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心理教育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摘 要:职业心理教育一直是高职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强的内容,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内容。把职业心理教育与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是当前高职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从职业心理教育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心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中图分类号:C961;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5-0020-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对高职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教育不仅要从知识上,更要从实践中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教育能否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能否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关键看其培养的技能型、应用型高职生能否真正为市场所需,为社会所用。这不仅取决于高职生智商高低和专业技能强弱,而且取决于高职生情商好坏和心理素质的优劣,尤其取决于职业心理素质的优劣。   一、高职职业心理教育内容分解   高职职业心理教育的涉及面很广,包括内容丰富的教育与咨询活动。一般来说,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职业兴趣培养   职业兴趣是学生对某种职业要求所具有的积极态度或意识倾向。它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及其相关活动,是一个人事业的起点和原动力。对于在校的高职大学生来说,良好的职业兴趣在其职业选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的职业兴趣是在从事职业活动,比如实习实训,或者参加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他们在择业时可以避开自己望而生厌或者根本不感兴趣的职业。因此,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把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现实需要与未来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统一起来,使他们清晰地确立自己从事的职业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产生成就动机,提高志趣。把课堂变成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通过实际问题的刺激、实践经验的积累、劳动竞赛的激励、劳动成果的反馈、教师与同学的肯定性评价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逐步强化职业兴趣。职业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有助于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活动做好准备,以激发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的积极性。   2. 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和工作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与人们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职业能力通常是在职业教育和职业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它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职业劳动的效率和成就水平的大小,也是个体从事特定职业的前提条件。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职业能力包括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相应的,对高职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应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就知识结构来说,高职教育可以针对学生的职业兴趣,有选择地给学生灌输他想要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学科知识。当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传授相关的文化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职业能力中的技能结构包括职业活动所需的智慧技能和与职业相匹配的熟练的运动技能。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特殊能力。它是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必须具备而从事其他职业不一定要有的能力。例如,画家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音乐家区别旋律的曲调特点的能力、音乐表现能力以及感受音乐节奏的能力等,均属于特殊能力。一般而言,特定职业对智慧能力与运动技能的要求是相配套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具有的某个方面的特殊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以便更好地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   3. 职业个性培养   职业个性也称职业性格,是个体对某种职业要求所具有的稳定态度和相应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性格已基本形成,因而高职教育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人格,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作出正确判断,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职业认知,去掉那些不良的职业性格。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讲座与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也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拓展学生个人能力,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挥。可采用游戏、小品、角色扮演、 模拟招聘、现场辩论等方式,针对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我探索能力与自信心的培养,设计相关的训练计划,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清自我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设计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心理素质与就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不必在判断自身性格类型上过多地花费时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身性格的主要特征,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养成和保持良好的性格,防止和矫正不良性格,使自己与职业所要求的性格特征相适应。   4. 职业气质培养   职业气质是特定职业对其个体所要求具有的比较典型、稳定的心理特质,它使不同职业活动的心理动力特征染上各自独特的色彩。一定的职业对从业者的心理动力特点总会有一定的要求,气质总要与职业相对应。目前,一般把个体的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与抑郁质四种类型。不同典型气质的个体与职业类型也是相对应的。多血质的人容易适应新环境,就业面较广,特别是在紧张和危险的环境下,不会手忙脚乱,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出色完成任务,他们最适宜担任司机、消防员、飞行员、保安人员等,但不适宜做细致、单调、机械的工作。粘液质的人就业范围比较大,容易养成自制、镇静、不急躁的品质,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教师、律师、医生、会计、统计等都是比较适宜的职业。胆汁质的人喜欢热闹,喜欢不断有新活动、 新高潮,不会对变换工作或转移环境感到压力,比较适合担任导游、采购员、推销员、个体户等,但不适合从事久坐室内、仔细检查、反复核对、深入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相反,抑郁质的人却能胜任胆汁质的人难以从事的工作,如保管员、档案员、打字员、化验员等。因此,在进行职业教育时,有必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考虑到职业气质的差异,在选择职业时尽可能地使职业与个人气质相适应,以便发挥个人的特长,在职业道德活动中扬长避短,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构   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培养方向   培养方向是由职业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必须比其他类型人才具有更宽的知识面,具备更强的技术转化与技术创新能力、群体合作能力与吃苦精神、社会交往与社会服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高职教育的培养方向就是由以上对人才类型、人才层次或者说人才结构的需求来确定的。   2. 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就是人类知识内化到个体头脑中所形成的类别、数量、质量及相互联系。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这个结构主要由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合理结合而形成的。其中专业知识主要是指为适应某类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的要求而必须具备的专门知识。其职业针对性强,与专业服务方向密切相关。   3. 能力结构   能力结构是从事职业、适应社会、寻求发展的基本而关键的条件。因此,按照高职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合格学生应当具有与从事职业相匹配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4. 素质结构   素质结构一般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心素质。这就是说,职业心理素质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之一。从这一点看,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三、职业心理教育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   高技能型人才更需要具有良好抗挫折能力,能够从企业利益出发,能把自己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是进得来、靠得住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观教育、抗挫折力教育、意志力教育、责任心教育、诚信教育等。这就需要把职业心理教育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很好地融合起来,把职业心理教育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始终。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学生不同阶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   1. 针对大一学生需要加强职业观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职业选择等方面的素质。在这一阶段,可以对学生进行有关职业生涯的意识、认识、试探、引导、准备、规划等一系列有步骤分阶段的咨询辅导活动,加强学生的职业观教育。另外,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生命的生存与发展,高职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特别需要关注生命、理解生命和尊重生命。对于人的精神价值的守护和对生活意义的追寻,应该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2. 应有意识地引导大二学生加强对工作价值、职业观念及服务精神的培养   除了关注他们的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之外,更要注重学生社会关系的发展。因此,在这一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能力拓展式心理辅导,重点是从职业对个人素质要求的角度进行辅导,通过心理训练,拓展个人能力,注重学生潜能的 发挥。同时根据相关职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合理设置专业,构建课程体系。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努力创设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从学生全面成才、全面发展的高度去关注和重视高职院校的人文环境,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把人与人相互包容、尊重、合作、团结、互助的群体精神,自尊、自立、自重、自强的独立精神,公平、公正、守约、诚信的道德精神,注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洋溢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气息中,在能力提升和人性开掘的和谐统一中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3. 给大三学生提供真实的就业环境,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适应教育   这包括职场人际关系教育、职业抗压训练、坚持力训练、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诚信教育等。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穿插于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短期工作及各种适当的场合中。 在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对学生出现的不适应要及时引导,培养学生对工作环境、 工作任务、工作活动、工作需要及自身行为的主动适应。在具体环境下,引导学生根据职业的总要求,对自己的身心系统进行评价,对职业行为进行自我调适,对职业工作的价值与职业生活的意义进行正确评价,对自身工作能力、工作状态与工作压力进行体验与认知。   总之,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文明对教育的呼唤与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这种发展是人的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性结构与特征随着年龄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不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阶段,也贯穿人的一生。高职教育作为人的发展的特定阶段,必须从人文关怀的高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更要注重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余林.职业心理素质及培训[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4).   [2]李海萍,陈喜.论职业心理素质与职业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5).   [3]付庆向.职业面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06).   [4]张建.人性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3(19).   [5]方俐洛.职业心理与成功求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6]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摘 要:职业心理教育一直是高职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强的内容,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内容。把职业心理教育与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是当前高职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从职业心理教育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心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中图分类号:C961;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5-0020-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对高职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教育不仅要从知识上,更要从实践中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教育能否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能否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关键看其培养的技能型、应用型高职生能否真正为市场所需,为社会所用。这不仅取决于高职生智商高低和专业技能强弱,而且取决于高职生情商好坏和心理素质的优劣,尤其取决于职业心理素质的优劣。   一、高职职业心理教育内容分解   高职职业心理教育的涉及面很广,包括内容丰富的教育与咨询活动。一般来说,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职业兴趣培养   职业兴趣是学生对某种职业要求所具有的积极态度或意识倾向。它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及其相关活动,是一个人事业的起点和原动力。对于在校的高职大学生来说,良好的职业兴趣在其职业选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的职业兴趣是在从事职业活动,比如实习实训,或者参加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他们在择业时可以避开自己望而生厌或者根本不感兴趣的职业。因此,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把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现实需要与未来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统一起来,使他们清晰地确立自己从事的职业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产生成就动机,提高志趣。把课堂变成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通过实际问题的刺激、实践经验的积累、劳动竞赛的激励、劳动成果的反馈、教师与同学的肯定性评价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逐步强化职业兴趣。职业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有助于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活动做好准备,以激发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的积极性。   2. 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和工作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与人们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职业能力通常是在职业教育和职业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它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职业劳动的效率和成就水平的大小,也是个体从事特定职业的前提条件。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职业能力包括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相应的,对高职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应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就知识结构来说,高职教育可以针对学生的职业兴趣,有选择地给学生灌输他想要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学科知识。当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传授相关的文化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职业能力中的技能结构包括职业活动所需的智慧技能和与职业相匹配的熟练的运动技能。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特殊能力。它是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必须具备而从事其他职业不一定要有的能力。例如,画家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音乐家区别旋律的曲调特点的能力、音乐表现能力以及感受音乐节奏的能力等,均属于特殊能力。一般而言,特定职业对智慧能力与运动技能的要求是相配套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具有的某个方面的特殊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以便更好地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   3. 职业个性培养   职业个性也称职业性格,是个体对某种职业要求所具有的稳定态度和相应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性格已基本形成,因而高职教育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人格,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作出正确判断,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职业认知,去掉那些不良的职业性格。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讲座与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也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拓展学生个人能力,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挥。可采用游戏、小品、角色扮演、 模拟招聘、现场辩论等方式,针对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我探索能力与自信心的培养,设计相关的训练计划,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清自我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设计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心理素质与就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不必在判断自身性格类型上过多地花费时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身性格的主要特征,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养成和保持良好的性格,防止和矫正不良性格,使自己与职业所要求的性格特征相适应。   4. 职业气质培养   职业气质是特定职业对其个体所要求具有的比较典型、稳定的心理特质,它使不同职业活动的心理动力特征染上各自独特的色彩。一定的职业对从业者的心理动力特点总会有一定的要求,气质总要与职业相对应。目前,一般把个体的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与抑郁质四种类型。不同典型气质的个体与职业类型也是相对应的。多血质的人容易适应新环境,就业面较广,特别是在紧张和危险的环境下,不会手忙脚乱,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出色完成任务,他们最适宜担任司机、消防员、飞行员、保安人员等,但不适宜做细致、单调、机械的工作。粘液质的人就业范围比较大,容易养成自制、镇静、不急躁的品质,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教师、律师、医生、会计、统计等都是比较适宜的职业。胆汁质的人喜欢热闹,喜欢不断有新活动、 新高潮,不会对变换工作或转移环境感到压力,比较适合担任导游、采购员、推销员、个体户等,但不适合从事久坐室内、仔细检查、反复核对、深入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相反,抑郁质的人却能胜任胆汁质的人难以从事的工作,如保管员、档案员、打字员、化验员等。因此,在进行职业教育时,有必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考虑到职业气质的差异,在选择职业时尽可能地使职业与个人气质相适应,以便发挥个人的特长,在职业道德活动中扬长避短,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构   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培养方向   培养方向是由职业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必须比其他类型人才具有更宽的知识面,具备更强的技术转化与技术创新能力、群体合作能力与吃苦精神、社会交往与社会服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高职教育的培养方向就是由以上对人才类型、人才层次或者说人才结构的需求来确定的。   2. 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就是人类知识内化到个体头脑中所形成的类别、数量、质量及相互联系。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这个结构主要由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合理结合而形成的。其中专业知识主要是指为适应某类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的要求而必须具备的专门知识。其职业针对性强,与专业服务方向密切相关。   3. 能力结构   能力结构是从事职业、适应社会、寻求发展的基本而关键的条件。因此,按照高职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合格学生应当具有与从事职业相匹配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4. 素质结构   素质结构一般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心素质。这就是说,职业心理素质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之一。从这一点看,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三、职业心理教育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   高技能型人才更需要具有良好抗挫折能力,能够从企业利益出发,能把自己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是进得来、靠得住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观教育、抗挫折力教育、意志力教育、责任心教育、诚信教育等。这就需要把职业心理教育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很好地融合起来,把职业心理教育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始终。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学生不同阶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   1. 针对大一学生需要加强职业观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职业选择等方面的素质。在这一阶段,可以对学生进行有关职业生涯的意识、认识、试探、引导、准备、规划等一系列有步骤分阶段的咨询辅导活动,加强学生的职业观教育。另外,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生命的生存与发展,高职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特别需要关注生命、理解生命和尊重生命。对于人的精神价值的守护和对生活意义的追寻,应该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2. 应有意识地引导大二学生加强对工作价值、职业观念及服务精神的培养   除了关注他们的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之外,更要注重学生社会关系的发展。因此,在这一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能力拓展式心理辅导,重点是从职业对个人素质要求的角度进行辅导,通过心理训练,拓展个人能力,注重学生潜能的 发挥。同时根据相关职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合理设置专业,构建课程体系。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努力创设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从学生全面成才、全面发展的高度去关注和重视高职院校的人文环境,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把人与人相互包容、尊重、合作、团结、互助的群体精神,自尊、自立、自重、自强的独立精神,公平、公正、守约、诚信的道德精神,注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洋溢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气息中,在能力提升和人性开掘的和谐统一中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3. 给大三学生提供真实的就业环境,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适应教育   这包括职场人际关系教育、职业抗压训练、坚持力训练、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诚信教育等。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穿插于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短期工作及各种适当的场合中。 在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对学生出现的不适应要及时引导,培养学生对工作环境、 工作任务、工作活动、工作需要及自身行为的主动适应。在具体环境下,引导学生根据职业的总要求,对自己的身心系统进行评价,对职业行为进行自我调适,对职业工作的价值与职业生活的意义进行正确评价,对自身工作能力、工作状态与工作压力进行体验与认知。   总之,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文明对教育的呼唤与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这种发展是人的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性结构与特征随着年龄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不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阶段,也贯穿人的一生。高职教育作为人的发展的特定阶段,必须从人文关怀的高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更要注重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余林.职业心理素质及培训[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4).   [2]李海萍,陈喜.论职业心理素质与职业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5).   [3]付庆向.职业面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06).   [4]张建.人性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3(19).   [5]方俐洛.职业心理与成功求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6]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相关内容

  • 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硕士论文) 中文摘要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经验与启示的基础上,梳理和归纳了我国主流的几种人才培养模式和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几种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工作.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七个构 ...

  • 高职人才培养不可替代性的策略研究
  • 丁金昌 摘  要:从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的角度来说,要实现高职教育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出路还在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不可替代性.本文从高职教育低水平就业和高流生率的现象出发,分析当前高职存在问题的原因,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师资保障.实践教学和教 ...

  •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
  • 高职教育139 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设计 徐国庆 (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上海200062) 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 [摘 要]中高职衔接的关键点与难点均在课程设计.其课程设计相对于一般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有着许 多特有问题,主要包括:中 ...

  • 学校与企业如何融合
  • 学校与企业如何融合? 专家支招高职文化建设 二届高职教育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日前在杭州举行.在此次论坛上,"如何建设学校与企业融合的高职文化"?与会各高职院校代表见仁见智.总体来看, 大家都期待着实现三个"对接". 高职文化对接当地区域文化 职业教育是推动 ...

  • 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等于实行高中义务教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 ...

  • 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评价体系的构建
  • 摘 要: 本文在认真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构建高职院学生价值观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教育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指出了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评价体系的架构应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和就业价值观.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价值观 现状 评 ...

  • 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制度保障研究
  • 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制度保障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的办学需要独具特色的理念来引领,并通过相应的制度结构予以保障.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以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己任.以社会评价为标准,其制度结构包括法人治理制度.社会参与制度.师资管理制度.可选择性的学习制度.学术管理制度等方面. 高等职业教 ...

  • 五年制高职生开展学业规划意义初探
  • [摘 要]近年来,各个五年制高职学校都开始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然而,作为职业生涯规划基础的学业规划,却没有开展过.究其原因,主要是将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等同,没有认识到开展学业规划的重要意义.本文从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出发,对在五年制高职校中开展学业规划的意义作了一些粗略的探讨 ...

  •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研究
  •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研究 周萍 [摘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最困惑的问题之一,也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高职院校应认识到校企合作的价值与意义,重新定位校企合作的价值取向,这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客观要求.在与企业合作时,高职院校应建立互利共赢的体制机制,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