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

什么是微循环?

微循环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活动。人体血液由心脏流出后,经动脉至微动脉,再进入毛细血管后由微静脉及各静脉回到心脏,这种在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微循环的组成:

血管系统是连续通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的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

医学研究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毛细淋巴管是血液与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的工作原理与作用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是通过高倍的摄像显微显示系统,对人体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显微动态透视检查,清晰的显示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形态、流态、袢周图像。临床上广泛用于由微循环发生改变而对心血管、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发生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和预后观察等方面。

微循环3条途径及其作用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2)直捷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促进血液迅速回流。此通路骨骼肌中多见。(3)动-静脉短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调节体温。此途径皮肤分布较多

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毛细血管形态:

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的指标。甲襞是手指远端的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的原因(如搬运工人、清洗工人等),经常接受不同刺激,引起表皮增生,角化层增厚,

皮肤粗糙,致使表皮透光性减退,造成管袢模糊不清,约4.1-10%正常人的管袢模糊。

正常人甲襞毛细血管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清晰可见。 异常状态:排列紊乱,管袢模糊。

2)、管袢数:微循环检测中,管袢数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远心端第一排血管袢中部1/2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的另一排管袢计入。计数每毫米内的管袢数,取三个视野的平均值;凡1mm 内的所有管袢数均应计入。

正常值:8-10(7-9)根/视野(第一排)

异常:A 、袢增多:缺氧、慢性肺心病。

B、袢减少:血压下降,循环血量不足。末梢血管收缩(细动脉收缩)感染性休克等。

3)、管径:测量部位为血管袢的中部,要避开节段性扩张或收缩处。

正常人输入枝与输出枝之比为:1:1.3。

正常值:输入值—11±mm 输出值—14±3mm 袢顶—15±3mm 异常:A 、管径增宽:高血压及冠心病(早期)袢细长,部分病例输出枝扩张。高血压、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血流粘度增加,输出枝,特别是袢顶增宽。

B、管径变窄: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由于动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阻力增加,管袢特别是输入枝管径明显变窄。血压低,房间隔缺血,严重贫血。(因血液灌流量减少,管袢变细)

4)、管袢形态

正常的管袢形态为发夹型(∩)、交叉型和畸形,三者比例为6:3:1。

异常:交叉型及畸形增多,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塞(95%异性管袢)

5)管袢长度:测量受观察角度,手指的位置、照明等影响较大。 正常:2—5CM 。

异常:A 超长:小动脉硬化,家族高血压史,部分高血压病人(由于局部血液灌流量大,血流受阻所致)

B、缩短: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水肿、休克。

6)、乳头下静脉丛:乳头下静脉丛位于甲襞毛细血管之下,正常情况下土无静脉丛出现,只有在病理情况下如冠心病、结缔组织性疾病等才会出现静脉丛。如冠心病引起的静脉丛则表示右心功能衰退,患者下肢会出现水肿、疲劳等症状。另一种情况是近期内服用各种

药物,或者是长期嗜烟嗜洒以及近期比较疲劳等到也容易出现静脉丛。

2、毛细血管流态

1)、流速: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停滞。

①线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无颗粒感(如塑料带) ②线粒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稍有颗粒感(绸带状) ③粒线流:血流较快,连续呈线,有明显颗粒感(布带状) ④粒流:血流较快,如泥沙流(麻袋状)

⑤粒缓流:血流呈泥沙状,连续缓慢流动。

⑥粒摆流:血流呈泥沙状,前后摆动,仍能向前流动。

⑦停滞:血流停止不动。

A、流速增快:生理上:活动、兴奋时。

B、流速减慢:由于毛细血管阻力增加,血液粘度增高,

血流减慢。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低血压,失学、休克。此外,脱水过度、疲劳也见。

2)、血管运动性:血管自发地出现周期性的管径变化或流速变化的现象。

3)、红细胞聚集:红细胞间相互附着的现象。(由于红细胞膜上电荷,胶体性质改变及血流速度缓慢造成)分轻度、中度、重度。 ①轻度:血流不呈线条状,失去光滑,数个红细胞聚集在一起,混杂流动,有明显颗粒感。

②中度:红细胞聚集团块较大,互相间聚集较密切,血流除有明显颗粒外,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细胞聚集颗粒。

③重度:十余个或数十个红细胞聚集成团块,密度较大,外形不规则,大小不等和血浆分离现象。

提示:有感染形病症,糖尿病、肿瘤、慢性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结缔组织疾病,风湿热等。

4)、微粒体:包括白色微栓,血小板聚集栓子,红细胞纤维蛋白,内皮细胞。

① 白细胞数:在管袢流动的血液中可见小的白色球状物闪烁而过称白细胞。检测意义不大,只有极少或极度增多

时,可反映机体大致情况。

减少—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染。

增多—可能正患感染性疾病。

②白微栓:由血小板聚集或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粘附聚集而

成。

白微栓的诊断:

À、出现在乳头下静脉丛或明显舒张的输入枝输出枝。

B 、栓体大,比白细胞大3-10倍。

C 、形状不规则。

D 、明显挤涨管袢,在乳头下静脉管径漂浮而过。

E 、栓体不透明

提示:血流粘稠度增高,反映机体处于高凝,有血管内栓塞状态,预示着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疾病,巨球蛋白血症,白血病等。

5)、血色:皮肤微循环血液含氧量,判断组织供血情况。 ①过深:表示机体缺氧,肺心病、休克、窒息。

②过浅:严重贫血。

3、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毛细血管渗出:由于血管内血浆成分过量地通过血管壁积在微血管周围的现象。管袢周围间隙大、明亮、管袢模糊、长度缩短。 提示:女性月经期。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严重感染、中毒、过敏、血管通透性亢进如水肿。

2)、出血:红细胞游出血管外的现象,一般常见在袢顶呈点状、片状、帽状等等。正常:1-2根/视野。提示:中毒、感染、缺氧、变态反映性疾病。

3)、乳头下静脉丛:指多个毛细血管管袢连接于西静脉而成。小儿与老人可见,但不扩张,体循环回流受阻可见扩张的乳头下静脉丛。 提示:右心衰竭、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疾患、泌尿等疾病,结缔组织病,大面积炎症等。

4)、乳头:正常呈锯齿状、波浪形圆丘,每个乳头下有1-2根管袢。异常可出现波浪(锯齿)变浅—平直—消失(模糊)

5)、汗腺导管,汗腺导管发亮,数量少,一个甲襞不超过2根,情绪紧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发展时可增加。

微循环检测时注意事项

1、定性分析

2、语言准确,看症不看病

3、不要用肯定的语气

4、检测带有预测性,看现在和将来要发生的病症

5、已发生疾病的提醒

6、不要把疾病说的太多

沟通技巧

1、掌握患者信息,发现要求,沟通了解80%

2、记录患者使用产品后的微循环改变

3、建立患者档案

微循环的特点

1、微循环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唯一场所

2、微循环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唯一总阀门

3、微循环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唯一大本营

甲襞微循环检测心血管常见问题解答

1、什么是微循环?

答:人体中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2、微循环的三大作用?

答:微循环是人体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唯一场所;

微循环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唯一“总阀门”;

微循环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唯一大本营。

3、甲襞微循环检测仪的结构?

答:液晶显示屏,内置高清摄像机,内置微循环专用镜头,显微镜光源及反光装置,显微镜微动手轮,双侧平台方向调节钮,显微镜双层移动平台,显微镜底座。

4、甲襞微循环检测仪的特点?

答:设计轻巧,操作简便,观看清晰,携带方便。

5、甲襞微循环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与用途?

答:甲襞微循环检测仪是通过高倍摄像显微显示系统,将人体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形态、流态以及袢周状态的图像清晰的显示到显示屏上。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于通过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改变来对心血管、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发生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和预后观察等方面。

6、甲襞微循环检测的检测条件?

答:温度:室温在20-25℃,相对湿度70%左右;坐姿:手的高度与心脏同高;物料:香柏油、棉签;时间:上午或下午,复查最好在同一时间。

7、甲襞微循环检测对象要求?

答:检测前一小时内避免激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检测前休息15-30分钟;检测前一天禁服对心血管有影响的药物;检测前一小时内不吸烟、不喝酒、不洗手、不吃东西;女性经期时对检测的影响。

8、甲襞微循环检测心血管的检测位置?

答:左手无名指甲襞靠中间位置。注:临床上检测微循环检测部位为左手是因为绝大多数人群经常使用右手,皮质相对粗糙,透明度低,左手受重力较轻且无名指离心脏最近,透明度好,现象血管清晰。

9、甲襞微循环检测的检测内容?

答: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形态、流态、袢周状态。

10、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结构?

答:管袢,输入枝,输出枝,袢顶。

11、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流态?

答:7种流态,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停滞。

12、正常的人体甲襞毛细血管形态?

答:为发夹状,血管直且输入枝输出枝粗细、比例均匀(正常血管输入枝为9-13mm ,输出枝为11-17mm ,输入枝与输出枝比例为1:1.3)清晰光滑,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数量7-9根(管袢形态交叉的比例不超过30%,畸形不超过10%亦为正常)。

13、甲襞微循环检测管袢的计数区域?

答:以远心端第一排管袢中部二分之一为计数区域,低于此线不计,模糊不清不计,1mm 范围内的均计入。

14、检测时画面模糊的症状表现?

答:常见于感染、疲劳、冷热刺激、过敏、月经期。

15、检测时管袢数量减少或增加的症状表现?

答:增多:缺氧、慢性肺心病;减少:低血压、供血供氧不足、末梢血管收缩。

16、检测时输入枝变窄输出枝变宽的症状表现是?

答: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高粘血、头痛、肾病。

17、检测时血管畸形对应的症状是?

答: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或真菌感染等;动脉硬化;精神病、冠心病、颈椎病。

18、检测时管袢短小或管袢纤细的症状表现?

答: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脑供血供氧不足、糖尿病后期。

19、检测时血管输入枝、输出枝扩张变粗,血流慢,轻度红细胞聚集的症状表现?

答:高脂血症、血粘度高、高血压、过度疲劳、自主神经调节异常。

20、检测时血管中有瘀滞,血流慢,红细胞聚集多的症状表现?

答: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肺心病。

21、检测时血管畸形,红细胞聚集严重的症状表现? 答:缺血性疾病、肿瘤。

(1)乳头线:锯齿形、波浪状;表示细胞有活力、免疫力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强。表现为睡眠质量隹,精神饱满、面有光泽、不易疲劳、新陈代谢旺盛。

(2)管袢形态:正常管袢的形态是发夹型,动脉臂与静脉臂的比例为1:1.3,无袢顶膨大,无红细胞聚集。

(3)血流速度:管袢中的血流速度分为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前三种为正常血流,后两种为异常血流,粒流为分界线。血流速度缓慢

表示血粘度增高,容易导致红细胞聚集,影响到组织细胞正常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结果是导致人体机能下降,免疫功能降低,从而出现如头昏、头痛、疲劳等症状。

(4)静脉丛:正常情况下无静脉丛出现,只有在病理情况下如冠心病、结缔组织性疾病等才会出现静脉丛。如冠心病引起的静脉丛则表示右心功能衰退,患者下肢会出现水肿、疲劳等症状。另一种情况是近期内服用各种药物,或者是长期嗜烟嗜洒以及近期比较疲劳等到也容易出现静脉丛。

(5)管袢排列:健康人的管袢排列整齐,长度一致。久病或体质虚弱的人管袢排列少紊乱, 大少不一.

(6)管袢长度:管袢过短标示血管紧张度增高,外周力大。常见于各种血管痉孪性疾病,如血管神经性头痛、肢端缺血性疾病,高血压等。管袢过长标示血管紧张度降低,外周阻力小。见于贫

血、低血压等。或者长期服用降血压药、抗炎药等也可出现管袢过长的情况。

(7)管袢周围:健康人的管袢周围清晰,边有一层透明圈。当管袢周围渗出时可见静脉臂下端模糊不清,在袢顶处有时可见出血点,呈半月状或串珠状。有此种情况者大多是高血压控制不良,或者是生育期妇女正处于月经期或月经期前后2-3天。

(1)管袢畸形伴袢顶带有“黑帽”:表示血管紧张度增高,血流速度缓慢引起红细胞聚集。常见于高血压、早期动脉硬化等疾病;

(2)管臂扩张:

输入支与输出支比例大于正常范围表示,表示各种原因引起的右心功能不良,静血回流障碍,患者常感到胸闷、心慌等。常见于长期高血压、冠心病等引起的右心功能不良的表现。

(3)管袢短小模糊、伴静脉臂扩张:

常见于高血脂、高血粘度和部份的肿瘤患者当中。

(4)乳头线变平直、管袢畸形模糊:

表示长期睡眠不良导致机体功能下降,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精神及容易疲劳等。表示患者细胞活力下降、免疫功能降低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强,以及原有疾病正朝不良方向发展等。

(5)管袢严重模糊伴畸形伴随静脉臂扩张:

糖尿病合并有并发症的患者及冠必病患者常见。

(6)管袢尖刺状改变伴血流缓慢:

常见于各种风湿和类风湿性关切炎,包括颈椎、腰椎、膝关节、肩关节等。

(7)管袢麻花状改变增多伴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

常见于冠心病或脑血管疾病患者,而且病情比较严重。

(8)脉丛多而粗伴有血流缓慢:

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功能不良主要是右心功能下降所致。患者自觉有心慌、胸闷、气短等。

(9)白色栓子附壁运动:

白色栓子系白细胞团块和血小板团块的紊和物,其在单个管袢中流动每分钟为1—2个,若明显增加则提示动脉硬化正在形成或发展较快,其结果常出现冠心病或脑血栓等。

(10)红细胞聚集:

健康人的红细胞在毛细血管的中心流动,只有在血粘度增高等病理的情况下,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结缔组织性疾病等才会出现红细胞聚集。正常时人体的红细胞表面和血管内壁是带

有负电荷的,病理状态时其表面带电紊乱,故而出现红细胞聚集现象。

什么是微循环?

微循环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活动。人体血液由心脏流出后,经动脉至微动脉,再进入毛细血管后由微静脉及各静脉回到心脏,这种在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微循环的组成:

血管系统是连续通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的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

医学研究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毛细淋巴管是血液与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的工作原理与作用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是通过高倍的摄像显微显示系统,对人体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显微动态透视检查,清晰的显示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形态、流态、袢周图像。临床上广泛用于由微循环发生改变而对心血管、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发生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和预后观察等方面。

微循环3条途径及其作用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2)直捷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促进血液迅速回流。此通路骨骼肌中多见。(3)动-静脉短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调节体温。此途径皮肤分布较多

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毛细血管形态:

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的指标。甲襞是手指远端的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的原因(如搬运工人、清洗工人等),经常接受不同刺激,引起表皮增生,角化层增厚,

皮肤粗糙,致使表皮透光性减退,造成管袢模糊不清,约4.1-10%正常人的管袢模糊。

正常人甲襞毛细血管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清晰可见。 异常状态:排列紊乱,管袢模糊。

2)、管袢数:微循环检测中,管袢数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远心端第一排血管袢中部1/2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的另一排管袢计入。计数每毫米内的管袢数,取三个视野的平均值;凡1mm 内的所有管袢数均应计入。

正常值:8-10(7-9)根/视野(第一排)

异常:A 、袢增多:缺氧、慢性肺心病。

B、袢减少:血压下降,循环血量不足。末梢血管收缩(细动脉收缩)感染性休克等。

3)、管径:测量部位为血管袢的中部,要避开节段性扩张或收缩处。

正常人输入枝与输出枝之比为:1:1.3。

正常值:输入值—11±mm 输出值—14±3mm 袢顶—15±3mm 异常:A 、管径增宽:高血压及冠心病(早期)袢细长,部分病例输出枝扩张。高血压、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血流粘度增加,输出枝,特别是袢顶增宽。

B、管径变窄: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由于动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阻力增加,管袢特别是输入枝管径明显变窄。血压低,房间隔缺血,严重贫血。(因血液灌流量减少,管袢变细)

4)、管袢形态

正常的管袢形态为发夹型(∩)、交叉型和畸形,三者比例为6:3:1。

异常:交叉型及畸形增多,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塞(95%异性管袢)

5)管袢长度:测量受观察角度,手指的位置、照明等影响较大。 正常:2—5CM 。

异常:A 超长:小动脉硬化,家族高血压史,部分高血压病人(由于局部血液灌流量大,血流受阻所致)

B、缩短: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水肿、休克。

6)、乳头下静脉丛:乳头下静脉丛位于甲襞毛细血管之下,正常情况下土无静脉丛出现,只有在病理情况下如冠心病、结缔组织性疾病等才会出现静脉丛。如冠心病引起的静脉丛则表示右心功能衰退,患者下肢会出现水肿、疲劳等症状。另一种情况是近期内服用各种

药物,或者是长期嗜烟嗜洒以及近期比较疲劳等到也容易出现静脉丛。

2、毛细血管流态

1)、流速: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停滞。

①线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无颗粒感(如塑料带) ②线粒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稍有颗粒感(绸带状) ③粒线流:血流较快,连续呈线,有明显颗粒感(布带状) ④粒流:血流较快,如泥沙流(麻袋状)

⑤粒缓流:血流呈泥沙状,连续缓慢流动。

⑥粒摆流:血流呈泥沙状,前后摆动,仍能向前流动。

⑦停滞:血流停止不动。

A、流速增快:生理上:活动、兴奋时。

B、流速减慢:由于毛细血管阻力增加,血液粘度增高,

血流减慢。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低血压,失学、休克。此外,脱水过度、疲劳也见。

2)、血管运动性:血管自发地出现周期性的管径变化或流速变化的现象。

3)、红细胞聚集:红细胞间相互附着的现象。(由于红细胞膜上电荷,胶体性质改变及血流速度缓慢造成)分轻度、中度、重度。 ①轻度:血流不呈线条状,失去光滑,数个红细胞聚集在一起,混杂流动,有明显颗粒感。

②中度:红细胞聚集团块较大,互相间聚集较密切,血流除有明显颗粒外,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细胞聚集颗粒。

③重度:十余个或数十个红细胞聚集成团块,密度较大,外形不规则,大小不等和血浆分离现象。

提示:有感染形病症,糖尿病、肿瘤、慢性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结缔组织疾病,风湿热等。

4)、微粒体:包括白色微栓,血小板聚集栓子,红细胞纤维蛋白,内皮细胞。

① 白细胞数:在管袢流动的血液中可见小的白色球状物闪烁而过称白细胞。检测意义不大,只有极少或极度增多

时,可反映机体大致情况。

减少—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染。

增多—可能正患感染性疾病。

②白微栓:由血小板聚集或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粘附聚集而

成。

白微栓的诊断:

À、出现在乳头下静脉丛或明显舒张的输入枝输出枝。

B 、栓体大,比白细胞大3-10倍。

C 、形状不规则。

D 、明显挤涨管袢,在乳头下静脉管径漂浮而过。

E 、栓体不透明

提示:血流粘稠度增高,反映机体处于高凝,有血管内栓塞状态,预示着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疾病,巨球蛋白血症,白血病等。

5)、血色:皮肤微循环血液含氧量,判断组织供血情况。 ①过深:表示机体缺氧,肺心病、休克、窒息。

②过浅:严重贫血。

3、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毛细血管渗出:由于血管内血浆成分过量地通过血管壁积在微血管周围的现象。管袢周围间隙大、明亮、管袢模糊、长度缩短。 提示:女性月经期。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严重感染、中毒、过敏、血管通透性亢进如水肿。

2)、出血:红细胞游出血管外的现象,一般常见在袢顶呈点状、片状、帽状等等。正常:1-2根/视野。提示:中毒、感染、缺氧、变态反映性疾病。

3)、乳头下静脉丛:指多个毛细血管管袢连接于西静脉而成。小儿与老人可见,但不扩张,体循环回流受阻可见扩张的乳头下静脉丛。 提示:右心衰竭、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疾患、泌尿等疾病,结缔组织病,大面积炎症等。

4)、乳头:正常呈锯齿状、波浪形圆丘,每个乳头下有1-2根管袢。异常可出现波浪(锯齿)变浅—平直—消失(模糊)

5)、汗腺导管,汗腺导管发亮,数量少,一个甲襞不超过2根,情绪紧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发展时可增加。

微循环检测时注意事项

1、定性分析

2、语言准确,看症不看病

3、不要用肯定的语气

4、检测带有预测性,看现在和将来要发生的病症

5、已发生疾病的提醒

6、不要把疾病说的太多

沟通技巧

1、掌握患者信息,发现要求,沟通了解80%

2、记录患者使用产品后的微循环改变

3、建立患者档案

微循环的特点

1、微循环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唯一场所

2、微循环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唯一总阀门

3、微循环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唯一大本营

甲襞微循环检测心血管常见问题解答

1、什么是微循环?

答:人体中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2、微循环的三大作用?

答:微循环是人体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唯一场所;

微循环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唯一“总阀门”;

微循环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唯一大本营。

3、甲襞微循环检测仪的结构?

答:液晶显示屏,内置高清摄像机,内置微循环专用镜头,显微镜光源及反光装置,显微镜微动手轮,双侧平台方向调节钮,显微镜双层移动平台,显微镜底座。

4、甲襞微循环检测仪的特点?

答:设计轻巧,操作简便,观看清晰,携带方便。

5、甲襞微循环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与用途?

答:甲襞微循环检测仪是通过高倍摄像显微显示系统,将人体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形态、流态以及袢周状态的图像清晰的显示到显示屏上。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于通过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改变来对心血管、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发生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和预后观察等方面。

6、甲襞微循环检测的检测条件?

答:温度:室温在20-25℃,相对湿度70%左右;坐姿:手的高度与心脏同高;物料:香柏油、棉签;时间:上午或下午,复查最好在同一时间。

7、甲襞微循环检测对象要求?

答:检测前一小时内避免激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检测前休息15-30分钟;检测前一天禁服对心血管有影响的药物;检测前一小时内不吸烟、不喝酒、不洗手、不吃东西;女性经期时对检测的影响。

8、甲襞微循环检测心血管的检测位置?

答:左手无名指甲襞靠中间位置。注:临床上检测微循环检测部位为左手是因为绝大多数人群经常使用右手,皮质相对粗糙,透明度低,左手受重力较轻且无名指离心脏最近,透明度好,现象血管清晰。

9、甲襞微循环检测的检测内容?

答: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形态、流态、袢周状态。

10、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结构?

答:管袢,输入枝,输出枝,袢顶。

11、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流态?

答:7种流态,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停滞。

12、正常的人体甲襞毛细血管形态?

答:为发夹状,血管直且输入枝输出枝粗细、比例均匀(正常血管输入枝为9-13mm ,输出枝为11-17mm ,输入枝与输出枝比例为1:1.3)清晰光滑,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数量7-9根(管袢形态交叉的比例不超过30%,畸形不超过10%亦为正常)。

13、甲襞微循环检测管袢的计数区域?

答:以远心端第一排管袢中部二分之一为计数区域,低于此线不计,模糊不清不计,1mm 范围内的均计入。

14、检测时画面模糊的症状表现?

答:常见于感染、疲劳、冷热刺激、过敏、月经期。

15、检测时管袢数量减少或增加的症状表现?

答:增多:缺氧、慢性肺心病;减少:低血压、供血供氧不足、末梢血管收缩。

16、检测时输入枝变窄输出枝变宽的症状表现是?

答: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高粘血、头痛、肾病。

17、检测时血管畸形对应的症状是?

答: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或真菌感染等;动脉硬化;精神病、冠心病、颈椎病。

18、检测时管袢短小或管袢纤细的症状表现?

答: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脑供血供氧不足、糖尿病后期。

19、检测时血管输入枝、输出枝扩张变粗,血流慢,轻度红细胞聚集的症状表现?

答:高脂血症、血粘度高、高血压、过度疲劳、自主神经调节异常。

20、检测时血管中有瘀滞,血流慢,红细胞聚集多的症状表现?

答: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肺心病。

21、检测时血管畸形,红细胞聚集严重的症状表现? 答:缺血性疾病、肿瘤。

(1)乳头线:锯齿形、波浪状;表示细胞有活力、免疫力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强。表现为睡眠质量隹,精神饱满、面有光泽、不易疲劳、新陈代谢旺盛。

(2)管袢形态:正常管袢的形态是发夹型,动脉臂与静脉臂的比例为1:1.3,无袢顶膨大,无红细胞聚集。

(3)血流速度:管袢中的血流速度分为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前三种为正常血流,后两种为异常血流,粒流为分界线。血流速度缓慢

表示血粘度增高,容易导致红细胞聚集,影响到组织细胞正常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结果是导致人体机能下降,免疫功能降低,从而出现如头昏、头痛、疲劳等症状。

(4)静脉丛:正常情况下无静脉丛出现,只有在病理情况下如冠心病、结缔组织性疾病等才会出现静脉丛。如冠心病引起的静脉丛则表示右心功能衰退,患者下肢会出现水肿、疲劳等症状。另一种情况是近期内服用各种药物,或者是长期嗜烟嗜洒以及近期比较疲劳等到也容易出现静脉丛。

(5)管袢排列:健康人的管袢排列整齐,长度一致。久病或体质虚弱的人管袢排列少紊乱, 大少不一.

(6)管袢长度:管袢过短标示血管紧张度增高,外周力大。常见于各种血管痉孪性疾病,如血管神经性头痛、肢端缺血性疾病,高血压等。管袢过长标示血管紧张度降低,外周阻力小。见于贫

血、低血压等。或者长期服用降血压药、抗炎药等也可出现管袢过长的情况。

(7)管袢周围:健康人的管袢周围清晰,边有一层透明圈。当管袢周围渗出时可见静脉臂下端模糊不清,在袢顶处有时可见出血点,呈半月状或串珠状。有此种情况者大多是高血压控制不良,或者是生育期妇女正处于月经期或月经期前后2-3天。

(1)管袢畸形伴袢顶带有“黑帽”:表示血管紧张度增高,血流速度缓慢引起红细胞聚集。常见于高血压、早期动脉硬化等疾病;

(2)管臂扩张:

输入支与输出支比例大于正常范围表示,表示各种原因引起的右心功能不良,静血回流障碍,患者常感到胸闷、心慌等。常见于长期高血压、冠心病等引起的右心功能不良的表现。

(3)管袢短小模糊、伴静脉臂扩张:

常见于高血脂、高血粘度和部份的肿瘤患者当中。

(4)乳头线变平直、管袢畸形模糊:

表示长期睡眠不良导致机体功能下降,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精神及容易疲劳等。表示患者细胞活力下降、免疫功能降低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强,以及原有疾病正朝不良方向发展等。

(5)管袢严重模糊伴畸形伴随静脉臂扩张:

糖尿病合并有并发症的患者及冠必病患者常见。

(6)管袢尖刺状改变伴血流缓慢:

常见于各种风湿和类风湿性关切炎,包括颈椎、腰椎、膝关节、肩关节等。

(7)管袢麻花状改变增多伴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

常见于冠心病或脑血管疾病患者,而且病情比较严重。

(8)脉丛多而粗伴有血流缓慢:

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功能不良主要是右心功能下降所致。患者自觉有心慌、胸闷、气短等。

(9)白色栓子附壁运动:

白色栓子系白细胞团块和血小板团块的紊和物,其在单个管袢中流动每分钟为1—2个,若明显增加则提示动脉硬化正在形成或发展较快,其结果常出现冠心病或脑血栓等。

(10)红细胞聚集:

健康人的红细胞在毛细血管的中心流动,只有在血粘度增高等病理的情况下,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结缔组织性疾病等才会出现红细胞聚集。正常时人体的红细胞表面和血管内壁是带

有负电荷的,病理状态时其表面带电紊乱,故而出现红细胞聚集现象。


相关内容

  • 设备状态检测技术的应用
  • 设备状态检测技术的应用 设备状态检测技术的应用 姜占古 (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部,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随着设备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设备的状态检测技术日益成熟,使设备维修由事后维修转变为预防维修.主动维修.青岛卷烟厂应用状态检测技术,采用Entek Enpac2500振动监 ...

  •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研究及其检测进展
  • 中国肿瘤临床 2009年第36卷第15 期 ·综·述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研究及其检测进展*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发生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乳腺癌的复发转移.转移灶的形 成是一个连续复杂的过程,从原发灶生长的早期即已开始.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是乳腺癌发生转移的基础,经过多种复杂机制最 ...

  • 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分析
  • 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分析 摘要:认识无线电技术做为近年来通信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是 无线通信新兴智有技术之一,它对目前频谱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固定 频谱分配制度问题能够有效加以解决.因此,深入探讨做为认知无 线电实现频谱分配.频谱共享前提和基础的频谱感知过程,则成为 整个系统环节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

  • 智能测试系统课程报告
  • 智能测试系统课程报告 前言 通过智能测试系统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知识内容丰富多彩,包含了传感器.控制工程.信号处理.仪器总线技术.单片机.虚拟仪器,基础电路等学科知识内容,综合性强,理论联系实际较多,对以后的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对动作用,对以后的课题研究也有很大的裨益 ...

  •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 第一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当今种类繁多的机器人家族 2.认识机器人的本领 3.认识仿真机器人 4.了解真实的机器人 教学重点:认识机器人的本领 教学难点:认识仿真机器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猜个谜语好吗?智能机器人登场 早晨,我们吃过早点上学以后,它立即用吸尘器 ...

  • 酸洗作业指导书
  • 宜昌三峡全通涂镀板股份有限公司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受 控: 发 放 号: 受 控 号: 日 期: 发布时间:二 酸洗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qt/00-008 酸 轧 生 产 部 2 0 1 0 – 1 – 1 0一0年一月一日 第一部分 原料.产品参数及工艺流程 一.工厂条件 1.厂房 ...

  • 液体活检技术在肿瘤诊断领域的研究进展
  • ・327・ ・综述・ 液体活检技术在肿瘤诊断领域的研究进展 孙宇乔 贾学渊 于旸 [摘要] 近年随着人们对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s)和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tumorDNA,ctDNA)的认识逐渐加深,一种新兴的以血液为基础的肿瘤分子诊断应时 ...

  • 锅炉发电厂职业病危害评价预评价
  • 循环硫化床锅炉发电机组建设项目职业病 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报告编号: (评审模拟报告) 2013年9月5日 报告书名称循环硫化床锅炉发电 机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评价机构名称:内蒙古乾元职业健康检测评价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隋向斌 评价人员 2013年 9 月 5 日 目 录 1总论 ... ...

  • 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研究
  • 2008年第06期,第41卷 通 信 技 术 Vol.41,No.06,2008 总第198期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No.198,Totally 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研究 李连宝, 毛玉泉, 李 林, 柏雪倩 (空军工程大学 电讯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