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创新成果估值市场交易活动日益频繁 科技评估更突出"绩效"

2016年10月10日 07:22

来源:中国经济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人参与0评论

上图 近期在北京举办的“标准与科技评估高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近200人。 经济日报记者 董碧娟摄

2016年诺贝尔奖从10月3日起陆续开奖。诺贝尔奖之所以备受世界瞩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评选标准十分严格,极具公信力。其实,不论是实验室里的前沿探索,还是市场一线的产品开发,都需要给予创新成果准确客观的评价。当前,创新活动日益复杂多元,人们对创新绩效的关注度不断增加,涉及创新成果估值的市场交易活动也日益频繁,因而对创新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挑战,我们究竟该怎样为创新成果打分?《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的专家。

科技评估更突出“绩效”

我国政府科研投入的大幅增长引起了对科研“绩效”的关注;制度化的评估工作已经融入了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指出,《“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把监测和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政府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随着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深入推进,制度化的评估工作已经融入了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从创新链的角度看基本实现了闭环,“决策—管理—评估—反馈—整改”在科技计划管理程序中基本体现。此外,对科技政策、创新战略的评估也得到重视,有关监测评估工作正在实施开展。

随着全社会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大幅增加,以及各类创新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大量涌现,涉及对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专业化评估和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社会化、市场化的科技评估机构近年来纷纷成立。“从总体上讲,这是需求导向、政策引导的结果,是值得鼓励和继续推进的方向。”李萌说。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王瑞军指出,近年来,中央政府明确提出要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机制,科技评估活动更加突出绩效概念。王瑞军列举了几个代表性的科技评估实践:比如开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中期评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25周年之际,进行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战略性科技绩效评估;在科研机构评估中,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完成对162家申报医院的实力评估,为相关部门提供重要参考;在人才评估上,连续6年开展了南京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评估。

“我国政府科研投入的大幅增长引起了对科研‘绩效’的关注,政策明确提出引入有效的评估体系加强问责和提升科研绩效。”王瑞军说,广泛开展科技评估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保障本国科研活动质量、优化管理体系的重要措施。

科技评估究竟有哪些基本原则呢?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研究员徐耀玲指出,“科技评估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有利于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用;可信;独立;客观;公正;责任;符合科技创新特点;专业;胜任;规范与安全;伦理与尊重”。

“科技评估在促进全社会科技创新、提高管理决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监督问责、提高绩效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徐耀玲说。

创新多元化加大评估难度

许多创新并不是技术层次的,比如商业模式创新;随着创新活动日益多元化,传统的测度评估方法面临挑战甚至失效

“科技较明确,但创新的内涵不明确。许多创新并不是技术层次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柳卸林认为,学术界、决策部门和实践部门都对创新内涵有不同的理解。由于创新意义不同,无法标准化,影响到相关的政策制订和学术发展,这是一个挑战。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新技术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兴起,使传统的测度评估方法面临挑战甚至失效。

“研究开发指标,可以衡量上个世纪的科技活动,但不适用于今天。”柳卸林举了一个例子:滴滴打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是共享经济的典范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代表。然而,若是按照传统的指标来衡量,比如专利拥有数量、研发投入等,滴滴公司不一定是高科技企业。

柳卸林说,当前,知识的生产和使用在逐渐分离。全球化与开放创新,使美国一些大企业减少了对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投入比重。与此同时,大学的衍生企业以及科学园区在研发投入上的作用逐渐增加。这种新趋势也在挑战着传统的创新评价方式。

“我们要谨慎引入科技与创新的测度与评估,政府部门不要把管理转化为简单的指标和评估。”柳卸林说,比如,专利作为创新评价指标的局限性不断增加。有人为了追求专利数量,把技术分拆为多个专利,或者把无价值的技术申请专利。根据研究,一旦一个变量被认为是好的指标,作为一个政策工具,这一指标会很快失去衡量变量的能力,因为它会改变相关人的行为,进而产生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一旦论文奖励从几千元到几万元,就会改变科研人员的工作方向,可能会造成学者们为论文工作,而不是为科学工作。

王瑞军指出了当前我国创新评价面临的几个挑战:传统的科技活动向创新活动转变,如何有效评价科技创新活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科技评估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拓展,在知识产权评估、价值评估、“双创”评估等方面需要不断发展;如何促进评估结果使用,使评估更好地支撑决策和政策制定;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对评估提出新要求,如“政府问责”“第三方评估”等,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在评估中恰当使用定量评估方法,等等。

“科技创新评估工作专业性很强,业务跨度大,综合性、复合性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知识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应用和实践,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 李萌说,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来说,现有的人员数量、结构和专业化水平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打造评价体系的“中国模式”

要结合我国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价体系,以更有效地推动创新

“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在变,科技创新评估的理论、范式也要相应地发展。”王瑞军建议,有关部门和地方要共同引导、扶持科技创新评估行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将评估进一步制度化并融入管理全链条。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需要在评估领域引入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合作,在评估中突出国际可比性。

当前,各方对发挥科技评估作用、有效支撑政府创新治理的共识,以及科技评估应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理念初步形成。《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明确提出,政府各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主要负责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监管,要建立统一的评估监管体系。

专家建议,我国要学习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评估理论、方法与案例,结合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形势,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估理论、方法和指标体系,发展出科技创新评估的“中国模式”。要推动科技评估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和加快出台科技评估的标准和规范,继续推进科技评估标准化组织建设。

当前,技术转移活动、金融投资等方面的创新评价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化、市场化的评估机构也迅速发展。对此,李萌强调,制定统一的评估规则和行为准则,构建好科技评估的基本制度和标准,加强规范发展十分重要。无论什么样的评估活动,都要保证质量和效益,也要避免形成恶性竞争,无序发展。这既是政府部门加强创新服务的要求,也是推动科技评估事业社会化发展的现实需求。

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需要合理的标准予以规范。徐耀玲指出,科技评估国家标准体系分基础层、通用层、专用层3个层面。基础层包括科技评估的基本术语、分类标准等;通用层包括管理类标准(如科技评估机构要求和行为准则)、技术方法类标准(如科技评估基本程序)、结果类标准(如科技评估报告基本规范);专用层包括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区域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评估。

“科技评估的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发展呼唤标准化。应根据科技评估活动的需求、特征和基本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标准化建设,促进科技评估发展,做到认识到位、表达到位、执行到位。”徐耀玲说。(经济日报记者 董碧娟)

2016年10月10日 07:22

来源:中国经济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人参与0评论

上图 近期在北京举办的“标准与科技评估高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近200人。 经济日报记者 董碧娟摄

2016年诺贝尔奖从10月3日起陆续开奖。诺贝尔奖之所以备受世界瞩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评选标准十分严格,极具公信力。其实,不论是实验室里的前沿探索,还是市场一线的产品开发,都需要给予创新成果准确客观的评价。当前,创新活动日益复杂多元,人们对创新绩效的关注度不断增加,涉及创新成果估值的市场交易活动也日益频繁,因而对创新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挑战,我们究竟该怎样为创新成果打分?《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的专家。

科技评估更突出“绩效”

我国政府科研投入的大幅增长引起了对科研“绩效”的关注;制度化的评估工作已经融入了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指出,《“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把监测和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政府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随着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深入推进,制度化的评估工作已经融入了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从创新链的角度看基本实现了闭环,“决策—管理—评估—反馈—整改”在科技计划管理程序中基本体现。此外,对科技政策、创新战略的评估也得到重视,有关监测评估工作正在实施开展。

随着全社会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大幅增加,以及各类创新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大量涌现,涉及对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专业化评估和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社会化、市场化的科技评估机构近年来纷纷成立。“从总体上讲,这是需求导向、政策引导的结果,是值得鼓励和继续推进的方向。”李萌说。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王瑞军指出,近年来,中央政府明确提出要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机制,科技评估活动更加突出绩效概念。王瑞军列举了几个代表性的科技评估实践:比如开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中期评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25周年之际,进行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战略性科技绩效评估;在科研机构评估中,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完成对162家申报医院的实力评估,为相关部门提供重要参考;在人才评估上,连续6年开展了南京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评估。

“我国政府科研投入的大幅增长引起了对科研‘绩效’的关注,政策明确提出引入有效的评估体系加强问责和提升科研绩效。”王瑞军说,广泛开展科技评估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保障本国科研活动质量、优化管理体系的重要措施。

科技评估究竟有哪些基本原则呢?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研究员徐耀玲指出,“科技评估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有利于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用;可信;独立;客观;公正;责任;符合科技创新特点;专业;胜任;规范与安全;伦理与尊重”。

“科技评估在促进全社会科技创新、提高管理决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监督问责、提高绩效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徐耀玲说。

创新多元化加大评估难度

许多创新并不是技术层次的,比如商业模式创新;随着创新活动日益多元化,传统的测度评估方法面临挑战甚至失效

“科技较明确,但创新的内涵不明确。许多创新并不是技术层次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柳卸林认为,学术界、决策部门和实践部门都对创新内涵有不同的理解。由于创新意义不同,无法标准化,影响到相关的政策制订和学术发展,这是一个挑战。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新技术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兴起,使传统的测度评估方法面临挑战甚至失效。

“研究开发指标,可以衡量上个世纪的科技活动,但不适用于今天。”柳卸林举了一个例子:滴滴打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是共享经济的典范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代表。然而,若是按照传统的指标来衡量,比如专利拥有数量、研发投入等,滴滴公司不一定是高科技企业。

柳卸林说,当前,知识的生产和使用在逐渐分离。全球化与开放创新,使美国一些大企业减少了对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投入比重。与此同时,大学的衍生企业以及科学园区在研发投入上的作用逐渐增加。这种新趋势也在挑战着传统的创新评价方式。

“我们要谨慎引入科技与创新的测度与评估,政府部门不要把管理转化为简单的指标和评估。”柳卸林说,比如,专利作为创新评价指标的局限性不断增加。有人为了追求专利数量,把技术分拆为多个专利,或者把无价值的技术申请专利。根据研究,一旦一个变量被认为是好的指标,作为一个政策工具,这一指标会很快失去衡量变量的能力,因为它会改变相关人的行为,进而产生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一旦论文奖励从几千元到几万元,就会改变科研人员的工作方向,可能会造成学者们为论文工作,而不是为科学工作。

王瑞军指出了当前我国创新评价面临的几个挑战:传统的科技活动向创新活动转变,如何有效评价科技创新活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科技评估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拓展,在知识产权评估、价值评估、“双创”评估等方面需要不断发展;如何促进评估结果使用,使评估更好地支撑决策和政策制定;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对评估提出新要求,如“政府问责”“第三方评估”等,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在评估中恰当使用定量评估方法,等等。

“科技创新评估工作专业性很强,业务跨度大,综合性、复合性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知识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应用和实践,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 李萌说,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来说,现有的人员数量、结构和专业化水平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打造评价体系的“中国模式”

要结合我国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价体系,以更有效地推动创新

“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在变,科技创新评估的理论、范式也要相应地发展。”王瑞军建议,有关部门和地方要共同引导、扶持科技创新评估行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将评估进一步制度化并融入管理全链条。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需要在评估领域引入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合作,在评估中突出国际可比性。

当前,各方对发挥科技评估作用、有效支撑政府创新治理的共识,以及科技评估应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理念初步形成。《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明确提出,政府各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主要负责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监管,要建立统一的评估监管体系。

专家建议,我国要学习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评估理论、方法与案例,结合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形势,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估理论、方法和指标体系,发展出科技创新评估的“中国模式”。要推动科技评估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和加快出台科技评估的标准和规范,继续推进科技评估标准化组织建设。

当前,技术转移活动、金融投资等方面的创新评价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化、市场化的评估机构也迅速发展。对此,李萌强调,制定统一的评估规则和行为准则,构建好科技评估的基本制度和标准,加强规范发展十分重要。无论什么样的评估活动,都要保证质量和效益,也要避免形成恶性竞争,无序发展。这既是政府部门加强创新服务的要求,也是推动科技评估事业社会化发展的现实需求。

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需要合理的标准予以规范。徐耀玲指出,科技评估国家标准体系分基础层、通用层、专用层3个层面。基础层包括科技评估的基本术语、分类标准等;通用层包括管理类标准(如科技评估机构要求和行为准则)、技术方法类标准(如科技评估基本程序)、结果类标准(如科技评估报告基本规范);专用层包括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区域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评估。

“科技评估的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发展呼唤标准化。应根据科技评估活动的需求、特征和基本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标准化建设,促进科技评估发展,做到认识到位、表达到位、执行到位。”徐耀玲说。(经济日报记者 董碧娟)


相关内容

  • 企业并购的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_谢纪刚
  • 第13卷第2期2014年4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Vol.13No.2 Apr.2014 兼并重组研究 主持人:张秋生 主持人语:兼并重组是企业间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在 ...

  •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投资管理办法
  •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投资管理办法 根据中国证监会基金部[2012]21号<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中小企业私募债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公司在<通知>前已经成立的基金可通过履行相应程序(包括修改基金合同.召开持有人大会等)投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在<通知>后成立的基金可根据基 ...

  • 公司估值方法(附:价值评估报告)
  • 最近在做公司价值评估,觉得下面这篇介绍还不错就发过来了,顺便在下面放一个价值评估报告,以供有兴趣的同学参考. ------------------------------------------------------------------------------------- 什么是公司估值 公 ...

  • 以敬民之心 行简政之道(建真言 谋实策 集众智 凝共识)
  • 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对下放的审批事项,要让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徐辉委员 多策根治庸政懒政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振兴 ...

  • 公司并购的财务问题
  • 公司并购的财务问题 摘要 国内外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战略.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融资支付及流动性风险上,没有对企业跨国并购中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概括,因此,本文按照跨国并购一般程序,力求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弥补现有文献的不足.本文首先从相关概念的界定出发,论述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 ...

  • 对银行业建设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的思考
  • 对银行业建设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的思考 熊坤立 张格 2011年11月17日 自市场诞生以来,如何管理市场风险成了参与者永远关注的话题.市场风险表现为各种价格波动,可分为股价.汇率.利率和商品价格四大类. 尽管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汇率.利率和商品价格这三种市场因子的波动性不断 ...

  • 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利弊分析
  • 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利弊分析 并购,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取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的一种经济行为.进入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浪潮愈演愈烈.发达国家强强联手进行兼并重组的案例层出不穷,德国戴姆勒-奔驰与美国克莱斯勒.法国雷诺与日本日产.德意志银行与美 ...

  •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析
  • 摘要:金融危机以来,企业经营面临更大的挑战.随着企业并购活动的活跃,运用相关的方法和工具对企业价值的衡量,已经成为学者和投资者的一项研究内容.据此,将通过描述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相关理论.应用所需的环境以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如何应用好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局 ...

  • 非常规无形资产评估界定与评估
  • 非常规无形资产评估界定与评估 汪海粟 目 录 概论 – 无形资产与经济转型 – 无形资产与知识经济 – 国内无形资产研究现状 – 无形资产评估趋势 – 无形资产评估挑战 – 关注异型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与转型经济 无形资产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经济范畴,同时也是以盈利为 目标的现代企业资本的重要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