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关于印发京江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京江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前 言

安全发展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受产业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市安全生产基础相对薄弱,各类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为科学谋划安全生产领域长期发展布局以及促进今后五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的具体实施,按照安全生产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规划的要求,特制定京江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企业以及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坚持立足防范、关口前移,依法行政、强化监管,深化整治、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初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一)主要成绩:

1.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顺利实施。“十一五”期间,我市安全生产工作达到了省内先进城市水平。到2010年我市安全生产已连续六年

获得省政府一等奖,2007年还获得苏南地区唯一的省政府一等奖。

2.各项指标均提前达到“十一五”规划目标 (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到2010年底为0.164,较“十五”末下降69.0%。 (2)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到2010年底为2.01,较“十五”末下降38.5%。

(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到2010年底为5.29,较“十五”末下降47.7%。

3.安全生产信息和事故预防控制体系初步形成 (1)已建立健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建筑、公众聚集场所等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健全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并已进行过多次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建立快速、有序、高效的救援队伍,提高了重特大事故的抢险救援能力。建立了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指挥系统;建立了非煤矿山应急处置指挥系统; 根据《京江市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载运丙烯腈车辆经扬溧高速公路润扬大桥京江段地方应急救援预案》等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预案,成立了液氯、丙烯腈、甲醇、三苯、宝华载运等5个应急救援队伍,初步建立了以救援基地为中心、企业救援队伍为基本力量,公安消防、水上搜救、专业小分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行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各部门救援力量协同配合的应急救援体系。全市已组织大型综合应急救援演练5次,以企业为主体,区域联动为特征的专业演练17次。安监局还将全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队伍、装备情况以及应急救援职能部门应急联络方式汇编成册,发放到相关部门和企业。 (2)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已整改结束45个市级重大事故隐患。

(3)建立京江市安全生产信息网站,并与省安监局、市政府联网。

(4)初步建成视频应急救援指挥系统、重大危险源预警预测系统、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与远程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已与省局联结、并已建成市局与辖市局之间的视频会议系统。

(5)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已对危化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的企业依法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6)实现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规范化管理。已连续四年开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建筑、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等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

规划实施以来,我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创作和推出了以安全生产为主题的文艺节目、征文竞赛和大众读物,并向农民工免费发放1万本安全生产读本,提高了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大力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和安全知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

(二)形势与问题分析 “十一五”规划期间,随着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为“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较好基础。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是伤亡事故仍然频发,尤其是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增长速度很快,2010年建筑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已占整个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三分之一。二是职业危害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十一五”期间发生2次群体性化学中毒和1次群体性尘肺病事件,社会影响较大。三是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相当一批企业负责人不重视安全生产,部分发包与承包单位的负责人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协调与衔接不畅,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不牢。四是安全监管保障能力低,安全监管装备落后;乡镇、村级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不足;安全法规标准、安全科技、应急救援等支撑体系尚不健全。五是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教育、高危行业的本质安全程度不高。 “十二五”期间我市安全生产方面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期盼的和谐社会与事故频发、安全发展水平不高、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监管技术装备缺乏、安全培训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还将在今后一个时期日渐显现。 “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我市化工、建筑等高风险产业所占比重增大。大批新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对提升安全监管效能、提高事故灾难应对处置能力要求更严。公众对自身安全健康权益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日益关注,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求将更高。

二、“十二五”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围绕推进实现国务院确定的“力争到2020 年我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目标,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安全标准,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结合全市安全生产实际,以维护安全生产秩序为根本、以遏制安全生产事故为重点、以发展安全生产科技为依托、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为保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机制建设、条件建设、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安全科学发展,形成安全生产规划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落实、同步发展的

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总体目标 率先实现安全生产根本好转,实现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新突破,安全文化新提升,安全科技支撑新发展,本质安全度新提高,保障能力新增强。形成规范的安全生产法制秩序。建立安全生产社会化监督网络,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关注隐患、人人监督安全生产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 构建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和执法体系,形成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业(领域)专业监管相结合的监管网络体系。安全监管队伍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安全监管与执法能力显著提高。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打造智慧安全。构建以“金安工程”专网为依托、市局公开网站为窗口、国家安监总局、省安监局、辖市、区安监局的全面对接的全方位的工作体系和公共平台。构建和完善预测预警、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相关信息数据库群,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监控、预警数据的实时采集、报送及处置的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报整体平台。强制推行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构建和完善安全生产全方位宣教培训。面向全社会开展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等职业知识、职业资格培训及其他培训,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和人民群众的安全素质。

生产安全事故进一步下降,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100以下,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三)重点行业和领域控制目标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462以下。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控制在3.43以下。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体系 完善和健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细化纳入考核体系的安全生产指标,确保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业指导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到位。严格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

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人员、装备、经费等到位,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精干高效、保障有力

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五年内建立健全市、辖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提高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基层站点监管能力。 充分发挥市安委会和各级安委会的作用,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扎实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安全发展。 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强化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管,全面落实公安、交通运输、国土资源、住建、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工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指导职责,形成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协作,形成合力。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等影响安全生产的行为。

(二)建立适应跨越发展要求的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体系

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生产人才培训机制;创建和利用好各种宣传平台,规范和完善各种安全培训和安全生产人才培养机制,激励创新,逐步形成以人为本、面向社会、讲究实效为导向的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科研体系。 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理念,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和安全知识,进一步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加快开放式、多层次安全教育体系的运作,为全体市民提供免费、高质的安全教育;运用影像演示、图片和实物展示、互动参与、社会媒体等手段,加大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力度。立足基层,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宣传教育活动。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职工群众,通过不断更新的事故案例展示,提高市民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引导和发展安全文化,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社会化和产业化。

着力抓好企业法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企业法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国家和省的要求。

稳定提高培训、考核质量,逐步建立由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化宣传教育构成的全方位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体系,实现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的制度化。

(三)打造智慧安全,加强信息和事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完成“金安工程”的推广、衔接任务,完成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联网方式、各节点基础环境、设备和系统与“金安”工程的对接,确保在本地的“金安”工程系统正常运行。

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物互联、智能感知、物物互动、智慧处

置”的重大危险源动态数据分级管理网络体系。依托3G和互联网,在现有城市报警、治安监控、交通管理三大系统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现有资源和科技手段,建成集地理信息、网络通信、视频和传感传输、模糊识别、访问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全防范系统。 推广使用对重大安全隐患辨识、监测指标等技术的系统研究成果。在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普查)、检测、评估、信息更新的基础上,完善全市重大危险源地理分布GIS地图,健全和完善市、辖市、区和企业的分级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建设突发事件综合预警系统,扩展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增强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 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信息体系。运用现代通讯、信息网络等成熟技术,依托“金安”工程专网,建立起一个高效灵敏、反应快捷、运行可靠的安全生产信息体系及信息发布、应急知识科普宣教、与民互动的信息交流网络平台,及时掌握纵向和横向的安全生产动态,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信息化水平,并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完善和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警预测和保障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以企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为基础,以专业救援队伍为中坚力量,建立完善组织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和完善政府财政和企业共同投入为主的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机制。 完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建筑、公众聚集场所等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健全市、辖市、区和企业等多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和指挥机构;健全和完善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快速、有序、高效的交通(包括水上运输)、化工、非煤矿山、水上搜救等应急救援 队伍,提高重特大事故的抢险救援能力。

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城市交通、城市消防、水、电、气等“生命线”设施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对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构建重大危险源工作“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监管网络。完善事故灾难突发事件监测,增加监测点,扩大监测覆盖面,提高监测精度和自动化水平,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

(五)加强安全诚信企业建设,推动责任主体履行社会责任

初步建立企业安全诚信平台。在企业安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建设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

社会监督为约束”的安全诚信企业信息平台体系,促进企业安全诚信意识提高,引导企业自觉地行使责任主体义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严把企业的市场准入关。依法整顿或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对企业实施科学的分类管理,重点对问题比较集中的中小企业进行整顿,以期建立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监管机制。

健全和完善安全诚信机制。逐步形成规范的诚信管理、监督、奖惩、效果评价机制。

(六)进一步强化化工区的安全基础建设 加强化工集中区安全基础建设工作,到2013年底完成化工集中区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消防站的建设。强力推进化工企业入园进区工作,通过严格安全许可,淘汰关闭一部分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加大化工企业入园进区搬迁促进力度,实现集聚化管理。深化实施专家安全检查、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基本条件、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定期报告、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危险工艺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等制度或措施,规范企业安全管理行为,提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进一步强化政府和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升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预案备案管理,强化应急力量的建设,加强应急救援演练。

(七)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和冶金等行业(领域)为重点的安全监管 依据《矿山安全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及《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26号令)、《江苏省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意见》和船舶修造安全规范要求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金属非金属矿山、船舶修造和炼钢炼铁冶金等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指导监督力度,严格企业安全评价评估验收审查和安全许可制度。到2015年,全市100%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和炼钢炼铁冶金企业达到市级以上安全标准化企业水平,其中100%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大中型露天矿山和大中型炼钢炼铁企业达到省级以上安全标准化企业水平,75%的船舶修造和其他冶金铸造企业达到市级以上安全标准化企业水平。

(八)强化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

坚持齐抓共管。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工作职责分工,切实履行职能,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各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实施信息资料互通、加强联合督查制度。有效防止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控制和减少重大职业危害事故。

坚持依法监管。完善市、辖市区二级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网络,依法加大对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监管力度,督促企业认真落实职业危害的防范措

施,改善劳动条件。 立足防范,关口前移。按规定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审查把关。不符合劳动卫生条件的项目不得投入生产。 到2015年,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护等职业病防治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85%以上,严重职业病危害案件查处率达到100%。监管网络不断健全,监管能力不断提高,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得到加强。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负责人、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95%以上,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85%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5%以上。

突出重点,加强对化工、电子、箱包制鞋、建材、铅蓄电池等职业危害较严重的行业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不断改善作业场所的劳动卫生条件,依法严肃查处对职业危害严重而不采取有效整改措施的行为。

督促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改进和完善生产工艺,采用低毒或无毒的原料替代有毒、高毒原料,从根本上消除危害因素。

对工作场所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控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及条件。在产生严重危害的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要取得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救援器材、设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加强职业中毒防治。以有毒物品生产、销售及使用行业为重点,强化重大职业中毒防治专项整治,开展职业中毒隐患排查,加快有毒化学品生产、销售、使用的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对生产设施、设备、场所进行治理,实施重大职业中毒隐患防范治理示范工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改善劳动条件,有效防范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 (九)继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督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奖惩机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安全评价、行政许可等结合起来,推进岗位、专业和企业达标。

(十)大力推行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3年内完成非煤矿山执行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全监测监控体系、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风压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的应用。完善危化品、易燃易爆品道路专用车辆的卫星定位装置系统并进入全省联网,完成重型工程车辆、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推行化工企业危险工艺装置安装自动化控制系统、危险化学品槽车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三级以上尾矿库

安装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和目标考核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更加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层层分解任务、逐级签定责任状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市、辖市区、乡镇(街道)、社区、企业各级责任,落实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大事故的考核权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对政府监管和企业安全管理的各项内容进行标准化管理,增加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将其结果分别作为考核政府领导干部及企业法人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考核,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二)加强安全生产宣教培训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更加科学的安全生产宣教培训制度。整合宣教培训资源,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安全生产培训网络,完善社会化、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宣教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强已有的安全生产宣教培训机构的力量,充分发挥宣教培训机构的作用,完善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的考核制度和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安全培训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三)加强安全生产检查督查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更加科学的安全生产检查督查制度。更新安全生产监管理念,坚持与时俱进。从制度建设层面研究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监管理念,加快推进说理式执法、阳光执法、人性化执法。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管体系,形成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制。

(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为,用科学的制度、严密的程序、严格的纪律塑造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健全市、辖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安全监管机制和四级(含村、社区)监管网络;市和辖市区专业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得到稳定和加强,形成适应本市经济发展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立具有权威性,确立安全生产执法主体地位的,并赋予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能的上下贯通的安全生产执法队伍,体现独立、公正和公平。

(五)加强安全生产技术支撑队伍建设

扩大专家组队伍。增加生产经营企业中在一线从事安全生产或技术专业

的专家比例,健全约束和激励机制,为深化安全生产各项专业活动提供专门技术人才的保障队伍。 逐步建立基本的安全生产专业技术队伍。注重安全生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才。 发展安全生产中介服务。适时制定安全生产中介服务规范,进一步提高中介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对政府监管、企业管理的咨询、参谋作用、在安全生产监管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六)加强应急救援指挥和预警预测系统基础设施建设 在现有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预警预测系统基础上,采用智能感知、高速传输、智慧支撑和智能管理技术,利用传感器网络、3G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卫星网络等多种高速、无缝、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依托先进的高性能计算和海量数据存储支撑平台,在专家并行处理系统、数据挖掘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提供可靠高效的高性能智能计算支撑环境,结合“金安”工程,建立集应急救援信息支持、重大危险源及隐患评估、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事故防范与应急智能、应急救援快速指挥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形成高效“智慧安监”综合管理服务体系。 (七)加强宣传教育考核基地建设

建立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基地,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质量。设立市安全生产宣传展示场馆,免费向生产经营单位和市民开放。开设服务于社会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形成现代化、开放式的宣传教育网络。设立需要取得资格证书的安全管理、特种作业等人员无纸化考试基地,与省安全培训考试系统联网,实现网上远程无纸化考试。

(八)加强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数据库和检索系统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基础数据库和检索系统。设立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实验室。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人数较多、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建立档案,并对其职业病防治工作实施动态监测,及时掌握企业和职业病危害地理分布、人群分布、危害严重程度等信息。实行分级动态监测,防止群体性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

五、重点工程

建设集安全生产宣教演示基地、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安全生产综合设施。将安全生产宣教演示、信息与应急救援指挥、重大危险源预警、职业安全健康监测、安全科技研发等进行集约化资源整合,突出以人为本特点,以服务社会的方式实现具备应急指挥、宣传教育、技术监测、文化展示等多

种功能。

(一)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考核演示基地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演示基地,通过影像与图片、实物展示、互动参与等手段,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通过事故案例展示教育,让百姓了解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安全生产教育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为主,面向全社会开展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等相关职业知识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及其他培训,提高全社会的安全素质。以宣传教育演示基地为核心,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全市的大型安全生产宣传集中活动;推进全社会安全文化建设。

(二)安全生产信息与科技支撑基地

建设集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与“智慧安监”综合管理服务体系、检测检验、职业安全健康监测、科技研发、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基地。增加现有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与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以及重大危险源预警预测系统可覆盖范围;具备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进行必要的技术验证与抽检、较大事故及一般事故的技术鉴定和分析能力;具备配合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人数较多、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监测能力。 预计所需用房4000平方米、投入资金6000万元。

关于印发京江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京江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前 言

安全发展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受产业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市安全生产基础相对薄弱,各类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为科学谋划安全生产领域长期发展布局以及促进今后五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的具体实施,按照安全生产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规划的要求,特制定京江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企业以及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坚持立足防范、关口前移,依法行政、强化监管,深化整治、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初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一)主要成绩:

1.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顺利实施。“十一五”期间,我市安全生产工作达到了省内先进城市水平。到2010年我市安全生产已连续六年

获得省政府一等奖,2007年还获得苏南地区唯一的省政府一等奖。

2.各项指标均提前达到“十一五”规划目标 (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到2010年底为0.164,较“十五”末下降69.0%。 (2)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到2010年底为2.01,较“十五”末下降38.5%。

(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到2010年底为5.29,较“十五”末下降47.7%。

3.安全生产信息和事故预防控制体系初步形成 (1)已建立健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建筑、公众聚集场所等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健全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并已进行过多次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建立快速、有序、高效的救援队伍,提高了重特大事故的抢险救援能力。建立了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指挥系统;建立了非煤矿山应急处置指挥系统; 根据《京江市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载运丙烯腈车辆经扬溧高速公路润扬大桥京江段地方应急救援预案》等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预案,成立了液氯、丙烯腈、甲醇、三苯、宝华载运等5个应急救援队伍,初步建立了以救援基地为中心、企业救援队伍为基本力量,公安消防、水上搜救、专业小分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行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各部门救援力量协同配合的应急救援体系。全市已组织大型综合应急救援演练5次,以企业为主体,区域联动为特征的专业演练17次。安监局还将全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队伍、装备情况以及应急救援职能部门应急联络方式汇编成册,发放到相关部门和企业。 (2)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已整改结束45个市级重大事故隐患。

(3)建立京江市安全生产信息网站,并与省安监局、市政府联网。

(4)初步建成视频应急救援指挥系统、重大危险源预警预测系统、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与远程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已与省局联结、并已建成市局与辖市局之间的视频会议系统。

(5)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已对危化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的企业依法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6)实现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规范化管理。已连续四年开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建筑、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等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

规划实施以来,我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创作和推出了以安全生产为主题的文艺节目、征文竞赛和大众读物,并向农民工免费发放1万本安全生产读本,提高了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大力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和安全知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

(二)形势与问题分析 “十一五”规划期间,随着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为“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较好基础。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是伤亡事故仍然频发,尤其是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增长速度很快,2010年建筑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已占整个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三分之一。二是职业危害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十一五”期间发生2次群体性化学中毒和1次群体性尘肺病事件,社会影响较大。三是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相当一批企业负责人不重视安全生产,部分发包与承包单位的负责人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协调与衔接不畅,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不牢。四是安全监管保障能力低,安全监管装备落后;乡镇、村级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不足;安全法规标准、安全科技、应急救援等支撑体系尚不健全。五是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教育、高危行业的本质安全程度不高。 “十二五”期间我市安全生产方面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期盼的和谐社会与事故频发、安全发展水平不高、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监管技术装备缺乏、安全培训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还将在今后一个时期日渐显现。 “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我市化工、建筑等高风险产业所占比重增大。大批新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对提升安全监管效能、提高事故灾难应对处置能力要求更严。公众对自身安全健康权益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日益关注,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求将更高。

二、“十二五”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围绕推进实现国务院确定的“力争到2020 年我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目标,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安全标准,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结合全市安全生产实际,以维护安全生产秩序为根本、以遏制安全生产事故为重点、以发展安全生产科技为依托、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为保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机制建设、条件建设、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安全科学发展,形成安全生产规划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落实、同步发展的

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总体目标 率先实现安全生产根本好转,实现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新突破,安全文化新提升,安全科技支撑新发展,本质安全度新提高,保障能力新增强。形成规范的安全生产法制秩序。建立安全生产社会化监督网络,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关注隐患、人人监督安全生产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 构建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和执法体系,形成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业(领域)专业监管相结合的监管网络体系。安全监管队伍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安全监管与执法能力显著提高。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打造智慧安全。构建以“金安工程”专网为依托、市局公开网站为窗口、国家安监总局、省安监局、辖市、区安监局的全面对接的全方位的工作体系和公共平台。构建和完善预测预警、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相关信息数据库群,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监控、预警数据的实时采集、报送及处置的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报整体平台。强制推行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构建和完善安全生产全方位宣教培训。面向全社会开展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等职业知识、职业资格培训及其他培训,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和人民群众的安全素质。

生产安全事故进一步下降,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100以下,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三)重点行业和领域控制目标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462以下。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控制在3.43以下。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体系 完善和健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细化纳入考核体系的安全生产指标,确保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业指导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到位。严格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

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人员、装备、经费等到位,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精干高效、保障有力

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五年内建立健全市、辖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提高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基层站点监管能力。 充分发挥市安委会和各级安委会的作用,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扎实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安全发展。 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强化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管,全面落实公安、交通运输、国土资源、住建、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工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指导职责,形成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协作,形成合力。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等影响安全生产的行为。

(二)建立适应跨越发展要求的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体系

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生产人才培训机制;创建和利用好各种宣传平台,规范和完善各种安全培训和安全生产人才培养机制,激励创新,逐步形成以人为本、面向社会、讲究实效为导向的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科研体系。 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理念,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和安全知识,进一步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加快开放式、多层次安全教育体系的运作,为全体市民提供免费、高质的安全教育;运用影像演示、图片和实物展示、互动参与、社会媒体等手段,加大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力度。立足基层,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宣传教育活动。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职工群众,通过不断更新的事故案例展示,提高市民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引导和发展安全文化,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社会化和产业化。

着力抓好企业法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企业法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国家和省的要求。

稳定提高培训、考核质量,逐步建立由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化宣传教育构成的全方位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体系,实现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的制度化。

(三)打造智慧安全,加强信息和事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完成“金安工程”的推广、衔接任务,完成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联网方式、各节点基础环境、设备和系统与“金安”工程的对接,确保在本地的“金安”工程系统正常运行。

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物互联、智能感知、物物互动、智慧处

置”的重大危险源动态数据分级管理网络体系。依托3G和互联网,在现有城市报警、治安监控、交通管理三大系统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现有资源和科技手段,建成集地理信息、网络通信、视频和传感传输、模糊识别、访问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全防范系统。 推广使用对重大安全隐患辨识、监测指标等技术的系统研究成果。在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普查)、检测、评估、信息更新的基础上,完善全市重大危险源地理分布GIS地图,健全和完善市、辖市、区和企业的分级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建设突发事件综合预警系统,扩展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增强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 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信息体系。运用现代通讯、信息网络等成熟技术,依托“金安”工程专网,建立起一个高效灵敏、反应快捷、运行可靠的安全生产信息体系及信息发布、应急知识科普宣教、与民互动的信息交流网络平台,及时掌握纵向和横向的安全生产动态,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信息化水平,并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完善和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警预测和保障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以企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为基础,以专业救援队伍为中坚力量,建立完善组织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和完善政府财政和企业共同投入为主的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机制。 完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建筑、公众聚集场所等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健全市、辖市、区和企业等多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和指挥机构;健全和完善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快速、有序、高效的交通(包括水上运输)、化工、非煤矿山、水上搜救等应急救援 队伍,提高重特大事故的抢险救援能力。

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城市交通、城市消防、水、电、气等“生命线”设施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对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构建重大危险源工作“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监管网络。完善事故灾难突发事件监测,增加监测点,扩大监测覆盖面,提高监测精度和自动化水平,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

(五)加强安全诚信企业建设,推动责任主体履行社会责任

初步建立企业安全诚信平台。在企业安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建设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

社会监督为约束”的安全诚信企业信息平台体系,促进企业安全诚信意识提高,引导企业自觉地行使责任主体义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严把企业的市场准入关。依法整顿或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对企业实施科学的分类管理,重点对问题比较集中的中小企业进行整顿,以期建立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监管机制。

健全和完善安全诚信机制。逐步形成规范的诚信管理、监督、奖惩、效果评价机制。

(六)进一步强化化工区的安全基础建设 加强化工集中区安全基础建设工作,到2013年底完成化工集中区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消防站的建设。强力推进化工企业入园进区工作,通过严格安全许可,淘汰关闭一部分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加大化工企业入园进区搬迁促进力度,实现集聚化管理。深化实施专家安全检查、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基本条件、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定期报告、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危险工艺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等制度或措施,规范企业安全管理行为,提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进一步强化政府和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升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预案备案管理,强化应急力量的建设,加强应急救援演练。

(七)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和冶金等行业(领域)为重点的安全监管 依据《矿山安全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及《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26号令)、《江苏省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意见》和船舶修造安全规范要求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金属非金属矿山、船舶修造和炼钢炼铁冶金等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指导监督力度,严格企业安全评价评估验收审查和安全许可制度。到2015年,全市100%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和炼钢炼铁冶金企业达到市级以上安全标准化企业水平,其中100%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大中型露天矿山和大中型炼钢炼铁企业达到省级以上安全标准化企业水平,75%的船舶修造和其他冶金铸造企业达到市级以上安全标准化企业水平。

(八)强化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

坚持齐抓共管。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工作职责分工,切实履行职能,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各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实施信息资料互通、加强联合督查制度。有效防止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控制和减少重大职业危害事故。

坚持依法监管。完善市、辖市区二级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网络,依法加大对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监管力度,督促企业认真落实职业危害的防范措

施,改善劳动条件。 立足防范,关口前移。按规定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审查把关。不符合劳动卫生条件的项目不得投入生产。 到2015年,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护等职业病防治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85%以上,严重职业病危害案件查处率达到100%。监管网络不断健全,监管能力不断提高,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得到加强。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负责人、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95%以上,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85%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5%以上。

突出重点,加强对化工、电子、箱包制鞋、建材、铅蓄电池等职业危害较严重的行业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不断改善作业场所的劳动卫生条件,依法严肃查处对职业危害严重而不采取有效整改措施的行为。

督促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改进和完善生产工艺,采用低毒或无毒的原料替代有毒、高毒原料,从根本上消除危害因素。

对工作场所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控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及条件。在产生严重危害的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要取得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救援器材、设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加强职业中毒防治。以有毒物品生产、销售及使用行业为重点,强化重大职业中毒防治专项整治,开展职业中毒隐患排查,加快有毒化学品生产、销售、使用的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对生产设施、设备、场所进行治理,实施重大职业中毒隐患防范治理示范工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改善劳动条件,有效防范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 (九)继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督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奖惩机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安全评价、行政许可等结合起来,推进岗位、专业和企业达标。

(十)大力推行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3年内完成非煤矿山执行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全监测监控体系、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风压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的应用。完善危化品、易燃易爆品道路专用车辆的卫星定位装置系统并进入全省联网,完成重型工程车辆、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推行化工企业危险工艺装置安装自动化控制系统、危险化学品槽车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三级以上尾矿库

安装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和目标考核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更加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层层分解任务、逐级签定责任状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市、辖市区、乡镇(街道)、社区、企业各级责任,落实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大事故的考核权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对政府监管和企业安全管理的各项内容进行标准化管理,增加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将其结果分别作为考核政府领导干部及企业法人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考核,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二)加强安全生产宣教培训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更加科学的安全生产宣教培训制度。整合宣教培训资源,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安全生产培训网络,完善社会化、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宣教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强已有的安全生产宣教培训机构的力量,充分发挥宣教培训机构的作用,完善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的考核制度和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安全培训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三)加强安全生产检查督查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更加科学的安全生产检查督查制度。更新安全生产监管理念,坚持与时俱进。从制度建设层面研究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监管理念,加快推进说理式执法、阳光执法、人性化执法。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管体系,形成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制。

(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为,用科学的制度、严密的程序、严格的纪律塑造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健全市、辖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安全监管机制和四级(含村、社区)监管网络;市和辖市区专业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得到稳定和加强,形成适应本市经济发展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立具有权威性,确立安全生产执法主体地位的,并赋予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能的上下贯通的安全生产执法队伍,体现独立、公正和公平。

(五)加强安全生产技术支撑队伍建设

扩大专家组队伍。增加生产经营企业中在一线从事安全生产或技术专业

的专家比例,健全约束和激励机制,为深化安全生产各项专业活动提供专门技术人才的保障队伍。 逐步建立基本的安全生产专业技术队伍。注重安全生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才。 发展安全生产中介服务。适时制定安全生产中介服务规范,进一步提高中介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对政府监管、企业管理的咨询、参谋作用、在安全生产监管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六)加强应急救援指挥和预警预测系统基础设施建设 在现有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预警预测系统基础上,采用智能感知、高速传输、智慧支撑和智能管理技术,利用传感器网络、3G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卫星网络等多种高速、无缝、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依托先进的高性能计算和海量数据存储支撑平台,在专家并行处理系统、数据挖掘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提供可靠高效的高性能智能计算支撑环境,结合“金安”工程,建立集应急救援信息支持、重大危险源及隐患评估、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事故防范与应急智能、应急救援快速指挥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形成高效“智慧安监”综合管理服务体系。 (七)加强宣传教育考核基地建设

建立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基地,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质量。设立市安全生产宣传展示场馆,免费向生产经营单位和市民开放。开设服务于社会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形成现代化、开放式的宣传教育网络。设立需要取得资格证书的安全管理、特种作业等人员无纸化考试基地,与省安全培训考试系统联网,实现网上远程无纸化考试。

(八)加强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数据库和检索系统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基础数据库和检索系统。设立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实验室。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人数较多、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建立档案,并对其职业病防治工作实施动态监测,及时掌握企业和职业病危害地理分布、人群分布、危害严重程度等信息。实行分级动态监测,防止群体性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

五、重点工程

建设集安全生产宣教演示基地、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安全生产综合设施。将安全生产宣教演示、信息与应急救援指挥、重大危险源预警、职业安全健康监测、安全科技研发等进行集约化资源整合,突出以人为本特点,以服务社会的方式实现具备应急指挥、宣传教育、技术监测、文化展示等多

种功能。

(一)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考核演示基地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演示基地,通过影像与图片、实物展示、互动参与等手段,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通过事故案例展示教育,让百姓了解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安全生产教育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为主,面向全社会开展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等相关职业知识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及其他培训,提高全社会的安全素质。以宣传教育演示基地为核心,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全市的大型安全生产宣传集中活动;推进全社会安全文化建设。

(二)安全生产信息与科技支撑基地

建设集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与“智慧安监”综合管理服务体系、检测检验、职业安全健康监测、科技研发、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基地。增加现有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与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以及重大危险源预警预测系统可覆盖范围;具备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进行必要的技术验证与抽检、较大事故及一般事故的技术鉴定和分析能力;具备配合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人数较多、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监测能力。 预计所需用房4000平方米、投入资金6000万元。


相关内容

  • 规划建设局年度工作计划
  • xxxx年,是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筹备迎接xx年世界客属第23届垦亲大会在我市召开的关键一年。做好新一年规划建设各项工作,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意义十分重大。 xxxx年规划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 ...

  •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集成研究
  • 14卷4期 2005年8月自然灾害学报JOURNALOFNATURALDISASTERSV01.14,No.4Aug.,2005文章编号:1004-4574(2005)04-0085-05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集成研究 冯凯1,徐志胜1,冯春莹1,王冬松2 (1.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 ...

  • 重庆市区县化工园区安全发展规划
  • 重庆市区县化工园区安全发展规划 编制导则 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二○○九年五月 目 录 1项目概况 1.1背景及意义 1.2项目预期及效果 2主要研究内容 2.1基础资料与编制依据收集 2.2危险源调查 2.3脆弱性目标调查 2.4园区产业规划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5风险评价 2.5.1园区 ...

  • 科学编制和实施消防专项规划
  • 科学编制和实施消防专项规划 提升公共消防安全水平 [摘要]消防专项规划是一个地区消防工作发展的远期目标,科学编制和实施消防专项规划对提升公共消防安全水平意义重大.但纵观我国城市发展历史,很多城市都未真正将消防专项规划纳入城市发展规划范畴进行统一规划并严格实施,虽然有部份城市进行了消防专项规划,但由于 ...

  • 移民大中型水库规划细则
  • 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 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编制细则 第一章 总则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 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文件精神,根据国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要求,以及水利部水库移民开发局的部署,在我省 ...

  • 镇规划标准
  • 镇 规 划 标 准 1 总 则 1.0.1 为了科学地编制镇规划,加强规划建设和组织管理,创造良好的劳动和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镇规划,乡规划可按本标准执行. 1.0.3 编制镇规划,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 ...

  • 舞水河道采砂规划报告
  • 湖南省 新晃侗族自治县 舞水河道采砂规划报告 (2012-2015)年 二○一二年四月 目录 1基本情况 ................................................................................................. ...

  • 在市规划建设局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同志们:   时光的脚步走得真快,忽悠间,一眨眼又是一个春天,一个播种未来的春天。   这次年度规划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总结xx年度规划建设工作,让我们回忆过去一年耕耘的路程,品味收获的成果,从而唤起全体同志加倍努力工作,义无反顾地迈向新 ...

  • 西藏昌都地区洛隆县河道采砂规划编制
  • 西藏昌都地区洛隆县 河 道 采 砂 规 划 编 制 洛隆县水利局 2013年10月 目 录 一.基本情况 ................................................................................................. ...

  • 侯马市上阳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连片区发展规划
  • 侯马市上阳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连片区 发 展 规 划 第一章 绪 论 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农业是关系到"安民心.稳天下"的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