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变化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怎样变化

1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张梨 学号10650142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国家、民族、文化,而且同一国家、民族、文化的人也千差万别,要说清楚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的确十分困难。不过,总体而言,中国形象总是有一些关键的点,它们是整个国家形象的关键部分,它们直接影响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关键的点描述出来,也就差不多呈现了一个大致的中国国家形象了。这些关键点,也是构成国家形象的维度。具体而言,这些中国形象的关键点存在于中国自近代以来纵向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也体现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不同领域的横向维度。 西方看中国形象总得经历了一个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的过程。自《马可•波罗行纪》,中国就受到了西方人的景仰。当时西方社会正处于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整个西方物质匮乏,贫穷落后,王权衰微,社会动荡不安,而当时的元朝富强、繁荣,但是有很多西方的商人和传教士来到中国,然后写游记等作品来写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其作品中不乏有很多夸张和虚构成分,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马可·波罗游记》,那时候的中国是一个由马可·波罗在他游记中创造的“真实乌托邦”形象,也正是马可·波罗的描绘,使西方人对中国充满无限想象。其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财富和强大有力的君权,这是贫穷、动荡的西方人最为向往和羡慕的。因而当时的中国在西方人眼里是典型的“乌托邦”形象。

18世纪70年代之前,欧洲对于中国的社会集体想象物主要是正

面的,但是少数作家的创作中,中国形象却与社会集体想象物相反的。如孟德斯鸠《法的精神》总体上把中国政府看成专制的;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嘲讽中国人缺乏“斗争精神”;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续编》等作品中把中国人描述为贫困、奸诈、愚昧而又自以为是。再如18世纪70年代之后,欧洲对于中国人的社会集体想象物主要是负面的,但是普希金的诗歌中却对“中国花园”、“中国长城”和“中国人”充满赞美之情。

而到了17世纪启蒙运动时代,中国和乌托邦形象只是为了批判本国的现状,中国的乌托邦现实假的乌托邦形象。1250年到1750年前后,西方塑造的中国形象是乌托邦的,肯定和美化的成分多,这是由这一个时期西方文化的需要所决定的。处于现代性萌发阶段的西方文化更多的是关心异己世界的超越性和批判性价值,而一个完美的世界可是使西方文化超越自身和改造自身。启蒙运动使中国形象向负面转化,中国形象中否定性的内容越来越多。这是中国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他者”出现,不是要昭示西方文化的缺憾,而是要印证西方文化的完美和优越。 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形象就全面变成了“乌托邦的意识形态”,完全是负面的,1966年文革时期的中国唯一一次成为西方人眼中的真正乌托邦,1968年西欧发生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时,学生们非常重视中国。他们认为只有中国才有真正的人道,并视中国为一种不满现实的理想主义情怀,从而想象出一个具有“真正的人道”的中国,而这显然并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历史事实。

总而言之,西方人看中国总得经历了一个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的过程。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怎样变化

1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张梨 学号10650142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国家、民族、文化,而且同一国家、民族、文化的人也千差万别,要说清楚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的确十分困难。不过,总体而言,中国形象总是有一些关键的点,它们是整个国家形象的关键部分,它们直接影响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关键的点描述出来,也就差不多呈现了一个大致的中国国家形象了。这些关键点,也是构成国家形象的维度。具体而言,这些中国形象的关键点存在于中国自近代以来纵向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也体现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不同领域的横向维度。 西方看中国形象总得经历了一个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的过程。自《马可•波罗行纪》,中国就受到了西方人的景仰。当时西方社会正处于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整个西方物质匮乏,贫穷落后,王权衰微,社会动荡不安,而当时的元朝富强、繁荣,但是有很多西方的商人和传教士来到中国,然后写游记等作品来写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其作品中不乏有很多夸张和虚构成分,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马可·波罗游记》,那时候的中国是一个由马可·波罗在他游记中创造的“真实乌托邦”形象,也正是马可·波罗的描绘,使西方人对中国充满无限想象。其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财富和强大有力的君权,这是贫穷、动荡的西方人最为向往和羡慕的。因而当时的中国在西方人眼里是典型的“乌托邦”形象。

18世纪70年代之前,欧洲对于中国的社会集体想象物主要是正

面的,但是少数作家的创作中,中国形象却与社会集体想象物相反的。如孟德斯鸠《法的精神》总体上把中国政府看成专制的;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嘲讽中国人缺乏“斗争精神”;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续编》等作品中把中国人描述为贫困、奸诈、愚昧而又自以为是。再如18世纪70年代之后,欧洲对于中国人的社会集体想象物主要是负面的,但是普希金的诗歌中却对“中国花园”、“中国长城”和“中国人”充满赞美之情。

而到了17世纪启蒙运动时代,中国和乌托邦形象只是为了批判本国的现状,中国的乌托邦现实假的乌托邦形象。1250年到1750年前后,西方塑造的中国形象是乌托邦的,肯定和美化的成分多,这是由这一个时期西方文化的需要所决定的。处于现代性萌发阶段的西方文化更多的是关心异己世界的超越性和批判性价值,而一个完美的世界可是使西方文化超越自身和改造自身。启蒙运动使中国形象向负面转化,中国形象中否定性的内容越来越多。这是中国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他者”出现,不是要昭示西方文化的缺憾,而是要印证西方文化的完美和优越。 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形象就全面变成了“乌托邦的意识形态”,完全是负面的,1966年文革时期的中国唯一一次成为西方人眼中的真正乌托邦,1968年西欧发生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时,学生们非常重视中国。他们认为只有中国才有真正的人道,并视中国为一种不满现实的理想主义情怀,从而想象出一个具有“真正的人道”的中国,而这显然并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历史事实。

总而言之,西方人看中国总得经历了一个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的过程。


相关内容

  • 上海还是国际大都市吗?
  • 美国时代广场正在展示来自中国的形象广告,而作为中国的代表城市的上海,在国际人士眼中有着怎样的形象?上海还是国际大都市吗? "如果用一个单词来形容上海,你会选择什么?" 有60人认为用"增长和发展" (Growth & development)来形容上海 ...

  • 作 文--并列式结构
  • 作 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 ...

  • 四明浮槎客笔下的日本
  • 异国形象:作为兽类的日本 --四明浮槎客笔下的日本 张哲俊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内容提要:晚清以来很多中国人踏上了日本的土地,亲身体验文献中早已知道的日本.可是文献的日本与现实的日本有差距.四明浮槎客就以想象的日本解读眼前的日本,时时以儒家思想作为解读日本的标准,结果在他眼中呈现的日本是兽类形象 ...

  • 八年级综合训练题及答案(一)
  • 单元过关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一共16小题,每题1分,共16分) 1.1839年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B.光绪帝 C.郑成功 D.戚继光 2.中英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A.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B.1840年8月至 1842年6月 C.1839年6月至184 ...

  • 我眼中的鲁迅
  • 我眼中的鲁迅 摘要:提起鲁迅,似乎大多人的思维都被已经被统一了,即鲁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鲁迅的一生辉煌而伟大,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想说,鲁迅除了身上的这些光环与头衔,他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丈夫.朋友.所以我想谈一谈我眼中一个很平凡的鲁迅,一个生活中的鲁迅. ...

  • 向外国人眼中的不文明中国人说"不"作文 700字
  • 现在,国内很流行去国外旅游.然而,在我们享受这异域风情时,有没有注意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虽是少数中国人的"杰作",但他们的这种行为却是给13亿中国人抹黑,要知道,中国人在外国的不文明行为,已经引起了外国人的非议. 老师说过一个例子:外国有些像不要大声喧哗这样的牌 ...

  • 古人眼中的地狱是怎样的? 818古代眼中的层地狱
  • 地狱是什么?他是怎么来的?古人在什么时候拥有了这种观念?本期小编将带大家去看看古人地狱观念的形成. 其实,地狱观念并不是传统中国原本就有的.这一观念,要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才逐渐形成.当然,地狱观念得以成型,也与中国传统的灵魂不死观念分不开.从考古发掘来看,灵魂不死的观念至少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存在.在有 ...

  • 处处有惊喜--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北方筑墙城市
  • 中国北方筑墙城市概述 ◆ ◆ ◆ 文 | 喜仁龙 所有人都听说过中国的万里长城,但大多数人仅仅将它视为单纯的历史遗迹,是源于古老帝王狂热幻想的壮丽废墟.就像中国的其他事物一样,人们普遍认为长城已经自然地走向了衰败的命途,并且其数百年来的实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错觉.这完全是一种误解.长城是中国少 ...

  • 外国人眼中的高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Gaokao from foreigners' perspective 外国人眼中的高考 Allegedly the world's largest high-stakes test featuring cramming and intense exam preparation, the gaok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