆形建筑物,近50米高的外围墙是用砖石砌成的三层石柱拱廊,周围有80个出入口,里面的阶梯式座位在当时能同时容纳5.5万名观众,其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科学,建造之精巧,不要说在两千年前,就是在现在,也令人惊叹不已。但从斗兽场建成的第一天起,里面就浸满了野蛮与血腥。奴隶、囚犯同老虎、狮子在进行血淋淋的搏杀,望着这座体现了人类高度文明的建筑,我怎么也无法把它和野蛮、血腥联系在一起。在诅咒它的同时,又暗暗地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

离斗兽场不远,便是罗马广场废墟。回想古罗马时期,这里曾经是古罗马帝国的心脏地区,殿堂高耸,神庙林立。如今,这里莺飞草长,断壁残垣。雄伟殿堂,只剩下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中唯余几堵厚厚的高墙在风雨中呻吟;高耸神庙,只剩下孑然兀立的石柱和光秃秃的庙墩基座。但是,当如织的游人穿行在废墟间,你会发现这里几乎是一步一段历史,你会一步一声感叹。残破的废墟正是完整历史的映照,而完整的历史也正是因为残破的废墟才得以顽强地展示着自己。倘若没有废墟,人类的历史就会变得苍白单调,就会变得残缺不

全。

在罗马,最让人感动的不是对古罗马广场、古罗马露天竞技场等大型废墟的保护,而是对各种随处可见、不知名不起眼的遗迹甚至几块残石、一尊雕塑的保护。这些废墟和遗迹,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遍布罗马大街小巷,难怪世人把罗马称为“废墟之都”。罗马人反对对废墟进行修复,认为只能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防止废墟的进一步损坏。因此,罗马的古文物建筑大都保持着很荒凉的废墟状态,不翻建,不整修,不栽花,不种草,尽量保持历史原貌,让历史在这里定格。

废墟是古代留给现代的脚印,是古代联接现代的桥梁。正因为如此,罗马人才以巨大的勇气和过人的胆识精心地保护着每一处废墟,使罗马成为世人向往的地方。把废墟嬗变为废墟文化,这实在是罗马人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我们除了带走一张张精美的照片外,还带走了一连串深沉的思索。我国作为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废墟的数量绝不会比罗马少。因为缺少保护,在丝绸古道上曾盛极一时的西域重要名城楼兰废墟,只能在罗布泊西岸的滚滚黄尘中喘息。而大量重建历史建筑的作法更是我们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或许罗马废墟的保护是我们对遗址保护的最好借鉴。

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与教训点滴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刘彦锋

2009年9月15日至10月5日,河南省文物局组织举办的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在罗马第二大学举行。9月16日上午,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博物院,以及郑州、洛阳、南阳等省辖市文博单位的16名专业人员参加了在罗马第二大学举行的开班仪式。仪式上,罗马第二大学多纳托·阿布鲁泽斯教授介绍了培训日程安排和授课老师,并代表培训单位对全体学员表示欢迎。在接下来近三个星期的的培训和实地考察中,学习了意大利中世纪时期砖石建筑技术和市区保护的一些范例,庞贝遗址历史和现状及遗址保护的实例,对修复使用的传统和现代材料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有了许多感性的认识。

意大利古罗马帝国时期遗留下的大量文化遗产,经过两千年的历史变迁,有些已毁于战争,比如古罗马城,有些毁于自然灾害,比如庞贝古城,哈德良庄园。保存下来的文物建筑及其他文化遗产历经风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在几个世纪前已经开始,这其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同时也有很多教训,以前修复的工程,今天又存在再修复的问题。

作为一名文物考古发掘人员,知道我国的文物保护以原址保护为主,现阶段不提倡主动发掘,因为发掘也就是破坏,所以重要的遗址原则上原址保护,意大利庞贝古城的发掘就经历了一个这样的一个过

程,早在十七世纪就已开始发掘,在发掘过程中遇到大量的壁画、马赛克地面和其他文物需要保护、加固。现在整个古城已发掘三分之二,保护工作严重滞后,所以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停止了发掘,保护工作成了庞贝古城文物保护机构的主要工作。

莫利那瑞博士为我们介绍的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史,在中世纪时期,还没有文物保护的意识,对以往的建筑只是简单地利用。在文艺复兴时期,还主要是对历史建筑的再利用,同样没有保护的概念,进行修复加固工作,注重的是美学价值而不是历史价值。由于大量的文物建筑被毁坏,后来就有了用法律保护文物的意识,在十九世纪之后,更加重视文物保护,从1830年以后,有了专门的文物保护组织和专职团队。

早期的文物保护,也就是修复工作,从美学的角度考虑,文物建筑修复后看不出那些是修复的,哪些是原来的,甚至有些是想像式的修复,也就是臆造,经过大量的修复工作和激烈的争论,一直到现阶段。对文物建筑的修复,首先要对修复的对象有深刻的了解。对其历史和建筑材料等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修复要明显的区别原来的文物建筑,避免增加臆造的东西,选用合适的,正确的材料,与原来的材料兼容,以保护建筑的寿命。在材料使用方面,他们有些比较深刻的教训:一是在钢筋的使用方面。二是混凝土的使用。在哈德良庄园,为了保护修复一座建筑,使用了钢筋加固,经过上百年的历史,现在出现了钢筋生锈膨胀的问题,但现阶段还没有那项技术可以在不损坏文物建筑的情况下把钢筋取出来;所以修复的建筑面临着损毁的危险。

再一个就是水泥的使用与原来的材料不兼容,过去修复过的东西面临着再修复的问题。

二十实纪,文物保护与修复在全世界逐渐有了统一的认识,从《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的颁布,更加明确了对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原则,特别加强了文化遗产环境因素的要求,不仅要对文物本身采取有效的保护,还要考虑文物所在的地点、环境的整体价值,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在申报历史文化遗产时做了大量的工作,牺牲了大量的当前经济利益。但在实地考察意大利文化遗产时,意大利在这方面似乎做的不太尽如人意,比如庞贝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周围,存在大量的商贩和其他建筑;在并不算高大的罗马竞技场内安装有电梯等等。

在罗马,意大利人对废墟的保护理念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国内对一些文物建筑,大量修复,甚至重建历史建筑。尽可能从美观的角度而不是从历史的角度去修复古建筑。这与意大利早期文化遗产保护的作法相同。在我们国家,甚至有些学者要对圆明园进行重建等等。对于这些观念,古罗马废墟的保护,是我们今后文化遗产保护需要认真思考和学习的。

在对古罗马废墟的保护和利用方面,他们应该说是有远见的。面对古罗马文明的废墟,他们没有用推土机去把它们推倒和铲平,也没有在废墟上去恢复和重现古罗马的壮丽辉煌,而是独具匠心地将废墟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废墟是历史的遗物和文明的见证,毁掉了废墟也就毁掉了历史和文明。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正因为如此,罗马人才以巨大的勇气和

胆识精心地保护着每一处废墟,罗马也因此成为全世界人都向往的地方。每天从四面八方来废墟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旅游业成为罗马空前兴旺的朝阳和支柱产业。罗马人把废墟变成了宝贝,变成了无以伦比的财富。

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这座于公元72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起来的巨大建筑,虽然毁坏严重,残破不堪,但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这座雄伟的椭圆形建筑物,近50米高的外围墙是用砖石砌成的三层石柱拱廊,周围有80个出入口,里面的阶梯式座位在当时能同时容纳5.5万名观众,其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科学,建造之精巧,不要说在两千年前,就是在现在,也令人惊叹不已。但从斗兽场建成的第一天起,里面就浸满了野蛮与血腥。奴隶、囚犯同老虎、狮子在进行血淋淋的搏杀,望着这座体现了人类高度文明的建筑,我怎么也无法把它和野蛮、血腥联系在一起。在诅咒它的同时,又暗暗地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

离斗兽场不远,便是罗马广场废墟。回想古罗马时期,这里曾经是古罗马帝国的心脏地区,殿堂高耸,神庙林立。如今,这里莺飞草长,断壁残垣。雄伟殿堂,只剩下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中唯余几堵厚厚的高墙在风雨中呻吟;高耸神庙,只剩下孑然兀立的石柱和光秃秃的庙墩基座。但是,当如织的游人穿行在废墟间,你会发现这里几乎是一步一段历史,你会一步一声感叹。残破的废墟正是完整历史的映照,而完整的历史也正是因为残破的废墟才得以顽强地展示着自己。倘若没有废墟,人类的历史就会变得苍白单调,就会变得残缺不

全。

在罗马,最让人感动的不是对古罗马广场、古罗马露天竞技场等大型废墟的保护,而是对各种随处可见、不知名不起眼的遗迹甚至几块残石、一尊雕塑的保护。这些废墟和遗迹,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遍布罗马大街小巷,难怪世人把罗马称为“废墟之都”。罗马人反对对废墟进行修复,认为只能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防止废墟的进一步损坏。因此,罗马的古文物建筑大都保持着很荒凉的废墟状态,不翻建,不整修,不栽花,不种草,尽量保持历史原貌,让历史在这里定格。

废墟是古代留给现代的脚印,是古代联接现代的桥梁。正因为如此,罗马人才以巨大的勇气和过人的胆识精心地保护着每一处废墟,使罗马成为世人向往的地方。把废墟嬗变为废墟文化,这实在是罗马人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我们除了带走一张张精美的照片外,还带走了一连串深沉的思索。我国作为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废墟的数量绝不会比罗马少。因为缺少保护,在丝绸古道上曾盛极一时的西域重要名城楼兰废墟,只能在罗布泊西岸的滚滚黄尘中喘息。而大量重建历史建筑的作法更是我们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或许罗马废墟的保护是我们对遗址保护的最好借鉴。


相关内容

  • 非选择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 13.2011年9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中印青年传统文化交流大舞台"活动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印青年交流从传统文化入手,很有意义.中国的太极拳.书法.茶艺和印度的瑜伽.音乐.舞蹈是两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尽管文化形态各异,但都蕴涵自然.和谐.包容之美.他希望两国青年朋友在交流切磋传 ...

  • 罗成兴讲的申论答题方法核心笔记总结
  • 罗成兴讲的申论答题方法核心笔记总结 Ⅰ申论命题原理--按要求整理文字材料(摘抄.概括出要点,引申出论点) (一) 答题内容:从给定材料中提炼要点(要素):问题--原因(推断或评价)--危害或意义(评估和权衡)--对策(方案或措施) (二)分条作答:a. 按材料.段落顺序罗列:b. 按不同要素:c. ...

  • 欧洲文化政策的主要原则
  • 作者:徐枫 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0年10期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78X(2000)04-0121-03 如果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做一简要回顾,我们就不难看出,长期以来,一体化的重心主要是放在经济贸易和人权领域之内的.而本应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占 ...

  • 意大利文化和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 意大利文化和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Italy 彼得罗·瓦伦蒂诺 著 兰伟杰 胡敏 译 意大利的文化遗产由考古史迹.纪念物和从中世纪至现代的重要艺术作品共同构成,其数量巨大.分布甚广, ...

  •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巩留县第二中学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年级:高二 科 目: 政治 模块:必修3 主备教师: 王芳兰 授课教师: 课型:新课 备课时间: 2012年8月 上课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文化多样 ...

  • 论世界遗产的法律保护
  • 论世界遗产的法律保护 摘要:我国已有世界遗产在世界国家中居第三位,但我国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并不象其他一些国家那样拥有十分成功的经验.由于我国正处在建设现代化时期,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及过度开发正对世界遗产构成威胁,因此,我国已认定的世界遗产及待报的世界遗产都面临一个如何依法保护的严峻问题. 关键词:世 ...

  • 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法律保护
  • 摘要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然而,在大规模的造成运动中,其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本文通过考察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的保护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立法体系.理顺行政管理关系.保证资金投入.增强保护意识.构建多元化公众参与体系.扩大国际交流 ...

  • 高考失败怎么办
  • 高考失败怎么办 高考失败的原因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之后,考生走出考场之后陷入对成绩的担忧,担心自己不能进入理想的院校,并且陷入失败的情绪中. 高考失败是很正常的事,失败的原因大多雷同.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教训一:忽略基础,过于浮躁 片面强调复习效率和短期内追求总分大幅提高,易使自己心浮气躁.复习是 ...

  • 啊啊啊专题一 古老的埃及文明
  • 专题一 古老的埃及文明 一 世界奇观--金字塔 一.金字塔的建造 1.背景: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形成中央集权的国王专制制度的奴隶制国家. 2.金字塔: (1)昭塞尔的阶梯型金字塔是历史上的第一座金字塔. (2)尼罗河下游分布的金字塔集中在今天开罗东北部,尼罗河西岸孟菲斯和从吉萨到代赫舒尔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