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在导学案模式下的二次备课

如何进行二次备课

阜阳四中 李斌

一、二次备课的必要性

1、什么是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是与一次备课相对而言的。教师参与的集体备课,所做的教学素材搜集、他人方案搜集、教学方案的初步制定等等准备性工作,都是初次备课,都应该归入一次备课。教师个体对一次备课所占有的资料及初步预设的教学方案的再备课,备课活动实现质的提升,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就是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时,教师对自己预设的初步方案进行重新审视,或增删或调整,是他人智慧与个体独立认识的有效组合,是教学素材的深入把握与有效使用,是基于具体班级具体学情的教学方案最优化。

2、为什么要进行二次备课

我们要肯定一次备课的积极意义,但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一次备课存在的不足:

一是课堂教学目标易偏差。因先阅读他人方案,没有基于具体学情的定位,容易先入为主,课堂目标及追求会产生偏差。

二是易于搬抄,设置的课堂教学方案恰切性低。教师个体的素养积淀及课堂教学技能,与设想实施时所需的积淀与技能并不对等,实施时有出入有障碍难以实现。

三是所用教学素材往往感悟不深选择不精效用不高,易造成课堂上学生学习探究感悟流于浮泛,缺少深度。

如名师的成功教学方案,是适合名师特点的个性化设计,选用的素材名师有深入而独特的感悟,名师会有足够的魅力及课堂技能召唤学生积极参与。换成其他教师,个性特点不同,感悟不同,积累不同,名师方案就会失去意义。抄用这个名师方案,课堂教学的平庸暗淡或低效失败就在所难免。

3、二次备课的意义

有了二次备课的认识与策略,现代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些纠结就能很好地解决。教师的备课就不会再被“丰富的资源”所蒙蔽,被“名师方案”所左右,教师教学实践与研究就有了清醒的认识,实现教学研究主体的回归。

有了二次备课的认识与实践,教师的有效备课就能更上一个台阶。一位教师,开设公开课之前分发他的教案,最后一部分是“教学反思”。来听课的教师都有点纳闷:还未上课,何来反思?原来,他把一次备课之后再备课时认为应该如何调整增补的内容加上去。如果这位教师把小标题“教学反思”改为“二次备课”,

这部分内容就明确了,再备课所拓展所显示的意义空间就可更广阔了。

通过这几年的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总结,我觉得二次备课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目标性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重新审核确立学习目标;

2、兴趣性原则: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指导性原则:根据学习目标就相关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4、预设性原则:根据导学案的编排对问题进行全面预设,同时要留有余地。 备课是教学常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如果说集体备课可以让课堂教学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知识准确的话,那么,二次备课则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班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备课,二次备课能增强导学案的实用性、针对性,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下面我就谈谈二次备课的方法、内容和要求。

二次备课的方法:总体要求是做到“标、增、改、删、调”,具体做法如下: 标:标记原教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有比较性、典型性、易错性的内容,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引起注意。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过简的环节补充具体说明。改: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删: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环节。调: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

二次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1、备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以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解读教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看其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2、备教学设计 。(1)看课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看新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具体一定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是否能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否能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领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3)看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是否能让自己驾驭课堂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其实就是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等,也就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4)看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突破了难点?(5)看教学设计中的每一步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尤其看此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困生? 3、备练习设计 一节课的练习设计是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加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重要环节。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哪些知识点是本班学生最容易混淆或出错误的,都要在二次备课时精心去构思。练习设计包括当堂练习与课外练习。 4、备教学效果。 分析一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课时后的二次备课就是要分析教学的效果,检查教学中的得与失,并进一步分析原因,明确改进的方向和方法,也就是我们写的小结或反思。 5、备教学评语。 老师要在学生们展示之前,要对学生们在展示过程中的情况,做到方方面面的预测和预设。只有我们预见充分,我们才能驾驭课堂,做到游刃有余,尤其在“三疑三探课”中,更要好好准备预设问题。 6、备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的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课堂资源,特别是发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我们不能搞形式主义,而要重实质。采用什么模式上课我们不做统一要求,教无定法嘛,但是我们所采用的办法一定要是受学生欢迎的方法,是教师能轻松上课,学生能愉快学习的方法,是科学高效的好教学模式。因此二次备课要特别注重备课堂教学模式。

二、二次备课的形式与特点

不同的时段,二次备课有不同的做法,有着不同的备课意义。

1、集体备课之后的二次备课

集体备课时,主备教师选用的教案是特级教师或是名师的,或是区域内骨干教师编制的,或是独立精心编制,然后集体讨论形成共案,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这样的共案是面向年级所有教师与所有学生的,他人智慧、集体智慧可能的校本化个别化程度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适应具体教师具体班级。

教师做好集体备课之后的二次备课,具体办法有:一是把集体备课内容视为备课素材,独立进行教学设计;二是对共案进行重新组合,进行具体化个别化工作;三是进行具体学情分析、个性化教学内容、针对性练习设计等的补充。

所以,备课组集体备课或统一印发共案时,首先应鼓励重新编制教案,把共案当成参考资料;其次,印发的共案应留白,预留有足够的空间,供教师个体进行二次备课。

2、个别备课之后的二次备课

现代教师的个别备课,已不同于过去的面对一本课本一本“教师教学参考用书”苦苦琢磨的年代,有各种版本的纸质资料,有互联网的资源,素材是丰富的,是另一种意义的“集体备课”,是一种与名家、名师及各种“高手”对话状态下的备课。但很多教师容易在各种文本素材和“精妙”方案前迷失自己。

如何做好个别备课之后的二次备课?一是教师个体对学科课程意义应有独立的认识,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思考,才能消除各种无关信息的干扰。二是从学情出发,做好素材和方案的选择、重组与创新工作,教学内容要适合具体班级,方案应与具体的课堂情况结合,以演绎出可能实现的合理细节和过程。

3、课堂上的二次备课

应对课堂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应提到备课的层面来认识。教师课堂上的二次备课,是即时设计做出应变的方案,有效地解决课堂中新问题的工作过程。当预案设计不当而致课堂推进“卡壳”时,直觉上判断出教学内容不适合,需要即时推出新的学习方案;当课堂出现学生的精彩发言时,就应马上拿出有效方案,让学生的成功思考对其他学习同伴发挥更好的启发促进作用;当学生探究出现困难或错误时,相应的因素是很好的课堂资源,就要当下设计方案,用好这个资源,促进学生发展。

4、连续课之间的二次备课

教师一般担任同级的两个以上教学班的教学工作,教学方案在前一节课的实施不可能完美,且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追求卓越的过程,一般会发现新的问题,会有不满足感,会产生新的思路和追求,课间需要调整处理,以提升下一节课的课堂效益。

这就要求教师进行二次备课,在上完前一节课后挤时间再备课,再认识,对

前一节课上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行梳理,检查教学中的得与失,总结分析原因,克服缺点及经验不足,进行改进,进行提升性思考。

5、课后的二次备课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反思,积累经验,提高认识。在课时教学、单元教学及学期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及时再备课,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身心发展情况,进一步揭示教学规律,完善教学方案,实现业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的提升,以在下一个阶段工作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后的二次备课,是完成了预定的课时或阶段性教学任务之后的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仍然是拿着原先的教案去上下一节课,甚至下一年或几年后也重复着今天的教学方案上课,那么即使是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他也不会进步,他会永远停留在一个“经验型教师”的水准上。

三、怎样做好二次备课

1、教学素材的重新选择

备课及现代条件下的课堂,教师往往会塞进太多的“精彩素材”,课堂教学内容上有太多的“点”而致“消化不良”,最终是难点没有突破、重点没有突出。二次备课,重新感悟素材并作选择是必过的“坎”。

重在占有。课堂的教学素材涉及教学设计的细节及相应的内涵,要追求有效地读入,充分地占有,从而达到真正的积累与储备。很多教师上课之前重新熟悉素材,或默一下,甚至是背下来,追求有更深入的感悟,都是二次备课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和鼓励。充分占有素材,课堂上自会熟能生巧,自能纵横捭阖,处“变”不惊,应“急”有方,信手拈来。

重在筛选。课堂普遍存在预设教学素材过多、没有充分利用的现象。过多的教学素材挤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削弱了学生的深入探究。应重新认识并进行筛选,“瘦身减肥”,挤掉不那么重要的素材,甚至是忍痛割爱,摒弃课堂上材料繁多的“快节奏、高密度”的“高效”的做法,达成集中而深入的探究活动,课堂教学才可能有所突破。

重在发挥效用。教师对教学素材内涵不甚了了,或是没有设计好充分利用的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时自然就是“表面文章”,课堂上难免出现假问题、浅提问及应付式“读”“问答”之类的活动,课堂可能就是低效或无效的。教学素材重在精,重在深入挖掘,重在效用。重新选择是素材的深度思考,是重新审视,有独特的感悟,有新的发现,找到素材与学生学习之间的有效联系点,发挥教学素材的应有效用。

2、学情的重新确定

只做一次备课,在“名师方案”及繁多的信息前,教师容易被迷惑,预设时往往是一厢情愿,或是被“他人智慧”所左右。他人方案上设计学生会怎样学,便误以为自己的学生也会有怎样的学习过程。二次备课应回到现实学情中来。

应明确“属于学生发展需要的而他们自读自学又搞不明白的,就是应该教的”。 i明确学生课前已做了些什么,哪些学习内容由学生课前独立完成,不需要占用课堂时间;明确学生什么还未能做,未做好,是需要课堂上完成的。经常发现有的教师课堂上重复一些学生已完成的内容,做一些学生不费力就能轻松完成的内容,且教师在课堂上“如临大敌”,或是“装腔作势”,弄得学生昏昏欲睡。这是一种伪课堂假教学。

学情的重新确定是了解学生在课前预习到什么程度,了解学生能力形成情况及阅读、思考等学习习惯情况,确定什么样的有挑战性内容适合学生学习,确定学生课堂活动的能力层次,确定应训练点拨、提升并形成良好习惯的内容。

3、教学理念的重新审视

课堂教学中搬抄教参, 解读以教参、课本为中心,以“名师方案”、为中心,还是从学生的理解出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对一次备课教学理念的重新审视与调整是必要的,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二次备课的有效性,决定了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

理念一:课堂设计的起点基于学生的学习困惑。有的教师有这样的习惯,备好了课,就会在课堂上“认认真真”地讲授,从上课伊始至下课铃响,意犹未尽,所有内容一一带到,似乎这样才是上课。课堂教学是基于学生的学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基础为起点的,课堂教学是“解惑”,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之“惑”的活动。学生的学习困惑才是课堂教学的内容。

理念二: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有的教师习惯于课堂上讲授,习惯于讲授知识或是各种技巧,这种习惯的背后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严重落后。这种理念的教学活动,学生的素养很难提升。学习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活动,有体验,有探究,有积累,最终有所突破,才能实现有所提升。教师在课堂上只能是少讲或不讲,讲也是重在对学习活动进行组织指导,重在创造学习氛围,重在提供信息支持,让学生有更好的自主学习机会与条件。

理念三:集中指导只能是学生学习环节中的其中一个。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完成并体验完整的学习过程,是把学习内容前置,让学生课前充分进进行自主学习,尽可能地进行完整的学习过程的体验与认识。而教师的集中指导只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个环节。有的时候,教师于课堂上得到的反馈是学生已完成知识建构,就没有集中指导的需求与任务。

当然,广泛意义上看,所有的课堂教学的更好准备,所有的课堂教学更高水平的提升工作,所有的实现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更高追求,都是二次备课。正如苏霍姆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ii 无论是课前、课中或是课后,“这节课”的所有准备,终生时间的准备都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一次备课”,而是“二次备课”,是为着引导学生更好学习的更有效的备课。

当然,教学之路艰辛而漫长,课改之路更是崎岖而坎坷。所以,它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勇于探索,不断前行。我愿与诸位同仁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共同提高,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课改之路。

如何进行二次备课

阜阳四中 李斌

一、二次备课的必要性

1、什么是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是与一次备课相对而言的。教师参与的集体备课,所做的教学素材搜集、他人方案搜集、教学方案的初步制定等等准备性工作,都是初次备课,都应该归入一次备课。教师个体对一次备课所占有的资料及初步预设的教学方案的再备课,备课活动实现质的提升,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就是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时,教师对自己预设的初步方案进行重新审视,或增删或调整,是他人智慧与个体独立认识的有效组合,是教学素材的深入把握与有效使用,是基于具体班级具体学情的教学方案最优化。

2、为什么要进行二次备课

我们要肯定一次备课的积极意义,但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一次备课存在的不足:

一是课堂教学目标易偏差。因先阅读他人方案,没有基于具体学情的定位,容易先入为主,课堂目标及追求会产生偏差。

二是易于搬抄,设置的课堂教学方案恰切性低。教师个体的素养积淀及课堂教学技能,与设想实施时所需的积淀与技能并不对等,实施时有出入有障碍难以实现。

三是所用教学素材往往感悟不深选择不精效用不高,易造成课堂上学生学习探究感悟流于浮泛,缺少深度。

如名师的成功教学方案,是适合名师特点的个性化设计,选用的素材名师有深入而独特的感悟,名师会有足够的魅力及课堂技能召唤学生积极参与。换成其他教师,个性特点不同,感悟不同,积累不同,名师方案就会失去意义。抄用这个名师方案,课堂教学的平庸暗淡或低效失败就在所难免。

3、二次备课的意义

有了二次备课的认识与策略,现代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些纠结就能很好地解决。教师的备课就不会再被“丰富的资源”所蒙蔽,被“名师方案”所左右,教师教学实践与研究就有了清醒的认识,实现教学研究主体的回归。

有了二次备课的认识与实践,教师的有效备课就能更上一个台阶。一位教师,开设公开课之前分发他的教案,最后一部分是“教学反思”。来听课的教师都有点纳闷:还未上课,何来反思?原来,他把一次备课之后再备课时认为应该如何调整增补的内容加上去。如果这位教师把小标题“教学反思”改为“二次备课”,

这部分内容就明确了,再备课所拓展所显示的意义空间就可更广阔了。

通过这几年的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总结,我觉得二次备课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目标性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重新审核确立学习目标;

2、兴趣性原则: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指导性原则:根据学习目标就相关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4、预设性原则:根据导学案的编排对问题进行全面预设,同时要留有余地。 备课是教学常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如果说集体备课可以让课堂教学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知识准确的话,那么,二次备课则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班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备课,二次备课能增强导学案的实用性、针对性,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下面我就谈谈二次备课的方法、内容和要求。

二次备课的方法:总体要求是做到“标、增、改、删、调”,具体做法如下: 标:标记原教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有比较性、典型性、易错性的内容,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引起注意。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过简的环节补充具体说明。改: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删: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环节。调: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

二次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1、备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以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解读教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看其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2、备教学设计 。(1)看课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看新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具体一定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是否能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否能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领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3)看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是否能让自己驾驭课堂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其实就是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等,也就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4)看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突破了难点?(5)看教学设计中的每一步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尤其看此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困生? 3、备练习设计 一节课的练习设计是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加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重要环节。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哪些知识点是本班学生最容易混淆或出错误的,都要在二次备课时精心去构思。练习设计包括当堂练习与课外练习。 4、备教学效果。 分析一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课时后的二次备课就是要分析教学的效果,检查教学中的得与失,并进一步分析原因,明确改进的方向和方法,也就是我们写的小结或反思。 5、备教学评语。 老师要在学生们展示之前,要对学生们在展示过程中的情况,做到方方面面的预测和预设。只有我们预见充分,我们才能驾驭课堂,做到游刃有余,尤其在“三疑三探课”中,更要好好准备预设问题。 6、备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的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课堂资源,特别是发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我们不能搞形式主义,而要重实质。采用什么模式上课我们不做统一要求,教无定法嘛,但是我们所采用的办法一定要是受学生欢迎的方法,是教师能轻松上课,学生能愉快学习的方法,是科学高效的好教学模式。因此二次备课要特别注重备课堂教学模式。

二、二次备课的形式与特点

不同的时段,二次备课有不同的做法,有着不同的备课意义。

1、集体备课之后的二次备课

集体备课时,主备教师选用的教案是特级教师或是名师的,或是区域内骨干教师编制的,或是独立精心编制,然后集体讨论形成共案,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这样的共案是面向年级所有教师与所有学生的,他人智慧、集体智慧可能的校本化个别化程度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适应具体教师具体班级。

教师做好集体备课之后的二次备课,具体办法有:一是把集体备课内容视为备课素材,独立进行教学设计;二是对共案进行重新组合,进行具体化个别化工作;三是进行具体学情分析、个性化教学内容、针对性练习设计等的补充。

所以,备课组集体备课或统一印发共案时,首先应鼓励重新编制教案,把共案当成参考资料;其次,印发的共案应留白,预留有足够的空间,供教师个体进行二次备课。

2、个别备课之后的二次备课

现代教师的个别备课,已不同于过去的面对一本课本一本“教师教学参考用书”苦苦琢磨的年代,有各种版本的纸质资料,有互联网的资源,素材是丰富的,是另一种意义的“集体备课”,是一种与名家、名师及各种“高手”对话状态下的备课。但很多教师容易在各种文本素材和“精妙”方案前迷失自己。

如何做好个别备课之后的二次备课?一是教师个体对学科课程意义应有独立的认识,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思考,才能消除各种无关信息的干扰。二是从学情出发,做好素材和方案的选择、重组与创新工作,教学内容要适合具体班级,方案应与具体的课堂情况结合,以演绎出可能实现的合理细节和过程。

3、课堂上的二次备课

应对课堂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应提到备课的层面来认识。教师课堂上的二次备课,是即时设计做出应变的方案,有效地解决课堂中新问题的工作过程。当预案设计不当而致课堂推进“卡壳”时,直觉上判断出教学内容不适合,需要即时推出新的学习方案;当课堂出现学生的精彩发言时,就应马上拿出有效方案,让学生的成功思考对其他学习同伴发挥更好的启发促进作用;当学生探究出现困难或错误时,相应的因素是很好的课堂资源,就要当下设计方案,用好这个资源,促进学生发展。

4、连续课之间的二次备课

教师一般担任同级的两个以上教学班的教学工作,教学方案在前一节课的实施不可能完美,且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追求卓越的过程,一般会发现新的问题,会有不满足感,会产生新的思路和追求,课间需要调整处理,以提升下一节课的课堂效益。

这就要求教师进行二次备课,在上完前一节课后挤时间再备课,再认识,对

前一节课上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行梳理,检查教学中的得与失,总结分析原因,克服缺点及经验不足,进行改进,进行提升性思考。

5、课后的二次备课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反思,积累经验,提高认识。在课时教学、单元教学及学期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及时再备课,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身心发展情况,进一步揭示教学规律,完善教学方案,实现业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的提升,以在下一个阶段工作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后的二次备课,是完成了预定的课时或阶段性教学任务之后的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仍然是拿着原先的教案去上下一节课,甚至下一年或几年后也重复着今天的教学方案上课,那么即使是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他也不会进步,他会永远停留在一个“经验型教师”的水准上。

三、怎样做好二次备课

1、教学素材的重新选择

备课及现代条件下的课堂,教师往往会塞进太多的“精彩素材”,课堂教学内容上有太多的“点”而致“消化不良”,最终是难点没有突破、重点没有突出。二次备课,重新感悟素材并作选择是必过的“坎”。

重在占有。课堂的教学素材涉及教学设计的细节及相应的内涵,要追求有效地读入,充分地占有,从而达到真正的积累与储备。很多教师上课之前重新熟悉素材,或默一下,甚至是背下来,追求有更深入的感悟,都是二次备课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和鼓励。充分占有素材,课堂上自会熟能生巧,自能纵横捭阖,处“变”不惊,应“急”有方,信手拈来。

重在筛选。课堂普遍存在预设教学素材过多、没有充分利用的现象。过多的教学素材挤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削弱了学生的深入探究。应重新认识并进行筛选,“瘦身减肥”,挤掉不那么重要的素材,甚至是忍痛割爱,摒弃课堂上材料繁多的“快节奏、高密度”的“高效”的做法,达成集中而深入的探究活动,课堂教学才可能有所突破。

重在发挥效用。教师对教学素材内涵不甚了了,或是没有设计好充分利用的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时自然就是“表面文章”,课堂上难免出现假问题、浅提问及应付式“读”“问答”之类的活动,课堂可能就是低效或无效的。教学素材重在精,重在深入挖掘,重在效用。重新选择是素材的深度思考,是重新审视,有独特的感悟,有新的发现,找到素材与学生学习之间的有效联系点,发挥教学素材的应有效用。

2、学情的重新确定

只做一次备课,在“名师方案”及繁多的信息前,教师容易被迷惑,预设时往往是一厢情愿,或是被“他人智慧”所左右。他人方案上设计学生会怎样学,便误以为自己的学生也会有怎样的学习过程。二次备课应回到现实学情中来。

应明确“属于学生发展需要的而他们自读自学又搞不明白的,就是应该教的”。 i明确学生课前已做了些什么,哪些学习内容由学生课前独立完成,不需要占用课堂时间;明确学生什么还未能做,未做好,是需要课堂上完成的。经常发现有的教师课堂上重复一些学生已完成的内容,做一些学生不费力就能轻松完成的内容,且教师在课堂上“如临大敌”,或是“装腔作势”,弄得学生昏昏欲睡。这是一种伪课堂假教学。

学情的重新确定是了解学生在课前预习到什么程度,了解学生能力形成情况及阅读、思考等学习习惯情况,确定什么样的有挑战性内容适合学生学习,确定学生课堂活动的能力层次,确定应训练点拨、提升并形成良好习惯的内容。

3、教学理念的重新审视

课堂教学中搬抄教参, 解读以教参、课本为中心,以“名师方案”、为中心,还是从学生的理解出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对一次备课教学理念的重新审视与调整是必要的,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二次备课的有效性,决定了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

理念一:课堂设计的起点基于学生的学习困惑。有的教师有这样的习惯,备好了课,就会在课堂上“认认真真”地讲授,从上课伊始至下课铃响,意犹未尽,所有内容一一带到,似乎这样才是上课。课堂教学是基于学生的学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基础为起点的,课堂教学是“解惑”,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之“惑”的活动。学生的学习困惑才是课堂教学的内容。

理念二: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有的教师习惯于课堂上讲授,习惯于讲授知识或是各种技巧,这种习惯的背后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严重落后。这种理念的教学活动,学生的素养很难提升。学习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活动,有体验,有探究,有积累,最终有所突破,才能实现有所提升。教师在课堂上只能是少讲或不讲,讲也是重在对学习活动进行组织指导,重在创造学习氛围,重在提供信息支持,让学生有更好的自主学习机会与条件。

理念三:集中指导只能是学生学习环节中的其中一个。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完成并体验完整的学习过程,是把学习内容前置,让学生课前充分进进行自主学习,尽可能地进行完整的学习过程的体验与认识。而教师的集中指导只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个环节。有的时候,教师于课堂上得到的反馈是学生已完成知识建构,就没有集中指导的需求与任务。

当然,广泛意义上看,所有的课堂教学的更好准备,所有的课堂教学更高水平的提升工作,所有的实现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更高追求,都是二次备课。正如苏霍姆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ii 无论是课前、课中或是课后,“这节课”的所有准备,终生时间的准备都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一次备课”,而是“二次备课”,是为着引导学生更好学习的更有效的备课。

当然,教学之路艰辛而漫长,课改之路更是崎岖而坎坷。所以,它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勇于探索,不断前行。我愿与诸位同仁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共同提高,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课改之路。


相关内容

  • 浅析如何提高网络备课的实效性
  • 众所周知,备课终归要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往教师常常受困于繁重的手写教案中,造成备课质量下降.备课与实际课堂教学不符等现象.网络备课是在广泛交流.研讨基础上形成的智慧结晶.教师可以从年复一年重复手写教案中脱离出来,潜心于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辅导等工作,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一.有效的备课检查方式 ...

  • 网络电子备课新模式
  • [摘要] "资源化+个性化"的网络电子备课新模式,即"四级备课"模式,集中了教师集体教研的智慧,立足于课堂,体现教师.学生的特点,切实为教育教学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网络电子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主备:个人复备:教后再备 备课是教育教学工作中永恒 ...

  • 学习(备课技能)心得体会
  • 学习<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心得体会 兴义市仓更镇中学教师:扶正鸿 这段时间学习了<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真是受益匪浅.做为一名教师备课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但是在新的形式下该如何去面对呢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 ...

  • 中学教师现状及课题选题调研报告
  • 我校是一所刚建立两年的新校,教学硬件设施配备完善,教师年龄结构优化,学历素质优秀.学校周边均为成熟小区或新建的高档住宅小区,随着教育均衡化的发展及广大群众对"好上学,上好学"要求的提高,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校虽建校不长,但拥有一大批业务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教研能力强 ...

  • 习字与书法教案二年级上册
  • 字 与 书 法 教 学 设(上册) 单位:尤古庄镇中心小学 姓名:肖英 计 习 第一课 同形右放 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知道左右两部分由相同的偏旁组成的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 以写好字的方式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3. 培养写字的兴趣和欣赏字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

  • 小学语文如何开展单元主题备课的思考
  • 小学语文如何开展单元主题备课的思考 邓小冬 单元主题备课模式是站在大语文观下的一种备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从整体上把握单元学习的要求,把单元相关内容进行开发和重组,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积累并进行实践活动,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这也正是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 ...

  • 怎样使用导学案
  • 怎样使用导学案 现在,我县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暑假后准备改革传统的备课模式,统一使用县教研室印制的导学案.为规范导学案的使用,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使用"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 "提前备课,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提前备课:了解学生,疏通教材, ...

  • 2010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 2010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继续深入探索最佳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根据教师进修学校年度工作安排和我校实际,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工作重点,以关注学生健康发展为 ...

  • 如何编写和修改导学案
  • 如何编写和修改导学案 陈 绪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我们课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也立刻显现出这种模式的优势: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习的兴趣浓厚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多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多了,课堂效率也得到明显提高."给学生一个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