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保养之脾胃

开启自觉,自省,自悟,自愈的人生。

五、后天之本:脾胃

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仓廪之本,营之居。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互为表里,胃主纳五谷,脾主化五谷;脾胃不可分,脾之形藏胃之气,胃之形藏脾之气。中医所讲的脾,并不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概括了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综合功能。

脾在五行中属脾土系统,是人体气血的“生产工厂”,生理功能为“主运化”,就是将食物消化成为营养物质(也就是气血),并将其运送到全身各处。

开窍于口,主肌肉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

脾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口腔在消化道的最上端,主接纳和咀嚼食物。食物经咀嚼后,便于胃的受纳和腐熟。脾的经脉 “连舌本,舌下”,舌又主司味觉,所以,食欲和口味都可反映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常,如《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则见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如口淡乏味、口腻、口甜等。

脾主肌肉,脾秉承甘味而生,脾又通过生脂膏而生全身肌肉。所以当人脾气足时,自然而然肌肉充盈,体型标准健美,不会有多余的赘肉,也不会出现枯瘦仅剩皮连骨骼。所以保持正常的脾胃消化功能至关重要。

过思伤脾,不欲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人消得人憔悴。

历代医家均非常重视脾胃的养生作用。《黄帝内经》指出: 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脾主思考,如果一个人的先天脾胃功能旺盛,则思虑周密,做事周详。“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生气血。”这就是说脾胃是人体健康的“后天之本”,是五脏气血生化的源头。脾胃功能好坏与人的情志有密切关系,思为脾之志。思考本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倘若思虑太过,甚至空怀妄想,谋虑怫逆,皆可导致气结不行,积聚于中,所谓“思伤脾”。

脾胃系统的异常,常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失眠、食后腹胀、恶心、呕吐、打嗝、烧心、腹泻便秘、胃炎、胃肠溃疡等症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症状的有无,来判断脾胃功能是否良好。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说明脾胃系统出了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脾胃之食疗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首先不要吃的太多,不挑食。根据天人合一的五行养生文化,中医认为黄颜色、甘甜味、呼(hu)这个发音都与脾胃相关,归属于脾土系统,能够调养、补益脾胃之气。所以脾胃不好的人,适宜穿黄颜色的衣服,居室的颜色可多用黄色。饮食上应多吃黄色和有甘甜味的食品,如小米、番薯、玉米、南瓜、黄豆等都是滋养脾胃的佳品。

日常生活中多发“呼(hu)”这个音对脾胃功能也有帮助。声音能治病,是不是太玄了呢?其实一点都不玄,中医的音韵养生与西医的音乐疗法有相似之处。《史记·乐书》中说:“音乐者,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可见声音的确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也能够促进疾病康复。譬如歌唱,歌入脾,唱歌可以升发我们的脾气,脾气升发了,有利于我们身体气机的宣发。

经络调理之法

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

在我们身体里面也蕴藏着调养脾胃的力量。如民间就有“每天按摩足三里,等于吃只老母鸡”的说法,也就是说常拍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除此之外,也可做腹式呼吸、摩腹部或者拍打中脘穴、腹股沟等来强健脾胃系。此外脾主湿,土克水,故对于是身体的水肿,像阴陵泉、地机、三阴交等三皇穴是很好的治疗穴位。还有像痰湿很重的人,可以刺激胃经上祛痰大穴丰隆穴。

开启自觉,自省,自悟,自愈的人生。

五、后天之本:脾胃

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仓廪之本,营之居。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互为表里,胃主纳五谷,脾主化五谷;脾胃不可分,脾之形藏胃之气,胃之形藏脾之气。中医所讲的脾,并不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概括了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综合功能。

脾在五行中属脾土系统,是人体气血的“生产工厂”,生理功能为“主运化”,就是将食物消化成为营养物质(也就是气血),并将其运送到全身各处。

开窍于口,主肌肉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

脾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口腔在消化道的最上端,主接纳和咀嚼食物。食物经咀嚼后,便于胃的受纳和腐熟。脾的经脉 “连舌本,舌下”,舌又主司味觉,所以,食欲和口味都可反映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常,如《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则见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如口淡乏味、口腻、口甜等。

脾主肌肉,脾秉承甘味而生,脾又通过生脂膏而生全身肌肉。所以当人脾气足时,自然而然肌肉充盈,体型标准健美,不会有多余的赘肉,也不会出现枯瘦仅剩皮连骨骼。所以保持正常的脾胃消化功能至关重要。

过思伤脾,不欲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人消得人憔悴。

历代医家均非常重视脾胃的养生作用。《黄帝内经》指出: 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脾主思考,如果一个人的先天脾胃功能旺盛,则思虑周密,做事周详。“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生气血。”这就是说脾胃是人体健康的“后天之本”,是五脏气血生化的源头。脾胃功能好坏与人的情志有密切关系,思为脾之志。思考本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倘若思虑太过,甚至空怀妄想,谋虑怫逆,皆可导致气结不行,积聚于中,所谓“思伤脾”。

脾胃系统的异常,常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失眠、食后腹胀、恶心、呕吐、打嗝、烧心、腹泻便秘、胃炎、胃肠溃疡等症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症状的有无,来判断脾胃功能是否良好。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说明脾胃系统出了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脾胃之食疗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首先不要吃的太多,不挑食。根据天人合一的五行养生文化,中医认为黄颜色、甘甜味、呼(hu)这个发音都与脾胃相关,归属于脾土系统,能够调养、补益脾胃之气。所以脾胃不好的人,适宜穿黄颜色的衣服,居室的颜色可多用黄色。饮食上应多吃黄色和有甘甜味的食品,如小米、番薯、玉米、南瓜、黄豆等都是滋养脾胃的佳品。

日常生活中多发“呼(hu)”这个音对脾胃功能也有帮助。声音能治病,是不是太玄了呢?其实一点都不玄,中医的音韵养生与西医的音乐疗法有相似之处。《史记·乐书》中说:“音乐者,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可见声音的确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也能够促进疾病康复。譬如歌唱,歌入脾,唱歌可以升发我们的脾气,脾气升发了,有利于我们身体气机的宣发。

经络调理之法

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

在我们身体里面也蕴藏着调养脾胃的力量。如民间就有“每天按摩足三里,等于吃只老母鸡”的说法,也就是说常拍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除此之外,也可做腹式呼吸、摩腹部或者拍打中脘穴、腹股沟等来强健脾胃系。此外脾主湿,土克水,故对于是身体的水肿,像阴陵泉、地机、三阴交等三皇穴是很好的治疗穴位。还有像痰湿很重的人,可以刺激胃经上祛痰大穴丰隆穴。


相关内容

  •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秋季养身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秋季养身注意事项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秋季养身注意事项秋季养生保健知识|秋季养身注意事项发布: 2010-08-17 09:47 | 来源:未知 | 编辑:食谱网 | 查看:154次.肺燥伤肝要吃酸:从中医五行生克来讲,肺属金,肝属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损.因此应适当吃点酸味食物, ...

  • 李沛钧之安和五脏六腑的导引术--调五脏法
  • 方法篇 安和五脏六腑的导引术--调五脏法 明目养肝法 [做法]轻闭双目,双手半握拳(食指.中指能碰到大鱼际),拇指按于太阳穴,用食指关节轮刮上下眼眶共做36次(从大眼角开始),然后双手移开,转动眼球顺时针18圈,逆时针18圈.(注: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者只轮刮眼眶,不能转动眼球.) [作用]肝开窍于 ...

  • 五脏六腑的养生之道
  • 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与智,肾藏志与精.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 所谓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黄帝内经・素问> 脏腑的概念 脏与腑是中医学的概念.脏是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 ...

  • 科普语言介绍养生方法:做自己的保健医
  • 做自己的保健医 ',1)"> http://player.56.com/v_NjkzNTQ5NDc.swf 做自己的保健医 如何起居饮食调摄未病 (提示:点击下面网址打开阅读) http://yuedu.163.com/book_reader/nb_000BGRbE_4/nb_a09 ...

  • 什么是精.气.神
  • 养生是扎根于中华大地古老而又长新的一种学说.各种养生都是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等操作程序以修炼人身三元-精.气.神而达到强身健体,防病祛病,延年益寿,开发人体生命潜能为目的.中华养生学说运用意识,调节内气,使身体处于优化状态,得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 ...

  • 试论四时饮食养生的原理
  • 四时饮食养生 摘 要: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说明保养生命,关键就在于能否把握好四时养生法则. 关键词:四季:<黄帝内经>:养生: ...

  • 一个女中医写的女人保养秘笈,35岁以上的女性一定要看
  • 1. 如果你问"怎么我的头发那么油啊?",那是因为你肝火太旺了,身体里内脏不能消化油脂,所以就把它排到脸上和头上了",你还是会问,"那怎么办啊?",我就会说"每天晚上用滚烫的开水泡脚泡上半个小时,慢慢就会好了".我认为泡到出汗效果 ...

  • 一个女中医写的女人保养秘笈
  • 一个女中医写的女人保养秘笈 1.如果你问"怎么我的头发那么油啊?",那是因为你肝火太旺了,身体里内 上和头上了",你还是会问,"那怎么办啊?",我就会说"每天晚上用滚烫的 了".我认为泡到出汗效果最好了,其实姐妹们如果满头满脸的出 ...

  • 中医基础理论文档
  • 中医基础理论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第一章 中医学的方法学体系,从上向下大体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