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城市

一个地区的建筑应该各色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应包括有适当比例的老建筑。

老建筑对于城市是如此不可或缺,如果没有它们,街道和地区的发展就会失去活力。我所说的老建筑,是很多普通的、貌不惊人和价值不高的老建筑,包括一些破旧的老建筑。

如果城市的一个地区只有新建筑,那么在这个地方能够生存下去的企业肯定只是那些能够负担得起昂贵的新建筑成本的企业。能够承担得起这种费用的企业相对来说就必须能够支付得起高额的管理费用——较之在老建筑里的成本要高得多的费用。要承担得起这样的高额管理费用,企业就必须要做到以下两者之一:要么有高额利润,要么有很多的资助。

我们发现,只有那些早已成就卓著、高产出、标准化或资助很多的企业才能支付得起使用新建筑的费用。连锁店、连锁饭店和银行会进驻新建筑,但是,街区里的酒吧、外国特色的餐馆和典当铺则会进入老建筑。超市和鞋店常常进入新建筑,而书店和古董小铺则很少会这么做。得到很多资助的歌剧院和艺术博物馆通常会使用新建筑,而一些还不成气候的艺术工作者——工作室、画廊、音乐器具店和艺术杂品店,以及那些在一个屋子里放一张桌子就能挣点小钱的人——这些人和地方会使用老建筑。也许,更重要的是,成百上千的普通企业——它们对街道和街区的安全和公共生活是一种必需,人们离不开它们提供的方便和亲近的人际关系——能够在这些老建筑里称心如意地发展,但如果它们进入新建筑,则肯定会被高额的费用压垮。

即使是能够承担得起新建筑昂贵费用的城市企业(商业),也需要在紧邻其旁边的地方有一些

旧建筑。否则的话,这些企业在经济环境和吸引力方面就会受到限制——以致会影响其活跃程度和提供的方便。在城市的任何地方,成功的多样性指的都是高产出、中产出、低产出和没有产出的企业的混合。

对一个城市的地区或街道来说,老建筑的惟一危害最终会来自建筑的老化——这种危害存在于任何年代久远的东西,任何衰老的东西里。但是,对于城市某个地区来说,并不是因为这个地方年代久了,就会遭遇失败。恰恰相反,这个地区变得又老又旧,是因为这个地方首先遭遇了失败。原因有多种,或者企业或人们支付不起新建筑的费用而抬脚走人了;或者是这个地方还吸引不了能带来机会的新来者,他们根本就不会到这里来投上一分钱。

年复一年,一些老建筑会被新建筑代替——或经过整修,焕然一新。因此,在经历了一些年头后,肯定会出现各个年代和样型的建筑的混合。这是一个自然能动的过程,在这些混合的建筑群里面,曾经是新的建筑,最终总会变旧变老。时间使得在一个年代里成本昂贵的建筑成为另一个年代里价格廉租的抢手货。对某些企业来说,时间使得建筑的一些结构过时了,但对另一些企业来说则正好有用。在一个世纪里平平常常的建筑在另一个世纪里却成了有价值的珍品。

战后,尤其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建筑成本上涨迅速,大多数战后建筑的使用费用与那些大萧条前的建筑的使用费用的差别非常之大。在商业空间方面,两者每平方英尺的建筑使用费可以相差一倍或两倍(尽管老建筑的质量也许要比新建筑的好,而且所有的建筑包括老建筑的维护费用都已经上涨。当今天的新建筑变老时,老建筑仍将成为一种必需,因为不管怎么样,一个已经折旧的建筑的使用成本总要比一个还没有收回投资成本的建筑的使用费用要低。

一年前,我在一个关于城市商业多样性之社会需要的城市规划设计讨论会上做了一次讲话。我的话刚开始,下面的设计者、规划者和学生们就回应了我这么一个标语式的口号:“我们必须要为街角边的杂货店留出空间!”很快我就收到了一些为廉租住宅区和重建区做的规划图,在这些构图里,确实在很多地方为街角杂货店留出了地方。在城市多样性方面,这种街角边的杂货店可能对上世纪的某个村庄来说还比较合适,但对今天一个热闹的城市地区而言,那些孤单的杂货店通常日子都不太好过。

如今,在住宅区的某个地点建上一个在郊区常见的那种购物中心,再加上这种生意清淡的街角杂货店,这种想法早已纳入了成片成片新的建设,或大片早已安排好的翻新项目的计划书之中了。

而那些孤单的杂货店,如果真的建了起来,也根本不会是那种设计者们想像的给人温馨感觉的小店。为了承担很高的维持费用,它们要么必须得到资助(但是谁来资助,为什么要资助?)要么为了生机每日拼命挣扎。

同一时间建立起来的大批新建筑注定会遭遇效益低下的问题。我们可以在纽约的斯特伊佛桑特镇看到这样的现象。1959年,在新建项目完成十多年后,镇上商业地区的32家店面,有7家不是空的,就是没有正常生意(只是作为仓储、橱窗广告或类似的东西)。这种没有正常使用或使用率不高的现象占整个街面店的22%。与此同时,在一条邻街的对面,那儿建筑的年代和状态各不相同,在140家街面店中,只有11家是空的或使用率不高,只占7%。而且,那些老街里的空置店面大多很小,按面积来算,还要少于7%。显然,拥有各个年代建筑的街道在商业上占有优势。一些连锁店和超级市场也遭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为此,他们一直在建筑物年代混合的地区里开设新的店,而不去占有新建地区的那些空置的店面。

在一个活跃的地区,没有什么建筑会由于年代太久而被废弃,因为总有人会来选择它——其位置始终不会被新的建筑取代。老建筑这种可用性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或魅力。在芝加哥的“后院”地区,似乎还没有发现那些饱经风霜、日晒雨淋、样式平常、年久失修或早已过时的木板房已到了找不到租户,或吸引不了人来这里花钱的地步——因为这不是一个人们在获得了成功,稍稍有点钱后就离开的街区。在格林威治村,几乎没有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会瞧不上那些老建筑,他们巴不得在这个活跃的地区里捡到一个便宜货。同样,那些旧房翻修者们也不会鄙弃老建筑,旧房对其而言就如金蛋一样。在一些成功的地区,旧建筑会“脱颖而出”。

但在迈阿密海滩却是另外一个极端。在那儿,新奇是最高准则。建成仅10年的酒店就

被认为是旧了而废弃不用,因为有更新的。崭新以及光彩四射的状态是一种表面现象,也是消失最快的商品。

很多城市里的人和企业并没有对这种新建筑的需求。我写本书时呆的那个楼层同时还拥有很多家单位:一个带健身房的健身俱乐部、一家“教义”装饰公司、一个反对派民主党改革俱乐部、一个自由党政治俱乐部、一个音乐协会、一家手风琴协会、一 个退休的做进口生意的人,现在则通过邮寄卖巴拉圭茶、一个卖纸同时也做茶运输的人、一个牙科实验室、一个教授水墨画的工作窒以及一个制造珍珠饰品的人。在我进来以前还在这里但不久就离开的租户中还有一位出租无尾礼服的人和一个海地舞蹈团。我们这些人喜欢的东西里面就是没有包括新建筑。我们需要的(也是很多其他人需要的)是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里的旧建筑,我们中的一些人可以帮助使这个地方变得更加充满活力。

城市里的新住宅建筑也不一定没有问题。比如,有些人喜欢更多一点空间,而不是那些专为瘦人们设计的新式小餐厅。有些人喜欢隔音好的墙。很多旧建筑可以满足这种条件,但现在的很多新建筑却并不具备。同样是花钱改善居住条件,有些人会更喜欢加入自己的劳动和想法,如利用颜色、灯光和装饰,把一些昏暗的空间改造成舒适、有用的房间;在窗口装电扇来给卧室增加空调功能;拆掉非承重墙把两个房间变成一个房间等等。旧建筑固有的混合用途以及在费用和趣味上的多样化才能满足人们的这一需要。

在大城市的街道两边,最令人赞赏和最使人赏心悦目的景致之一是那些经过匠心独运的改造而形成新用途的旧建筑。联体公寓的店堂变成了手艺人的陈列室,一个马厩变成一个住宅,一个地下室变成了移民俱乐部,一个车库或酿酒厂变成了一家剧院,一家美容院变成了双层公寓的底层,一个仓库变成了制作中国食品的工厂,一个舞蹈学校变成了印刷店,一个制鞋厂变成了一家教堂,那些原本是穷人家的肮脏的窗玻璃上贴着漂亮的图画,一家肉铺变成了一家饭店:这些都是小小的变化,但只要城市的地区具有活力,并且能够回应居民的需要,那么这些变化就会在这些地方永远延续下去。

我们可以来看一看路易维尔一座无产出建筑的历史。最近它被路易维尔艺术协会进行了重新修整,拥有一个剧院、一个音乐室、一个画廊、一个图书馆、一家酒吧和一家餐厅。这个建筑是以一家运动俱乐部的身份开启它的历史的,后来成为一所学校,再后来变成一家奶制品公司的仓库,然后又成了一所骑术学校,接着又变成了一个舞蹈学校,再往下又成了一个运动俱乐部,然后又改成一个艺术工作室,接着又成了一所学校,再往下是一个铁匠铺、一家工厂、一家仓库,现在则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艺术中心。谁能在事先就预想到这个建筑可以经历这么长一串名称的变化,而且始终充满希望,兴盛不哀?

如果把城市的旧建筑经历的这些充满生机的变化视为只是权宜之计,那就过分学究气了。应该说这完全是一种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行为。旧建筑开发了一种用途,如果没有它,这种用途就根本不会产生。

在纽约布朗克斯区帕克切斯特一片很大的中等收入的住宅区外,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拥挤在一起的商店建筑,但却受到了本地居民的欢迎和支持。在一块原是加油站的坑坑洼洼的地面上,乱七八糟地挤着一堆商店:快速借贷部、乐器店、相机交换部、中国餐馆和廉价服装店。像这种人们需要但却没法在这里生存的店还有多少?一边是需要的却没有生存空间,另一边是有着各种用途的旧建筑却被同一年代的建筑取代,结果是境况萧条、效益低下,只得

采取“保护主义政策”。

旧建筑还具有孵化企业的功能。

路易维尔的样品鞋市场刚开始招租时,租金很低,20英尺宽,40英尺长的店面,租金只是每月25到50美金。现在早已经上涨到75美金了。很多后来成为城市的重要经济资源的企业一开始是既小又穷,后来才变得强大,但是如果在其刚起步时没有产出收益小的地方容纳它们,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有发生。

在吸引那些正在寻找落脚点的大型和早已成绩卓著的制造企业方面,纽约的布鲁克林区不是郊区的竞争对手。但是,布鲁克林起了工业孵化器的作用。经常有小企业在这里起步。比如,有些机械工给别人干活干厌了,就在自家的车库后面自己干了起来。这些人都干得不错,而且还有所发展,很快车库就装不下他们的企业,于是他们就搬到一个租来的阁楼上;再后来他们就自己买下一个房子。当他们的企业发展到这个房子容纳不下,而不得不自己建房时,他们就会搬出这个地方到皇后区去,或到拿骚或到新泽西。与此同时,20或50或100个像它们这样的企业会在这里开始它们的企业生涯,而布鲁克林的旧建筑正好能够帮助布鲁克林完成它的任务。

环顾四周,我们可以发现,早至廉租住宅建筑的时候就开始,很多衰落街区的例子都是发生在同一时间建成的街区里。通常,这些街区刚开始时都风光十足。有时候,这些地方开始就是殷实的中产阶级街区。我们不能把这些地方的呆滞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差笼统地归咎于它们的同一时间建成。但是,这确实是这些地方很多问题中的一个,而且不幸的是,即使这些建筑已陈旧过时,这个问题的影响还会持续很久。

当一个街区还是崭新的时候,它却无法为城市的多样性提供什么经济上的机遇,缺乏活力一开始就已经深深地在街区打上烙印,使它成为一个人们要纷纷弃之而去的街区。等到这里的建筑变得陈旧时,它们惟一有用的就是低价值。

一般情况下,同一时间建成的街区在很多年里在外观形态上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如果有一点点变化的话,那只是变得情况更糟——逐渐逐渐地趋于破旧,或零零散散地出现一点新的(商业)用途,却非常寒碜。人们看到了这些零零星星的变化,以为这就是要发生急剧变化的迹象或原因。于是就有“动员起来消灭沉寂单调现象!”的运动。事实使人们感到很遗憾,整个街区表现出一种奇怪的无能,不会更新、不会增加活跃气氛、不会弥补不足,而且也不会接受新一代的人。它完全像是死了一样。实际上,从这个地方刚一建成,它就已经死了,但是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点,直到这具僵尸开始发臭。

在制止或消除单调现象的所有努力归于失败后,最后的决定终于来到:整个街区统统消灭,新的一轮重新开始。于是,一具新的僵尸又展露出来。它现在还没有开始发臭,但是已经死了,无法经历一个活的生命必须经历的从使用到改变到变化的过程。

所以,保留旧建筑的意义决不是要表现过去的岁月留在这些建筑上的衰败的或失败的痕迹。这些旧建筑是很多中等、低等和无产出的企业的栖身之地。对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街区而言,旧建筑是多样性需要的经济存在的必要条件。

A 作为公共眼睛的街道及其周边

雅各布斯在《死与生》的第一部分主要是讨论城市的特性,具体是通过人行道主要的三种用途以及街区公园与城市街区的用途来分析的。这一部分在笔者看来是最能代表雅各布斯思想也是最富有细微思考的部分。之所以把人行道作为最现先讨论的部分,雅各布斯的看法是“街道及其人行道,城市中的主要公共区域,是一个城市的最重要的器官”[15],是连接各个功能区的生命线,是城市有机体最重要的部分。雅各布斯眼里街道不仅仅是承载交通的,它同时具备非常多用途,最主要的是: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而在这之中维护城市的安全“是一个城市的街道和人行道的根本任务”。如何才能使一个街道成为安全的街道,使人行道担负起公共眼睛的作用呢?雅各布斯从微观出发联系人际关系的原则,认为必须从具体的陌生人出发来思考这些问题,对于导致不安全的因素她也批评了那种认为是来自贫民区与老城区的传统观点。真正的安全并不只是多少警察能解决的,而是必须同时考虑把人行道与行人作为一个互相关联的非正式的网络来维持,把人行道作为一双双眼睛融入城市的监视机制之中来实现[16]。雅各布斯通过观察认为分散人群或者降低人口的密度同样不能保证安全,消除犯罪和对犯罪的恐惧,这些看法很多都是针对当时的城市更新运动的。比如批评城市规划“不允许有适合当地情况的意愿存在”,针对城市更新运动追求所谓的秩序,指出“老城市看来缺乏秩序,其实在其背后有一种神奇的秩序在维持着街道的安全和城市的自由”,这些自发的秩序实质就是相互关联的人行道的用途以及他们所带来的监视的目光。作为公共性的人行道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用途是互动的交往,它是作为正规公共生活的补充,并对公共空间与私人生活空间起调和作用,雅各布斯用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一是酒吧一是一个店铺(雅各布斯非常重视城市的小部件的作用)。而传统规划理论中的“共有”(togetherness)理论正是没有协调好人行道在公共与私人空间的平衡,最后陷入了恶性发展最后成了什么不共享局面。此外雅各布斯还在这部分中讨论了街道里的公共人物以及他们的作用,当然这也是属于交往的一个方面,进而指出“人行道上的公共接触和人行道上的公共安全,这两件事都与我们国家最严重的社会问题——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有着直接的关系。”[17]这里雅各布斯申明了她不是认为城市规划和设计能自动的解决隔离和歧视问题,只是认为处理不好人行道的交往功能很可能在克服种族歧视方面带来更大的困难。雅各布斯思想的细致从这里可见一斑,尽管不能夸大这样的联系,但是可以看出其思考的深度与联系性。另外在交往的基础所形成的聚集的思想激情和资金还能带来巨大的城市经济。

“人行道的用途:孩子的同化”与“街区公园的用途”实际上是谈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人行道与街区公园两者谁更适合孩子,雅各布斯从安全责任等出发批评了那种认为“公园和玩耍休憩空地对孩子来说自然而然似乎一个适宜的地方,而街道则原本就不是”,指出人行道在安全责任上更适合孩子,而正统的规划理论却以关心城市孩子的名义尽可能降低和缩小人行道街道在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和经济作用。接下来雅各布斯探讨了街区公园的用途,指出传统规划下街区公园走向一种形式甚至成为不安全的地带,如何才能避免呢?雅各布斯理想中的是把街区公园作为城市的公共庭院,即是一种眼睛能够看得见的公园,不应该追求所谓的大而是以小为好。在功能上公园和广场应该从街道的功能延伸开来,必须有人的具体而实际的使用活动,应当与街道街区组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网络即在城市地理空间背后的人文空间,成为一个具体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上的连续综合体。从被动管理的街区到自治管理的街区,从封闭到开放的街区,从缺乏活力与联系的街区到立体有效的街区,雅各布斯提出了四点目标:

首先,要造就生动有趣的街道。

其次,在城市辖下具有小城市的面积和力量的地区内尽可能地促成具有这种特性的街道网。 第三,将公园,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街道特性的一部分来使用,从而强化街道用途的多样化,并将这些用途紧密地编织在一起。

最后,要突出一些地域的功能身份,这些地方应大到足够作为地区来运行。

这些基本构成雅各布斯城市规划的基础,同时在笔者看来是雅各布斯思想中意义重大的部分,从传统规划忽视人的这种弊端出发重建了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即最大限度的考虑人的因素,人与城市是互动的,传统的规划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决定人,而雅各布斯的最大贡献使城市规划回到了一种人与城市互动的基础上。城市决定人的规划思想只可能让城市文明把人的生活变得更复杂更机械,从具体的使用者出发的规划才可能避免更多的问题。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雅各布斯城市规划思想再探析

B 多样化观点

这个部分雅各布斯细致的分析多样性产生的条件,如何实现多样性,同时在第三部分“衰退和更新的势力”继续讨论影响多样性的几股势力。这部分相对而言较为宏观但是其出发点依然是城市的小部件,是一种感觉的扩大。

“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中,功能的多样性是一个普遍的原则,无法深入理解多样性这种现象,则很难触摸到城市的本质。城市的聚集效应所导致的需求以及相关问题的千差万别正是多样性的基础,不管是经济角度还是社会角度,只有存在相互补充调和的多样性功能,城市中的生活才可能更便捷。雅各布斯考察了美国许多大城市指出充满活力的街区住宅区都拥有丰富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自发的更新,而失败的城市多样性都明显缺乏。另外她注意到城市越大小,企业的数量及其所占的比例也越高。从城市经济以及多样性出发,雅各布斯认为小企业比大型企业更需要城市,城市也需要小企业提供的丰富和灵活的变化,二者是相互补充的。对于多样性,雅各布斯反对那种认为城市多样性是意外的无秩序和无规律可循的观点,她认为多样性是建立在一种经济关系之上的,通过对多样性丰富地区经济原因的分析,就可以看出产生多样性的条件,雅各布斯通过观察分析认为有四种四种情况是城市多样性必须的。即:

①地区以及其尽可能多的内部区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即功用的混合(Mixed Primary Uses)[18],这些综合功能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流,使人们能够使用很多共同的设施。

②大多数的街段必须要短,也就是说,在街道上能够很容易拐弯。雅各布斯认为频繁短小的街段是非常有价值的,它的通达性更好更能够给步行者以多种选择。同时沿街的商业点也会大幅度增加,促进多样性的形成。

③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应该各式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应包括适当比例的老建筑,因此在经济效用方面可各不相同。这种各色不同建筑的混合必须适当均匀。经过匠心独运的改造和利用,街区中的旧建筑会重新脱颖而出。同时许多建筑由于租金较低,可以被小企业和新企业所接受,培育新的“基本用途”。

④人流的密度必须要达到足够高的程度,不管这些人是为什么目的来到这里的。这也包括本地居民的人流也要达到相等的密度。与当时美国传统规划理论所推崇的低覆盖率相比,雅各布斯认为密度过低与多样化相违背。一定密度的人群可以使城市的资源得以有效的利用,人们的交流和需求可直接引发多样性的产生。

接下来雅各布斯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具体的作了阐述即主要用途混合之必要性,小街段之必要,老建筑之必要同时还否定了在正统规划理论看来的多样性导致的问题。从多样性的条件出发雅各布斯进一步探讨了在多样性条件下的城市衰退和更新的势力因素。这一部分在已有研究文章中涉及比较少,尤其是关于多样性的自我毁灭这部分很少有文章细致讨论。笔者

认为中文本《死与生》的第三部分即《衰退和更新的势力》在翻译上也不太理想甚至不太明确。雅各布斯认为对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的有以下几股势力:城市里及其成功的自我毁灭的多样性倾向[19],城市中许许多多个别的因素产生滞缓影响的倾向,人口的不稳定阻碍多样性发展的倾向以及公共资金和私人资金产生阻止或扼杀发展和变化的倾向。雅各布斯具体对应讨论的是:交界真空带的危害,非贫民区化和贫民区化,渐次性资金和急剧性资金。

C 城市的出路以及对雅各布斯城市规划思想的一个整体评论

雅各布斯在讨论了城市的一些具体部件(或者叫“元素”)以及多样性的演变后,在批判的基础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提出了城市发展的一些策略。

对住宅的资助:为了增加地区人口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雅各布斯建议保留低收入住宅区,让它们重新成为城市的一部分,避免出现“永久贫民区化”的现象。对于城市被汽车蚕食的现状,雅各布斯客观的指出汽车并非原本就是城市的破坏者,汽车与城市本应是同盟。其实雅各布斯的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汽车是城市问题所带来的解决问题的一个手段。雅各布斯认为城市提供给汽车的空间越大对汽车的需求就相对变大所以她主张通过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来解决汽车的问题如缩小马路的空间建设短小的街段等。从汽车本身的角度来说还可以强化公交限制私家车等。另外雅各布斯也认为必须从提高城市的活力来解决城市规划的低效率,同时促进多样化,在管理上要划分行政地区,将横向管理与垂直管理结合,提高工作效率,在基础规划上更应该注重细化,以期使城市的小部件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在方法论上,雅各布斯从医学家沃伦•韦弗博士撰写的一篇关于科学及其复杂性的文章出发将城市问题比作生命科学一样,也是一种有序复杂性问题。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家一直错误的把城市问题简单的问题和复杂无序的问题,这样来处理城市规划,往往忽视城市的多样性与有机性,对于有序复杂性问题必须做到:①多过程的考虑。②从归纳的角度考虑问题,从点到面,从细部到总体,而不是相反。③寻找一些“非平均化”的线索,其中蕴含的小的变量会映射出大的变量的活动方式。

以上是对雅各布斯《死与生》本身所透露出的一些基本规则的评述,显得比较分散,以下从整体上看看雅各布斯的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种,不管怎么试图做到客观,其背后总会有感情色彩和兼职观念的支持。”[20]雅各布斯对于客观性显然具有深刻的认识,如其所说,同样,雅各布斯的思考也存在很大的局限。在城市经济上来说,雅各布斯在感情说对于小规模街道层次的零售业有极大的偏好,她几乎是忽略甚至排斥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在城市发展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与大的并存正是多样性的要求,雅各布斯尽管也提出了“小并不等于多样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雅各布斯的多样性是建立在一种在关系上的邻里的多样性,在这里她的感情因素占了上风。在书中涉及到的城市社会问题上,她也缺乏对社会分层贫穷等问题深刻的思考,对当时的种族问题在城市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去细致思考。雅各布斯反对当时城市更新运动所规划出来的秩序有一种过于敏感的排斥,在她看来,城市中的人们会自发组织生活不用规划与安排的秩序,而所谓的规划师都是些理想主义不顾现实主义者。雅各布斯鼓励人们返回城市中心,在七十年代后确实也出现了一股低收入街区“绅士化”(gentrification)的浪潮。 这一切其实很大程度在于雅各布斯的研究方法,雅各布斯的出发点乃是一个小范围的区域,她很多观点应该是形成在对她生活的周围环境的观察以此出发去考察美国其他地方,根本上得出结论的基础并不广泛缺乏一种宏观上的视野。她主要是在观察的基础上从经验出发的,是对她生活的邻里的感觉,当然也是对她那个时代城市规划的不满。写作目的上说就是在对当时美国城市规划的不满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周围的感触来对城市发展作了自己的构想。从《死与生》中雅各布斯所举的例子来看,她有一种过于沉迷于城市中小社区中的人情氛围,这不利于她从城市普遍的生活使用出发来观察城市。另外雅各布斯过于迷信感觉,书中大量

指责传统规划理论的忽视实际情况,这使得雅各布斯以为自己所看到的便具有了一种更合理的倾向。 不过实际情况可能并不是看到的那么简单,毕竟经验的适用限度是非常小。

一个地区的建筑应该各色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应包括有适当比例的老建筑。

老建筑对于城市是如此不可或缺,如果没有它们,街道和地区的发展就会失去活力。我所说的老建筑,是很多普通的、貌不惊人和价值不高的老建筑,包括一些破旧的老建筑。

如果城市的一个地区只有新建筑,那么在这个地方能够生存下去的企业肯定只是那些能够负担得起昂贵的新建筑成本的企业。能够承担得起这种费用的企业相对来说就必须能够支付得起高额的管理费用——较之在老建筑里的成本要高得多的费用。要承担得起这样的高额管理费用,企业就必须要做到以下两者之一:要么有高额利润,要么有很多的资助。

我们发现,只有那些早已成就卓著、高产出、标准化或资助很多的企业才能支付得起使用新建筑的费用。连锁店、连锁饭店和银行会进驻新建筑,但是,街区里的酒吧、外国特色的餐馆和典当铺则会进入老建筑。超市和鞋店常常进入新建筑,而书店和古董小铺则很少会这么做。得到很多资助的歌剧院和艺术博物馆通常会使用新建筑,而一些还不成气候的艺术工作者——工作室、画廊、音乐器具店和艺术杂品店,以及那些在一个屋子里放一张桌子就能挣点小钱的人——这些人和地方会使用老建筑。也许,更重要的是,成百上千的普通企业——它们对街道和街区的安全和公共生活是一种必需,人们离不开它们提供的方便和亲近的人际关系——能够在这些老建筑里称心如意地发展,但如果它们进入新建筑,则肯定会被高额的费用压垮。

即使是能够承担得起新建筑昂贵费用的城市企业(商业),也需要在紧邻其旁边的地方有一些

旧建筑。否则的话,这些企业在经济环境和吸引力方面就会受到限制——以致会影响其活跃程度和提供的方便。在城市的任何地方,成功的多样性指的都是高产出、中产出、低产出和没有产出的企业的混合。

对一个城市的地区或街道来说,老建筑的惟一危害最终会来自建筑的老化——这种危害存在于任何年代久远的东西,任何衰老的东西里。但是,对于城市某个地区来说,并不是因为这个地方年代久了,就会遭遇失败。恰恰相反,这个地区变得又老又旧,是因为这个地方首先遭遇了失败。原因有多种,或者企业或人们支付不起新建筑的费用而抬脚走人了;或者是这个地方还吸引不了能带来机会的新来者,他们根本就不会到这里来投上一分钱。

年复一年,一些老建筑会被新建筑代替——或经过整修,焕然一新。因此,在经历了一些年头后,肯定会出现各个年代和样型的建筑的混合。这是一个自然能动的过程,在这些混合的建筑群里面,曾经是新的建筑,最终总会变旧变老。时间使得在一个年代里成本昂贵的建筑成为另一个年代里价格廉租的抢手货。对某些企业来说,时间使得建筑的一些结构过时了,但对另一些企业来说则正好有用。在一个世纪里平平常常的建筑在另一个世纪里却成了有价值的珍品。

战后,尤其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建筑成本上涨迅速,大多数战后建筑的使用费用与那些大萧条前的建筑的使用费用的差别非常之大。在商业空间方面,两者每平方英尺的建筑使用费可以相差一倍或两倍(尽管老建筑的质量也许要比新建筑的好,而且所有的建筑包括老建筑的维护费用都已经上涨。当今天的新建筑变老时,老建筑仍将成为一种必需,因为不管怎么样,一个已经折旧的建筑的使用成本总要比一个还没有收回投资成本的建筑的使用费用要低。

一年前,我在一个关于城市商业多样性之社会需要的城市规划设计讨论会上做了一次讲话。我的话刚开始,下面的设计者、规划者和学生们就回应了我这么一个标语式的口号:“我们必须要为街角边的杂货店留出空间!”很快我就收到了一些为廉租住宅区和重建区做的规划图,在这些构图里,确实在很多地方为街角杂货店留出了地方。在城市多样性方面,这种街角边的杂货店可能对上世纪的某个村庄来说还比较合适,但对今天一个热闹的城市地区而言,那些孤单的杂货店通常日子都不太好过。

如今,在住宅区的某个地点建上一个在郊区常见的那种购物中心,再加上这种生意清淡的街角杂货店,这种想法早已纳入了成片成片新的建设,或大片早已安排好的翻新项目的计划书之中了。

而那些孤单的杂货店,如果真的建了起来,也根本不会是那种设计者们想像的给人温馨感觉的小店。为了承担很高的维持费用,它们要么必须得到资助(但是谁来资助,为什么要资助?)要么为了生机每日拼命挣扎。

同一时间建立起来的大批新建筑注定会遭遇效益低下的问题。我们可以在纽约的斯特伊佛桑特镇看到这样的现象。1959年,在新建项目完成十多年后,镇上商业地区的32家店面,有7家不是空的,就是没有正常生意(只是作为仓储、橱窗广告或类似的东西)。这种没有正常使用或使用率不高的现象占整个街面店的22%。与此同时,在一条邻街的对面,那儿建筑的年代和状态各不相同,在140家街面店中,只有11家是空的或使用率不高,只占7%。而且,那些老街里的空置店面大多很小,按面积来算,还要少于7%。显然,拥有各个年代建筑的街道在商业上占有优势。一些连锁店和超级市场也遭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为此,他们一直在建筑物年代混合的地区里开设新的店,而不去占有新建地区的那些空置的店面。

在一个活跃的地区,没有什么建筑会由于年代太久而被废弃,因为总有人会来选择它——其位置始终不会被新的建筑取代。老建筑这种可用性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或魅力。在芝加哥的“后院”地区,似乎还没有发现那些饱经风霜、日晒雨淋、样式平常、年久失修或早已过时的木板房已到了找不到租户,或吸引不了人来这里花钱的地步——因为这不是一个人们在获得了成功,稍稍有点钱后就离开的街区。在格林威治村,几乎没有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会瞧不上那些老建筑,他们巴不得在这个活跃的地区里捡到一个便宜货。同样,那些旧房翻修者们也不会鄙弃老建筑,旧房对其而言就如金蛋一样。在一些成功的地区,旧建筑会“脱颖而出”。

但在迈阿密海滩却是另外一个极端。在那儿,新奇是最高准则。建成仅10年的酒店就

被认为是旧了而废弃不用,因为有更新的。崭新以及光彩四射的状态是一种表面现象,也是消失最快的商品。

很多城市里的人和企业并没有对这种新建筑的需求。我写本书时呆的那个楼层同时还拥有很多家单位:一个带健身房的健身俱乐部、一家“教义”装饰公司、一个反对派民主党改革俱乐部、一个自由党政治俱乐部、一个音乐协会、一家手风琴协会、一 个退休的做进口生意的人,现在则通过邮寄卖巴拉圭茶、一个卖纸同时也做茶运输的人、一个牙科实验室、一个教授水墨画的工作窒以及一个制造珍珠饰品的人。在我进来以前还在这里但不久就离开的租户中还有一位出租无尾礼服的人和一个海地舞蹈团。我们这些人喜欢的东西里面就是没有包括新建筑。我们需要的(也是很多其他人需要的)是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里的旧建筑,我们中的一些人可以帮助使这个地方变得更加充满活力。

城市里的新住宅建筑也不一定没有问题。比如,有些人喜欢更多一点空间,而不是那些专为瘦人们设计的新式小餐厅。有些人喜欢隔音好的墙。很多旧建筑可以满足这种条件,但现在的很多新建筑却并不具备。同样是花钱改善居住条件,有些人会更喜欢加入自己的劳动和想法,如利用颜色、灯光和装饰,把一些昏暗的空间改造成舒适、有用的房间;在窗口装电扇来给卧室增加空调功能;拆掉非承重墙把两个房间变成一个房间等等。旧建筑固有的混合用途以及在费用和趣味上的多样化才能满足人们的这一需要。

在大城市的街道两边,最令人赞赏和最使人赏心悦目的景致之一是那些经过匠心独运的改造而形成新用途的旧建筑。联体公寓的店堂变成了手艺人的陈列室,一个马厩变成一个住宅,一个地下室变成了移民俱乐部,一个车库或酿酒厂变成了一家剧院,一家美容院变成了双层公寓的底层,一个仓库变成了制作中国食品的工厂,一个舞蹈学校变成了印刷店,一个制鞋厂变成了一家教堂,那些原本是穷人家的肮脏的窗玻璃上贴着漂亮的图画,一家肉铺变成了一家饭店:这些都是小小的变化,但只要城市的地区具有活力,并且能够回应居民的需要,那么这些变化就会在这些地方永远延续下去。

我们可以来看一看路易维尔一座无产出建筑的历史。最近它被路易维尔艺术协会进行了重新修整,拥有一个剧院、一个音乐室、一个画廊、一个图书馆、一家酒吧和一家餐厅。这个建筑是以一家运动俱乐部的身份开启它的历史的,后来成为一所学校,再后来变成一家奶制品公司的仓库,然后又成了一所骑术学校,接着又变成了一个舞蹈学校,再往下又成了一个运动俱乐部,然后又改成一个艺术工作室,接着又成了一所学校,再往下是一个铁匠铺、一家工厂、一家仓库,现在则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艺术中心。谁能在事先就预想到这个建筑可以经历这么长一串名称的变化,而且始终充满希望,兴盛不哀?

如果把城市的旧建筑经历的这些充满生机的变化视为只是权宜之计,那就过分学究气了。应该说这完全是一种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行为。旧建筑开发了一种用途,如果没有它,这种用途就根本不会产生。

在纽约布朗克斯区帕克切斯特一片很大的中等收入的住宅区外,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拥挤在一起的商店建筑,但却受到了本地居民的欢迎和支持。在一块原是加油站的坑坑洼洼的地面上,乱七八糟地挤着一堆商店:快速借贷部、乐器店、相机交换部、中国餐馆和廉价服装店。像这种人们需要但却没法在这里生存的店还有多少?一边是需要的却没有生存空间,另一边是有着各种用途的旧建筑却被同一年代的建筑取代,结果是境况萧条、效益低下,只得

采取“保护主义政策”。

旧建筑还具有孵化企业的功能。

路易维尔的样品鞋市场刚开始招租时,租金很低,20英尺宽,40英尺长的店面,租金只是每月25到50美金。现在早已经上涨到75美金了。很多后来成为城市的重要经济资源的企业一开始是既小又穷,后来才变得强大,但是如果在其刚起步时没有产出收益小的地方容纳它们,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有发生。

在吸引那些正在寻找落脚点的大型和早已成绩卓著的制造企业方面,纽约的布鲁克林区不是郊区的竞争对手。但是,布鲁克林起了工业孵化器的作用。经常有小企业在这里起步。比如,有些机械工给别人干活干厌了,就在自家的车库后面自己干了起来。这些人都干得不错,而且还有所发展,很快车库就装不下他们的企业,于是他们就搬到一个租来的阁楼上;再后来他们就自己买下一个房子。当他们的企业发展到这个房子容纳不下,而不得不自己建房时,他们就会搬出这个地方到皇后区去,或到拿骚或到新泽西。与此同时,20或50或100个像它们这样的企业会在这里开始它们的企业生涯,而布鲁克林的旧建筑正好能够帮助布鲁克林完成它的任务。

环顾四周,我们可以发现,早至廉租住宅建筑的时候就开始,很多衰落街区的例子都是发生在同一时间建成的街区里。通常,这些街区刚开始时都风光十足。有时候,这些地方开始就是殷实的中产阶级街区。我们不能把这些地方的呆滞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差笼统地归咎于它们的同一时间建成。但是,这确实是这些地方很多问题中的一个,而且不幸的是,即使这些建筑已陈旧过时,这个问题的影响还会持续很久。

当一个街区还是崭新的时候,它却无法为城市的多样性提供什么经济上的机遇,缺乏活力一开始就已经深深地在街区打上烙印,使它成为一个人们要纷纷弃之而去的街区。等到这里的建筑变得陈旧时,它们惟一有用的就是低价值。

一般情况下,同一时间建成的街区在很多年里在外观形态上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如果有一点点变化的话,那只是变得情况更糟——逐渐逐渐地趋于破旧,或零零散散地出现一点新的(商业)用途,却非常寒碜。人们看到了这些零零星星的变化,以为这就是要发生急剧变化的迹象或原因。于是就有“动员起来消灭沉寂单调现象!”的运动。事实使人们感到很遗憾,整个街区表现出一种奇怪的无能,不会更新、不会增加活跃气氛、不会弥补不足,而且也不会接受新一代的人。它完全像是死了一样。实际上,从这个地方刚一建成,它就已经死了,但是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点,直到这具僵尸开始发臭。

在制止或消除单调现象的所有努力归于失败后,最后的决定终于来到:整个街区统统消灭,新的一轮重新开始。于是,一具新的僵尸又展露出来。它现在还没有开始发臭,但是已经死了,无法经历一个活的生命必须经历的从使用到改变到变化的过程。

所以,保留旧建筑的意义决不是要表现过去的岁月留在这些建筑上的衰败的或失败的痕迹。这些旧建筑是很多中等、低等和无产出的企业的栖身之地。对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街区而言,旧建筑是多样性需要的经济存在的必要条件。

A 作为公共眼睛的街道及其周边

雅各布斯在《死与生》的第一部分主要是讨论城市的特性,具体是通过人行道主要的三种用途以及街区公园与城市街区的用途来分析的。这一部分在笔者看来是最能代表雅各布斯思想也是最富有细微思考的部分。之所以把人行道作为最现先讨论的部分,雅各布斯的看法是“街道及其人行道,城市中的主要公共区域,是一个城市的最重要的器官”[15],是连接各个功能区的生命线,是城市有机体最重要的部分。雅各布斯眼里街道不仅仅是承载交通的,它同时具备非常多用途,最主要的是: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而在这之中维护城市的安全“是一个城市的街道和人行道的根本任务”。如何才能使一个街道成为安全的街道,使人行道担负起公共眼睛的作用呢?雅各布斯从微观出发联系人际关系的原则,认为必须从具体的陌生人出发来思考这些问题,对于导致不安全的因素她也批评了那种认为是来自贫民区与老城区的传统观点。真正的安全并不只是多少警察能解决的,而是必须同时考虑把人行道与行人作为一个互相关联的非正式的网络来维持,把人行道作为一双双眼睛融入城市的监视机制之中来实现[16]。雅各布斯通过观察认为分散人群或者降低人口的密度同样不能保证安全,消除犯罪和对犯罪的恐惧,这些看法很多都是针对当时的城市更新运动的。比如批评城市规划“不允许有适合当地情况的意愿存在”,针对城市更新运动追求所谓的秩序,指出“老城市看来缺乏秩序,其实在其背后有一种神奇的秩序在维持着街道的安全和城市的自由”,这些自发的秩序实质就是相互关联的人行道的用途以及他们所带来的监视的目光。作为公共性的人行道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用途是互动的交往,它是作为正规公共生活的补充,并对公共空间与私人生活空间起调和作用,雅各布斯用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一是酒吧一是一个店铺(雅各布斯非常重视城市的小部件的作用)。而传统规划理论中的“共有”(togetherness)理论正是没有协调好人行道在公共与私人空间的平衡,最后陷入了恶性发展最后成了什么不共享局面。此外雅各布斯还在这部分中讨论了街道里的公共人物以及他们的作用,当然这也是属于交往的一个方面,进而指出“人行道上的公共接触和人行道上的公共安全,这两件事都与我们国家最严重的社会问题——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有着直接的关系。”[17]这里雅各布斯申明了她不是认为城市规划和设计能自动的解决隔离和歧视问题,只是认为处理不好人行道的交往功能很可能在克服种族歧视方面带来更大的困难。雅各布斯思想的细致从这里可见一斑,尽管不能夸大这样的联系,但是可以看出其思考的深度与联系性。另外在交往的基础所形成的聚集的思想激情和资金还能带来巨大的城市经济。

“人行道的用途:孩子的同化”与“街区公园的用途”实际上是谈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人行道与街区公园两者谁更适合孩子,雅各布斯从安全责任等出发批评了那种认为“公园和玩耍休憩空地对孩子来说自然而然似乎一个适宜的地方,而街道则原本就不是”,指出人行道在安全责任上更适合孩子,而正统的规划理论却以关心城市孩子的名义尽可能降低和缩小人行道街道在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和经济作用。接下来雅各布斯探讨了街区公园的用途,指出传统规划下街区公园走向一种形式甚至成为不安全的地带,如何才能避免呢?雅各布斯理想中的是把街区公园作为城市的公共庭院,即是一种眼睛能够看得见的公园,不应该追求所谓的大而是以小为好。在功能上公园和广场应该从街道的功能延伸开来,必须有人的具体而实际的使用活动,应当与街道街区组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网络即在城市地理空间背后的人文空间,成为一个具体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上的连续综合体。从被动管理的街区到自治管理的街区,从封闭到开放的街区,从缺乏活力与联系的街区到立体有效的街区,雅各布斯提出了四点目标:

首先,要造就生动有趣的街道。

其次,在城市辖下具有小城市的面积和力量的地区内尽可能地促成具有这种特性的街道网。 第三,将公园,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街道特性的一部分来使用,从而强化街道用途的多样化,并将这些用途紧密地编织在一起。

最后,要突出一些地域的功能身份,这些地方应大到足够作为地区来运行。

这些基本构成雅各布斯城市规划的基础,同时在笔者看来是雅各布斯思想中意义重大的部分,从传统规划忽视人的这种弊端出发重建了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即最大限度的考虑人的因素,人与城市是互动的,传统的规划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决定人,而雅各布斯的最大贡献使城市规划回到了一种人与城市互动的基础上。城市决定人的规划思想只可能让城市文明把人的生活变得更复杂更机械,从具体的使用者出发的规划才可能避免更多的问题。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雅各布斯城市规划思想再探析

B 多样化观点

这个部分雅各布斯细致的分析多样性产生的条件,如何实现多样性,同时在第三部分“衰退和更新的势力”继续讨论影响多样性的几股势力。这部分相对而言较为宏观但是其出发点依然是城市的小部件,是一种感觉的扩大。

“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中,功能的多样性是一个普遍的原则,无法深入理解多样性这种现象,则很难触摸到城市的本质。城市的聚集效应所导致的需求以及相关问题的千差万别正是多样性的基础,不管是经济角度还是社会角度,只有存在相互补充调和的多样性功能,城市中的生活才可能更便捷。雅各布斯考察了美国许多大城市指出充满活力的街区住宅区都拥有丰富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自发的更新,而失败的城市多样性都明显缺乏。另外她注意到城市越大小,企业的数量及其所占的比例也越高。从城市经济以及多样性出发,雅各布斯认为小企业比大型企业更需要城市,城市也需要小企业提供的丰富和灵活的变化,二者是相互补充的。对于多样性,雅各布斯反对那种认为城市多样性是意外的无秩序和无规律可循的观点,她认为多样性是建立在一种经济关系之上的,通过对多样性丰富地区经济原因的分析,就可以看出产生多样性的条件,雅各布斯通过观察分析认为有四种四种情况是城市多样性必须的。即:

①地区以及其尽可能多的内部区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即功用的混合(Mixed Primary Uses)[18],这些综合功能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流,使人们能够使用很多共同的设施。

②大多数的街段必须要短,也就是说,在街道上能够很容易拐弯。雅各布斯认为频繁短小的街段是非常有价值的,它的通达性更好更能够给步行者以多种选择。同时沿街的商业点也会大幅度增加,促进多样性的形成。

③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应该各式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应包括适当比例的老建筑,因此在经济效用方面可各不相同。这种各色不同建筑的混合必须适当均匀。经过匠心独运的改造和利用,街区中的旧建筑会重新脱颖而出。同时许多建筑由于租金较低,可以被小企业和新企业所接受,培育新的“基本用途”。

④人流的密度必须要达到足够高的程度,不管这些人是为什么目的来到这里的。这也包括本地居民的人流也要达到相等的密度。与当时美国传统规划理论所推崇的低覆盖率相比,雅各布斯认为密度过低与多样化相违背。一定密度的人群可以使城市的资源得以有效的利用,人们的交流和需求可直接引发多样性的产生。

接下来雅各布斯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具体的作了阐述即主要用途混合之必要性,小街段之必要,老建筑之必要同时还否定了在正统规划理论看来的多样性导致的问题。从多样性的条件出发雅各布斯进一步探讨了在多样性条件下的城市衰退和更新的势力因素。这一部分在已有研究文章中涉及比较少,尤其是关于多样性的自我毁灭这部分很少有文章细致讨论。笔者

认为中文本《死与生》的第三部分即《衰退和更新的势力》在翻译上也不太理想甚至不太明确。雅各布斯认为对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的有以下几股势力:城市里及其成功的自我毁灭的多样性倾向[19],城市中许许多多个别的因素产生滞缓影响的倾向,人口的不稳定阻碍多样性发展的倾向以及公共资金和私人资金产生阻止或扼杀发展和变化的倾向。雅各布斯具体对应讨论的是:交界真空带的危害,非贫民区化和贫民区化,渐次性资金和急剧性资金。

C 城市的出路以及对雅各布斯城市规划思想的一个整体评论

雅各布斯在讨论了城市的一些具体部件(或者叫“元素”)以及多样性的演变后,在批判的基础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提出了城市发展的一些策略。

对住宅的资助:为了增加地区人口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雅各布斯建议保留低收入住宅区,让它们重新成为城市的一部分,避免出现“永久贫民区化”的现象。对于城市被汽车蚕食的现状,雅各布斯客观的指出汽车并非原本就是城市的破坏者,汽车与城市本应是同盟。其实雅各布斯的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汽车是城市问题所带来的解决问题的一个手段。雅各布斯认为城市提供给汽车的空间越大对汽车的需求就相对变大所以她主张通过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来解决汽车的问题如缩小马路的空间建设短小的街段等。从汽车本身的角度来说还可以强化公交限制私家车等。另外雅各布斯也认为必须从提高城市的活力来解决城市规划的低效率,同时促进多样化,在管理上要划分行政地区,将横向管理与垂直管理结合,提高工作效率,在基础规划上更应该注重细化,以期使城市的小部件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在方法论上,雅各布斯从医学家沃伦•韦弗博士撰写的一篇关于科学及其复杂性的文章出发将城市问题比作生命科学一样,也是一种有序复杂性问题。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家一直错误的把城市问题简单的问题和复杂无序的问题,这样来处理城市规划,往往忽视城市的多样性与有机性,对于有序复杂性问题必须做到:①多过程的考虑。②从归纳的角度考虑问题,从点到面,从细部到总体,而不是相反。③寻找一些“非平均化”的线索,其中蕴含的小的变量会映射出大的变量的活动方式。

以上是对雅各布斯《死与生》本身所透露出的一些基本规则的评述,显得比较分散,以下从整体上看看雅各布斯的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种,不管怎么试图做到客观,其背后总会有感情色彩和兼职观念的支持。”[20]雅各布斯对于客观性显然具有深刻的认识,如其所说,同样,雅各布斯的思考也存在很大的局限。在城市经济上来说,雅各布斯在感情说对于小规模街道层次的零售业有极大的偏好,她几乎是忽略甚至排斥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在城市发展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与大的并存正是多样性的要求,雅各布斯尽管也提出了“小并不等于多样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雅各布斯的多样性是建立在一种在关系上的邻里的多样性,在这里她的感情因素占了上风。在书中涉及到的城市社会问题上,她也缺乏对社会分层贫穷等问题深刻的思考,对当时的种族问题在城市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去细致思考。雅各布斯反对当时城市更新运动所规划出来的秩序有一种过于敏感的排斥,在她看来,城市中的人们会自发组织生活不用规划与安排的秩序,而所谓的规划师都是些理想主义不顾现实主义者。雅各布斯鼓励人们返回城市中心,在七十年代后确实也出现了一股低收入街区“绅士化”(gentrification)的浪潮。 这一切其实很大程度在于雅各布斯的研究方法,雅各布斯的出发点乃是一个小范围的区域,她很多观点应该是形成在对她生活的周围环境的观察以此出发去考察美国其他地方,根本上得出结论的基础并不广泛缺乏一种宏观上的视野。她主要是在观察的基础上从经验出发的,是对她生活的邻里的感觉,当然也是对她那个时代城市规划的不满。写作目的上说就是在对当时美国城市规划的不满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周围的感触来对城市发展作了自己的构想。从《死与生》中雅各布斯所举的例子来看,她有一种过于沉迷于城市中小社区中的人情氛围,这不利于她从城市普遍的生活使用出发来观察城市。另外雅各布斯过于迷信感觉,书中大量

指责传统规划理论的忽视实际情况,这使得雅各布斯以为自己所看到的便具有了一种更合理的倾向。 不过实际情况可能并不是看到的那么简单,毕竟经验的适用限度是非常小。


相关内容

  •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
  •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 更新时间:2010-1-14 14:31:33 摘 要:美国的城市化始于1690年,随后经历了酝酿期.初步完成期.郊区化时期三个发展阶段,每个时期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即内生的自我发展性.跳越性.流动性:总结了美国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城市 ...

  • 美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其经验借鉴_王春艳
  • 2005年9月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ep.2005 第38卷第3期JournalofYanbi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Vol.38 No.3 美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其经验借鉴 王春艳, 李瑞林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天津300457) [摘要]从1690年到今天,美国 ...

  • 美国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趋势
  • 美国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趋势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American City Planning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陈雪明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美国城市规划学的历史沿革以及影响城市规划的重大历史事件.美 ...

  • 美国"安全城市计划"及其启示
  • 魏蚝吩 借鉴与参考 摘要:为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发展,美国制定和实施了安全城市计划.该计划倡导并开展市民广泛参-b的安全防范活动,强调信息一体化及新技术的应用,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美国通过安全城市计划的深入贯彻和持续运作,提高了市民的安全意识和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因此,美国& ...

  • 美国最具魅力的十大NBA城市排行榜
  • 美国最具魅力的十大NBA城市排行榜 美国经济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城市.了解美国NBA十大城市与十大NBA城市最有前途的,以及十大最具代表性的NBA城市.下面小编带大家来了解美国最具魅力的十大NBA城市排行榜. 一级城市: 1. 洛杉矶(美国第二大都市,西海岸第一大城,世界娱乐中心,美国 ...

  • 美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管理及其启示
  • 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城市生活垃圾性质.能源需求.地理资源.技术手段.法律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国有不同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回收.收集.运输.处理模式.高效合理的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回收和利用不仅可以缓解环境污染的压力,还可以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城市生活垃圾回 ...

  • 关于美国城镇化的考察
  • ●庄社明 美国是个高度城镇化的国家,85%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里,全国50个州,3043个县,35135个市.镇(村),基本达到城镇(村)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城市小而多.美国"小城镇"有两个概念,一种叫小城市,还有一种叫小镇.美国的小城镇往往是由居民住宅区 ...

  • 真实的美国生活和房价
  • 真实的美国生活和房价 时间:2010-05-02 11:21 来源:网络 点击:次 在美国生活有些年头了,说说真实美国房价. 总体而言,普通美国人这年头买房没也有国内媒体说的那么容易,但是比起国内的老百姓而 言,还是压力小很多. 美国的房价也是跟人口 在美国生活有些年头了,说说真实美国房价. 总体而 ...

  • 美国大城市生与死
  • <美国大城市生与死>之魅力缘何经久不衰--从一个侧面看美国战后旧城更新的发展与演变 摘 要:本文将<美国大城市生与死>一书放在美国战后城市更新的历史过程中进行考察,提示该书的产生背景.核心思想与不足之处,并进一步论述了该书在美国旧城更新理论与实践演变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 ...

  • [文章]城市的重生
  • 城市的重生 09月25日 21:32 (此文略经编辑后,发表于近期的<财经>杂志.) 城市的重生 陆 铭* 美国的中心城市正在复活,如果中国走复制美国式郊区的道路将代价高昂. 人们正在重回市中心 美国的大城市在复活.在1970-80年代,美国的大城市的确曾经经历过人口的不同程度的下降(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