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误区

第28卷第8期(下)

2012年8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28No. 8

Aug. 2012

论蒙古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误区

尼木哈

(赤峰学院

蒙古文史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探讨蒙古族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观念误区,以及正确认识党的方针政策,在就业上联系实际,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

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就业;观念误区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8-0165-02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昨(2011.1.2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10年12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较上一年的87%提高了3个百分点.2

蒙古族大学生就业时的心理误区

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就业难既有社会的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把没有经历任何艰难困苦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莘莘学子一下推进了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中.特别是对于来自农牧区的蒙古族毕业生来所学专业的限制等等原因,就业受说,面临着语言、挫使他们的心理上承受了极大的压力.11.1

大学生就业难客观原因

国家教育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给蒙古族大学生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重牧轻商的价值观,使学生学基础专业的多,学实用类的少,因此“课蒙古族毕业生因受所学专业的限制和学校重视堂教育”“会议教育”而忽视“心理教育”等主观和客观原因使蒙古族毕业生的竞争意识相比要弱一些,这些都给蒙古族毕业生带来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误区是必然的.

“铁饭碗”等正式工作.游牧生活方式使蒙2.1追求

古族人轻视商品经济.据统计现今生活在城市的蒙古族中70%的人在各级政府机关工作,只有30%的人在做买卖或个体经营.这种文化习俗束缚了蒙“铁饭碗”、正式工作(政府机古族毕业生的心理,把关、事业单位)放在了首位,把自主创业和做买卖放在其次的位置.2.2

依靠父母,看他人的脸色.蒙古族毕业生人际关系单一,缺乏社会阅历,因此缺少自主创业的信心,普遍存在着依靠父母,看他人脸色的心理.做父“走后门”有的没有认清社会母的有的绞尽脑汁走

现状东奔西走反而失去了好多就业机会.虽然有的毕业生依靠老子找到了工作,但不能自食其力而被迫离岗.甚至家境优越的即使找到了工作,但拿到的工资没有父母给的多而失去工作兴趣.还有的毕业生这山望那山高,厌倦眼前的工作,最后一无所有或者有的寻求捷径,迅速成家看爱人的脸色过日子.

-165-

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加大.

导致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失衡直接原因有三,即一、高校毕业生年益增长,据统计我国2009年毕业生达到了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53万人.2010年有630万学生毕业.比2009年增长20多万人.那么,201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将有66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和技校和中专毕业的学生加起来数量之大可想而知.1.2

2008-2009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很大,许多大型企业倒闭员工失业,据统计2009年失业人数达800万.1.3

城镇无工作和待业人员并且乡镇剩余劳动力进城工作越来越多,据国家劳动人事部门的统计2009年大约有24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

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至7月1日为止达到68%.至9月1日达74%.这虽然超过2003年的212万毕业生的70%就业率,但仍没有达到使所有毕业生都就业的水平.

第28卷第8期(下)

2012年8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28No. 8

Aug. 2012

论蒙古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误区

尼木哈

(赤峰学院

蒙古文史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探讨蒙古族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观念误区,以及正确认识党的方针政策,在就业上联系实际,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

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就业;观念误区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8-0165-02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昨(2011.1.2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10年12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较上一年的87%提高了3个百分点.2

蒙古族大学生就业时的心理误区

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就业难既有社会的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把没有经历任何艰难困苦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莘莘学子一下推进了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中.特别是对于来自农牧区的蒙古族毕业生来所学专业的限制等等原因,就业受说,面临着语言、挫使他们的心理上承受了极大的压力.11.1

大学生就业难客观原因

国家教育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给蒙古族大学生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重牧轻商的价值观,使学生学基础专业的多,学实用类的少,因此“课蒙古族毕业生因受所学专业的限制和学校重视堂教育”“会议教育”而忽视“心理教育”等主观和客观原因使蒙古族毕业生的竞争意识相比要弱一些,这些都给蒙古族毕业生带来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误区是必然的.

“铁饭碗”等正式工作.游牧生活方式使蒙2.1追求

古族人轻视商品经济.据统计现今生活在城市的蒙古族中70%的人在各级政府机关工作,只有30%的人在做买卖或个体经营.这种文化习俗束缚了蒙“铁饭碗”、正式工作(政府机古族毕业生的心理,把关、事业单位)放在了首位,把自主创业和做买卖放在其次的位置.2.2

依靠父母,看他人的脸色.蒙古族毕业生人际关系单一,缺乏社会阅历,因此缺少自主创业的信心,普遍存在着依靠父母,看他人脸色的心理.做父“走后门”有的没有认清社会母的有的绞尽脑汁走

现状东奔西走反而失去了好多就业机会.虽然有的毕业生依靠老子找到了工作,但不能自食其力而被迫离岗.甚至家境优越的即使找到了工作,但拿到的工资没有父母给的多而失去工作兴趣.还有的毕业生这山望那山高,厌倦眼前的工作,最后一无所有或者有的寻求捷径,迅速成家看爱人的脸色过日子.

-165-

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加大.

导致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失衡直接原因有三,即一、高校毕业生年益增长,据统计我国2009年毕业生达到了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53万人.2010年有630万学生毕业.比2009年增长20多万人.那么,201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将有66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和技校和中专毕业的学生加起来数量之大可想而知.1.2

2008-2009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很大,许多大型企业倒闭员工失业,据统计2009年失业人数达800万.1.3

城镇无工作和待业人员并且乡镇剩余劳动力进城工作越来越多,据国家劳动人事部门的统计2009年大约有24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

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至7月1日为止达到68%.至9月1日达74%.这虽然超过2003年的212万毕业生的70%就业率,但仍没有达到使所有毕业生都就业的水平.


相关内容

  • 职业心理学2
  • 2012年度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 调查简介 调查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准确了解毕业生对未来自己想从事的工作展开本调查.并结合学院的培养模式和我们所调查的现状,我们给出了几点建议,使学校培养模式更具有针对性. 调查时间 调查问卷发放:2014年6月12日 调查问卷收回:2014年6月12 ...

  • 大学生就业意愿和能力调查问卷
  •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大学生就业意愿和能力调查报告 问卷统计员: 2012年7月3日 2012年度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 调查简介 一.调查单位: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调查小组 二.调查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准确了解毕业生对未来自己想从事的工作展开本调查.并结合学院的培养模式和我们 ...

  • 大学生如何在未来的就业中做好准备
  • 大学生如何在未来的就业中做好准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科研,理论,工程技术等不同领域的人才供应有了长足的改观,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实施大幅度扩招.但是,由于投入跟不上以及大学生择业的误区,高校扩招后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 ...

  • 探析当代大学生择业问题
  • 探析当代大学生择业问题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生的命运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当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形下,择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甚至许多高校都有专门的择业指导方案.本文通过对择业观认识的描述,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择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 ...

  • 2012就业指导教案
  • 传统就业观念中的误区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 正确评价自我的原则 自我评价的内容 正确评价自我的方法 确立合适的就业目标 常见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与技巧 编写就业材料的原则 就业材料的整理 撰写就业材料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第二章 ...

  • 如何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 一.注重引导,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2006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大战即将拉开序幕.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330万,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410多万,加上2005年尚未就业的毕业人数,将会突破500万参战.根据国务院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要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积极推动 ...

  • 专业调研报告
  •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调研报告 班 学生姓 学 题 完成日期级: 08试点1班 名: 叶帅 号: 0800201A05 目: 测控专业就业前景调研报告 年 06月 18日 2011 前言 测控技术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的测控尝试都是来自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对时间的测控要求使人类有 ...

  • 关于大学就业问题论文
  • 关于大学就业问题论文 自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一方面,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10万,这些应届毕业生急需要就业: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使人力资源供需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毕业生就业面临最冷"寒冬".大学生 ...

  • 就业指导心得体会
  • 作为全国高等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我深切地感受到所面对的就业压力.学校分办组织的就业指导课正好为和我一样迷茫着的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让我对就业有了新的认识,并就会开始为就业做准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进,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被摆在了首要位置.各大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