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预习教材--新闻两则

1 新闻两则 毛泽东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是实用文体中的重要门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胡乔木同志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人人要学会写新闻》的文

章,文章中写道:“新闻是一种时代的科学,时代的艺术,它的发展前途正是辽

阔无边。如果人人都学会这门科学和艺术,不但对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有极大的好

处,而且对于我们的全部工作以至每个工作人员的品质,一定都有极大的好处。”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

说,就是指消息。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一是用

事实说话。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

道。”(《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二是迅速及时。迅速,是指它能很快

地向读者(或观众、听众)传播;及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三是高潮在

前。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

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四是简明扼要。简明,就

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事物的主要特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是充分体现上述特点的一篇典型的消息。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

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

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

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

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

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

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

语”之中。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毛泽东(1893一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

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人民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讲话稿收在《毛

泽东选集》(共五卷)里,他撰写的新闻消息,收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

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

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

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

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

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

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

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

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

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

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

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

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

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

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

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

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③②

① 选自1981年7月9日《人民日报》(原载1949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② 【不含】不包括。

③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背景链接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

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

二、第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支持下,于4月

21日晨,以木

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

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统治中

心南京。第四野战军一个兵团于5月14日,从武汉以东至武穴100余公里的战

线上强渡长江,16日、17日解放华中重镇汉口、汉阳和武昌。

自学自测(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

1、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与结果:

2、独立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1)你可以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这句话从哪几方面概括

了本文内容?

(2)文中的两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这两句话又是从哪几方面概括本文

内容?

(3)语前面括号里的内容起什么作用?

④ 【业已】已经

课文分析

一、新闻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五个部分的分析(重点)

1、找出课文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导语:第一、二句话。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主体:从“20日夜起”到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并指出我

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

2.本篇的导语是什么?分析导语的语言特点,导语在新闻报道中有什么作

用?

本篇导语是开头的两句话。它概括告诉读者三个情况:一是参战部队及数

量——“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二是战斗的具体区域——“西起九江(不含),东

至江阴,纵横一千余华里”;三是战果——“已经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一千余华

里的战线上,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百万大军”,写出了参加渡江战役人数之多,体现了一种排山倒海、无坚

不摧的力量;

“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说明了战线之长;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表现了攻势之凌厉,我军所向披靡,渡江战役

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

“均是”二字概括战线宽广,胜利巨大。

导语一般在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二句话。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点明消

息最主要的事实,揭示全篇的中心思想。导语使读者了解文章概貌,可以激起读

者有进一步了解详细情况的欲望。

3.简要分析标题特点:

标题简洁概括,提示了报道的要点。“百万”、“横渡”两个词气势磅礴,胜

利豪情跃然纸上。

4.简要分析电头内容:

电头交代了通讯社(报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表明消息来源可靠、材

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二、课文内容分析

1.本篇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是从中路写起?何处

详写?何处略写?

作者报道三路大军渡江情况,并未平均使用笔力。中路于20日首先渡江,

所以先写。21日夜即已渡完,只用一句话就交待清楚了。至于其受阻情况,因

与西路一样,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所以此路略去。次写西路,略写。21

日下午5时起至22日22时已渡过20多万人,余下三分之一,预计23日可渡

完。写到受阻情况时,交代了一句“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删去这句,对报道

西路情况无损,而前面对中路受敌情况就要加上“毫无斗志,抵抗微弱”之类重复

的话。把相同的情况合并起来写,详略分明,用语更为简洁。最后写东路。由于

这里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加之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

战略上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报道写得十分具体。

尤其是最后两句详尽地写了我军的战果,是为了说明水路长江和陆路京沪线已全

部被我军切断,敌人已无退路,敌我双方态度已十分明朗。

2.这篇报道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这篇新闻真实地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横渡长江取得决定性胜

利的情况,简要论述敌军在政治上、军事上失败的原因,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必

然覆灭的命运。

3.课文中插入了几句简要的议论,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两个方面的原因。这

两方面议论为什么一略一详?两方面颠倒一下好不好?为什么?

两方面的议论一略一详,是因为“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在前文已

经作了比较详细地叙述和交代。所以略写。“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使

敌军官兵“都很泄气”这一方面,在当时还是一个新出现的情况,有较大的新闻价

值,也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反动阵营内部分崩离析、士气低落的虚弱本质,值得较

为详细地写出来。这两方面的顺序不宜颠倒,这是因为文章前半部分写了我军在

战斗中取得了胜利,那么在分析胜利的原因时,就应该先分析我军的士气,后分

析敌方士气,完全合情合理;也因为这样的顺序比较能够突出作者议论的重点,

即作者较为详细地写出来的那个方面。

三、分析新闻语言的特点(难点)

1.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

句好,为什么。

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

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②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

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提示:注意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①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

①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

且枝叶茂盛了。

②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

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提示:注意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上比较。)

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划线字注音。

锐不可当( ) 歼灭( ) 阻遏( ) 溃退( ) 高屋建瓴( ) 气势磅礴( )( )

2.从括号内选出的词语填在文段中的横线上。

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消灭 歼灭)

及 (击溃击败 击退)一切抵抗菌素之敌, (占领 占据 拿下)

扬中、镇压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把握攻下 控制)。我军

前锋,业已 (控制 锋锁 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3.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今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

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后,“神舟”六号载人

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⑤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

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

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

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

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

区⑥,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崇禧

⑤ 选自1948年11月9日《东北日报》。

⑥ 【绥靖(suijing)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划分全国

为若干“绥靖区”,在区的中心城市设“绥靖公署”,负责指挥国民。

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

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

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

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⑦,豫南之确

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编者注:

河南全省共有一百一十一座城市,我已占一一座,敌仅余十座)。去年七月,南

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一年多时间内,除歼灭了大量的

国民党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区(鄂豫区)、皖西区、豫西区、

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

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除江淮军区属于苏北军区

管辖外,其余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

区现已联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这四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联成一片。我武装力

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

左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

根,而且枝叶茂盛了。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

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但是随即纠正了,

普遍地利用了抗日时期的经验,执行了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各阶层合理负担的

财政政策。这样,就将一切可能联合或中立的社会阶层,均联合或中立起来,集

中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力及乡村中为最广大群众所痛恨的少数恶霸分子。

这一策略,是明显地成功了,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

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像开封、南阳等处,不得不被

迫弃城逃窜。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第六十四军以及一些民团,

现向襄阳逃窜。襄阳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所谓“绥靖区”,第一任司令官康泽被俘

后,接手的是从新疆调来的宋希濂。最近宋希濂升任了徐州的副总司令兼前线指

挥所主任去代替原任的杜聿⑧明。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

到了葫芦岛。王凌云到襄阳,大概是接替宋希濂当司令官。但是从南阳到襄阳,

并没有走得多远,襄阳还是一个孤立据点,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⑦ 【阌(wen)乡】河南省旧县名,1954年并入灵宝县。

⑧ 【聿】念yu

着他的。

背景链接

南阳,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我军解放南阳,军事上具有重大意义,标志

蒋军走上了节节败退的道路,我军走上了节节胜利的道路。毛泽东亲自撰写这则

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

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新闻作品,内容不局限于南阳解放,

而由南阳解放说开去,叙述一年多来中原战局的巨大变化,中原我军的巨大胜

利。导语概述解放南阳之后,说三国,道后汉,用史料说明南阳重要的战略地位。

接着回顾一年来,蒋介石由“极重视南阳”到被迫放弃南阳的经过,说明蒋军全

局败坏的形势。再从敌方转向我方,概述战略反攻以来取得的一系列伟大胜利.

再次回过头来说南阳逃敌的命运。

自学自测

.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2.指出课文的标题、电头和导语

课文分析

主体部分有没有直接就写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占领南阳的事?据此为为

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内容。

第一层(在人民解放军„„我军当即占领南阳),是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

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南阳为古宛县„„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是背景资料,用两则史

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第三层(在过去一年中„„现又放弃南阳),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

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第四层(从此„„又逃到了葫芦岛),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

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五层(王凌云到襄阳—结尾),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读这一则新闻,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

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英勇奋战,蒋介石全军崩溃之势已成,

败局已无可挽回。

2、这则新闻,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回顾南阳的历史?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

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

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3、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

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成绩主要有三项

第一,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

地。

第二,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武装力量。

第三,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

地。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

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

1.阅读下列对话,用一句话概括对话的主要意思。

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在两国

总统的答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不再互相瞄准。”

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

离人群,是最安全的。”

2.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节选)

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

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编者注:河

南全省共有一百一十一座城市,我已占一0一座,敌仅余十座)。去年七月,南

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一年多时间内,除歼灭了大量的..

国民党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区(鄂豫区)、皖西区、豫西

区、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

地,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除江淮军区属于苏

北军区管辖外,其余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

桐柏区现已联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这四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联成一片。我武

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

万左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

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

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在我强大的野战报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

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像开土封、南阳等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

1)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文中加点的“歼灭”一词能否换为“打挎”?

文中加点的“恢复”和“建立”两词顺序能否颠倒?

3)文中引用白崇禧的话有什么作用?

4)体会文中画线部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一组句子。

1.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

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

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析下列句中加黑词在句中的含义和作用。

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

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百万:

不含:

均是:

2)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封锁长江。

较为:

然:

一切:

1 新闻两则 毛泽东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是实用文体中的重要门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胡乔木同志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人人要学会写新闻》的文

章,文章中写道:“新闻是一种时代的科学,时代的艺术,它的发展前途正是辽

阔无边。如果人人都学会这门科学和艺术,不但对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有极大的好

处,而且对于我们的全部工作以至每个工作人员的品质,一定都有极大的好处。”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

说,就是指消息。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一是用

事实说话。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

道。”(《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二是迅速及时。迅速,是指它能很快

地向读者(或观众、听众)传播;及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三是高潮在

前。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

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四是简明扼要。简明,就

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事物的主要特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是充分体现上述特点的一篇典型的消息。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

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

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

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

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

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

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

语”之中。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毛泽东(1893一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

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人民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讲话稿收在《毛

泽东选集》(共五卷)里,他撰写的新闻消息,收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

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

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

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

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

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

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

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

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

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

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

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

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

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

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

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

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③②

① 选自1981年7月9日《人民日报》(原载1949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② 【不含】不包括。

③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背景链接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

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

二、第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支持下,于4月

21日晨,以木

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

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统治中

心南京。第四野战军一个兵团于5月14日,从武汉以东至武穴100余公里的战

线上强渡长江,16日、17日解放华中重镇汉口、汉阳和武昌。

自学自测(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

1、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与结果:

2、独立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1)你可以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这句话从哪几方面概括

了本文内容?

(2)文中的两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这两句话又是从哪几方面概括本文

内容?

(3)语前面括号里的内容起什么作用?

④ 【业已】已经

课文分析

一、新闻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五个部分的分析(重点)

1、找出课文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导语:第一、二句话。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主体:从“20日夜起”到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并指出我

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

2.本篇的导语是什么?分析导语的语言特点,导语在新闻报道中有什么作

用?

本篇导语是开头的两句话。它概括告诉读者三个情况:一是参战部队及数

量——“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二是战斗的具体区域——“西起九江(不含),东

至江阴,纵横一千余华里”;三是战果——“已经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一千余华

里的战线上,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百万大军”,写出了参加渡江战役人数之多,体现了一种排山倒海、无坚

不摧的力量;

“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说明了战线之长;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表现了攻势之凌厉,我军所向披靡,渡江战役

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

“均是”二字概括战线宽广,胜利巨大。

导语一般在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二句话。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点明消

息最主要的事实,揭示全篇的中心思想。导语使读者了解文章概貌,可以激起读

者有进一步了解详细情况的欲望。

3.简要分析标题特点:

标题简洁概括,提示了报道的要点。“百万”、“横渡”两个词气势磅礴,胜

利豪情跃然纸上。

4.简要分析电头内容:

电头交代了通讯社(报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表明消息来源可靠、材

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二、课文内容分析

1.本篇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是从中路写起?何处

详写?何处略写?

作者报道三路大军渡江情况,并未平均使用笔力。中路于20日首先渡江,

所以先写。21日夜即已渡完,只用一句话就交待清楚了。至于其受阻情况,因

与西路一样,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所以此路略去。次写西路,略写。21

日下午5时起至22日22时已渡过20多万人,余下三分之一,预计23日可渡

完。写到受阻情况时,交代了一句“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删去这句,对报道

西路情况无损,而前面对中路受敌情况就要加上“毫无斗志,抵抗微弱”之类重复

的话。把相同的情况合并起来写,详略分明,用语更为简洁。最后写东路。由于

这里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加之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

战略上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报道写得十分具体。

尤其是最后两句详尽地写了我军的战果,是为了说明水路长江和陆路京沪线已全

部被我军切断,敌人已无退路,敌我双方态度已十分明朗。

2.这篇报道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这篇新闻真实地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横渡长江取得决定性胜

利的情况,简要论述敌军在政治上、军事上失败的原因,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必

然覆灭的命运。

3.课文中插入了几句简要的议论,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两个方面的原因。这

两方面议论为什么一略一详?两方面颠倒一下好不好?为什么?

两方面的议论一略一详,是因为“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在前文已

经作了比较详细地叙述和交代。所以略写。“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使

敌军官兵“都很泄气”这一方面,在当时还是一个新出现的情况,有较大的新闻价

值,也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反动阵营内部分崩离析、士气低落的虚弱本质,值得较

为详细地写出来。这两方面的顺序不宜颠倒,这是因为文章前半部分写了我军在

战斗中取得了胜利,那么在分析胜利的原因时,就应该先分析我军的士气,后分

析敌方士气,完全合情合理;也因为这样的顺序比较能够突出作者议论的重点,

即作者较为详细地写出来的那个方面。

三、分析新闻语言的特点(难点)

1.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

句好,为什么。

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

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②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

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提示:注意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①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

①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

且枝叶茂盛了。

②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

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提示:注意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上比较。)

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划线字注音。

锐不可当( ) 歼灭( ) 阻遏( ) 溃退( ) 高屋建瓴( ) 气势磅礴( )( )

2.从括号内选出的词语填在文段中的横线上。

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消灭 歼灭)

及 (击溃击败 击退)一切抵抗菌素之敌, (占领 占据 拿下)

扬中、镇压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把握攻下 控制)。我军

前锋,业已 (控制 锋锁 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3.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今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

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后,“神舟”六号载人

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⑤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

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

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

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

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

区⑥,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崇禧

⑤ 选自1948年11月9日《东北日报》。

⑥ 【绥靖(suijing)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划分全国

为若干“绥靖区”,在区的中心城市设“绥靖公署”,负责指挥国民。

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

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

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

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⑦,豫南之确

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编者注:

河南全省共有一百一十一座城市,我已占一一座,敌仅余十座)。去年七月,南

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一年多时间内,除歼灭了大量的

国民党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区(鄂豫区)、皖西区、豫西区、

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

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除江淮军区属于苏北军区

管辖外,其余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

区现已联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这四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联成一片。我武装力

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

左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

根,而且枝叶茂盛了。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

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但是随即纠正了,

普遍地利用了抗日时期的经验,执行了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各阶层合理负担的

财政政策。这样,就将一切可能联合或中立的社会阶层,均联合或中立起来,集

中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力及乡村中为最广大群众所痛恨的少数恶霸分子。

这一策略,是明显地成功了,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

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像开封、南阳等处,不得不被

迫弃城逃窜。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第六十四军以及一些民团,

现向襄阳逃窜。襄阳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所谓“绥靖区”,第一任司令官康泽被俘

后,接手的是从新疆调来的宋希濂。最近宋希濂升任了徐州的副总司令兼前线指

挥所主任去代替原任的杜聿⑧明。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

到了葫芦岛。王凌云到襄阳,大概是接替宋希濂当司令官。但是从南阳到襄阳,

并没有走得多远,襄阳还是一个孤立据点,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⑦ 【阌(wen)乡】河南省旧县名,1954年并入灵宝县。

⑧ 【聿】念yu

着他的。

背景链接

南阳,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我军解放南阳,军事上具有重大意义,标志

蒋军走上了节节败退的道路,我军走上了节节胜利的道路。毛泽东亲自撰写这则

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

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新闻作品,内容不局限于南阳解放,

而由南阳解放说开去,叙述一年多来中原战局的巨大变化,中原我军的巨大胜

利。导语概述解放南阳之后,说三国,道后汉,用史料说明南阳重要的战略地位。

接着回顾一年来,蒋介石由“极重视南阳”到被迫放弃南阳的经过,说明蒋军全

局败坏的形势。再从敌方转向我方,概述战略反攻以来取得的一系列伟大胜利.

再次回过头来说南阳逃敌的命运。

自学自测

.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2.指出课文的标题、电头和导语

课文分析

主体部分有没有直接就写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占领南阳的事?据此为为

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内容。

第一层(在人民解放军„„我军当即占领南阳),是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

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南阳为古宛县„„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是背景资料,用两则史

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第三层(在过去一年中„„现又放弃南阳),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

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第四层(从此„„又逃到了葫芦岛),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

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五层(王凌云到襄阳—结尾),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读这一则新闻,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

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英勇奋战,蒋介石全军崩溃之势已成,

败局已无可挽回。

2、这则新闻,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回顾南阳的历史?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

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

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3、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

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成绩主要有三项

第一,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

地。

第二,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武装力量。

第三,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

地。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

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

1.阅读下列对话,用一句话概括对话的主要意思。

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在两国

总统的答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不再互相瞄准。”

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

离人群,是最安全的。”

2.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节选)

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

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编者注:河

南全省共有一百一十一座城市,我已占一0一座,敌仅余十座)。去年七月,南

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一年多时间内,除歼灭了大量的..

国民党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区(鄂豫区)、皖西区、豫西

区、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

地,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除江淮军区属于苏

北军区管辖外,其余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

桐柏区现已联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这四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联成一片。我武

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

万左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

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

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在我强大的野战报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

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像开土封、南阳等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

1)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文中加点的“歼灭”一词能否换为“打挎”?

文中加点的“恢复”和“建立”两词顺序能否颠倒?

3)文中引用白崇禧的话有什么作用?

4)体会文中画线部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一组句子。

1.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

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

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析下列句中加黑词在句中的含义和作用。

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

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百万:

不含:

均是:

2)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封锁长江。

较为:

然:

一切:


相关内容

  • 安宝云初二语文教师工作总结
  • 初二语文教师工作总结 本人自从参加工作以来,热爱本职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忠于人民,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当一位好教师就是我的奋斗目标,下面我将今年的工作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 ...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
  • 第一单元 学写消息 [教材原题] 在上述短消息的基础上进行扩展,适当增加过程介绍或者背景资料,撰写一则长消息.不少于500字. [写作导引] 有序.规范.充实.简浩 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 魏侨汐 打开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第一课就是毛泽东主席的<新闻两则>,在老师悉心地讲解中,你一定对 ...

  • 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方法的改变
  • 从小学到初中,对同学们来说,知识上有跨越,从算术到代数:环境上,心理上也有跨越.初一过渡的时期,总是有同学面对新问题准备的不好,掉下队来,同时,也有些同学方法得当,后来居上.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在进入初中后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备借鉴. 1.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有计划的学习. 一进入初 ...

  •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说课稿
  • <短文两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两篇短文是古今传颂的名篇,内容都具有典型意义,所反映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陋室铭>轻松活泼,清新别致,表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爱莲说>描绘莲花形神兼备,作者借莲花自况,表现了高洁的节操. <陋室铭>说课稿 一.说 ...

  • [精品]初二新学期学习计划
  • 篇一:初二新学期学习计划 新学期打算作文马上就要开学了,开学后我就是初二的学生了.初二的到来,自己慢慢地有一点危机感了,害怕同学超越自己.为了能在初二学的好一点,我决定现在就想好新学期的打算. 第一,我决定学会放弃.在前两个学期里,我经常去上网.看小说.睡觉,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认真完成.对于这些 ...

  • 初二上语文备课组教学计划
  •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初二语文备课组教学计划 为圆满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切实有效地贯彻学校教学教研精神,将和谐高效型课堂模式融入常规教学过程,促进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级部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能较好地完成 ...

  • 初二暑假计划
  • 篇一:初二学生暑假学习计划 初二学生暑假学习计划 众所周知,初二是一道分水岭.在初一看不出多大差距的孩子在上初三的时候总是天差地别.究其缘由,正在于初二一年的学习.进入初二后,各学科都在初一的基础上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同时又增加了物理部分的知识,学习压力加大,一些成绩尚可但基础薄弱的学生就可能因为各种 ...

  • 语文备课组计划
  • 李集中学2012-2013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大都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也有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相比来说,语文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大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较扎实,字.词.句基本上能过关,尤其 ...

  • 初二学生的特点和应建立怎么样的学习习惯?
  • 初二学生的特点和应建立怎么样的学习习惯? 初二学生: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情感易激动暴躁.情绪两极波动.凭感情行事,同时又具可塑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初二的学生是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需要被密切关注和引导. 一.学习上.初二阶段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与初一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