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笔记

2016年笔记——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1、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在农业文明之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农业文明的出现,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人口增长仍是缓慢;产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

3、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4、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5、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如:俄罗斯,德国。(负增长)

6、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①政治上的独立②民族经济的发展③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④人口死亡率下降。

7、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8、

9、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度阶段;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就认为我国处在现代性) 10、发达国家推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1、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低,但是每年新增人口数大。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机械增长)。 2

3、人口迁移作用: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

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

发展;

1

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②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7、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多用于研究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如土地资源。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最多能够养活多少人)

3、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主要因素,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

平(负相关)。

4、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

5、环境人口容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确定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具有相对确定性。

6、人口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5、中国的人口的合理容量是7亿。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功能区:各项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功能区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2、城市中的一般功能区有

3、住宅区:土地利用方式最广泛的功能区是住宅区,一般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4、商业区:多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主要为点状或条带状分布。 5、中心商务区(CBD):①多形成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②不但是商业活动中心而且还是服务中心③外观上表现为建筑物高大稠密。

6、工业区:城市内部工业相互集聚而形成;主要分布地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捷的地区。 7、城市地域结构: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8、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9、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付出租金的高低;一般来说,用地的付租能力表现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经济因素: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

社会因素:①收入:工资水平的不同会导致住宅区分化;②知名度: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

声誉,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③种族、宗教信仰:由于种族或宗教团体的优势,往往会形成种族聚居区。

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规划城市,引导或划定不同的功能区。

2

1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展变化

早期:功能空间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的自然团聚;

达一定规模之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12、城市规划一般原则

①商业区: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

②工业区:有污染的,位于河流的下游和远离住宅区的下风向;污染小的可布局在住宅区附近。

③住宅区:低级的,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附近;高级的,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环境

好。 住宅区和工业区之间有防护带(绿化带)

大气污染——风向:①单一风向:主导风的下风向;②季风:位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③多种风向:最小

风频的上风地带

水污染——位于河流的下游。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通常是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的;

一般等级划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影响因素: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交通条件

3、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的三个主要环节:相离的圆形、相切的圆形和嵌套六边形。 4、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第三节 城市化

1、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人口迁移动力: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地区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受自然灾害影响大,收

入低、社会服务短缺等。

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主要包括:城市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社会

福利保障程度高等。

3、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城市化表现: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

移)。

5、城市化的重要意义:①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②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6、世界城市化进程主要发生时间开始于工业革命之后,最早发生在英国。 7、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3

8、城市的不断发

展,使得地理环境

各要素发生不同

程度的变化:①生物栖息地改变,使得生物多样性减

少②大量的工业

废渣对城市土地

质量产生不良影

响③城市道路系

统和生产、生活设

施,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影响降水、径流、蒸发、渗透等环节④工业废气等使城市气候出现“热岛效应”。 9、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等措施,使得环境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能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过快的城市化就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

10、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

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具体实施:①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②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第三章 农业地域类型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机械、劳动力、生产习惯。

分布: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生产对象:小麦和羊。

特点:①生产规模大 ②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④农场内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⑤合理高效的农事安排

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区位条件 ②地势平坦开阔(中部平原)

③灌溉条件好 ④土壤肥沃

4

②交通发达便利 ③面向国际市场

④机械化水平高 ⑤技术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 ⑥政府鼓励扶持

限制因素:水源

分布: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作物:水稻。

特点:①小农经营 ②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区位条件

、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土壤肥沃

劳动力丰富,②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③人均耕地少,水稻种

植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④稻米是本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单产高,商品率低的原因: 精耕细作;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受传统观念制约及经济水平的制约;人口

众多。

小麦和玉米。

②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②地势平坦开阔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土壤肥沃

②市场广阔 ③地广人稀 ④机械化水平高

⑤农业科技先进

美国中部平原。 作物:小麦和玉米。

特点:①生产规模大 ②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④专业化程度高

区位条件 ②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③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④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黑土)

①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 ②市场广阔 ③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④工业发达,农业提供机械水平高 ⑤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分布:美国、阿根廷(牛)、澳大利亚、南非(羊)。 生产对象:牛、羊。

特点:①生产规模大 ②商品率高 ③专业化程度高

区位条件:①气候温和 ②草类茂盛、草质优良 ③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

④距海港近 (科技发达、灌溉水源充足)

分布: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地。 生产对象:奶牛。

特点:①商品率高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集约化程度高 ④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区位条件 ① 气候温凉多雨雾,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②地形平坦,利于牧草和饲料种植。

③经济发达,城市水平高,需求量增大 。

④人们有食用牛奶和奶制品的习惯。 (机械化水平高)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土地、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运输、科技、政策、劳动力。

2、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是:取最高利润(经济效益)。 3、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5

②交通发达便利 ③面向国际市场

④机械化水平高 ⑤技术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 ⑥政府鼓励扶持

限制因素:水源

分布: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作物:水稻。

特点:①小农经营 ②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区位条件

、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土壤肥沃

劳动力丰富,②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③人均耕地少,水稻种

植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④稻米是本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单产高,商品率低的原因: 精耕细作;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受传统观念制约及经济水平的制约;人口

众多。

小麦和玉米。

②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②地势平坦开阔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土壤肥沃

②市场广阔 ③地广人稀 ④机械化水平高

⑤农业科技先进

美国中部平原。 作物:小麦和玉米。

特点:①生产规模大 ②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④专业化程度高

区位条件 ②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③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④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黑土)

①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 ②市场广阔 ③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④工业

发达,农业提供机械水平高 ⑤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分布:美国、阿根廷(牛)、澳大利亚、南非(羊)。 生产对象:牛、羊。

特点:①生产规模大 ②商品率高 ③专业化程度高

区位条件:①气候温和 ②草类茂盛、草质优良 ③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

④距海港近 (科技发达、灌溉水源充足)

分布: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地。 生产对象:奶牛。

特点:①商品率高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集约化程度高 ④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区位条件 ① 气候温凉多雨雾,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②地形平坦,利于牧草和饲料种植。

③经济发达,城市水平高,需求量增大 。

④人们有食用牛奶和奶制品的习惯。 (机械化水平高)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土地、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运输、科技、政策、劳动力。

2、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是:取最高利润(经济效益)。

3、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5

4、工业区位的选择

鞍钢区位特点:近煤铁产地→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 原料导向型工业

宝钢区位特点:海陆交通便利,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进口;煤来自安徽淮南、山西等地。→接

近消费市场 市场导向型工业

5、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近煤型→近铁型→临海型(市场)

6、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进步、环境保护因素、政策的变化、乡土情感、企业决策者的

理念和心理因素。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②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2、工业集聚:①专业化的工业集聚 ②公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

工业集聚优势: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

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

3、工业地域: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地在

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而形成的工业地域类型,或者

是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工业地域的分类:(1)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特点:面积广,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如:

钢铁工业城——鞍山、石油城——大庆、汽车城——十堰

(2)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特点:工业联系简单, 规模小,工厂少。如面粉厂、制糖厂、糕

点厂、糖果厂

4、工业分散:指工厂企业之间及工业之间相距趋远的现象。

5、工业分散的原因:(1)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

(2)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件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

6、工业分散的目的: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7、工业地域联系:由于工业的分散现象,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

8、工业地域联系的方式: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

代表性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中国辽中南地区等

形成条件:丰富的煤或铁等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

特点:传统工业为主、大型企业为核心、分布高度集中、规模大

6

代表性工业: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

存在的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20世纪,70年代开始衰落

2、纳鲁尔区的区位优势: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较近;③充足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

3、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老工业区发展

趋于饱和状态 ;⑤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鲁尔区的综合整治:①调整工业结构;②调整工业布局;③发展第三产业:④优化环境

5、辽中南工业区区位优势:①交通便利;②自然资源丰富;③消费市场广阔;④劳动力充足

6、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丰富的自然资源

7、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8、新工业区:

代表性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的九州岛——“硅岛”、英国的苏

格兰、中国的“中关村”、印度的“班加罗尔”

特征:a、时间新:20世纪50年代后;b、地区新:乡村地区;

c、组织形式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9、意大利新工业区特点:(中部和东北部)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生产高度专业化④企业分布在

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⑤集中了大量同类和相关企业

10、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密切协作

工业小区独特的优势:专业分工明确、独立经营

规模生产、增强竞争

11、高技术工业的生产特点:①从业人员知识和技能水平高②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③研发费用高④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12、“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③交通便捷

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⑤市场稳定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7

1、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集装箱运输)。

2、交通运输网:

形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构成要素:交通点和交通线

两种基本形式: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两种及其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

三个层次:省级、大区级、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3、交通运输布局影响因素:经济(主导因素)、社会(主导因素)、技术、自然等因素

4、建设南昆铁路的影响因素与意义

影响因素:

从经济方面分析:沿线地区矿产、旅游资源丰富,对带动和繁荣沿线地区经济以及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有重要意义

从社会方面分析: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多,沿途城市众多 ,对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脱贫致

富具有重要意义

从自然方面分析:穿过云贵高原,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水文条件复杂;沿途经过喀斯特地

貌区和强地震区;受季风影响,气候复杂多变

从技术方面分析:技术的发展为修建铁路提供了保障

意 义:

经济意义:促进西南内陆和南部沿海地区经济交往和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政治意义: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西南地区的脱贫步伐

战略意义:有利于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的影响:

①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如:湖南株洲市、日本筑波

②一个地区的聚落空间形态随该地区主要的交通线变化而变化a.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如:浙江嘉兴;b.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如:扬州、济宁。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①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商业网点密度大;

②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3、商业网点分布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

交通原则(城市道路交叉点、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8

1、人类与环境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

的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生活消费)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2、环境问题的表现:

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

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环境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相关,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

3、环境问题危害:

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已经危及人类生存;

局域性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事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4、环境问题表现:

地区差异:城市:环境污染; 乡村:生态破坏;

国家差异: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体现在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

↓ 污染转移

发展中国家:以生态破坏为主。体现为人口快速增长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5、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6、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7、可持续发展原则:

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的公平;

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自然资源短缺;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2、发展总体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①发展集约型经济;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③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

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4、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工业生产模式——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

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

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

清洁生产过程中也会有废弃物产生,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较少。

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发展种植业与林、

牧、副、渔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一种社会、

经济与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

5、留民营生态农业主要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2)实行综合循环利用;(3)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9

2016年笔记——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1、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在农业文明之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农业文明的出现,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人口增长仍是缓慢;产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

3、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4、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5、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如:俄罗斯,德国。(负增长)

6、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①政治上的独立②民族经济的发展③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④人口死亡率下降。

7、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8、

9、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度阶段;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就认为我国处在现代性) 10、发达国家推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1、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低,但是每年新增人口数大。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机械增长)。 2

3、人口迁移作用: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

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

发展;

1

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②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7、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多用于研究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如土地资源。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最多能够养活多少人)

3、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主要因素,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

平(负相关)。

4、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

5、环境人口容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确定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具有相对确定性。

6、人口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5、中国的人口的合理容量是7亿。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功能区:各项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功能区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2、城市中的一般功能区有

3、住宅区:土地利用方式最广泛的功能区是住宅区,一般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4、商业区:多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主要为点状或条带状分布。 5、中心商务区(CBD):①多形成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②不但是商业活动中心而且还是服务中心③外观上表现为建筑物高大稠密。

6、工业区:城市内部工业相互集聚而形成;主要分布地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捷的地区。 7、城市地域结构: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8、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9、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付出租金的高低;一般来说,用地的付租能力表现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经济因素: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

社会因素:①收入:工资水平的不同会导致住宅区分化;②知名度: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

声誉,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③种族、宗教信仰:由于种族或宗教团体的优势,往往会形成种族聚居区。

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规划城市,引导或划定不同的功能区。

2

1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展变化

早期:功能空间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的自然团聚;

达一定规模之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12、城市规划一般原则

①商业区: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

②工业区:有污染的,位于河流的下游和远离住宅区的下风向;污染小的可布局在住宅区附近。

③住宅区:低级的,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附近;高级的,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环境

好。 住宅区和工业区之间有防护带(绿化带)

大气污染——风向:①单一风向:主导风的下风向;②季风:位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③多种风向:最小

风频的上风地带

水污染——位于河流的下游。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通常是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的;

一般等级划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影响因素: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交通条件

3、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的三个主要环节:相离的圆形、相切的圆形和嵌套六边形。 4、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第三节 城市化

1、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人口迁移动力: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地区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受自然灾害影响大,收

入低、社会服务短缺等。

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主要包括:城市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社会

福利保障程度高等。

3、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城市化表现: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

移)。

5、城市化的重要意义:①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②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6、世界城市化进程主要发生时间开始于工业革命之后,最早发生在英国。 7、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3

8、城市的不断发

展,使得地理环境

各要素发生不同

程度的变化:①生物栖息地改变,使得生物多样性减

少②大量的工业

废渣对城市土地

质量产生不良影

响③城市道路系

统和生产、生活设

施,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影响降水、径流、蒸发、渗透等环节④工业废气等使城市气候出现“热岛效应”。 9、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等措施,使得环境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能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过快的城市化就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

10、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

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具体实施:①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②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第三章 农业地域类型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机械、劳动力、生产习惯。

分布: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生产对象:小麦和羊。

特点:①生产规模大 ②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④农场内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⑤合理高效的农事安排

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区位条件 ②地势平坦开阔(中部平原)

③灌溉条件好 ④土壤肥沃

4

②交通发达便利 ③面向国际市场

④机械化水平高 ⑤技术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 ⑥政府鼓励扶持

限制因素:水源

分布: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作物:水稻。

特点:①小农经营 ②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区位条件

、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土壤肥沃

劳动力丰富,②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③人均耕地少,水稻种

植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④稻米是本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单产高,商品率低的原因: 精耕细作;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受传统观念制约及经济水平的制约;人口

众多。

小麦和玉米。

②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②地势平坦开阔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土壤肥沃

②市场广阔 ③地广人稀 ④机械化水平高

⑤农业科技先进

美国中部平原。 作物:小麦和玉米。

特点:①生产规模大 ②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④专业化程度高

区位条件 ②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③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④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黑土)

①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 ②市场广阔 ③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④工业发达,农业提供机械水平高 ⑤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分布:美国、阿根廷(牛)、澳大利亚、南非(羊)。 生产对象:牛、羊。

特点:①生产规模大 ②商品率高 ③专业化程度高

区位条件:①气候温和 ②草类茂盛、草质优良 ③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

④距海港近 (科技发达、灌溉水源充足)

分布: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地。 生产对象:奶牛。

特点:①商品率高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集约化程度高 ④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区位条件 ① 气候温凉多雨雾,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②地形平坦,利于牧草和饲料种植。

③经济发达,城市水平高,需求量增大 。

④人们有食用牛奶和奶制品的习惯。 (机械化水平高)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土地、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运输、科技、政策、劳动力。

2、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是:取最高利润(经济效益)。 3、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5

②交通发达便利 ③面向国际市场

④机械化水平高 ⑤技术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 ⑥政府鼓励扶持

限制因素:水源

分布: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作物:水稻。

特点:①小农经营 ②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区位条件

、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土壤肥沃

劳动力丰富,②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③人均耕地少,水稻种

植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④稻米是本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单产高,商品率低的原因: 精耕细作;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受传统观念制约及经济水平的制约;人口

众多。

小麦和玉米。

②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②地势平坦开阔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土壤肥沃

②市场广阔 ③地广人稀 ④机械化水平高

⑤农业科技先进

美国中部平原。 作物:小麦和玉米。

特点:①生产规模大 ②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④专业化程度高

区位条件 ②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③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④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黑土)

①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 ②市场广阔 ③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④工业

发达,农业提供机械水平高 ⑤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分布:美国、阿根廷(牛)、澳大利亚、南非(羊)。 生产对象:牛、羊。

特点:①生产规模大 ②商品率高 ③专业化程度高

区位条件:①气候温和 ②草类茂盛、草质优良 ③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

④距海港近 (科技发达、灌溉水源充足)

分布: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地。 生产对象:奶牛。

特点:①商品率高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集约化程度高 ④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区位条件 ① 气候温凉多雨雾,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②地形平坦,利于牧草和饲料种植。

③经济发达,城市水平高,需求量增大 。

④人们有食用牛奶和奶制品的习惯。 (机械化水平高)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土地、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运输、科技、政策、劳动力。

2、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是:取最高利润(经济效益)。

3、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5

4、工业区位的选择

鞍钢区位特点:近煤铁产地→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 原料导向型工业

宝钢区位特点:海陆交通便利,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进口;煤来自安徽淮南、山西等地。→接

近消费市场 市场导向型工业

5、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近煤型→近铁型→临海型(市场)

6、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进步、环境保护因素、政策的变化、乡土情感、企业决策者的

理念和心理因素。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②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2、工业集聚:①专业化的工业集聚 ②公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

工业集聚优势: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

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

3、工业地域: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地在

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而形成的工业地域类型,或者

是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工业地域的分类:(1)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特点:面积广,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如:

钢铁工业城——鞍山、石油城——大庆、汽车城——十堰

(2)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特点:工业联系简单, 规模小,工厂少。如面粉厂、制糖厂、糕

点厂、糖果厂

4、工业分散:指工厂企业之间及工业之间相距趋远的现象。

5、工业分散的原因:(1)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

(2)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件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

6、工业分散的目的: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7、工业地域联系:由于工业的分散现象,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

8、工业地域联系的方式: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

代表性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中国辽中南地区等

形成条件:丰富的煤或铁等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

特点:传统工业为主、大型企业为核心、分布高度集中、规模大

6

代表性工业: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

存在的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20世纪,70年代开始衰落

2、纳鲁尔区的区位优势: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较近;③充足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

3、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老工业区发展

趋于饱和状态 ;⑤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鲁尔区的综合整治:①调整工业结构;②调整工业布局;③发展第三产业:④优化环境

5、辽中南工业区区位优势:①交通便利;②自然资源丰富;③消费市场广阔;④劳动力充足

6、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丰富的自然资源

7、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8、新工业区:

代表性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的九州岛——“硅岛”、英国的苏

格兰、中国的“中关村”、印度的“班加罗尔”

特征:a、时间新:20世纪50年代后;b、地区新:乡村地区;

c、组织形式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9、意大利新工业区特点:(中部和东北部)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生产高度专业化④企业分布在

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⑤集中了大量同类和相关企业

10、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密切协作

工业小区独特的优势:专业分工明确、独立经营

规模生产、增强竞争

11、高技术工业的生产特点:①从业人员知识和技能水平高②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③研发费用高④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12、“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③交通便捷

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⑤市场稳定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7

1、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集装箱运输)。

2、交通运输网:

形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构成要素:交通点和交通线

两种基本形式: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两种及其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

三个层次:省级、大区级、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3、交通运输布局影响因素:经济(主导因素)、社会(主导因素)、技术、自然等因素

4、建设南昆铁路的影响因素与意义

影响因素:

从经济方面分析:沿线地区矿产、旅游资源丰富,对带动和繁荣沿线地区经济以及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有重要意义

从社会方面分析: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多,沿途城市众多 ,对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脱贫致

富具有重要意义

从自然方面分析:穿过云贵高原,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水文条件复杂;沿途经过喀斯特地

貌区和强地震区;受季风影响,气候复杂多变

从技术方面分析:技术的发展为修建铁路提供了保障

意 义:

经济意义:促进西南内陆和南部沿海地区经济交往和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政治意义: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西南地区的脱贫步伐

战略意义:有利于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的影响:

①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如:湖南株洲市、日本筑波

②一个地区的聚落空间形态随该地区主要的交通线变化而变化a.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如:浙江嘉兴;b.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如:扬州、济宁。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①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商业网点密度大;

②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3、商业网点分布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

交通原则(城市道路交叉点、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8

1、人类与环境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

的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生活消费)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2、环境问题的表现:

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

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环境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相关,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

3、环境问题危害:

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已经危及人类生存;

局域性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事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4、环境问题表现:

地区差异:城市:环境污染; 乡村:生态破坏;

国家差异: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体现在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

↓ 污染转移

发展中国家:以生态破坏为主。体现为人口快速增长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5、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6、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7、可持续发展原则:

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的公平;

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自然资源短缺;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2、发展总体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①发展集约型经济;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③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

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4、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工业生产模式——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

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

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

清洁生产过程中也会有废弃物产生,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较少。

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发展种植业与林、

牧、副、渔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一种社会、

经济与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

5、留民营生态农业主要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2)实行综合循环利用;(3)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9


相关内容

  • 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邹少华
  • 2014年第1期 教学动态 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邹少华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结构的思维工具,能够将思维过程可视化,把纷繁复杂的文字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整体性与局部性相互联系统一的特点与高中地理学科的性质不谋而合.本文以二者的结合为出发点,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 ...

  • 必修三笔记
  • 必修三笔记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 ...

  • 必修一地理学习笔记
  • 必修一地理学习笔记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在宇宙中 一.宇宙的天体 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人造卫星„„ ⒉天体系统 球 银河系 总星系 河外星系 ⒊恒星.星云 炽热气体a.恒星自身发光 体 b.星云--云雾状的天体 ⒋太阳外部结构 光球-- 色球-- ...

  • 高一地理下学期(必修二)教学计划
  •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综合高中部:马学瑞 新的学期,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 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 .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及部分区域地理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 ...

  • 地理必修3笔记
  • 第一章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具有一定的界线 明确界线:国界 省界 模糊界线:气候区 植被区 2.区域内有相似性.连续性;区域间有差异性 3.区域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 1.区域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水 ...

  • 必修三地理复习笔记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

  • 高中地理必修3笔记
  • 必修三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区域划分体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即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客 ...

  • 高考研讨会
  • 2015年高考研讨会摘要 一.分析篇 1.高频考点出现在:高中必修Ⅰ(自然因素).Ⅱ(区位条件) 初中地理(①等高线地形图②区域定位③气候要素) 2.等值线图,考试不要求读值,强调用,尤其是对生活的影响. 3.地球运动.区位定位是地理学科的专业特色,考题存在湘派人派之争.2015年湘派占优势. 二. ...

  • 读书笔记(学会读书)
  • ①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5. 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 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 ②莫雷. 教育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学案是教师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