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犯罪情节中积极赔偿损失与取得谅解

解读犯罪情节中的积极赔偿损失与取得谅解 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与取得被害人谅解是共同存在的,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是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前提,取得被害人谅解是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结果。

一、积极赔偿损失与取得谅解情节

刑法第36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2】21号)第157条规定:“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应当结合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情况认定其悔罪表现,并在量刑时予以考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47号)第4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规定:“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实务中对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与取得谅解的情节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犯罪性质及罪行轻重。赔偿被害人生命、健康等人身权利遭受的损失,与赔偿侵财类案件中被害人损失意义更大。侵财类犯罪,因邻里纠纷引发的伤害被害人及家属的谅解,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大于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案件。罪行严重,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被告人,即使积极赔偿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从宽的可能性仍然很小。2、赔偿数额及比例。 被害人合理、合法的赔偿请求得到全部满足的,从宽的幅度比较大。3、赔偿能力。是否竭尽其经济能力进行赔偿,是其是否积极主动、真诚悔罪的具体表现,只有竭尽经济能力进行赔偿的从宽幅度才会相应较大。4、认罪、悔罪程度。对认罪、悔罪程度不高,只是足额赔偿获得了被害人或家属谅解的,从宽幅度会小些。5、谅解原因及真实程度。对被害人基于正常原因而真诚谅解的,从

宽幅度会比较大;对被害人虽表示谅解但谅解的意愿不强,应谨慎把握从宽幅度。

二、实务中常见问题

1、积极赔偿损失与取得谅解情节从轻处罚

积极赔偿被告人损失与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可以作为从轻处罚量刑情节。

2、赔偿损失、取得谅解与退赃、退赔并存的

赔偿损失与退赃、退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不同的量刑情节。当被告人同时具有这两个量刑情节时,应明确退赃、退赔、赔偿损失均为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前提条件,应在总体上把握从宽比例。

3、共同犯罪中的赔偿损失

共同犯罪的各被告人对被害人的经济损失负有连带清偿责任,但对某一被告人赔偿部分或全部损失的,应从宽处罚。

4、共同犯罪中一人赔偿全案谅解

共同犯罪案件中,一名被告人对被害人的全部损失进行了赔偿,被害人对全部被告人表示谅解,这种情况实际赔偿损失的被告人适用“积极赔偿被害人解决损失与取得被害人谅解”情节,其余被告人只适用“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谅解”情节。

作者 北京博迪律师事务所张学增律师 2014年11月26日

解读犯罪情节中的积极赔偿损失与取得谅解 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与取得被害人谅解是共同存在的,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是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前提,取得被害人谅解是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结果。

一、积极赔偿损失与取得谅解情节

刑法第36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2】21号)第157条规定:“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应当结合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情况认定其悔罪表现,并在量刑时予以考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47号)第4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规定:“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实务中对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与取得谅解的情节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犯罪性质及罪行轻重。赔偿被害人生命、健康等人身权利遭受的损失,与赔偿侵财类案件中被害人损失意义更大。侵财类犯罪,因邻里纠纷引发的伤害被害人及家属的谅解,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大于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案件。罪行严重,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被告人,即使积极赔偿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从宽的可能性仍然很小。2、赔偿数额及比例。 被害人合理、合法的赔偿请求得到全部满足的,从宽的幅度比较大。3、赔偿能力。是否竭尽其经济能力进行赔偿,是其是否积极主动、真诚悔罪的具体表现,只有竭尽经济能力进行赔偿的从宽幅度才会相应较大。4、认罪、悔罪程度。对认罪、悔罪程度不高,只是足额赔偿获得了被害人或家属谅解的,从宽幅度会小些。5、谅解原因及真实程度。对被害人基于正常原因而真诚谅解的,从

宽幅度会比较大;对被害人虽表示谅解但谅解的意愿不强,应谨慎把握从宽幅度。

二、实务中常见问题

1、积极赔偿损失与取得谅解情节从轻处罚

积极赔偿被告人损失与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可以作为从轻处罚量刑情节。

2、赔偿损失、取得谅解与退赃、退赔并存的

赔偿损失与退赃、退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不同的量刑情节。当被告人同时具有这两个量刑情节时,应明确退赃、退赔、赔偿损失均为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前提条件,应在总体上把握从宽比例。

3、共同犯罪中的赔偿损失

共同犯罪的各被告人对被害人的经济损失负有连带清偿责任,但对某一被告人赔偿部分或全部损失的,应从宽处罚。

4、共同犯罪中一人赔偿全案谅解

共同犯罪案件中,一名被告人对被害人的全部损失进行了赔偿,被害人对全部被告人表示谅解,这种情况实际赔偿损失的被告人适用“积极赔偿被害人解决损失与取得被害人谅解”情节,其余被告人只适用“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谅解”情节。

作者 北京博迪律师事务所张学增律师 2014年11月26日


相关内容

  • 和谐社会语境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
  •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把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当前检察机关的一个重大课题.12007年初,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规定,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就是要坚持"全面把握.区别对待.严格依法.注重效果"的原则,在检 ...

  •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何时退赃或退赔?
  • 文/高文 浙江靖霖(宁波)律师事务所 来源:无讼阅读 一.何谓"退赃.退赔"? "退赃.退赔"即属于法学理论概念,在法律实务的涉财物犯罪中常被引用,并在<刑法>第六十四条,<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百二十四.一百三十九.二百二十五.四百五十 ...

  • 一篇辩护人量刑建议被采纳的辩护词
  • 辩护手记:2001年11月,被告人易某某和朋友在某音乐茶楼喝茶,因唱歌次序与被害人发生争执,被害人先将易某某打倒在地,易某某随即持力捅刺被害人,致被害人当场死亡.易某某作案后一直潜逃,2011年4月被公安机关抓获,并以故意杀人罪刑事拘留. 被告人易某某亲属委托本律师从侦查阶段开始辩护,本律师会见被告 ...

  • 论_认罪态度_在量刑情节中的定位
  • 法学论坛 论"认罪态度"在量刑情节中的定位 □ 喻福东 岳阳 (湖南理工学院,湖南 414006) 摘要:传统刑法和司法实践将"认罪态度"定位于酌定量刑情节,由于立法的模糊性和司法人员的认识差异, "立功"和"坦白"的逐 ...

  • [案例分析]黄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一案
  • 黄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一案 [基本案情]2013年3月3日黄某某从上饶县高杆灯朝县广场方向往家走,在途经上饶县第某小学门口前方30米位置时,死者张某某集结李某.钱某三人共同用木棍殴打黄某某,强行扯掉黄某某的外套,拿着木棍追赶殴打黄某某,致使黄某某多处受伤,黄某某是在张献权用棍子朝黄某某的头打了一棍后并 ...

  • 康乐律师文集--公诉案件和解程序解读
  • 公诉案件和解程序解读 文︱康乐 律师 来源:乐辩网 导读:刑事案件嫌疑人家属救人心切,为了争取"私了",火速筹集资金用于退赔,但操作不慎可能导致赔了白赔.那么,哪些公诉案件可以和解,和解程序怎么处理才能达到家属的预期目标,本文将为您解读. 哪些公诉案件可以和解? (1)因民间纠纷 ...

  • 检察院起诉与不起诉标准
  • 高检明确五种情形依法不起诉 最高检公诉厅有关负责人解读起诉和不起诉新标准 五种情形为: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老年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不大的 ◆因亲友.邻里及同学同事之间纠纷引发的轻微犯罪中的犯罪嫌疑人,认罪悔过.赔礼道歉.积极赔偿损失并得到被害人谅解或者双方达成和解并切实履行,社会危害 ...

  • 交通肇事犯罪中刑事和解适用分析2
  • 交通肇事犯罪中适用刑事和解分析 无锡市开发区人民检察院 赵春亮 摘要: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办理交通肇事案件中,刑事和解得到较为广泛的适用,对交通肇事案件进行刑事和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被害人一方得到赔偿,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减少无序信访,但根据交通肇事的性质及社会危害性结合司法实践,交通肇事犯罪适用刑 ...

  • 浅析交通肇事罪
  • 浅析交通肇事罪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辆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然而随着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也日趋呈现高发的趋势,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10万人,在世界排名第一位.基于交通事故的社会危害性,国家对交通肇事罪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现就交通肇事罪结合有关案例作以下浅析. <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