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临眺赏析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

1.汉江: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经湖北省至汉阳入长江。临眺:登高望远。一作

2.楚塞:指襄阳一带的汉水,因其在古楚国之北境,故称楚塞。三湘:湘水合漓水称漓湘,合蒸水称蒸湘,合潇水称潇湘,故又称三湘。此当泛指洞庭湖南北诸流域。

3.荆门:《水经注·江水》(卷三十四):

4.“江流”句:极言汉江的浩淼。

5.“山色”句写在江边眺望远山,山色若有若无。

6.郡邑两句:言水势浩瀚,波澜动荡,使人觉得眼前的郡邑好像都漂游浮动起来,远处的天空似乎也在浮荡。

7.山翁:晋代将军山简,曾守襄阳。这里借指当时襄阳的地方长官。

译文

汉水流经楚塞,又接连折入三湘;

荆门汇合九派支流,与长江相通。

汉水浩瀚,好像是流到天地之外;

山色朦朦胧胧,远在虚无漂缈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

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激荡滚动。

襄阳的风景,确实叫人陶醉赞叹;

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解说

选自《王右丞集笺注》卷八。开元二十八年(740),40岁的王维调知南选,以殿中御使的身份去黔中等地任选补使,途经襄阳时作此。诗的前六句写临流远眺的景观和感受,既是写实,又充满想象,气象恢宏阔大,是历代文人写江汉景象的佳作。《瀛奎律髓》:

赏析

本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这首《汉江临眺》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 “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明明是水波在起伏,却给了人以前方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天空也在动荡的错觉。形象地渲染出了磅礴的水势。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

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

1.汉江: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经湖北省至汉阳入长江。临眺:登高望远。一作

2.楚塞:指襄阳一带的汉水,因其在古楚国之北境,故称楚塞。三湘:湘水合漓水称漓湘,合蒸水称蒸湘,合潇水称潇湘,故又称三湘。此当泛指洞庭湖南北诸流域。

3.荆门:《水经注·江水》(卷三十四):

4.“江流”句:极言汉江的浩淼。

5.“山色”句写在江边眺望远山,山色若有若无。

6.郡邑两句:言水势浩瀚,波澜动荡,使人觉得眼前的郡邑好像都漂游浮动起来,远处的天空似乎也在浮荡。

7.山翁:晋代将军山简,曾守襄阳。这里借指当时襄阳的地方长官。

译文

汉水流经楚塞,又接连折入三湘;

荆门汇合九派支流,与长江相通。

汉水浩瀚,好像是流到天地之外;

山色朦朦胧胧,远在虚无漂缈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

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激荡滚动。

襄阳的风景,确实叫人陶醉赞叹;

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解说

选自《王右丞集笺注》卷八。开元二十八年(740),40岁的王维调知南选,以殿中御使的身份去黔中等地任选补使,途经襄阳时作此。诗的前六句写临流远眺的景观和感受,既是写实,又充满想象,气象恢宏阔大,是历代文人写江汉景象的佳作。《瀛奎律髓》:

赏析

本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这首《汉江临眺》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 “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明明是水波在起伏,却给了人以前方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天空也在动荡的错觉。形象地渲染出了磅礴的水势。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

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


相关内容

  • 古诗渡汉江阅读答案_渡汉江翻译赏析_作者宋之问
  • 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宋之问.其古诗全文如下: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古诗渡汉江阅读答案_渡汉江翻译赏析_作者宋之问.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 ...

  • 汉江临泛习题及赏析
  •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 [赏析]: 这首<汉江临泛>可谓王维融画 ...

  • 初中诗词欣赏及练习1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开头四句形象描绘了苦闷彷徨的情形:金杯玉盘,佳肴美酒,身为酒鬼却无法下咽,坐立不安这."渡黄河""登太行"比喻努力实现自己的大抱负大目标,可是却四面碰壁是,道路不通,令人沮丧.7.8两句, ...

  • 大学语文教案12
  • 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教学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开元盛世" ,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诗歌创作领域也出 现大批优秀诗人, 写下内容异常丰富的诗歌. 其中田园山水诗和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占相当比重, 李白.杜甫也出现在这时.边塞诗人 ...

  • 汉江临眺[1]
  • 古诗赏析:<汉江临眺>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诗风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3.体悟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鉴赏古诗时展开想象,再造诗歌意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 ...

  • 初中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 初中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 ...

  • 古诗文赏析原稿
  • 初中课外古诗赏析 一.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 ...

  • 中考现代文文答题格式和诗歌赏析答题格式
  •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与古诗鉴赏攻关秘籍 考查现代文(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 说明文阅读的主要试题类型 一.内容概括题型 二.结构分析题型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四.词句理解题型 五.说明方法运用题型 六.语言品析题型 七.材料链接题型 八.开放拓展题型 一.内容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对某一 ...

  • 精典五言绝句赏析
  • 精典五言绝句赏析,由成功励志网收集,希望有关于精典五言绝句赏析的文章精典五言绝句赏析能对您有所帮助!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行宫--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