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中)

一种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方法

付卫东1,海伟2,王堃雅,李火银1,贾志浩1

1

(1.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河南郑州450052;2.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52 ) 摘要:能源管理体系遵循系统管理原理,在组织内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

的管理系统,通过节能监测、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措施,不断改进。目前该体系还没有被普遍建立,面临的问题是能源服务机构不知如何帮助企业建立和运行能源管理体系。通过对能源管理体系的概念及构架分析,作者提出了一种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方法,该方法是通过识别出所有的能源因素后,确定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然后制定管理方案,编制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对体系文件要求控制的每个因素都是具体可测量的,在能源使用过程中,通过对管理程序中的每一项指标进行记录和考核,根据考核进行奖罚。达到运行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目标的目的。 关键词:能源;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

能源管理体系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的,针对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使用或能源消耗,利用系统的思想和过程方法,在明确目标、职责、程序和资源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以高效节能产品、实用节能技术和方法以及最佳管理实践为基础,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引入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确保能源管理活动持续进行、能源节约的效果不断得以保持和改进,从而实现能源节约的战略目标. 1、 能源管理体系的概念及构架分析

目前,中国在能源管理体系方面借鉴ISO9000和ISO14000的理念和思想、强调规范各种能源管理制度和措施、注重识别和利用适宜的节能技术和方法,以及最佳能源管理实践和经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企业建立规范的能源管理体系,使能源管理的各项手段和措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全面系统地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各项能源管理活动,实施全过程管理,以期获得最佳的节能效果。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在于:

(1)有利于推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实施,使组织能够科学的强化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组织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组织能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除了解决“谁来做、做什么”的问题,还解决“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通过系统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的能源管理体系,便能大大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进而提高节能工作整体效果和效率。

(3)有利于及时发现能源管理工作中职责不清问题,为建立和完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能源管理组织结构提供保障。通过识别节能潜力以及节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持续改进,不断降低能源消耗,从而实现组织的能源方针和能源目标。

结合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控制和适用对象等核心要求,对能源管理体系基本理念和构架的分析如下(见表1):

表1 能源管理体系基本理念和构架

能源管理体系是根据能源方针,通过对企业的深入调研,找出其中能源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加以控制,确定能源目标并制定能源管理方案的系统,它包括相关的控制程序及考核和记录。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 领导决策与准备:①管理者的承诺②任命管理者代表③提供资源;

(2) 范围界定:①组织的活动范围②组织的管理权限范围③组织的现场区域和地理边界④法律法规的要求⑤组织的产品和服务范围⑥财务边界和运行边界;

(3) 初始能源评审;

图1 能源因素与能耗指标

(4) 体系的策划;

(5)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管理承诺是最高管理者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作出的,确保配备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适宜资源,任命管理者代表等。根据管理承诺制定和实施能源方针和目标,作为组织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

初始能源评审是对企业的性质、规模及经营情况等进行了解,确定企业当前的用能种类、水平及状况等,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方法和过程。

体系的策划除了要制定能源目标和指标外,关键要识别能源因素。如图1所示,对一个企业来说,从原料进入到产品输出,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影响能源消耗的多个因素,这些因素有的是工艺参数的控制情况,有的是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有的是操作者的水平及状态等。对于产品能耗同时还受市场因素、环境因素及法律法规因素的影响。在识别出所有的能源因素后,要对它们进行评价,确定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然后制定实现能源目标的能源管理方案。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包括:《关于我厂进行节能管理的决定》《我厂能源方针》《关于我厂能源管理基准与标杆的确定》《主要能源因素的确定》《对我公司员工进行能源意识培训的通知》《关于与外界信息交流的通知》《法律法规及遵法性评价控制程序》《信息交流控制程序》《能源因素控制程序》《能源使用管理程序》《节能改造项目管理程序》《合理化建议收集程序》《能源采购管理程序》

图2 某企业电力使用程序图

《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能源监测与测量控制程序》《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管理评审程序》等。

文件应包括如下内容:目的范围,引用文件,人员职责,工作程序,记录等;其中工作程序是文件的核心。如图2所示,为某企业电力使用程序图,在程序文件中需要根据电能的不同用途进行不同的控制,如生产用电要进行计量、要对用电设备的操作、维护进行控制,还要按照分时用电的要求尽量避开高峰时间用电。对于办公及生活用电,要合理配置灯具的密度、控制空调的温度及使用时间。在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中,应注意能源管理体

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相结合,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3、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改进

能源管理体系采用全过程控制思想,运用PDCA (Plan-Do-Check-Act )模式运行,

如图3所示,充分结合能源管理的特点,与现有的质量管理

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融合。

为了实现能源管理体系的

顺利运行与改进,组织应提供适宜的资源,如人员,设施,计量监测及资金等;还应对从事能源管理有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培训。在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之中,应能进行相关部门及

人员的信息沟通。但要注意的是组织在提供资源时,应尽量

图3 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利用原有的资源,减少新增的资源,以便于管理体系的快速经济启动。

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在各机构中进行的,各部门按相关的控制程序工作,见图4。能源管理机构是组织的能源管理最高代表,负责能源方针、能源管理基准与标杆的制定,参与检查与纠正措施和内部审核,主持管理评审。职能部门包括公司办公室、知识科、供应部、设计部、技术部及信息部等。公司办公室负责法律法规及标准,知识科负责能力、培训和意识,供应部负责能源采购控制,设计部负责产品和过程设计控制,技术部负责节能改造项目管理,信息部负责信息交流。生产部门包括各生产车间,负责各自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能源管理方案,能源因素控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及合理化建议收集。

对于能源管理体系的检查与纠正是通过考核来进行的。各部门对管理程序的每一项都要能进行监视、测量与评价。部门内部经常性地对管理程序中的每一项指标进行考核并进行记录,根据记录情况与标准对比进行考核,根据考核进行奖罚。能源管理机构定期对各部门的考核情况进行抽检,根据考核进行奖罚。奖励应与节能所带来的效益成正比,以便统分调动员工节能的积极性。

时间空间

图4 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时空图

各部门在能源管理体系运行一定时期后要进行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是以各部门的内部考核及能源管理机构的外部考核作为依据,来判定能源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组织的需要,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重点用能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效率、综合能耗和节能量等。

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对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进行的总结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内部审核的结果是作为管理评审重要依据之一。通过管理评审提出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节约的持续改进措施;修订能源管理基准和标杆、方针、目标、指标变更的重大决策等。

结论

能源管理体系从体系的全过程出发,遵循系统管理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的管理系统,通过节能监测、能效对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节能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管理系统持续改进的有效性。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首先识别能源因素,在识别出所有的能源因素后,要对它们进行评价,确定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然后制定实现能源目标的能源管理方案。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在各机构中进行的,各部门按相关的控制程序工作。对于能源管理体系的检查与纠正是通过考核来进行的。各部门对管理程序的每一项都要能进行监视、测量与评价。部门内部经常性地对管理程序中的每一项指标进行考核并进行记录,根据记录情况与标准对比进行考核。能源管理机构定期对各部门的考核情况进行抽检,根据考核进行奖罚。各部门在能源管理体系运行一定时期后要进行内部审核。内部审核的结果是作为管理评审重要依据之一进行管理评审,通过管理评审提出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节约的持续改进措施;修订能源管理基准和标杆、方针、目标、指标变更的重大决策等,达到运行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目

标。

参考文献

[1] 周湘梅,刘立波.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70-132.

[2]陈志田.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及推广应用指南.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77-129.

[3]刘显法,吕文斌. 借鉴外国经验,加快建立我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新机制. 北京:中国能源,2002,(7):9-12.

[4]周大地,韩文科. 中国能源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2.

付卫东, 电话: [1**********],email:[email protected]

一种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方法

付卫东1,海伟2,王堃雅,李火银1,贾志浩1

1

(1.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河南郑州450052;2.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52 ) 摘要:能源管理体系遵循系统管理原理,在组织内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

的管理系统,通过节能监测、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措施,不断改进。目前该体系还没有被普遍建立,面临的问题是能源服务机构不知如何帮助企业建立和运行能源管理体系。通过对能源管理体系的概念及构架分析,作者提出了一种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方法,该方法是通过识别出所有的能源因素后,确定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然后制定管理方案,编制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对体系文件要求控制的每个因素都是具体可测量的,在能源使用过程中,通过对管理程序中的每一项指标进行记录和考核,根据考核进行奖罚。达到运行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目标的目的。 关键词:能源;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

能源管理体系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的,针对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使用或能源消耗,利用系统的思想和过程方法,在明确目标、职责、程序和资源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以高效节能产品、实用节能技术和方法以及最佳管理实践为基础,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引入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确保能源管理活动持续进行、能源节约的效果不断得以保持和改进,从而实现能源节约的战略目标. 1、 能源管理体系的概念及构架分析

目前,中国在能源管理体系方面借鉴ISO9000和ISO14000的理念和思想、强调规范各种能源管理制度和措施、注重识别和利用适宜的节能技术和方法,以及最佳能源管理实践和经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企业建立规范的能源管理体系,使能源管理的各项手段和措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全面系统地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各项能源管理活动,实施全过程管理,以期获得最佳的节能效果。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在于:

(1)有利于推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实施,使组织能够科学的强化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组织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组织能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除了解决“谁来做、做什么”的问题,还解决“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通过系统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的能源管理体系,便能大大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进而提高节能工作整体效果和效率。

(3)有利于及时发现能源管理工作中职责不清问题,为建立和完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能源管理组织结构提供保障。通过识别节能潜力以及节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持续改进,不断降低能源消耗,从而实现组织的能源方针和能源目标。

结合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控制和适用对象等核心要求,对能源管理体系基本理念和构架的分析如下(见表1):

表1 能源管理体系基本理念和构架

能源管理体系是根据能源方针,通过对企业的深入调研,找出其中能源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加以控制,确定能源目标并制定能源管理方案的系统,它包括相关的控制程序及考核和记录。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 领导决策与准备:①管理者的承诺②任命管理者代表③提供资源;

(2) 范围界定:①组织的活动范围②组织的管理权限范围③组织的现场区域和地理边界④法律法规的要求⑤组织的产品和服务范围⑥财务边界和运行边界;

(3) 初始能源评审;

图1 能源因素与能耗指标

(4) 体系的策划;

(5)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管理承诺是最高管理者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作出的,确保配备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适宜资源,任命管理者代表等。根据管理承诺制定和实施能源方针和目标,作为组织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

初始能源评审是对企业的性质、规模及经营情况等进行了解,确定企业当前的用能种类、水平及状况等,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方法和过程。

体系的策划除了要制定能源目标和指标外,关键要识别能源因素。如图1所示,对一个企业来说,从原料进入到产品输出,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影响能源消耗的多个因素,这些因素有的是工艺参数的控制情况,有的是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有的是操作者的水平及状态等。对于产品能耗同时还受市场因素、环境因素及法律法规因素的影响。在识别出所有的能源因素后,要对它们进行评价,确定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然后制定实现能源目标的能源管理方案。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包括:《关于我厂进行节能管理的决定》《我厂能源方针》《关于我厂能源管理基准与标杆的确定》《主要能源因素的确定》《对我公司员工进行能源意识培训的通知》《关于与外界信息交流的通知》《法律法规及遵法性评价控制程序》《信息交流控制程序》《能源因素控制程序》《能源使用管理程序》《节能改造项目管理程序》《合理化建议收集程序》《能源采购管理程序》

图2 某企业电力使用程序图

《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能源监测与测量控制程序》《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管理评审程序》等。

文件应包括如下内容:目的范围,引用文件,人员职责,工作程序,记录等;其中工作程序是文件的核心。如图2所示,为某企业电力使用程序图,在程序文件中需要根据电能的不同用途进行不同的控制,如生产用电要进行计量、要对用电设备的操作、维护进行控制,还要按照分时用电的要求尽量避开高峰时间用电。对于办公及生活用电,要合理配置灯具的密度、控制空调的温度及使用时间。在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中,应注意能源管理体

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相结合,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3、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改进

能源管理体系采用全过程控制思想,运用PDCA (Plan-Do-Check-Act )模式运行,

如图3所示,充分结合能源管理的特点,与现有的质量管理

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融合。

为了实现能源管理体系的

顺利运行与改进,组织应提供适宜的资源,如人员,设施,计量监测及资金等;还应对从事能源管理有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培训。在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之中,应能进行相关部门及

人员的信息沟通。但要注意的是组织在提供资源时,应尽量

图3 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利用原有的资源,减少新增的资源,以便于管理体系的快速经济启动。

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在各机构中进行的,各部门按相关的控制程序工作,见图4。能源管理机构是组织的能源管理最高代表,负责能源方针、能源管理基准与标杆的制定,参与检查与纠正措施和内部审核,主持管理评审。职能部门包括公司办公室、知识科、供应部、设计部、技术部及信息部等。公司办公室负责法律法规及标准,知识科负责能力、培训和意识,供应部负责能源采购控制,设计部负责产品和过程设计控制,技术部负责节能改造项目管理,信息部负责信息交流。生产部门包括各生产车间,负责各自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能源管理方案,能源因素控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及合理化建议收集。

对于能源管理体系的检查与纠正是通过考核来进行的。各部门对管理程序的每一项都要能进行监视、测量与评价。部门内部经常性地对管理程序中的每一项指标进行考核并进行记录,根据记录情况与标准对比进行考核,根据考核进行奖罚。能源管理机构定期对各部门的考核情况进行抽检,根据考核进行奖罚。奖励应与节能所带来的效益成正比,以便统分调动员工节能的积极性。

时间空间

图4 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时空图

各部门在能源管理体系运行一定时期后要进行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是以各部门的内部考核及能源管理机构的外部考核作为依据,来判定能源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组织的需要,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重点用能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效率、综合能耗和节能量等。

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对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进行的总结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内部审核的结果是作为管理评审重要依据之一。通过管理评审提出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节约的持续改进措施;修订能源管理基准和标杆、方针、目标、指标变更的重大决策等。

结论

能源管理体系从体系的全过程出发,遵循系统管理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的管理系统,通过节能监测、能效对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节能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管理系统持续改进的有效性。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首先识别能源因素,在识别出所有的能源因素后,要对它们进行评价,确定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然后制定实现能源目标的能源管理方案。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在各机构中进行的,各部门按相关的控制程序工作。对于能源管理体系的检查与纠正是通过考核来进行的。各部门对管理程序的每一项都要能进行监视、测量与评价。部门内部经常性地对管理程序中的每一项指标进行考核并进行记录,根据记录情况与标准对比进行考核。能源管理机构定期对各部门的考核情况进行抽检,根据考核进行奖罚。各部门在能源管理体系运行一定时期后要进行内部审核。内部审核的结果是作为管理评审重要依据之一进行管理评审,通过管理评审提出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节约的持续改进措施;修订能源管理基准和标杆、方针、目标、指标变更的重大决策等,达到运行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目

标。

参考文献

[1] 周湘梅,刘立波.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70-132.

[2]陈志田.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及推广应用指南.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77-129.

[3]刘显法,吕文斌. 借鉴外国经验,加快建立我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新机制. 北京:中国能源,2002,(7):9-12.

[4]周大地,韩文科. 中国能源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2.

付卫东, 电话: [1**********],email:[email protected]


相关内容

  •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标准内容
  • !微能节能--您的节能专家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标准内容 (一)对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的说明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世纪/.年代以来,全球性的资源不足.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资源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各国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

  • X公司能源管理体系新版手册
  • XG/ENMS-1-01-2013 A/0 XX省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手册 2013年8月10日发布 2013年8月10日实施 目 录 0.1XX能源管理体系手册修订履历 .................................................. 1 0. ...

  • 莱钢能源管理体系手册_
  • 能源管理体系手册 2012年8月10日首次批准 2012年8月10日首次实施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目 录 目录 -----------------------------1 0.1修订履历 ------------------------5 0.2手册颁布令 ------------------- ...

  • 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自评报告
  • 华润水泥(惠州)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自评报告 华润水泥(惠州)有限公司 目 录 一.企业基本情况...............................................3 二.体系策划阶段工作开展情况................................ ...

  • 能源管理体系GBT23331-2012
  • 前 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8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了GB/T 23331-2009,与GB/T 23331-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增加了"边界"(见3 ...

  • DBT371013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1013-2009 代替DB37/T 1013-2008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Industrial enterpris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Requirements 2009-09-28发布 2009-09-28实施 山 ...

  •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
  • 能源管理体系及相关知识培训课程 标准理解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要点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适用范围.特点和运行模式 �主要术语的理解要点 �标准要求的理解要点 能源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特点.运行模式�适用于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本标准提出了对组织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管理要求,并未对其所提供产 ...

  • 徐国民--能源管理体系培训PPT
  •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实施 讲解 深圳市环通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徐国民 2012.03.23 1 课堂要求 欢迎阁下参予本次课程,本课程将为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提高您的能力和水平. 请注意以下的几点: 1.手机 2.吸烟 3.其它 请将您的手机开为振动或关闭. 在课堂内请不要吸烟. 课间请 ...

  • 酒店节能减排措施100例
  • 酒店节能减排措施100例 1.建立详细的室内温度标准 饭店应确定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温度要求,并严格执行.温度标准的建立要满足客人的舒适度要求.例如,饭店的室内温度控制在17-28℃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40%-70%之间,夏季取高值 ... [减少能源浪费]: 1.建立详细的室内温度标准 饭店应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