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度的常识

美国制度的常识

一些美国制度的常识,因为发现,很多中国人,包括一些公知,都对美国制度缺乏常识,要么想象得太好,要么想象得太坏。

美国人每两年选一次国会议员,每四年选一次总统,都在同一天,定在11月第一个星期一之后的星期二,今年是11月6日。有的州、市也乘机在这一天搞地方选举。所以在大选投票日那天,美国公民除了选总统、副总统,还要选轮到换届的联邦议员、州议员、州、郡、市的各级政府官员、法官等。还要对某些问题进行公投。

例如加州今年要对是否要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进行公投(美国转基因食品目前都不标识)。难得能在一天把选民请来投票,该投的乘机都投了。

美国大选日为什么定在11月初?

当时美国还是农业社会,大部分选民是农民,11月初收割已结束,有时间去投票,冬天还没开始,没有暴风雪,便于旅行。为什么定在星期二?因从农场赶到投票点有的要坐一天的马车,星期天做礼拜,星期一赶路,星期二投票后,星期三在很多地方是集市日,可乘机做买卖。

11月6日是大选日,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提前去投票站或通过邮寄投票,免得大选日那天因故或因气候不好投不了票。有的州9月份起就可以投票了。奥巴马10月25日去芝加哥提前投票,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提前投票的总统。奥巴马想借此吸引更多人提前投票,因为上次提前投票的人多数都投了他的票。

美国总统选举算是直选还是间接选举?这要看是在什么层面上。在州的层面上,它是直选,一人一票统计出来的。但是在全国的层面上,它是间接选举,是根据各个州的选举结果综合起来的。也可以说,美国并不存在全国选举。

美国总统选举在全国范围内并不是直选,而是各州根据大选日选举结果派出选举人,在12月第2个星期三后的星期一到州首府投票选总统。选举人保证支持在该州获胜总统候选人,所以这一投票只是形式,个别倒戈的不影响大局。各州选举人人数与该州国会议员数相同,人口最多的州(加州)有最多的选举人数(55)。

加州有最多的选举人票数(55张),但是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都不会去那里竞选,这是因为加州历来都是民主党候选人获胜,没有必要去那里做无用功。大部分州都是这种肯定选民主党或共和党的所谓保险州,都被忽略了,受重视的是那些摇摆州,特别是俄亥俄、佛罗里达等票数多的摇摆州。

选举人制度是为了平衡大州和小州而设计的。美国人口最少的州是怀俄明,占美国人口的0.18%,但一个州人口再少,也能有3个选举人,占全国选举人(538个)的0.56%,显然很占便宜。人口最多的州加州占美国人口11.91%,选举人数55个,只占10.2%,亏了。而且大部分州是赢者通吃,小州就更重要了。

采取选举人制度,使得摇摆的小州显得重要,总统候选人都要去那里竞选,结果保险的大州无关紧要,被忽略了。但是如果采取直选,就会反过来,候选人只去人数多的大州竞选,小州就没人去了。所以二者各有利弊。美国历史上多次提出要改为直选总统,但都没有通过。

最终选举总统的选举人不能是联邦政府官员,他们由获胜的党派出,派的都是对党忠诚的党员,要保证只把票投给本党候选人。但在历史上也发生过个别选举人投票时倒戈的。有的州(例如密歇根)规定不忠的投票无效,但大部分州承认其有效,有24个州规定对不忠选举人进行处罚,但还无人因此受罚。

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选举人倒戈发生于1836年,由于获胜副总统候选人Richard Mentor Johnson 与一女黑人同居生子,弗吉尼亚州的23个选举人拒绝投票给他,导致总统选出了,副总统却没能获得足够的选举人票数。根据宪法改由参议院选举副总统,Johnson 还是当选。所以选举人倒戈从来没能改变选举结果。

最近的一次选举人不忠投票发生于2004年明尼苏达,但可能是那名选举人摆了乌龙,把应该投给总统候选人约翰·凯利的票投给了副总统候选人约翰·爱德华兹。由于明尼苏达选举人投票是秘密投的,没人知道是谁投错了。从那以后明尼苏达修改法律,选举人投票改为公开,而且不投给获胜候选人的票无效。

美国总统选举是分州举行的,除了2个州,谁赢谁获得该州所有票数。不管谁是候选人,有

些州(例如加州、纽约州)历来都是民主党候选人获胜,叫蓝州,有的州(例如得州)则历来都是共和党候选人获胜,叫红州。其他的州有时民主党获胜,有时共和党获胜,叫摇摆州。

历来选民主党候选人当总统的州(蓝州)分布在美国两岸和中西部,是美国经济发达、开放的地区,而历来选共和党候选人当总统的州(红州)分布在美国中部和南方,是美国经济落后、封闭、宗教势力强大的地区。

美国民主党是美国的左派、自由派,追求社会正义,政治理念属社会自由主义,共和党是右派、保守派,追求个人权利,政治理念属古典自由主义。但美国政党是松散的竞选组织,所以两个党内的成员都有左、右、中、中偏右、中偏左等派别。

注意,国外的左、右派划分和中国的刚好相反。

美国民主党的意识形态属于社会自由主义,希望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进行干预,提供福利以保证社会的公平,而共和党的意识形态属于古典自由主义,希望减少政府的干预。比如现在在是否要实行全民医保问题上,就很典型地表现出两党意识形态的差异。

美国民主党主席(全国委员会主席)不是奥巴马,而是来自佛罗里达州的众议员Debbie Wasserman Schultz。共和党主席不是罗姆尼,而是Reince Priebus。美国民主党、共和党只是松散的竞选组织,党主席并没有特殊权力,职责是协助本党候选人在全国和地方的选举。

美国民主党是美国的自由派,学界人士、专业人士、年轻人、妇女、工人、少数族裔、同性恋、宗教小派别等倾向于支持它。美国共和党是美国的保守派,商界人士、笃信宗教的人等倾向于支持它。(所谓倾向,指支持者占的比例较大)说美国某个党派代表某个群体的利益,是相对而言,是根据其提出的执政纲领、调查统计发现在某个群体中支持者人数相对较多,不是绝对的。

国际上通行用象征激情的红色代表自由派,用象征理性的蓝色代表保守派。以前美国媒体在对民主党、共和党用色上并不一致,但2000年起媒体突然统一用蓝色代表民主党(自由派),红色代表共和党(保守派),并获得了两党认可(例如民主党网页用蓝色条目,共和党用红色),这种用色和其他国家相反。

共和党在南北战争前夕成立,林肯是第一个共和党总统,当时共和党代表的是美国的自由派,

民主党发生分裂,其反奴隶制的自由派有的加入共和党,而为了对抗共和党,南方奴隶主及其同情者则加入民主党。所以当时民主党代表的是美国的保守派。与现在民主党代表自由派、共和党代表保守派的格局相反。

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共和党总统治下美国出现经济大萧条,民主党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政府干预市场的新政,反对新政的保守势力集中去了共和党,由此开始了延续至今的民主党基本代表自由派,共和党基本代表保守派的格局。

美国除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两个大党,还有一些小党派,例如自由党、社会党、绿党、社会主义工人党等,他们也会推出自己的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如果得到足够多的联署,个人也可以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上选票。当然最后结果是两大党的角逐,其他候选人则是乘机混个脸儿熟,为自己和所属党打知名度。

美国也有一个共产党,是合法政党。在1988年以前的总统选举中,美国共产党多次推出自己的总统、副总统候选人,最多时能获得十万张选票。自1988年开始,美国共产党不再推出自己的候选人,改而支持民主党候选人。现任美国共产党主席叫Sam Webb,几年前访问过中国,中国这边是总工会、妇联接待的。

国外说的政治左派指激进派、自由派,右派指保守派,在中国则相反,保守派被称为左派,自由派被称为右派。传统上共产党被归为左派,这是国内保守派被归为左派的历史原因。美国共产党认为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属资本主义政党,但民主党的理念与他们较为接近,都属左派,所以他们支持民主党候选人。

美国历史上有三届总统选举没有对手,第一、第二届全体选举人一致选举华盛顿当总统。第三次是1820年的选举,门罗总统要连任时,没有人出来和他竞争,全体选举人也都保证把票投给他,但是实际投票时有一个选举人倒戈,把票投给了约翰·昆西·亚当斯。这使得华盛顿成了唯一获得全部选票的总统。

美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总统选举不是2000年小布什和戈尔之争,而是1876年的选举。民主党候选人蒂尔登获得184张选举人票,共和党候选人海斯获得165张,但是还有南方三个州

共20张有争议,两党都宣布在这三个州获胜,表面上民主党获胜,但是在这三州民主党(代表南方势力)都出现了明目张胆的作假。最后是由国会两院和最高法院各派5人组成委员会解决20张选举人票的争端,表决的结果是以8:7决定把这20张票给共和党候选人海斯,海斯以1票之差(185:184)反败为胜成了总统。但是两党为此做了妥协,代表北方势力的共和党决定从南方撤军,结束了南北战争之后联邦在南方的重建工作。

大约只有60%的美国选民会参加总统选举投票。美国人每4年选一次总统,每2年选一次议员,选多了也就疲了。不投票的原因可以很多,比如觉得多一票少一票无所谓,选谁当总统没区别等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珍惜自己的投票权。如果要改变一人一票的制度,这些人也会不干的。

有人不愿去投票的原因是觉得不管谁上台,结果都会差不多。却不知这种“差不多”正是民主制度成熟的体现。如果换不同的人上台结果就大为不同,每四年或八年折腾一次,那还了得。

美国并不要求党员一定要选本党候选人当总统,叛党并不被认为是丢人的事。曾在老布什手下当过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在小布什手下当过国务卿的鲍威尔是共和党成员,还差点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因妻子反对没当成),但在2008年和今年他都公开支持奥巴马。

一个常见的误解是美国总统选举是间接选举,由选举人团选出,选民投票只是参照。事实上,州派出哪一党的选举人,是由选民投票结果来决定的。选举人是选民民意的执行者。所以虽然美国总统正式选举(由选举人团选出)是在12月,但选举结果等今天选民投完票就可知道。

有人说美国总统选举是由富人或华尔街操纵的,靠钱砸出来的,那怎么会出现大多数州历来只选某个党的候选人的现象呢?难道富人、华尔街把各个州刮分好了?人数最多的加州有最多的选举人票,历来选民主党,如果金钱对选举结果有决定性影响,共和党怎么从来不在那里砸钱把55张选举人票弄过来?

富翁、团体再有钱,每届选举给每位候选人的政治捐款额度也不能分别超过2500、5000美元,这正是为了防止富翁花钱买路、团体抛钱换政策。竞选经费的多少会影响美国大选,但也不是比谁钱多,并不是经费多的那方就会获胜,否则不用投票了,或不用做民意调查预测谁可能获

胜了,改比谁钱多就可以了。

美国政体已经相当稳定和成熟,所以大选时不会去争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之类的大问题,而是像能源政策、人工流产合法化、同性恋权益之类的非常具体的社会问题,它们同样与很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会不会让人工流产非法,不仅育龄男女要关心,有育龄子女的父母也要关心。

美国总统在就职时无需手按《圣经》向上帝宣誓,甚至连宣誓也不强求,可以以郑重声明代替。按照美国宪法第二款第一条的规定,总统就职誓词不带任何宗教色彩,全文为:“我谨庄严宣誓(或郑重声明),我一定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美国制度的常识

一些美国制度的常识,因为发现,很多中国人,包括一些公知,都对美国制度缺乏常识,要么想象得太好,要么想象得太坏。

美国人每两年选一次国会议员,每四年选一次总统,都在同一天,定在11月第一个星期一之后的星期二,今年是11月6日。有的州、市也乘机在这一天搞地方选举。所以在大选投票日那天,美国公民除了选总统、副总统,还要选轮到换届的联邦议员、州议员、州、郡、市的各级政府官员、法官等。还要对某些问题进行公投。

例如加州今年要对是否要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进行公投(美国转基因食品目前都不标识)。难得能在一天把选民请来投票,该投的乘机都投了。

美国大选日为什么定在11月初?

当时美国还是农业社会,大部分选民是农民,11月初收割已结束,有时间去投票,冬天还没开始,没有暴风雪,便于旅行。为什么定在星期二?因从农场赶到投票点有的要坐一天的马车,星期天做礼拜,星期一赶路,星期二投票后,星期三在很多地方是集市日,可乘机做买卖。

11月6日是大选日,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提前去投票站或通过邮寄投票,免得大选日那天因故或因气候不好投不了票。有的州9月份起就可以投票了。奥巴马10月25日去芝加哥提前投票,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提前投票的总统。奥巴马想借此吸引更多人提前投票,因为上次提前投票的人多数都投了他的票。

美国总统选举算是直选还是间接选举?这要看是在什么层面上。在州的层面上,它是直选,一人一票统计出来的。但是在全国的层面上,它是间接选举,是根据各个州的选举结果综合起来的。也可以说,美国并不存在全国选举。

美国总统选举在全国范围内并不是直选,而是各州根据大选日选举结果派出选举人,在12月第2个星期三后的星期一到州首府投票选总统。选举人保证支持在该州获胜总统候选人,所以这一投票只是形式,个别倒戈的不影响大局。各州选举人人数与该州国会议员数相同,人口最多的州(加州)有最多的选举人数(55)。

加州有最多的选举人票数(55张),但是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都不会去那里竞选,这是因为加州历来都是民主党候选人获胜,没有必要去那里做无用功。大部分州都是这种肯定选民主党或共和党的所谓保险州,都被忽略了,受重视的是那些摇摆州,特别是俄亥俄、佛罗里达等票数多的摇摆州。

选举人制度是为了平衡大州和小州而设计的。美国人口最少的州是怀俄明,占美国人口的0.18%,但一个州人口再少,也能有3个选举人,占全国选举人(538个)的0.56%,显然很占便宜。人口最多的州加州占美国人口11.91%,选举人数55个,只占10.2%,亏了。而且大部分州是赢者通吃,小州就更重要了。

采取选举人制度,使得摇摆的小州显得重要,总统候选人都要去那里竞选,结果保险的大州无关紧要,被忽略了。但是如果采取直选,就会反过来,候选人只去人数多的大州竞选,小州就没人去了。所以二者各有利弊。美国历史上多次提出要改为直选总统,但都没有通过。

最终选举总统的选举人不能是联邦政府官员,他们由获胜的党派出,派的都是对党忠诚的党员,要保证只把票投给本党候选人。但在历史上也发生过个别选举人投票时倒戈的。有的州(例如密歇根)规定不忠的投票无效,但大部分州承认其有效,有24个州规定对不忠选举人进行处罚,但还无人因此受罚。

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选举人倒戈发生于1836年,由于获胜副总统候选人Richard Mentor Johnson 与一女黑人同居生子,弗吉尼亚州的23个选举人拒绝投票给他,导致总统选出了,副总统却没能获得足够的选举人票数。根据宪法改由参议院选举副总统,Johnson 还是当选。所以选举人倒戈从来没能改变选举结果。

最近的一次选举人不忠投票发生于2004年明尼苏达,但可能是那名选举人摆了乌龙,把应该投给总统候选人约翰·凯利的票投给了副总统候选人约翰·爱德华兹。由于明尼苏达选举人投票是秘密投的,没人知道是谁投错了。从那以后明尼苏达修改法律,选举人投票改为公开,而且不投给获胜候选人的票无效。

美国总统选举是分州举行的,除了2个州,谁赢谁获得该州所有票数。不管谁是候选人,有

些州(例如加州、纽约州)历来都是民主党候选人获胜,叫蓝州,有的州(例如得州)则历来都是共和党候选人获胜,叫红州。其他的州有时民主党获胜,有时共和党获胜,叫摇摆州。

历来选民主党候选人当总统的州(蓝州)分布在美国两岸和中西部,是美国经济发达、开放的地区,而历来选共和党候选人当总统的州(红州)分布在美国中部和南方,是美国经济落后、封闭、宗教势力强大的地区。

美国民主党是美国的左派、自由派,追求社会正义,政治理念属社会自由主义,共和党是右派、保守派,追求个人权利,政治理念属古典自由主义。但美国政党是松散的竞选组织,所以两个党内的成员都有左、右、中、中偏右、中偏左等派别。

注意,国外的左、右派划分和中国的刚好相反。

美国民主党的意识形态属于社会自由主义,希望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进行干预,提供福利以保证社会的公平,而共和党的意识形态属于古典自由主义,希望减少政府的干预。比如现在在是否要实行全民医保问题上,就很典型地表现出两党意识形态的差异。

美国民主党主席(全国委员会主席)不是奥巴马,而是来自佛罗里达州的众议员Debbie Wasserman Schultz。共和党主席不是罗姆尼,而是Reince Priebus。美国民主党、共和党只是松散的竞选组织,党主席并没有特殊权力,职责是协助本党候选人在全国和地方的选举。

美国民主党是美国的自由派,学界人士、专业人士、年轻人、妇女、工人、少数族裔、同性恋、宗教小派别等倾向于支持它。美国共和党是美国的保守派,商界人士、笃信宗教的人等倾向于支持它。(所谓倾向,指支持者占的比例较大)说美国某个党派代表某个群体的利益,是相对而言,是根据其提出的执政纲领、调查统计发现在某个群体中支持者人数相对较多,不是绝对的。

国际上通行用象征激情的红色代表自由派,用象征理性的蓝色代表保守派。以前美国媒体在对民主党、共和党用色上并不一致,但2000年起媒体突然统一用蓝色代表民主党(自由派),红色代表共和党(保守派),并获得了两党认可(例如民主党网页用蓝色条目,共和党用红色),这种用色和其他国家相反。

共和党在南北战争前夕成立,林肯是第一个共和党总统,当时共和党代表的是美国的自由派,

民主党发生分裂,其反奴隶制的自由派有的加入共和党,而为了对抗共和党,南方奴隶主及其同情者则加入民主党。所以当时民主党代表的是美国的保守派。与现在民主党代表自由派、共和党代表保守派的格局相反。

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共和党总统治下美国出现经济大萧条,民主党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政府干预市场的新政,反对新政的保守势力集中去了共和党,由此开始了延续至今的民主党基本代表自由派,共和党基本代表保守派的格局。

美国除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两个大党,还有一些小党派,例如自由党、社会党、绿党、社会主义工人党等,他们也会推出自己的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如果得到足够多的联署,个人也可以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上选票。当然最后结果是两大党的角逐,其他候选人则是乘机混个脸儿熟,为自己和所属党打知名度。

美国也有一个共产党,是合法政党。在1988年以前的总统选举中,美国共产党多次推出自己的总统、副总统候选人,最多时能获得十万张选票。自1988年开始,美国共产党不再推出自己的候选人,改而支持民主党候选人。现任美国共产党主席叫Sam Webb,几年前访问过中国,中国这边是总工会、妇联接待的。

国外说的政治左派指激进派、自由派,右派指保守派,在中国则相反,保守派被称为左派,自由派被称为右派。传统上共产党被归为左派,这是国内保守派被归为左派的历史原因。美国共产党认为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属资本主义政党,但民主党的理念与他们较为接近,都属左派,所以他们支持民主党候选人。

美国历史上有三届总统选举没有对手,第一、第二届全体选举人一致选举华盛顿当总统。第三次是1820年的选举,门罗总统要连任时,没有人出来和他竞争,全体选举人也都保证把票投给他,但是实际投票时有一个选举人倒戈,把票投给了约翰·昆西·亚当斯。这使得华盛顿成了唯一获得全部选票的总统。

美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总统选举不是2000年小布什和戈尔之争,而是1876年的选举。民主党候选人蒂尔登获得184张选举人票,共和党候选人海斯获得165张,但是还有南方三个州

共20张有争议,两党都宣布在这三个州获胜,表面上民主党获胜,但是在这三州民主党(代表南方势力)都出现了明目张胆的作假。最后是由国会两院和最高法院各派5人组成委员会解决20张选举人票的争端,表决的结果是以8:7决定把这20张票给共和党候选人海斯,海斯以1票之差(185:184)反败为胜成了总统。但是两党为此做了妥协,代表北方势力的共和党决定从南方撤军,结束了南北战争之后联邦在南方的重建工作。

大约只有60%的美国选民会参加总统选举投票。美国人每4年选一次总统,每2年选一次议员,选多了也就疲了。不投票的原因可以很多,比如觉得多一票少一票无所谓,选谁当总统没区别等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珍惜自己的投票权。如果要改变一人一票的制度,这些人也会不干的。

有人不愿去投票的原因是觉得不管谁上台,结果都会差不多。却不知这种“差不多”正是民主制度成熟的体现。如果换不同的人上台结果就大为不同,每四年或八年折腾一次,那还了得。

美国并不要求党员一定要选本党候选人当总统,叛党并不被认为是丢人的事。曾在老布什手下当过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在小布什手下当过国务卿的鲍威尔是共和党成员,还差点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因妻子反对没当成),但在2008年和今年他都公开支持奥巴马。

一个常见的误解是美国总统选举是间接选举,由选举人团选出,选民投票只是参照。事实上,州派出哪一党的选举人,是由选民投票结果来决定的。选举人是选民民意的执行者。所以虽然美国总统正式选举(由选举人团选出)是在12月,但选举结果等今天选民投完票就可知道。

有人说美国总统选举是由富人或华尔街操纵的,靠钱砸出来的,那怎么会出现大多数州历来只选某个党的候选人的现象呢?难道富人、华尔街把各个州刮分好了?人数最多的加州有最多的选举人票,历来选民主党,如果金钱对选举结果有决定性影响,共和党怎么从来不在那里砸钱把55张选举人票弄过来?

富翁、团体再有钱,每届选举给每位候选人的政治捐款额度也不能分别超过2500、5000美元,这正是为了防止富翁花钱买路、团体抛钱换政策。竞选经费的多少会影响美国大选,但也不是比谁钱多,并不是经费多的那方就会获胜,否则不用投票了,或不用做民意调查预测谁可能获

胜了,改比谁钱多就可以了。

美国政体已经相当稳定和成熟,所以大选时不会去争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之类的大问题,而是像能源政策、人工流产合法化、同性恋权益之类的非常具体的社会问题,它们同样与很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会不会让人工流产非法,不仅育龄男女要关心,有育龄子女的父母也要关心。

美国总统在就职时无需手按《圣经》向上帝宣誓,甚至连宣誓也不强求,可以以郑重声明代替。按照美国宪法第二款第一条的规定,总统就职誓词不带任何宗教色彩,全文为:“我谨庄严宣誓(或郑重声明),我一定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相关内容

  • 美国军衔常识及"文艺兵"
  • 美军士兵军衔以及"文艺兵"简介 本文来自美国驻华使馆新浪博客 上周的博文"美军有多少位现役将军?哪个军种将军比例最高?"介绍了美军的军官制度,博文刊出后,读者提出了不少问题,比如有人想知道美军的士兵军衔制度,也有读者想知道美军有无类似中国军队文工团的军中乐团以 ...

  • 英语母语国文化常识[1]
  • ackground information~~ 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有6个: 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爱尔兰. 新西兰 首都:惠灵顿(Wellington),最大的城市:奥克兰(Auckland): 民族:白人,毛利人(Maoris): 国旗:新西兰是英联邦成员国,―米|字图案表明同英 ...

  • 英语母语国文化常识
  • 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有6个: 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爱尔兰. 新西兰 首都:惠灵顿(Wellington),最大的城市:奥克兰(Auckland): 民族:白人,毛利人(Maoris): 国旗:新西兰是英联邦成员国,―米|字图案表明同英国的传统关系:四颗星表示南十字星座,表明该国位于 ...

  • 编导制作类文艺常识
  • 1. 比彻.斯托是美国女作家,她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反映了美国蓄奴制度罪恶.反映美国南北战争的长篇小说 飘 后被改编成电影<乱世佳人>.轰动了世界.2. 惠待曼 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为 草叶集.此外,他还创造了"自由体"诗歌,是 ...

  • [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知识点解读
  • <国家与国际组织>知识点解读 专题一 国家与国家的管理形式 考点1:(了解)国家的性质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国家的性质又称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 ...

  • 当前中小学经济教育的现状及实施建议
  • 第29卷第7期(2009年)第24-27页 教育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Vol.29(2009)No.7P 24-P27 当前中小学经济教育的现状及实施建议 ■刘丽湘1,赖德胜1,裴秀芳2 摘要:梳理和总结当前国内外中小学经济教育的现状,可以让我们 ...

  • 经济学常识选修试题
  • 高中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综合测试题 (说明:本试题共分为Ⅰ.Ⅱ两卷,每卷75分,全卷150分.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上,斯密认为,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反之,交 ...

  • 历史常识题收集-一站到底题库
  • 历史常识题收集-一站到底题库 1.发动 2.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海地 3.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事件是发表了什么宣言? <共产党宣言> 4. 19世纪中期,深入探索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并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谁? 门捷列夫 5.原始农业时期,江南地区普遍种植水稻,黄河流 ...

  •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必背(2017)
  • 选修3 国家与国际组织 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1. 国家和国家性质 (1)国家的内涵: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