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

沈阳电视台 洪利

  解说词,顾名思义即口头说明解说的词。也可以说,解说词是“口头文学”。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描述、叙说,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起到更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就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而言,它是对电视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它虽然与电视画面中的任何一个人物或事物都产生不了交流关系,但它却又都与电视画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电视画面与解说词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是互为作用、相互补充和印证的。如果在解说词中讲到乌云突变、大风骤起时,这边电视画面就不可能出现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场景;而如果画面中是人潮涌动的铁路春运的场面,可解说词却用上了欢欢喜喜过大年的词句,这就使人很费解了。虽然观众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注意的是画面,但解说词的作用仍不可忽略。在某些情况下,解说词还占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画面与解说词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必然影响节目的整体表现效果,即使再优美的画面也弥补不了“文不对画”的缺憾。当然,有些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即使没有多少解说词,也没有影响观众对节目内容主题的理解,那是因为仅有的一点儿解说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产生的是指点迷津的效果,而再多用上些解说词倒显得画蛇添足了。
  
  如果我们把电视画面比作红花,那么解说词就是绿叶了,多么好的画面就如同漂亮的花一样,没有绿叶的陪衬也会失色不少。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的作用如此,怎样才能把解说词写好,使其真正担当起“绿叶”的作用呢?我以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起和努力。
  
  一、对采访对象的详实了解、深入体验是写好解说词的前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好比电视记者没有充足的第一手材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解说词的。现在,有些电视记者采访,拎起摄像机就走,扛上摄像机就拍,只注意画面质量,不去深入采访,解说词是在人家准备好的文字材料上圈圈点点了事。更有甚者,干脆将报刊上发表过的文字拿来,“造就”了一篇解说词。这样的解说词毫无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没有任何深度和广度,这样的电视节目又怎能赢得观众呢?
  
  前期的深入采访对后期的解说词的写作非常重要,没有这个过程,没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就不可能写出让观众信服、感人的解说词。这就像作家、画家为创作必须去体验生活一样。没有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验某种生活的经历,而只坐在家里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因此说,亲临新闻现场、深入采访,尽可能多地掌握素材和信息是写作好解说词的第一步。
  
  二、融入真挚情感、表达真诚的内心世界是写好解说词的关键
  
  有了深入细致的第一线采访,这就为写好解说词奠定了基础。而在你真正动笔写解说词之前,首先要充分思考,围绕专题片的主题进行构思,然后一气呵成。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把你在采访中和采访后的感受、观点表达出来。必须把自己的感情世界融入其中,将内心的情感用文字淋漓尽致地写出来。可以相信,在这种境况下写出来的解说词也定会打动观众的心。相反,同样是在作一个电视专题节目,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如果没有打动你的心或引起你的兴趣的地方,你肯定不会写出打动观众心的解说词。只有你对采访对象、镜头中所表现的内容或你想说明的事物感情真挚、兴趣十足、关心专注,这样你写出来的解说词才会感染观众。

  
  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艺术修养是写好解说词的根本
  
  有人说,前期采访我也很认真,坐下来开始写解说词我也很投入,可写出来的解说词就是不能打动人。我想主要原因那就是文字功底欠缺了。头脑里没东西,肯定倒不出“货”来。如果知识面广、文字能力强,那语言的组合就会很顺畅,文字的表述就如同源涌般溢出。因此,要写好一篇解说词,必须有文学“细胞”,善于用文字语言表述、描绘所解说的事物和画面。现在的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很少讲究遣词造句、语法修辞,而更多的是些公式化、简单化、不生动、干巴巴的文字罗列或一些数据排序充斥整篇文章。有的就是一篇工作报告或总结报表,就连播音员配音时读起这样的解说词来都感受乏味得很。这样的专题节目若受看才怪呢?
  
  一篇优秀的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不一定是运用了多少排比句、多少古文诗句、多少成语典故,更不是华丽词藻的堆砌,但它首先应当是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很有味道,集语言的新鲜性、评说的深刻性和文字的可读性于一体。通篇文章的语言美感与画面镜头的艺术美感结合得完美和谐。
  
  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它应该是解说词与电视画面完美结合的统一体。而解说词有时甚至是整部专题片的灵魂,即使不看电视片,它也应是一篇绝妙的文章,细读起来让人振奋、引发思考、唤起遐想、回味无穷。
  
  深入采访、融入真情、文字功夫是写好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重要三步。对电视记者而言,不能只注重图像、画面,而忽略了在文字上的要求,写好解说词不仅是应当的,而且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你制作出的节目才能更受观众欢迎。优秀的选题、高质量的画面加之优美的解说词,这样的电视节目就如同配上了绿叶的红花能不受人喜爱吗?

沈阳电视台 洪利

  解说词,顾名思义即口头说明解说的词。也可以说,解说词是“口头文学”。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描述、叙说,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起到更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就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而言,它是对电视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它虽然与电视画面中的任何一个人物或事物都产生不了交流关系,但它却又都与电视画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电视画面与解说词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是互为作用、相互补充和印证的。如果在解说词中讲到乌云突变、大风骤起时,这边电视画面就不可能出现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场景;而如果画面中是人潮涌动的铁路春运的场面,可解说词却用上了欢欢喜喜过大年的词句,这就使人很费解了。虽然观众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注意的是画面,但解说词的作用仍不可忽略。在某些情况下,解说词还占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画面与解说词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必然影响节目的整体表现效果,即使再优美的画面也弥补不了“文不对画”的缺憾。当然,有些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即使没有多少解说词,也没有影响观众对节目内容主题的理解,那是因为仅有的一点儿解说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产生的是指点迷津的效果,而再多用上些解说词倒显得画蛇添足了。
  
  如果我们把电视画面比作红花,那么解说词就是绿叶了,多么好的画面就如同漂亮的花一样,没有绿叶的陪衬也会失色不少。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的作用如此,怎样才能把解说词写好,使其真正担当起“绿叶”的作用呢?我以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起和努力。
  
  一、对采访对象的详实了解、深入体验是写好解说词的前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好比电视记者没有充足的第一手材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解说词的。现在,有些电视记者采访,拎起摄像机就走,扛上摄像机就拍,只注意画面质量,不去深入采访,解说词是在人家准备好的文字材料上圈圈点点了事。更有甚者,干脆将报刊上发表过的文字拿来,“造就”了一篇解说词。这样的解说词毫无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没有任何深度和广度,这样的电视节目又怎能赢得观众呢?
  
  前期的深入采访对后期的解说词的写作非常重要,没有这个过程,没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就不可能写出让观众信服、感人的解说词。这就像作家、画家为创作必须去体验生活一样。没有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验某种生活的经历,而只坐在家里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因此说,亲临新闻现场、深入采访,尽可能多地掌握素材和信息是写作好解说词的第一步。
  
  二、融入真挚情感、表达真诚的内心世界是写好解说词的关键
  
  有了深入细致的第一线采访,这就为写好解说词奠定了基础。而在你真正动笔写解说词之前,首先要充分思考,围绕专题片的主题进行构思,然后一气呵成。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把你在采访中和采访后的感受、观点表达出来。必须把自己的感情世界融入其中,将内心的情感用文字淋漓尽致地写出来。可以相信,在这种境况下写出来的解说词也定会打动观众的心。相反,同样是在作一个电视专题节目,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如果没有打动你的心或引起你的兴趣的地方,你肯定不会写出打动观众心的解说词。只有你对采访对象、镜头中所表现的内容或你想说明的事物感情真挚、兴趣十足、关心专注,这样你写出来的解说词才会感染观众。

  
  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艺术修养是写好解说词的根本
  
  有人说,前期采访我也很认真,坐下来开始写解说词我也很投入,可写出来的解说词就是不能打动人。我想主要原因那就是文字功底欠缺了。头脑里没东西,肯定倒不出“货”来。如果知识面广、文字能力强,那语言的组合就会很顺畅,文字的表述就如同源涌般溢出。因此,要写好一篇解说词,必须有文学“细胞”,善于用文字语言表述、描绘所解说的事物和画面。现在的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很少讲究遣词造句、语法修辞,而更多的是些公式化、简单化、不生动、干巴巴的文字罗列或一些数据排序充斥整篇文章。有的就是一篇工作报告或总结报表,就连播音员配音时读起这样的解说词来都感受乏味得很。这样的专题节目若受看才怪呢?
  
  一篇优秀的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不一定是运用了多少排比句、多少古文诗句、多少成语典故,更不是华丽词藻的堆砌,但它首先应当是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很有味道,集语言的新鲜性、评说的深刻性和文字的可读性于一体。通篇文章的语言美感与画面镜头的艺术美感结合得完美和谐。
  
  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它应该是解说词与电视画面完美结合的统一体。而解说词有时甚至是整部专题片的灵魂,即使不看电视片,它也应是一篇绝妙的文章,细读起来让人振奋、引发思考、唤起遐想、回味无穷。
  
  深入采访、融入真情、文字功夫是写好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重要三步。对电视记者而言,不能只注重图像、画面,而忽略了在文字上的要求,写好解说词不仅是应当的,而且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你制作出的节目才能更受观众欢迎。优秀的选题、高质量的画面加之优美的解说词,这样的电视节目就如同配上了绿叶的红花能不受人喜爱吗?


相关内容

  • 电视解说词写作
  • 电视学系列教材 电视解说词写作 徐航州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绪论 一 电视解说词概说 电视解说词同电视其他表现手段配合起来,共同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是节目创造者传达创作意图,帮助观众理解电视节目内容的主要方式之一.解说词是对电视节目中部分有声语言因素约定俗成的叫法. "旁白" ...

  • 电视专题片结尾
  • 一篇优秀的电视专题片,他应该与解说词是一种完美结合的统一体,而解说词有时甚至是整部电视专题片的灵魂,即使不看电视片它也应是一篇绝妙的文章,回味无穷. 电视片解说词收尾的写法,可以归纳出最为常见又行之有效的多种表述形式: ① 卒章显志 深化主题 <唠唠咱的庄户曲>:虽说这么个,那些个现代音 ...

  • 15条关于电视解说词的随笔
  • 这些年,写了很多新闻稿.专题稿.纪录片稿,也看过很多 从个人的经验.教训来说:这里大有学问.现随笔随性如下: 1.解说词是动态中的写作,预谋中的写作,魂不守舍的念念叨叨的投入的写作 2.让我们听到"文字的声音""文字的旋律" 文字说:用我吧,给我合适的画面,我 ...

  • 医疗电视广告脚本文案创作指导及案例赏析
  • 特别说明:本文转载至韦苏芸新浪博客 电视广告文案是广告文案在电视广告中的特殊形式.由于电视广告文案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运用一般的语言文字符号外,还必须掌握影视语言,运用蒙太奇思维,按镜头顺序进行构思,这颇似电影文学剧本的写作,因而又被称为电视广告脚本. 电视广告脚本包括既相连接,又各自独立的两种类型:一 ...

  • 电视新闻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
  • 目 录 摘要 ·············································· (3) 一.我国电视新闻的现状 ······························ (3) (一) 我国电视新闻存在的问题 ··························· ( ...

  • 浅析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
  • 摘要:作者针对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并对构筑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特色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广播电视 新闻导语 写作 1.研究背景 导语,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报道中,它具有引起观众注意.揭示新闻主题.确立全篇基调的作用.但是报纸.广播 ...

  • 电视新闻稿(解说词)的写作
  • 第一,要认真采访、选题,注意文字与画面的关系,在精选之后出现在画面上的信息,文字绝不可以再行同一重复。 第二,最新消息的开头、结尾、过渡常常是独白式的,对于人名、数据、结果等要素必须处理得体,文字精警,表达清晰,文图一致。 第三,撰写电视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一定要有结构提纲,其中包括中心观点、主要论 ...

  • 电视节目的剧本与导演
  • 电视节目的编创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所经历的三次创作过程是: (1) 编写剧本:通常由编剧创作完成: (2) 编写分镜头剧本:通常由导演编创完成: (3) 拍摄和编辑:由导演带领摄制组以及表演或演示对象等共同完成: 有了一本具有充分文学价值的剧本,就可以写分镜头剧本了--可以开始导演工作了. ...

  • 电视台新闻采编实习报告
  • 首先感谢大家在我实习期间两个多月来的教导与关爱! 在泉州电视台实习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不少收获,使我更真实.准确地理解电视新闻采编和电视制作.从理论方面来说,实习期间的活动,一方面是对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一个检验,也是对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的考核,另一方面实习活动,增长了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