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艾滋病药物研究进展

抗艾滋病药物研究进展

——余潜 09310339 摘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 以潜伏时间长、感染后难以察觉、传染范围广及死亡率极高成为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流行病之一,随着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巳成为世界重大课题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几年出现的抗艾滋的药物及其疗效。

关键词:艾滋病毒;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抗艾滋药物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lmmu—nodeflciencyVirus 。HIV) 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Acquired Immur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 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HIV 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 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并感染其它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9年至10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自1981年美国首先发现该病以来,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到2005年底,全球共有386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10万人,另有280万人死于艾滋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6年5月30日宣布自1981年6月首次确认艾滋病以来,25年间全球累计有65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其中250万人死亡。2008年7月29日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星期二发布了《2008艾滋病流行状况报告》报告指出,2007年,全球防治艾滋病的努力取得了显著进展,艾滋病流行首次呈现缓和局势,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数量以及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都出现

下降;不过,各国的情况并不均衡,全球艾滋病患者的总数也仍然居高不下。2007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270万,比2001年下降了30万;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为200万,比2001年下降20万。

近几年,随着我国艾滋病宣传教育、咨询检测和抗病毒治疗等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越来越多,治疗后病人的病死率显著降低,根据艾滋病疫情的发展规律和国际艾滋病流行经验,我国累计和存活的感染者与病人数量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上升。我国近两年的艾滋病监测结果表明:艾滋病疫情上升的幅度有所减缓,年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的环比增长率由2008年的16.8%降低到2009年的

9.3%,2010年1-10月同比增长率下降了1.4%。截止到2010年8月,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0393例,其中接受治疗艾滋病病人已达127203例,死亡报告已达65104例。因此,防治艾滋病不仅是我国的一大问题,也是一项国际性的重大课题,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各国均积极研制有效的抗艾滋病药物。

艾滋病(AIDS)自从1981年首次被发现以来,至今医学界仍未成功研究出可以彻底治疗AIDS 的方法,亦未成功制造疫苗以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称艾滋病毒) 感染,但研制出许多抑制逆转录酶(RT),阻断HIV 的复制,减慢病毒的生长速度的药物和方法,也研制出部分药品减少HIV 的感染。抗艾滋病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这类药物可作为RT (HIV 在转录DNA 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酶)的底物或竞争性抑制药阻止病毒的复制。这类药物主要分为以下5类。

(1)核苷类:为最早发现的HIV RT抑制药。叠氮胸苷(AZT)是1987年在临床上最先使用的抗HIV 药物,单一或二联治疗HIV 感染。由于这种治疗通常在6个月内即出现明显的耐药性,而且对机体的免疫重建不佳,因而很少取得疗效。目前临床应用的有齐多夫定(Zidovudine)、拉米夫定(Lamivudine) 、阿巴卡韦(abacavir,赛进,Ziagen) 、恩曲他滨、拉米夫定(1amivudine,益平维.Epivir) 、齐多夫定(zidovudine,立妥威,Retrovir) 、去羟肌苷(didanosine,惠妥滋,VIDEX) 、去羟肌苷肠溶制剂(VIDEX EC)、司他夫定(stavudine,赛瑞特,Zcrit) 、扎西他滨

(zalcitabine,HWID) 、阿巴卡韦+拉米夫定复方、阿巴卡韦+拉米夫定+齐多夫定的复方片剂、恩曲他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复方(特鲁瓦达,Truvada) 、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复方片剂(Combivir,双汰芝) 等,这些药物已经经由美国FDA 批准上市,并在治疗HIV 感染中取得部分成果。

(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药 代表药为地拉韦定(Delavirdine),该药与其他抗HIV 药合用治疗HIV 感染,包括新近感染而无症状的患者。另外,奈韦拉平(Nevirapine)也为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药,对对核苷类敏感或耐药的HIV 病毒均有活性。近期研究发现在产妇分娩时和婴儿降生后一次性给予奈韦拉平,即可获得与AZT 一样的阻断效果,而费用却低廉得多。还有etravirine(Intelence)、依非韦伦(eravirenz,Sustiva) 两种可以单独用于治疗HIV 感染。

(3)蛋白酶抑制药 1995年蛋白酶抑制药经临床试用后取得成功,其应用标志着AIDS 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出现了转折。代表药有沙喹那韦、利托那韦(Ritonavir)和吲哚那韦、达芦那韦(darunavir,辈力,Prezista) 、fosamprenavir calcium(Lexiva)、甲磺酸沙奎那韦

(saquinavirmesylate,因服雷,Invirase) 、甲磺酸奈非那韦(nelfmavir mesylate ,泛罗赛,Vwacept) 、利托那韦(ritonavir,爱治威,Norvir)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复方制剂(克力芝,Kaletra) 、硫酸茚地那韦

(indinavir sulfate.佳息患.Crixivan) 、 替拉那韦(tipranavir,Aptivus) 等。 该类药物与核苷类联用可有效地抑制HIV 复制,并减少不良反应,并且部分可用于儿童感染者,其中的甲磺酸奈非那韦可以用于AIDS 的直接治疗。

(4) 侵入抑制药 侵入抑制药是一种新的实验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本类药物以干扰HIV 与宿主细胞的粘附融合而达到抗病毒的作用。目前处于研究阶段的药物有T 20和BMS 806。

(5)整合酶抑制药 这类药物的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核苷酸类是第一类与整合酶作用的药物,其代表药物是齐多夫定单核苷酸、maraviroc (SeLzentry)、raltegravir(Imentress),另外还有二酮类、硫氮硫扎平类、咖啡酰基衍生物类、Lamellarina 20硫酸盐类、苯乙烯喹啉类

等部分处于研究阶段的药物。

2、免疫调节药物

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和丙种球蛋白等,都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感染和增强免疫调节的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2还可使患者淋巴细胞数增加,改善人体免疫功能。近年来,重组人生长激素在促进生长、营养支持、代谢调理方面的显著效果使其在AIDS 治疗中倍受关注。此外已建立的免疫功能抑制的动物模型证明生长激素在免疫力增强和T细胞之间相互调节中也有一定作用,故其在AIDS 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研究应用价值。

3、抗机会性感染药

临床上抗AIDS 辅助用药的抗感染药主要分为4类:

第1类:用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主要药物为复方磺胺甲恶唑和戊双 咪,二者单用或复用均有一定疗效。

第2类:用于新型隐球菌感染,代表药物为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 前者毒性和副作用大,需小剂量。

第3类:用于细胞感染,根据细菌及药敏试验来选用不同抗生素,对非典型鸟型分支杆菌感染的治疗与抗结核相同,但时间稍长。

第4类:为抗病毒性感染药, 尚无特效药,主要靠对症治疗,常用的有阿昔洛韦、法昔洛韦等。

4、抗AIDS “鸡尾酒”疗法

1996年,由华裔美籍科学家何大一提出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将HIV 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中的2~3种药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时,全世界都为之兴奋异常,并将其命名为“鸡尾酒疗法”,又称“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法”(HAART )。是人类治疗AIDS 研究进程中一个里程碑。这一被人们通俗地称为“鸡尾酒”疗法的AIDS 联合疗法,显现了强大的抗病毒作用,采用该法,AIDS 患者血液中的病毒载量迅速下降,CD 4细胞迅速增加。此后,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开始以此疗法作为AIDS 常规治疗方法,予以广泛应用。经过治疗,大部分早期感染者血液中HIV 的含量可以降低到检测不出的水平;而晚期感染者血液中病毒载量也会降低,部分病人

的病情明显好转。

其实,“鸡尾酒疗法”真正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一种治疗原则,即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挑选合适的药物组成最恰当的治疗方案。“鸡尾酒疗法”发展至今,已经推出了好几套各种抑制剂之间相互组合的方案,使药力更加明显,对病毒抑制的时间也大大延长。然而该疗法不能从感染者体内彻底清除HIV ,治愈AIDS 。而且价格昂贵,用药有不良反应,停药后病毒载量会反弹。于是,科学家又在治疗方法上进行新的探索,研制出AIDS 治疗新方法包括替代疗法和间断疗法。 替代疗法即抗肿瘤药羟基脲与核苷类的逆转录酶抑制药地丹诺辛合并运用替代“鸡尾酒”疗法。替代疗法的效能虽不及“鸡尾酒”疗法,但仍可在4~6个月内使患者血液中的高病毒含量逐渐降低到很低水平,CD 4细胞较慢地持续回升,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均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由于此两种药物的作用原理不同,病毒不会产生耐药。而且,其花费较常规抗HIV 治疗大为减少。

间断疗法即在“鸡尾酒”疗法治疗过程中间断停药。因为长期的“鸡尾酒”治疗,虽可使病毒降低到检测不到的水平, 但由于机体接触不到病毒抗原的刺激,免疫系统对病毒的免疫力也在随之下降,停药后则会出现病毒反弹。据称,间断疗法可在用药期将病毒控制在低水平,停药期反弹的病毒可对免疫系统进行刺激,但又不致于造成严重的或长期的损伤。同时,医疗费用也可大大减少。

5、HIV 疫苗

HIV 疫苗包括灭活疫苗、活的感染性疫苗、病毒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肽疫苗、病毒样颗粒、DNA 疫苗。目前,灭活疫苗仅用于治疗性实验,活的感染性载体疫苗部分正进行Ⅰ期临床实验,重组亚单位疫苗如Rgp 120、Rgp 160等正进行Ⅰ、Ⅱ、Ⅲ临床实验,少数肽和脂多肽疫苗以及一些病毒颗粒假病毒体疫苗也处于临床前实验阶段。其中DNA 疫苗是广受关注的热点,在人类抗击AIDS 的征程上,研发具有预防作用的疫苗至关重要。

美国国立变态反应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主任Fauci 博士表示,安全而有效的HIV 疫苗是控制HIV 全球蔓延的关键。国际AIDS 疫苗倡议

组织(IAVI)表示,如果预防措施(包括HIV 疫苗) 没有得到显著提高,每年HIV 感染人数将从2005年的500万例增至2030年的1000万例。IAVI 估计,AIDS 疫苗将惠及庞大的人群,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保守估计,未来10年新增的1.5亿HIV 感染者中,实施疫苗接种将有近3000万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在未来15年中,高效的疫苗接种甚至有可能保护7000万以上的人群免遭HIV 感染。然而,AIDS 疫苗的研究开发历经坎坷,至今仍未获得成功。据报道,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的法国科学家蒙塔尼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有可能在4~5年内找到AIDS 治疗疫苗。但这一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尚不得而知。目前,共有29个AIDS 疫苗(包括AIDS 相关疾病) 处于临床研发阶段,其中19个开发用于HIV 感染的预防,只有7个用于HIV 感染的治疗。在这些疫苗中除了赛诺菲.巴斯德的HIV 疫苗(vCPl521)处于III 期临床研究外,其他产品均尚处于早中期临床研究阶段,II 期临床9个、I /II 期临床3个、已完成I 期临床3个(其中,HIV 疫苗VRC .HIVADV014.00.VP 同时处于II 期临床) 、I 期临床14个。HIV 疫苗的研究进展为艾滋病的有效防治带来了福音。

6、抗AIDS 中药

国内很早就开始了采用中药治疗AIDS 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发现香菇多糖、丹参、黄芪和甘草甜素等有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在美国,科学家对常用的中药也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发现有些中药能直接杀死HIV ,有些中药能间接地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并能促进抗体的生成。中药毒副作用相对较小, 价格便宜, 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并且现在中国已经有人研究出中药复方用于预防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和抑制HIV 作用。

① 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中药有:人参、西洋参、太子参、黄芪、白术、灵芝、茯芩、当归等。

② 促进抗体生成、提高淋巴细胞转化作用的中药有:肉桂、附子、仙灵脾、锁阳、菟丝子等。

③ 延长抗体活性的中药有:麦冬、玄参、沙参、鳖甲、鸡血藤、阿胶、女贞子等。

④ 抗HIV中药有:猪苓、夏枯草、生甘草、七叶莲、甲基黄、猫爪草、土大黄等。

7、其他

最新研究报道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可用于AIDS 晚期治疗。这种药物是一种将人血管细胞移植给仓鼠而增殖的糖蛋白,能激活小吞噬细胞,吞噬杀灭分支杆菌,达到针对AIDS 晚期条件致病菌的治疗的目的。另据报道能够在2周内杀灭患者血液中HIV 最高达99%的药物T20在美研究成功。HIV 一旦侵入人体,主要攻击免疫系统细胞。现有的抗AIDS 药物通常是针对那些已经侵入了细胞的HIV ,防止病毒自我复制,但是T20的作用则是阻止病毒进入健康的细胞。该药已经进行了近1a的临床试验。AIDS 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而大部分AIDS 患者在不发达国家,因此寻找高效低毒、价格低廉的药物、疗法以及疫苗迫在眉睫。

结语:无论是步履蹒跚的疫苗研发,还是进展可喜的抗病毒药物研发,或可以减轻患者痛苦的并发症治疗药物的开发,人们均对其寄予厚望,获得的每一步成功,都为人类最终攻克AIDS 带来曙光。 参考文献

【1】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Manufacturers of America(PhRMA) .109

medicines and vaccines now in development for HIV /AIDS[EB/OL].(2008—12-01)[2008—12一12】.

【2】高勇.核苷类似物抗HIV 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流

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l ,28(1):10-15.

【3】UNAIDS .2008 Report on the global AIDS epidemic[EB/

OL].(2008-08—07)[2008—12-12].

【4】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国艾办、卫生部举行“2008年世界艾滋病

日新闻发布会暨国家体育场红丝带悬挂仪式”[EB/OL]。(2008-1 1-30)[2008—12-121]

【5】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 Prevention.Newestimates of

U .S .HIV prevalence,2006[EB/OL].(20081020)[2008〃12〃12].

【6】 International AIDS Vaccine Initiative.Estimating the Global Impact

of all AIDS vaccine[EBOL].(2008〃08-08)[2008〃12—12]

【7】新华网.诺奖得主吕克〃蒙塔尼:艾滋病治疗疫苗可能在5年内

诞生[EB/OL].(2008—12-07)[2008—12—12]。

【8】王彩娟《109个在研药物带来更多抗艾希望》上海医药工业研究

院信息中心。

【9】张兴权、张丽丽、陈鸿珊《五味灵芪胶囊体外抗艾滋病毒活性

的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

【10】王小平《艾乃吉I 号抗艾滋病的实验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济南250014。

抗艾滋病药物研究进展

——余潜 09310339 摘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 以潜伏时间长、感染后难以察觉、传染范围广及死亡率极高成为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流行病之一,随着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巳成为世界重大课题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几年出现的抗艾滋的药物及其疗效。

关键词:艾滋病毒;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抗艾滋药物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lmmu—nodeflciencyVirus 。HIV) 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Acquired Immur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 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HIV 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 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并感染其它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9年至10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自1981年美国首先发现该病以来,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到2005年底,全球共有386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10万人,另有280万人死于艾滋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6年5月30日宣布自1981年6月首次确认艾滋病以来,25年间全球累计有65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其中250万人死亡。2008年7月29日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星期二发布了《2008艾滋病流行状况报告》报告指出,2007年,全球防治艾滋病的努力取得了显著进展,艾滋病流行首次呈现缓和局势,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数量以及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都出现

下降;不过,各国的情况并不均衡,全球艾滋病患者的总数也仍然居高不下。2007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270万,比2001年下降了30万;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为200万,比2001年下降20万。

近几年,随着我国艾滋病宣传教育、咨询检测和抗病毒治疗等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越来越多,治疗后病人的病死率显著降低,根据艾滋病疫情的发展规律和国际艾滋病流行经验,我国累计和存活的感染者与病人数量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上升。我国近两年的艾滋病监测结果表明:艾滋病疫情上升的幅度有所减缓,年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的环比增长率由2008年的16.8%降低到2009年的

9.3%,2010年1-10月同比增长率下降了1.4%。截止到2010年8月,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0393例,其中接受治疗艾滋病病人已达127203例,死亡报告已达65104例。因此,防治艾滋病不仅是我国的一大问题,也是一项国际性的重大课题,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各国均积极研制有效的抗艾滋病药物。

艾滋病(AIDS)自从1981年首次被发现以来,至今医学界仍未成功研究出可以彻底治疗AIDS 的方法,亦未成功制造疫苗以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称艾滋病毒) 感染,但研制出许多抑制逆转录酶(RT),阻断HIV 的复制,减慢病毒的生长速度的药物和方法,也研制出部分药品减少HIV 的感染。抗艾滋病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这类药物可作为RT (HIV 在转录DNA 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酶)的底物或竞争性抑制药阻止病毒的复制。这类药物主要分为以下5类。

(1)核苷类:为最早发现的HIV RT抑制药。叠氮胸苷(AZT)是1987年在临床上最先使用的抗HIV 药物,单一或二联治疗HIV 感染。由于这种治疗通常在6个月内即出现明显的耐药性,而且对机体的免疫重建不佳,因而很少取得疗效。目前临床应用的有齐多夫定(Zidovudine)、拉米夫定(Lamivudine) 、阿巴卡韦(abacavir,赛进,Ziagen) 、恩曲他滨、拉米夫定(1amivudine,益平维.Epivir) 、齐多夫定(zidovudine,立妥威,Retrovir) 、去羟肌苷(didanosine,惠妥滋,VIDEX) 、去羟肌苷肠溶制剂(VIDEX EC)、司他夫定(stavudine,赛瑞特,Zcrit) 、扎西他滨

(zalcitabine,HWID) 、阿巴卡韦+拉米夫定复方、阿巴卡韦+拉米夫定+齐多夫定的复方片剂、恩曲他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复方(特鲁瓦达,Truvada) 、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复方片剂(Combivir,双汰芝) 等,这些药物已经经由美国FDA 批准上市,并在治疗HIV 感染中取得部分成果。

(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药 代表药为地拉韦定(Delavirdine),该药与其他抗HIV 药合用治疗HIV 感染,包括新近感染而无症状的患者。另外,奈韦拉平(Nevirapine)也为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药,对对核苷类敏感或耐药的HIV 病毒均有活性。近期研究发现在产妇分娩时和婴儿降生后一次性给予奈韦拉平,即可获得与AZT 一样的阻断效果,而费用却低廉得多。还有etravirine(Intelence)、依非韦伦(eravirenz,Sustiva) 两种可以单独用于治疗HIV 感染。

(3)蛋白酶抑制药 1995年蛋白酶抑制药经临床试用后取得成功,其应用标志着AIDS 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出现了转折。代表药有沙喹那韦、利托那韦(Ritonavir)和吲哚那韦、达芦那韦(darunavir,辈力,Prezista) 、fosamprenavir calcium(Lexiva)、甲磺酸沙奎那韦

(saquinavirmesylate,因服雷,Invirase) 、甲磺酸奈非那韦(nelfmavir mesylate ,泛罗赛,Vwacept) 、利托那韦(ritonavir,爱治威,Norvir)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复方制剂(克力芝,Kaletra) 、硫酸茚地那韦

(indinavir sulfate.佳息患.Crixivan) 、 替拉那韦(tipranavir,Aptivus) 等。 该类药物与核苷类联用可有效地抑制HIV 复制,并减少不良反应,并且部分可用于儿童感染者,其中的甲磺酸奈非那韦可以用于AIDS 的直接治疗。

(4) 侵入抑制药 侵入抑制药是一种新的实验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本类药物以干扰HIV 与宿主细胞的粘附融合而达到抗病毒的作用。目前处于研究阶段的药物有T 20和BMS 806。

(5)整合酶抑制药 这类药物的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核苷酸类是第一类与整合酶作用的药物,其代表药物是齐多夫定单核苷酸、maraviroc (SeLzentry)、raltegravir(Imentress),另外还有二酮类、硫氮硫扎平类、咖啡酰基衍生物类、Lamellarina 20硫酸盐类、苯乙烯喹啉类

等部分处于研究阶段的药物。

2、免疫调节药物

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和丙种球蛋白等,都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感染和增强免疫调节的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2还可使患者淋巴细胞数增加,改善人体免疫功能。近年来,重组人生长激素在促进生长、营养支持、代谢调理方面的显著效果使其在AIDS 治疗中倍受关注。此外已建立的免疫功能抑制的动物模型证明生长激素在免疫力增强和T细胞之间相互调节中也有一定作用,故其在AIDS 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研究应用价值。

3、抗机会性感染药

临床上抗AIDS 辅助用药的抗感染药主要分为4类:

第1类:用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主要药物为复方磺胺甲恶唑和戊双 咪,二者单用或复用均有一定疗效。

第2类:用于新型隐球菌感染,代表药物为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 前者毒性和副作用大,需小剂量。

第3类:用于细胞感染,根据细菌及药敏试验来选用不同抗生素,对非典型鸟型分支杆菌感染的治疗与抗结核相同,但时间稍长。

第4类:为抗病毒性感染药, 尚无特效药,主要靠对症治疗,常用的有阿昔洛韦、法昔洛韦等。

4、抗AIDS “鸡尾酒”疗法

1996年,由华裔美籍科学家何大一提出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将HIV 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中的2~3种药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时,全世界都为之兴奋异常,并将其命名为“鸡尾酒疗法”,又称“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法”(HAART )。是人类治疗AIDS 研究进程中一个里程碑。这一被人们通俗地称为“鸡尾酒”疗法的AIDS 联合疗法,显现了强大的抗病毒作用,采用该法,AIDS 患者血液中的病毒载量迅速下降,CD 4细胞迅速增加。此后,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开始以此疗法作为AIDS 常规治疗方法,予以广泛应用。经过治疗,大部分早期感染者血液中HIV 的含量可以降低到检测不出的水平;而晚期感染者血液中病毒载量也会降低,部分病人

的病情明显好转。

其实,“鸡尾酒疗法”真正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一种治疗原则,即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挑选合适的药物组成最恰当的治疗方案。“鸡尾酒疗法”发展至今,已经推出了好几套各种抑制剂之间相互组合的方案,使药力更加明显,对病毒抑制的时间也大大延长。然而该疗法不能从感染者体内彻底清除HIV ,治愈AIDS 。而且价格昂贵,用药有不良反应,停药后病毒载量会反弹。于是,科学家又在治疗方法上进行新的探索,研制出AIDS 治疗新方法包括替代疗法和间断疗法。 替代疗法即抗肿瘤药羟基脲与核苷类的逆转录酶抑制药地丹诺辛合并运用替代“鸡尾酒”疗法。替代疗法的效能虽不及“鸡尾酒”疗法,但仍可在4~6个月内使患者血液中的高病毒含量逐渐降低到很低水平,CD 4细胞较慢地持续回升,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均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由于此两种药物的作用原理不同,病毒不会产生耐药。而且,其花费较常规抗HIV 治疗大为减少。

间断疗法即在“鸡尾酒”疗法治疗过程中间断停药。因为长期的“鸡尾酒”治疗,虽可使病毒降低到检测不到的水平, 但由于机体接触不到病毒抗原的刺激,免疫系统对病毒的免疫力也在随之下降,停药后则会出现病毒反弹。据称,间断疗法可在用药期将病毒控制在低水平,停药期反弹的病毒可对免疫系统进行刺激,但又不致于造成严重的或长期的损伤。同时,医疗费用也可大大减少。

5、HIV 疫苗

HIV 疫苗包括灭活疫苗、活的感染性疫苗、病毒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肽疫苗、病毒样颗粒、DNA 疫苗。目前,灭活疫苗仅用于治疗性实验,活的感染性载体疫苗部分正进行Ⅰ期临床实验,重组亚单位疫苗如Rgp 120、Rgp 160等正进行Ⅰ、Ⅱ、Ⅲ临床实验,少数肽和脂多肽疫苗以及一些病毒颗粒假病毒体疫苗也处于临床前实验阶段。其中DNA 疫苗是广受关注的热点,在人类抗击AIDS 的征程上,研发具有预防作用的疫苗至关重要。

美国国立变态反应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主任Fauci 博士表示,安全而有效的HIV 疫苗是控制HIV 全球蔓延的关键。国际AIDS 疫苗倡议

组织(IAVI)表示,如果预防措施(包括HIV 疫苗) 没有得到显著提高,每年HIV 感染人数将从2005年的500万例增至2030年的1000万例。IAVI 估计,AIDS 疫苗将惠及庞大的人群,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保守估计,未来10年新增的1.5亿HIV 感染者中,实施疫苗接种将有近3000万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在未来15年中,高效的疫苗接种甚至有可能保护7000万以上的人群免遭HIV 感染。然而,AIDS 疫苗的研究开发历经坎坷,至今仍未获得成功。据报道,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的法国科学家蒙塔尼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有可能在4~5年内找到AIDS 治疗疫苗。但这一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尚不得而知。目前,共有29个AIDS 疫苗(包括AIDS 相关疾病) 处于临床研发阶段,其中19个开发用于HIV 感染的预防,只有7个用于HIV 感染的治疗。在这些疫苗中除了赛诺菲.巴斯德的HIV 疫苗(vCPl521)处于III 期临床研究外,其他产品均尚处于早中期临床研究阶段,II 期临床9个、I /II 期临床3个、已完成I 期临床3个(其中,HIV 疫苗VRC .HIVADV014.00.VP 同时处于II 期临床) 、I 期临床14个。HIV 疫苗的研究进展为艾滋病的有效防治带来了福音。

6、抗AIDS 中药

国内很早就开始了采用中药治疗AIDS 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发现香菇多糖、丹参、黄芪和甘草甜素等有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在美国,科学家对常用的中药也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发现有些中药能直接杀死HIV ,有些中药能间接地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并能促进抗体的生成。中药毒副作用相对较小, 价格便宜, 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并且现在中国已经有人研究出中药复方用于预防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和抑制HIV 作用。

① 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中药有:人参、西洋参、太子参、黄芪、白术、灵芝、茯芩、当归等。

② 促进抗体生成、提高淋巴细胞转化作用的中药有:肉桂、附子、仙灵脾、锁阳、菟丝子等。

③ 延长抗体活性的中药有:麦冬、玄参、沙参、鳖甲、鸡血藤、阿胶、女贞子等。

④ 抗HIV中药有:猪苓、夏枯草、生甘草、七叶莲、甲基黄、猫爪草、土大黄等。

7、其他

最新研究报道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可用于AIDS 晚期治疗。这种药物是一种将人血管细胞移植给仓鼠而增殖的糖蛋白,能激活小吞噬细胞,吞噬杀灭分支杆菌,达到针对AIDS 晚期条件致病菌的治疗的目的。另据报道能够在2周内杀灭患者血液中HIV 最高达99%的药物T20在美研究成功。HIV 一旦侵入人体,主要攻击免疫系统细胞。现有的抗AIDS 药物通常是针对那些已经侵入了细胞的HIV ,防止病毒自我复制,但是T20的作用则是阻止病毒进入健康的细胞。该药已经进行了近1a的临床试验。AIDS 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而大部分AIDS 患者在不发达国家,因此寻找高效低毒、价格低廉的药物、疗法以及疫苗迫在眉睫。

结语:无论是步履蹒跚的疫苗研发,还是进展可喜的抗病毒药物研发,或可以减轻患者痛苦的并发症治疗药物的开发,人们均对其寄予厚望,获得的每一步成功,都为人类最终攻克AIDS 带来曙光。 参考文献

【1】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Manufacturers of America(PhRMA) .109

medicines and vaccines now in development for HIV /AIDS[EB/OL].(2008—12-01)[2008—12一12】.

【2】高勇.核苷类似物抗HIV 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流

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l ,28(1):10-15.

【3】UNAIDS .2008 Report on the global AIDS epidemic[EB/

OL].(2008-08—07)[2008—12-12].

【4】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国艾办、卫生部举行“2008年世界艾滋病

日新闻发布会暨国家体育场红丝带悬挂仪式”[EB/OL]。(2008-1 1-30)[2008—12-121]

【5】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 Prevention.Newestimates of

U .S .HIV prevalence,2006[EB/OL].(20081020)[2008〃12〃12].

【6】 International AIDS Vaccine Initiative.Estimating the Global Impact

of all AIDS vaccine[EBOL].(2008〃08-08)[2008〃12—12]

【7】新华网.诺奖得主吕克〃蒙塔尼:艾滋病治疗疫苗可能在5年内

诞生[EB/OL].(2008—12-07)[2008—12—12]。

【8】王彩娟《109个在研药物带来更多抗艾希望》上海医药工业研究

院信息中心。

【9】张兴权、张丽丽、陈鸿珊《五味灵芪胶囊体外抗艾滋病毒活性

的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

【10】王小平《艾乃吉I 号抗艾滋病的实验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济南250014。


相关内容

  • 中草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
  • ·314· 2012324中草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 魏江玲 (云南省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该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草医治疗艾滋病的现状,初步归纳中药.草药在艾滋病领域的研究成果,说明中医药.草 药对艾滋病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在艾滋病的防治方面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 关键词 ...

  • 抗艾滋病药物
  • 12月1是世界艾滋病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 工作.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在基层推广使用快速简便的艾滋病 检测方法:依法开展禁毒.打击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和药物维持 ...

  • 浅谈艾滋病的临床治疗现状
  • [中图分类号]R6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138-01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迄今为止,艾滋病在全球蔓延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 ...

  • 抗艾滋病病毒治疗
  • 识别重要的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反应变量:机制建立微分方程模 型和实证半参数回归模型 Yangxin Huang1, Hua Liang2 and Hulin Wu2,∗,† 1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 College of Public ...

  • 9稀土在医药领域的研究概况
  • 药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25卷第1期 ・综述・ 稀土在医药领域的研究概况 张欣荣,杨 峰,李武宏(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10余年来稀土及稀土配合物药物的抗凝血.抗炎.杀菌.抗动脉硬化.抗肿瘤.抗病毒作用以及对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影响的研 ...

  • 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预防措施_赵二江
  • 现代预防医学2012年第39卷第7期ModernPreventiveMedicine,2012,Vol.39,NO.7 · 1597 · ·流行病与统计方法· 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预防措施 赵二江1,4,崔丹1,梁淑英2,郭金玲3,王宇明2,陆维权4 (1.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郑州450001:2. ...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 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7年1月19 ...

  • 毒品与艾滋病预防教育
  • 毒品艾滋病预防教育 李靖宇(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 毒品预防的概念 是指通过各种科学.有效途径让人们了解和认识造成毒品问题的基本因素和有关知识,揭示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巨大危害,提高全民尤其是青少年认知毒品.拒绝毒品的能力,从而构筑全社会防范毒品侵袭的有效体系的过程. 毒品预防教育的 ...

  • 医药生物行业:小核酸技术,大市场空间
  • 核心观点: RNAi为划时代的基因层面治疗技术 RNAi技术可以特异性剔除或关闭特定基因的表达,因此可用于探索基因功能和传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领域,被称为2002年十大科技之首,针对RNAi的siRNA技术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相对于单克隆药物蛋白质表达,RNAi真正实现了基因层面的治本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