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儿童的思维训练

实录:低龄儿童的思维训练(第一期)

(

低龄儿童需不需要思维训练,我想没有什么疑问,需要。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进行思维训练?怎样把握好思维训练的度? 我将通过两种方式回答这个问题:

 首先:把一些家长的实践总结归纳,供大家讨论。 其次:我会把国外这方面的课堂与家庭实践翻译介绍过来。

我想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能帮助大家把思路理得更清楚一些。

下面是几个妈妈的实录,看后感到有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实际上,思维训练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有意识引导,生活中处处都是思维训练的素材与时机。

下面是第一期的实录,大家如有问题,可在圈子论坛里进行深入讨论。

主角1:猫儿(男,七岁,二年级)

记录人:风中白杨

萧愚点评:

思维训练是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的,也需要循序渐进。哲学思辨是最高层次的思维训练,而对于儿童来说,如果还不能进行哲学思辨,不妨先从生活中的“概念”入手。在问“为什么”的同时也不妨多问问“什么是”。比如,什么是太阳?什么是飞机?什么是总统?诸葛亮是谁?天气预报有什么用?通过这些问题,逼迫孩子动脑筋,去独立思考答案。这也是思维训练的一项基本功。

实录:

上午接孩子放学的路上,我在儿子身上小小练兵一下. 儿子今天有一点感冒,我让他把风帽戴上.

我问:"为什么走路不觉得风大,坐在自行车上觉得风大." 儿子:"因为风没有动可是我们却一直向前冲."

这个问题,妈妈想不出怎么继续,放弃.

儿子问:"妈妈,饭做好了吗?"

我说:"只剩炒菜了,不过五分钟就好."

儿子:"耶,我可以玩儿五分钟枪喽!"(新买的玩具枪)

妈妈问:"什么是枪?"

儿子:"枪就是能从小洞里打出石子把你屁股打疼的东西.(坏笑)"

妈妈:"那如果从小洞里打出的是火药就不是枪了吗?" 儿子:"那是真枪."

妈妈:"如果是从大洞里打出的石子就不叫枪了吗?"

儿子:"那叫炮."

妈妈:"如果打中的不是你的屁股而是身体其它部位的,就不叫枪了吗?"

儿子:"不知道,不知道."(耍赖)

妈妈:"如果打出的是塑料球,而不是石子的呢?"

儿子:"妈妈,该我问你了?什么是妈妈."

妈妈:"妈妈就是生出你的那个人."

儿子:"什么是宝宝."

妈妈:"宝宝就是妈妈生下的还没长大的孩子."

儿子:"什么是孩子?"又自答:"孩子是大人的反意词."

儿子:"外星人有着超智商."

妈妈:"什么是超智商?"

儿子:"就是很能."

妈妈:"什么是很能?"

儿子:"就是很聪明."

妈妈:"什么是聪明."

儿子:"聪明就是和智商差不多."

妈妈:"那智商和聪明究竟是什么?"

儿子:"我心里知道,说不出来."

......

这算不算思维练习?儿子七岁,二年级。

主角2:格子

记录人:格子妈

萧愚点评:前面有位朋友提到,给孩子看“白雪公主”和“灰姑娘”之类的童话不合适。说这类童话的模式过于刻板等等。我觉得我们没必要过于担心。关键要看家长是否引导有方。我们让孩子读一本书,即便是经典,也永远要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没必要因为经典里有糟粕就避之唯恐不及,这是因噎废食。而且,如果我们能与孩子就经典里的糟粕进行讨论,这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思维训练课。

实录:

低龄儿童也可以有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关键在于建立孩子自己的思考习惯。

每次讲公主的故事,我都跟她说,妈妈不喜欢公主故事,因为公主们都是靠魔法和王子的帮助战胜困难的,世界上有魔法吗?没有,也不会有那么多王子等在旁边在公主需要的时候就来帮助她。但小女孩都有公主书,我也没有完全禁止她。大概是格子5岁的时候吧,有次让我给讲灰姑娘的故事。她突然跟我说,灰姑娘的故事是骗人的!我问她为什么这么说呢?她说,魔法消失的时候,灰姑娘的礼服、马车、车夫什么的都消失了,水晶鞋也会消失的,但是故事里的水晶鞋却还在,是在骗人!真的是让人惊喜呀。于是我告诉她,她的思考很有深度,我非常高兴。

思考是个好习惯,能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是一种能力。我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觉得自己可以遨游在思想的世界里是件幸福的事,而且,思考后发现,很多事经过思考跟不经过思考得到的结果完全不一样。所以我希望格子是个有自己思考的人,不要人云亦云。套用萧老师的橡皮筋理论,从她开始能走能搬东西的时候,只要是她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我就总是跟她说,想想办法,你能行。再大些大概到了3~4岁,她就养成了想办法的习惯,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我就总鼓励她,再想想另外的办法,你能想的出来。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懒一些慢一步,孩子就能勤一些快一步。而且,她想做的事,家长不

去帮忙,通过她自己的思考和努力实现了,给她带来的成就感真的是最好的奖励。

自从她开始思考以后,我又给她加了码。她思考的结果无论对错,我都会问她,是这样吗?一开始她一被质疑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几次以后再问,她就会很肯定的说就是这样。我想以后一方面发展她面对权威能够肯定自己的自信,另一方面发展她检查以及校验自己思维的能力。还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但我相信,内心充实的孩子会更强大。

主角3:鼎鼎

记录人:鼎鼎妈妈

萧愚点评:如果家长不在平时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可能孩子就不会交出这样出色的答卷。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潜力既不要高估,同时也不要低估。每天进步一点点,累积起来的质变效应往往是惊人的。

实录:

晚上八点左右,我正在看儿童教育研究者萧愚的博客,女儿完成一切任务:学校作业、钢琴、奥数练习、洗漱,走过来。我告诉她我正在看什么。指着“愚”字说“愚公的愚”。

“愚公知道吗?”没想到她摇摇头。哦,可能没跟孩子讲过这个故事。于是简单地讲了一下故事梗概。没想到,我刚要讲愚公的精神。女儿说:

“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搬家不就得了?”

“嗯,你说得有道理。”我竖起大拇指,并拥抱了她一下。 “是的。同样的问题通常有很多种解决办法的。在我们现在看来,愚公搬家是最好的办法。妈妈不记得愚公为什么要移山了。但不管怎样,他们移山过程中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要我们学习的。”孩子好像对“锲而不舍”不明白。我就继续说:“就是说每天做一点点,天天坚持,他们家一代一代往下传,愚公后面有儿子,儿子后面有孙子,孙子还有他的儿子...总有一天会把山移走的。”

“嗯,就像我学习,每天学习一点点,一年年过去就学了很多了。”哈,看来孩子还是很有悟性的。

“不过,移山,像他们那样不好,要用新技术才好。”看来话题不能再展开了,否则今晚不能按时睡觉了。“你说得太对了。我们下次再讨论好吗?今天马上准备睡觉。”

实录:低龄儿童的思维训练(第一期)

(

低龄儿童需不需要思维训练,我想没有什么疑问,需要。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进行思维训练?怎样把握好思维训练的度? 我将通过两种方式回答这个问题:

 首先:把一些家长的实践总结归纳,供大家讨论。 其次:我会把国外这方面的课堂与家庭实践翻译介绍过来。

我想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能帮助大家把思路理得更清楚一些。

下面是几个妈妈的实录,看后感到有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实际上,思维训练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有意识引导,生活中处处都是思维训练的素材与时机。

下面是第一期的实录,大家如有问题,可在圈子论坛里进行深入讨论。

主角1:猫儿(男,七岁,二年级)

记录人:风中白杨

萧愚点评:

思维训练是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的,也需要循序渐进。哲学思辨是最高层次的思维训练,而对于儿童来说,如果还不能进行哲学思辨,不妨先从生活中的“概念”入手。在问“为什么”的同时也不妨多问问“什么是”。比如,什么是太阳?什么是飞机?什么是总统?诸葛亮是谁?天气预报有什么用?通过这些问题,逼迫孩子动脑筋,去独立思考答案。这也是思维训练的一项基本功。

实录:

上午接孩子放学的路上,我在儿子身上小小练兵一下. 儿子今天有一点感冒,我让他把风帽戴上.

我问:"为什么走路不觉得风大,坐在自行车上觉得风大." 儿子:"因为风没有动可是我们却一直向前冲."

这个问题,妈妈想不出怎么继续,放弃.

儿子问:"妈妈,饭做好了吗?"

我说:"只剩炒菜了,不过五分钟就好."

儿子:"耶,我可以玩儿五分钟枪喽!"(新买的玩具枪)

妈妈问:"什么是枪?"

儿子:"枪就是能从小洞里打出石子把你屁股打疼的东西.(坏笑)"

妈妈:"那如果从小洞里打出的是火药就不是枪了吗?" 儿子:"那是真枪."

妈妈:"如果是从大洞里打出的石子就不叫枪了吗?"

儿子:"那叫炮."

妈妈:"如果打中的不是你的屁股而是身体其它部位的,就不叫枪了吗?"

儿子:"不知道,不知道."(耍赖)

妈妈:"如果打出的是塑料球,而不是石子的呢?"

儿子:"妈妈,该我问你了?什么是妈妈."

妈妈:"妈妈就是生出你的那个人."

儿子:"什么是宝宝."

妈妈:"宝宝就是妈妈生下的还没长大的孩子."

儿子:"什么是孩子?"又自答:"孩子是大人的反意词."

儿子:"外星人有着超智商."

妈妈:"什么是超智商?"

儿子:"就是很能."

妈妈:"什么是很能?"

儿子:"就是很聪明."

妈妈:"什么是聪明."

儿子:"聪明就是和智商差不多."

妈妈:"那智商和聪明究竟是什么?"

儿子:"我心里知道,说不出来."

......

这算不算思维练习?儿子七岁,二年级。

主角2:格子

记录人:格子妈

萧愚点评:前面有位朋友提到,给孩子看“白雪公主”和“灰姑娘”之类的童话不合适。说这类童话的模式过于刻板等等。我觉得我们没必要过于担心。关键要看家长是否引导有方。我们让孩子读一本书,即便是经典,也永远要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没必要因为经典里有糟粕就避之唯恐不及,这是因噎废食。而且,如果我们能与孩子就经典里的糟粕进行讨论,这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思维训练课。

实录:

低龄儿童也可以有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关键在于建立孩子自己的思考习惯。

每次讲公主的故事,我都跟她说,妈妈不喜欢公主故事,因为公主们都是靠魔法和王子的帮助战胜困难的,世界上有魔法吗?没有,也不会有那么多王子等在旁边在公主需要的时候就来帮助她。但小女孩都有公主书,我也没有完全禁止她。大概是格子5岁的时候吧,有次让我给讲灰姑娘的故事。她突然跟我说,灰姑娘的故事是骗人的!我问她为什么这么说呢?她说,魔法消失的时候,灰姑娘的礼服、马车、车夫什么的都消失了,水晶鞋也会消失的,但是故事里的水晶鞋却还在,是在骗人!真的是让人惊喜呀。于是我告诉她,她的思考很有深度,我非常高兴。

思考是个好习惯,能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是一种能力。我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觉得自己可以遨游在思想的世界里是件幸福的事,而且,思考后发现,很多事经过思考跟不经过思考得到的结果完全不一样。所以我希望格子是个有自己思考的人,不要人云亦云。套用萧老师的橡皮筋理论,从她开始能走能搬东西的时候,只要是她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我就总是跟她说,想想办法,你能行。再大些大概到了3~4岁,她就养成了想办法的习惯,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我就总鼓励她,再想想另外的办法,你能想的出来。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懒一些慢一步,孩子就能勤一些快一步。而且,她想做的事,家长不

去帮忙,通过她自己的思考和努力实现了,给她带来的成就感真的是最好的奖励。

自从她开始思考以后,我又给她加了码。她思考的结果无论对错,我都会问她,是这样吗?一开始她一被质疑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几次以后再问,她就会很肯定的说就是这样。我想以后一方面发展她面对权威能够肯定自己的自信,另一方面发展她检查以及校验自己思维的能力。还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但我相信,内心充实的孩子会更强大。

主角3:鼎鼎

记录人:鼎鼎妈妈

萧愚点评:如果家长不在平时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可能孩子就不会交出这样出色的答卷。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潜力既不要高估,同时也不要低估。每天进步一点点,累积起来的质变效应往往是惊人的。

实录:

晚上八点左右,我正在看儿童教育研究者萧愚的博客,女儿完成一切任务:学校作业、钢琴、奥数练习、洗漱,走过来。我告诉她我正在看什么。指着“愚”字说“愚公的愚”。

“愚公知道吗?”没想到她摇摇头。哦,可能没跟孩子讲过这个故事。于是简单地讲了一下故事梗概。没想到,我刚要讲愚公的精神。女儿说:

“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搬家不就得了?”

“嗯,你说得有道理。”我竖起大拇指,并拥抱了她一下。 “是的。同样的问题通常有很多种解决办法的。在我们现在看来,愚公搬家是最好的办法。妈妈不记得愚公为什么要移山了。但不管怎样,他们移山过程中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要我们学习的。”孩子好像对“锲而不舍”不明白。我就继续说:“就是说每天做一点点,天天坚持,他们家一代一代往下传,愚公后面有儿子,儿子后面有孙子,孙子还有他的儿子...总有一天会把山移走的。”

“嗯,就像我学习,每天学习一点点,一年年过去就学了很多了。”哈,看来孩子还是很有悟性的。

“不过,移山,像他们那样不好,要用新技术才好。”看来话题不能再展开了,否则今晚不能按时睡觉了。“你说得太对了。我们下次再讨论好吗?今天马上准备睡觉。”


相关内容

  • 送孩子出国留学,他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 送孩子出国留学,他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如今,留学低龄化现象已不再是新闻.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已突破52万,其中低龄留学生的比例占一半以上,不少中国留学生却喜扎堆.难融入.他们往往需要花三个月到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适应国外的留学生活,根本就不具备到英语国家留学的能力 ...

  • 我国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原因及对策
  • 目 录 目 录............................................................................................................................................... ...

  •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其培养
  • 教育论坛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其培养 郑溪璐 [摘要]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行为不仅对其个人产生重要的作用,也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有重要影 响.本文根据社会适应行为的人格五因素理论和情感智力理论,以及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培养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途径. [关键词]青少年 社会适应适应行为 适应与 ...

  • 闲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的老师"
  • 心态阳光006 百度一下,围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讨论文章铺天盖地,总体而言,持批判否定者居多,观点偏激者居多,孤立的对这句话进行评说者居多.所以也想就此凑个热闹,说点看法.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出自中国近现代教育家 ...

  • 优秀儿童读物推荐之益智类
  • [优秀儿童读物推荐]之益智类 宝宝的智力发展一直是爸妈们关心的问题,都希望自家孩子能聪明地成长.本期工程师爸爸就为大家推荐一些有益于少儿智力开发的图书. 1.<I spy 视觉大发现全集> 这是一套可让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参与的互动宝典,它可以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能在视觉游戏中获得成 ...

  • 童声合唱的基础训练
  • 浅谈童声合唱的基础训练 关键词:站姿:口型:气息:头腔共鸣:固定音高:聆听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又是音乐教育的主要部分."统一.平衡.和谐"是合唱艺术的鲜明特点.作为一种具有严密结构的集体音响艺术,合唱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 ...

  • 利用故事教儿童学英语
  • 作者:赵淑红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年07期 利用故事教授儿童外语在国外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在以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等为目的语的外语教学中,都不乏运用故事法的例子.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证明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英国的Andrew Wright,他在匈牙利用此法教授英语获得 ...

  • 关于儿童学画画的几点建议
  • 关于儿童学画画的几点建议 四五岁是画画的最佳年龄 很多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对色彩和图案的浓厚兴趣.他们喜欢模仿和涂抹,甚至会拿着妈妈的口红到处乱画.但是,三四岁的孩子思想还比较模糊,也没有 耐心坐下来听老师讲课.这个时候家长要注意,不要让他们丧失对绘画的兴趣就行了,不需要专门去学习.可以引导他们画在应该 ...

  •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 [摘要]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网络出版悄然而生.作为少儿出版主力军的儿童文学出现了新的出版形式――有声阅读APP."宝贝听听"正是这样一款移动有声阅读产品,它回归文学最初"声音―听"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模式,借助移动设备的技术进步,克服之前有声阅读出版的缺陷,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