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诊疗方案

概述

面瘫(Facial paralysis) 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面部疾病,发病原因大多由面部受凉、物理性损伤或病毒入侵所致,面神经的发病之初表现为面神经发炎,此时还未形成明显的面部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眼角下垂、口眼歪斜等典型的症状表现。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

中医观点: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主要是指面部肌肉瘫痪,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西医观点:面瘫由感染、特发性(常称Bell 麻痹)、肿瘤性、神经源性等多种原因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症。 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 ,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 、MRI 检查正常。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3.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

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四)鉴别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

1. 中风病:可有口舌歪斜,同时伴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偏身麻木。

2. 口僻:可有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

西医鉴别诊断

1. 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瘫痪明显者一 目了然,极轻者鉴别困难。可以依靠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一靠表情运动,周围性者瘫痪更加明显,而中枢性者哭笑时并不表现瘫痪。二靠掌颏反射,周围性面瘫时无或减弱,中枢性面瘫时有或亢进,但此法不太可靠。三靠将其它体征联系起来判定,则最为可靠。

2. Ramsay Hunt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变,表现为突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耳疼痛,鼓膜、外耳道、耳廓疱疹;可能有听力下降、听觉过敏、耳鸣、眩晕等。其他全身表现有发热、口唇疱疹、淋巴结肿大、Horner 综合征、颈部皮肤感觉迟钝等。其中“面瘫、耳痛、疱疹”被视为Ramsay Hunt 综合征的三联征。与贝尔面瘫比较,Ramsay Hunt 综合征面瘫严重、预后较差。值得注意的是,当Ramsay Hunt 综合征疱疹出现较面瘫晚时容易与贝尔面瘫混淆。

治疗方案

中药汤剂:

1.风寒袭络证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常用药:炙麻黄、熟附子、细辛、荆芥、防风、白芷、藁本、桂枝、甘草等。

2.风热袭络证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处方:大秦艽汤加减。

常用药:秦艽、当归、蝉蜕、赤白芍、金银花、连翘、防风,板蓝根、地龙、生地、石膏等。

3.风痰阻络证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处方:牵正散加减。

常用药:白附子、白芥子、僵蚕、全蝎、防风、白芷、天麻、胆南星、陈皮等。

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党参、鸡血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全蝎、僵蚕。

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1.体针

(1)急性期

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

第一周:循经取穴,取四肢和头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等穴位口。针刺0. 8~1寸,百会平补平泻,风府、风池、合谷泻法,太冲补法,留针30分钟。

第二周:循经取穴,取头部及面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健侧或双侧)等,刺法同前。取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巨髎等,针刺0. 8~1寸,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

随症配穴:舌前2/3味觉丧失加廉泉;听觉过敏加听宫。

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5寸l 针,排列成两排(约针8-10针),留针30分钟。

(2)恢复期

治法: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

循经取穴、头部穴位、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局部面部外周穴位: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 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 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从神庭、印堂、水沟至承浆,这些穴位在人体面部正中线上称为中线;阳门、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在面前旁正中一条线上,称为旁线; 太阳、下关、颊车在面部侧面的一条线上,称为侧线。始终以三条基本线上的穴位为主穴。随症配穴:眼睑闭合不全取攒竹、鱼尾穴,鼻翼运动障碍取迎香穴,颏肌运动障碍取夹承浆穴。针刺0.5~1.5寸,采用平补平泻、间断快速小幅度捻转手法,200转/分,捻针2分钟,间隔留针8分钟,重复3次,留针30分钟。

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5寸1针,排列成两排(约针8~10针),留针30分针。

(3)联动期和痉挛期

治法:培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筋养肌、息风止痉。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针灸治疗: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若出现倒错现象或联动,可以采用缪刺法(即在针刺患侧的同时配合刺健侧),根据倒错或联动部位选用太阳、下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颊车等穴,还可配合艾灸或温针灸或者热敏灸治疗。

随证配穴:风寒袭络证加风池、列缺;风热袭络证加大椎、曲池;风痰袭络证加足三里、丰隆;气虚血瘀证加足三里、膈腧。

2.电针

适应于面肌萎软瘫痪者。一般选取阳白一太阳、下关一巨髎、颊车一地仓三对穴位。阴极在外周,阳极在中心部。波形为连续波,频率1-2Hz ,输出强度以面部肌肉轻微收缩为度。电针时间约30分钟。

3.灸法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者,选取太阳、下关、翳风、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 地仓、颊车、印堂、巨髎、夹承浆等面部穴位,采用温和灸、回旋灸、

雀啄灸、温针灸或者热敏灸等方法。每次施灸约20分钟。

4.拔罐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各期患者。选取患侧的阳白、下关、巨髎、地仓、颊车等穴位。采用闪火法,于每穴位区域将火罐交替吸附及拨下约1秒钟,不断反复,持续5分钟左右,以患侧面部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每日闪罐1次,每周治疗3--5次,疗程以病情而定。

5.刺络疗法 适用于面瘫后期,口角歪斜仍明显者。取穴:内地仓(口腔内颊部内侧相对地仓之小静脉)。

6.梅花针叩刺 适用于病人患侧肿胀明显,疼连肩背部取穴:太阳、地仓、下关、合谷、列缺等。

7.根据病情,亦可辨证选取面部以外的穴位,配合刺络拔罐治疗。 注:面瘫侧肿胀明显,疼连肩背部,根据督脉循脊里,上达项后风府,沿前额下行鼻柱等中医理论,予后背督脉梅花针重扣拔火罐,大椎穴,肩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加拔火罐。

理疗治疗:

根据病情和临床实际,采用红外线照射、偏振光、离子导入等理疗治疗。 穴位注射:

常用甲钴胺注射液、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当归注射液、醋酸泼尼松龙等药物。视病情选择适当药物配合,于局部取2-3穴行穴位注射,隔日一次。

自我训练

(1)抬眉运动。有节律地、用力将双眉抬起;

(2)闭眼运动。有节律地用力挤眼使上下眼睑闭合,反复开闭眼睑;

(3)鼓腮运动。闭住双唇,有节律的鼓起双腮,使之不漏气;

(4)吮嘴运动。用力吸吮双颊使嘴噘起呈o 形,两颊内陷;

(5)露齿运动。用力做瘫侧双颊露齿,尤其瘫侧露齿动作;

(6)浴面运动。搓热双手,双掌进行面颊部、眼部、额部按摩。

疾病预防

1. 多食新鲜蔬菜、粗粮、黄豆制品、大枣、瘦肉等。

2. 平时面瘫患者需要减少光源刺激,如电脑、电视、紫外线等。

3. 需要多做功能性锻炼,如:抬眉、鼓气、双眼紧闭、张大嘴等。

4. 每天需要坚持穴位按摩。

5. 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有条件的话,做些足底按摩。

6. 适当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常听轻快音乐,心情平和愉快,保证充足睡眠。

7. 面瘫患者在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食物。如白酒、大蒜、海鲜、浓茶、麻辣火锅等。

8. 用毛巾热敷脸,每晚 3-4 次,勿用冷水洗脸,遇到寒冷天气时,需要注意头部保暖。

9. 初期使用由麝香、天麻等组成的面瘫纠正散,恢复很快。 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akmann 面神经功能分级(H-B 分

级)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

Ⅰ级 正常 各区面肌运动正常。

Ⅱ级 轻度功能异常 大体:仔细检查时有轻度的面肌无力,可有非常轻的联带运动。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额部正常,稍用力闭眼完全,口角轻度不对称。

Ⅲ级 中度功能异常 大体:明显的面肌无力,但无面部变形,联带运动明显或半面痉挛。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额部减弱,用力后闭眼完全,口角用最大力后轻度不对称。

Ⅳ级 中重度功能异常 大体:明显的面肌无力和/或面部变形。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额部无,闭眼不完全,口角用最大力后不对称。 Ⅴ级 重度功能异常 大体:仅有几乎不能察觉的面部运动。静止状态:面部不对称。运动:额部无,闭眼不完全,口角轻微运动。 Ⅵ级 完全麻痹 无运动

2.中医症状疗效标准:采用面瘫自身健侧对照评分法。

痊愈 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面部运动正常,检查无异常表现。 显效 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 面部外观基本对称, 面部运动功能仅有轻度不对称。

好转 症状和体征有改善, 面部不对称, 外观轻度改善。

无效 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3.面部残障(FDI )评分法。

(二)评价方法

患者入院后第1天、30天、60天分别评定House-Brakmann 面神经功能、中医症状评分。

患者入院后第30天、60天分别评定面部残障(FDI )评分。

概述

面瘫(Facial paralysis) 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面部疾病,发病原因大多由面部受凉、物理性损伤或病毒入侵所致,面神经的发病之初表现为面神经发炎,此时还未形成明显的面部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眼角下垂、口眼歪斜等典型的症状表现。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

中医观点: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主要是指面部肌肉瘫痪,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西医观点:面瘫由感染、特发性(常称Bell 麻痹)、肿瘤性、神经源性等多种原因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症。 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 ,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 、MRI 检查正常。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3.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

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四)鉴别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

1. 中风病:可有口舌歪斜,同时伴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偏身麻木。

2. 口僻:可有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

西医鉴别诊断

1. 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瘫痪明显者一 目了然,极轻者鉴别困难。可以依靠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一靠表情运动,周围性者瘫痪更加明显,而中枢性者哭笑时并不表现瘫痪。二靠掌颏反射,周围性面瘫时无或减弱,中枢性面瘫时有或亢进,但此法不太可靠。三靠将其它体征联系起来判定,则最为可靠。

2. Ramsay Hunt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变,表现为突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耳疼痛,鼓膜、外耳道、耳廓疱疹;可能有听力下降、听觉过敏、耳鸣、眩晕等。其他全身表现有发热、口唇疱疹、淋巴结肿大、Horner 综合征、颈部皮肤感觉迟钝等。其中“面瘫、耳痛、疱疹”被视为Ramsay Hunt 综合征的三联征。与贝尔面瘫比较,Ramsay Hunt 综合征面瘫严重、预后较差。值得注意的是,当Ramsay Hunt 综合征疱疹出现较面瘫晚时容易与贝尔面瘫混淆。

治疗方案

中药汤剂:

1.风寒袭络证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常用药:炙麻黄、熟附子、细辛、荆芥、防风、白芷、藁本、桂枝、甘草等。

2.风热袭络证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处方:大秦艽汤加减。

常用药:秦艽、当归、蝉蜕、赤白芍、金银花、连翘、防风,板蓝根、地龙、生地、石膏等。

3.风痰阻络证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处方:牵正散加减。

常用药:白附子、白芥子、僵蚕、全蝎、防风、白芷、天麻、胆南星、陈皮等。

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党参、鸡血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全蝎、僵蚕。

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1.体针

(1)急性期

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

第一周:循经取穴,取四肢和头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等穴位口。针刺0. 8~1寸,百会平补平泻,风府、风池、合谷泻法,太冲补法,留针30分钟。

第二周:循经取穴,取头部及面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健侧或双侧)等,刺法同前。取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巨髎等,针刺0. 8~1寸,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

随症配穴:舌前2/3味觉丧失加廉泉;听觉过敏加听宫。

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5寸l 针,排列成两排(约针8-10针),留针30分钟。

(2)恢复期

治法: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

循经取穴、头部穴位、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局部面部外周穴位: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 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 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从神庭、印堂、水沟至承浆,这些穴位在人体面部正中线上称为中线;阳门、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在面前旁正中一条线上,称为旁线; 太阳、下关、颊车在面部侧面的一条线上,称为侧线。始终以三条基本线上的穴位为主穴。随症配穴:眼睑闭合不全取攒竹、鱼尾穴,鼻翼运动障碍取迎香穴,颏肌运动障碍取夹承浆穴。针刺0.5~1.5寸,采用平补平泻、间断快速小幅度捻转手法,200转/分,捻针2分钟,间隔留针8分钟,重复3次,留针30分钟。

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5寸1针,排列成两排(约针8~10针),留针30分针。

(3)联动期和痉挛期

治法:培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筋养肌、息风止痉。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针灸治疗: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若出现倒错现象或联动,可以采用缪刺法(即在针刺患侧的同时配合刺健侧),根据倒错或联动部位选用太阳、下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颊车等穴,还可配合艾灸或温针灸或者热敏灸治疗。

随证配穴:风寒袭络证加风池、列缺;风热袭络证加大椎、曲池;风痰袭络证加足三里、丰隆;气虚血瘀证加足三里、膈腧。

2.电针

适应于面肌萎软瘫痪者。一般选取阳白一太阳、下关一巨髎、颊车一地仓三对穴位。阴极在外周,阳极在中心部。波形为连续波,频率1-2Hz ,输出强度以面部肌肉轻微收缩为度。电针时间约30分钟。

3.灸法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者,选取太阳、下关、翳风、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 地仓、颊车、印堂、巨髎、夹承浆等面部穴位,采用温和灸、回旋灸、

雀啄灸、温针灸或者热敏灸等方法。每次施灸约20分钟。

4.拔罐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各期患者。选取患侧的阳白、下关、巨髎、地仓、颊车等穴位。采用闪火法,于每穴位区域将火罐交替吸附及拨下约1秒钟,不断反复,持续5分钟左右,以患侧面部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每日闪罐1次,每周治疗3--5次,疗程以病情而定。

5.刺络疗法 适用于面瘫后期,口角歪斜仍明显者。取穴:内地仓(口腔内颊部内侧相对地仓之小静脉)。

6.梅花针叩刺 适用于病人患侧肿胀明显,疼连肩背部取穴:太阳、地仓、下关、合谷、列缺等。

7.根据病情,亦可辨证选取面部以外的穴位,配合刺络拔罐治疗。 注:面瘫侧肿胀明显,疼连肩背部,根据督脉循脊里,上达项后风府,沿前额下行鼻柱等中医理论,予后背督脉梅花针重扣拔火罐,大椎穴,肩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加拔火罐。

理疗治疗:

根据病情和临床实际,采用红外线照射、偏振光、离子导入等理疗治疗。 穴位注射:

常用甲钴胺注射液、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当归注射液、醋酸泼尼松龙等药物。视病情选择适当药物配合,于局部取2-3穴行穴位注射,隔日一次。

自我训练

(1)抬眉运动。有节律地、用力将双眉抬起;

(2)闭眼运动。有节律地用力挤眼使上下眼睑闭合,反复开闭眼睑;

(3)鼓腮运动。闭住双唇,有节律的鼓起双腮,使之不漏气;

(4)吮嘴运动。用力吸吮双颊使嘴噘起呈o 形,两颊内陷;

(5)露齿运动。用力做瘫侧双颊露齿,尤其瘫侧露齿动作;

(6)浴面运动。搓热双手,双掌进行面颊部、眼部、额部按摩。

疾病预防

1. 多食新鲜蔬菜、粗粮、黄豆制品、大枣、瘦肉等。

2. 平时面瘫患者需要减少光源刺激,如电脑、电视、紫外线等。

3. 需要多做功能性锻炼,如:抬眉、鼓气、双眼紧闭、张大嘴等。

4. 每天需要坚持穴位按摩。

5. 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有条件的话,做些足底按摩。

6. 适当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常听轻快音乐,心情平和愉快,保证充足睡眠。

7. 面瘫患者在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食物。如白酒、大蒜、海鲜、浓茶、麻辣火锅等。

8. 用毛巾热敷脸,每晚 3-4 次,勿用冷水洗脸,遇到寒冷天气时,需要注意头部保暖。

9. 初期使用由麝香、天麻等组成的面瘫纠正散,恢复很快。 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akmann 面神经功能分级(H-B 分

级)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

Ⅰ级 正常 各区面肌运动正常。

Ⅱ级 轻度功能异常 大体:仔细检查时有轻度的面肌无力,可有非常轻的联带运动。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额部正常,稍用力闭眼完全,口角轻度不对称。

Ⅲ级 中度功能异常 大体:明显的面肌无力,但无面部变形,联带运动明显或半面痉挛。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额部减弱,用力后闭眼完全,口角用最大力后轻度不对称。

Ⅳ级 中重度功能异常 大体:明显的面肌无力和/或面部变形。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额部无,闭眼不完全,口角用最大力后不对称。 Ⅴ级 重度功能异常 大体:仅有几乎不能察觉的面部运动。静止状态:面部不对称。运动:额部无,闭眼不完全,口角轻微运动。 Ⅵ级 完全麻痹 无运动

2.中医症状疗效标准:采用面瘫自身健侧对照评分法。

痊愈 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面部运动正常,检查无异常表现。 显效 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 面部外观基本对称, 面部运动功能仅有轻度不对称。

好转 症状和体征有改善, 面部不对称, 外观轻度改善。

无效 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3.面部残障(FDI )评分法。

(二)评价方法

患者入院后第1天、30天、60天分别评定House-Brakmann 面神经功能、中医症状评分。

患者入院后第30天、60天分别评定面部残障(FDI )评分。


相关内容

  • 面瘫诊疗方案的优化.评估(2014-2016)
  • 面 瘫 2014-2016年 目录 2014年-------------------3 诊断-----------------3 治疗-----------------3 难点及解决措施------------4 中医药特色--------------4 分析评估---------------5 2 ...

  • 面瘫中医诊疗方案
  • 面瘫中医诊疗规范 一.定义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口眼㖞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冬季和夏季.发病急速,以一侧发病为多.手足阳经均上头面部,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 面瘫住院临床路径
  •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 编码:BNV12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 .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 ...

  • 面神经炎的中医诊疗与中医护理
  • 中医面瘫病暨西医学上的特发性面神经瘫痪,即面神经炎,系指面神经管内段面神经的一种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该病的治疗目前以激素治疗.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神经营养.中医针刺.穴位按摩等为主.是脑病专科很常见的一种疾病.马上就进入秋季了,也希望朋友们注意预防面部受凉风吹 ...

  • 2017 开工利是
  • 新 年 新 气 象 科  室 特色针灸 肌肉.骨关节疼痛 孕前产后调理 女性经络美容美体 儿童体质调理 乳腺调理 医疗级别到家服务 特色针灸 中医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几千年的历史,是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防治疾病的古老医学. 在现代西方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 ...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
  • 杏林课堂改版了,视频可以点播看 为了方便广大杏林学苑用户观看学习课程,杏林学苑技术团队特地打造了一套全新的在线学习课程,大家可根据自己特长选择相应课程学习,随时随地点播学习,每周一.四会上传新视频,祝您高效快速的提高诊疗技术. 观看方法: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系统,选择相应课程进行 ⊙作者 ...

  • 七夕节里的微笑祝福
  • 七夕节里的微笑祝福 你的苦衷我深藏于心,但我更愿意用行动证明自己的"真",可能你并不会在意我的痴情,我只愿意你对我回眸一笑,足矣. 七夕节的一天,虽然短暂,却凝结着多少情侣.夫妻间的爱意缠绵,传达着世人温馨美好的光彩,也在向未来传唱着更为绚丽的光芒人生. 我们面对自己心爱的她(他 ...

  • 口腔一科临床诊疗指南
  • 牙源性颌骨囊肿 [概述] 由成牙组织或牙演变而来.临床上分为根端囊肿.始基囊肿.含牙囊肿和角化囊肿. [临床表现] 颌骨内的囊性肿物,一般生长缓慢,早期无症状,逐渐增大可使颌骨膨隆造成面部畸形,同时骨质受压变薄,触诊时可有乒乓球样感. 根端囊肿系因龋坏致根尖肉牙肿演变而形成,囊肿部有失活牙齿(牙已拔 ...

  • 神经内科疾病鉴别诊断(总表)
  • 体格检查 T :..˚C, P :.. 次/分, R :.. 次/分, BP :..mmHg : 意识清晰,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形如常: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眼球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对称存在: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