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的诞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的诞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育科学出版社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6课《

月>的诞生》第二课时

课 题 《的诞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优美词句。

3.了解《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的诞生过程。

4.能够用想象的方法感受阿炳受到的苦难。

5. 感受民间艺人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地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的诞生过程。 2.感受民间艺人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地

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难点 感受民间艺人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地追

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6课《的诞生》。 二、回顾课文

1.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你用什么方法概括的?

3. 阿炳创作出这首二胡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下面一起走进阿炳的苦难人生,走进他的音乐世界。 三、精读课文

1.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2—6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

画出表示阿炳经历苦难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阿炳热爱

音乐的句子。可以在有有感受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的体会。

2. 首先来学习阿炳经历的苦难。阿炳都经历了哪些苦难。 ①学生汇报阿炳受到的苦难以及自己的感受。

a 双目失明之苦。

b 街头流浪之苦。

c 遭人欺凌之苦。

d 孤苦伶仃之苦。

②想象阿炳还会经历什么苦难。

3. 学习阿炳热爱音乐。

①第二自然段,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并且说一说你好听到过哪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

②第三自然段,感受阿炳为了练习二胡,即使练得胳膊手指都疼,也不放弃。

③第五自然段,想一想,阿炳在沉思什么?

4. 阿炳的技艺越来越精湛体现在哪里?学生理解阿炳是把自己的感情都融入进了音乐,并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5. 学习《二泉映月》的诞生。

①学生听《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节选。

②说一说你听过之后的感受。

③练读“如此激越,如此悲愤,如此苍凉”,进一步感受二胡曲的韵味以及阿炳跌宕起伏的音乐人生。 ④全班齐读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

学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

希望同学们在阿炳精神的激励下,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16《的诞生》

生活的苦难 抗争命运

音乐的热爱 向往光明 四、总结 1. 2.

《的诞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育科学出版社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6课《

月>的诞生》第二课时

课 题 《的诞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优美词句。

3.了解《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的诞生过程。

4.能够用想象的方法感受阿炳受到的苦难。

5. 感受民间艺人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地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的诞生过程。 2.感受民间艺人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地

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难点 感受民间艺人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地追

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6课《的诞生》。 二、回顾课文

1.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你用什么方法概括的?

3. 阿炳创作出这首二胡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下面一起走进阿炳的苦难人生,走进他的音乐世界。 三、精读课文

1.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2—6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

画出表示阿炳经历苦难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阿炳热爱

音乐的句子。可以在有有感受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的体会。

2. 首先来学习阿炳经历的苦难。阿炳都经历了哪些苦难。 ①学生汇报阿炳受到的苦难以及自己的感受。

a 双目失明之苦。

b 街头流浪之苦。

c 遭人欺凌之苦。

d 孤苦伶仃之苦。

②想象阿炳还会经历什么苦难。

3. 学习阿炳热爱音乐。

①第二自然段,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并且说一说你好听到过哪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

②第三自然段,感受阿炳为了练习二胡,即使练得胳膊手指都疼,也不放弃。

③第五自然段,想一想,阿炳在沉思什么?

4. 阿炳的技艺越来越精湛体现在哪里?学生理解阿炳是把自己的感情都融入进了音乐,并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5. 学习《二泉映月》的诞生。

①学生听《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节选。

②说一说你听过之后的感受。

③练读“如此激越,如此悲愤,如此苍凉”,进一步感受二胡曲的韵味以及阿炳跌宕起伏的音乐人生。 ④全班齐读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

学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

希望同学们在阿炳精神的激励下,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16《的诞生》

生活的苦难 抗争命运

音乐的热爱 向往光明 四、总结 1. 2.


相关内容

  • 二泉映月的诞生教学案
  •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 主备人:王秀华 班级: 姓名: <二泉映月>的诞生教学案 教学目标 学习阿炳热爱自然,热爱音乐,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诞生过程,感受阿炳创作名曲的艰辛历程. 教学难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 ...

  • 二泉映月的诞生导学案
  •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王秀华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二泉映月>的诞生导学案 学习目标 学习阿炳热爱自然,热爱音乐,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学习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诞生过程,感受阿炳创作名曲的艰辛历程. 学习难点 1.认识6个 ...

  • 语文:13[二泉映月]教案2(鄂教版六年级下)
  • 13. 二泉映月 教学内容: <二泉映月>是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和体验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和<二泉映月>丰富的内涵:学习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

  • [二泉映月]说课稿
  • <二泉映月>说课稿 烽火镇中心小学 刘采利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二泉映月>.下面我将从教材简介,目标预设.重难点.教法.学法.设计理念.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简介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 ...

  • 二泉映月[1]
  •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描写琴声的句子. 2.能联系上下文,了解阿炳的艰辛历程,感悟阿炳的满腔情怀,体会琴声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主人公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乐曲旋律变化 ...

  • 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教案
  • 第二课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一.教材分析:本课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艺术创造需要应用合适的表现手法来实 现,这就是它独特的语言.这些语言是构成艺术作品的符号,只有认识这些语言,才能了解美术作品特有的面貌,才能够读懂作品.因此本课是美术欣赏的基础课. 二.课时: 2课时 三.教学目标: 1.明确美术作 ...

  • yan苏教版语文教案二泉映月第二课时下
  • 二泉映月 第二课时 下 三.指导精读其余部分 1.过渡:阿炳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创作出这样内涵丰富.动人心弦的乐曲?读读其他部分. 2.学习第1自然段. (1)播放"秀美的惠山"录像片断. (2)交流:家乡美好风光对阿炳的熏陶 (3)指导读出美感. 3.学习第2自然段. (1)交流 ...

  • 浅析华彦钧[二泉映月]永恒的艺术魅力
  • 浅析阿炳<二泉映月>永恒的艺术魅力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王红蕾 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是无锡民间音乐家阿炳创造演奏的传世之作,曲中阿炳以琴抒情,乐曲带有一种忧郁愤懑的情调和宁折不弯的大丈夫气概,流露出饱尝人间心酸和痛苦的盲艺人是思绪情感,< ...

  • [谈礼貌]
  • <谈礼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重点词句,背诵4.5自然段. (2)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经历和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 (3)学习文章"琴声"和"心声"交替的写法. 2.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