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

六年级下

进度表1

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学计划1

教学计划2

教学计划3

《激奋人心的革命历史画》

第1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激奋人心的革命历史画》——美术欣赏 二、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革命历史画,认识党的伟大、正确,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美术创作的蓬勃发展。 三、教学重点:

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的伟大,并以〈开国大典〉为欣赏重点。 四、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革命历史画,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的方法。 五、教学教具:

大幅图片、幻灯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讲解革命战争的故事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指导学生欣赏: 〈狼牙山五壮士〉(油画)

它表现的是五位壮士牺牲前屹立在高山巅峰的感人场画。画家通过作品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战士为争取战局的胜利,英勇对敌,战斗到最后五个人,在粮绝弹尽的情况下,宁愿跳崖自尽也不当敌人俘虏的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人桥》——版画 作者:古元

这上画家在解放战争时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取材于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真实的战斗事迹。描绘了我军为快速攻下敌占地,在时间紧迫,来不及造桥的关键时刻,战士用肩头顶着木梯,让部队从肩头上冲过河去的壮烈场面。画面以黑色为主既表现了黑夜,又突出了战士们的雄姿。运用橙色暗喻着光明就在前方,充分表现了炮火连天、激烈的战斗气氛和人民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战争时代的特点。

《开国大典》——油画 作者:董希文

这创作于五十年代,画面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的盛况。作者亲身参加过开国大典,他把自已的切身感受倾注于作品之中,力把西洋绘画的各种表现技法和民族绘画的长处结合起来。一幅油画的气势,首先决定于构图和设色。构图上既要表现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物,又要表现开国大典的场面。画家把主要人物处理在不到画面一半的左侧,另

一侧的栏杆、地毯、游行队伍和辽阔的天空平行而舒展地伸向远方,形成宏伟开阔的气势。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而且以宏大的气势、庄严的构图、灿烂辉煌的色彩,歌颂了新中国的似锦前程和无限生机。此画曾得到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好评。

三、引导学生自己欣赏以下的革命历史画: 1、《血衣》素描——作者:王式廓 2、《延安火炬》油画——作者:蔡亮

3、《广州起义》油画——作者:何孔德、郑洪流 4、《飞夺泸定桥》油画——作者:雷坦 5、《南昌起义》油画——作者:黎冰鸿 四、教师小结:

八幅激动人心的革命历史画,是一部具体而概括的革命斗争史。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导师毛泽东等领导者的正确领导下,经过2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证明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我们要接过革命的火炬。准备着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出全部力量。 七、板书:

八、后记:

学生能从欣赏革命历史画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由于挂图准备较充分,学生欣赏的

难度不大。

《展览设计、环境艺术》

第2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展览设计、环境艺术》——美术欣赏

二、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和介绍《展览设计》、《环境艺术》等具体措施和内容,使学生了解展览设计的意义和环境艺术与人们的密切关系,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展览设计的意义和环境艺术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展览设计的意义和环境艺术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五、教学教具:

图片、环境艺术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出示图片,讲解《展览设计》

1、《展览设计》是实用美术的一种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项目的展览会、展示会非常活跃,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

2、展览设计的要求: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总体设计方案,方案确定后,要按比例绘制展览平面、立面布置图,以合理利用展室空间,科学安排参观路线,作为布置展览的依据。在处理好展览内容布局中,还必须注意几个关系:

(1)统一和变化的关系。对整个展出内容(图片、方案、实物、模型等全部展品)在设计时要统一安排,表现出展览内容的系统性,但同时还应有重点、有转折、有对比、有起伏,增加展览的艺术效果。

(2)一般和重点的关系。展出内容安排要层次分明、衔接紧凑,同时要突出重点、安排高潮。展览布局中一般分为序言部分、展开部分、高潮部分、结束部分。

(3)图片和实物展品相互组合,相互补充,通过直观的具体形象,加强展览的说服力。

展览还有橱窗陈列设计等。

三、引导学生欣赏《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是以研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审美要求和审美规律为内容。包括城市建设、

公用设施、街道形式、城市绿化、住宅建筑的式样和布局,各种建筑(剧场、车站、礼堂、住房)的特点和布置。环境艺术能激起人的美感,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生产效率和心理情绪等。室内环境艺术包括室内环境的布局、装饰、色彩、覆盖物、墙上挂的画幅以及各种摆设等;室外环境,包括住宅周围的绿化、园林化,城市街心花园以及街道、多样统一的建筑群。整个被美化了的室外环境,应是人类创造的广义的艺术品。避免现代工业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时对风景区的污染,保持不同名胜区的特点,也是现代环境艺术的研究范畴。

四、教师小结。

七、板书: 展览设计和环境艺术——美术欣赏

八、后记:

展览设计和环境艺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学生学习兴趣较高,能很好的完成教学要求。

《头像》

第3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头像》——线描写生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头像线描写生练习,理解头部五官位置、比例,做到细致观察,抓住人物的脸型特征描绘出来。

三、教学重点:

人物头部的结构、比例及对头部内(五官)、外(脸型)特征的认识。

四、教学难点:

抓住脸型特征,以简练的线条表现人物的头像。

五、教学教具:

学生不同角度的头像线描写生画几幅,脸型特征挂图等。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板书课题:《头像》(线描写生画)出示准备的范画,指导学生欣赏。

二、讲授新课:

1、五官位置、比例及结构等。(指名学生让来让学生自己研究,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中国有“三停五眼”之说。即头的长度,由发际至眉间,眉间至鼻底,鼻底至下颏这三部分的长度大致相等。头的宽度以一只眼的长度为准,共约五等份。这种简单的概括,是成人的一般比例关系。儿童与成人不同,年龄愈小,眼的位置愈偏下,两眼的间的距离愈大。

人的五官和头型一样,眉、眼、鼻、口、耳,因性别不同,也都有各自的基本特征。

2、头部的外形特征类别:

中国传统技法常把头型分为“八格”,各用一个汉字代表,如:“田”、“国”、“由”、“用”、“目”、“甲”、“风”、“申”。有的人类学家把头型分为十种类型,从种种不同的角度,动势或发型来看,也可概括为各种不同的基本形,以上这些方法,都是把头部比较复杂的轮廓,概括为比较简单的几何形,并分析出其长宽比例和开体特征,便于表现。

3、讲解作画步骤:(教师边讲边示范画法)

(1)、观察理解:通过观察,对人物的头像有鲜明的印象,经过分析,进一步认识人物头像特征和五官特征。

(2)、构图:在观察的基础上,用很轻的直线把头像安排在画纸的适当位置上,使画

面均衡、饱满。

(3)、大体与基本关系:构图定位后,把大体的基本形画出来,即大的轮廓、基本形、体面和明暗的初步关系(以线造型可不画体面和明暗)。

(4)、深入与刻画:基本描绘出来的头像,对人物的五官、脸面特征加以深入细致的刻画,这时用线要肯定,要有表现力。

(5)、整理:最后对画面作整理,去掉繁琐、多余或不协调的东西,使作业整体效果更完善。但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必到处“修饰”。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将全班学生分为前后两组,由两个学生当模特儿,分组作画。鼓励学生要细心观察,抓住特征,大胆落笔。

四、教师评讲:用展览的方式讲评学生的作业。

七、板书:

八、后记:课堂气氛轻松有序,学生对头像的比例掌握不够理想。

《人物动态》

第4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人物动态》——速写

二、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

五、教学教具:

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接着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

速写是有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素材之用,也是绘画的一个门类,这要求以迅速、概括的方法描绘对象,通常是用简洁的线条来记录各种形象和动态的。

二、根据教材分析,讲述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

人的动态千变万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而形成的,如颈、腰、肩、肘、膝等主要关节,每个关节的转动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围,在活动中人体的重心经常移动,身体的不平衡与平衡相互交替,这就形成各种有节奏的优美的动作。

速写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人物的动态特征准确的描绘下来。

三、挂出教师预先绘制的动作速写过程图,并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学生明确速写过程(从动态线开始,然后再画其他,从整体到局部)。在示范时,注意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运动规律和袋子 体重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人体比例及速写步骤。

四、学生速写。(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掌握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作的重心、支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简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速写时间为20分钟。

五、讲评:

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

七、板书:

人物动态——线描写生画

八、后记:

学生自己当模特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绘画的兴趣,掌握了人物速写中动态线的画法,但对人物的基本比例理解不够好。

《同学们》

第5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同学们》——速写

二、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群体速写,教学生留意观察生活中有意义的美的事物,并用速写把它记录下来。

三、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对象的动势和特征,以简练的线条记录下来。

四、教学难点:

了解群体速写的人物互相关系如透视关系构图、主题等。

五、教学教具:

群体速写图片、幻灯片、速写范画数幅。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稳定纪律。

二、讲解上节课的作业情况,并把优秀作业贴出来让学生欣赏,以鼓励学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速写)》。

三、讲新课:

1、课题解释:《同学们(速写)》中的同学们包含了多数的意思,并用速写画下同学们有意思的活动。本课速写是在学习了单人速写的基础上练习画群体速写。

2、按照课本中两三幅图例进行分析。并请两位同学做模特儿:一个坐着,一个站着,两人表现出正在讨论问题的姿态。

3、根据“两个同学在讨论”的镜头,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个模特儿之间的神情、动态关系,观察时,注意两人的形象能否表现出“讨论”的意思,有的话,就要抓住两个相互关系去画。教师随即示范给学生看:

第一步:抓住两人的动态,勾出基本型。

第二步:从一点开始(从头部开始),扩展到整体。衣褶是能表现人体结构的,要抓主要的的褶纹来画,不宜多,视形象需要而定,五官的大体表情也要画出来。

第三步:画上必要的道具,用来烘托中心内容,可使构图饱满。对不相关的道具要舍弃。示范后,小结并引导学生共同回顾作画步骤。

四、学生练习:

教师辅导,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围绕着模特儿作速写。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选择角

度时应注意避开透视变化大的角度。

五、讲评:

评价作业中对人物动态、相互关系所画出的效果。

七、板书:

同学们——线描写生画

复习:人物动态线、比例

要求:表现各个人物的形态。

步骤:观察、构图、刻画、道具

八、后记:

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和目的,作业完成较好。

《故事画》

第6、7课时

一、教学内容:

《故事画》——添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连环来的特点,并把缺幅补上,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画”的意义及其特点。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通过了解故事内容,并根据故事内容的情节要求绘制所缺的画幅。

五、教学教具:

范画、“缺幅”的主要人物形象及有关的道具画出的“放大图”等。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板书课题:《帮故事画》——添画

二、解释“故事画”的意义及其特点:

“故事画”即连环画,是一种用多幅画连续叙述一个故事的绘画形式,具有连续性和故事性的特点。使人不看文字也能看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我国敦煌壁画中的佛本生故事,古代卷轴画如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等都具有连环画的性质。我国现代连环画,兴起于20世纪初叶的上海,是根据民间故事、历史故事、文学作品,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等多方面的题材,先编成简练的文字脚本,划分画面再绘制画稿,一段文字有一个情节,按情节绘画一个画面,其人物、场景、道具均要使观者感到前后衔接。

连环画力求文字精练、形象通俗、生动。其表现形式,一般以线描为主。也有块面结合,彩色画或摄影等多种形式。

三、引导学生欣赏并观看课文中的两个故事,进行谈话:

1、看了第一套连环画《太阳的传说》之后,有什么感想?

(为了解救人类,勇于冒险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

2、这套画缺了第几幅?在你的想象中,这一幅的画面是怎样的?

(缺的是第二幅,神的儿子听说用海龙王身上的筋骨造成的弓和箭,可以把过多的太

阳身下来,为了解救人类,他冒险到海底去„„)

3、看了第二套连环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之后,有什么感想?

(做人不可贪得无厌。)

4、这套画缺了哪一幅?你可曾想过这幅画该怎么画?

(缺了第五幅,内容是贪得无厌的渔夫妻子还想当海上女霸王,金鱼发怒了,转眼间,渔夫的妻子呆在原来的破房子前。)

5、这幅画我们应该如何剪贴?

教师作提示,让学生思考后,指定一名学生说说自己打算如剪贴。然后再作小结。

四、学生作业,研究“缺幅”画面情节,画出草稿。(教师指导)

五、教师小结课的作业情况,并布置下节课准备所需要的上色材料。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故事画》——添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连环来的特点,并把缺幅补上,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画”的意义及其特点。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通过了解故事内容,并根据故事内容的情节要求绘制所缺的画幅。

五、教学教具:

范画、“缺幅”的主要人物形象及有关的道具画出的“放大图”等。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上节课的草稿,引导学生自己评讲,教师小结并导入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师讲解着色的知识,要求:

1、联系前后两幅画面并抓住文字脚本中的重要情节作形象思考。

2、添画的形式、手法均要与原作保持一致。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修改完自己的草稿,并着色完成作业。

七、板书:

故事画——添画

八、后记:本课较好使学生理解添画的要求,能运用文字内容进行添画。

《为三好学生画像》

第8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为三好学生画像》——写生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为三好学生画像,刊出美术墙报,训练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设计能力,并激励学生争当三好学生。

三、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性格特征和脸型特征,刻画出三好学生的精神面貌。

四、教学难点:

了解人物性格特征和脸型特征,刻画出三好学生的精神面貌。

五、教学教具:

“三好学生”画像,(一无背景,一有背景)。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头像(写生画)》。

二、 讲解新课,教师引导提问:

1、我们班里有哪些同学值得我们学习?

(同学提名后,教师小结)

“我们班的梁丹、郑文娟、文玉怡等同学,他们都是三好学生,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2、为能形象地展现他们的精神面貌,让更多的同学向好榜样学习,我们运用学过的绘画知识技能,为他们画像。

3、画头像可以运用哪些画法?

(线描画法、水彩画法、水粉画法、水墨画法、平涂勾线、水性色笔、油画棒画法、蜡笔画法等。可加背景,也可不加背景。)教师出示准备好的范画,让学生欣赏。

4、画头像应注意:

(1)注意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关键在于画好人物的眼神和嘴的表情)。

(2)掌握五官的位置和比例(指定一名学生复述以前学过的五官比例、位置)。

(3)抓住脸型特征,请当模特儿的三好学生站出来,其余学生地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其脸型特征。教师演示大体画法。

三、学生作业,为我们班中的三好学生画像。

要求:着力刻画精神面貌,适当添加背景(如蓝天、队旗、向日葵、红棉花等)。

请四名三好学生作模特儿,分组进行写生。

四、把画好的作业择优刊出美术墙报——《我们班的三好学生》让学生观看,大家进行评议。

五、教师小结。肯定优点,鼓励全班学生向三好学生学习。

七、板书:

为三好学生画像——写生画

八、后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较好的树立了向三好学生学习的思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绘画的兴趣。

《金鱼》

第9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金鱼》——中国画

二、教学目的:

学习用中国画的笔墨技法画金鱼,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绘画认识和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学习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和中国画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难点:

掌握中国画中用笔用墨的方法和特点。

五、教学教具:

生宣纸、白云笔、墨汁等,小金鱼范画几幅。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

二、讲述新课,板书课题:

《金鱼》(中国画)。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范品,让学生欣赏,结合观看课文内的金鱼照片,理解金鱼的形状特征:

金鱼的种类繁多,不仅形态各不相同,而且色彩也是千变万化。一般的金鱼,眼大、肚大、尾大、身短(三大一短)。色彩以金黄或朱红为最多,故有金鱼之名。其外形各部分有:头部、眼睛、鳃、口唇、背部、腹部、尾部、背鳍、胸鳍等。

2、接着讲解中国画的执笔方法:

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懂得执笔方法,正确的执笔方法是:拇指与食指的指肚对捏笔管,中指的指肚在笔管的侧前方接触笔管,以起到往后勾的作用,无名指在笔的斜后方,用指甲根部的肉接触笔管,以起到往外推的作用,小指贴在无名指旁帮助无名指用力。手指捏笔稍用力,掌心空虚如握卵,手掌基本上与桌面垂直,手腕要灵活而不僵硬。

3、讲解行笔和用墨的方法:

画家通过笔的蘸墨的多少,用力的轻重,行笔的快慢,画出线的刚柔、曲直、粗细、长短、干湿、浓淡、疏密的变化,用以表现物象的形神和画面的节奏韵律美,以抒发作者的情怀。

4、演示金鱼的作画步骤,教师边讲边演示:

A、淡墨中锋勾蛋形。

B、蛋形小头两侧勾小圆为眼圈。前面两笔为鱼嘴,侧锋轻撇鱼翅。

C、中锋浓墨点眼珠。小笔浓墨侧锋撇鱼尾,中笔长、两侧短。

D、朱膘调曙红点头顶,意在红、白、黑对比。

三、布置作业:根据课文要求画一幅小金鱼,要注意用水、用墨和用笔方法,落笔要肯定。教师巡视辅导。

四、讲评:展示学生作业,分析笔墨、技法的表现,肯定优点。

七、板书:

金鱼(中国画)

一、用笔:

二、用墨:

三、金鱼的特点:

三、画法:

八、后记:本节课学生学习气氛浓厚,理解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

《色彩构成》

第10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色彩构成》——设计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截取美的形象进行构成排列,并运用对比色或同类色搭配作色彩构成设计。

三、教学重点:

如何运用色彩基本知识,使之做到既统一又有变化。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色彩如何搭配。

五、教学教具:

基本形、骨格图、范画。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挂出预先制作的“色彩构成”的范图供学生欣赏,并提问学生: “这叫什么图案?”(色彩构成)

然后由教师板书课题:《色彩构成》(设计)

二、讲新课:

讲读课文,结合教材分析,教师介绍色彩构成的意义和作用。

1、先一个外轮廓好看的形象,截取其中的一部分,然后按照某种骨格反复排列,再涂上颜色,就成为一张“色彩构成”的作品。

排列的方法以“重复构成”为基础,再加以变化(错位、正反相间等)。

2、出示备好的骨格图,使学生理解构成知识与设计实践的关系。再指出“色彩搭配”是先用对比色或同类色涂在重复构成的骨格上,要注意深浅的对比。

3、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第10、11页的图例,以理解“基本形”截取、排列的方法及色彩的运用。

四、布置作业:设计一张色彩构成。要求基本形及色彩的搭配要优美、饱满,排列要有规律、有变化。

(教师辅导:指导学生截取基本形,选好“骨格”,画好图稿;并选择色彩搭配,帮助学生确定色彩时度的处理方法,涂颜色时要注意均匀。)

六、教师评讲,并作课堂小结。

七、板书:

色彩构成(设计)

什么是图案:

构成的特点:

骨式图 范画

八、后记: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截取美的形象进行构成排列,并运用对比色或同类色搭配作色彩构成设计。

《立体构成》

第11、12课时

步骤图

一、教学内容: 《立体构成》——设计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线的立体构成有初步的感知,引起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设计制作,以增长工艺知识技能。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线的立体构成有初步的感知。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线的立体构成有初步的感知,并能用线条来制作立体构成。

五、教学教具: “线的立体构成”样品,不同质地的线状物,胶水等制作工具。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组织教学,展示“线的立体构成”样品,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立体构成》设计之一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看课本第12页各图,然后作小结:城市中用线立体构成的现代雕塑,又大方,又美观,具有时代气息。

2、根据教材分析,介绍“立体构成”的意义和作用及其分类。并说明本课学习的是“线材构成”。线的立体构成所用的线材,一般有金属线、金属管、竹片、木筷、牙签、玻璃条等一类具有一定硬度的线状或条状的东西;以垒积结构、网面结构、线织面等形式,并以具有深度感、伸展感和力动的韵律感等要求,创造出新的空间形态。它是被制作出来的而不是被画出来的因而更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这一些特征。

3、一些小棍经过一定规律的排列和粘合,可以制成很美观的立体装饰物,这种造型手段具有时代特色。我们这节课也来设计制作一个线的立体构成。

4、制作方法:

先引导学生参看课本,然后讲授,边讲边用准备好的“基本结构”作演示。

(1) 用几根小棍粘成一个“基本结构”。

(2) 将适当数量的“基本结构”逐层堆叠粘合起来,每两层之间要略作规律性的错

位。

三、布置作业:

设计制作一件“线的立体构成”。要求线状物大小一致,基本结构的数量比较合适。

四、学生进行设计、制作“基本结构”,教师辅导。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立体构成》——设计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线的立体构成有初步的感知,引起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设计制作,以增长工艺知识技能。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线的立体构成有初步的感知。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线的立体构成有初步的感知,并能用线条来制作立体构成。

五、教学教具:

“线的立体构成”样品,不同质地的线状物,胶水等制作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是否带齐制作用品,继续制作基本结构,具备一定数量后再进行堆叠设计,注意有规律性的错位。

二、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三、评讲:

展示优秀作业,组织观摩评议,教师小结,鼓励、表扬。

立体构成(设计)

造型:圆柱形、方形

制作方法:

1、构思

2、选择合适的纸筒

3、整体修改

八、后记: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理解了有关立体构成的现代建筑的整体美,明确现代建筑设计大多是运用立体构成的的形式。

《立体构成》二

第13、14课时

《立体构成》(设计二)

二、教学目的:

通过纸筒立体构成的造型活动,使学生获得有关立体构成的初步知识和空间造型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获得有关立体构成的初步知识和空间造型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获得有关立体构成的初步知识和空间造型的能力。

五、教学教具:

制作的各种材料、纸筒立体构成范品及零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前节课是学习线材构成(出示学生优秀作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面材构成,两都属立体构成,且是比较抽象的立体构成。

板书课题:立体构成(设计)二。

二、展示教师制作的面材立体构成让学生欣赏,并与线立体构成作比较,认识它们各自不同的构成形态美,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

1、指导学生观看课本第13页的图例和文字说明。

2、根据教材分析讲解面材立体构成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板材的立体构成,它是以长、宽两度空间的素材所构成的立体造型。面材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具有平薄和扩延感。用面材构成的空间立体造型,较线材有更大的灵活性,其功能也比线材强。它只要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深度空间,便可形成为空间的立体造型。

通过对各种面材结构的练习,加深对面材结构所形成立体空间的认识,将会对立体造型设计及空间设计有着重大的启示。

3、教师出示组合面材构成的零件,演示纸筒立体构成的制作方法(先制作纸筒,在组合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补充纸筒):

(1) 构思。

(2) 按照构思,选择合适的纸筒,组合粘成立体物。

(3) 整体修改,使其具有整体美(边讲边粘合制作)。

4、学生参看课本左下图所示的纸筒做法,由教师讲清楚如何制作,并说明在制作时大小、长短、数量,均由学生自定。

四、布置作业:

用纸筒练习设计制作“立体构成”。要求有整体美,能摆放得稳。本课是制作纸筒,可边制边组合。教师提示:将纸筒组合时,要注意纸筒的高矮,粗细的搭配,要有变化。一边组合,一边粘牢。

五、教师辅导:

着重指导如何构成新颖的,有整体美的立体物,如何使构成的立体物放得稳。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立体构成》(设计二)

二、教学目的:

通过纸筒立体构成的造型活动,使学生获得有关立体构成的初步知识和空间造型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获得有关立体构成的初步知识和空间造型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获得有关立体构成的初步知识和空间造型的能力。

五、教学教具:

制作的各种材料、纸筒立体构成范品及零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是否带齐制作用品。

二、学生继续设计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看谁完成得又快又美(完成后,拿到讲台上给同学欣赏。)

三、教师讲评:

全班同学进行评议,教师小结鼓励表扬。并把学生的作业展出来给学生自己欣赏。

七、板书:

八、后记:通过纸筒立体构成的造型活动,使学生较好的注意了纸筒的和短、粗细变化,组合出自己有特色的立体构成。

《立方形物体》

第15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立方形物体》(写生画)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形物体的结构及其透视变化规律,并能正确地表现出来。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观察、了解不同位置的六面体所产生的透视缩窄现象。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形物体的结构及其透视变化规律。

五、教学教具:

透视变化图、六面体、立方体、范画。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立方形物体。

二、复习立方体的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1、平行透视:

用一个较大的六面体模型及骨架模型的一面正对着学生,依次放置在和学生视平线等高以及视平线上方、下方等不同位置上,指导学生观察六面体平行透视的变化,再将九种不同透视现象的挂图出示给学生观看。

板书平行透视的定义:六面体的一个面正对者(与画面平行),有两组原线,一组变线,只有一个消失点(主点)。如图:

2、成角透视的复习方法,与平行透视复习法相同。

并板书成角透视的定义:六面体没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一组原线两组变线,一组向左,一组向右,都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有两个消失点(余点)

三、按照课本讲解六面体不同位置的成角透视画法,并在讲解过程中扼要的说明视点、

视平线、灭点的变化规律及检查方法,判断是否画得准确,指出改正错误的方法。

四、学生作业:

画几个不同位置的六面体(盒子),同时要求把商标按透视变化规律画出来。

五、教师辅导:

每画一个六面体都要先观察分析其透视特点,然后找出其整体比例与各个面缩窄变化的比例关系,才可动笔作画。在画出基本形后,要检查变线,找灭点,看看是否合乎规律然后再作深入刻画。

六、教师评讲。

七、板书:

立方形物体(写生画)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八、后记:本课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绘画练习,作业提高了学生在表现准确程度,透视画得较准,从而较好理解透视变化规律。

《圆柱形物体》

第16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圆柱形物体》写生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理解处于不同放置状态下的圆柱体圆面原透视变化规律,并能较准确地画出圆柱体的透视、比例及外部装饰标记。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处于不同放置状态下的圆柱体圆面原透视变化规律。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处于不同放置状态下的圆柱体深度的透视变化规律。

五、教学教具:

石膏圆柱体、范画、厚纸制成的同样大小的圆面若干个。

六、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圆柱形物体(写生画)。

二、复习旧课:

出示石膏圆柱体,说明圆柱体是由上下两个平行、等大的面(顶面和底面)的圆心相连为轴心,所围成的立体。

出示直观的教具让学生观看后,指定一名学生述说圆柱体圆面透视的变化规律(立置的圆柱体的圆面透视变化规律是离视平线越远越圆,越近越扁,与视平线等高则成一直线。

横置的圆柱体圆面透视变化规律是离圆心垂线越远越圆,越近越扁,与圆心垂线重合则成一直线)。

三、分析处于不同放置状态下的圆柱形物体的画法。

圆柱体是一个有高度、宽度和深度的立体实物。竖放的圆柱体高、宽度的比例没有变化,浓度有透视变化;横放的圆柱体在柱身与画面平行时,圆面有深度的缩窄变化。

当它的柱身与画面成角度时,圆面无透视变化,呈现圆形,柱身表现为有深度的缩窄、近大远小的变化。

观察方法:用目测、比较的方法,先找出它的高宽比例关系,然后再用顶面深度与高度或宽度作比较,找出顶面与高、宽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就容易画准了。

再分析柱身的装饰纹样,或商标的透视变化,要画出与圆曲面相适应的样子,才能表现圆柱体的圆。(教师边分析边示范)

四、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画一竖放一横放的两个圆柱体,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圆

柱体相互间的比例关系、透视变化及外部纹饰。

五、评讲:

表现技巧的准确性是评价的重点。

七、板书:

圆柱形物体(写生画)

八、后记: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理解处于不同放置状态下的圆柱体圆面原透视变化规律,并能较准确地画出圆柱体的透视、比例。

《静物》

第17、18课时

一、教学内容: 《静物》(写生画)。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用基本形体分析组合物体的结构,并能较准确地描绘出组合结构物体的形体特征、比例及透视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描绘出组合结构物体的形体特征、比例及透视变化的规律。

四、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基本形体分析组合物体的结构

五、教学教具: 日常用品、结构素描、范画。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提问前课学习过的有关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变化知识。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静物》写生画。

二、讲新课:

1、出示课前准备好的一件组合结构物体。

问“这是什么物体?”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分析其形体结构的关系,说明复杂的结构的物体,只要用基本形去分析它的构造,便会觉得它并不复杂,因为你所见到的是一个个简单的基本形体。在讲解的同时,也挂出教师事先准备的组合形体结构素描范画让学生观看。

2、联系前面学习过的关几种几何形的结构、透视画法,作简要的复习。

3、讲解、演示作画步骤:(以墨水瓶为例,边讲边示范)。

(1)分析墨水瓶的结构及外形行征:

瓶身为近似六面体,瓶盖为圆柱体,瓶身顶面是圆曲面,四立面棱线鲜明,并有横线饰纹。瓶盖有直线饰纹。分析放置形态及透视现象(成角透视、放置于视平线下)。分析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的比例关系。

(2)按分析理解,画大体形状。(各部分基本形体及相互关系的大体位置、比例用直线概括表现)。

(3)用透明画法画出各基本形体的形状、比例、透视变化,表现出坚实的结构。

(4)深入刻画,直至完成。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学生选一个组合结构的日用品作写生对象,在一张画纸上画出两种不同角度的形象来。应作整体布局。本节课要求按步骤完成第二步。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静物》(写生画)。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用基本形体分析组合物体的结构,并能较准确地描绘出组合结构物体的形体特征、比例及透视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描绘出组合结构物体的形体特征、比例及透视变化的规律。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用基本形体分析组合物体的结构

五、教学教具:

日常用品、结构素描、范画。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上一节课的作业进行情况,表扬态度认真、画得正确的学生,同时指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毛病,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二、复习上节课所讲过的绘画知识。

三、学生继续作业,完成作画步骤的第三、四步。教师进行严格细致的辅导。

四、讲评:

按绘画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对学生的作业做出评价,并小结这两节课所学习的知识。

七、板书:

静物(色彩写生画)

八、后记:课堂气氛活泼有序,学生学习兴趣高,较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杂技》

第19、20课时

一、教学内容: 《杂技》(纸版画)

二、教学目的: 教学生以杂技的精彩镜头为内容,用已学过的纸版画形式创作一幅人物动作生动的纸版画。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制作出一幅富有韵味的精美纸版画作品,有创造性。

四、教学难点: 制作出一幅富有韵味的精美纸版画作品,有创造性。

五、教学教具: 制作工具、纸版画的范画、杂技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展示各种不同表现手法的纸版画,让学生欣赏、评价。指定几位学生讲述以前学过哪些不同的纸版画制版法。

教师根据回答作小结,并宣布本课的任务是创作一幅以杂技表演为题材的纸版画。

二、讲新课:

1、阅读课文,观赏课文附图,让学生议论自己印象最深、最精彩的杂技动作,说出这动作的动态特点、道具、场景所具有的生动细节,确定选择什么内容(形象)去创作一幅精彩生动的纸版画。2、出示杂技表演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帮助学生体验生动的细节。

三、讲解创作过程:

1、确定题材:选取典型的人物动作、道具和最生动的瞬间(场景)。

2、构图:根据题材内容的特点,确定采用什么形式的构图最恰当(例:高空表现用低视点、仰角构图为好),考虑画面的布局。

3、绘画草稿。把构想好的画面画出来,多画几个不同角度的草图,择优选用。

4、绘画正稿,制版。形式、手法不限。用单一的纸材或综合材料制版均可,力求画面效果精美、生动、有新意。

5、拓印:必须细心,拓印是最终效果,是作品精美与否的重要工序。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本节课要求完成图稿、制版。教师在辅导起稿时要根据学生的思路作启发引导,不要强加教师的旨意。制版工序未完成的,可留待第二节课继续制作。

五、教师小结本课所学的知识和学生的图稿优缺点。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杂技》(纸版画)

二、教学目的:

教学生以杂技的精彩镜头为内容,用已学过的纸版画形式创作一幅人物动作生动的纸版画。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制作出一幅富有韵味的精美纸版画作品,有创造性。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制作出一幅富有韵味的精美纸版画作品,有创造性。

五、教学教具:

制作工具、纸版画的范画、杂技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上课前,教师要检查教室内已拉好的作挂画用的铁丝,及备好夹子。

一、检查学生学习用品的准备及前课作业完成情况:

1、学习用品:制版用的材料、工具及拓印用的材料、工具。

2、作业完成情况:制版的进度及效果。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制版及拓印的要求。

二、学生继续作业,教师辅导:

1、制版:待大多数学生的底版制作完毕,才可进行拓印。

2、拓印:把全班学生分成4-8小组进行拓印教师提出拓印要求,并作示范。把印的好的作品随即夹在绳子上。(每人认真细致地印一幅,要多印的,可在课余时间再印。)

三、教师讲评:

对夹在绳子上的作业进行讲评,按课本提出的“精彩、生动”的要求及纸版画的特殊效果进行评价。

七、板书:

八、后记:

《插图》

第21、22课时

一、教学内容:

《插图》——创作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插图的艺术形式和作用,选一篇语文课文,按其主要情节创作一幅插图。

三、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选择语文课本中某篇课文的一个情节,画一幅插图。

四、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经过充分的构思而创作出来的客观存在以生动的形象化的艺术魅力。

五、教学教具:

插图、范画、故事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插图(创作画)

二、展示准备好的插图,指导学生欣赏。

介绍插衅的作用的艺术价值,指出插图是对书籍的文字说明作用的,用以增加读者的兴趣,一幅好的插衅可以使文学作品大为增色。

插衅是在画家理解并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好的插衅可作独立成幅和欣赏。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确定创作的内容。

三、讲解插图的创作过程,在深入阅读文章内容,选取有代表性的情节,然后进行构思、绘画。

1、构思画面:

根据故事的情节进行构思,安排好构图、场景及道具等,要能表达出鲜明的主题。

2、起草稿:

根据构思的画面画出大体构图,对画面作形象的处理和表现,然后再进行细致的技术加工,使之成为一幅完整的草稿。草稿画得越细致,形象画得越准确越好,因为草稿越精工,在勾墨线时就能画得更正确。

3、勾墨线:

因制版成本低,纸描是插图创作常用的形式。勾线水平的高低,决定于艺术水平的

高低,所以要用功描画。

4、整理:

全部墨线勾好后,审视画面的整体效果,对不理想的部分作减弱或加强的修改,使画面更加完美。教师用自己绘制的范画,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解说创作的这些步骤。

四、布置作业:

从语文课本中选一篇课文画一幅插图。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体会文章内容及情节,选择有代表性的情节进行构思、起稿。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检查学生的插图草稿,对主题怀鲜明的提出修改意见。

二、展示不同风格的插图,教师讲解其画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表现形式。

三、学生继续作业,教师辅导。

四、讲评:

教师选择优秀的作业张挂插图作业,由学生作者亲自讲述构思及绘画过程。

七、板书:

八、后记:

《综合拼贴》

第23、24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综合拼贴》——制作

二、教学目的:

教学生选用身边易得的材料,运用各种手法,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创造一幅新颖的拼贴画。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边废材料,以不同的手法设计制作出新奇的装饰画。

四、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设计的创造性和新颖性。

五、教学教具:

范画,各种不同的材料、演示的材料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引入新课:

展示拼贴范画,供学生欣赏,以引起学生的制作兴趣。

提问“这是用什么材料、方法制成的?”

二、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综合拼贴(制作)

1、指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图例,提问“这些拼贴画是用什么东西制作的?”

用火柴枝为主拼贴成“汲水少女”,富有规律美;用树皮为主拼贴“小屋”,有一种简朴淡雅的美感,用牙签为主拼贴“竹楼”,表现了云南少数民族民居的独特风格,简朴自然而富有美感。

这些作品所取得的让人惊讶的新奇感,是作者在制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不同材料的特性,以各种不同的手法去表现不同对象的肌理,经过精心制作而成的。这两节课就是教同学们制作综合拼贴画。

2、讲授制作步骤:(以课文第18页下面的拼贴画为例进行讲解)。

(1) 用树皮贴小屋。

(2) 用软管水粉颜料挤上轮廓线,

(3) 整理完成。

这幅画只采用了普通材料,但手法新奇,故能创造出新颖的效果。综合拼贴就是需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新的、独特的效果。

三、布置作业:

出示用各种材料制成的装饰画供学生参考。制作综合拼贴画,要求选取材新奇,运用新颖手法制造丰富的肌理,创作出造型奇特、有装饰性的作业。

(本节课要求完成构思和画好图稿。)

四、学生画设计图,教师巡视辅导。

五、课堂小结后,布置下节课准备合适的粘合剂及制作材料。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检查图稿及用品的准备情况。

二、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过的知识。

三、学生继续制作:

教师巡视辅导。强调材料、手法的新奇多样性,鼓励学生大胆创造。

四、讲评:

把学生的优秀作业展示出来,组织观摩评议。教师小结,大力表扬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七、板书:

八、后记:

《小壁挂》

第25、26课时

一、教学内容:

《小壁挂》——制作

二、教学目的:

1、

2、 使学生懂得壁挂的意义和作用,并初步学习壁挂的设计制作方法。 通过壁挂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创作能力及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使学生懂得根据材料特性去设计出精美的壁挂来。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创作能力及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五、教学教具:

搜集不同材料、形式各异的壁挂数幅,制作的直观教具、范画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引入新课:

小结前课综合拼贴画的制作情况,出示准备好的壁挂作品,让学生欣赏,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课题:《小壁挂》(制作)

二、讲新课:

指导学生欣赏各种形式的壁挂。提问:“你认为哪一幅最好看?请说明理由。它是选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制成的?”

接着,教师可按“教材分析”讲述壁挂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选择壁挂的材料和制作方法等等。

壁挂的图形,可谓多种多样,一般多用变形、夸张的手法,注意大效果,注重色彩搭配。

指导学生再次欣赏壁挂作品,教师按图简要地点明设计造型的要领。

三、讲解制作程序。

首先按设计意图画出简单的色彩效果图,然后按图面放大,画在做壁挂的织物上再进行制作。

教师出示分步制作的直观教具,边讲边示范:

制作过程如下:

1、

2、

3、 将麻布绷紧在框架上。 画上自己设计的图案(线条稿)。 按色彩稿用各种色彩的毛线缝绣或编织的手法,织绣出图形。或用胶水粘贴也

可以。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请同学们每人做一件小壁挂。要求先设计画面安排好色彩的搭配,注意大体效果,制作要牢固,图形要有装饰性(可以夸张、变形)。

本节课完成设计图稿,选好合适的材料和考虑用什么表现方法制作。

五、教师小结本节课的设计情况,并布置下节课准备制作材料。

第二节

授课时间: 星期

一、检查学生设计图稿和是否准备好制作的材料。

二、介绍优秀设计图稿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具体辅导。

四、评讲。

七、板书:

八、后记:

《送给母校的纪念品》

第27、28课时

一、教学内容:

《送给母校的纪念品》(制作)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热爱母校的感情,使学生用学过的工艺知识和技能,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送给母校作纪念。

三、教学重点:

增强学生热爱母校的感情,使学生用学过的工艺知识和技能,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送给母校作纪念。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自己已学过的工艺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教具:

范画、制作材料、幻灯片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讲授新课:

1、培养我们成长的学校好比我们的母亲。在即将离开她的时候,做一件纪念品,送给母校,表表心意,是很有意义的。

2、引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图例,用谈话法进行分析:

(1)课本第21页右边小图中布贴画,内容是什么?你知道是怎样制成的吗?

(2)“编织花篮”多么漂亮!是怎样制成的?

(3)课本另外的几个图例的作品内容是什么?是怎样制成的?六年来我们学过哪些工艺制作?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种?

(4)瞧,课本上面的彩色照片,几位小朋友把自己制作的小礼品送给母校。他们多么高兴!多么自豪!你们也来考虑做一件什么样的纪念品送给母校?要运用学过的工艺知识技能,把纪念品制作得漂亮些。

3、指导学生再次观赏课本图例,各自思考选择什么题材,用什么技法,什么材料制作一件工艺品,有关制作的疑难问题随时发问。

二、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每人制作一件纪念品,不限形式。本节课要求完成设计稿。

三、小结学习情况后,布置下一节课的任务:准备好一切制作用品,完成纪念品的制作。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复习旧知,引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检查学生学习用品的准备情况。

三、学生继续完成纪念品的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启发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教师把已制作完成的优秀作品,全部展示出来进行表扬,以鼓励和启发全班的同学。

四、评讲:

同学们很认真制作,不少人有独创性。有的已制作完成,有的做得很漂亮。(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商定一个时间由班长带领,向学校领导赠送纪念品。

未完成的可以带回家去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制作。

七、板书:

八、后记:

《美化校园》

第29、30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美化校园》(设计)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美化校园设计,初步接触环境设计的一些知识,学习绘制美化环境的平面设计图,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三、教学重点:

初步接触环境设计的一些知识,学习绘制美化环境的平面设计图。

四、教学难点:

初步接触环境设计的一些知识,学习绘制美化环境的平面设计图。

五、教学教具:

学校的平面设计图、平面设计的元素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 星期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美化校园》(设计)。

三、讲授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的附图及文字,讲述美化校园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美化校园设计,应该符合校园总体布局,动静有别的原则。

教师挂出校园美化平面设计图的范品,并简略介绍设计意图,以启发学生的设计思路。 对照课本的图,引导学生学习看图知识。

2、讲授平面设计图的设计知识及方法。

设计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合理和美观的原则,选择校园的一个小区作对象,画平面设计图:

(1)到实地观察,了解地形的形状特点,量度地形各边的长度,记录已有的建筑物和别的设施。根据实际情况,构思美化方案——景点、绿化(植树种草)等安排。

(2)画地形平面图时,按构思划分大块结构。

(3)在大结构中把景点、植物及建筑物大小位置区分出来。

(4)按照一般的表现手法,画上各种图例。

讲授完毕,再指导学生观看课文内的“校园小景的平面设计图”,加深理解,并逐一认识一般表现手法的图例所代表的物象。

四、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辅导:本节课完成实地观察,画出校园一个小区的地形图,构思美化方案。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复习上节课已学过的知识,引放本课要学习的作业要求。

板书课题:《美化校园》(设计)

二、学生继续作业:

绘制美化校园的平面设计图,在前课画出的地形图上把自己的构思方案一步一步地画出来。

要求使用圆规、直尺,认真细致地画出规范的平面图。

三、讲评:

将全部的作业陈列出来,对有新意的设计,请作者谈谈自己的设计方案的构想过程。

四、教师小结这两节课所学的内容。

七、板书:八、后记:

六年级下

进度表1

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学计划1

教学计划2

教学计划3

《激奋人心的革命历史画》

第1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激奋人心的革命历史画》——美术欣赏 二、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革命历史画,认识党的伟大、正确,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美术创作的蓬勃发展。 三、教学重点:

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的伟大,并以〈开国大典〉为欣赏重点。 四、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革命历史画,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的方法。 五、教学教具:

大幅图片、幻灯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讲解革命战争的故事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指导学生欣赏: 〈狼牙山五壮士〉(油画)

它表现的是五位壮士牺牲前屹立在高山巅峰的感人场画。画家通过作品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战士为争取战局的胜利,英勇对敌,战斗到最后五个人,在粮绝弹尽的情况下,宁愿跳崖自尽也不当敌人俘虏的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人桥》——版画 作者:古元

这上画家在解放战争时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取材于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真实的战斗事迹。描绘了我军为快速攻下敌占地,在时间紧迫,来不及造桥的关键时刻,战士用肩头顶着木梯,让部队从肩头上冲过河去的壮烈场面。画面以黑色为主既表现了黑夜,又突出了战士们的雄姿。运用橙色暗喻着光明就在前方,充分表现了炮火连天、激烈的战斗气氛和人民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战争时代的特点。

《开国大典》——油画 作者:董希文

这创作于五十年代,画面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的盛况。作者亲身参加过开国大典,他把自已的切身感受倾注于作品之中,力把西洋绘画的各种表现技法和民族绘画的长处结合起来。一幅油画的气势,首先决定于构图和设色。构图上既要表现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物,又要表现开国大典的场面。画家把主要人物处理在不到画面一半的左侧,另

一侧的栏杆、地毯、游行队伍和辽阔的天空平行而舒展地伸向远方,形成宏伟开阔的气势。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而且以宏大的气势、庄严的构图、灿烂辉煌的色彩,歌颂了新中国的似锦前程和无限生机。此画曾得到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好评。

三、引导学生自己欣赏以下的革命历史画: 1、《血衣》素描——作者:王式廓 2、《延安火炬》油画——作者:蔡亮

3、《广州起义》油画——作者:何孔德、郑洪流 4、《飞夺泸定桥》油画——作者:雷坦 5、《南昌起义》油画——作者:黎冰鸿 四、教师小结:

八幅激动人心的革命历史画,是一部具体而概括的革命斗争史。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导师毛泽东等领导者的正确领导下,经过2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证明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我们要接过革命的火炬。准备着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出全部力量。 七、板书:

八、后记:

学生能从欣赏革命历史画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由于挂图准备较充分,学生欣赏的

难度不大。

《展览设计、环境艺术》

第2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展览设计、环境艺术》——美术欣赏

二、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和介绍《展览设计》、《环境艺术》等具体措施和内容,使学生了解展览设计的意义和环境艺术与人们的密切关系,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展览设计的意义和环境艺术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展览设计的意义和环境艺术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五、教学教具:

图片、环境艺术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出示图片,讲解《展览设计》

1、《展览设计》是实用美术的一种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项目的展览会、展示会非常活跃,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

2、展览设计的要求: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总体设计方案,方案确定后,要按比例绘制展览平面、立面布置图,以合理利用展室空间,科学安排参观路线,作为布置展览的依据。在处理好展览内容布局中,还必须注意几个关系:

(1)统一和变化的关系。对整个展出内容(图片、方案、实物、模型等全部展品)在设计时要统一安排,表现出展览内容的系统性,但同时还应有重点、有转折、有对比、有起伏,增加展览的艺术效果。

(2)一般和重点的关系。展出内容安排要层次分明、衔接紧凑,同时要突出重点、安排高潮。展览布局中一般分为序言部分、展开部分、高潮部分、结束部分。

(3)图片和实物展品相互组合,相互补充,通过直观的具体形象,加强展览的说服力。

展览还有橱窗陈列设计等。

三、引导学生欣赏《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是以研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审美要求和审美规律为内容。包括城市建设、

公用设施、街道形式、城市绿化、住宅建筑的式样和布局,各种建筑(剧场、车站、礼堂、住房)的特点和布置。环境艺术能激起人的美感,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生产效率和心理情绪等。室内环境艺术包括室内环境的布局、装饰、色彩、覆盖物、墙上挂的画幅以及各种摆设等;室外环境,包括住宅周围的绿化、园林化,城市街心花园以及街道、多样统一的建筑群。整个被美化了的室外环境,应是人类创造的广义的艺术品。避免现代工业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时对风景区的污染,保持不同名胜区的特点,也是现代环境艺术的研究范畴。

四、教师小结。

七、板书: 展览设计和环境艺术——美术欣赏

八、后记:

展览设计和环境艺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学生学习兴趣较高,能很好的完成教学要求。

《头像》

第3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头像》——线描写生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头像线描写生练习,理解头部五官位置、比例,做到细致观察,抓住人物的脸型特征描绘出来。

三、教学重点:

人物头部的结构、比例及对头部内(五官)、外(脸型)特征的认识。

四、教学难点:

抓住脸型特征,以简练的线条表现人物的头像。

五、教学教具:

学生不同角度的头像线描写生画几幅,脸型特征挂图等。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板书课题:《头像》(线描写生画)出示准备的范画,指导学生欣赏。

二、讲授新课:

1、五官位置、比例及结构等。(指名学生让来让学生自己研究,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中国有“三停五眼”之说。即头的长度,由发际至眉间,眉间至鼻底,鼻底至下颏这三部分的长度大致相等。头的宽度以一只眼的长度为准,共约五等份。这种简单的概括,是成人的一般比例关系。儿童与成人不同,年龄愈小,眼的位置愈偏下,两眼的间的距离愈大。

人的五官和头型一样,眉、眼、鼻、口、耳,因性别不同,也都有各自的基本特征。

2、头部的外形特征类别:

中国传统技法常把头型分为“八格”,各用一个汉字代表,如:“田”、“国”、“由”、“用”、“目”、“甲”、“风”、“申”。有的人类学家把头型分为十种类型,从种种不同的角度,动势或发型来看,也可概括为各种不同的基本形,以上这些方法,都是把头部比较复杂的轮廓,概括为比较简单的几何形,并分析出其长宽比例和开体特征,便于表现。

3、讲解作画步骤:(教师边讲边示范画法)

(1)、观察理解:通过观察,对人物的头像有鲜明的印象,经过分析,进一步认识人物头像特征和五官特征。

(2)、构图:在观察的基础上,用很轻的直线把头像安排在画纸的适当位置上,使画

面均衡、饱满。

(3)、大体与基本关系:构图定位后,把大体的基本形画出来,即大的轮廓、基本形、体面和明暗的初步关系(以线造型可不画体面和明暗)。

(4)、深入与刻画:基本描绘出来的头像,对人物的五官、脸面特征加以深入细致的刻画,这时用线要肯定,要有表现力。

(5)、整理:最后对画面作整理,去掉繁琐、多余或不协调的东西,使作业整体效果更完善。但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必到处“修饰”。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将全班学生分为前后两组,由两个学生当模特儿,分组作画。鼓励学生要细心观察,抓住特征,大胆落笔。

四、教师评讲:用展览的方式讲评学生的作业。

七、板书:

八、后记:课堂气氛轻松有序,学生对头像的比例掌握不够理想。

《人物动态》

第4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人物动态》——速写

二、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

五、教学教具:

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接着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

速写是有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素材之用,也是绘画的一个门类,这要求以迅速、概括的方法描绘对象,通常是用简洁的线条来记录各种形象和动态的。

二、根据教材分析,讲述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

人的动态千变万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而形成的,如颈、腰、肩、肘、膝等主要关节,每个关节的转动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围,在活动中人体的重心经常移动,身体的不平衡与平衡相互交替,这就形成各种有节奏的优美的动作。

速写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人物的动态特征准确的描绘下来。

三、挂出教师预先绘制的动作速写过程图,并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学生明确速写过程(从动态线开始,然后再画其他,从整体到局部)。在示范时,注意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运动规律和袋子 体重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人体比例及速写步骤。

四、学生速写。(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掌握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作的重心、支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简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速写时间为20分钟。

五、讲评:

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

七、板书:

人物动态——线描写生画

八、后记:

学生自己当模特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绘画的兴趣,掌握了人物速写中动态线的画法,但对人物的基本比例理解不够好。

《同学们》

第5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同学们》——速写

二、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群体速写,教学生留意观察生活中有意义的美的事物,并用速写把它记录下来。

三、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对象的动势和特征,以简练的线条记录下来。

四、教学难点:

了解群体速写的人物互相关系如透视关系构图、主题等。

五、教学教具:

群体速写图片、幻灯片、速写范画数幅。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稳定纪律。

二、讲解上节课的作业情况,并把优秀作业贴出来让学生欣赏,以鼓励学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速写)》。

三、讲新课:

1、课题解释:《同学们(速写)》中的同学们包含了多数的意思,并用速写画下同学们有意思的活动。本课速写是在学习了单人速写的基础上练习画群体速写。

2、按照课本中两三幅图例进行分析。并请两位同学做模特儿:一个坐着,一个站着,两人表现出正在讨论问题的姿态。

3、根据“两个同学在讨论”的镜头,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个模特儿之间的神情、动态关系,观察时,注意两人的形象能否表现出“讨论”的意思,有的话,就要抓住两个相互关系去画。教师随即示范给学生看:

第一步:抓住两人的动态,勾出基本型。

第二步:从一点开始(从头部开始),扩展到整体。衣褶是能表现人体结构的,要抓主要的的褶纹来画,不宜多,视形象需要而定,五官的大体表情也要画出来。

第三步:画上必要的道具,用来烘托中心内容,可使构图饱满。对不相关的道具要舍弃。示范后,小结并引导学生共同回顾作画步骤。

四、学生练习:

教师辅导,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围绕着模特儿作速写。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选择角

度时应注意避开透视变化大的角度。

五、讲评:

评价作业中对人物动态、相互关系所画出的效果。

七、板书:

同学们——线描写生画

复习:人物动态线、比例

要求:表现各个人物的形态。

步骤:观察、构图、刻画、道具

八、后记:

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和目的,作业完成较好。

《故事画》

第6、7课时

一、教学内容:

《故事画》——添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连环来的特点,并把缺幅补上,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画”的意义及其特点。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通过了解故事内容,并根据故事内容的情节要求绘制所缺的画幅。

五、教学教具:

范画、“缺幅”的主要人物形象及有关的道具画出的“放大图”等。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板书课题:《帮故事画》——添画

二、解释“故事画”的意义及其特点:

“故事画”即连环画,是一种用多幅画连续叙述一个故事的绘画形式,具有连续性和故事性的特点。使人不看文字也能看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我国敦煌壁画中的佛本生故事,古代卷轴画如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等都具有连环画的性质。我国现代连环画,兴起于20世纪初叶的上海,是根据民间故事、历史故事、文学作品,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等多方面的题材,先编成简练的文字脚本,划分画面再绘制画稿,一段文字有一个情节,按情节绘画一个画面,其人物、场景、道具均要使观者感到前后衔接。

连环画力求文字精练、形象通俗、生动。其表现形式,一般以线描为主。也有块面结合,彩色画或摄影等多种形式。

三、引导学生欣赏并观看课文中的两个故事,进行谈话:

1、看了第一套连环画《太阳的传说》之后,有什么感想?

(为了解救人类,勇于冒险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

2、这套画缺了第几幅?在你的想象中,这一幅的画面是怎样的?

(缺的是第二幅,神的儿子听说用海龙王身上的筋骨造成的弓和箭,可以把过多的太

阳身下来,为了解救人类,他冒险到海底去„„)

3、看了第二套连环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之后,有什么感想?

(做人不可贪得无厌。)

4、这套画缺了哪一幅?你可曾想过这幅画该怎么画?

(缺了第五幅,内容是贪得无厌的渔夫妻子还想当海上女霸王,金鱼发怒了,转眼间,渔夫的妻子呆在原来的破房子前。)

5、这幅画我们应该如何剪贴?

教师作提示,让学生思考后,指定一名学生说说自己打算如剪贴。然后再作小结。

四、学生作业,研究“缺幅”画面情节,画出草稿。(教师指导)

五、教师小结课的作业情况,并布置下节课准备所需要的上色材料。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故事画》——添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连环来的特点,并把缺幅补上,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画”的意义及其特点。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通过了解故事内容,并根据故事内容的情节要求绘制所缺的画幅。

五、教学教具:

范画、“缺幅”的主要人物形象及有关的道具画出的“放大图”等。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上节课的草稿,引导学生自己评讲,教师小结并导入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师讲解着色的知识,要求:

1、联系前后两幅画面并抓住文字脚本中的重要情节作形象思考。

2、添画的形式、手法均要与原作保持一致。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修改完自己的草稿,并着色完成作业。

七、板书:

故事画——添画

八、后记:本课较好使学生理解添画的要求,能运用文字内容进行添画。

《为三好学生画像》

第8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为三好学生画像》——写生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为三好学生画像,刊出美术墙报,训练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设计能力,并激励学生争当三好学生。

三、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性格特征和脸型特征,刻画出三好学生的精神面貌。

四、教学难点:

了解人物性格特征和脸型特征,刻画出三好学生的精神面貌。

五、教学教具:

“三好学生”画像,(一无背景,一有背景)。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头像(写生画)》。

二、 讲解新课,教师引导提问:

1、我们班里有哪些同学值得我们学习?

(同学提名后,教师小结)

“我们班的梁丹、郑文娟、文玉怡等同学,他们都是三好学生,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2、为能形象地展现他们的精神面貌,让更多的同学向好榜样学习,我们运用学过的绘画知识技能,为他们画像。

3、画头像可以运用哪些画法?

(线描画法、水彩画法、水粉画法、水墨画法、平涂勾线、水性色笔、油画棒画法、蜡笔画法等。可加背景,也可不加背景。)教师出示准备好的范画,让学生欣赏。

4、画头像应注意:

(1)注意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关键在于画好人物的眼神和嘴的表情)。

(2)掌握五官的位置和比例(指定一名学生复述以前学过的五官比例、位置)。

(3)抓住脸型特征,请当模特儿的三好学生站出来,其余学生地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其脸型特征。教师演示大体画法。

三、学生作业,为我们班中的三好学生画像。

要求:着力刻画精神面貌,适当添加背景(如蓝天、队旗、向日葵、红棉花等)。

请四名三好学生作模特儿,分组进行写生。

四、把画好的作业择优刊出美术墙报——《我们班的三好学生》让学生观看,大家进行评议。

五、教师小结。肯定优点,鼓励全班学生向三好学生学习。

七、板书:

为三好学生画像——写生画

八、后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较好的树立了向三好学生学习的思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绘画的兴趣。

《金鱼》

第9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金鱼》——中国画

二、教学目的:

学习用中国画的笔墨技法画金鱼,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绘画认识和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学习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和中国画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难点:

掌握中国画中用笔用墨的方法和特点。

五、教学教具:

生宣纸、白云笔、墨汁等,小金鱼范画几幅。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

二、讲述新课,板书课题:

《金鱼》(中国画)。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范品,让学生欣赏,结合观看课文内的金鱼照片,理解金鱼的形状特征:

金鱼的种类繁多,不仅形态各不相同,而且色彩也是千变万化。一般的金鱼,眼大、肚大、尾大、身短(三大一短)。色彩以金黄或朱红为最多,故有金鱼之名。其外形各部分有:头部、眼睛、鳃、口唇、背部、腹部、尾部、背鳍、胸鳍等。

2、接着讲解中国画的执笔方法:

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懂得执笔方法,正确的执笔方法是:拇指与食指的指肚对捏笔管,中指的指肚在笔管的侧前方接触笔管,以起到往后勾的作用,无名指在笔的斜后方,用指甲根部的肉接触笔管,以起到往外推的作用,小指贴在无名指旁帮助无名指用力。手指捏笔稍用力,掌心空虚如握卵,手掌基本上与桌面垂直,手腕要灵活而不僵硬。

3、讲解行笔和用墨的方法:

画家通过笔的蘸墨的多少,用力的轻重,行笔的快慢,画出线的刚柔、曲直、粗细、长短、干湿、浓淡、疏密的变化,用以表现物象的形神和画面的节奏韵律美,以抒发作者的情怀。

4、演示金鱼的作画步骤,教师边讲边演示:

A、淡墨中锋勾蛋形。

B、蛋形小头两侧勾小圆为眼圈。前面两笔为鱼嘴,侧锋轻撇鱼翅。

C、中锋浓墨点眼珠。小笔浓墨侧锋撇鱼尾,中笔长、两侧短。

D、朱膘调曙红点头顶,意在红、白、黑对比。

三、布置作业:根据课文要求画一幅小金鱼,要注意用水、用墨和用笔方法,落笔要肯定。教师巡视辅导。

四、讲评:展示学生作业,分析笔墨、技法的表现,肯定优点。

七、板书:

金鱼(中国画)

一、用笔:

二、用墨:

三、金鱼的特点:

三、画法:

八、后记:本节课学生学习气氛浓厚,理解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

《色彩构成》

第10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色彩构成》——设计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截取美的形象进行构成排列,并运用对比色或同类色搭配作色彩构成设计。

三、教学重点:

如何运用色彩基本知识,使之做到既统一又有变化。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色彩如何搭配。

五、教学教具:

基本形、骨格图、范画。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挂出预先制作的“色彩构成”的范图供学生欣赏,并提问学生: “这叫什么图案?”(色彩构成)

然后由教师板书课题:《色彩构成》(设计)

二、讲新课:

讲读课文,结合教材分析,教师介绍色彩构成的意义和作用。

1、先一个外轮廓好看的形象,截取其中的一部分,然后按照某种骨格反复排列,再涂上颜色,就成为一张“色彩构成”的作品。

排列的方法以“重复构成”为基础,再加以变化(错位、正反相间等)。

2、出示备好的骨格图,使学生理解构成知识与设计实践的关系。再指出“色彩搭配”是先用对比色或同类色涂在重复构成的骨格上,要注意深浅的对比。

3、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第10、11页的图例,以理解“基本形”截取、排列的方法及色彩的运用。

四、布置作业:设计一张色彩构成。要求基本形及色彩的搭配要优美、饱满,排列要有规律、有变化。

(教师辅导:指导学生截取基本形,选好“骨格”,画好图稿;并选择色彩搭配,帮助学生确定色彩时度的处理方法,涂颜色时要注意均匀。)

六、教师评讲,并作课堂小结。

七、板书:

色彩构成(设计)

什么是图案:

构成的特点:

骨式图 范画

八、后记: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截取美的形象进行构成排列,并运用对比色或同类色搭配作色彩构成设计。

《立体构成》

第11、12课时

步骤图

一、教学内容: 《立体构成》——设计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线的立体构成有初步的感知,引起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设计制作,以增长工艺知识技能。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线的立体构成有初步的感知。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线的立体构成有初步的感知,并能用线条来制作立体构成。

五、教学教具: “线的立体构成”样品,不同质地的线状物,胶水等制作工具。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组织教学,展示“线的立体构成”样品,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立体构成》设计之一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看课本第12页各图,然后作小结:城市中用线立体构成的现代雕塑,又大方,又美观,具有时代气息。

2、根据教材分析,介绍“立体构成”的意义和作用及其分类。并说明本课学习的是“线材构成”。线的立体构成所用的线材,一般有金属线、金属管、竹片、木筷、牙签、玻璃条等一类具有一定硬度的线状或条状的东西;以垒积结构、网面结构、线织面等形式,并以具有深度感、伸展感和力动的韵律感等要求,创造出新的空间形态。它是被制作出来的而不是被画出来的因而更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这一些特征。

3、一些小棍经过一定规律的排列和粘合,可以制成很美观的立体装饰物,这种造型手段具有时代特色。我们这节课也来设计制作一个线的立体构成。

4、制作方法:

先引导学生参看课本,然后讲授,边讲边用准备好的“基本结构”作演示。

(1) 用几根小棍粘成一个“基本结构”。

(2) 将适当数量的“基本结构”逐层堆叠粘合起来,每两层之间要略作规律性的错

位。

三、布置作业:

设计制作一件“线的立体构成”。要求线状物大小一致,基本结构的数量比较合适。

四、学生进行设计、制作“基本结构”,教师辅导。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立体构成》——设计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线的立体构成有初步的感知,引起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设计制作,以增长工艺知识技能。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线的立体构成有初步的感知。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线的立体构成有初步的感知,并能用线条来制作立体构成。

五、教学教具:

“线的立体构成”样品,不同质地的线状物,胶水等制作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是否带齐制作用品,继续制作基本结构,具备一定数量后再进行堆叠设计,注意有规律性的错位。

二、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三、评讲:

展示优秀作业,组织观摩评议,教师小结,鼓励、表扬。

立体构成(设计)

造型:圆柱形、方形

制作方法:

1、构思

2、选择合适的纸筒

3、整体修改

八、后记: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理解了有关立体构成的现代建筑的整体美,明确现代建筑设计大多是运用立体构成的的形式。

《立体构成》二

第13、14课时

《立体构成》(设计二)

二、教学目的:

通过纸筒立体构成的造型活动,使学生获得有关立体构成的初步知识和空间造型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获得有关立体构成的初步知识和空间造型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获得有关立体构成的初步知识和空间造型的能力。

五、教学教具:

制作的各种材料、纸筒立体构成范品及零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前节课是学习线材构成(出示学生优秀作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面材构成,两都属立体构成,且是比较抽象的立体构成。

板书课题:立体构成(设计)二。

二、展示教师制作的面材立体构成让学生欣赏,并与线立体构成作比较,认识它们各自不同的构成形态美,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

1、指导学生观看课本第13页的图例和文字说明。

2、根据教材分析讲解面材立体构成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板材的立体构成,它是以长、宽两度空间的素材所构成的立体造型。面材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具有平薄和扩延感。用面材构成的空间立体造型,较线材有更大的灵活性,其功能也比线材强。它只要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深度空间,便可形成为空间的立体造型。

通过对各种面材结构的练习,加深对面材结构所形成立体空间的认识,将会对立体造型设计及空间设计有着重大的启示。

3、教师出示组合面材构成的零件,演示纸筒立体构成的制作方法(先制作纸筒,在组合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补充纸筒):

(1) 构思。

(2) 按照构思,选择合适的纸筒,组合粘成立体物。

(3) 整体修改,使其具有整体美(边讲边粘合制作)。

4、学生参看课本左下图所示的纸筒做法,由教师讲清楚如何制作,并说明在制作时大小、长短、数量,均由学生自定。

四、布置作业:

用纸筒练习设计制作“立体构成”。要求有整体美,能摆放得稳。本课是制作纸筒,可边制边组合。教师提示:将纸筒组合时,要注意纸筒的高矮,粗细的搭配,要有变化。一边组合,一边粘牢。

五、教师辅导:

着重指导如何构成新颖的,有整体美的立体物,如何使构成的立体物放得稳。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立体构成》(设计二)

二、教学目的:

通过纸筒立体构成的造型活动,使学生获得有关立体构成的初步知识和空间造型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获得有关立体构成的初步知识和空间造型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获得有关立体构成的初步知识和空间造型的能力。

五、教学教具:

制作的各种材料、纸筒立体构成范品及零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是否带齐制作用品。

二、学生继续设计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看谁完成得又快又美(完成后,拿到讲台上给同学欣赏。)

三、教师讲评:

全班同学进行评议,教师小结鼓励表扬。并把学生的作业展出来给学生自己欣赏。

七、板书:

八、后记:通过纸筒立体构成的造型活动,使学生较好的注意了纸筒的和短、粗细变化,组合出自己有特色的立体构成。

《立方形物体》

第15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立方形物体》(写生画)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形物体的结构及其透视变化规律,并能正确地表现出来。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观察、了解不同位置的六面体所产生的透视缩窄现象。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形物体的结构及其透视变化规律。

五、教学教具:

透视变化图、六面体、立方体、范画。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立方形物体。

二、复习立方体的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1、平行透视:

用一个较大的六面体模型及骨架模型的一面正对着学生,依次放置在和学生视平线等高以及视平线上方、下方等不同位置上,指导学生观察六面体平行透视的变化,再将九种不同透视现象的挂图出示给学生观看。

板书平行透视的定义:六面体的一个面正对者(与画面平行),有两组原线,一组变线,只有一个消失点(主点)。如图:

2、成角透视的复习方法,与平行透视复习法相同。

并板书成角透视的定义:六面体没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一组原线两组变线,一组向左,一组向右,都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有两个消失点(余点)

三、按照课本讲解六面体不同位置的成角透视画法,并在讲解过程中扼要的说明视点、

视平线、灭点的变化规律及检查方法,判断是否画得准确,指出改正错误的方法。

四、学生作业:

画几个不同位置的六面体(盒子),同时要求把商标按透视变化规律画出来。

五、教师辅导:

每画一个六面体都要先观察分析其透视特点,然后找出其整体比例与各个面缩窄变化的比例关系,才可动笔作画。在画出基本形后,要检查变线,找灭点,看看是否合乎规律然后再作深入刻画。

六、教师评讲。

七、板书:

立方形物体(写生画)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八、后记:本课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绘画练习,作业提高了学生在表现准确程度,透视画得较准,从而较好理解透视变化规律。

《圆柱形物体》

第16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圆柱形物体》写生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理解处于不同放置状态下的圆柱体圆面原透视变化规律,并能较准确地画出圆柱体的透视、比例及外部装饰标记。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处于不同放置状态下的圆柱体圆面原透视变化规律。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处于不同放置状态下的圆柱体深度的透视变化规律。

五、教学教具:

石膏圆柱体、范画、厚纸制成的同样大小的圆面若干个。

六、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圆柱形物体(写生画)。

二、复习旧课:

出示石膏圆柱体,说明圆柱体是由上下两个平行、等大的面(顶面和底面)的圆心相连为轴心,所围成的立体。

出示直观的教具让学生观看后,指定一名学生述说圆柱体圆面透视的变化规律(立置的圆柱体的圆面透视变化规律是离视平线越远越圆,越近越扁,与视平线等高则成一直线。

横置的圆柱体圆面透视变化规律是离圆心垂线越远越圆,越近越扁,与圆心垂线重合则成一直线)。

三、分析处于不同放置状态下的圆柱形物体的画法。

圆柱体是一个有高度、宽度和深度的立体实物。竖放的圆柱体高、宽度的比例没有变化,浓度有透视变化;横放的圆柱体在柱身与画面平行时,圆面有深度的缩窄变化。

当它的柱身与画面成角度时,圆面无透视变化,呈现圆形,柱身表现为有深度的缩窄、近大远小的变化。

观察方法:用目测、比较的方法,先找出它的高宽比例关系,然后再用顶面深度与高度或宽度作比较,找出顶面与高、宽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就容易画准了。

再分析柱身的装饰纹样,或商标的透视变化,要画出与圆曲面相适应的样子,才能表现圆柱体的圆。(教师边分析边示范)

四、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画一竖放一横放的两个圆柱体,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圆

柱体相互间的比例关系、透视变化及外部纹饰。

五、评讲:

表现技巧的准确性是评价的重点。

七、板书:

圆柱形物体(写生画)

八、后记: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理解处于不同放置状态下的圆柱体圆面原透视变化规律,并能较准确地画出圆柱体的透视、比例。

《静物》

第17、18课时

一、教学内容: 《静物》(写生画)。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用基本形体分析组合物体的结构,并能较准确地描绘出组合结构物体的形体特征、比例及透视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描绘出组合结构物体的形体特征、比例及透视变化的规律。

四、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基本形体分析组合物体的结构

五、教学教具: 日常用品、结构素描、范画。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提问前课学习过的有关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变化知识。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静物》写生画。

二、讲新课:

1、出示课前准备好的一件组合结构物体。

问“这是什么物体?”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分析其形体结构的关系,说明复杂的结构的物体,只要用基本形去分析它的构造,便会觉得它并不复杂,因为你所见到的是一个个简单的基本形体。在讲解的同时,也挂出教师事先准备的组合形体结构素描范画让学生观看。

2、联系前面学习过的关几种几何形的结构、透视画法,作简要的复习。

3、讲解、演示作画步骤:(以墨水瓶为例,边讲边示范)。

(1)分析墨水瓶的结构及外形行征:

瓶身为近似六面体,瓶盖为圆柱体,瓶身顶面是圆曲面,四立面棱线鲜明,并有横线饰纹。瓶盖有直线饰纹。分析放置形态及透视现象(成角透视、放置于视平线下)。分析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的比例关系。

(2)按分析理解,画大体形状。(各部分基本形体及相互关系的大体位置、比例用直线概括表现)。

(3)用透明画法画出各基本形体的形状、比例、透视变化,表现出坚实的结构。

(4)深入刻画,直至完成。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学生选一个组合结构的日用品作写生对象,在一张画纸上画出两种不同角度的形象来。应作整体布局。本节课要求按步骤完成第二步。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静物》(写生画)。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用基本形体分析组合物体的结构,并能较准确地描绘出组合结构物体的形体特征、比例及透视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描绘出组合结构物体的形体特征、比例及透视变化的规律。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用基本形体分析组合物体的结构

五、教学教具:

日常用品、结构素描、范画。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上一节课的作业进行情况,表扬态度认真、画得正确的学生,同时指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毛病,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二、复习上节课所讲过的绘画知识。

三、学生继续作业,完成作画步骤的第三、四步。教师进行严格细致的辅导。

四、讲评:

按绘画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对学生的作业做出评价,并小结这两节课所学习的知识。

七、板书:

静物(色彩写生画)

八、后记:课堂气氛活泼有序,学生学习兴趣高,较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杂技》

第19、20课时

一、教学内容: 《杂技》(纸版画)

二、教学目的: 教学生以杂技的精彩镜头为内容,用已学过的纸版画形式创作一幅人物动作生动的纸版画。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制作出一幅富有韵味的精美纸版画作品,有创造性。

四、教学难点: 制作出一幅富有韵味的精美纸版画作品,有创造性。

五、教学教具: 制作工具、纸版画的范画、杂技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展示各种不同表现手法的纸版画,让学生欣赏、评价。指定几位学生讲述以前学过哪些不同的纸版画制版法。

教师根据回答作小结,并宣布本课的任务是创作一幅以杂技表演为题材的纸版画。

二、讲新课:

1、阅读课文,观赏课文附图,让学生议论自己印象最深、最精彩的杂技动作,说出这动作的动态特点、道具、场景所具有的生动细节,确定选择什么内容(形象)去创作一幅精彩生动的纸版画。2、出示杂技表演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帮助学生体验生动的细节。

三、讲解创作过程:

1、确定题材:选取典型的人物动作、道具和最生动的瞬间(场景)。

2、构图:根据题材内容的特点,确定采用什么形式的构图最恰当(例:高空表现用低视点、仰角构图为好),考虑画面的布局。

3、绘画草稿。把构想好的画面画出来,多画几个不同角度的草图,择优选用。

4、绘画正稿,制版。形式、手法不限。用单一的纸材或综合材料制版均可,力求画面效果精美、生动、有新意。

5、拓印:必须细心,拓印是最终效果,是作品精美与否的重要工序。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本节课要求完成图稿、制版。教师在辅导起稿时要根据学生的思路作启发引导,不要强加教师的旨意。制版工序未完成的,可留待第二节课继续制作。

五、教师小结本课所学的知识和学生的图稿优缺点。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杂技》(纸版画)

二、教学目的:

教学生以杂技的精彩镜头为内容,用已学过的纸版画形式创作一幅人物动作生动的纸版画。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制作出一幅富有韵味的精美纸版画作品,有创造性。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制作出一幅富有韵味的精美纸版画作品,有创造性。

五、教学教具:

制作工具、纸版画的范画、杂技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上课前,教师要检查教室内已拉好的作挂画用的铁丝,及备好夹子。

一、检查学生学习用品的准备及前课作业完成情况:

1、学习用品:制版用的材料、工具及拓印用的材料、工具。

2、作业完成情况:制版的进度及效果。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制版及拓印的要求。

二、学生继续作业,教师辅导:

1、制版:待大多数学生的底版制作完毕,才可进行拓印。

2、拓印:把全班学生分成4-8小组进行拓印教师提出拓印要求,并作示范。把印的好的作品随即夹在绳子上。(每人认真细致地印一幅,要多印的,可在课余时间再印。)

三、教师讲评:

对夹在绳子上的作业进行讲评,按课本提出的“精彩、生动”的要求及纸版画的特殊效果进行评价。

七、板书:

八、后记:

《插图》

第21、22课时

一、教学内容:

《插图》——创作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插图的艺术形式和作用,选一篇语文课文,按其主要情节创作一幅插图。

三、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选择语文课本中某篇课文的一个情节,画一幅插图。

四、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经过充分的构思而创作出来的客观存在以生动的形象化的艺术魅力。

五、教学教具:

插图、范画、故事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插图(创作画)

二、展示准备好的插图,指导学生欣赏。

介绍插衅的作用的艺术价值,指出插图是对书籍的文字说明作用的,用以增加读者的兴趣,一幅好的插衅可以使文学作品大为增色。

插衅是在画家理解并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好的插衅可作独立成幅和欣赏。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确定创作的内容。

三、讲解插图的创作过程,在深入阅读文章内容,选取有代表性的情节,然后进行构思、绘画。

1、构思画面:

根据故事的情节进行构思,安排好构图、场景及道具等,要能表达出鲜明的主题。

2、起草稿:

根据构思的画面画出大体构图,对画面作形象的处理和表现,然后再进行细致的技术加工,使之成为一幅完整的草稿。草稿画得越细致,形象画得越准确越好,因为草稿越精工,在勾墨线时就能画得更正确。

3、勾墨线:

因制版成本低,纸描是插图创作常用的形式。勾线水平的高低,决定于艺术水平的

高低,所以要用功描画。

4、整理:

全部墨线勾好后,审视画面的整体效果,对不理想的部分作减弱或加强的修改,使画面更加完美。教师用自己绘制的范画,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解说创作的这些步骤。

四、布置作业:

从语文课本中选一篇课文画一幅插图。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体会文章内容及情节,选择有代表性的情节进行构思、起稿。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检查学生的插图草稿,对主题怀鲜明的提出修改意见。

二、展示不同风格的插图,教师讲解其画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表现形式。

三、学生继续作业,教师辅导。

四、讲评:

教师选择优秀的作业张挂插图作业,由学生作者亲自讲述构思及绘画过程。

七、板书:

八、后记:

《综合拼贴》

第23、24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综合拼贴》——制作

二、教学目的:

教学生选用身边易得的材料,运用各种手法,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创造一幅新颖的拼贴画。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边废材料,以不同的手法设计制作出新奇的装饰画。

四、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设计的创造性和新颖性。

五、教学教具:

范画,各种不同的材料、演示的材料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引入新课:

展示拼贴范画,供学生欣赏,以引起学生的制作兴趣。

提问“这是用什么材料、方法制成的?”

二、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综合拼贴(制作)

1、指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图例,提问“这些拼贴画是用什么东西制作的?”

用火柴枝为主拼贴成“汲水少女”,富有规律美;用树皮为主拼贴“小屋”,有一种简朴淡雅的美感,用牙签为主拼贴“竹楼”,表现了云南少数民族民居的独特风格,简朴自然而富有美感。

这些作品所取得的让人惊讶的新奇感,是作者在制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不同材料的特性,以各种不同的手法去表现不同对象的肌理,经过精心制作而成的。这两节课就是教同学们制作综合拼贴画。

2、讲授制作步骤:(以课文第18页下面的拼贴画为例进行讲解)。

(1) 用树皮贴小屋。

(2) 用软管水粉颜料挤上轮廓线,

(3) 整理完成。

这幅画只采用了普通材料,但手法新奇,故能创造出新颖的效果。综合拼贴就是需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新的、独特的效果。

三、布置作业:

出示用各种材料制成的装饰画供学生参考。制作综合拼贴画,要求选取材新奇,运用新颖手法制造丰富的肌理,创作出造型奇特、有装饰性的作业。

(本节课要求完成构思和画好图稿。)

四、学生画设计图,教师巡视辅导。

五、课堂小结后,布置下节课准备合适的粘合剂及制作材料。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检查图稿及用品的准备情况。

二、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过的知识。

三、学生继续制作:

教师巡视辅导。强调材料、手法的新奇多样性,鼓励学生大胆创造。

四、讲评:

把学生的优秀作业展示出来,组织观摩评议。教师小结,大力表扬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七、板书:

八、后记:

《小壁挂》

第25、26课时

一、教学内容:

《小壁挂》——制作

二、教学目的:

1、

2、 使学生懂得壁挂的意义和作用,并初步学习壁挂的设计制作方法。 通过壁挂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创作能力及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使学生懂得根据材料特性去设计出精美的壁挂来。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创作能力及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五、教学教具:

搜集不同材料、形式各异的壁挂数幅,制作的直观教具、范画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引入新课:

小结前课综合拼贴画的制作情况,出示准备好的壁挂作品,让学生欣赏,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课题:《小壁挂》(制作)

二、讲新课:

指导学生欣赏各种形式的壁挂。提问:“你认为哪一幅最好看?请说明理由。它是选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制成的?”

接着,教师可按“教材分析”讲述壁挂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选择壁挂的材料和制作方法等等。

壁挂的图形,可谓多种多样,一般多用变形、夸张的手法,注意大效果,注重色彩搭配。

指导学生再次欣赏壁挂作品,教师按图简要地点明设计造型的要领。

三、讲解制作程序。

首先按设计意图画出简单的色彩效果图,然后按图面放大,画在做壁挂的织物上再进行制作。

教师出示分步制作的直观教具,边讲边示范:

制作过程如下:

1、

2、

3、 将麻布绷紧在框架上。 画上自己设计的图案(线条稿)。 按色彩稿用各种色彩的毛线缝绣或编织的手法,织绣出图形。或用胶水粘贴也

可以。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请同学们每人做一件小壁挂。要求先设计画面安排好色彩的搭配,注意大体效果,制作要牢固,图形要有装饰性(可以夸张、变形)。

本节课完成设计图稿,选好合适的材料和考虑用什么表现方法制作。

五、教师小结本节课的设计情况,并布置下节课准备制作材料。

第二节

授课时间: 星期

一、检查学生设计图稿和是否准备好制作的材料。

二、介绍优秀设计图稿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具体辅导。

四、评讲。

七、板书:

八、后记:

《送给母校的纪念品》

第27、28课时

一、教学内容:

《送给母校的纪念品》(制作)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热爱母校的感情,使学生用学过的工艺知识和技能,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送给母校作纪念。

三、教学重点:

增强学生热爱母校的感情,使学生用学过的工艺知识和技能,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送给母校作纪念。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自己已学过的工艺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教具:

范画、制作材料、幻灯片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讲授新课:

1、培养我们成长的学校好比我们的母亲。在即将离开她的时候,做一件纪念品,送给母校,表表心意,是很有意义的。

2、引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图例,用谈话法进行分析:

(1)课本第21页右边小图中布贴画,内容是什么?你知道是怎样制成的吗?

(2)“编织花篮”多么漂亮!是怎样制成的?

(3)课本另外的几个图例的作品内容是什么?是怎样制成的?六年来我们学过哪些工艺制作?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种?

(4)瞧,课本上面的彩色照片,几位小朋友把自己制作的小礼品送给母校。他们多么高兴!多么自豪!你们也来考虑做一件什么样的纪念品送给母校?要运用学过的工艺知识技能,把纪念品制作得漂亮些。

3、指导学生再次观赏课本图例,各自思考选择什么题材,用什么技法,什么材料制作一件工艺品,有关制作的疑难问题随时发问。

二、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每人制作一件纪念品,不限形式。本节课要求完成设计稿。

三、小结学习情况后,布置下一节课的任务:准备好一切制作用品,完成纪念品的制作。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复习旧知,引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检查学生学习用品的准备情况。

三、学生继续完成纪念品的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启发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教师把已制作完成的优秀作品,全部展示出来进行表扬,以鼓励和启发全班的同学。

四、评讲:

同学们很认真制作,不少人有独创性。有的已制作完成,有的做得很漂亮。(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商定一个时间由班长带领,向学校领导赠送纪念品。

未完成的可以带回家去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制作。

七、板书:

八、后记:

《美化校园》

第29、30课时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内容:

《美化校园》(设计)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美化校园设计,初步接触环境设计的一些知识,学习绘制美化环境的平面设计图,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三、教学重点:

初步接触环境设计的一些知识,学习绘制美化环境的平面设计图。

四、教学难点:

初步接触环境设计的一些知识,学习绘制美化环境的平面设计图。

五、教学教具:

学校的平面设计图、平面设计的元素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 星期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美化校园》(设计)。

三、讲授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的附图及文字,讲述美化校园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美化校园设计,应该符合校园总体布局,动静有别的原则。

教师挂出校园美化平面设计图的范品,并简略介绍设计意图,以启发学生的设计思路。 对照课本的图,引导学生学习看图知识。

2、讲授平面设计图的设计知识及方法。

设计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合理和美观的原则,选择校园的一个小区作对象,画平面设计图:

(1)到实地观察,了解地形的形状特点,量度地形各边的长度,记录已有的建筑物和别的设施。根据实际情况,构思美化方案——景点、绿化(植树种草)等安排。

(2)画地形平面图时,按构思划分大块结构。

(3)在大结构中把景点、植物及建筑物大小位置区分出来。

(4)按照一般的表现手法,画上各种图例。

讲授完毕,再指导学生观看课文内的“校园小景的平面设计图”,加深理解,并逐一认识一般表现手法的图例所代表的物象。

四、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辅导:本节课完成实地观察,画出校园一个小区的地形图,构思美化方案。

第二节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复习上节课已学过的知识,引放本课要学习的作业要求。

板书课题:《美化校园》(设计)

二、学生继续作业:

绘制美化校园的平面设计图,在前课画出的地形图上把自己的构思方案一步一步地画出来。

要求使用圆规、直尺,认真细致地画出规范的平面图。

三、讲评:

将全部的作业陈列出来,对有新意的设计,请作者谈谈自己的设计方案的构想过程。

四、教师小结这两节课所学的内容。

七、板书:八、后记:


相关内容

  • 英语教案模板(教案)
  • 深圳市龙岗区龙鹏学校 第 课 教 目 教 材 分 析 周 题 学 标 重点 难点 教具 星期 四年级上学期英语教案 年 陈雄辉 月 日 第 节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作 业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深圳市龙岗区龙鹏学校 第 课 教 目 教 材 分 析 周 题 学 标 重点 难点 教具 星期 ...

  • 二年教案分苹果
  • 龚小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教 案年级: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龚小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教案 年级: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龚小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

  • 一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 一年级第二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体育课教案 一年级下 ...

  •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下学期
  • 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史家坡小学--罗华 基本情况:二年级共有50多人,年龄都比较小,特别是二年级的学生的行为习惯需要加强培养.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 ...

  • 八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工作小结
  • 八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工作小结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在本学期我担任学校八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今在此将八年级美术教学工作作下总结,以便下学期教学水平能有所提高. 一.思想政治方面 一 ...

  • 六年级下册课时教案
  • 课时教案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本学期累计总 课时 年 月 日 课时教案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本学期累计总 课时 年 月 日 课时教案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本学期累计总 课时 年 月 日 课时教案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本学期累计总 课时 年 月 日 课时教案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本学期累计总 ...

  • 八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 篇一:八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3年下期八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双牌县第一中学 卢辉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在这半年里,我不断学习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实施生活美术教育.并且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致力于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渗透德育.智育.美育,以 ...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 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 年级 数学 学科 主备人 时间 8.31 1 2 3 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 年级 数学 学科 主备人 时间 8.31 4 5 6 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 年级 ...

  • 教学质量监控方案
  • 湖北省荆州开发区沙市农场中学教学 质量监控方案 (小学部)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与意义 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环节.通过质量监控,使教师的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保障学生拥有自主.快乐.有效的学习权利,同时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最终使学校成为师生发展的共同体. 二.教 ...

  • 艺术专业学习心得体会
  • 董堡乡中心学校2009---2010学年度七-九年级 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梁晓龙 转眼间,又到了该放寒假的时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了,回顾这个学期的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将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