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教案

刘容辰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中以下内容设计:“使学生体会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特别重视公民的人身权利,从人权的视角增进中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维护公民的人生自由和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既要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又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既要维护个人隐私权,又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这不仅是我们大力提倡的社会公德,也是一个人有文明修养的表现。我们在努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人格尊严、隐私权利的同时,还要遵法守法,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的三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人格尊严、隐私权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但在同时,也引导他们能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接触到了与法相关的一些知识,

为本课的学习起到辅垫。依据《课程标准》,本节课讲解的是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生自由和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享受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它是学习后面公民在经济和政治等享受到权利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够自觉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利,当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时,能够正确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并且不做侵犯他人人身自由的违法犯罪行为。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公民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知道我国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相关法律规定。知道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利是受法律特殊保护的。

2、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能够正确辨别发生在中学生身上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的侵犯行为。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与研讨、情境感染,在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达到对教材知识的解读与掌握。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是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

【重点的依据】: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是人身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只有理解了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才能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身权。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们的基本权利。

【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法律意识淡薄。 四、学情分析

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对于法律常识的学习和了解有需求,也有兴趣。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很多学生缺乏安全、健康意识,加上法制观念不强,社会阅历较浅,对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也了解得不全面,以致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经常受到侵犯或伤害,而不知道如何维权。因此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让学生增强关于人身权利保护这方面的意识。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人和事,分清是非,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利。 五、教法

【教法原因】本学科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初二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为了让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及目的】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动漫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3、自学法:由于本课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侵权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4、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六、学法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学;思考评价法,评说真实案例;分析归纳法,视听结合,掌握基础知识;自主探究法,典型视屏素材,激发情感理性升华,评说身边事,培养维权能力;总结反思法,课堂练习巩固拓展。

八、特色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演示法、集体讨论法、自学法,师生互动与多媒体演示结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初步达到了教学目标设计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九、教学后记

从理论上讲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是每个公民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人身权利,跟每个人的关系都是最为密切的,照理说应该引起每个人的重视与关爱。但是,当向学生了解,说说自己的人身权利是否受到过侵害或是否侵害过他人的人身权利时,很多学生都说没有。而这个“没有”并不是说实际生活中真的未曾发生过,事实是很多学生压根就没关注过,甚至有时受到伤害,只要不是很严重的,都不会引起重视。这不仅仅是法律意识淡薄的体现,事实也是思维上的所谓“理解”、“重视”,与行为上的“轻视”、“忽略”的矛盾,这也正是教学怎样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思想怎样外化为行动的困惑吧。

《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教案

刘容辰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中以下内容设计:“使学生体会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特别重视公民的人身权利,从人权的视角增进中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维护公民的人生自由和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既要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又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既要维护个人隐私权,又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这不仅是我们大力提倡的社会公德,也是一个人有文明修养的表现。我们在努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人格尊严、隐私权利的同时,还要遵法守法,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的三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人格尊严、隐私权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但在同时,也引导他们能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接触到了与法相关的一些知识,

为本课的学习起到辅垫。依据《课程标准》,本节课讲解的是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生自由和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享受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它是学习后面公民在经济和政治等享受到权利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够自觉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利,当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时,能够正确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并且不做侵犯他人人身自由的违法犯罪行为。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公民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知道我国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相关法律规定。知道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利是受法律特殊保护的。

2、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能够正确辨别发生在中学生身上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的侵犯行为。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与研讨、情境感染,在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达到对教材知识的解读与掌握。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是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

【重点的依据】: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是人身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只有理解了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才能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身权。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们的基本权利。

【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法律意识淡薄。 四、学情分析

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对于法律常识的学习和了解有需求,也有兴趣。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很多学生缺乏安全、健康意识,加上法制观念不强,社会阅历较浅,对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也了解得不全面,以致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经常受到侵犯或伤害,而不知道如何维权。因此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让学生增强关于人身权利保护这方面的意识。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人和事,分清是非,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利。 五、教法

【教法原因】本学科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初二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为了让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及目的】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动漫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3、自学法:由于本课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侵权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4、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六、学法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学;思考评价法,评说真实案例;分析归纳法,视听结合,掌握基础知识;自主探究法,典型视屏素材,激发情感理性升华,评说身边事,培养维权能力;总结反思法,课堂练习巩固拓展。

八、特色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演示法、集体讨论法、自学法,师生互动与多媒体演示结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初步达到了教学目标设计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九、教学后记

从理论上讲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是每个公民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人身权利,跟每个人的关系都是最为密切的,照理说应该引起每个人的重视与关爱。但是,当向学生了解,说说自己的人身权利是否受到过侵害或是否侵害过他人的人身权利时,很多学生都说没有。而这个“没有”并不是说实际生活中真的未曾发生过,事实是很多学生压根就没关注过,甚至有时受到伤害,只要不是很严重的,都不会引起重视。这不仅仅是法律意识淡薄的体现,事实也是思维上的所谓“理解”、“重视”,与行为上的“轻视”、“忽略”的矛盾,这也正是教学怎样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思想怎样外化为行动的困惑吧。


相关内容

  • 第四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上)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说  一.公民和国籍  1.公民,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1)公民一词,在不同历史类型的国 家有着不同的含义.  (2)公民这个称谓在我国宪法中也有其变化过程.  2.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一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1.范畴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在不同历史 ...

  • 中国宪法中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之解读
  • 法学杂志・2008年第3期 膏-簇二u|¨法.蠢j 中国宪法中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之解读 AnalysisAbout CiVilian§斑曲t&Obl远ation To Educ撕on InChina§Constitution 吴鹏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 ...

  • 浅析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
  • 摘要: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人之所以为人,在社会中应该具有的一系列的权利,这一权利在各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部门法中.因此,有人产生错觉:宪法当中基本不会涉及到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答案是否定的.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可以说是任何国体中宪法的终极目标和宗旨.就我们国家而言,保护公民的基本权 ...

  • 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 第二模块课时教学计划 课题 第一单元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时间 课时:3 总第 课时 编写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提高正确行使权 力的能力. 3.理解我国公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法定 ...

  • 公民的基本权利的理解
  •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关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的了解,是我们身为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对这些权利的规定和理解上要有一定把我,这样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上上可能就会变得更加主动些,同时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也更有助于我们合法地履行我们的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首先要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主体.主要 ...

  •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一.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 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含义,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知道自己大致享有哪些权利/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统一关系,懂得如何才能依法享有权利.如何才能依法行使权利,懂得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

  • 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
  • <宪法学> 学期作业 题目:论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 --权利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学 院: 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行政管理 学 号: 01031023 姓 名: 郑霄峰 日 期: 2013年11月 [摘要]权利-权力关系是宪法关系的基本内核.宪法关系的中心任务,就是处理好公民与国家之间的 ...

  • 宪法学期末考试资料
  • 一.宪法的基本理论 1.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宪法的概念: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二)宪法的特征(形式特征VS实质特征) A 形式特征 (1)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于普通法律.制宪机关 专门机关:绝对多数. (2)宪法具有最高 ...

  • 浅论宪法专章以外公民权利的规定
  • 摘要<宪法>第二章专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其它章也有公民的基本权利的规定,包括:公民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权,公民私有财产被征收或者征用获得补偿权等方面权利.这些权利学习研究时常容易被忽视,对宪法其它章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应重视学习研究,它们是公民基本权利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