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题

1、我们按照食物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动物)类食品和(植物)类食品,按照味道可分为(苦)(甜)(酸)(辣)(咸)五类。

2、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 (维生素)(矿物质)(水)七类营养素。

3、根据合理的健康饮食计划,我们把每天吃的食物分为10份,其中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蔬菜、水果应占(4)份,米、面食应占(4)份。

4、淀粉有遇到(碘)变成蓝色的性质,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

5、通过实验我们得知,(搅拌)(加热水)(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6、净化水的三种方法是(沉淀)(过滤)和(消毒)。

7、目前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植物种类有(30多万)种,像苹果树这样的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8、植物根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吸收养分)。用力拔植物,不易拔出,说明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根主要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

9、树皮里运输养料的管子叫(筛管),它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把绿叶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10、(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早在9世纪人们用(孔明灯)作为军事信号,这是最早的热气球现象。中国比欧洲提前(9)世纪。

11、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升空的。喷气式飞机、火箭升空都是利用了(反冲力)的作用,救生圈、橡皮艇是利用了空气压缩后有(浮力)的作用,皮球、充气蹦蹦床是利用空气压缩后有(弹力)的作用。

12、水流力量与(水流高度)(水流速度)、(水流量)等有关。

13、2002年我国利用小浪底水利工程,首次对黄河进行(调水)、(调沙)实验。

14、大气层有(2000~3000千米)厚,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越(小)。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15、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集热器)、(循环管道)、(水箱)三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

1、我们使用酒精灯的时候,一般用( A )加热。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2、下面各项中,反应大气压力现象的是(A ) A、钢笔吸墨水 B、瀑布流水

3、热是怎样传播的( A)

A、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B、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4、气体和水的热方式是( A) A、对流 B、辐射 C、传导

5、下列哪种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多( A ) A、韭菜 B 、黄瓜

6、热气球升空是因为( A ) A、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B、空气的反冲力

7、下列哪种物质容易溶解( A) A 、食盐 B、泥土

8、植物树干里,运输水分的细管叫( A ),它是(自下而上)把根吸收的水分运送到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A、导管 B、筛管

9、太阳的热是通过( A )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A、辐射 B、对流 C、传导

10、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应该边吃饭边看书,这种说法合理吗?( B )

A、合理 B、不合理

11、下面属于根的是( AEF );

属于茎的是( B C D )。

A、地瓜 B、马铃薯 C、洋葱

D、藕 E、大蒜 F、胡萝卜

三、简答题

1、我们为什么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答:因为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健饮食计划。

2、蒸腾作用的定义是什么?蒸腾对我们有哪些好处?

答: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意义:蒸腾作用不仅使空气变得湿润,还能促使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3、光合作用的定义是什么?其意义是什么?

答: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意义: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4、你能解释一下瓶子吞鸡蛋的秘密吗?

答:瓶子里的纸团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的气压降低,外面的大气压力把鸡蛋压入瓶中。

5、天冷了带上棉手套为什么会觉得热乎,手套会生热吗?

答:棉手套不会生热,但是能保温,所以戴上手套会感觉到热乎。

6、为什么人们夏天穿浅色衣服,冬天穿深色衣服?

答:因为深色衣服比浅色衣服吸收的太阳辐射热多。

一、填空题

1、我们按照食物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动物)类食品和(植物)类食品,按照味道可分为(苦)(甜)(酸)(辣)(咸)五类。

2、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 (维生素)(矿物质)(水)七类营养素。

3、根据合理的健康饮食计划,我们把每天吃的食物分为10份,其中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蔬菜、水果应占(4)份,米、面食应占(4)份。

4、淀粉有遇到(碘)变成蓝色的性质,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

5、通过实验我们得知,(搅拌)(加热水)(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6、净化水的三种方法是(沉淀)(过滤)和(消毒)。

7、目前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植物种类有(30多万)种,像苹果树这样的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8、植物根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吸收养分)。用力拔植物,不易拔出,说明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根主要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

9、树皮里运输养料的管子叫(筛管),它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把绿叶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10、(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早在9世纪人们用(孔明灯)作为军事信号,这是最早的热气球现象。中国比欧洲提前(9)世纪。

11、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升空的。喷气式飞机、火箭升空都是利用了(反冲力)的作用,救生圈、橡皮艇是利用了空气压缩后有(浮力)的作用,皮球、充气蹦蹦床是利用空气压缩后有(弹力)的作用。

12、水流力量与(水流高度)(水流速度)、(水流量)等有关。

13、2002年我国利用小浪底水利工程,首次对黄河进行(调水)、(调沙)实验。

14、大气层有(2000~3000千米)厚,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越(小)。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15、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集热器)、(循环管道)、(水箱)三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

1、我们使用酒精灯的时候,一般用( A )加热。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2、下面各项中,反应大气压力现象的是(A ) A、钢笔吸墨水 B、瀑布流水

3、热是怎样传播的( A)

A、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B、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4、气体和水的热方式是( A) A、对流 B、辐射 C、传导

5、下列哪种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多( A ) A、韭菜 B 、黄瓜

6、热气球升空是因为( A ) A、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B、空气的反冲力

7、下列哪种物质容易溶解( A) A 、食盐 B、泥土

8、植物树干里,运输水分的细管叫( A ),它是(自下而上)把根吸收的水分运送到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A、导管 B、筛管

9、太阳的热是通过( A )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A、辐射 B、对流 C、传导

10、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应该边吃饭边看书,这种说法合理吗?( B )

A、合理 B、不合理

11、下面属于根的是( AEF );

属于茎的是( B C D )。

A、地瓜 B、马铃薯 C、洋葱

D、藕 E、大蒜 F、胡萝卜

三、简答题

1、我们为什么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答:因为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健饮食计划。

2、蒸腾作用的定义是什么?蒸腾对我们有哪些好处?

答: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意义:蒸腾作用不仅使空气变得湿润,还能促使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3、光合作用的定义是什么?其意义是什么?

答: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意义: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4、你能解释一下瓶子吞鸡蛋的秘密吗?

答:瓶子里的纸团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的气压降低,外面的大气压力把鸡蛋压入瓶中。

5、天冷了带上棉手套为什么会觉得热乎,手套会生热吗?

答:棉手套不会生热,但是能保温,所以戴上手套会感觉到热乎。

6、为什么人们夏天穿浅色衣服,冬天穿深色衣服?

答:因为深色衣服比浅色衣服吸收的太阳辐射热多。


相关内容

  •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 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红星小学-----李彪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为能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先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 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 ...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结
  • 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觉得这份工作肩负着很大的责任,所以,自工作以来,我始终以勤恳.踏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

  •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总结
  •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 南台子小学 马彩梅 "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话是我本学期任教科学课的教学思想,尽管我还担任六年级(2)班数学和美术课,课时任务重,不是科学专业的,但我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以下是我 ...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小苗的诞生>教学设计 本课概述: 本课是"生物生长的需要"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课本中设计了一个活动,首先让学生猜想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部条件,并提供了一个实验方案:"研究种子萌发需要水"给学生提供参考,来动手 ...

  •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东洲小学 吴文笏 第一课时 一,复习内容: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本 (一)生物与环境 (二)光 (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四)运动和力 二,复习目标: 要切实完成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切实掌握相关的科学概念这两个双重任务,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采用行之有效的教 ...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一.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 ...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临近期末,为了有效地进行复习,特制定本计划. 一.学情分析 今年我任教51班和52班.相比较而言,51班课堂纪律比较好,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准备材 ...

  •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水族的公民教案
  • <2 水族的公民>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运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认识鱼的外形特征,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描述. 2.能通过实验(或资料查询)探究鱼的身体结构是否与水中生活环境相适应.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珍爱小生命. 科学知识 ...

  • 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统计概念教学有效性研究
  • 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统计及综合应用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 题 实 施 方 案 铜仁市南长城小学:六年级组 一.课题的提出 在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今天,数据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为了更好的理解世界,人们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信息:尤其是数字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在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