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第一章

第一章 导论

一、判断

1、义务主体实施的义务行为是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义务主体则不受限制和约束。对

2、所有权的占用、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均应由所有权人自行行使,不得与其分离。错

3、经济法是调整全部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错

4、经济法是调整一切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错

5、在经济法律关系中承担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错

6、违法行为也可引起相应的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对

7、民事法律领域的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调整。对

8、在某些情况下国家也可以作为经济法主体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对

9、经济法律关系是在经济领域内发生的意志关系,这一关系体现是国家意志。错

10、在特殊情况下,未确定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的组织也可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错

11、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错

12、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除因年龄不同而不同外,一律平等。错

13、代理适用于一切法律行为。错

14、行为属于能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现象。对

15、义务主体实施的义务行为是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义务主体则不受限制和约束。对

16、经济法确认不同的所有制性质的经济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对各自的合法权益平等地予以保护;无论经济主体的所有制性质有何不同,都平等地适用法律规定的保护方法和制裁措施。对

17、滥用代理权的行为视为无权代理行为,代理人滥用代理权给被代理人及他人造成损害的,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对

18、A 公司未授权张某代理权。某日,张某以A 公司的名义与B 公司签订了购买150台电视机的买卖合同,A 公司得知后对张某无权代理的行为未作否认表示,该买卖合同应由A 公司履行。对

19、任何当事人都可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错

20、任何组织或公民所为的行为都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错

21、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错

22、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错

23、代理是指被代理人以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进行法律行为后,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代理人承担。错

24、经济法律关系是具有强制性的经济权利义务关系。对

25、经济法是调整横向经济联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错

26、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对

27、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虽然不具备独立法律人格,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对

28、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对

二、单选

1、法律事实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律事件,另一种是( )。

A:法律后果 B:法律责任 C:法律行为 D:法律制裁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有( )。

A:经济决策行为 B:自然灾害 C:专利权 D:机器设备

3、迄今为止,制定过经济法法典的国家是( )。

A:德国 B:日本 C:原捷克斯洛伐克 D:中国

4、进入20世纪以来,首先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是( )。

A:中国学者 B:德国学者 C:日本学者 D:美国学者

5、作为经济法主体的国家机关主要指( )。

A:国家权力权关 B:国家司法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国家行政机关中的经济管理机关

6、某百货商店新到一批摩托车,每台售价6000元。而商店工作人员错把售价标成5000元。消费者甲到商店购物,发现该摩托车性能优越,价格又便宜,马上买了一台回家。后商店负责人发现标价错误,于是找到甲,要求他退货或补足价款,甲拒绝。请回答:甲与该百货商店之间的买卖行为在法律上认定为( )。

A:重大误解 B:显失公平 C:欺诈的民事行为 D:违约行为

7、在世界范围内首先提出经济法概念的著作是( )。

A:法国的《自然法典》 B:德国的《经济年鉴》 C:法国的《新基督教》 D:法国的《公有法典》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

A:厂长王某恶意串通财务科科长李某,将企业资金转移到其个人账户

B:6岁的月月用压岁钱购买价值200元的化妆品

C:张某用刀威胁李某,在此情况下,李某借款10万元给张某

D:张某将自己的房屋低价转让给甲公司

9、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协调,在协调的方式中最主要的手段是( )。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具有法律形式的经济手段 D:民法救济手段

10、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

A:各种经济关系 B:特定的经济关系 C:经济法律关系 D: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11、( ),不必经作者许可。

A:图书出版社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B:图书出版社对作品作内容上的修改、删节

C:报社、杂志社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D:报社、杂志社对作品的内容作修改、删节

12、下列关于经济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多选

A:经济法律关系是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经济关系在法律上反映

B: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C:经济法律关系是通过物而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D:经济法律关系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发生的思想意志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E:经济法律关系是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3、在我国下列诸项可以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 )。多选

A:自然人 B:商标权 C:美元 D:土地所有权 E:能源 F:设计工程

14、法律行为是指以( )为要素,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的合法行为。 A:法律规范 B:意思表示 C:权利 D:义务

15、对宏观经济调控关系进行调整的应当是( )。

A:民法 B:经济法 C:行政法 D:行政诉讼法

16、法律关系是法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 )。

A:自觉与强制的关系 B: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C:指引与遵守的关系 D: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7、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 )。

A:经济关系 B:财产关系 C:社会关系 D:权利义务关系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委托代理终止的法定情形是( )。

A:代理期间届满 B:代理人辞去委托

C:被代理人恢复民事行为能力 D:被代理人撤销委托

19、下列行为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

A:2012年10月飓风“桑迪”肆虐美国

B:2012年11月11日,张某外出意外发生交通事故死亡

C:2012年10月王某的日系车在抵制日货行动中被姚某砸坏

D:2012年11月1郭某在京东商城团购了一件羽绒服

20、甲是一个智力超常的13岁儿童画家,作品颇多。一日甲的父亲乙发现某出版社丙擅自出版了包含了甲的作品的画集,认为丙构成侵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构成,甲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取得这一权利

B:构成,甲的画画的行为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依法有效

C:构成,甲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画画属于行为能力范围而依法有效

D:构成,画画属于事实行为,不属于行为能力的调整范围

21、下列表述中属于不正确的是( )。

A: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B:经济法律关系是思想意志关系

C:经济法律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D:经济法律关系同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是不同范畴的概念

22、下列关于经济法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

A: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B: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

D: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文件的总称

23、小王是鸿运企业的采购人员,备有鸿运企业公章的空白合同书。小王因为向客户收取回扣被鸿运企业开除,但空白合同书未被收回。小王以此合同书与不知情的宏达公司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该买卖合同的效力为( )。

A:不成立 B:无效 C:有效 D:效力待定

24、下列各项中,只可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而不可能成为民法的主体是( )。 A:国家机关

B:企业的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

C: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

D:农户、个体经营户和公民

25、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 )。多选

A: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B:经济管理关系

C: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D:经济组织内部关系

26、我国在法律法规文件中最早使用“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是( )。

A:1979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88年

27、租赁合同是( )

A:双务合同 B:无偿合同 C:无名合同 D:涉他合同

28、被代理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 )。

A: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不负责任

B: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不负责任

C:被代理人应当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先由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无法承担责任的,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29、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

A:始于出生 B:始于年满18周岁 C:始于结婚 D:始于具有劳动能力

30、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民事行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D: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31、世界范围内最先提出经济法概念的年代是( )。

A:1755年 B:1842年 C:1843年 D:1889年

32、对经济运行协调的主体是( )。

A:市场 B:企业 C:社会中介组织 D:国家

33、现代经济法的发源地是( )。

A:德国 B:美国 C:中国 D:英国

34、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于丙,其后丙死亡。1年后乙确知甲仍然在世,遂向法院申请撤销对甲的死亡宣告。依我国法律,该死亡宣告撤销后,甲与乙原有的婚姻关系如何?(

A:自行恢复

B:不得自行恢复

C:经乙同意后恢复来源

D:经甲同意后恢复

35、准确了解“经济法”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 )。

A:明确经济法的主体

B:明确经济法的体系与渊源

C:明确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

D:明确经济法有特定调整对象是什么

36、无效民事行为从( )起无效。

A: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时

B:行为开始时

C:行为结束时

D:法院判决时

37、经济法对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特征是( )。

A:只对处罚做出规定

B:处罚极为严厉

C:既对处罚又对奖励做出规定都占重要地位

D:处罚占重要地位,奖励不占重要地位

38、下列经济法主体中享有经营管理权的主体是( )。

A:国家机关 B:政府 C:企业 D:中介组织

39、下列经济法主体中享有经济职权的主体是( )。

A:社会团体 B:国家机关 C:事业单位 D:企业

三、多选

1、常见的代理权滥用的情况有( )。

A:代理人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

B: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民事行为

C: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D:超越代理权的行为

2、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代理可分为( )。

A:协议代理 B:委托代理 C:法定代理 D:指定代理

3、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概括起来,可分为( )。

A:目标 B:物 C:行为 D:智力成果

4、以下对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该行为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未经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B:如果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则该行为视同有效的法律行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C:该行为一经撤销,其效力自被撤销之日起无效

D: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两年期限的,当事人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5、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是( )。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D: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6、以下对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A:该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提出并实施,其他人不能主张其效力的消灭

B:该行为一经撤销,其效力自行为开始时无效

C:如果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则该行为视同有效的法律行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D:该行为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未经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7、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 )。

A: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B:经济管理关系

C: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D:经济组织内部关系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有( )。

A: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与商家发生的赔偿与被赔偿关系

B:税务局长与税务干部发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企业厂长与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D: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的征纳关系

9、( )民事行为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A:无民事行为人实施的

B:违反法律或公共利益的

C:有重大误解 D:显失公平的

10、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A:经济法律规范

B:经济法主体

C:权利义务关系

D:法律事实

11、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分为( )。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D:法律责任

12、根据规定,下列各项关于代理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有权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为法定代理

B: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为双方代理

C: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为自己代理

D:委托代理中的授权行为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

13、2010年6月5日,甲授权乙以甲的名义将甲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出售,价格不得低于8000元。乙的好友丙欲以6000元的价格购买。乙遂对丙说:“大家都是好朋友,甲说最低要8000元,但我想6000元卖给你,他肯定也会同意的。”乙遂以甲的名义以6000元将笔记本电脑卖给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该买卖行为无效

B:乙是无权代理行为

C:乙可以撤销该行为

D:甲可以追认该行为

14、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是经济法律关系的(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是经济法律关系的( )。单选

A:客体 B:标的 C:内容 D:构成要素

15、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大致可分为( )。

A:经济管理主体

B:经济协调主体

C:经济诉讼主体

D:经济活动主体

16、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行为的有( )。

A :经济管理行为

B: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C:不当得利行为

D:偷漏税行为

17、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

A:经济行为 B:物 C:货币 D:有价证券 E:科学技术成果

18、下列关于经济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经济法律关系是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经济关系在法律上反映

B: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C:经济法律关系是通过物而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D:经济法律关系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发生的思想意志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E:经济法律关系是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9、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专门机构是( )。 A: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管理部门

C: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部门

D:各级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

20、下列情形中,( )属无权代理。

A:没有代理权

B:超越代理权

C:滥用代理权

D: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

21、以下对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该行为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未经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B:如果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则该行为视同有效的法律行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C:该行为一经撤销,其效力自被撤销之日起无效

D: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两年期限的,当事人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22、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是( )。

A:公司设立的分公司

B:承包经营企业

C:某社会团体

D:某市国家税务机关

23、经济职权的内容包括( )。

A:生产经营决策权

B:资源配置权

C:调节权

D:监督权

E:经营方式选择权

24、在法定代表人和法人关系的问题上,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法定代表人既是法人的代表人,又是法人机关的代表人

B:法定代表人履行职务的行为是法人的行为

C:法定代表人只能是法人单位的行政正职负责人

D: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源于法律和章程,而不是源于法人的授权

25、根据我国经济法的规定,处罚可分为( )。

A:追究刑事责任

B:追究行政责任

C:追究监察责任

D:追究党纪责任

E:追究经济责任

26、下列诸项中,( )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

A:财政税收法规的下达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旷工

C:自然灾害

D:收养合同的签订

27、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有( )。

A: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与商家发生的赔偿与被赔偿关系

B:税务局长与税务干部发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企业厂长与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D: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的征纳关系

28、在法定代表人和法人关系的问题上,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法定代表人既是法人的代表人,又是法人机关的代表人

B:法定代表人履行职务的行为是法人的行为

C:法定代表人只能是法人单位的行政正职负责人

D: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源于法律和章程,而不是源于法人的授权

29、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专门机构是( A: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管理部门

C: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部门

D:各级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

30、在一定条件下,国家机关和国家作为经济活动关系的主体的活动包括( )。A:国家对外签订政府贷款和担保合同

B:政府发行股票

C:对外发行政府债券

D:政府部门出让土地使用权

31、能够作为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事实必须是( )。

A:将来发生的事实

B:不确定的事实

C:当事人选择的事实

D:合法的事实

32、根据我国经济法的规定,奖励可分为( )。

A:优秀奖 B:鼓励奖 C:物质奖 D:精神奖 E:荣誉奖

33、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代理可分为( )。

A:协议代理

B:委托代理

C:法定代理

D:指定代理

34、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 )。

A: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B:经济管理关系

C: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D:经济组织内部关系

。 )

第一章 导论

一、判断

1、义务主体实施的义务行为是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义务主体则不受限制和约束。对

2、所有权的占用、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均应由所有权人自行行使,不得与其分离。错

3、经济法是调整全部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错

4、经济法是调整一切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错

5、在经济法律关系中承担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错

6、违法行为也可引起相应的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对

7、民事法律领域的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调整。对

8、在某些情况下国家也可以作为经济法主体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对

9、经济法律关系是在经济领域内发生的意志关系,这一关系体现是国家意志。错

10、在特殊情况下,未确定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的组织也可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错

11、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错

12、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除因年龄不同而不同外,一律平等。错

13、代理适用于一切法律行为。错

14、行为属于能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现象。对

15、义务主体实施的义务行为是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义务主体则不受限制和约束。对

16、经济法确认不同的所有制性质的经济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对各自的合法权益平等地予以保护;无论经济主体的所有制性质有何不同,都平等地适用法律规定的保护方法和制裁措施。对

17、滥用代理权的行为视为无权代理行为,代理人滥用代理权给被代理人及他人造成损害的,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对

18、A 公司未授权张某代理权。某日,张某以A 公司的名义与B 公司签订了购买150台电视机的买卖合同,A 公司得知后对张某无权代理的行为未作否认表示,该买卖合同应由A 公司履行。对

19、任何当事人都可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错

20、任何组织或公民所为的行为都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错

21、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错

22、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错

23、代理是指被代理人以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进行法律行为后,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代理人承担。错

24、经济法律关系是具有强制性的经济权利义务关系。对

25、经济法是调整横向经济联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错

26、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对

27、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虽然不具备独立法律人格,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对

28、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对

二、单选

1、法律事实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律事件,另一种是( )。

A:法律后果 B:法律责任 C:法律行为 D:法律制裁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有( )。

A:经济决策行为 B:自然灾害 C:专利权 D:机器设备

3、迄今为止,制定过经济法法典的国家是( )。

A:德国 B:日本 C:原捷克斯洛伐克 D:中国

4、进入20世纪以来,首先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是( )。

A:中国学者 B:德国学者 C:日本学者 D:美国学者

5、作为经济法主体的国家机关主要指( )。

A:国家权力权关 B:国家司法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国家行政机关中的经济管理机关

6、某百货商店新到一批摩托车,每台售价6000元。而商店工作人员错把售价标成5000元。消费者甲到商店购物,发现该摩托车性能优越,价格又便宜,马上买了一台回家。后商店负责人发现标价错误,于是找到甲,要求他退货或补足价款,甲拒绝。请回答:甲与该百货商店之间的买卖行为在法律上认定为( )。

A:重大误解 B:显失公平 C:欺诈的民事行为 D:违约行为

7、在世界范围内首先提出经济法概念的著作是( )。

A:法国的《自然法典》 B:德国的《经济年鉴》 C:法国的《新基督教》 D:法国的《公有法典》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

A:厂长王某恶意串通财务科科长李某,将企业资金转移到其个人账户

B:6岁的月月用压岁钱购买价值200元的化妆品

C:张某用刀威胁李某,在此情况下,李某借款10万元给张某

D:张某将自己的房屋低价转让给甲公司

9、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协调,在协调的方式中最主要的手段是( )。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具有法律形式的经济手段 D:民法救济手段

10、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

A:各种经济关系 B:特定的经济关系 C:经济法律关系 D: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11、( ),不必经作者许可。

A:图书出版社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B:图书出版社对作品作内容上的修改、删节

C:报社、杂志社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D:报社、杂志社对作品的内容作修改、删节

12、下列关于经济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多选

A:经济法律关系是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经济关系在法律上反映

B: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C:经济法律关系是通过物而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D:经济法律关系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发生的思想意志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E:经济法律关系是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3、在我国下列诸项可以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 )。多选

A:自然人 B:商标权 C:美元 D:土地所有权 E:能源 F:设计工程

14、法律行为是指以( )为要素,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的合法行为。 A:法律规范 B:意思表示 C:权利 D:义务

15、对宏观经济调控关系进行调整的应当是( )。

A:民法 B:经济法 C:行政法 D:行政诉讼法

16、法律关系是法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 )。

A:自觉与强制的关系 B: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C:指引与遵守的关系 D: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7、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 )。

A:经济关系 B:财产关系 C:社会关系 D:权利义务关系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委托代理终止的法定情形是( )。

A:代理期间届满 B:代理人辞去委托

C:被代理人恢复民事行为能力 D:被代理人撤销委托

19、下列行为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

A:2012年10月飓风“桑迪”肆虐美国

B:2012年11月11日,张某外出意外发生交通事故死亡

C:2012年10月王某的日系车在抵制日货行动中被姚某砸坏

D:2012年11月1郭某在京东商城团购了一件羽绒服

20、甲是一个智力超常的13岁儿童画家,作品颇多。一日甲的父亲乙发现某出版社丙擅自出版了包含了甲的作品的画集,认为丙构成侵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构成,甲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取得这一权利

B:构成,甲的画画的行为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依法有效

C:构成,甲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画画属于行为能力范围而依法有效

D:构成,画画属于事实行为,不属于行为能力的调整范围

21、下列表述中属于不正确的是( )。

A: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B:经济法律关系是思想意志关系

C:经济法律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D:经济法律关系同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是不同范畴的概念

22、下列关于经济法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

A: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B: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

D: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文件的总称

23、小王是鸿运企业的采购人员,备有鸿运企业公章的空白合同书。小王因为向客户收取回扣被鸿运企业开除,但空白合同书未被收回。小王以此合同书与不知情的宏达公司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该买卖合同的效力为( )。

A:不成立 B:无效 C:有效 D:效力待定

24、下列各项中,只可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而不可能成为民法的主体是( )。 A:国家机关

B:企业的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

C: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

D:农户、个体经营户和公民

25、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 )。多选

A: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B:经济管理关系

C: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D:经济组织内部关系

26、我国在法律法规文件中最早使用“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是( )。

A:1979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88年

27、租赁合同是( )

A:双务合同 B:无偿合同 C:无名合同 D:涉他合同

28、被代理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 )。

A: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不负责任

B: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不负责任

C:被代理人应当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先由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无法承担责任的,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29、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

A:始于出生 B:始于年满18周岁 C:始于结婚 D:始于具有劳动能力

30、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民事行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D: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31、世界范围内最先提出经济法概念的年代是( )。

A:1755年 B:1842年 C:1843年 D:1889年

32、对经济运行协调的主体是( )。

A:市场 B:企业 C:社会中介组织 D:国家

33、现代经济法的发源地是( )。

A:德国 B:美国 C:中国 D:英国

34、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于丙,其后丙死亡。1年后乙确知甲仍然在世,遂向法院申请撤销对甲的死亡宣告。依我国法律,该死亡宣告撤销后,甲与乙原有的婚姻关系如何?(

A:自行恢复

B:不得自行恢复

C:经乙同意后恢复来源

D:经甲同意后恢复

35、准确了解“经济法”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 )。

A:明确经济法的主体

B:明确经济法的体系与渊源

C:明确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

D:明确经济法有特定调整对象是什么

36、无效民事行为从( )起无效。

A: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时

B:行为开始时

C:行为结束时

D:法院判决时

37、经济法对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特征是( )。

A:只对处罚做出规定

B:处罚极为严厉

C:既对处罚又对奖励做出规定都占重要地位

D:处罚占重要地位,奖励不占重要地位

38、下列经济法主体中享有经营管理权的主体是( )。

A:国家机关 B:政府 C:企业 D:中介组织

39、下列经济法主体中享有经济职权的主体是( )。

A:社会团体 B:国家机关 C:事业单位 D:企业

三、多选

1、常见的代理权滥用的情况有( )。

A:代理人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

B: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民事行为

C: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D:超越代理权的行为

2、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代理可分为( )。

A:协议代理 B:委托代理 C:法定代理 D:指定代理

3、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概括起来,可分为( )。

A:目标 B:物 C:行为 D:智力成果

4、以下对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该行为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未经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B:如果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则该行为视同有效的法律行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C:该行为一经撤销,其效力自被撤销之日起无效

D: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两年期限的,当事人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5、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是( )。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D: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6、以下对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A:该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提出并实施,其他人不能主张其效力的消灭

B:该行为一经撤销,其效力自行为开始时无效

C:如果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则该行为视同有效的法律行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D:该行为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未经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7、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 )。

A: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B:经济管理关系

C: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D:经济组织内部关系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有( )。

A: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与商家发生的赔偿与被赔偿关系

B:税务局长与税务干部发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企业厂长与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D: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的征纳关系

9、( )民事行为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A:无民事行为人实施的

B:违反法律或公共利益的

C:有重大误解 D:显失公平的

10、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A:经济法律规范

B:经济法主体

C:权利义务关系

D:法律事实

11、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分为( )。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D:法律责任

12、根据规定,下列各项关于代理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有权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为法定代理

B: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为双方代理

C: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为自己代理

D:委托代理中的授权行为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

13、2010年6月5日,甲授权乙以甲的名义将甲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出售,价格不得低于8000元。乙的好友丙欲以6000元的价格购买。乙遂对丙说:“大家都是好朋友,甲说最低要8000元,但我想6000元卖给你,他肯定也会同意的。”乙遂以甲的名义以6000元将笔记本电脑卖给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该买卖行为无效

B:乙是无权代理行为

C:乙可以撤销该行为

D:甲可以追认该行为

14、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是经济法律关系的(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是经济法律关系的( )。单选

A:客体 B:标的 C:内容 D:构成要素

15、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大致可分为( )。

A:经济管理主体

B:经济协调主体

C:经济诉讼主体

D:经济活动主体

16、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行为的有( )。

A :经济管理行为

B: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C:不当得利行为

D:偷漏税行为

17、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

A:经济行为 B:物 C:货币 D:有价证券 E:科学技术成果

18、下列关于经济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经济法律关系是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经济关系在法律上反映

B: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C:经济法律关系是通过物而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D:经济法律关系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发生的思想意志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E:经济法律关系是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9、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专门机构是( )。 A: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管理部门

C: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部门

D:各级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

20、下列情形中,( )属无权代理。

A:没有代理权

B:超越代理权

C:滥用代理权

D: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

21、以下对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该行为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未经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B:如果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则该行为视同有效的法律行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C:该行为一经撤销,其效力自被撤销之日起无效

D: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两年期限的,当事人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22、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是( )。

A:公司设立的分公司

B:承包经营企业

C:某社会团体

D:某市国家税务机关

23、经济职权的内容包括( )。

A:生产经营决策权

B:资源配置权

C:调节权

D:监督权

E:经营方式选择权

24、在法定代表人和法人关系的问题上,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法定代表人既是法人的代表人,又是法人机关的代表人

B:法定代表人履行职务的行为是法人的行为

C:法定代表人只能是法人单位的行政正职负责人

D: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源于法律和章程,而不是源于法人的授权

25、根据我国经济法的规定,处罚可分为( )。

A:追究刑事责任

B:追究行政责任

C:追究监察责任

D:追究党纪责任

E:追究经济责任

26、下列诸项中,( )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

A:财政税收法规的下达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旷工

C:自然灾害

D:收养合同的签订

27、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有( )。

A: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与商家发生的赔偿与被赔偿关系

B:税务局长与税务干部发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企业厂长与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D: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的征纳关系

28、在法定代表人和法人关系的问题上,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法定代表人既是法人的代表人,又是法人机关的代表人

B:法定代表人履行职务的行为是法人的行为

C:法定代表人只能是法人单位的行政正职负责人

D: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源于法律和章程,而不是源于法人的授权

29、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专门机构是( A: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管理部门

C: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部门

D:各级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

30、在一定条件下,国家机关和国家作为经济活动关系的主体的活动包括( )。A:国家对外签订政府贷款和担保合同

B:政府发行股票

C:对外发行政府债券

D:政府部门出让土地使用权

31、能够作为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事实必须是( )。

A:将来发生的事实

B:不确定的事实

C:当事人选择的事实

D:合法的事实

32、根据我国经济法的规定,奖励可分为( )。

A:优秀奖 B:鼓励奖 C:物质奖 D:精神奖 E:荣誉奖

33、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代理可分为( )。

A:协议代理

B:委托代理

C:法定代理

D:指定代理

34、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 )。

A: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B:经济管理关系

C: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D:经济组织内部关系

。 )


相关内容

  • 论经济法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论经济法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市场经济的精髓,在于经济活动的当事人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的信号,自由.自主地开展活动,参加或与他人缔结民事法律关系,以此来达到资源的合理及优化配置.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是解放和发展 ...

  • 论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 论 文 摘 要 [摘要] 经济法原始于德国,1910年出台了扶持卡特尔的钾矿业法,抑制亲凤企业进入钾矿业,被认为是最初的经济法.其后出现了托斯拉的垄断形式,受托企业借助托斯拉管理参与合并其它企业,形成垄断经营经济法发展,美国联邦于1887年制定了<谢尔曼法>,后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经济 ...

  • 论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
  • 作者:曾国安 经济评论 2003年04期 多年来,经济学界将政府的经济职能统称为宏观经济调控,虽然已经有个别学者注意到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不同,但至今鲜见对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之间的关系进行专门讨论的文献.产业经济学文献中有大量的讨论经济管制问题(主要是产业管制问题)的论著,管制经济学.反垄断 ...

  • 论经济法的价值体系
  • 论经济法的价值体系 安旻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硕士 北京新东方学校教师 [内容提要]本文明确了经济法的价值体系中三个层级与一个核心的立体构造,并分别加以阐释,从而进一步与社会法相区别. 从哲学的角度讲,价值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实体性要素:一方面揭示了主体认识.利用.改造客体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另一方面反 ...

  • 对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关系的再思考_宋阳
  • 第16卷第2期2014年3月 东 科学版) )JournalofNortheasternUniversitSocialScience y( 北 大 学 学 报 会 (社 Vol.16,No.2Mar.2014 对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关系的再思考 宋 阳1,穆凯盈2 ()1.南开大学法学院,天津 3 ...

  • 漆多俊教授[经济法基础理论]读书笔记
  • 近期读了漆多俊教授所著的<经济法基础理论>(第四版),本书从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关系入手,并从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联系和区别上,论述了经济法产生和独立的历史必然性,它的本质.功能与任务,它的调整对象.调整原则与调整方法,它的内容与体系,它的立法与实施等各种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 ...

  • 关于经济法的体系
  • 关于经济法的体系 经济法作为我国新兴的部门法,学术界对其基础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反映到经济法体系的认识上,就是对经济法体系的构成因素认识不一致.这种状况给同学们学习经济法带来了一些困扰,不同的教材,不仅在很多概念的表述上不一致,而且包含的亚法律部门也差异很大. 一 ...

  • 经济法的地位[1]
  • 经济法的地位 经济法的地位,指经济法在法的体系(注意法的体系.规范性文件体系.法学体系.立法体系等概念的区别)中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重要性如何. 一.关于经济法独立地位的争论 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有没有独立地位,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20世纪争议最为激烈的一个法律问题. (一)独立地位说 ...

  • 经济法的价值
  • 经济法的价值目标 (一)经济法价值观述评 学界对经济法价值的研究始于1990年代.迄今为止,各类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据不完全统计,有二十余篇.依论者论涉价值名目的具体数量,可将经济法价值观分为"一元"观."二元"观."三元"观." ...

  • 试析经济法主体之间的关系
  • 试析经济法主体之间的关系 [摘 要] 经济法主体主要有三类:政府经济调控主体.社会经济中间层主体和市场主体,三者之间存在着多层交错.互相作用的关系.要充分发挥经济法的作用,必须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三类主体各得其位,各尽其能,在动态中实现关系的平衡与和谐. [关键词] 经济法;主体;关系 中国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