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测试技术]实践教学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原位测试技术》实践教学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摘要:为了响应教育部倡导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本文通过多年教学和实践的改进和总结,创建了新型的《原位测试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不仅兼顾了课程基础知识,而且着重强调实践应用的重要性,通过实践知识点的回顾、试验器材准备与校对、试验现场操作、试验资料整理与分析等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地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原位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动手操作和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兴致,奠定了实践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也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实践 教学 原位测试 试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独立存在,但又与之相辅相成。它的作用首先在于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达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形成既动手又动脑的目的,从而引发学生创新精神;其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原则,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比例,采用诸如实验室、网络、实践教学基地等现代先进的教学资源,千方百计地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同时,实践教学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原位测试技术》课程的特点

原位测试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和水利工程等领域,它是指在被测试对象的原始位置,在不破坏、不扰动或少扰动被测试或检测对象原有(天然)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现场试验手段测定特定的物理量,进而评价被测试对象的性能和状态。它是建立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的应用性学科,其内容不仅包含理论知识,而且更注重工程技术应用,故该学科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中的讲解与阐述,而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进行改革,使其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的特点,达到“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环节、突出专业特色”的教学目的。

3 实践教学的改革

3.1课堂教学内容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原位测试技术》工程应用性强的特点,重视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技术应用的教育贯彻于课程始终。在理论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教学模式多样化,采用板书、ppt 、flash 以及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讲授课程,除了讲授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外,着重讲授各种测试技术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以及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及其工程中的应用,然后以实际工程为依托,进行工程案例的分析与探讨,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启发同学们对该原位测试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认识与理解,这样不仅达到了该种测试技术与实际工程的有机结合,而且通过实际工程增强了学生对工程的认识感以及学习的趣味性和创新性。

3.2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

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实践教学两周的学时和课程要求制订了实习的要求: 第一,巩固充实课堂内掌握的知识,加强现场实践环节;

第二,熟悉钻探、取样和各种原位测试的仪器设备,学会现场鉴别、描述土样的技能;

第三,掌握钻探和各种原位测试的方法和技术要求,熟练资料整理的过程与方法,具有编写试验报告的能力。

根据实习内容的要求和实习时间,以及原位测试技术的特点以及工程应用的重要性,制订了实习内容,包括钻探、取样和各种原位测试方法,根据其特点划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钻探、取土样和标准贯入试验;第二单元,载荷试验;第三单元,静力触探试验与十字板剪切试验;第四单元,旁压试验与扁铲侧胀试验。每一个单元实习均在较为完善的实习基地进行,分别指派两名具体的指导老师负责。

将实习学生根据实习单元划分为四组,每个单元的实习指导老师固定不变,负责现场的讲解和指导,每个小组的学生每天通过自我的动手操作完成一个单元的现场实习。通过该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可实现小组化教学的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中去,达到人人能动手操作;通过现场实习,学生们在操作过程中深化了理论知识和培养了实践能力;通过亲身操作,发现了自身的问题并通过指导老师的辅导解决了问题,不仅从感性上增强了对原位测试技术的认识与理解,而且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动力和趣闻。

在现场操作结束后,进行为期三天的课堂讲解,分别由每位指导教师针对其负责的实习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不仅着重讲解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而且要以实际工程为依托进行报告编写的阐述并对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实际工程报告的形式完成实习报告。通过实习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以及实习报告的编写,学生不仅对该原位测试技术有一个融会贯通的全面理解与把握,而且为未来工作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4 结论

根据《原位测试技术》课程的特点,开展实践教学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实现了小组化实习教学,不仅锻炼了每位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和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趣味性和追求知识的感召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课堂知识与实际工程的有机结合能力。通过该教学体系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学生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能力大幅提高,就业优势非常明显,成为用人单位优先考虑的对象;与此同时,相关的兄弟院校不仅采用了我们的原位测试教材为教学教材,而且也相续开展了实践教学。故为了使大学生更加适应社会,满足社会对人才新的需要,加强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原位测试技术》实践教学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摘要:为了响应教育部倡导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本文通过多年教学和实践的改进和总结,创建了新型的《原位测试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不仅兼顾了课程基础知识,而且着重强调实践应用的重要性,通过实践知识点的回顾、试验器材准备与校对、试验现场操作、试验资料整理与分析等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地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原位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动手操作和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兴致,奠定了实践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也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实践 教学 原位测试 试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独立存在,但又与之相辅相成。它的作用首先在于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达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形成既动手又动脑的目的,从而引发学生创新精神;其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原则,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比例,采用诸如实验室、网络、实践教学基地等现代先进的教学资源,千方百计地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同时,实践教学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原位测试技术》课程的特点

原位测试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和水利工程等领域,它是指在被测试对象的原始位置,在不破坏、不扰动或少扰动被测试或检测对象原有(天然)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现场试验手段测定特定的物理量,进而评价被测试对象的性能和状态。它是建立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的应用性学科,其内容不仅包含理论知识,而且更注重工程技术应用,故该学科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中的讲解与阐述,而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进行改革,使其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的特点,达到“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环节、突出专业特色”的教学目的。

3 实践教学的改革

3.1课堂教学内容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原位测试技术》工程应用性强的特点,重视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技术应用的教育贯彻于课程始终。在理论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教学模式多样化,采用板书、ppt 、flash 以及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讲授课程,除了讲授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外,着重讲授各种测试技术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以及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及其工程中的应用,然后以实际工程为依托,进行工程案例的分析与探讨,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启发同学们对该原位测试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认识与理解,这样不仅达到了该种测试技术与实际工程的有机结合,而且通过实际工程增强了学生对工程的认识感以及学习的趣味性和创新性。

3.2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

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实践教学两周的学时和课程要求制订了实习的要求: 第一,巩固充实课堂内掌握的知识,加强现场实践环节;

第二,熟悉钻探、取样和各种原位测试的仪器设备,学会现场鉴别、描述土样的技能;

第三,掌握钻探和各种原位测试的方法和技术要求,熟练资料整理的过程与方法,具有编写试验报告的能力。

根据实习内容的要求和实习时间,以及原位测试技术的特点以及工程应用的重要性,制订了实习内容,包括钻探、取样和各种原位测试方法,根据其特点划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钻探、取土样和标准贯入试验;第二单元,载荷试验;第三单元,静力触探试验与十字板剪切试验;第四单元,旁压试验与扁铲侧胀试验。每一个单元实习均在较为完善的实习基地进行,分别指派两名具体的指导老师负责。

将实习学生根据实习单元划分为四组,每个单元的实习指导老师固定不变,负责现场的讲解和指导,每个小组的学生每天通过自我的动手操作完成一个单元的现场实习。通过该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可实现小组化教学的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中去,达到人人能动手操作;通过现场实习,学生们在操作过程中深化了理论知识和培养了实践能力;通过亲身操作,发现了自身的问题并通过指导老师的辅导解决了问题,不仅从感性上增强了对原位测试技术的认识与理解,而且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动力和趣闻。

在现场操作结束后,进行为期三天的课堂讲解,分别由每位指导教师针对其负责的实习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不仅着重讲解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而且要以实际工程为依托进行报告编写的阐述并对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实际工程报告的形式完成实习报告。通过实习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以及实习报告的编写,学生不仅对该原位测试技术有一个融会贯通的全面理解与把握,而且为未来工作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4 结论

根据《原位测试技术》课程的特点,开展实践教学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实现了小组化实习教学,不仅锻炼了每位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和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趣味性和追求知识的感召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课堂知识与实际工程的有机结合能力。通过该教学体系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学生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能力大幅提高,就业优势非常明显,成为用人单位优先考虑的对象;与此同时,相关的兄弟院校不仅采用了我们的原位测试教材为教学教材,而且也相续开展了实践教学。故为了使大学生更加适应社会,满足社会对人才新的需要,加强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相关内容

  • 公司企业2014年工作计划
  • -年是我国"xxx"规划的起始之年,在刚刚闭幕的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把加快海洋滨海新区的发展列入国家的发展规划当中,这意味着滨海新区乃至整个海洋地区将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这对我们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滨海新区的建设为我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同时各路竞争对手也 ...

  • 公司2006年工作总结
  • 公司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是我市加快实施“三步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公司进一步深化改革,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实现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的重要一年。xxx领导班子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两 ...

  •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一)专业介绍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各种新型结构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纳米材料.金属功能材料和建筑材料等其他高性能金属材料.学生毕业后能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金属材料生产加工.质量检 ...

  • [路基路面实验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 路基路面实验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方向专业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 授课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学分学时:学分2.5讲授28实验12 编写执笔人: 审核人签字: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定位与作用 课程的定位:本课程是道路桥梁方向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公路工程路 ...

  • 教学与科研主要成果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教 学 与 科 研 主 要 成 果 目 录 教学研究立项项目----------------1 出版的教材-------------------2 精品课程--------------------3 自制仪器--------------------3 实验教学获奖- ...

  • 新型柱锤强夯(置换)法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新型柱锤强夯(置换)法地基处理 技 术 规 程 主编单位: 参编单位:江西中恒建设集团软基公司 批准单位: 施行日期: 江西省勘察设计协会 2006年元月 南昌 目 录 1. 总 则 2. 术语.符号 3. 一般规定 4. 设计 4.1新型柱锤超深挤密法 4.2新型柱锤强夯置换法 5. 施 工 6. ...

  • 浅谈静力触探及其发展状况
  • 2009年07月(总第130期) 今日南国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NO.07,2009(Cumulatively ,NO.130) 浅谈静力触探及其发展状况 徐升 [摘要]在介绍了静力触探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静力触探存在的优缺点,详细介绍了当前实际应用广泛的几种静力触 ...

  •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教学大纲
  •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教学大纲 适用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 一. 课程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学会观察人体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并联系相关功能,具体地熟悉胚胎的发生过程,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 ...

  • 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打造"院士后备人才库"
  • 我省新增十三位"中原学者"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茹振钢,男,汉族,1958年12月出生,河南沁阳人,河南科技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学术带头人.先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