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相对论的理解

11、广义相对论的几个疑难问题

1、暗物质的本质:现代宇宙学观测表明宇宙中存在暗物质和暗能量。但是它们的起源仍然是个谜。我们能找到的普通物质仅占整个宇宙的4%,各种测算方法都证实,宇宙的大部分是不可见的。要说宇宙中仅仅就是暗色尘云和死星体是很容易的,但已发现的有力证据说明,事实并非如此。正是对宇宙中未知物质的寻找,使宇宙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开始合作,最有可能的暗物质成分是中微子或其它两种粒子:neutralino和axions(轴子),但这仅是物理学的理论推测,并未探测到,据认为,这三种粒子都不带电,因此无法吸收或反射光,但其性质稳定,所以能从创世大爆炸后的最初阶段幸存下来。

天文学家已经证明:宇宙中的天体从比我们银河系小100万倍的星系到最大星系团,都是由一种物质形式所维系在一起的,这种物质既不是构成我们银河系的那种物质,也不发光。这种物质可能包括一个或更多尚未发现的基本粒子组成,该物质的聚集产生导致宇宙中星系和大尺寸结构形成的万有引力。同时,这些粒子可能穿过地面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LANL实验室的液体闪烁体中微子探测器、加拿大Sudbury中微子观测站和日本超级神冈加速器实验的最新结果给出有力的证据:中微子以各种形式“振荡”,因此必定会具有质量。虽然质量很小,但宇宙中大量的中微子加起来可使总的质量达到相当高。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新的加速器实验MiniBooNE和MINOS将研究中微子震荡和中微子质量。

尚未发现的其它粒子有可能存在,例如一种称为超对称的新对称理论预言有一种大的新类型的粒子,其中有些可解释暗物质。现正在费米实验室TeV能级加速器进行的和计划在CERN正建造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开展的实验,以及地下低温暗物质寻找和空间利用伽马射线大面积天体望远镜所进行的实验,目的都是要寻找超对称粒子。

阿尔法磁谱仪(AMS)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寻找反物质星系和

带有我们星系多数质量的神秘暗物质的任何证据。该项目由MIT丁肇中领导,国际上(包括中国)广泛参加。

2.暗能量的本质。宇宙学最近的两个发现证实,普通物质和暗物质还不足以解释宇宙的结构,还有第三种成分,它不是物质而是某种形式的暗能量。

这种神秘成分存在的第一个证据,来源于对宇宙构造的测量,爱因斯坦认为,所有物质都会改变它周围时空的形状。因此,宇宙的总体形状由其中的总质量和能量决定。最近对大爆炸剩余能量的研究显示,宇宙有着最为简单的形状—是扁平的,这也反过来提示了宇宙的总质量密度。但天文学家在将所有暗物质和普通物质的可能来源加起来之后发现,宇宙的质量密度仍少了2/3。

第二个证据表明该成分一定是能量。对遥远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扩张速度并不像科学家设想的那么慢;事实上,扩张速度正在加快,宇宙的加速很难解释,除非有一股普遍的推动力持续将时空结构向外推。最近的实验表明,宇宙膨胀正在加速而不是放慢。这一结论有悖引力具有吸引力的基本概念。如果这些测量成立,就能量的物质形式存在,它的引力具有排斥性而不是吸引性。 对膨胀率的详细测量有助于对提出的各种解释暗能量的理论模型加以区别。美国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LBNL)超新星宇宙学项目的研究人员,利用从观测1a型超新星得到的数据直接观测宇宙的加速膨胀。 要研究这种类型的超新星,必须观测大量的星系,因为每400年每个星系才只有唯一的一种类型的超新星。这个合作组使用智利天体望远镜、Keck天体望远镜和哈勃望远镜观测和收集1a型超新星的数据。 到目前为止,利用哈勃望远镜仅对25个超新星进行了深入研究。2003年1月,被称为“超新星工厂”开始利用近地星形描迹天体望远镜(GLAST)观测 Haleakala和PalomarI和II,每隔4夜获得1a型超新星一个接近峰值亮度。这些观测每夜产生50千兆字节的数据,由美国国家能源研究计算中心(NERSC)的超级计算机和法国超新星观测组合作进行处理。 NERSC超级计算机可产生模拟,支持其他数据收集方法。通过超新星爆发中的中等大小的星,这些方法可直接对从原始星到超新星爆发后核心的核合成进行测量。

NERSC超级计算机产生的模拟也可用于LBNL超新星宇宙学项目组领导的超新星加速探测卫星和高-Z超新星寻找组进宇宙加速膨胀的研究。

3.恒星、行星的形成:天体的形成是天体物理学中的重要问题。适合生物存在的行星,在银河系中出现的几率到底是多少?

4.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在所有尺度上都是正确的吗?

5.标准模型: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无疑极为成功,但人们并没有理解夸克和轻子的质量混合的物理起源和中微子的质量等。

6.时空的观念:时空是什么?超弦理论最终可能会放弃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

7、相对论中的孪生子佯谬、不同时空之间的对钟难题该如何解决?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与爱因斯坦的相对时间和空间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光线在万有引力场作用下的弯曲现象,应理解为光子的运动轨道弯曲呢?还是所谓的空间弯曲?

8、是否存在额外的时空维度?

对重力真正性质的研究也会带来这样的疑问:空间是否不仅仅限于我们能轻易观察到的四维,要确定这一点,我们可能首先要怀疑自然是否是自相矛盾的:我们是否应该接受这样的观点,即有两种力作用于两个不同的层面——重力作用于星系这个大层面,而其它三种力作用于原子的微小世界?统一场论会说这是一派胡言——肯定有一种方法将原子层面的三种力量与重力连接起来。这就将我们引向了一些线性理论学家对重力的解释,其中就包括其它维的空间,开始的宇宙线性理论模型将重力和其它三种力在复杂的11维宙中结合起来,在那个宇宙——也就是我们宇宙中——其中的7维隐藏在超乎想

象的微小空间中,以至于我们无法觉察到,弄懂这些多维空间的一个办法是,想象一个蛛网的一根丝,用裸眼来看,这根细丝只是一维的,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它就分解成了一个有相当宽度、广度和深度的物体,线性理论学家说,我们之所以看不见其它维的空间,只是因为缺少能将它们分解的精密仪器。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直接看到这些多维空间,但有了天文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的仪器,也许可以找到它们存在的证据。在试图引申爱因斯坦理论和了解引力的量子性质时,粒子物理学家们假设存在着超出已知四维时空的高维时空。它们的存在对宇宙的诞生和演化具有隐含,可能会影响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并改变近距离时的引力。

高能与核物理在弦理论方面的研究表明有额外维。TeV能级加速器和其他对撞机的实验,通过寻找两个加速的粒子(如TeV能级加速器的质子与反质子)在对撞中产生粒子时丢失的能量,来寻找额外维。

9、什么是引力?

在爱因斯坦改进牛顿的理论时,他扩展了重力的概念,将巨大的重力场和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都计算在内,这一扩展形成了著名的相对论和时空理论,但爱因斯坦的理论没有涉及极小领域的量子力学,因为重力在很小范围内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还没有人对个别少量的重力进行过试验性的观察。

然而,自然界也有重力被压迫在小物体之内的极端情况,比如说,在靠近黑洞中央的地方,大量物质被挤在量子大小的空间里,重力就在很小的距离内变得非常强,大爆炸时期混沌的初始宇宙中一定就是这种情况。黑洞在宇宙中普遍存在,可以探讨它们的巨大引力。早期宇宙中的强引力效应具有客观测到的重要性。爱因斯坦理论也应适用于这些情况,正像它适用于太阳系一样。完整的引力理论应该包括量子效应—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不包括—或不解释为什么它们不相关。

高能和核物理理论学家研究弦理论和额外维空间的可能性,有助于解释引力的量子方面。像在费米实验室(左图)TeV能级加速器和CERN的LHC上开展的实验将能够在未来几年内对一些这样的思想进行检验。弦理论已经导致对黑洞的熵进行计算。

10、中微子有质量吗,它们如何影响宇宙的演化?

宇宙学告诉我们,当今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大量的中微子。物理学家们最近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们具有小质量。甚至可能有超越现行标准模型3个以外更多类型的中微子。

加拿大Sudbury中微子观测站(SNO)发布的第一批结果和日本超级神冈的实验结果,对丢失的太阳中微子进行的证据越来越多。这两项实验均系国际合作,得到美国能源部的大力支持。

称为MINOS的长基线实验,利用费米实验室中微子主注入器工程建造的设备,寻找具有极小质量的中微子存在的证据。费米实验室新的主注入器作为MINOS 实验的中微子源,实验的长基线从这里开始,探测器放在735公里之外的明尼苏达州北部原Soudan铁矿里。(Soudan矿中现有1000吨探测器)

参加MINOS实验的科学家们对从费米实验室出来的中微子和到达Soudan铁矿中的探测器的中微子的特性进行测量和比较。这两个探测器中中微子相互作用的特点之别提供不同类型的中微子振荡的证据,因此得出中微子质量。

1995 年美国LANL的液体闪烁器中微子探测器(LSND)发现了谬子中微子变成电子中微子的证据。费米国家实验室有一台探测器称为MiniBooNE,用来研究这一现象。因为更强的中微子束流,它比LSND获得更多的数据。MiniBooNE的中微子束流由比LSND束流短约10000倍强脉冲组成。这大大提高了实验将来自自然产生宇宙线相互作用的束流感应中微子事例分开的能力。

现行的理论假设中微子根本就没有质量。中微子具有质量要求对理论进行修改,它起码有助于解释构成90%以上宇宙的暗物质。 中微子质量以及其他所有轻子和夸克的来源,被认为是由因黑格斯玻色子传递的“黑格斯潮引起的独特相互作用。这个玻色子是费米实验室TeV能级加速器大力寻找的目标。如果找不到,可能会在CERN的LHC上找到。能形成重元素的核反应也能形成大量奇异的亚原子群,即中微子。它们属于轻子粒子群,比如常见的电子,µ介子和τ介子。

因为中微子几乎不与普通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它们直接看到星体中心,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能够捕捉到它们并对它们进行研究,物理学家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不久前,物理学家还认为中微子没有质量,但最近的进展表明,这些粒子可能也有些许质量,任何这方面的证据也可以作为理论依据,找出4种自然力量中的3种——电磁、强力和弱力——的共性,即使很小的重量也可以叠加,因为大爆炸留下了大量的中微子。

11、为了能与地球近平直参考系中的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必须将弯曲时空中对引力问题的计算换算成用平直时空中的标准尺和标准钟(或局部惯性系的标准尺和标准钟)来计量。这在弯曲时空引力理论中被认为是基本原则,但目前广义相对论对具体问题计算的过程中却普遍地忽略了这个原则。采用标准尺和标准钟计算的结果表明,水星近日点进动是实际观察值的4.8倍,而且方向相反,雷达波延迟只是观察值的53%,这样的结果显然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广义相对论实际上并未得到实验证实,除非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描述的已经是平直时空中的结果,不是弯曲时空中的结果,但这与爱因斯坦弯曲时空引力理论的前提相矛盾。

12.按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计算,细圆环和双球体引力场中心会出现奇点,表明时空奇异性是采用弯曲坐标的描述方法引起的,不是自然本性。所谓奇异性黑洞、白洞和虫洞以及时间旅行等在自然界中都是不存在和不可能的。

13.由于地球观察者与宇宙物质间存在相对运动速度,描述膨胀宇宙必须采用动态能量动量张量,不能采用静态能量动量张量。采用动态能量动量张量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不

可能用来描述均匀且各向同性膨胀的宇宙,现代标准宇宙学面临基础缺失的危机。

14、什么是奇点?

对于宇宙学家、圆周研究所主任尼尔·图罗克(Neil Turok)来说,让他无法入睡的问题则是世间一切的起始——大爆炸。在宇宙创生之时,它处于温度和密度都无穷大的状态——奇点,所有已知的物理定律在那时都会失效。“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它,”他说,“任何一个囊括所有物理的理论怎么能不包含它?”为了避免宇宙创生的奇点,他参与提出了“火劫”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至少10维的宇宙中的一张低维膜,两个分立的三维膜会沿着垂直的维度前后震荡。每一万亿年左右,这两个膜就会彼此靠近并且碰撞,碰撞会释放出一个火球进而使得每个宇宙“重生”。同时,图罗克还寄希望于弦理论以及相关的“全息原理”。根据全息原理,一个三维的奇点可以被转换为二维空间中一个在数学上更容易处理的东西。这也许意味着第三维和引力只不过是一种“幻影”。他说:“这些工具给我了一条思考这一问题的新途径,并且它在数学上非常让人满意。”

李政道、杨振宁分歧,观点截然不同:2005年4月18日 《中国科学报》登载李政道、杨振宁的文章。李文认为广义相对论更重要的作用是在21世纪,因为要弄清暗物质、暗能量的问题,还得靠爱因斯坦的理论来指导;杨文却认为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在20世纪,已全部被发现了,21世纪将是基本规律在各领域的应用。去年,《中国科学报》登载了《我科学家挑战现代物理学“两朵乌云”》,报道由中科院多个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参与的国家“973”计划项目“暗物质、暗能量的理论研究及实验预研”。认为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上空飘浮着“两朵乌云”:一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一是黑体辐射实验。后来,它们却分别促使了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发现,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19世纪末相似,20世纪末的物理学上空也漂浮着“两朵乌云”,一是暗物质,一是暗能量。杨振宁先生所指出的方向,实际上全国都在努力进行20世纪物理学成果的应用。李政道先生所指出的方向,有一批人取得国家的经费支持,国内以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等单位为主的主流理论物理学家是沿此方向前进的。希望对两种观点都能一视同仁,在基本粒子和宇宙学方面既发表主流派的意见,也发表对主流派质疑甚至反对的意见。

11、广义相对论的几个疑难问题

1、暗物质的本质:现代宇宙学观测表明宇宙中存在暗物质和暗能量。但是它们的起源仍然是个谜。我们能找到的普通物质仅占整个宇宙的4%,各种测算方法都证实,宇宙的大部分是不可见的。要说宇宙中仅仅就是暗色尘云和死星体是很容易的,但已发现的有力证据说明,事实并非如此。正是对宇宙中未知物质的寻找,使宇宙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开始合作,最有可能的暗物质成分是中微子或其它两种粒子:neutralino和axions(轴子),但这仅是物理学的理论推测,并未探测到,据认为,这三种粒子都不带电,因此无法吸收或反射光,但其性质稳定,所以能从创世大爆炸后的最初阶段幸存下来。

天文学家已经证明:宇宙中的天体从比我们银河系小100万倍的星系到最大星系团,都是由一种物质形式所维系在一起的,这种物质既不是构成我们银河系的那种物质,也不发光。这种物质可能包括一个或更多尚未发现的基本粒子组成,该物质的聚集产生导致宇宙中星系和大尺寸结构形成的万有引力。同时,这些粒子可能穿过地面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LANL实验室的液体闪烁体中微子探测器、加拿大Sudbury中微子观测站和日本超级神冈加速器实验的最新结果给出有力的证据:中微子以各种形式“振荡”,因此必定会具有质量。虽然质量很小,但宇宙中大量的中微子加起来可使总的质量达到相当高。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新的加速器实验MiniBooNE和MINOS将研究中微子震荡和中微子质量。

尚未发现的其它粒子有可能存在,例如一种称为超对称的新对称理论预言有一种大的新类型的粒子,其中有些可解释暗物质。现正在费米实验室TeV能级加速器进行的和计划在CERN正建造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开展的实验,以及地下低温暗物质寻找和空间利用伽马射线大面积天体望远镜所进行的实验,目的都是要寻找超对称粒子。

阿尔法磁谱仪(AMS)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寻找反物质星系和

带有我们星系多数质量的神秘暗物质的任何证据。该项目由MIT丁肇中领导,国际上(包括中国)广泛参加。

2.暗能量的本质。宇宙学最近的两个发现证实,普通物质和暗物质还不足以解释宇宙的结构,还有第三种成分,它不是物质而是某种形式的暗能量。

这种神秘成分存在的第一个证据,来源于对宇宙构造的测量,爱因斯坦认为,所有物质都会改变它周围时空的形状。因此,宇宙的总体形状由其中的总质量和能量决定。最近对大爆炸剩余能量的研究显示,宇宙有着最为简单的形状—是扁平的,这也反过来提示了宇宙的总质量密度。但天文学家在将所有暗物质和普通物质的可能来源加起来之后发现,宇宙的质量密度仍少了2/3。

第二个证据表明该成分一定是能量。对遥远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扩张速度并不像科学家设想的那么慢;事实上,扩张速度正在加快,宇宙的加速很难解释,除非有一股普遍的推动力持续将时空结构向外推。最近的实验表明,宇宙膨胀正在加速而不是放慢。这一结论有悖引力具有吸引力的基本概念。如果这些测量成立,就能量的物质形式存在,它的引力具有排斥性而不是吸引性。 对膨胀率的详细测量有助于对提出的各种解释暗能量的理论模型加以区别。美国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LBNL)超新星宇宙学项目的研究人员,利用从观测1a型超新星得到的数据直接观测宇宙的加速膨胀。 要研究这种类型的超新星,必须观测大量的星系,因为每400年每个星系才只有唯一的一种类型的超新星。这个合作组使用智利天体望远镜、Keck天体望远镜和哈勃望远镜观测和收集1a型超新星的数据。 到目前为止,利用哈勃望远镜仅对25个超新星进行了深入研究。2003年1月,被称为“超新星工厂”开始利用近地星形描迹天体望远镜(GLAST)观测 Haleakala和PalomarI和II,每隔4夜获得1a型超新星一个接近峰值亮度。这些观测每夜产生50千兆字节的数据,由美国国家能源研究计算中心(NERSC)的超级计算机和法国超新星观测组合作进行处理。 NERSC超级计算机可产生模拟,支持其他数据收集方法。通过超新星爆发中的中等大小的星,这些方法可直接对从原始星到超新星爆发后核心的核合成进行测量。

NERSC超级计算机产生的模拟也可用于LBNL超新星宇宙学项目组领导的超新星加速探测卫星和高-Z超新星寻找组进宇宙加速膨胀的研究。

3.恒星、行星的形成:天体的形成是天体物理学中的重要问题。适合生物存在的行星,在银河系中出现的几率到底是多少?

4.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在所有尺度上都是正确的吗?

5.标准模型: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无疑极为成功,但人们并没有理解夸克和轻子的质量混合的物理起源和中微子的质量等。

6.时空的观念:时空是什么?超弦理论最终可能会放弃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

7、相对论中的孪生子佯谬、不同时空之间的对钟难题该如何解决?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与爱因斯坦的相对时间和空间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光线在万有引力场作用下的弯曲现象,应理解为光子的运动轨道弯曲呢?还是所谓的空间弯曲?

8、是否存在额外的时空维度?

对重力真正性质的研究也会带来这样的疑问:空间是否不仅仅限于我们能轻易观察到的四维,要确定这一点,我们可能首先要怀疑自然是否是自相矛盾的:我们是否应该接受这样的观点,即有两种力作用于两个不同的层面——重力作用于星系这个大层面,而其它三种力作用于原子的微小世界?统一场论会说这是一派胡言——肯定有一种方法将原子层面的三种力量与重力连接起来。这就将我们引向了一些线性理论学家对重力的解释,其中就包括其它维的空间,开始的宇宙线性理论模型将重力和其它三种力在复杂的11维宙中结合起来,在那个宇宙——也就是我们宇宙中——其中的7维隐藏在超乎想

象的微小空间中,以至于我们无法觉察到,弄懂这些多维空间的一个办法是,想象一个蛛网的一根丝,用裸眼来看,这根细丝只是一维的,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它就分解成了一个有相当宽度、广度和深度的物体,线性理论学家说,我们之所以看不见其它维的空间,只是因为缺少能将它们分解的精密仪器。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直接看到这些多维空间,但有了天文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的仪器,也许可以找到它们存在的证据。在试图引申爱因斯坦理论和了解引力的量子性质时,粒子物理学家们假设存在着超出已知四维时空的高维时空。它们的存在对宇宙的诞生和演化具有隐含,可能会影响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并改变近距离时的引力。

高能与核物理在弦理论方面的研究表明有额外维。TeV能级加速器和其他对撞机的实验,通过寻找两个加速的粒子(如TeV能级加速器的质子与反质子)在对撞中产生粒子时丢失的能量,来寻找额外维。

9、什么是引力?

在爱因斯坦改进牛顿的理论时,他扩展了重力的概念,将巨大的重力场和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都计算在内,这一扩展形成了著名的相对论和时空理论,但爱因斯坦的理论没有涉及极小领域的量子力学,因为重力在很小范围内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还没有人对个别少量的重力进行过试验性的观察。

然而,自然界也有重力被压迫在小物体之内的极端情况,比如说,在靠近黑洞中央的地方,大量物质被挤在量子大小的空间里,重力就在很小的距离内变得非常强,大爆炸时期混沌的初始宇宙中一定就是这种情况。黑洞在宇宙中普遍存在,可以探讨它们的巨大引力。早期宇宙中的强引力效应具有客观测到的重要性。爱因斯坦理论也应适用于这些情况,正像它适用于太阳系一样。完整的引力理论应该包括量子效应—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不包括—或不解释为什么它们不相关。

高能和核物理理论学家研究弦理论和额外维空间的可能性,有助于解释引力的量子方面。像在费米实验室(左图)TeV能级加速器和CERN的LHC上开展的实验将能够在未来几年内对一些这样的思想进行检验。弦理论已经导致对黑洞的熵进行计算。

10、中微子有质量吗,它们如何影响宇宙的演化?

宇宙学告诉我们,当今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大量的中微子。物理学家们最近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们具有小质量。甚至可能有超越现行标准模型3个以外更多类型的中微子。

加拿大Sudbury中微子观测站(SNO)发布的第一批结果和日本超级神冈的实验结果,对丢失的太阳中微子进行的证据越来越多。这两项实验均系国际合作,得到美国能源部的大力支持。

称为MINOS的长基线实验,利用费米实验室中微子主注入器工程建造的设备,寻找具有极小质量的中微子存在的证据。费米实验室新的主注入器作为MINOS 实验的中微子源,实验的长基线从这里开始,探测器放在735公里之外的明尼苏达州北部原Soudan铁矿里。(Soudan矿中现有1000吨探测器)

参加MINOS实验的科学家们对从费米实验室出来的中微子和到达Soudan铁矿中的探测器的中微子的特性进行测量和比较。这两个探测器中中微子相互作用的特点之别提供不同类型的中微子振荡的证据,因此得出中微子质量。

1995 年美国LANL的液体闪烁器中微子探测器(LSND)发现了谬子中微子变成电子中微子的证据。费米国家实验室有一台探测器称为MiniBooNE,用来研究这一现象。因为更强的中微子束流,它比LSND获得更多的数据。MiniBooNE的中微子束流由比LSND束流短约10000倍强脉冲组成。这大大提高了实验将来自自然产生宇宙线相互作用的束流感应中微子事例分开的能力。

现行的理论假设中微子根本就没有质量。中微子具有质量要求对理论进行修改,它起码有助于解释构成90%以上宇宙的暗物质。 中微子质量以及其他所有轻子和夸克的来源,被认为是由因黑格斯玻色子传递的“黑格斯潮引起的独特相互作用。这个玻色子是费米实验室TeV能级加速器大力寻找的目标。如果找不到,可能会在CERN的LHC上找到。能形成重元素的核反应也能形成大量奇异的亚原子群,即中微子。它们属于轻子粒子群,比如常见的电子,µ介子和τ介子。

因为中微子几乎不与普通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它们直接看到星体中心,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能够捕捉到它们并对它们进行研究,物理学家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不久前,物理学家还认为中微子没有质量,但最近的进展表明,这些粒子可能也有些许质量,任何这方面的证据也可以作为理论依据,找出4种自然力量中的3种——电磁、强力和弱力——的共性,即使很小的重量也可以叠加,因为大爆炸留下了大量的中微子。

11、为了能与地球近平直参考系中的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必须将弯曲时空中对引力问题的计算换算成用平直时空中的标准尺和标准钟(或局部惯性系的标准尺和标准钟)来计量。这在弯曲时空引力理论中被认为是基本原则,但目前广义相对论对具体问题计算的过程中却普遍地忽略了这个原则。采用标准尺和标准钟计算的结果表明,水星近日点进动是实际观察值的4.8倍,而且方向相反,雷达波延迟只是观察值的53%,这样的结果显然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广义相对论实际上并未得到实验证实,除非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描述的已经是平直时空中的结果,不是弯曲时空中的结果,但这与爱因斯坦弯曲时空引力理论的前提相矛盾。

12.按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计算,细圆环和双球体引力场中心会出现奇点,表明时空奇异性是采用弯曲坐标的描述方法引起的,不是自然本性。所谓奇异性黑洞、白洞和虫洞以及时间旅行等在自然界中都是不存在和不可能的。

13.由于地球观察者与宇宙物质间存在相对运动速度,描述膨胀宇宙必须采用动态能量动量张量,不能采用静态能量动量张量。采用动态能量动量张量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不

可能用来描述均匀且各向同性膨胀的宇宙,现代标准宇宙学面临基础缺失的危机。

14、什么是奇点?

对于宇宙学家、圆周研究所主任尼尔·图罗克(Neil Turok)来说,让他无法入睡的问题则是世间一切的起始——大爆炸。在宇宙创生之时,它处于温度和密度都无穷大的状态——奇点,所有已知的物理定律在那时都会失效。“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它,”他说,“任何一个囊括所有物理的理论怎么能不包含它?”为了避免宇宙创生的奇点,他参与提出了“火劫”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至少10维的宇宙中的一张低维膜,两个分立的三维膜会沿着垂直的维度前后震荡。每一万亿年左右,这两个膜就会彼此靠近并且碰撞,碰撞会释放出一个火球进而使得每个宇宙“重生”。同时,图罗克还寄希望于弦理论以及相关的“全息原理”。根据全息原理,一个三维的奇点可以被转换为二维空间中一个在数学上更容易处理的东西。这也许意味着第三维和引力只不过是一种“幻影”。他说:“这些工具给我了一条思考这一问题的新途径,并且它在数学上非常让人满意。”

李政道、杨振宁分歧,观点截然不同:2005年4月18日 《中国科学报》登载李政道、杨振宁的文章。李文认为广义相对论更重要的作用是在21世纪,因为要弄清暗物质、暗能量的问题,还得靠爱因斯坦的理论来指导;杨文却认为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在20世纪,已全部被发现了,21世纪将是基本规律在各领域的应用。去年,《中国科学报》登载了《我科学家挑战现代物理学“两朵乌云”》,报道由中科院多个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参与的国家“973”计划项目“暗物质、暗能量的理论研究及实验预研”。认为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上空飘浮着“两朵乌云”:一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一是黑体辐射实验。后来,它们却分别促使了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发现,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19世纪末相似,20世纪末的物理学上空也漂浮着“两朵乌云”,一是暗物质,一是暗能量。杨振宁先生所指出的方向,实际上全国都在努力进行20世纪物理学成果的应用。李政道先生所指出的方向,有一批人取得国家的经费支持,国内以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等单位为主的主流理论物理学家是沿此方向前进的。希望对两种观点都能一视同仁,在基本粒子和宇宙学方面既发表主流派的意见,也发表对主流派质疑甚至反对的意见。


相关内容

  • 科学实质的进步---玛雅预言人类新文明的开始
  • 科学实质的进步--玛雅预言人类新文明的开始 目录 一.新文明思想的传播与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 1.新文明思想 2.对于各国文明状况的分析 3.世界文明论坛 二.新文明思想的传播与科技的新发现,人类在21世纪可能进入空间旅行的新文明阶段 1. 爱因斯坦相对论是人类科学中的一个玩笑,在一定历史阶段有积极意 ...

  • 引力波天文学
  • "天空和以前不同了,想象你可以触摸,可以闻,可以尝,可以看――然后有一天,你也听得到了." 来自意大利帕多瓦的物理学家马尔科・德拉戈(Marco Drago)回忆起2015年9月14日的那个早晨,他在位于德国汉诺威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

  • 正确理解核裂变和聚变中的质量亏损!---质量没有变成能量!(一)
  • 本博曾几次强调说明过物体的惯性质量不随速度而变(但可因碰撞和其它原因变化),也曾在<正确理解狭义相对论(一)>(id=328723).<正确理解狭义相对论(二)>(id=331149)两文中解释过,质量.能量并不相互转变,也不合二为一:对于一个孤立体系,能量守恒但质量可变. ...

  • 时间的操作定义
  • 时间的操作定义 ◆殷业1胡素辉2 (1.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上海2002342.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50) 摘要:关于时间是什么?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对"绝对时间"给出了一个描述,爱因斯坦没有给"相 ...

  • 李紫源_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学习心得
  • <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学习心得 凝聚态物理 李紫源 12110336 导师:何振辉教授 我的研究方向是宇宙射线.以国家公派留学生的身份,于13年派往瑞士,在世界最大的粒子物理实验室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进行物理研究.所在团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带领的阿尔法磁谱仪太空实验 ...

  • 宇宙的起源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詹姆??哈特尔和我发现宇宙自发创生的图景有一点像泡泡在沸腾的水中形成.其思想是,宇宙最可能的历史像是泡泡的表面.许多小泡泡出现,然后再消失.这些对应于微小的宇宙,它们膨胀,但在仍然处于微观尺度时再次坍缩.它们是另外可能的宇宙,由于不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来不及发展星系和恒星, ...

  •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之我见
  •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之我见 陈海嵩 摘 要:对经济法.社会法的概念和特征作明确定位,是探讨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实现两者功能互补与相互协调的关键所在.作者认为,应将社会法定位于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并与经济法并列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经济性是经济法区别于社会法的本质特征,社会性与现代性是经济法与 ...

  • 超越广义相对论
  • 超越广义相对论 菲利普·鲍尔 2015年02月06日 你可能以为,物理学家现在已经满意了.他们一直在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进行检验.爱因斯坦在整整100年前 第一次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它解释了引力是什么.科学家们一直没有发现它存在任何不足之处,但却仍在调查根据它做出的预测,精确到第n位小数.在该理论 ...

  • 相对论经典解释概论
  • 相对论经典解释概论 摘要: 通过时空观的讨论,明确时空观可有相对性,有可复制性, 明确时空测量工具属性,和力.能.质量不具有相对性的本质区别,结合新的引力场模型,对"以太"进行了重新认识.通过分析光在不同介质中不同光速,分析光速不变原理的外延,通过相对性时空观分析,结合新的引力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