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单元时段】

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单元特点】

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内容标准】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5、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6、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7、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8、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更迭过程和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分封制、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的意思和内容;掌握夏商周时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兴亡,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通过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春秋战国形势图”等,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对青铜器司母戊鼎、都江堰等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通过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创设一些历史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了解科技文化成就,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

1、夏、商、西周兴亡过程,分封制。

2、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水利工程都江堰、甲骨文。

3、齐、晋争霸、商鞅变法。

4、孔子,百家争鸣。

【难点】

1、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

2、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3、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4、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课时】7课时

【课型】知新课、活动课

【方式与方法】启发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多种形式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的一课,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是早期国家的产生,比较重要。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夏朝的兴衰。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3、西周的分封制。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个小问题,以图说文,让学生在讨论中,在老师的指导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学生进行分组导学,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有关历史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印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嫦娥奔月图片,并配以音乐,由同学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导入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或播放“大禹治水”动画,引导学生回忆与大禹有关的史实,说明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他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

家。由此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落实目标)

(一)夏朝的兴衰

1、夏朝的建立

首先请同学观看多媒体屏幕上《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并阅读课后自由阅读卡,为学生设疑:这些历史资料说明了什么?(夏朝已是早期国家了),并由此让学生总结出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特点。然后提出问题: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请同学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2、末代暴君夏桀

首先多媒体展示《夏桀把人当坐骑》插图,引起学生注意,然后阅读教材,请同学讨论:夏桀比得上禹吗?表现在哪里?这样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自然能体会到夏朝的灭亡,并由此因此本课第二个内容――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对这部分内容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讲述;

1、提出问题:商汤为什么能灭夏?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自然记忆夏的灭亡和商的建立 。

2、指导学生讨论:后世为什么把商朝又成为殷朝?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引出商王盘庚迁都的内容。在讨论中加深印象。

3、多媒体展示《商都城示意图》,请同学指出商的统治区域,设问这样的一个大国是怎样灭亡的呢?过渡到暴君商纣。请同学讲述纣王的残暴,给商的灭亡打下伏笔。

4、请同学表演“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增加趣味性,并引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佳话,在表演中使同学了解文王求贤若渴重用人才的品德。文王的做法为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过渡到牧野之战

5、多媒体展示《牧野之战示意图》,请同学描述当时战争的景况,得出牧野之战导致商灭亡

西周建立。

6、最后请同学分组讨论教材23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指导学生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首先,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其次,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束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深得人心。最后,商汤和周武王能够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并设问西周建立后怎样才能巩固统治,过渡到下一个内容。

(三)西周的分封制

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难点。所以,采用提问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目的)对被分封的诸侯采取什么办法控制?(内容)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作用)请同学自由讨论,然后选派代表回答,各组可以互相辩论,在辩论中掌握知识,并且有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

问题解决之后,多媒体展示西周等级示意图,让学生到大屏幕前标出每一等级的名称。

三、课堂小结(反思完善)

针对本课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整合。

1、请同学制作一个夏商西周的大事年表,可以自己设计,并展示,教师给予评价。

【单元时段】

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单元特点】

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内容标准】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5、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6、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7、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8、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更迭过程和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分封制、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的意思和内容;掌握夏商周时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兴亡,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通过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春秋战国形势图”等,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对青铜器司母戊鼎、都江堰等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通过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创设一些历史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了解科技文化成就,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

1、夏、商、西周兴亡过程,分封制。

2、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水利工程都江堰、甲骨文。

3、齐、晋争霸、商鞅变法。

4、孔子,百家争鸣。

【难点】

1、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

2、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3、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4、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课时】7课时

【课型】知新课、活动课

【方式与方法】启发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多种形式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的一课,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是早期国家的产生,比较重要。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夏朝的兴衰。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3、西周的分封制。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个小问题,以图说文,让学生在讨论中,在老师的指导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学生进行分组导学,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有关历史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印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嫦娥奔月图片,并配以音乐,由同学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导入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或播放“大禹治水”动画,引导学生回忆与大禹有关的史实,说明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他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

家。由此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落实目标)

(一)夏朝的兴衰

1、夏朝的建立

首先请同学观看多媒体屏幕上《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并阅读课后自由阅读卡,为学生设疑:这些历史资料说明了什么?(夏朝已是早期国家了),并由此让学生总结出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特点。然后提出问题: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请同学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2、末代暴君夏桀

首先多媒体展示《夏桀把人当坐骑》插图,引起学生注意,然后阅读教材,请同学讨论:夏桀比得上禹吗?表现在哪里?这样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自然能体会到夏朝的灭亡,并由此因此本课第二个内容――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对这部分内容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讲述;

1、提出问题:商汤为什么能灭夏?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自然记忆夏的灭亡和商的建立 。

2、指导学生讨论:后世为什么把商朝又成为殷朝?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引出商王盘庚迁都的内容。在讨论中加深印象。

3、多媒体展示《商都城示意图》,请同学指出商的统治区域,设问这样的一个大国是怎样灭亡的呢?过渡到暴君商纣。请同学讲述纣王的残暴,给商的灭亡打下伏笔。

4、请同学表演“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增加趣味性,并引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佳话,在表演中使同学了解文王求贤若渴重用人才的品德。文王的做法为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过渡到牧野之战

5、多媒体展示《牧野之战示意图》,请同学描述当时战争的景况,得出牧野之战导致商灭亡

西周建立。

6、最后请同学分组讨论教材23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指导学生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首先,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其次,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束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深得人心。最后,商汤和周武王能够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并设问西周建立后怎样才能巩固统治,过渡到下一个内容。

(三)西周的分封制

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难点。所以,采用提问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目的)对被分封的诸侯采取什么办法控制?(内容)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作用)请同学自由讨论,然后选派代表回答,各组可以互相辩论,在辩论中掌握知识,并且有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

问题解决之后,多媒体展示西周等级示意图,让学生到大屏幕前标出每一等级的名称。

三、课堂小结(反思完善)

针对本课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整合。

1、请同学制作一个夏商西周的大事年表,可以自己设计,并展示,教师给予评价。


相关内容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 滨州经济开发区里则二中  孙爱艇 七年级上册共25课,分为四个单元,其中,21课为常规课,4课为学习与探究课.内容涉及自远古到南北朝的历史,贯穿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的基本线索,力求表现中华文明发展的特点. 一.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基本特点 1.构建了新的主题式历史教科书体系. 最明显的变化是,明确划 ...

  • 华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提要 七年级上册共五个单元,讲述从远古到隋以前的中国历史. 一.中国文明的起源 第一单元讲的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共3课.第1课<中国远古人类>的重点是北京人及其生活状况.因为根据现在的研究成果,证明了北京人的遗骨比较完备,既有头盖骨,又有肢骨, ...

  • 高二历史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的历史机遇
  •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单元分析: 本单元引言主要概括了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目的: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发展封建经济和巩固地主阶级统治) 2.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 3.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的内容全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 4. ...

  •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哲理小说越来越受读者的喜爱,其中重要原因就是,那些人生哲理是如此贴切地表述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精神家园„„ 哲理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表明( ) A.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B.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 C.哲学是 ...

  • 九年级历史第三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九年级历史第三.四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远达印度,他是( ) A .汉莫拉比B .亚历山大 C.屋大维D .穆罕默德 2.公 ...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分析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分析 我从六个方面谈谈我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一.新课标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中确定中国古代史有九大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二.国家的产生和变革:三.统-国家的建立: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 ...

  • 中国历史目录
  • 中国历史目录 七上: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1.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2. 原始的农耕生活 3. 华夏之祖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4. 夏.商.西周的兴亡 5. 灿烂的青铜文明 6. 春秋战国的纷争 7. 大变革的时代 8.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9.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0. 秦 ...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一.基础知识点: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的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3.夏朝的国家机构有政府机构(城堡.宫殿).军队.刑法.监狱,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 ...

  • 17-18版 必修4 第16单元 课时1 课后分层训练40
  • 课后分层训练(四十) 寻觅社会的真谛 A 组 基础达标 1.(2017·石家庄模拟) 老龄化.独一代.流动时代."指尖"社会„„当这些元素叠加,我们看到的不仅有"空巢老人""异地养老"的心酸与烦恼,还有现代节奏下两代人相处模式的变化与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