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失败原因

1、价值取向导致  项羽出身贵族,而且是武将世家,处事原则常以武者风范。《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高皇帝本纪》中分别记述了在见秦始皇的仪仗时,项羽与刘邦各自的表现——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刘邦言“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对比之下充分表现了项羽身上遗存不去的贵族高傲之气,从其叔项良掩其口的举动对比来看,项羽是一个胆量过人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别管在哪,我都敢说。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后,史载项燕是个会用兵的人,则力拒秦兵,让秦国名将王翦大为挠头,秦灭楚时就以自杀殉国。可见作为武将世家出身的项羽从小所受的教育应该是“以直取道,杀身取义”的人生观,所以才会有后来仍拥重兵却巫江自刎的结局。另外项羽比较虚荣,这从其灭秦回乡可见。  相比之下,刘邦则不同,本来刘邦并无起义造反的心思,只是偶然事件导致其不得不揭杆以保命。在见到秦始皇时的脱口而出中,刘邦显然是以羡慕的心态去观察的,而且隐含有一种无奈。从其受教育的程度来说,刘邦也远不及项羽。  但正是这种差别导致的刘、项的处事态度,刘邦不得不比项羽更加谨慎待人待事。从而更容易减少失误。项羽不太顾及他人的看法,这倒符合了现代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政治不可能不看别人的脸色,政治的领导层是权力的盘网,不顾及他人,往往就会导致网结的破裂,从而使整个网络崩溃。  2、谋士的个人关系  刘邦身边的谋士,有很多是其在沛县的旧相识,而且出身不高。相比之下,项羽由于其出身的原因,只和幸存下来的贵族交往密切,而这些旧贵族在秦灭六国以后大多受到了重创,所以其领导层先天数量就不及刘邦。  另外,项羽往往是以“为人”来定位他人的,对受胯下之辱的韩信,虽说项羽还没有到不齿的地步,但多少不是很欣赏,而刘邦则是来者不拒。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量原本出身不高的人一齐涌向刘邦的阵营,而项羽身边的人才水平很高,但数量却占了绝对少数。  这从两者以后的治国对比中也有显现,项羽分封后的诸侯往往比较平静,而刘邦建国后,叛乱四起,两者用人素质由此可见。  3、项羽本人的才能过高导致  刘邦在下属眼里才干平平,这从后来刘邦与韩信论将的言论中可知(见《史记·韩信列传》),所以领导层中的其他人比较敢说话。但项羽不同,由于项羽个人才能过高,导致下属对他望尘莫及,自认出谋不及项羽,所以真正说话的人也比较少。用一个例子可以对照说明,就象当初中国崇拜毛泽东一样,当时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不是不能思考对与错,而是由于毛的个人才能过高,导致人们从一开始就不相信文革会是错的,所以根本就没有思考,甚至出现失误的迹象时人们也没有考虑到是文革本身有问题。项羽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正是这种情况。从所有人当时对项羽的评价来说,都是这样。  加之项羽本身身边的领导层人员少,又被分封或外派,所以更听到反对意见和出现讨论局面,从而导致失误的出现。  项羽的失败是并不是什么太特别的原因,其实就是两点:主观上的“价值观”导致的不肯拐弯,客观上“个人才能”导致的个人崇拜;而刘邦正好相反。  还有一点:项羽的失败是否必然,这实际很难说,我觉得唐代杜牧《题乌江亭》比较中肯,也值得玩味,就以这首诗作结吧:  唐·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价值取向导致  项羽出身贵族,而且是武将世家,处事原则常以武者风范。《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高皇帝本纪》中分别记述了在见秦始皇的仪仗时,项羽与刘邦各自的表现——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刘邦言“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对比之下充分表现了项羽身上遗存不去的贵族高傲之气,从其叔项良掩其口的举动对比来看,项羽是一个胆量过人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别管在哪,我都敢说。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后,史载项燕是个会用兵的人,则力拒秦兵,让秦国名将王翦大为挠头,秦灭楚时就以自杀殉国。可见作为武将世家出身的项羽从小所受的教育应该是“以直取道,杀身取义”的人生观,所以才会有后来仍拥重兵却巫江自刎的结局。另外项羽比较虚荣,这从其灭秦回乡可见。  相比之下,刘邦则不同,本来刘邦并无起义造反的心思,只是偶然事件导致其不得不揭杆以保命。在见到秦始皇时的脱口而出中,刘邦显然是以羡慕的心态去观察的,而且隐含有一种无奈。从其受教育的程度来说,刘邦也远不及项羽。  但正是这种差别导致的刘、项的处事态度,刘邦不得不比项羽更加谨慎待人待事。从而更容易减少失误。项羽不太顾及他人的看法,这倒符合了现代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政治不可能不看别人的脸色,政治的领导层是权力的盘网,不顾及他人,往往就会导致网结的破裂,从而使整个网络崩溃。  2、谋士的个人关系  刘邦身边的谋士,有很多是其在沛县的旧相识,而且出身不高。相比之下,项羽由于其出身的原因,只和幸存下来的贵族交往密切,而这些旧贵族在秦灭六国以后大多受到了重创,所以其领导层先天数量就不及刘邦。  另外,项羽往往是以“为人”来定位他人的,对受胯下之辱的韩信,虽说项羽还没有到不齿的地步,但多少不是很欣赏,而刘邦则是来者不拒。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量原本出身不高的人一齐涌向刘邦的阵营,而项羽身边的人才水平很高,但数量却占了绝对少数。  这从两者以后的治国对比中也有显现,项羽分封后的诸侯往往比较平静,而刘邦建国后,叛乱四起,两者用人素质由此可见。  3、项羽本人的才能过高导致  刘邦在下属眼里才干平平,这从后来刘邦与韩信论将的言论中可知(见《史记·韩信列传》),所以领导层中的其他人比较敢说话。但项羽不同,由于项羽个人才能过高,导致下属对他望尘莫及,自认出谋不及项羽,所以真正说话的人也比较少。用一个例子可以对照说明,就象当初中国崇拜毛泽东一样,当时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不是不能思考对与错,而是由于毛的个人才能过高,导致人们从一开始就不相信文革会是错的,所以根本就没有思考,甚至出现失误的迹象时人们也没有考虑到是文革本身有问题。项羽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正是这种情况。从所有人当时对项羽的评价来说,都是这样。  加之项羽本身身边的领导层人员少,又被分封或外派,所以更听到反对意见和出现讨论局面,从而导致失误的出现。  项羽的失败是并不是什么太特别的原因,其实就是两点:主观上的“价值观”导致的不肯拐弯,客观上“个人才能”导致的个人崇拜;而刘邦正好相反。  还有一点:项羽的失败是否必然,这实际很难说,我觉得唐代杜牧《题乌江亭》比较中肯,也值得玩味,就以这首诗作结吧:  唐·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相关内容

  •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及其背后
  • 摘 要:作为英雄失路的千古悲歌,项羽<垓下歌>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强烈.它曾拨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弦,悲歌慷慨的项羽也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形象.这首诗具有深厚的历史蕴涵,从中我们能够窥见项羽的个性与弱点,进而探究其失败的原因.本文结合相关的历史记载对这首诗进行历史与文学性的解读,揭示 ...

  • [论项羽的悲剧]毕业论文
  • 江西师范大学 论 文 题 目 指 导 老 师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专 业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论项羽的悲剧> : : : :继续教育学院 :汉语言文学 论 文 提 纲 一.拟定论文题名为<论项羽的悲剧> 二.总论点:项羽的最终悲剧有其自身原因,更是一种历史的 ...

  • 13 垓下之围
  • 第十二课:<垓下之围> 一.本文的中心思想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里所节选的垓下之围部分,主要记叙了项羽最后失败.身死乌江的一些史事片断.注意: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在对项羽作盖棺论定时,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 ...

  • 项羽作文素材的总结
  • 项羽作文素材的总结 一 项羽,昔日的楚霸王,纵然有盖世神功也无法改变楚国破灭的事实.乌江旁,他已被敌军层层包围,空气中飘荡着象征繁盛的楚歌,悠远婉转.此刻,他刚毅无比的心开始脆弱起来,看到四处躺着的无数兄弟,他懊恼曾经的刚愎自用,悔恨楚国的大好局势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里.怀着深深的自责,他把刀架 ...

  • 项羽评价之不可沽名学霸王?
  • "项羽头脑简单,缺少谋略„„""因骄傲自大,缺少政治头脑而又不听臣言,最后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被迫自刎乌江„„"可以说,大多数史论家几乎众口一词认定项羽鸿门释刘是一个战略抉择的错误,埋下了最终失败的祸根,鸿门宴是项羽由辉煌走向人生末路的转折点等等. 产生上述误 ...

  • [项羽本纪]最终版
  • 项羽本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 1.课外通读全文,朗读重要语段,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学会独立翻译重要文言句子. ...

  • 论[垓下之围]中的项羽
  • <垓下之围>是江苏中学语文教材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项羽本纪>.该文记叙了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的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拼杀场面,表现了他至死不悟.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结局,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 在垓下之围这一场景中,先写项王"兵少 ...

  • 项羽和刘邦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礁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烛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中的这首小词同样道出了秦末英雄辈出,群雄逐鹿的历史场景,其中刘邦项羽的是非成败最为引人注目.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 ...

  •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项羽
  •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项羽篇 一.人物简介 项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楚国将门后裔,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项羽随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二十四岁的项羽,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