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与护理

临床输血与护理

一、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2. 《血站管理办法(暂行)》

3.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4.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6.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7.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二、申请输血的流程:

输血流程:

1.输血申请的一般要求

输血申请审批要求:输血申请单应有主治(以上)医师审核、签字。

输血知情同意要求:必须进行知情谈话并由患者或其亲属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输血申请单填写要求:专用申请单;不得缺项(除急诊抢救外,应填写所有输血前检查项目的结果)。

2.输血流程:输血申请De特殊要求

输血前检查:“输血前四项”、肝功、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检验。 血型鉴定:只要有输血可能(择期手术、创伤急诊抢救等),应尽早做血型鉴定以确定患者血型是否属稀有血型——医生调整

治疗策略,血库提前联系血站备血。

血型复核:交叉配血前用重新采集的血样复核血型,是减少血型报告错误、预防输血差错的重要措施。

3.输血流程:提前申请

稀有血型:AB血型和Rh阴性血型的全血和血液成分,应提前申请、预订。

血液成分:洗涤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辐照血等应提前申请、预订。

重大手术:预计输血量超过 1000 ml 提前申请;建议所有重大手术提前通知血库备血。

4.输血流程:紧急申请

情况——

术中输血:(麻醉)医师电话申请,立即填写输血申请单并送往血库,术后补记账。

抢救输血:医师电话申请,抢救告一段落后补写输血申请单、补记账。

要求——

如果血库没有受血者血样,应立即抽血、和输血申请单一起送往血库。

护士不能申请输血;如属转述医嘱,应准确陈述医嘱、告知医师和本人身份。

三、输血护理的基本要求

1.临床输血的护理工作

输血前查对:确认受血者,查对供血者和受血者相关信息,检查血液品种、质量。

输血操作:严格执行输血操作技术规范。

输血监护与记录:观察并记录受血者体征、异常症状,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输血后巡查:继续监测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用品处理:按医疗废物处理。

2.输血前的血样采集

目 的:输血前检验

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

要 求:按照一般静脉抽血操作要求

认真查对,防止抽血和标识错误

不合格:严重溶血、乳糜

放置时间太久

标签缺少或与输血申请单不符

3.输血过程的血样采集

目 的:输血1000 ml 以上,重新采血样交叉配血 要 求:在输血、输液的对侧肢体抽血

多为大出血抢救,立即送往血库

申请单、标签正确无误

4.冷链管理—取血

1、由医务人员持“取血单”“取血箱”到血库取血,双方必须共同核实无误后登记签名。(非临床医务人员取血应拒绝发血);

2、血液制品发出后一律不得退回;

3、供、受血者标本应4℃保存至少7天;

4、信息登记、内容符合规范要求,可追溯性,所有相关资料保存十年。

5.冷链管理—取血流程

临床取血工作流程图

6.输血前查对

输血前应当由二名护士或一名护士和一名医生进

行认真查对;查对无误,两人签名;

查对后立即执行输注操作;若放置或暂停输注,

输注前应重新查对;

7.输血前查对要点

床边当面确认受血者;

查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

血型是否正确;

查对《输血报告单》上血型、血液编码、数量是否与血袋标识一致;

检查血袋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

检查血液外观、有效期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8.静脉输血基本操作步骤

准备输血用品(输血器、输液器、注射用生理盐水、消毒用品等)

输血前查对。确定无误后,将血袋中血液轻轻摇匀并挂在输液架上,检查、记录病人基础生命体征

按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穿刺成功后先输入少量生理盐水,待滴注顺畅后再开始输血

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输血完成后,应该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9.临床输血护理:一般要求

注意心理护理,减轻病人心理负担

血液出库后应尽快输注,在临床放置≤30min,以免变质、污染

开始输血15 min、输血结束后应记录病人基础生命体征 病人体温≥38.5℃时,应暂缓输血

开始输血时应密切观察体征和异常症状,输血过程中和输血结束后应注意巡查

10.禁止向血液中添加药物

要求:除注射用生理盐水外,禁止向血液中添加任何药物。 原因:有些药物可能改变血液pH、离子浓度、渗透压,导致血液细胞发生凝集、溶血和血液成分凝聚、失活(如葡萄糖液可

引起红细胞凝集)。

11.掌握输血速度

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5~10 ml/min。

年老体弱者、婴幼儿以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1~2 ml/min。

急性大出血需快速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 ml/min。 输血速度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的前15 min控制在2 ml/min,并严密观察,无不良反应再调整输血速度。 血小板等成分输注速度有特殊要求。

四、血液成分输血与护理

红细胞悬液的输注:

1. 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要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

2. 用输血器输注,不应与其它药物混合输用。

3. 如果血袋内有凝块,阻塞输血器,将血袋颠倒数次,用止血钳夹住凝块,可以继续输注。

洗涤红细胞的输注

1. 如果采用的是开放性制备,故应尽快输注;

2. 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只能在4℃ 条件下保存24小时;

3. 红细胞制品内不能加任何药物,特别是乳酸格林氏液、 以防发生凝集或溶血反应(原因:生理盐水悬浮,而不是

CPDA)

目前,国内规定在2-6℃保存,自制备时起, 24h内输用,运输时温度应在2-10℃。但是,国内也有人推荐洗涤后6h内输用,在2-6℃保存不超过12h。总之,从安全和疗效的角度,洗涤红细胞在洗涤后应尽快输注。

特殊红细胞的输入

1.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过滤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

2. 冰冻红细胞: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3. 年轻红细胞: 携氧能力比一般红细胞强

4. 辐照红细胞: 灭活免疫活性淋巴细胞核的DNA

4℃ 条件下保存,原则是尽快输注

血小板的输注

1. 治疗性血小板输注:通过输注血小板,替代补充有止血功能的血小板,起到止血作用;

2.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通过输注血小板,替代补充有止血功能的血小板,起到预防出血作用;

3. 相对禁忌证: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由于体内存在血小板自身抗体,输注疗效差。盲目和多次输注,则可导致产生血小板同种抗体。

相对禁忌证:

(2)脾功能亢进和菌血症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输注血小板指征从严,不主张预防性输注。原因是输注的血小板大量滞留在脾内或很快被破坏。可能起不到提高血小板计数,而且增加发生同种免疫及其他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 相对禁忌证: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罕见的出血性疾病。尽管TTP患者血小板计数很底并伴有严重出血,但不能输血小板,因为是输注后可促进微血栓形成,加重微血管血栓塞和出血。

血小板的输注要求

1、输注前要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板悬起,切忌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不可逆的聚集或破坏。

2、摇匀时出现云雾状为合格,如有细小的凝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散。

3、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用。

4、输注速率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准,一般输注速率越快越好,以达到止血高峰(80~100滴/min,一次输注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5、在22±2℃振荡条件下可保存5天;切忌4℃保存。 新鲜冰冻血浆

适应证:

(1) 单个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

(2) 肝病患者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3) 大量输血并发的凝血功能障碍;

(4) 口服抗凝剂过量引起的出血;

(5) 抗凝血酶Ⅲ缺乏;

(6) 免疫缺陷综合征;

(7)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早已明确规定了新鲜冰冻血浆(FFP)的临床适应证,把FFP当成凝血因子制剂使用才是合理的。

不主张用血浆补充血容量和营养,原因:

 血浆未常规灭活病毒;

 血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 晶体液、血浆代用品和白蛋白“扩容”更安全;

 血浆当营养品使用要冒不必要的风险;

 肠胃外营养疗法既科学又安全。

新鲜冰冻血浆输注

1、ABO同型输注或相容输注,一般速度5~10ml /min;

2、需在35℃~37℃水浴中融化,不能在室温下自然融化或用来水融化,以免有大量纤维蛋白析出;

3、融化后的FFP应尽快输用;在室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 不可重复冰冻,如在4℃暂时存放,应于24小时内输注

4、不宜用于补充血容量和营养;

5、输注前肉眼检查应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如发现颜

色异常或有凝块,不可输注;

6、血浆冰冻后塑料袋脆性大,易破裂,应轻拿轻放; 冷沉淀

主要成分:

1、丰富的因子Ⅷ(约100IU);

2、丰富的纤维蛋白原(200-300mg);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4、纤维结合蛋白;

5、因子XⅢ。

冷沉淀的输注

1、与受血者ABO血型同型输注;

2、融化后的冷沉淀应在2小时内输完,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因故不能及时输注,不应再次冻存;

3、冷沉淀在室温下放置过久也可使因子Ⅷ活性丧失,故融化后必须尽快输注;

4、冷沉淀容量仅有20ml~25ml,成人一般多袋联用,输注时护士应注意随时更换血袋;

输血护理原则

安全输血护理的必然性

输血是由血液中心、血库、临床科室共同完成的治疗任务,而护士是输血治疗实施过程中最后一步的具体执行者。如果输血护理工作制度严密,操作程序规范化,可以起到为患者安全

输血的最后把关作用。

安全输血护理的必然性

对于负责执行输血的护士。除要求有熟练的业务技术(掌握血液成分的性质、特点、输用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各种输血反应及抢救措施)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应自觉地,一丝不苟执行输血护理的常规工作。

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常见的输血反应

即 发 反 应 迟 发 反 应

免 发热反应 溶血反应

疫 过敏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 性 溶血反应 输血后紫癜

反 输血相关的 血细胞或血浆蛋白 应 急性肺损伤 同种异体免疫

非 细菌污染反应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免 循环超负荷 血栓性静脉炎 疫 空气栓塞

性 出血倾向 输血相关性疾病 反 枸橼酸中毒

应 非免疫性溶血反应

电解质紊乱

肺微血管栓塞

输血反应的观察

输血前患者的体温、脉率、血压及呼吸频率,输血 后5~15min,护士应留在床边,观察患者情况;

输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经常监视患者的情况并记

录观察结果;

输血后24h内所排尿液进行测量,要求患者观察尿有无变色现象;

输血反应的处理程序

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特别是溶血反应和细菌污染反应,应立即对症治疗和调查分析原因,二者同时进行。按下列步骤进行:

1、立即停止输血,同时观察剩余血外观;

2、采病人血及血袋中剩余血(最好和血袋一起)送血库检测;

3、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属血管内溶血,尿中有血红蛋白);

4、血库收到输血反应的样本后,应立即做以下检查: 检查:

1. 复核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配血试验记录及输血报告单;

2. 复查患者ABO血型(输血前的标本及反应后采集的标本);

3. 复查献血者血标本及血袋中剩余血的ABO血型;

4. 患者输血前、后血标本与血袋中剩余血作交叉配血试验,采用盐水法与凝聚胺法,最好采用抗球蛋白法配血;

5. 输血前患者的血标本作Rh血型(尤其是D、E)检定;

6. 反应后要及时采血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抗体筛选试验;

7. 怀疑是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取血袋血直接作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细菌,取血袋血和反应后病人血液,分别在4℃、22℃和37℃作需氧菌和厌氧菌细菌培养。

六、输血差错预防和处理

血型的复核--安全输血De要求

血型鉴定的误差:国际上ABO血型鉴定试验最低误差发生率为2 ‰(技术方法学原因);

技术原因:红细胞抗原太弱,高效价冷凝集素,前带现象,获得性免疫性疾病,试剂与操作等;

其他原因:抽错标本,贴错标识,报告错误等;

防止血型不合输血: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与查对制度;医护人员不能仅凭自己印象或患者主诉记录、填写血型,要求所有输血的患者都要进行血型初检与复核;

输血错误的后果严重

据统计

在美国,输血时受血者确认错误的发生率约为1/12万~1/19万,因受血者确认错误导致死亡的约为1/60万~ 1/80万(发生次数/输血次数);

在英国,每输注1次/16400 U RBC,发生上述错误;

1999~2000年,英国报告了57例误输ABO血型不相容红细胞的事例,4个受血者死亡;

发生输血错误的可能原因

输血申请单错误

受血者血液样本错误

血型报告错误

血库发血错误

受血者确认错误

血液标识错误(血站)

七、输血不良反应防范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

合理用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严格控制血液质量

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输血过程的监护

发现输血反应,及时、正确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和异常症状

输血开始前,观察并记录基础体征

输血开始15分钟内,密切观察病人基础体征和异常症状 输血过程中,观察并关注病人自述

输血过程病人应注意保暖,以免出现畏寒现象而误认为输血反

不鼓励在夜间进行选择性输血

控制输血速度

全血、红细胞成分开始输注时,速度宜慢,密切观察;然后根据年龄、病情调整速度

及时发现异常

及时发现 —— 病人主诉+观察发现

异常 —— 发热、寒颤、心悸、呼吸困难等

果断决定是否立即停止输血

1、如果发生与输血有关的任何反应(局部荨麻疹除外),必须立即停止输血

2、以注射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道

立即呼叫医生,再次确认病人

3、医生应该即刻到达现场

4、护士必须立即再次确认病人,首先确定是否输错了血液——输入血型不相容的血液

(特别是红细胞成分,即使只有少量)可能导致严重损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紧急处置和救护,进一步查对

再次检查血液质量,必要时向血库人员咨询

临床输血与护理

一、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2. 《血站管理办法(暂行)》

3.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4.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6.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7.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二、申请输血的流程:

输血流程:

1.输血申请的一般要求

输血申请审批要求:输血申请单应有主治(以上)医师审核、签字。

输血知情同意要求:必须进行知情谈话并由患者或其亲属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输血申请单填写要求:专用申请单;不得缺项(除急诊抢救外,应填写所有输血前检查项目的结果)。

2.输血流程:输血申请De特殊要求

输血前检查:“输血前四项”、肝功、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检验。 血型鉴定:只要有输血可能(择期手术、创伤急诊抢救等),应尽早做血型鉴定以确定患者血型是否属稀有血型——医生调整

治疗策略,血库提前联系血站备血。

血型复核:交叉配血前用重新采集的血样复核血型,是减少血型报告错误、预防输血差错的重要措施。

3.输血流程:提前申请

稀有血型:AB血型和Rh阴性血型的全血和血液成分,应提前申请、预订。

血液成分:洗涤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辐照血等应提前申请、预订。

重大手术:预计输血量超过 1000 ml 提前申请;建议所有重大手术提前通知血库备血。

4.输血流程:紧急申请

情况——

术中输血:(麻醉)医师电话申请,立即填写输血申请单并送往血库,术后补记账。

抢救输血:医师电话申请,抢救告一段落后补写输血申请单、补记账。

要求——

如果血库没有受血者血样,应立即抽血、和输血申请单一起送往血库。

护士不能申请输血;如属转述医嘱,应准确陈述医嘱、告知医师和本人身份。

三、输血护理的基本要求

1.临床输血的护理工作

输血前查对:确认受血者,查对供血者和受血者相关信息,检查血液品种、质量。

输血操作:严格执行输血操作技术规范。

输血监护与记录:观察并记录受血者体征、异常症状,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输血后巡查:继续监测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用品处理:按医疗废物处理。

2.输血前的血样采集

目 的:输血前检验

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

要 求:按照一般静脉抽血操作要求

认真查对,防止抽血和标识错误

不合格:严重溶血、乳糜

放置时间太久

标签缺少或与输血申请单不符

3.输血过程的血样采集

目 的:输血1000 ml 以上,重新采血样交叉配血 要 求:在输血、输液的对侧肢体抽血

多为大出血抢救,立即送往血库

申请单、标签正确无误

4.冷链管理—取血

1、由医务人员持“取血单”“取血箱”到血库取血,双方必须共同核实无误后登记签名。(非临床医务人员取血应拒绝发血);

2、血液制品发出后一律不得退回;

3、供、受血者标本应4℃保存至少7天;

4、信息登记、内容符合规范要求,可追溯性,所有相关资料保存十年。

5.冷链管理—取血流程

临床取血工作流程图

6.输血前查对

输血前应当由二名护士或一名护士和一名医生进

行认真查对;查对无误,两人签名;

查对后立即执行输注操作;若放置或暂停输注,

输注前应重新查对;

7.输血前查对要点

床边当面确认受血者;

查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

血型是否正确;

查对《输血报告单》上血型、血液编码、数量是否与血袋标识一致;

检查血袋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

检查血液外观、有效期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8.静脉输血基本操作步骤

准备输血用品(输血器、输液器、注射用生理盐水、消毒用品等)

输血前查对。确定无误后,将血袋中血液轻轻摇匀并挂在输液架上,检查、记录病人基础生命体征

按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穿刺成功后先输入少量生理盐水,待滴注顺畅后再开始输血

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输血完成后,应该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9.临床输血护理:一般要求

注意心理护理,减轻病人心理负担

血液出库后应尽快输注,在临床放置≤30min,以免变质、污染

开始输血15 min、输血结束后应记录病人基础生命体征 病人体温≥38.5℃时,应暂缓输血

开始输血时应密切观察体征和异常症状,输血过程中和输血结束后应注意巡查

10.禁止向血液中添加药物

要求:除注射用生理盐水外,禁止向血液中添加任何药物。 原因:有些药物可能改变血液pH、离子浓度、渗透压,导致血液细胞发生凝集、溶血和血液成分凝聚、失活(如葡萄糖液可

引起红细胞凝集)。

11.掌握输血速度

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5~10 ml/min。

年老体弱者、婴幼儿以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1~2 ml/min。

急性大出血需快速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 ml/min。 输血速度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的前15 min控制在2 ml/min,并严密观察,无不良反应再调整输血速度。 血小板等成分输注速度有特殊要求。

四、血液成分输血与护理

红细胞悬液的输注:

1. 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要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

2. 用输血器输注,不应与其它药物混合输用。

3. 如果血袋内有凝块,阻塞输血器,将血袋颠倒数次,用止血钳夹住凝块,可以继续输注。

洗涤红细胞的输注

1. 如果采用的是开放性制备,故应尽快输注;

2. 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只能在4℃ 条件下保存24小时;

3. 红细胞制品内不能加任何药物,特别是乳酸格林氏液、 以防发生凝集或溶血反应(原因:生理盐水悬浮,而不是

CPDA)

目前,国内规定在2-6℃保存,自制备时起, 24h内输用,运输时温度应在2-10℃。但是,国内也有人推荐洗涤后6h内输用,在2-6℃保存不超过12h。总之,从安全和疗效的角度,洗涤红细胞在洗涤后应尽快输注。

特殊红细胞的输入

1.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过滤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

2. 冰冻红细胞: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3. 年轻红细胞: 携氧能力比一般红细胞强

4. 辐照红细胞: 灭活免疫活性淋巴细胞核的DNA

4℃ 条件下保存,原则是尽快输注

血小板的输注

1. 治疗性血小板输注:通过输注血小板,替代补充有止血功能的血小板,起到止血作用;

2.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通过输注血小板,替代补充有止血功能的血小板,起到预防出血作用;

3. 相对禁忌证: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由于体内存在血小板自身抗体,输注疗效差。盲目和多次输注,则可导致产生血小板同种抗体。

相对禁忌证:

(2)脾功能亢进和菌血症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输注血小板指征从严,不主张预防性输注。原因是输注的血小板大量滞留在脾内或很快被破坏。可能起不到提高血小板计数,而且增加发生同种免疫及其他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 相对禁忌证: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罕见的出血性疾病。尽管TTP患者血小板计数很底并伴有严重出血,但不能输血小板,因为是输注后可促进微血栓形成,加重微血管血栓塞和出血。

血小板的输注要求

1、输注前要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板悬起,切忌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不可逆的聚集或破坏。

2、摇匀时出现云雾状为合格,如有细小的凝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散。

3、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用。

4、输注速率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准,一般输注速率越快越好,以达到止血高峰(80~100滴/min,一次输注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5、在22±2℃振荡条件下可保存5天;切忌4℃保存。 新鲜冰冻血浆

适应证:

(1) 单个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

(2) 肝病患者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3) 大量输血并发的凝血功能障碍;

(4) 口服抗凝剂过量引起的出血;

(5) 抗凝血酶Ⅲ缺乏;

(6) 免疫缺陷综合征;

(7)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早已明确规定了新鲜冰冻血浆(FFP)的临床适应证,把FFP当成凝血因子制剂使用才是合理的。

不主张用血浆补充血容量和营养,原因:

 血浆未常规灭活病毒;

 血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 晶体液、血浆代用品和白蛋白“扩容”更安全;

 血浆当营养品使用要冒不必要的风险;

 肠胃外营养疗法既科学又安全。

新鲜冰冻血浆输注

1、ABO同型输注或相容输注,一般速度5~10ml /min;

2、需在35℃~37℃水浴中融化,不能在室温下自然融化或用来水融化,以免有大量纤维蛋白析出;

3、融化后的FFP应尽快输用;在室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 不可重复冰冻,如在4℃暂时存放,应于24小时内输注

4、不宜用于补充血容量和营养;

5、输注前肉眼检查应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如发现颜

色异常或有凝块,不可输注;

6、血浆冰冻后塑料袋脆性大,易破裂,应轻拿轻放; 冷沉淀

主要成分:

1、丰富的因子Ⅷ(约100IU);

2、丰富的纤维蛋白原(200-300mg);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4、纤维结合蛋白;

5、因子XⅢ。

冷沉淀的输注

1、与受血者ABO血型同型输注;

2、融化后的冷沉淀应在2小时内输完,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因故不能及时输注,不应再次冻存;

3、冷沉淀在室温下放置过久也可使因子Ⅷ活性丧失,故融化后必须尽快输注;

4、冷沉淀容量仅有20ml~25ml,成人一般多袋联用,输注时护士应注意随时更换血袋;

输血护理原则

安全输血护理的必然性

输血是由血液中心、血库、临床科室共同完成的治疗任务,而护士是输血治疗实施过程中最后一步的具体执行者。如果输血护理工作制度严密,操作程序规范化,可以起到为患者安全

输血的最后把关作用。

安全输血护理的必然性

对于负责执行输血的护士。除要求有熟练的业务技术(掌握血液成分的性质、特点、输用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各种输血反应及抢救措施)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应自觉地,一丝不苟执行输血护理的常规工作。

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常见的输血反应

即 发 反 应 迟 发 反 应

免 发热反应 溶血反应

疫 过敏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 性 溶血反应 输血后紫癜

反 输血相关的 血细胞或血浆蛋白 应 急性肺损伤 同种异体免疫

非 细菌污染反应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免 循环超负荷 血栓性静脉炎 疫 空气栓塞

性 出血倾向 输血相关性疾病 反 枸橼酸中毒

应 非免疫性溶血反应

电解质紊乱

肺微血管栓塞

输血反应的观察

输血前患者的体温、脉率、血压及呼吸频率,输血 后5~15min,护士应留在床边,观察患者情况;

输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经常监视患者的情况并记

录观察结果;

输血后24h内所排尿液进行测量,要求患者观察尿有无变色现象;

输血反应的处理程序

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特别是溶血反应和细菌污染反应,应立即对症治疗和调查分析原因,二者同时进行。按下列步骤进行:

1、立即停止输血,同时观察剩余血外观;

2、采病人血及血袋中剩余血(最好和血袋一起)送血库检测;

3、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属血管内溶血,尿中有血红蛋白);

4、血库收到输血反应的样本后,应立即做以下检查: 检查:

1. 复核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配血试验记录及输血报告单;

2. 复查患者ABO血型(输血前的标本及反应后采集的标本);

3. 复查献血者血标本及血袋中剩余血的ABO血型;

4. 患者输血前、后血标本与血袋中剩余血作交叉配血试验,采用盐水法与凝聚胺法,最好采用抗球蛋白法配血;

5. 输血前患者的血标本作Rh血型(尤其是D、E)检定;

6. 反应后要及时采血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抗体筛选试验;

7. 怀疑是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取血袋血直接作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细菌,取血袋血和反应后病人血液,分别在4℃、22℃和37℃作需氧菌和厌氧菌细菌培养。

六、输血差错预防和处理

血型的复核--安全输血De要求

血型鉴定的误差:国际上ABO血型鉴定试验最低误差发生率为2 ‰(技术方法学原因);

技术原因:红细胞抗原太弱,高效价冷凝集素,前带现象,获得性免疫性疾病,试剂与操作等;

其他原因:抽错标本,贴错标识,报告错误等;

防止血型不合输血: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与查对制度;医护人员不能仅凭自己印象或患者主诉记录、填写血型,要求所有输血的患者都要进行血型初检与复核;

输血错误的后果严重

据统计

在美国,输血时受血者确认错误的发生率约为1/12万~1/19万,因受血者确认错误导致死亡的约为1/60万~ 1/80万(发生次数/输血次数);

在英国,每输注1次/16400 U RBC,发生上述错误;

1999~2000年,英国报告了57例误输ABO血型不相容红细胞的事例,4个受血者死亡;

发生输血错误的可能原因

输血申请单错误

受血者血液样本错误

血型报告错误

血库发血错误

受血者确认错误

血液标识错误(血站)

七、输血不良反应防范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

合理用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严格控制血液质量

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输血过程的监护

发现输血反应,及时、正确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和异常症状

输血开始前,观察并记录基础体征

输血开始15分钟内,密切观察病人基础体征和异常症状 输血过程中,观察并关注病人自述

输血过程病人应注意保暖,以免出现畏寒现象而误认为输血反

不鼓励在夜间进行选择性输血

控制输血速度

全血、红细胞成分开始输注时,速度宜慢,密切观察;然后根据年龄、病情调整速度

及时发现异常

及时发现 —— 病人主诉+观察发现

异常 —— 发热、寒颤、心悸、呼吸困难等

果断决定是否立即停止输血

1、如果发生与输血有关的任何反应(局部荨麻疹除外),必须立即停止输血

2、以注射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道

立即呼叫医生,再次确认病人

3、医生应该即刻到达现场

4、护士必须立即再次确认病人,首先确定是否输错了血液——输入血型不相容的血液

(特别是红细胞成分,即使只有少量)可能导致严重损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紧急处置和救护,进一步查对

再次检查血液质量,必要时向血库人员咨询


相关内容

  • 建立输血科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输血安全_吴海波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年4月第7卷第7期Chin J Mod Drug Appl ,Apr 2013,Vol.7,No.7 ·133· 进行反复思考,从而提供学生自我创造性,有助于启发学生 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显著提高.2 普外科实习教学的课程特点 外科学习中,除了学习相关理论 ...

  • (新增)13.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
  • 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要求,为确保临床用血信息客观真实.完整.可追溯,特制定本制度. 1.医院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统一编制或印制各类临床用血医学文书. 2.每年 ...

  •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首诊负责工作制度 1.首诊负责制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其所接诊病人,特别是对急.危重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会诊.转诊.转科等工作负责到底的制度. 2.首诊医师按要求进行病史采集.身体检查.化验等详细记录外,对诊断已明确的病人应及时治疗或收住入院:对诊断尚未明确 ...

  • 一级中医骨科医院升二级骨科医院评审标准
  • 一级中医骨科医院升二级骨科医院评审标准 第一部分 中医药服务功能 第一章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一.依据功能与任务,确定医院发展战略,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院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重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二.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 ...

  • 安全输血的操作流程
  • 安全输血的操作流程 一.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认真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 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同种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其同意后,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并记入病历.由护士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等采集防凝血样送输血科备血,血样要保证无误 ...

  •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Syllabus for Fundamental Nursing 一.课程任务与性质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是护理专业主干学科之一,是护理患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内容 ...

  • 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
  • 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 为加强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学习,提高临床输血技术水平,科学.合理.规范地使用血液制品,保障患者输血安全,促进无偿献血.互助献血,制定本制度. 1.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应对临床医护人员及从事临床输血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 ...

  • 2014年临床护士工作能力考核
  • 2014年临床护士工作能力考核 护士 一.掌握(现场提问): 1.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内涵. 2.护士知晓并掌握相关常规.流程.应急预案的内容. 3.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100%. 4.护士知晓并掌握(1.医嘱核对与处理流程2.查对制度并提供符合相关操作规范的护理服务,有记录3.观察 ...

  • 临床常见的输血反应及处理
  • 3365 例治愈出院.2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2. 1 循环超负荷 由于输入血量过多.过快, 心脏超负荷所致, 是大量快速输血的严重并发症, 需紧急处理.本组2例并发循环超负荷均为老年患者, 1例62岁, 1例67岁, 且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 心脏功能较差, 故易并发此症.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颈静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