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党支部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基本内涵

一、三大优良作风是党的优良作风的高度概括

1、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实质是正确处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关系问题。它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我们党的成功之本。

2、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出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的实践和斗争中创造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明确了党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的根本方法和实现正确领导的基本原则。党的群众路线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党处理与群众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党领导群众的基本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党和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把向人民负责和向上级领导机关负责一致起来。

3、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党要靠自身力量纠正错误与缺点,达到健康发展。共产党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能使我们少犯错误,即使犯了错误也能及时纠正。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党的发展和巩固也是在不断地解决矛盾,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中实现的。 我们党一贯采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斗争,弄清思想,辨明是非,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达到新的团结。

二、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党的作风问题实质上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保持优良作风,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的基础和保证。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武器,随时以党风党纪和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要求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进行党性分析,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以坚持真理,纠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2、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中国共产党在工作实际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思想不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字句、个别原理的教条式理解上,大胆探索、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密切联系群众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树立良好的执政作风,就能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不断清除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虚心向群众学习,这样,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卓有成效地发挥领导作用。

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中国共产党是在不断地通过内部矛盾斗争、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中前进的。每个共产党员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清除自己身上的政治灰尘,加快学习速度,反省自己的不足,就能保持在思想上、

政治上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从而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3、有利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有利于提高党的创造力。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在实践中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党的路线就不能够很好的贯彻,党的中心工作就不可能得到圆满的完成。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变了,但是党的根本宗旨不能变。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最重要的是要切实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有利于提高党的战斗力。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有力武器。在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会遇到许多复杂情况,党内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党的团结,影响党的战斗力。因而,只有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有效的解决党内的各种矛盾,达到统一思想、增进团结的目的,提高党的战斗力。

第二节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一、中国共产党必须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从根本上说,党风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党之所以能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除了有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指导外,还因为有三大优良的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保持良好的作风,不仅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而且也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2、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解决党的作风问题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国际国内及党自身状况的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考验,党要进一步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才能发挥人民的力量,战胜各种风险,经受住各种考验。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键是要大力加强党风建设,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要有真心实意,对人民群众充满敬爱之情,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树立群众观念,研究在新形势下体现群众路线要求的新的工作方式,与时俱进,不断改进领导方法、工作方法,把群众路线真正地贯彻下去。

二、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必须全面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是我们党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中国共产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

3、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4、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另一方面又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任

何一方面都不能忽视。

5、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把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作为当前党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自由主义,确保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原则性和约束性。

6、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政风廉洁,就能赢得民心、保证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为政不廉、以权谋私,腐败盛行,脱离群众而又不坚决改正,就可能使党由于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而失败。

7、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艰苦奋斗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政党先进性在主观世界的核心体现。是共产党员思想境界的标志。

8、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持任人唯贤,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组织保证。

党课材料四:党的纪律

第一节 党的纪律产生和发展

一、工人阶级政党的纪律

党依据党章,结合党的建设的实践制定纪律。党的纪律是党内生活的法规,是党的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组织和党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是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顺利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条件之一。维护党的纪律,对于纯洁党的组织,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护党员民主权利,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的贯彻执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党的纪律的发展与不断完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开始,就非常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在历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对党的纪律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全国解放以后,党面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问题,在加强纪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于克服党内纪律问题上的错误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维护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作风。然而,在后来一个较长的时间里,由于一些历史的、社会的原因,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受到削弱和破坏,党内一些不良倾向有所发展,成为导致“文化大革命”严重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整治纪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党纪处分的规定,涉及到政治、经济、道德、社会管理等方面。这些规定对教育广大党员增强纪律观念,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党的十六大上,党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其中包括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表明,执政党的建设和管理,比没有执政的时候要艰难得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都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措施。必须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对各级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中去。

第二节 党的纪律内容和特征

一、党的纪律的基本内容

1、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纪律之一,它是维护党的政治纲领、政治方

向和政治路线的行为规范,是对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提出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处理党的各级组织、党员同党中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间关系的规定,是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统一的基础。2、组织纪律:组织纪律是维护党的组织上团结统一的原则和规范。民主集中制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根本的组织纪律。3、群众纪律:群众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维护人民群众正当权利和利益的行为规范,是处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纪律。4、保密纪律:保密纪律是关于保守党和国家秘密的具体规定,是党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5、宣传纪律:宣传纪律是关于党的宣传工作必须遵守的原则和党对宣传工作的要求。6、经济工作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又称财经纪律,它是党员和党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7、道德纪律:党的道德纪律是党员在一些重大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此外,党的人事纪律、外事纪律以及其他纪律等,分别就党在不同领域的工作,制定了必须遵守的原则。

二、党的纪律的特征

1、遵守的自觉性。党的纪律有强制性,但不是要求党员无原则地盲目服从,更不是对下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粗暴压服。党的纪律的贯彻执行主要靠共产党员的高度自觉精神,同时还在于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定的高度认同感和在党内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他们不仅是纪律的执行者,同时又是纪律的制定者。

2、执行的强制性。党的纪律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除了组织之外,没有别的武器;而组织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于有严格的铁的纪律。如果没有这样的纪律,要正确地、有效地发挥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是不可能的。

3、适用的平等性。指党员在党的纪律面前一律平等。党的纪律是党的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党员言行的准则,是适用于全党的统一的纪律,每一个党员和党组织都必须无条件无例外地遵守和执行。不允许有不受党纪约束的特殊党员存在。

4、鲜明的阶级性。纪律在阶级社会有鲜明的阶级性,既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也是调整统治阶级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其总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党的纪律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的。

第三节 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一、党的纪律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1、党的纪律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

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地贯彻执行,必须用严格的纪律来协调、统一所有的党组织和党员的行动,保持全党行动上的一致。党的历史反复证明,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纪律又严明,党的领导就坚强有力,党的任务就完成得好。

2、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

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关系到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大事,团结就是党的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保障。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才能有效地保证党在组织上的团结统一,使党保持坚强的战斗力,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3、党的纪律是巩固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条件

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是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主体。只有执行严格的纪律,才能保持党的优良传统,维护群众利益,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巩固和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党的纪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措施

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坚强战斗力,离不开具有强制性的党的纪律来保证。党纪的各种规定是我们识别腐败行为和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有力武器。执纪的严与宽,决定腐败与反腐败的进退消长。要使党的事业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就必须有严明的纪律,否则,就会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二、共产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1、加强党的纪律观念

有没有纪律观念,纪律观念强不强,是判断一个党员有没有党性观念和党性观念强不强的问题。因此,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牢固树立党的纪律观念,以党的纪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违反党的纪律的事不做,违反党的纪律的话不说。

2、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遵守党的纪律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品质。它要求共产党员在实践中要不断加强纪律修养,增强纪律观念,不断总结和吸取别人的经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的模范。

3、坚决同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

共产党员不仅要模范地遵纪守法,而且还要以实际行动同无组织、无纪律的思想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否则,党纪国法的尊严和权威就无法保证,党风和社会风气就会恶化,党就会失去战斗力,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

三、党的各级组织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1、维护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的重要责任

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的各级组织在党的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是实现党的事业的需要。

2、坚持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坚持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党的工人阶级先进性的体现,是反对特权思想的民主原则在党的纪律问题上的体现,是维护和巩固党的纪律所必需的。任何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自己不能有特权思想,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任何一级党组织、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在执行纪律时,必须坚持原则,抵制说情干扰、枉纪开脱的行为。

3、正确执行党的纪律处分

党的纪律处分,是党章中规定的、由各级党组织对违纪的党员或党组织适用的一种制裁措施。党纪处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教育党员,使犯错误的党员在接受处分的过程中吸取教训,认识错误,受到深刻的教育,使其他党员引以为戒,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同时,通过党纪处分排污祛毒、纯洁组织。

对犯错误的党员给予党纪处分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党纪处分可分为对违犯党纪的党员和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分两大类。根据党章规定,对违纪党员的党纪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两年。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而也就不能担任党内任何领导职务。

党课材料五: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

第一节 民主集中制的形成发展过程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民主集中制作出的贡献

民主集中制思想最先产生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国际的时候。虽然在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学说的著作中,还没有使用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但是,民主集中制的思想,已经贯穿在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的最早的两个章程——《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和《国际工人协会章程》之中,并在一些著作中作了重要论述。

列宁是正式提出“民主集中制”这一科学概念并赋予它以比较系统的理论形态的第一人。他首先提出:“社会民主党地方性活动必须完全自由,同时又必须成立一个统一的因而也是集中制的党。”1905年12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民主集中制”这一科学概念。1906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统一)第四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将这一原则载入党章。1920年7月,列宁在《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一文中提到:“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根据列宁的提议,民主集中制原则被写进共产国际的章程,从此这一原则成为各国共产党普遍遵循的组织原则,并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民主集中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自觉地把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组织原则。一大通过的党纲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但贯穿了民主集中制的思想。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明确宣布: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这是在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文件中,首次确认民主集中制这一原则。1927年6月,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第一次明确提到“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这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第一次出现“民主集中制”的提法。此后,历次党代会通过的党章都明确规定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对民主集中制的含义作出明确的规定,指出:“党的组织机构,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的。民主集中制,即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

新中国成立后,党把这种制度运用于政权建设,在国家机构中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1956年9月,八大通过的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把七大党章中“集中领导下的民主”改为“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种提法一直延续至今。1992年党的十四大党章,第一次在总纲中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之一,与党的基本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宗旨并提。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作为三个重大问题之一,进行全面的阐述,为了健全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的基本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第二节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一、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民主集中制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由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容。

1、四个服从的原则。党章规定:“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四个服从”中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这是保证全党政治上一致、思想上一致、行动上统一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它要求全体党员和各级组织都必须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把维护中央的权威和地方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个服从”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内容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不能把它们相互割裂开来。

2、民主选举的原则。党章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

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这条原则是党内民主的重要标志和基本要求之一,对于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加强党内民主监督,搞好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都是十分重要的。

3、定期报告的原则。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明确了党的代表大会在党内的重要地位,也明确了党的委员会在党内的重要作用。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的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在本级组织内也享有相应的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地方各级党委也是地方各级党的领导机关,由于它们都是由相应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因而它们的全部工作必须向同级代表大会负责。

4、相互沟通的原则。党章规定:“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吸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这是正确处理党内上下级组织之间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了坚持党的自上而下的统一领导和发挥下级组织积极性、主动性的结合,有利于上下级之间互相通气、协力合作,使上下级组织在思想上、行动上取得一致,保证党组织之间的正常关系。

5、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党章规定:“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委工作中的具体化。

6、禁止个人崇拜的原则。党章规定:“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这是党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得出的一条经验。

二、民主集中制的辩证统一关系

民主,就是党组织和党员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民主和集中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不可以被任意割裂开来。

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正确的集中。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才能活跃党内生活,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另一方面,经过充分酝酿、分析研究后形成的正确意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最能被广大党员群众所接受并自觉执行的。

集中是民主的指导结果,就是要集中正确的意见,使之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形成正确的决策,并坚决付诸实施。党内民主的首要条件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宪法、党章和党的纪律,离开这个大前提的所谓“民主”是同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违背的,实际上是极端民主化。民主和集中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没有充分的民主,就没有正确的集中;没有必要的集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三、民主集中制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

民主集中制是科学、合理、有效率的制度。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就必须自觉地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来指导工作、处理问题。

1、必须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和制度。机制和制度非常重要,它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在实际工作中,单靠思想教育解决不了政策的执行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把相应的原则转化为制度,并随时进行监督和检查,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民主集中制运用在群众工作中,一方面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当家作主意识,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3、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内的重大问题,都要由党委集体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这样,做出的决定才能真正得到下级的拥护和支持,也才能保证决定得到更有效的贯彻执行。

四、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能不能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直接影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全局,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正确处理社会利益矛盾,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而这一切,都需要更加自觉地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做到。

第三节 新时期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一、共产党员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1、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共产党员必备的基本条件。共产党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是具有严密的组织和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的党,这是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区别。共产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体现出这种组织纪律性。

2、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组织纪律性,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只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共产党员才能时时刻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更好地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组织纪律性,才能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党的历史任务的新要求。

二、切实保障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

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为了切实保障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要疏通和拓宽民主渠道,保障党员的知情权。

2、要建立党内平等的同志关系。

3、要建立民主议事制度,保障党员的参与权。每一个党员都有权直接或通过自己的代表参与党内事务的讨论、决策和处理。

4、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要保障党员的监督权。

三、制度建设是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有效形式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当前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是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治本之策。

2、健全党委会制度。在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体系中,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密切相联系的,就是党的委员会制度。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党委会要严格贯彻集体领导

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

3、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是党员正常行使权利的有力保障,每一个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都要正确领会和理解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和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和正确行使权利。

4、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编入一个支部,定期参加支部或党小组的组织生活,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领导班子内单独召开的民主生活会,实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

5、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是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需要,事关我们党的兴衰成败。当前应着重做好: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制定党内监督条例,切实完备监督依据;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充分发挥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不断适应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加大监督力度,全面履行监督职能;把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发展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先导

第一、发展党内民主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的前提。

第二、发展党内民主是纠正党的失误的根本途径。

第三、发展党内民主是实行有效的党内监督的重要措施。

第四、发展党内民主是建设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

党课材料六: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

第一节 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

一、全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

1 、党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 、基本路线对党的建设的意义

是武装党员的依据。把基本路线写入党章,要求党员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这不仅为维护党的基本路线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了有力保证,而且为全党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提供了重要基准。历史和现实的实践经验表明,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武装党员思想,使党员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扎根在头脑里,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是我们党的一项基础性的政治思想建设工作。

是全党团结的基础。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是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共同信守的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团结巩固的基础。坚持这条路线,就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基本路线指导下,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经受住了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是党的建设的保障。党的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这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的历史经验,也是党的自身建设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党的建设的目的,说到底,是为了实现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任务和组织任务,是实现党在党章中已载明的崇高目标和历史使命。所以,党的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总路线、总政策。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建设的指针和保障,它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内容。离开了基本路线,党的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全面深入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结果

1 、党的基本路线反映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要求。它的提出,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认识上的飞跃,表明了全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意志。

2 、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在当今时代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既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了这一根本利益和要求。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呼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意志。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我们党制定和实施了促进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战略,保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世纪之交顺利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3 、党的基本路线是我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

建国以后,随着党的地位以及任务发生变化,党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主要任务,并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6 年党的八大适时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正确路线。但是, 1957 年以后,由于不断夸大阶级斗争,出现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直至 1969 年党的九大,又错误地确认阶级斗争的路线是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实现了全面的拨乱反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 20 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证明,我们党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沿着党的基本路线,不断进取,锐意改革,经济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整个国家焕发出勃勃生机。十六大党章重申党的基本路线,必将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奋发图强,艰苦创业。

第二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质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只有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建国五十多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走过一些弯路,付出过沉重代价,教训深刻。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当前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赶上或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不断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它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的政治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安定团结,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保证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改革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与此相适应,进行政治体制和其他领域的改革,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效果和实践经验也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条件和途径。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1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奋斗目标

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领域的目标。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领域的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设;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形成一个具有高度民主、法制健全、社会安定、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领域里的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努力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继承全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坚定不移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富强、民主、文明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在现阶段的目标

首先,要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选择。我们已经进入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它是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新起点,是亿万人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新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作出的重大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进入 21 世纪开始到 2020 年结束,这 20 年正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较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只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就一定能够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重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就必须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就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这正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依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凝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切力量,努力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实践之中。

21

其次,要科学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 21 世纪头 2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力争比 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社会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党的基本路线而奋斗

第一、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证明,思想路线问题,是一个命运攸关的大问题。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能否做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这是党顺应时代进步潮流、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思想保证。

第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形势,担负的任务,发挥的作用,都在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呈现出大量的新情况、新矛盾、新要求。党的领导方式、领导方法、领导艺术需要改革、改进和改善。党所要完成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和复杂。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因此,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三、深化改革、真抓实干。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方面必须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的深入进行。另一方面,每一个共产党员和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志,要真抓实干,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党的基本路线而努力奋斗。

22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基本内涵

一、三大优良作风是党的优良作风的高度概括

1、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实质是正确处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关系问题。它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我们党的成功之本。

2、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出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的实践和斗争中创造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明确了党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的根本方法和实现正确领导的基本原则。党的群众路线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党处理与群众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党领导群众的基本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党和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把向人民负责和向上级领导机关负责一致起来。

3、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党要靠自身力量纠正错误与缺点,达到健康发展。共产党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能使我们少犯错误,即使犯了错误也能及时纠正。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党的发展和巩固也是在不断地解决矛盾,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中实现的。 我们党一贯采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斗争,弄清思想,辨明是非,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达到新的团结。

二、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党的作风问题实质上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保持优良作风,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的基础和保证。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武器,随时以党风党纪和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要求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进行党性分析,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以坚持真理,纠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2、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中国共产党在工作实际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思想不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字句、个别原理的教条式理解上,大胆探索、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密切联系群众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树立良好的执政作风,就能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不断清除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虚心向群众学习,这样,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卓有成效地发挥领导作用。

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中国共产党是在不断地通过内部矛盾斗争、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中前进的。每个共产党员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清除自己身上的政治灰尘,加快学习速度,反省自己的不足,就能保持在思想上、

政治上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从而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3、有利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有利于提高党的创造力。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在实践中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党的路线就不能够很好的贯彻,党的中心工作就不可能得到圆满的完成。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变了,但是党的根本宗旨不能变。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最重要的是要切实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有利于提高党的战斗力。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有力武器。在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会遇到许多复杂情况,党内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党的团结,影响党的战斗力。因而,只有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有效的解决党内的各种矛盾,达到统一思想、增进团结的目的,提高党的战斗力。

第二节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一、中国共产党必须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从根本上说,党风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党之所以能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除了有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指导外,还因为有三大优良的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保持良好的作风,不仅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而且也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2、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解决党的作风问题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国际国内及党自身状况的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考验,党要进一步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才能发挥人民的力量,战胜各种风险,经受住各种考验。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键是要大力加强党风建设,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要有真心实意,对人民群众充满敬爱之情,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树立群众观念,研究在新形势下体现群众路线要求的新的工作方式,与时俱进,不断改进领导方法、工作方法,把群众路线真正地贯彻下去。

二、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必须全面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是我们党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中国共产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

3、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4、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另一方面又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任

何一方面都不能忽视。

5、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把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作为当前党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自由主义,确保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原则性和约束性。

6、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政风廉洁,就能赢得民心、保证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为政不廉、以权谋私,腐败盛行,脱离群众而又不坚决改正,就可能使党由于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而失败。

7、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艰苦奋斗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政党先进性在主观世界的核心体现。是共产党员思想境界的标志。

8、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持任人唯贤,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组织保证。

党课材料四:党的纪律

第一节 党的纪律产生和发展

一、工人阶级政党的纪律

党依据党章,结合党的建设的实践制定纪律。党的纪律是党内生活的法规,是党的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组织和党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是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顺利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条件之一。维护党的纪律,对于纯洁党的组织,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护党员民主权利,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的贯彻执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党的纪律的发展与不断完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开始,就非常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在历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对党的纪律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全国解放以后,党面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问题,在加强纪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于克服党内纪律问题上的错误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维护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作风。然而,在后来一个较长的时间里,由于一些历史的、社会的原因,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受到削弱和破坏,党内一些不良倾向有所发展,成为导致“文化大革命”严重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整治纪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党纪处分的规定,涉及到政治、经济、道德、社会管理等方面。这些规定对教育广大党员增强纪律观念,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党的十六大上,党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其中包括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表明,执政党的建设和管理,比没有执政的时候要艰难得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都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措施。必须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对各级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中去。

第二节 党的纪律内容和特征

一、党的纪律的基本内容

1、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纪律之一,它是维护党的政治纲领、政治方

向和政治路线的行为规范,是对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提出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处理党的各级组织、党员同党中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间关系的规定,是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统一的基础。2、组织纪律:组织纪律是维护党的组织上团结统一的原则和规范。民主集中制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根本的组织纪律。3、群众纪律:群众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维护人民群众正当权利和利益的行为规范,是处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纪律。4、保密纪律:保密纪律是关于保守党和国家秘密的具体规定,是党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5、宣传纪律:宣传纪律是关于党的宣传工作必须遵守的原则和党对宣传工作的要求。6、经济工作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又称财经纪律,它是党员和党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7、道德纪律:党的道德纪律是党员在一些重大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此外,党的人事纪律、外事纪律以及其他纪律等,分别就党在不同领域的工作,制定了必须遵守的原则。

二、党的纪律的特征

1、遵守的自觉性。党的纪律有强制性,但不是要求党员无原则地盲目服从,更不是对下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粗暴压服。党的纪律的贯彻执行主要靠共产党员的高度自觉精神,同时还在于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定的高度认同感和在党内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他们不仅是纪律的执行者,同时又是纪律的制定者。

2、执行的强制性。党的纪律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除了组织之外,没有别的武器;而组织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于有严格的铁的纪律。如果没有这样的纪律,要正确地、有效地发挥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是不可能的。

3、适用的平等性。指党员在党的纪律面前一律平等。党的纪律是党的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党员言行的准则,是适用于全党的统一的纪律,每一个党员和党组织都必须无条件无例外地遵守和执行。不允许有不受党纪约束的特殊党员存在。

4、鲜明的阶级性。纪律在阶级社会有鲜明的阶级性,既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也是调整统治阶级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其总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党的纪律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的。

第三节 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一、党的纪律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1、党的纪律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

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地贯彻执行,必须用严格的纪律来协调、统一所有的党组织和党员的行动,保持全党行动上的一致。党的历史反复证明,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纪律又严明,党的领导就坚强有力,党的任务就完成得好。

2、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

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关系到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大事,团结就是党的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保障。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才能有效地保证党在组织上的团结统一,使党保持坚强的战斗力,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3、党的纪律是巩固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条件

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是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主体。只有执行严格的纪律,才能保持党的优良传统,维护群众利益,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巩固和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党的纪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措施

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坚强战斗力,离不开具有强制性的党的纪律来保证。党纪的各种规定是我们识别腐败行为和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有力武器。执纪的严与宽,决定腐败与反腐败的进退消长。要使党的事业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就必须有严明的纪律,否则,就会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二、共产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1、加强党的纪律观念

有没有纪律观念,纪律观念强不强,是判断一个党员有没有党性观念和党性观念强不强的问题。因此,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牢固树立党的纪律观念,以党的纪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违反党的纪律的事不做,违反党的纪律的话不说。

2、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遵守党的纪律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品质。它要求共产党员在实践中要不断加强纪律修养,增强纪律观念,不断总结和吸取别人的经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的模范。

3、坚决同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

共产党员不仅要模范地遵纪守法,而且还要以实际行动同无组织、无纪律的思想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否则,党纪国法的尊严和权威就无法保证,党风和社会风气就会恶化,党就会失去战斗力,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

三、党的各级组织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1、维护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的重要责任

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的各级组织在党的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是实现党的事业的需要。

2、坚持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坚持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党的工人阶级先进性的体现,是反对特权思想的民主原则在党的纪律问题上的体现,是维护和巩固党的纪律所必需的。任何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自己不能有特权思想,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任何一级党组织、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在执行纪律时,必须坚持原则,抵制说情干扰、枉纪开脱的行为。

3、正确执行党的纪律处分

党的纪律处分,是党章中规定的、由各级党组织对违纪的党员或党组织适用的一种制裁措施。党纪处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教育党员,使犯错误的党员在接受处分的过程中吸取教训,认识错误,受到深刻的教育,使其他党员引以为戒,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同时,通过党纪处分排污祛毒、纯洁组织。

对犯错误的党员给予党纪处分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党纪处分可分为对违犯党纪的党员和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分两大类。根据党章规定,对违纪党员的党纪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两年。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而也就不能担任党内任何领导职务。

党课材料五: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

第一节 民主集中制的形成发展过程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民主集中制作出的贡献

民主集中制思想最先产生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国际的时候。虽然在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学说的著作中,还没有使用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但是,民主集中制的思想,已经贯穿在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的最早的两个章程——《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和《国际工人协会章程》之中,并在一些著作中作了重要论述。

列宁是正式提出“民主集中制”这一科学概念并赋予它以比较系统的理论形态的第一人。他首先提出:“社会民主党地方性活动必须完全自由,同时又必须成立一个统一的因而也是集中制的党。”1905年12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民主集中制”这一科学概念。1906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统一)第四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将这一原则载入党章。1920年7月,列宁在《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一文中提到:“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根据列宁的提议,民主集中制原则被写进共产国际的章程,从此这一原则成为各国共产党普遍遵循的组织原则,并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民主集中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自觉地把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组织原则。一大通过的党纲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但贯穿了民主集中制的思想。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明确宣布: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这是在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文件中,首次确认民主集中制这一原则。1927年6月,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第一次明确提到“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这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第一次出现“民主集中制”的提法。此后,历次党代会通过的党章都明确规定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对民主集中制的含义作出明确的规定,指出:“党的组织机构,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的。民主集中制,即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

新中国成立后,党把这种制度运用于政权建设,在国家机构中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1956年9月,八大通过的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把七大党章中“集中领导下的民主”改为“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种提法一直延续至今。1992年党的十四大党章,第一次在总纲中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之一,与党的基本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宗旨并提。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作为三个重大问题之一,进行全面的阐述,为了健全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的基本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第二节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一、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民主集中制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由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容。

1、四个服从的原则。党章规定:“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四个服从”中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这是保证全党政治上一致、思想上一致、行动上统一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它要求全体党员和各级组织都必须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把维护中央的权威和地方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个服从”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内容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不能把它们相互割裂开来。

2、民主选举的原则。党章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

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这条原则是党内民主的重要标志和基本要求之一,对于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加强党内民主监督,搞好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都是十分重要的。

3、定期报告的原则。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明确了党的代表大会在党内的重要地位,也明确了党的委员会在党内的重要作用。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的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在本级组织内也享有相应的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地方各级党委也是地方各级党的领导机关,由于它们都是由相应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因而它们的全部工作必须向同级代表大会负责。

4、相互沟通的原则。党章规定:“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吸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这是正确处理党内上下级组织之间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了坚持党的自上而下的统一领导和发挥下级组织积极性、主动性的结合,有利于上下级之间互相通气、协力合作,使上下级组织在思想上、行动上取得一致,保证党组织之间的正常关系。

5、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党章规定:“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委工作中的具体化。

6、禁止个人崇拜的原则。党章规定:“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这是党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得出的一条经验。

二、民主集中制的辩证统一关系

民主,就是党组织和党员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民主和集中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不可以被任意割裂开来。

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正确的集中。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才能活跃党内生活,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另一方面,经过充分酝酿、分析研究后形成的正确意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最能被广大党员群众所接受并自觉执行的。

集中是民主的指导结果,就是要集中正确的意见,使之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形成正确的决策,并坚决付诸实施。党内民主的首要条件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宪法、党章和党的纪律,离开这个大前提的所谓“民主”是同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违背的,实际上是极端民主化。民主和集中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没有充分的民主,就没有正确的集中;没有必要的集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三、民主集中制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

民主集中制是科学、合理、有效率的制度。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就必须自觉地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来指导工作、处理问题。

1、必须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和制度。机制和制度非常重要,它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在实际工作中,单靠思想教育解决不了政策的执行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把相应的原则转化为制度,并随时进行监督和检查,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民主集中制运用在群众工作中,一方面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当家作主意识,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3、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内的重大问题,都要由党委集体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这样,做出的决定才能真正得到下级的拥护和支持,也才能保证决定得到更有效的贯彻执行。

四、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能不能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直接影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全局,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正确处理社会利益矛盾,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而这一切,都需要更加自觉地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做到。

第三节 新时期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一、共产党员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1、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共产党员必备的基本条件。共产党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是具有严密的组织和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的党,这是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区别。共产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体现出这种组织纪律性。

2、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组织纪律性,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只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共产党员才能时时刻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更好地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组织纪律性,才能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党的历史任务的新要求。

二、切实保障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

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为了切实保障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要疏通和拓宽民主渠道,保障党员的知情权。

2、要建立党内平等的同志关系。

3、要建立民主议事制度,保障党员的参与权。每一个党员都有权直接或通过自己的代表参与党内事务的讨论、决策和处理。

4、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要保障党员的监督权。

三、制度建设是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有效形式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当前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是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治本之策。

2、健全党委会制度。在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体系中,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密切相联系的,就是党的委员会制度。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党委会要严格贯彻集体领导

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

3、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是党员正常行使权利的有力保障,每一个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都要正确领会和理解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和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和正确行使权利。

4、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编入一个支部,定期参加支部或党小组的组织生活,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领导班子内单独召开的民主生活会,实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

5、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是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需要,事关我们党的兴衰成败。当前应着重做好: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制定党内监督条例,切实完备监督依据;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充分发挥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不断适应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加大监督力度,全面履行监督职能;把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发展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先导

第一、发展党内民主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的前提。

第二、发展党内民主是纠正党的失误的根本途径。

第三、发展党内民主是实行有效的党内监督的重要措施。

第四、发展党内民主是建设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

党课材料六: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

第一节 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

一、全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

1 、党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 、基本路线对党的建设的意义

是武装党员的依据。把基本路线写入党章,要求党员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这不仅为维护党的基本路线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了有力保证,而且为全党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提供了重要基准。历史和现实的实践经验表明,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武装党员思想,使党员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扎根在头脑里,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是我们党的一项基础性的政治思想建设工作。

是全党团结的基础。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是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共同信守的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团结巩固的基础。坚持这条路线,就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基本路线指导下,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经受住了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是党的建设的保障。党的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这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的历史经验,也是党的自身建设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党的建设的目的,说到底,是为了实现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任务和组织任务,是实现党在党章中已载明的崇高目标和历史使命。所以,党的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总路线、总政策。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建设的指针和保障,它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内容。离开了基本路线,党的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全面深入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结果

1 、党的基本路线反映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要求。它的提出,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认识上的飞跃,表明了全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意志。

2 、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在当今时代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既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了这一根本利益和要求。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呼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意志。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我们党制定和实施了促进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战略,保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世纪之交顺利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3 、党的基本路线是我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

建国以后,随着党的地位以及任务发生变化,党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主要任务,并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6 年党的八大适时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正确路线。但是, 1957 年以后,由于不断夸大阶级斗争,出现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直至 1969 年党的九大,又错误地确认阶级斗争的路线是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实现了全面的拨乱反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 20 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证明,我们党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沿着党的基本路线,不断进取,锐意改革,经济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整个国家焕发出勃勃生机。十六大党章重申党的基本路线,必将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奋发图强,艰苦创业。

第二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质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只有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建国五十多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走过一些弯路,付出过沉重代价,教训深刻。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当前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赶上或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不断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它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的政治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安定团结,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保证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改革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与此相适应,进行政治体制和其他领域的改革,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效果和实践经验也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条件和途径。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1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奋斗目标

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领域的目标。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领域的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设;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形成一个具有高度民主、法制健全、社会安定、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领域里的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努力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继承全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坚定不移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富强、民主、文明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在现阶段的目标

首先,要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选择。我们已经进入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它是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新起点,是亿万人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新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作出的重大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进入 21 世纪开始到 2020 年结束,这 20 年正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较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只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就一定能够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重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就必须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就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这正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依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凝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切力量,努力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实践之中。

21

其次,要科学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 21 世纪头 2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力争比 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社会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党的基本路线而奋斗

第一、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证明,思想路线问题,是一个命运攸关的大问题。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能否做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这是党顺应时代进步潮流、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思想保证。

第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形势,担负的任务,发挥的作用,都在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呈现出大量的新情况、新矛盾、新要求。党的领导方式、领导方法、领导艺术需要改革、改进和改善。党所要完成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和复杂。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因此,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三、深化改革、真抓实干。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方面必须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的深入进行。另一方面,每一个共产党员和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志,要真抓实干,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党的基本路线而努力奋斗。

22


相关内容

  • 村新农村建设先进事迹材料
  • 在位于沪瑞高速与上(高)分(宜)公路旁的大台金塘自然村,距县城1.5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区位优势。该自然村共有3个村小组,农户160户,610人,耕地面积720亩,其中水田540亩;林地面积1980亩。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60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

  • 党支部书记竞选
  • 上一届的主要工作成绩 自我任亭江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我村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带领村"两委"全体班子成员一道,积极配合完成了24支渠路面硬化建设,完成4组至11组机耕道路的基础建设,新建村部围墙.医疗室.会议室和村部的板房建设.三年来,我村党支部新发展党员5人, ...

  • 乡镇2013年目标综合考核自查报告
  • xx县委目标督察办; xx年,是实施“xxx”规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紧紧围绕“决胜灾后重建,实现重心转移,加快经济发展,构建魅力xx”这个中心,团结拼搏、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任务。现将xx年综合目标考核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济目标 ...

  • 党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报告
  • 各位领导: 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现在我就党建工作履行职责情况向各位领导做如下汇报: xxxx总人口2331人,下设10个党支部,有党员180名.一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场党委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抓班子.强队伍.求发展.促和谐"为 ...

  • 公司游园活动方案
  • 岑溪市新建球陶瓷有限公司 "欢聚新建球·相亲相爱一家人"游园会方案 过去一年,新建球陶瓷有限公司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上下一心,努力拼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今年将要结束之际,为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营造活泼的企业氛围,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公司拟举办"欢聚新建球&quo ...

  • 2013年乡镇党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  **镇位于太仆寺旗东南,与河北省沽源县部分乡镇村社接壤,总面积568平方公里,99个自然村,37个行政村,总人口4.3万人,常住人口2.92万人。现有耕地面积21.9万亩,人均占有耕地5亩,草牧场面积33.6万亩。截止目前,已开发水浇地5.01万亩(其中:节水灌溉24600亩、畦灌25450亩), ...

  • 县水利局先进性教育第一阶段总结
  •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古田县水利局作为第一批集中教育活动单位,从xx年2月4日至3月20日第一阶段学习动员,局党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全局30党员(其中正式党员26名,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以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起点,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先进性教材,坚持理论联系 ...

  • 村党支部书记简要事迹材料
  • 一、解难题、办实事、乐民心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成为**村党支部一班人努力实践“xxxx”的具体体现,成为他拉开展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群众饮水困难,反映强烈。他带领支部一班人在集体资金周转非常困难的情况,千方百计筹措7万元,铺设引水管道1000多米,整修主管道800多米,新建 ...

  • 党支部换届工作报告0426
  • 党支部上届支部工作总结报告 党员同志们: 今天,召开党员大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及镇党委对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现将我村上届支部工作向大会作个简要回顾: 三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勇于实践,团结拼搏,扎 ...

  • 县委书记调研1
  • 东侯坊乡工作汇报 东侯坊乡共辖24个行政村,30个党支部,其中24个村党支部,党员1774名,人口4.9万人,耕地5.3万亩.东侯坊乡在早期争取和平自由建立新中国的战争中,涌现出高克谦.解学海两名革命先烈.第一届无极县委.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党小组.第一个红高小全部诞生在这里.西南汪牛世民剪纸被列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