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良到革命--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

从改良到革命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时期,在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和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也探索了不同的救国道路,但由于其社会基础的差别和所面临的形势不用也使其产生了不同民主思想。本文旨在探讨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改良到革命这一的过程,分别从民权思想的演变,实现民主途径的演变和政治目的的演变三个层次系统的阐述了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历程,并进而探讨了导致这一演变的历史原因,最后得出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历史及对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及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发生都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民主思想 改良主义 革命民主思想 演变

中国近代的民主思想,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与帝国主义与本国的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产物,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19世纪40—80年代,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时期,80—90年代中后期,是近代民主思想的初步发展时期,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演变历史,则是以君主立宪向民主共和的演进为其主要的历史特征,而这一民主思想的演进对近代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制高点,深入考察这个时期民主思想的演进历史,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救国的道路,研究其利弊得失,总结其经验教训,揭示其运行规律,对于我们今天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民主思想理论的演变

(一)民权思想的演变:从兴民权到民权主义

中国自古既有“民本”思想,如《尚书》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又如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等,然而这种“民本”思想与近代意义的民权民主思想在含义上却有着巨大的 差别,甚至处于对立的状态,前者实质上一种“重民”思想,服务与君主专制制度,而后者的根本实质则是推翻君主专制统治,换民于自主之权利。民权思想到明清之初始有萌芽,但真正最早对此做大

力宣传并为之付出实践的却是那批维新思想家,其中尤为梁启超,谭嗣同宣传的最为激烈,直至后来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提出则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完整的民主主义!

1895年中国甲午战败,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极大的震动,正如梁启超所说,“吾国两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尝二百兆开始”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于日本,引起了极大的社会震动和民族危机,逼着中国人去思考,去探索,逐渐使人们认识到原来支配中国文化各领域的传统儒学已无法应付和解决现在发生的社会问题,必须另寻新的思想武器。同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力量也在发展,特别是资产阶级上层的力量较以前有了壮大,他们在甲午战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提出了变法改良的政治要求。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在思想领域里战胜封建势力,在早期维新派提出的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又从西方拿来进化论、民权观、自由平等等民主思想理论武器,特别是民权这个理论武器,与以封建专制下的君权无上论做斗争。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说:“夫以一省千里之地,而督抚二人仅通章奏;以百僚士之众,而唯枢轴三五人日见天颜,然且堂廉迥隔,大臣畏谨而不敢尽言州县专域,小民冤抑而未由呼吁,故君与臣隔绝,官与民隔绝,大臣与小臣又相隔绝,如浮屠百级,级级难通,大厦千里,重重并隔”【1】康有为认为这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主因,君主专制制度下“上下隔塞”“民情不通”,换句话说,君权尊隆,民权卑贱,难以发挥民众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和创造性,他在《上清帝第七书》、《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反复申述了这一看法,“中国败弱之由,百弊丛积皆由体制尊隔之故,”进一步指出“上尊下媚,中塞外侮。”【2】

梁启超则指出:“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民主,固救时之善图也。”【3】“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强弱之根源,”【4】梁启超把君权与民权相提,强调民权在国家强盛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对中西君权情况的对比,启发了同时代人思考政治体制论革的必要和紧迫,他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康有为的思想,严复、谭嗣同等人也有类似的看法。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批判了现实社会,表达了对未来“大同”社会的憧憬,《大同书》把专制制度看作人世苦难的根源之一,他认为政治制度方面的君主专制是人世间的38种苦难之一,《大同书》发表于1902年,熊月之先生认为,它的基本思想成熟于戊戌变法时期,

【5】也就是说早在戊戌时期,康有为便认识到君主专制不仅是中国积弱之根源,而且是产生人类社会共同灾难的根源。

谭嗣同指出,不论是官吏,还是百姓,人人无不受君主荼毒,在君主专制的淫威之下,天下人之生气几乎被灭绝殆尽,“君主之祸,所以烈矣”。【6】

严复认为自秦而下的历代君主之治都维护皇家私家利益,“天子富四海,臣妾兆亿。”天下之土地,天下之万民都是皇帝个人快乐的工具,严氏称这种制度为“私天下”,【7】后来在《法意》中又称之为“家天下”认为历来国家的兴亡只是一家的兴亡而已,与百姓利益毫无关系。

梁启超把君权与民权的关系概括为公私之间的关系,“君主者何?私而已矣;民主者何?公而已矣。”他认为人人必有自主之权才能平天下,专制政治将权力化公为私,“归诸一人”而国家绝,“非一人之智与力所能任”,既不能胜任则君主之权必然“糜散堕落”,国力也必然积弱不振。【8】

维新派思想家们将历代君主称之为残民以逞的“独夫”、“民贼”、“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这些窃国者十之八九“皆所坏民之才,散民之力,漓民之德者也。”【9】他们通过批判君主专制制度,认定它的性质是“家天下”由此引发出国家的概念,形成近代意义上的国家乃“积民而成”【10】的看法。

虽然,这一大批维新思想家对民权思想作了极力宣传,但这时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大多还是旧式文人,他们对帝国主义还缺乏认识,与封建主义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因此,他们尽管大倡民权,但却不敢触及封建专制制度,只是要求实现君民共主的半民主而已,在后来的变法维新实践中,他们甚至放弃了最初的半民主要求,这也成为维新运动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

戊戌变法的失败,教训了一大批资产阶级志士仁人,使他们认识到向专制顽固的满清政府乞求民主是徒劳的,于是不少人由改良派转化为革命民主派,思想上由要求君主立宪的半民主向要求民主共和的“完全性”民主转变。这时资产阶级革命派深刻认识到,要革命必须发动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参加,要动员整个阶级参加革命非用民主思想进行广泛的思想教育不可。这个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思想家,孙中山、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等人,都以卢梭的民权学说做为理论依据,不遗余力的鼓吹革命民主思想。他们用宣传卢梭的天赋人权学说来唤起国民的责任感;从卢梭的社会契约学说中提炼出来新的国家观念论证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地历史的必然,把民权学说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教育国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而奋斗。经过这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家、宣传家们的广泛宣传的鼓动,20世纪初的民主革命思想在国内外空前活跃起来。革命民主思想家、宣传家们在不断总结革命实践活动经验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近代民主思想体系,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大主义,就是这种民主思想体系的结晶。三民主义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彻底反对封建主义和解决土地问题,但从整体上看,它既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的民主要求,也反映的资

产阶级经济上的民主要求,因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当时比较完整的革命民主思想体系。

1894年11月,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创立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纲领的提出表明一支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以全新的面貌公然主张以武力推翻清政府,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这是一条与维新派的改良道路截然不同的革命道路,因而,它的民主主张将更坚决,更为彻底。

1905年,孙中山用“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来充实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1906年提出的“五权宪法”终于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体系,这是孙中山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一大贡献;1906年12月3日,孙中山在东京纪念《民报》创刊周年的庆祝大会上,系统阐述了三民主义的原理:(1):民权主义是“政治革命的根本”。(2):民权主义的政治革命应与民族主义的反清革命并为一步走。(3):进行民主革命就一定要根除帝王思想。(4):他还提出了五权分立,孙中山把民权的内涵归结为“民有、民治、民享”“自由、平等、博爱”六大宗旨。在民有方面,他把四万万人看作是民国的主人,他说“民国以四万万人为主人”“主权在民,民国之通义”,【11】并庄言宣告:“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二族所可独占。”【12】国民乃“民国之天子”.在民治方面,他说:“从前之天下,在专制时代则以官僚、武人治之,本总理则谓人人皆应有治之责。”【13】如何治?他又提出了选举权、罢免权、创造权、复决权四项具体权利,在民享方面,孙中山指出“天下即为人人所有,则天下之权利自当为天下人民所共享。”享什么权?简而言之,就是平等自由、博爱的人权,孙中山从主权、治权、人权三方面规定了民权的内涵,还确立了五权宪法以保障人民的权利。

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国,他是三民主义理论的具体化,《伦敦蒙难记》揭露了人民在专制统治下毫无政治权利,“至中国现行之政治,可以数语概括之曰:无论为朝廷之事,为国民之事,甚至为地方之事,百姓均无发言或与闻之权;其身为民牧者,操有审判之全权,人民身受冤抑,无所呼吁!”1904年8月,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书中,孙中山从十一个方面揭露了封建专制政府对人民“不可让与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的侵犯,抨击政府压制人民“言论自由”禁止人民“结社自由”的倒行逆施,他从人民政治权利的角度来批判专制,由此决定人民就必须进行夺回权利的斗争,结论是推翻专制,于是“民权”就成为“民主”的理由和目标,“民主”成为“民权”的基础,即先要人民作国家的主人,然后人民才能享受到平等自由的人权,这条思想逻辑与梁启超的“权生于智”及严复的“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恰恰相反,他还进一步解释“因为有了民权,平等自由才能够存在,如果没有民权,平等自由不过是一种空名词。”【14】他的“民权”是指人民的主权,即只有人民作了主人,才能享受平等自由的权利。

遵循民权思想发展的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民权”的外延在逐渐扩大。早期改良派只要求一点有限的参政权,梁启超、严复中途即又转向办教育开民智,而平等、自由的人权反被排斥在外。革命派进了一大步,将平等和自由纳入民权的范畴,逻辑地得出要民权必须有民主的结论,将民主和人权统一起来。

(二)实现民主途径的演变:从渐进改良到暴力革命

改良派和革命派提出了各自系统的民主思想后,便着手实现其民主思想,而在实现各自不同的民主思想的途径上,改良派和革命派又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途径,改良派主张用渐进改良的方法,而革命派则选择了更为激进的暴力革命!

戊戌变法之所以被称之为改良主义,是由其自身决定的。早在1895年,维新派就曾经设想“君民同体”的政治体制。“凡内外兴革大政......皆令会议于太和门,三占从二,下部施行。”【15】这正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蓝图。维新派提出的实现其政治理想的途径是说服“皇上举此经义,行此旷典”。【16】维新派主张的是一条明确的改良主义路线,他不满足于解决个别的,局部的社会问题,也不满足于提出某些具体的改良措施,而是把各种改良措施有机结合为一体,为旨在改造整个社会的既定目标服务。到1898年,变法活动使这条改良主义路线得以体现出来。它有自己的理论:被改造了的,适应“保国保种”之救亡运动需要的社会进化论和有机论。维新派给这个理论披上了三统三世说的经学外衣,又以孔子改制为招牌,使它们中国化。渐变、进化是这个理论的核心,也是这条改良主义路线的哲学依据。它有鲜明的政治主张:尊君权、兴绅权、实现君主立宪。它有完备的政纲:对封建机构从上而下进行和平改革,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实行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戊戌变法具有“保存君主制和地主阶级统治”【17】的特点,它在不推翻封建政权的前提下,通过地主阶级的让步,使资产阶级取得参与政权的合法权利,从而逐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在整个运动期间,维新派没有真正计划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变法期间,清政府内部的权利结构基本未被触动,慈禧仍独断乾纲。只将变法的希望寄托于一个并无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变法的失败便在意料之中了!

戊戌变法的失败也让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中国落后之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和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要想改变中国的现状唯有彻底打碎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机器,所以孙中山在其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在这种思想理论的指导下,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实现其民主思想而举行的暴力革命,暂且不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否,但就其历史意义来看,它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这一意

义是永不可磨灭的,而这也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实现其民主思想提供了可能性。

(三) 政治目的的演进: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

康有为在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恳求皇上开武英殿,“特论颁行海内”,“议郎参与国家,”【18】“议郎”之名借自汉代,实为近代之议员,由议郎参与具有立法性质的武英殿,是他要求如召开国会之发端,1895年6月在《上清帝第四书》中康有为明确提出“设议院,通下情”的主张,1895年,他又提出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主张,说明国会乃“君与国民共议国法”的立法机构,司法独立由法官负责,行政权属于责任政府,梁启超说:“问泰西各国何以强?曰:议院哉!议院哉!”【19】“强国以议院为本。”【20】严复论西方富强的原因时,在政治制度方面也归之于“建民主开议院”【21】

康有为认识到制定宪法又是实行立宪政治的根本所在,他说;“日本论定国法、变法之全体也”【22】他在《上清帝第五书》中建议光绪帝“下发愤之诏”,“采择万国分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23】明确提出制定宪法的主张,他以为只有“论定国宪”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变法。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代宋伯鲁拟的《清讲明国是正定方针折》中,进一步陈述制定宪法的重要性。

康有为提出以制定宪法为中心,设立议院行三权分立的主张,反映了他了解西方宪政理论,看到了君主专制下的人治和近代西方民主国家法制的差异,认识到三权分立在西方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而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仅在民权思想上和改良派有着巨大的差别,他们还认识到民主政治制度是奠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他说:“观支那古来之历史,凡国经一次之扰乱,地方豪杰互争雄长,亘数十年不能统一,无辜之民为受祸者不知几许,其所以然者,皆由于举事者无共和思想,而为之盟主者亦绝无共和宪法之发布也。”“前此野蛮割据之纷扰”,【24】此所谓共和国有“革命之便利者也”【25】也就是说孙中山告诫革命党人,一定要经共和政治为目标,同时,他初步把自己追求的目标与中国历代之扰乱,包括农民起义区别开来,以说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民主思想演变的原因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改良和革命都可以达到某种变革社会的目的。采取改良还是革命,要完全取决于某一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特点、阶级状况等具体现实的国情。中国近代社会的国情 ,决定了改良与革命的不同地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造就了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在19世纪已全面爆发,而在这种情况下,维新派试图用改良的手段救中国遭到了失败,而革命派却取得了成功,

隐藏在这背后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大致有这么两个原因:

(一)改良在近代中国没有出路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新政”到“预备立宪”,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有识之士到一批思想先驱者,他们为了缓解阶级矛盾,解救民族危机,都不止一次的尝试着运用“改良”的方式,希望能够圆满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结果一次次的失败了,原因何在?

首先,从改良派民主思想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兴民权”的思想看,有着严重的局限性,改良派们希望“兴民权”但又害怕“兴民权”,于是改良派在这种心态下出台了“君民共主”的思想,主张给人民部分权力,这样,改良派所提倡的民权既有反君权的一面又有与君权并存的一面,正如梁启超所言:“吾侪之昌言民权,十年于兹矣;当道者忧之、嫉之、畏之,如洪水猛兽然。此无怪其然也,盖由不知民权与民主之别,而谓言民权者必与彼所戴之君主为仇,则其忧之、嫉之、畏之也固宜。不知有君主之立宪,有民主之立宪,两者同为民权,而所以驯致之途,亦有由焉。”【26】改良派这种“君民共主”的思想直接指导他们在变法过程中将希望寄托于亦个并无实权的皇帝身上,希望光绪能给人民部分权力以实现“兴民权”的目的,然而这一梦想却被慈禧彻底的打碎。

其次,根本原因就他们漠视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现实国情。近代中国的基本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两个:一个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一个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在当时代表先进阶级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选择用渐进变革、改良道路,最后却遭到失败,原因就是,缺乏革命精神和革命目的的单纯,改良是幼稚的、肤浅的,既没有缓和与解救社会危机,更没有真正或彻底解决社会问题。改良既然无望,革命便呼之欲出了。

(二)革命是近代中国的必由之路

革命是近代中国的必由之路,为何?

首先,光绪帝被囚,戊戌六君子被处死,使此时的革命派清醒的认识到“君民共主”只能是梦想,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提出了完整的民权思想,即“民权主义”,这里的民权已经不是改良派提出的通常意义上可以与君权共存的民权了,而是指“人民全部权力”,主张还权于民,主权在民,这是革命党在吸收了改良派的民权思想失败的原因和当时的社会情况的必然结果。

其次,革命是近代中国的必由之路,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一,革命是近代中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第二,近代中国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反动派逼出来的。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和不少骨干分子,本非一开始就主张以革命的方式推翻

清政府,而是经历了一条从改良到革命的道路,孙中山曾经说过:“可用和平手段即用和平手段,必须用强力时而以强力临之。”【27】正因为改良道路走不通,才使孙中山最终选择了革命。

最后,革命派还针对改良派所谓“民智未开”只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提出当今革命风潮一日千丈,不是“民智未开”而是“民智大开”,提出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并不比其他民族差,人民既然能进行政治革命,就能实行民主共和,因此,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实行也成为历史的必然。

三、民主思想演变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发展演变,直接影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乃至整个近代中国的政治斗争的具体内容、斗争目标、党派关系、阶级关系、斗争方式、斗争结局等。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中国民主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最直接的影响在于1911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也是革命派民主思想的集中体现,改良派的君主立宪在政治体制方面没有提出根本否定封建制度的要求,这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落后挨打的根源在于落后的封建制度,而只有从彻底上打碎封建制度才能彻底救中国,在民主思想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过程中,革命派认识到了这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高举暴力革命、推翻封建制度、民主共和的旗帜,继续向前推进改良派的事业,终于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其次,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辛亥革命的爆发,它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更在于经过在这种演变,最终选择革命的斗争方式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斗争结局的发生使得民主共和国的思想深入人心,推动了近代民主思想的深入发展,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五四”运动前后掀起的新文化运动,猛烈的冲击了封建主义旧文化。而这一时期新文化运动,新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宣传,不能不说其受到了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演变的影响。

再次,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还直接影响到后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和“人民民主专制”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人都把民主确定为自己的基本的奋斗目标,民主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一个基本主题。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共就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是未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步、民主共和国的前途是无产阶级专政”;【28】到土地革命时期,进行了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政权之实践,积极关注民主问题;抗战时期推行“三三制”政权建

设,明确体现了民主集中制、议行合一制、保障人权等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提点;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政权建设仍然坚持“三三制”原则,促进各革命阶级投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规划初了基本蓝图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注:

【1】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134

【2】康有为.戊戌变法(第二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204

【3】李华兴.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42

【4】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16

【5】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50页

【6】谭嗣同.谭嗣同全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4.347—348

【7】严复.严复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36

【8】李华兴.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42

【9】严复.严复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25

【10】转引自:张晋海.戊戌年间到五四运动前民主思想的演进[J].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

文.2004

【11】孙中山.孙中山选集(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822

【12】孙中山.孙中山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557

【13】孙中山.孙中山选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629

【14】转引自:张晋海.戊戌年间到五四以前民主思想的演进[J].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4

【15】转引自:吴廷嘉.戊戌思潮纵横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05

【16】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M].见戊戌变法.第二册.153

【17】转引自:吴廷嘉.戊戌思潮纵横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06

【18】转引自:张晋海.戊戌年间到五四以前民主思想的演进[J].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4

【19】李华兴.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72

【20】梁启超.古议院考

【21】严复.严复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12

【22】转引自:张晋海.戊戌年间到五四以前民主思想的演进[J].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4

【23】康有为.戊戌变法(第二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94

【2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73

【25】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173

【26】梁启超.立宪法议[M].清议报(第八册).转引自:罗飞楷.中国革命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98.83

【27】转引自:罗飞楷.中国革命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4

【28】转引自:王春英等.试述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特征及其社会影响[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

报.2004.4

参考文献:

【1】《历史研究》编辑部.《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近代中国 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罗飞楷.中国革命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吴廷嘉.戊戌思潮纵横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耿云志.从革命党与立宪派的论战看双方民主思想的准备[J].《近代史研究》.2001.6

【7】汤志钧.戊戌变法与改良主义[J].《学术月刊》.1982.1

【8】李克玉.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发生与发展概况[J].商丘师范学院报 .2004.3

【9】刘彬彬.浅析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的原因和过程[J].咸宁学院报 .2004.4

【10】王春英等.试述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特征及其社会影响[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

报.2004.4

【11】张晋海.戊戌年间到五四以前民主思想的演进[J].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4

从改良到革命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时期,在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和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也探索了不同的救国道路,但由于其社会基础的差别和所面临的形势不用也使其产生了不同民主思想。本文旨在探讨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改良到革命这一的过程,分别从民权思想的演变,实现民主途径的演变和政治目的的演变三个层次系统的阐述了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历程,并进而探讨了导致这一演变的历史原因,最后得出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历史及对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及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发生都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民主思想 改良主义 革命民主思想 演变

中国近代的民主思想,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与帝国主义与本国的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产物,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19世纪40—80年代,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时期,80—90年代中后期,是近代民主思想的初步发展时期,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演变历史,则是以君主立宪向民主共和的演进为其主要的历史特征,而这一民主思想的演进对近代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制高点,深入考察这个时期民主思想的演进历史,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救国的道路,研究其利弊得失,总结其经验教训,揭示其运行规律,对于我们今天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民主思想理论的演变

(一)民权思想的演变:从兴民权到民权主义

中国自古既有“民本”思想,如《尚书》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又如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等,然而这种“民本”思想与近代意义的民权民主思想在含义上却有着巨大的 差别,甚至处于对立的状态,前者实质上一种“重民”思想,服务与君主专制制度,而后者的根本实质则是推翻君主专制统治,换民于自主之权利。民权思想到明清之初始有萌芽,但真正最早对此做大

力宣传并为之付出实践的却是那批维新思想家,其中尤为梁启超,谭嗣同宣传的最为激烈,直至后来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提出则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完整的民主主义!

1895年中国甲午战败,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极大的震动,正如梁启超所说,“吾国两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尝二百兆开始”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于日本,引起了极大的社会震动和民族危机,逼着中国人去思考,去探索,逐渐使人们认识到原来支配中国文化各领域的传统儒学已无法应付和解决现在发生的社会问题,必须另寻新的思想武器。同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力量也在发展,特别是资产阶级上层的力量较以前有了壮大,他们在甲午战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提出了变法改良的政治要求。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在思想领域里战胜封建势力,在早期维新派提出的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又从西方拿来进化论、民权观、自由平等等民主思想理论武器,特别是民权这个理论武器,与以封建专制下的君权无上论做斗争。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说:“夫以一省千里之地,而督抚二人仅通章奏;以百僚士之众,而唯枢轴三五人日见天颜,然且堂廉迥隔,大臣畏谨而不敢尽言州县专域,小民冤抑而未由呼吁,故君与臣隔绝,官与民隔绝,大臣与小臣又相隔绝,如浮屠百级,级级难通,大厦千里,重重并隔”【1】康有为认为这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主因,君主专制制度下“上下隔塞”“民情不通”,换句话说,君权尊隆,民权卑贱,难以发挥民众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和创造性,他在《上清帝第七书》、《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反复申述了这一看法,“中国败弱之由,百弊丛积皆由体制尊隔之故,”进一步指出“上尊下媚,中塞外侮。”【2】

梁启超则指出:“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民主,固救时之善图也。”【3】“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强弱之根源,”【4】梁启超把君权与民权相提,强调民权在国家强盛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对中西君权情况的对比,启发了同时代人思考政治体制论革的必要和紧迫,他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康有为的思想,严复、谭嗣同等人也有类似的看法。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批判了现实社会,表达了对未来“大同”社会的憧憬,《大同书》把专制制度看作人世苦难的根源之一,他认为政治制度方面的君主专制是人世间的38种苦难之一,《大同书》发表于1902年,熊月之先生认为,它的基本思想成熟于戊戌变法时期,

【5】也就是说早在戊戌时期,康有为便认识到君主专制不仅是中国积弱之根源,而且是产生人类社会共同灾难的根源。

谭嗣同指出,不论是官吏,还是百姓,人人无不受君主荼毒,在君主专制的淫威之下,天下人之生气几乎被灭绝殆尽,“君主之祸,所以烈矣”。【6】

严复认为自秦而下的历代君主之治都维护皇家私家利益,“天子富四海,臣妾兆亿。”天下之土地,天下之万民都是皇帝个人快乐的工具,严氏称这种制度为“私天下”,【7】后来在《法意》中又称之为“家天下”认为历来国家的兴亡只是一家的兴亡而已,与百姓利益毫无关系。

梁启超把君权与民权的关系概括为公私之间的关系,“君主者何?私而已矣;民主者何?公而已矣。”他认为人人必有自主之权才能平天下,专制政治将权力化公为私,“归诸一人”而国家绝,“非一人之智与力所能任”,既不能胜任则君主之权必然“糜散堕落”,国力也必然积弱不振。【8】

维新派思想家们将历代君主称之为残民以逞的“独夫”、“民贼”、“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这些窃国者十之八九“皆所坏民之才,散民之力,漓民之德者也。”【9】他们通过批判君主专制制度,认定它的性质是“家天下”由此引发出国家的概念,形成近代意义上的国家乃“积民而成”【10】的看法。

虽然,这一大批维新思想家对民权思想作了极力宣传,但这时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大多还是旧式文人,他们对帝国主义还缺乏认识,与封建主义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因此,他们尽管大倡民权,但却不敢触及封建专制制度,只是要求实现君民共主的半民主而已,在后来的变法维新实践中,他们甚至放弃了最初的半民主要求,这也成为维新运动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

戊戌变法的失败,教训了一大批资产阶级志士仁人,使他们认识到向专制顽固的满清政府乞求民主是徒劳的,于是不少人由改良派转化为革命民主派,思想上由要求君主立宪的半民主向要求民主共和的“完全性”民主转变。这时资产阶级革命派深刻认识到,要革命必须发动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参加,要动员整个阶级参加革命非用民主思想进行广泛的思想教育不可。这个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思想家,孙中山、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等人,都以卢梭的民权学说做为理论依据,不遗余力的鼓吹革命民主思想。他们用宣传卢梭的天赋人权学说来唤起国民的责任感;从卢梭的社会契约学说中提炼出来新的国家观念论证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地历史的必然,把民权学说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教育国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而奋斗。经过这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家、宣传家们的广泛宣传的鼓动,20世纪初的民主革命思想在国内外空前活跃起来。革命民主思想家、宣传家们在不断总结革命实践活动经验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近代民主思想体系,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大主义,就是这种民主思想体系的结晶。三民主义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彻底反对封建主义和解决土地问题,但从整体上看,它既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的民主要求,也反映的资

产阶级经济上的民主要求,因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当时比较完整的革命民主思想体系。

1894年11月,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创立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纲领的提出表明一支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以全新的面貌公然主张以武力推翻清政府,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这是一条与维新派的改良道路截然不同的革命道路,因而,它的民主主张将更坚决,更为彻底。

1905年,孙中山用“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来充实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1906年提出的“五权宪法”终于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体系,这是孙中山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一大贡献;1906年12月3日,孙中山在东京纪念《民报》创刊周年的庆祝大会上,系统阐述了三民主义的原理:(1):民权主义是“政治革命的根本”。(2):民权主义的政治革命应与民族主义的反清革命并为一步走。(3):进行民主革命就一定要根除帝王思想。(4):他还提出了五权分立,孙中山把民权的内涵归结为“民有、民治、民享”“自由、平等、博爱”六大宗旨。在民有方面,他把四万万人看作是民国的主人,他说“民国以四万万人为主人”“主权在民,民国之通义”,【11】并庄言宣告:“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二族所可独占。”【12】国民乃“民国之天子”.在民治方面,他说:“从前之天下,在专制时代则以官僚、武人治之,本总理则谓人人皆应有治之责。”【13】如何治?他又提出了选举权、罢免权、创造权、复决权四项具体权利,在民享方面,孙中山指出“天下即为人人所有,则天下之权利自当为天下人民所共享。”享什么权?简而言之,就是平等自由、博爱的人权,孙中山从主权、治权、人权三方面规定了民权的内涵,还确立了五权宪法以保障人民的权利。

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国,他是三民主义理论的具体化,《伦敦蒙难记》揭露了人民在专制统治下毫无政治权利,“至中国现行之政治,可以数语概括之曰:无论为朝廷之事,为国民之事,甚至为地方之事,百姓均无发言或与闻之权;其身为民牧者,操有审判之全权,人民身受冤抑,无所呼吁!”1904年8月,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书中,孙中山从十一个方面揭露了封建专制政府对人民“不可让与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的侵犯,抨击政府压制人民“言论自由”禁止人民“结社自由”的倒行逆施,他从人民政治权利的角度来批判专制,由此决定人民就必须进行夺回权利的斗争,结论是推翻专制,于是“民权”就成为“民主”的理由和目标,“民主”成为“民权”的基础,即先要人民作国家的主人,然后人民才能享受到平等自由的人权,这条思想逻辑与梁启超的“权生于智”及严复的“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恰恰相反,他还进一步解释“因为有了民权,平等自由才能够存在,如果没有民权,平等自由不过是一种空名词。”【14】他的“民权”是指人民的主权,即只有人民作了主人,才能享受平等自由的权利。

遵循民权思想发展的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民权”的外延在逐渐扩大。早期改良派只要求一点有限的参政权,梁启超、严复中途即又转向办教育开民智,而平等、自由的人权反被排斥在外。革命派进了一大步,将平等和自由纳入民权的范畴,逻辑地得出要民权必须有民主的结论,将民主和人权统一起来。

(二)实现民主途径的演变:从渐进改良到暴力革命

改良派和革命派提出了各自系统的民主思想后,便着手实现其民主思想,而在实现各自不同的民主思想的途径上,改良派和革命派又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途径,改良派主张用渐进改良的方法,而革命派则选择了更为激进的暴力革命!

戊戌变法之所以被称之为改良主义,是由其自身决定的。早在1895年,维新派就曾经设想“君民同体”的政治体制。“凡内外兴革大政......皆令会议于太和门,三占从二,下部施行。”【15】这正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蓝图。维新派提出的实现其政治理想的途径是说服“皇上举此经义,行此旷典”。【16】维新派主张的是一条明确的改良主义路线,他不满足于解决个别的,局部的社会问题,也不满足于提出某些具体的改良措施,而是把各种改良措施有机结合为一体,为旨在改造整个社会的既定目标服务。到1898年,变法活动使这条改良主义路线得以体现出来。它有自己的理论:被改造了的,适应“保国保种”之救亡运动需要的社会进化论和有机论。维新派给这个理论披上了三统三世说的经学外衣,又以孔子改制为招牌,使它们中国化。渐变、进化是这个理论的核心,也是这条改良主义路线的哲学依据。它有鲜明的政治主张:尊君权、兴绅权、实现君主立宪。它有完备的政纲:对封建机构从上而下进行和平改革,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实行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戊戌变法具有“保存君主制和地主阶级统治”【17】的特点,它在不推翻封建政权的前提下,通过地主阶级的让步,使资产阶级取得参与政权的合法权利,从而逐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在整个运动期间,维新派没有真正计划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变法期间,清政府内部的权利结构基本未被触动,慈禧仍独断乾纲。只将变法的希望寄托于一个并无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变法的失败便在意料之中了!

戊戌变法的失败也让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中国落后之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和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要想改变中国的现状唯有彻底打碎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机器,所以孙中山在其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在这种思想理论的指导下,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实现其民主思想而举行的暴力革命,暂且不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否,但就其历史意义来看,它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这一意

义是永不可磨灭的,而这也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实现其民主思想提供了可能性。

(三) 政治目的的演进: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

康有为在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恳求皇上开武英殿,“特论颁行海内”,“议郎参与国家,”【18】“议郎”之名借自汉代,实为近代之议员,由议郎参与具有立法性质的武英殿,是他要求如召开国会之发端,1895年6月在《上清帝第四书》中康有为明确提出“设议院,通下情”的主张,1895年,他又提出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主张,说明国会乃“君与国民共议国法”的立法机构,司法独立由法官负责,行政权属于责任政府,梁启超说:“问泰西各国何以强?曰:议院哉!议院哉!”【19】“强国以议院为本。”【20】严复论西方富强的原因时,在政治制度方面也归之于“建民主开议院”【21】

康有为认识到制定宪法又是实行立宪政治的根本所在,他说;“日本论定国法、变法之全体也”【22】他在《上清帝第五书》中建议光绪帝“下发愤之诏”,“采择万国分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23】明确提出制定宪法的主张,他以为只有“论定国宪”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变法。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代宋伯鲁拟的《清讲明国是正定方针折》中,进一步陈述制定宪法的重要性。

康有为提出以制定宪法为中心,设立议院行三权分立的主张,反映了他了解西方宪政理论,看到了君主专制下的人治和近代西方民主国家法制的差异,认识到三权分立在西方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而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仅在民权思想上和改良派有着巨大的差别,他们还认识到民主政治制度是奠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他说:“观支那古来之历史,凡国经一次之扰乱,地方豪杰互争雄长,亘数十年不能统一,无辜之民为受祸者不知几许,其所以然者,皆由于举事者无共和思想,而为之盟主者亦绝无共和宪法之发布也。”“前此野蛮割据之纷扰”,【24】此所谓共和国有“革命之便利者也”【25】也就是说孙中山告诫革命党人,一定要经共和政治为目标,同时,他初步把自己追求的目标与中国历代之扰乱,包括农民起义区别开来,以说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民主思想演变的原因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改良和革命都可以达到某种变革社会的目的。采取改良还是革命,要完全取决于某一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特点、阶级状况等具体现实的国情。中国近代社会的国情 ,决定了改良与革命的不同地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造就了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在19世纪已全面爆发,而在这种情况下,维新派试图用改良的手段救中国遭到了失败,而革命派却取得了成功,

隐藏在这背后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大致有这么两个原因:

(一)改良在近代中国没有出路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新政”到“预备立宪”,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有识之士到一批思想先驱者,他们为了缓解阶级矛盾,解救民族危机,都不止一次的尝试着运用“改良”的方式,希望能够圆满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结果一次次的失败了,原因何在?

首先,从改良派民主思想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兴民权”的思想看,有着严重的局限性,改良派们希望“兴民权”但又害怕“兴民权”,于是改良派在这种心态下出台了“君民共主”的思想,主张给人民部分权力,这样,改良派所提倡的民权既有反君权的一面又有与君权并存的一面,正如梁启超所言:“吾侪之昌言民权,十年于兹矣;当道者忧之、嫉之、畏之,如洪水猛兽然。此无怪其然也,盖由不知民权与民主之别,而谓言民权者必与彼所戴之君主为仇,则其忧之、嫉之、畏之也固宜。不知有君主之立宪,有民主之立宪,两者同为民权,而所以驯致之途,亦有由焉。”【26】改良派这种“君民共主”的思想直接指导他们在变法过程中将希望寄托于亦个并无实权的皇帝身上,希望光绪能给人民部分权力以实现“兴民权”的目的,然而这一梦想却被慈禧彻底的打碎。

其次,根本原因就他们漠视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现实国情。近代中国的基本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两个:一个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一个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在当时代表先进阶级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选择用渐进变革、改良道路,最后却遭到失败,原因就是,缺乏革命精神和革命目的的单纯,改良是幼稚的、肤浅的,既没有缓和与解救社会危机,更没有真正或彻底解决社会问题。改良既然无望,革命便呼之欲出了。

(二)革命是近代中国的必由之路

革命是近代中国的必由之路,为何?

首先,光绪帝被囚,戊戌六君子被处死,使此时的革命派清醒的认识到“君民共主”只能是梦想,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提出了完整的民权思想,即“民权主义”,这里的民权已经不是改良派提出的通常意义上可以与君权共存的民权了,而是指“人民全部权力”,主张还权于民,主权在民,这是革命党在吸收了改良派的民权思想失败的原因和当时的社会情况的必然结果。

其次,革命是近代中国的必由之路,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一,革命是近代中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第二,近代中国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反动派逼出来的。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和不少骨干分子,本非一开始就主张以革命的方式推翻

清政府,而是经历了一条从改良到革命的道路,孙中山曾经说过:“可用和平手段即用和平手段,必须用强力时而以强力临之。”【27】正因为改良道路走不通,才使孙中山最终选择了革命。

最后,革命派还针对改良派所谓“民智未开”只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提出当今革命风潮一日千丈,不是“民智未开”而是“民智大开”,提出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并不比其他民族差,人民既然能进行政治革命,就能实行民主共和,因此,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实行也成为历史的必然。

三、民主思想演变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发展演变,直接影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乃至整个近代中国的政治斗争的具体内容、斗争目标、党派关系、阶级关系、斗争方式、斗争结局等。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中国民主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最直接的影响在于1911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也是革命派民主思想的集中体现,改良派的君主立宪在政治体制方面没有提出根本否定封建制度的要求,这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落后挨打的根源在于落后的封建制度,而只有从彻底上打碎封建制度才能彻底救中国,在民主思想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过程中,革命派认识到了这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高举暴力革命、推翻封建制度、民主共和的旗帜,继续向前推进改良派的事业,终于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其次,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辛亥革命的爆发,它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更在于经过在这种演变,最终选择革命的斗争方式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斗争结局的发生使得民主共和国的思想深入人心,推动了近代民主思想的深入发展,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五四”运动前后掀起的新文化运动,猛烈的冲击了封建主义旧文化。而这一时期新文化运动,新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宣传,不能不说其受到了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演变的影响。

再次,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还直接影响到后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和“人民民主专制”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人都把民主确定为自己的基本的奋斗目标,民主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一个基本主题。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共就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是未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步、民主共和国的前途是无产阶级专政”;【28】到土地革命时期,进行了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政权之实践,积极关注民主问题;抗战时期推行“三三制”政权建

设,明确体现了民主集中制、议行合一制、保障人权等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提点;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政权建设仍然坚持“三三制”原则,促进各革命阶级投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规划初了基本蓝图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注:

【1】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134

【2】康有为.戊戌变法(第二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204

【3】李华兴.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42

【4】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16

【5】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50页

【6】谭嗣同.谭嗣同全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4.347—348

【7】严复.严复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36

【8】李华兴.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42

【9】严复.严复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25

【10】转引自:张晋海.戊戌年间到五四运动前民主思想的演进[J].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

文.2004

【11】孙中山.孙中山选集(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822

【12】孙中山.孙中山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557

【13】孙中山.孙中山选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629

【14】转引自:张晋海.戊戌年间到五四以前民主思想的演进[J].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4

【15】转引自:吴廷嘉.戊戌思潮纵横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05

【16】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M].见戊戌变法.第二册.153

【17】转引自:吴廷嘉.戊戌思潮纵横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06

【18】转引自:张晋海.戊戌年间到五四以前民主思想的演进[J].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4

【19】李华兴.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72

【20】梁启超.古议院考

【21】严复.严复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12

【22】转引自:张晋海.戊戌年间到五四以前民主思想的演进[J].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4

【23】康有为.戊戌变法(第二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94

【2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73

【25】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173

【26】梁启超.立宪法议[M].清议报(第八册).转引自:罗飞楷.中国革命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98.83

【27】转引自:罗飞楷.中国革命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4

【28】转引自:王春英等.试述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特征及其社会影响[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

报.2004.4

参考文献:

【1】《历史研究》编辑部.《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近代中国 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罗飞楷.中国革命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吴廷嘉.戊戌思潮纵横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耿云志.从革命党与立宪派的论战看双方民主思想的准备[J].《近代史研究》.2001.6

【7】汤志钧.戊戌变法与改良主义[J].《学术月刊》.1982.1

【8】李克玉.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发生与发展概况[J].商丘师范学院报 .2004.3

【9】刘彬彬.浅析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的原因和过程[J].咸宁学院报 .2004.4

【10】王春英等.试述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特征及其社会影响[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

报.2004.4

【11】张晋海.戊戌年间到五四以前民主思想的演进[J].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4


相关内容

  • 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实际论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与进步性?
  • 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实际论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与进步性 必要性: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使它必须进行革命.首先,帝国主义对中国侵 略太紧太深,它们不希望中国富强,也不希望中国通过改良而改变现状;其次,中国的封建实力根深蒂固.力量强大,不经过巨大的革命风暴无法将它摧毁:再次,改良本身的弱点及改良过程中的 ...

  • 浅析梁启超中国近五十年历史之思考
  • 浅析梁启超中国近五十年历史之思考 摘要: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侵略者向处在封建制度末期的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从1861年到1919年的五十多年间,中国的各个阶层陆 ...

  • 近代中国国情看中国人民革命的必要性,兼评"告别革命论"的错误论调
  • 近代中国国情看中国人民革命的必要性,兼评"告别革命论"的错误论调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萌 ...

  • 如何认识志士仁人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如何认识志士仁人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015-01-25 09:58:07) 转载 近代史 论文 大学 ▼ 标签: 分类: 议论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中华民族一次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为了追求国家的发展,一批仁人志士先后涌现出来,他们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自 ...

  • 历史会考复习
  • 必修三 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主流思想的奠基时期 3.1.1诸子百家及其主要代表人物A 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和韩非子 3.1.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历史意义B 背景: ①经济: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经营方 ...

  • 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争
  • 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争? 怎样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呢?我们可以粗略地把抗战时期的正面战场划分为2个发展时期. (一)抗战初期阶段的正面战场 1937年7月,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虽然有许多失误, 即国民党存在侥幸 ...

  • 近代史答案(2)
  • 第一章 1.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3)二者的关系: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 ...

  • 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史
  • 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史 谷传利 11.28 (一)思想解放的潮流 1.维新思想 (1)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2.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什么样的影响? 3.马克 ...

  • 梁柱:详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 今天和同志们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做一个交流.中央9号文件中列举了七个方面的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是其中的一个.什么叫历史虚无主义呢?一般来说就是指对我们自己的历史.对民族的文化采取轻蔑的.否定的态度,把自己的历史说的一无是处,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懂得重视自己的历史,都懂得要善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