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宾派的土地革命对法国农业近代化的影响

史学集刊1997年第1期

雅各宾派的土地革命

对法国农业近代化的影响

张庆海

土地间题是每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它的解决程度与方式直接决定了革命的彻

底性与近代化道路。我国史学界近年来对法国大革命,尤其是雅各宾派的土地革命及其后果

作了广泛的研究。在讨论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比较间题、法国近代化速度缓慢等问题时,

雅各宾的土地政策无疑成为最重要的焦点。

十分遗憾的是,我们对雅各宾作土地革命的研究还失于偏颇,讲论中不是从纯经济的直

观角度指责雅各宾派壮大了大生产将要消灭的小生产,以致延缓了法国的近代化速度,就是

从完全的政治意义上去肯定它。

我认为,这些看法都是不公正的,应该具体地分析雅各宾派土地革命的后果,而不是先

扣帽子。

一、资产阶级:雅各宾派土地革命的最大受益者。

雅各宾派掌权后,基于自己的经济主张和小农的压力,①先后三次颁布了土地法令,以

最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土地问题。

雅各宾派土地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是资产阶级与农民,首先是资产阶级。“到1802年,僧

侣在诺尔省已无尺寸之地(革命前占地为20写,作者注),贵族的占地从原有的22%下降到

12%,资产阶级占有的土地自16%增加到28%,农民的土地则从30%猛增到42%以上。”②

资产阶级和农民的土地各增加了12%,也就是说土地在这一时期存在集中与分散的矛盾趋

势,且集中的相对幅度要大一些。雅各宾派小块出售土地的政策并没能阻止土地的资本主义

集中。资产阶级利用手中的财富大量购买土地,件们获得了比农民更大的利益。根据雷吉娜

·

佩尔姆的估计,在塞内地区的桑斯县,购买土地的有393人是资产者,914人是农民,但资

产者购买的土地面积为2,015559万响,而农民购买的土地仅为1,125406万响。③在塞纳和

瓦兹省先后共出售了46789阿尔邦土地,结果资产阶级购得39809阿尔邦,农民仅得6314阿

尔邦。④

资产阶级收购的土地不仅在全国取得了优势,在土地价值最高的地区,即城市周围,他

们的优势更为明显。在凡尔塞地区,资产阶级购得了全部出售土地的6/7,农民购得的土地则

微乎其微。

资产阶级不仅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购买土地,他们在雅各宾专政时小块出售土地的过程

中经常使用套购的方式,如波尔多的咖啡店老板拉瓦雷特和商人拉库狄尔分别购入14和38块小土地。

我们不厌其烦地列举资产阶级购买土地的数字,旨在说明:雅各宾派土地政策的推行,资

产阶级是最大的受益者。而资产阶级购得的土地,完全是从封建贵族、僧侣手中购得的,所

以资产阶级土地的增加,就意

味着资本主义的土地集中加快了,这与雅各宾派的主观愿望相

反。资产阶级利用购得的土地,进行资本主义方式的经营,代替了革命前大土地上的僧侣、封

建贵族的封建经营方式,无疑是法国近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根据我国学者陈崇武的

估计,资产阶级在革命前即占地30%,⑤加上革命中资产阶级获得的土地,资本主义的土地

集中在大革命后已具有相当规模,在这一点上,并不逊色于同期的英国资产阶级。英国农业

资产阶级通过圈地来加强土地的资本主义集中,至19世纪初,圈地的规模大约在60。万英亩

左右,占全部耕地32。。万英亩的18.75%,⑥尽管英国史家有很多争论,但基本一致。⑦可

见,法国资产阶级已获得与英国资产阶级大体相当的土地,也获得了资本主义农业集中发展

的机会。

雅各宾的土地政策加强了资本主义土地的集中,为法国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坚实的基础。并不象有的同志讲的,土地革命加强了小农,而忽视资产阶级取得土地的状况

及其对法国近代化的影响。⑧从这一点上说,雅各宾派土地革命是积极的,至于法国资产阶

级为什么没有在19世纪起到英国资产阶级那么大的作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是雅各宾派

土地革命的客观结果。、

二、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农业迅速发展的真实前提

法国的小农在大革命前就已经大量存在,雅各宾派分块出售土地的政策更加壮大了这一

阶层及其经济结构。诺尔省在革命中土地变化是较有代表性的,根据前面的资料,诺尔省的

农民占地已从革命前30%提高至42%以上。对于小农经济与小农在革命中的壮大,国内外史

学界是公认的,分歧即在于如何评价这些小农在法国农业近代化中的作用,进而评论雅各宾

派的政策得失。

法国大革命史家勒费弗尔认为:“1789年的事件(大革命的代称—作者)挽救了法国的农民,除去表面的现象,它的影响与其说是革命的,还不如说是保守的,它打倒了封建制度,

但却巩固了法国的农业结构。”⑨这些小农“向往过去,……在这样的精神环境中,有的不是

革新的热情,而是保守主义和因循守旧”。⑩不仅国际上流行这一观点,我国史学界也倾向于

这一观点,其中以金重远、陈崇武二位先生为代表。@他们明确地把小农的大量存在作为近

代农业发展的障碍,进而论证这是雅各宾派土地革命的结果。这一观点在逻辑上似乎是成立

的,但却忽略了小农的本质特征及小农正常发展的非雅各宾因素。

我们认为,要弄清雅各宾派土地革命是否与大生产的集中化相背离,是否它创造的小农

为法国农业近代化的绊脚石,最重

要是弄清这种小农的性质及其与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关系。

阿·索布尔教授注意到小农的本质特征,并由此否认雅各宾土地革命对法国近代化的消极影

响。⑩这种观点是值得探讨的。

从本质上说,法国革命后的小农,已不是传统意义上封建的小农,他们同美国的大农一

样,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下从事资本主义农业经营的小农。他们对土地拥有绝对所有权,而

封建小农只是封建主的佃农而已;革命后小农的经营完全由自己支配,而封建小农的土地经

·

40·营权归封建主;革命后小农是为市场而生产,封建小农为自给自足而生产;革命后的小农经

济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部分,封建小农经济却是封建专制王朝的经济基础等等,这些都是

革命后小农区别于封建小农的特征,从此出发,我们便不能将封建小农的诸多特征强加在革

命后小农的身上,更不可相提并论。资本主义农业的最终结果是土地、资本的集中,以及小

农的贫穷破产而成为雇佣工人,遍观世界各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就会发现:正是小资产阶级

和独立的农民(可以统称为农业小生产者)才可以作为打破资本主义发展障碍的真正动力,他

们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广泛的经济和阶级基础。⑩

这些自由农民有自己的土地,是土地的真正拥有者,而不是虚假的主人。他们不仅为自

己而生产,更重要的是为市场而生产,由于经营水平及其他条件不同,一些小农上升为农业

资本家,他们经营资本主义农场,从而加速了农业集中化过程,且比英国的圈地运动更为迅,

速、彻底,他们是农业资本主义的真正代表,是近代资本主义农业的标志。这些农业资本家

富于创新,有进取精神,比从中世纪演化而来的土地贵族更有利于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另

一方面,小农经济的发展也会使一些农民贫穷破产,失去土地,变成农业的雇佣工人。至此,

资本主义的农业阶级构成基本形成:农业资本家与农业雇佣工人。索布尔认为:“无论在狭义

的农业中或是农村制造业中,新生的资本主义生产都不是产生于大规模耕作地区的富农或土

地收益分成制地区的丫般佃农,而是产生于英国式自由农民、法国式自耕农和俄国式富农那

样的中等农民。”⑩这些“中等农民”即指拥有小块土地,从事资本主义农业生产的自由的小

农,既不是无地的佃农,也不是有大量土地的富农。

这种发展道路以美国最为典型,在南北战争之前的19世纪20一30年代,北部和西北部

曾存在着大批自由的小农,他们与北方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小农经济得

到迅速发展,小农内部也发生了分化,一些人上升为农业

资本家,一些人沦为农业雇佣工人。

这就是列宁称的“美国式道路”。简单地说,就是从自由的小农生长出来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

法国革命后的小农,与美国的小农本质是相同的。原本可以成为法国农业“美国式道

路”的开拓者,但由于法国小农经济在大革命后没有得到正常发展,没有成为充分发展的小

农经济,才使得近代法国农业呈现一种缓慢发展的趋势。A·阿多说过,欧美各国的农业发展,

无不基于小农的发展程度。

必须注意的是,有人从小农的保守思想出发,而判定小农经济的保守性,进而论证雅各

宾派土地革命的保守性与矛盾性。⑩在分析历史间题时,我们更应以历史事实作为论证事物

最重要依据,而不要依据一个人或一个阶级的愿望去进行推理论证,人的愿望与客观事实经

常会矛盾和对立。小农要求保护小生产的斗争与小农经济的客观发展之间是矛盾的。不论小

农的愿望如何(他们在经济上一味坚持小农所有制,政治上保守,甚至成为保皇主义),它的

充分发展确实是资本主义农业飞速发展的基石。

欧美各国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史证明

.

,雅各宾派创造及壮大的小农是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

前提,是雅各宾派的历史功绩,而不是它的过失。

三、小农:大革命成果的保卫者与农业近代化的绊脚石

法国近代史上,小农经济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相反却成为法国农业近代化的最终障

·

41.碍,这是为什么呢?用A·阿多的话说就是,法国农业近代化的缓慢,不应该归咎于小农为

保持小土地而进行的斗争,而要归咎于小农为加强小私有制的斗争而未取得成效。⑩小农在

19世纪的反动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而深层含义则是小农经济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没有

产生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分化,故而小农存留至20世纪初。⑩从这个意义上说,雅各宾派

的土地革命对此是不负有消极责任的。

至少在1848年革命前,小农一直是资本主义农业的保卫者,他们同封建贵族、土地贵族

的斗争,保证了农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拿破仑军事政权正是以小农作为阶级基础的,申晨星

先生在论及小农与波拿巴政权关系时,只论及小农在意识形态的保守性成为波拿巴政权的土

壤,谴责小农支持独裁的反动作用,⑩但却没有提及小农与封建贵族的对立性及其与波拿巴

政权的资本主义深刻一致性。拿破仑保卫了小土地所有制,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而小

农帮助拿破仑取得一系列对封建制度的胜利,保卫了革命成果,使法国沿着资本主义道路前

进。单是小农的这一贡献,就使其支持独裁的负面影响无法比拟。但是,这一时

期的小农经

济由于连年战争,没有得到自然、充分的发展,其优越性也没显示出来。

波旁王朝的复辟,使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极端君主派得势,并于1825年4月27日

颁布了《赔偿亡命者10亿法郎的法令》,“国家用10亿法郎赔偿逃亡贵族在大革命中的损失,

其数目比1790年没收他们土地的收益大19倍。”⑩这些旧式贵族对土地经营者征税,且以实

物地租形式剥削,严重地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他们往往拥有大量地产,但这种土地的集

中与资本主义土地集中是对立的,对资本主义发展有害无益。小农为了抗击当时已非封建的,

但至少也是贵族的大土地所有制的侵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于1830年推动了七月革命的

胜利。小农在这时期没有得到任何程度的发展,相反,小农的土地越来越小、人数越来越多,

这表明小农经济已经开始向相反方向转化。这时,小农反对大的倒退的土地所有制,对资本

主义农业发展无疑是一大进步。

如果说1848年革命前小农保持小土地的斗争是进步的,那么在革命后的小农则完全是反

动的了。因为革命后的五、六十年代,小农抵抗的不再是土地贵族的剥削,而是资本主义的

土地集中化了。

下面是1826年和1881年农业人口与占地的比例:

1826年

人数比例

1881年

土地比例人数土地比例

大农:

中农:

小农:

0.6%

10%

89.3%

20.8%

46.4%

32.5%

1.3%

5.7%

92.9%

召8.8%

25.7%

35.4%⑩

从这组数字中,可以发现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小农从1826年至1881年,土地与人口

比例没发生多大变化,这说明小农经济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为小农经济的发展必然会

使小农人数与占地减少,一部分农民破产去当雇佣工人,他们的土地则集中在农业资本家手

中。第二,大农(即农业资本家)虽有一定发展,但程度不大。其原因就小农经济的长期存

在阻碍了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责任由谁来承担呢?是雅各宾派吗?

小农在法国近代史上经济上的反动作用,只是小农经济未充分发展的后遗症,并不是雅

各宾派的责任。雅各宾派创造与加强了小农,但并不能保证小农经济在革命后如何发展,雅

42·各宾派只能给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而已(尽管他们自己并不愿意),这也是它在革命

中唯一的任务。

我们不能因为小农经济可以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就否认雅各宾派土地革命创造与

加强的小农在法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反动作用,这是小农的封建思想意识在作怪。唯物史观认

为,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意识,但这只是总的原则,社会意识不能等同于经济基础,它有自己

的发展规律,并经常发生与经济基础不合拍的现象。社会意

识不仅可以提前于经济基础,也

可以长期滞后。法国革命后的小农虽非封建的小农,但小农的封建意识仍长期滞留于他们头

脑之中,并在政治生活中释放出来。雅各宾派壮大了小农,也就使这种封建意识有了新的载

体。从这一点上说,雅各宾派对法国19世纪政治民主化的缓慢进程是负有责任的。

对于雅各宾派的土地革命,既不能因为19世纪法国农业的缓慢发展而否定其多(极作用;

也不能因小农经济可以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而否认它在政治上的消极作用。

注:

①罗伯斯庇尔、圣茹斯特的经济主张就是要建立小生产的⑨⑩乔治·勒费弗尔:《法国革命研究》,巴黎,1963年,第

社会,在农业中则表现为保护小农的利益.253页,249页.

②《法国革命史年鉴》,1975年,第4一5页,第186一187@金重远:《法国大革命和土地问题的解决》,载《史学集

页.刊》,1988年第4期.陈崇武:《关于法国资本主义近代化

③雷吉娜·佩尔姆:《法国资产阶级史》,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主要特征》,载上海市历史学会年会1983年版《世界史

1991年版,下册,第287页.论文集》.

④饶勒斯:《法国革命的社会主义史》,法文版,1901一19040阿·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论选刀中“法国大革命土地

年,巴黎,第2卷,第159页.转引自金重远的《法国大问题”一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革命和土地间题的解决》一文,载《史学集刊》,1,8旦年⑩阿·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论选》中的“从封建主义到

第4期。资本主义:法国革命和过渡的道路问题”、“法国大革命土

⑤陈崇武:《关于法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主要特征》,选自上地间题”两篇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海市历史学会年会1983年版《世界史论文集》.’0阿·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吏论选》,华东师大出版社,

⑥斯勒特:《英格兰农田与公田的围圈》,伦软,1907年版,1984年版,第21页.

参看文中关于工业革命时期的圈地情况,英国在工业革⑩勒费弗尔、陈祟武、金重远等人均有这种观点,并由此将

命前圈地的数量微乎其微,工业革命开始了圈地的高潮.封建小农及小农经济的诸多特征强加给革命后的小农。

⑦特伊特统计为600万至800万英亩,约朝逊统计为600万⑩转引自阿·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论选》,华东师大出版

英亩;波特估计,1760年至1789年,圈地236万英亩,社,1984年版,第27、105页。

179。至1819年圈地397万英亩,1820至1844年,圈地0金重远、张红伟等人均认为如此。

74万英亩.大体都在600万英亩左右,虽有不同,并无质⑩申展星:《卢梭思想与雅各宾主义、波拿巴主义》,载《史

的差别。学

集刊》1991年2期.

⑧金重远先生在《法国大革命和土地问题的解决》一文中重⑩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9。年版,

点论述了小农在革命中获得土地并成为法国近代化的障第251一252页.

碍.金先生也注意到资产阶级获得土地情况,但没有继续⑩引自陈崇武:《关于法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主要特征》,上

深人考察资产阶级获得土地的结果如何.海市历史学会年会1983年版《世界史论文集》。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43

史学集刊1997年第1期

雅各宾派的土地革命

对法国农业近代化的影响

张庆海

土地间题是每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它的解决程度与方式直接决定了革命的彻

底性与近代化道路。我国史学界近年来对法国大革命,尤其是雅各宾派的土地革命及其后果

作了广泛的研究。在讨论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比较间题、法国近代化速度缓慢等问题时,

雅各宾的土地政策无疑成为最重要的焦点。

十分遗憾的是,我们对雅各宾作土地革命的研究还失于偏颇,讲论中不是从纯经济的直

观角度指责雅各宾派壮大了大生产将要消灭的小生产,以致延缓了法国的近代化速度,就是

从完全的政治意义上去肯定它。

我认为,这些看法都是不公正的,应该具体地分析雅各宾派土地革命的后果,而不是先

扣帽子。

一、资产阶级:雅各宾派土地革命的最大受益者。

雅各宾派掌权后,基于自己的经济主张和小农的压力,①先后三次颁布了土地法令,以

最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土地问题。

雅各宾派土地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是资产阶级与农民,首先是资产阶级。“到1802年,僧

侣在诺尔省已无尺寸之地(革命前占地为20写,作者注),贵族的占地从原有的22%下降到

12%,资产阶级占有的土地自16%增加到28%,农民的土地则从30%猛增到42%以上。”②

资产阶级和农民的土地各增加了12%,也就是说土地在这一时期存在集中与分散的矛盾趋

势,且集中的相对幅度要大一些。雅各宾派小块出售土地的政策并没能阻止土地的资本主义

集中。资产阶级利用手中的财富大量购买土地,件们获得了比农民更大的利益。根据雷吉娜

·

佩尔姆的估计,在塞内地区的桑斯县,购买土地的有393人是资产者,914人是农民,但资

产者购买的土地面积为2,015559万响,而农民购买的土地仅为1,125406万响。③在塞纳和

瓦兹省先后共出售了46789阿尔邦土地,结果资产阶级购得39809阿尔邦,农民仅得6314阿

尔邦。④

资产阶级收购的土地不仅在全国取得了优势,在土地价值最高的地区,即城市周围,他

们的优势更为明显。在凡尔塞地区,资产阶级购得了全部出售土地的6/7,农民购得的土地则

微乎其微。

资产阶级不仅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购买土地,他们在雅各宾专政时小块出售土地的过程

中经常使用套购的方式,如波尔多的咖啡店老板拉瓦雷特和商人拉库狄尔分别购入14和38块小土地。

我们不厌其烦地列举资产阶级购买土地的数字,旨在说明:雅各宾派土地政策的推行,资

产阶级是最大的受益者。而资产阶级购得的土地,完全是从封建贵族、僧侣手中购得的,所

以资产阶级土地的增加,就意

味着资本主义的土地集中加快了,这与雅各宾派的主观愿望相

反。资产阶级利用购得的土地,进行资本主义方式的经营,代替了革命前大土地上的僧侣、封

建贵族的封建经营方式,无疑是法国近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根据我国学者陈崇武的

估计,资产阶级在革命前即占地30%,⑤加上革命中资产阶级获得的土地,资本主义的土地

集中在大革命后已具有相当规模,在这一点上,并不逊色于同期的英国资产阶级。英国农业

资产阶级通过圈地来加强土地的资本主义集中,至19世纪初,圈地的规模大约在60。万英亩

左右,占全部耕地32。。万英亩的18.75%,⑥尽管英国史家有很多争论,但基本一致。⑦可

见,法国资产阶级已获得与英国资产阶级大体相当的土地,也获得了资本主义农业集中发展

的机会。

雅各宾的土地政策加强了资本主义土地的集中,为法国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坚实的基础。并不象有的同志讲的,土地革命加强了小农,而忽视资产阶级取得土地的状况

及其对法国近代化的影响。⑧从这一点上说,雅各宾派土地革命是积极的,至于法国资产阶

级为什么没有在19世纪起到英国资产阶级那么大的作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是雅各宾派

土地革命的客观结果。、

二、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农业迅速发展的真实前提

法国的小农在大革命前就已经大量存在,雅各宾派分块出售土地的政策更加壮大了这一

阶层及其经济结构。诺尔省在革命中土地变化是较有代表性的,根据前面的资料,诺尔省的

农民占地已从革命前30%提高至42%以上。对于小农经济与小农在革命中的壮大,国内外史

学界是公认的,分歧即在于如何评价这些小农在法国农业近代化中的作用,进而评论雅各宾

派的政策得失。

法国大革命史家勒费弗尔认为:“1789年的事件(大革命的代称—作者)挽救了法国的农民,除去表面的现象,它的影响与其说是革命的,还不如说是保守的,它打倒了封建制度,

但却巩固了法国的农业结构。”⑨这些小农“向往过去,……在这样的精神环境中,有的不是

革新的热情,而是保守主义和因循守旧”。⑩不仅国际上流行这一观点,我国史学界也倾向于

这一观点,其中以金重远、陈崇武二位先生为代表。@他们明确地把小农的大量存在作为近

代农业发展的障碍,进而论证这是雅各宾派土地革命的结果。这一观点在逻辑上似乎是成立

的,但却忽略了小农的本质特征及小农正常发展的非雅各宾因素。

我们认为,要弄清雅各宾派土地革命是否与大生产的集中化相背离,是否它创造的小农

为法国农业近代化的绊脚石,最重

要是弄清这种小农的性质及其与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关系。

阿·索布尔教授注意到小农的本质特征,并由此否认雅各宾土地革命对法国近代化的消极影

响。⑩这种观点是值得探讨的。

从本质上说,法国革命后的小农,已不是传统意义上封建的小农,他们同美国的大农一

样,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下从事资本主义农业经营的小农。他们对土地拥有绝对所有权,而

封建小农只是封建主的佃农而已;革命后小农的经营完全由自己支配,而封建小农的土地经

·

40·营权归封建主;革命后小农是为市场而生产,封建小农为自给自足而生产;革命后的小农经

济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部分,封建小农经济却是封建专制王朝的经济基础等等,这些都是

革命后小农区别于封建小农的特征,从此出发,我们便不能将封建小农的诸多特征强加在革

命后小农的身上,更不可相提并论。资本主义农业的最终结果是土地、资本的集中,以及小

农的贫穷破产而成为雇佣工人,遍观世界各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就会发现:正是小资产阶级

和独立的农民(可以统称为农业小生产者)才可以作为打破资本主义发展障碍的真正动力,他

们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广泛的经济和阶级基础。⑩

这些自由农民有自己的土地,是土地的真正拥有者,而不是虚假的主人。他们不仅为自

己而生产,更重要的是为市场而生产,由于经营水平及其他条件不同,一些小农上升为农业

资本家,他们经营资本主义农场,从而加速了农业集中化过程,且比英国的圈地运动更为迅,

速、彻底,他们是农业资本主义的真正代表,是近代资本主义农业的标志。这些农业资本家

富于创新,有进取精神,比从中世纪演化而来的土地贵族更有利于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另

一方面,小农经济的发展也会使一些农民贫穷破产,失去土地,变成农业的雇佣工人。至此,

资本主义的农业阶级构成基本形成:农业资本家与农业雇佣工人。索布尔认为:“无论在狭义

的农业中或是农村制造业中,新生的资本主义生产都不是产生于大规模耕作地区的富农或土

地收益分成制地区的丫般佃农,而是产生于英国式自由农民、法国式自耕农和俄国式富农那

样的中等农民。”⑩这些“中等农民”即指拥有小块土地,从事资本主义农业生产的自由的小

农,既不是无地的佃农,也不是有大量土地的富农。

这种发展道路以美国最为典型,在南北战争之前的19世纪20一30年代,北部和西北部

曾存在着大批自由的小农,他们与北方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小农经济得

到迅速发展,小农内部也发生了分化,一些人上升为农业

资本家,一些人沦为农业雇佣工人。

这就是列宁称的“美国式道路”。简单地说,就是从自由的小农生长出来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

法国革命后的小农,与美国的小农本质是相同的。原本可以成为法国农业“美国式道

路”的开拓者,但由于法国小农经济在大革命后没有得到正常发展,没有成为充分发展的小

农经济,才使得近代法国农业呈现一种缓慢发展的趋势。A·阿多说过,欧美各国的农业发展,

无不基于小农的发展程度。

必须注意的是,有人从小农的保守思想出发,而判定小农经济的保守性,进而论证雅各

宾派土地革命的保守性与矛盾性。⑩在分析历史间题时,我们更应以历史事实作为论证事物

最重要依据,而不要依据一个人或一个阶级的愿望去进行推理论证,人的愿望与客观事实经

常会矛盾和对立。小农要求保护小生产的斗争与小农经济的客观发展之间是矛盾的。不论小

农的愿望如何(他们在经济上一味坚持小农所有制,政治上保守,甚至成为保皇主义),它的

充分发展确实是资本主义农业飞速发展的基石。

欧美各国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史证明

.

,雅各宾派创造及壮大的小农是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

前提,是雅各宾派的历史功绩,而不是它的过失。

三、小农:大革命成果的保卫者与农业近代化的绊脚石

法国近代史上,小农经济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相反却成为法国农业近代化的最终障

·

41.碍,这是为什么呢?用A·阿多的话说就是,法国农业近代化的缓慢,不应该归咎于小农为

保持小土地而进行的斗争,而要归咎于小农为加强小私有制的斗争而未取得成效。⑩小农在

19世纪的反动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而深层含义则是小农经济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没有

产生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分化,故而小农存留至20世纪初。⑩从这个意义上说,雅各宾派

的土地革命对此是不负有消极责任的。

至少在1848年革命前,小农一直是资本主义农业的保卫者,他们同封建贵族、土地贵族

的斗争,保证了农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拿破仑军事政权正是以小农作为阶级基础的,申晨星

先生在论及小农与波拿巴政权关系时,只论及小农在意识形态的保守性成为波拿巴政权的土

壤,谴责小农支持独裁的反动作用,⑩但却没有提及小农与封建贵族的对立性及其与波拿巴

政权的资本主义深刻一致性。拿破仑保卫了小土地所有制,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而小

农帮助拿破仑取得一系列对封建制度的胜利,保卫了革命成果,使法国沿着资本主义道路前

进。单是小农的这一贡献,就使其支持独裁的负面影响无法比拟。但是,这一时

期的小农经

济由于连年战争,没有得到自然、充分的发展,其优越性也没显示出来。

波旁王朝的复辟,使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极端君主派得势,并于1825年4月27日

颁布了《赔偿亡命者10亿法郎的法令》,“国家用10亿法郎赔偿逃亡贵族在大革命中的损失,

其数目比1790年没收他们土地的收益大19倍。”⑩这些旧式贵族对土地经营者征税,且以实

物地租形式剥削,严重地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他们往往拥有大量地产,但这种土地的集

中与资本主义土地集中是对立的,对资本主义发展有害无益。小农为了抗击当时已非封建的,

但至少也是贵族的大土地所有制的侵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于1830年推动了七月革命的

胜利。小农在这时期没有得到任何程度的发展,相反,小农的土地越来越小、人数越来越多,

这表明小农经济已经开始向相反方向转化。这时,小农反对大的倒退的土地所有制,对资本

主义农业发展无疑是一大进步。

如果说1848年革命前小农保持小土地的斗争是进步的,那么在革命后的小农则完全是反

动的了。因为革命后的五、六十年代,小农抵抗的不再是土地贵族的剥削,而是资本主义的

土地集中化了。

下面是1826年和1881年农业人口与占地的比例:

1826年

人数比例

1881年

土地比例人数土地比例

大农:

中农:

小农:

0.6%

10%

89.3%

20.8%

46.4%

32.5%

1.3%

5.7%

92.9%

召8.8%

25.7%

35.4%⑩

从这组数字中,可以发现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小农从1826年至1881年,土地与人口

比例没发生多大变化,这说明小农经济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为小农经济的发展必然会

使小农人数与占地减少,一部分农民破产去当雇佣工人,他们的土地则集中在农业资本家手

中。第二,大农(即农业资本家)虽有一定发展,但程度不大。其原因就小农经济的长期存

在阻碍了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责任由谁来承担呢?是雅各宾派吗?

小农在法国近代史上经济上的反动作用,只是小农经济未充分发展的后遗症,并不是雅

各宾派的责任。雅各宾派创造与加强了小农,但并不能保证小农经济在革命后如何发展,雅

42·各宾派只能给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而已(尽管他们自己并不愿意),这也是它在革命

中唯一的任务。

我们不能因为小农经济可以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就否认雅各宾派土地革命创造与

加强的小农在法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反动作用,这是小农的封建思想意识在作怪。唯物史观认

为,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意识,但这只是总的原则,社会意识不能等同于经济基础,它有自己

的发展规律,并经常发生与经济基础不合拍的现象。社会意

识不仅可以提前于经济基础,也

可以长期滞后。法国革命后的小农虽非封建的小农,但小农的封建意识仍长期滞留于他们头

脑之中,并在政治生活中释放出来。雅各宾派壮大了小农,也就使这种封建意识有了新的载

体。从这一点上说,雅各宾派对法国19世纪政治民主化的缓慢进程是负有责任的。

对于雅各宾派的土地革命,既不能因为19世纪法国农业的缓慢发展而否定其多(极作用;

也不能因小农经济可以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而否认它在政治上的消极作用。

注:

①罗伯斯庇尔、圣茹斯特的经济主张就是要建立小生产的⑨⑩乔治·勒费弗尔:《法国革命研究》,巴黎,1963年,第

社会,在农业中则表现为保护小农的利益.253页,249页.

②《法国革命史年鉴》,1975年,第4一5页,第186一187@金重远:《法国大革命和土地问题的解决》,载《史学集

页.刊》,1988年第4期.陈崇武:《关于法国资本主义近代化

③雷吉娜·佩尔姆:《法国资产阶级史》,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主要特征》,载上海市历史学会年会1983年版《世界史

1991年版,下册,第287页.论文集》.

④饶勒斯:《法国革命的社会主义史》,法文版,1901一19040阿·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论选刀中“法国大革命土地

年,巴黎,第2卷,第159页.转引自金重远的《法国大问题”一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革命和土地间题的解决》一文,载《史学集刊》,1,8旦年⑩阿·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论选》中的“从封建主义到

第4期。资本主义:法国革命和过渡的道路问题”、“法国大革命土

⑤陈崇武:《关于法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主要特征》,选自上地间题”两篇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海市历史学会年会1983年版《世界史论文集》.’0阿·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吏论选》,华东师大出版社,

⑥斯勒特:《英格兰农田与公田的围圈》,伦软,1907年版,1984年版,第21页.

参看文中关于工业革命时期的圈地情况,英国在工业革⑩勒费弗尔、陈祟武、金重远等人均有这种观点,并由此将

命前圈地的数量微乎其微,工业革命开始了圈地的高潮.封建小农及小农经济的诸多特征强加给革命后的小农。

⑦特伊特统计为600万至800万英亩,约朝逊统计为600万⑩转引自阿·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论选》,华东师大出版

英亩;波特估计,1760年至1789年,圈地236万英亩,社,1984年版,第27、105页。

179。至1819年圈地397万英亩,1820至1844年,圈地0金重远、张红伟等人均认为如此。

74万英亩.大体都在600万英亩左右,虽有不同,并无质⑩申展星:《卢梭思想与雅各宾主义、波拿巴主义》,载《史

的差别。学

集刊》1991年2期.

⑧金重远先生在《法国大革命和土地问题的解决》一文中重⑩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9。年版,

点论述了小农在革命中获得土地并成为法国近代化的障第251一252页.

碍.金先生也注意到资产阶级获得土地情况,但没有继续⑩引自陈崇武:《关于法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主要特征》,上

深人考察资产阶级获得土地的结果如何.海市历史学会年会1983年版《世界史论文集》。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43


相关内容

  • 近代以来中外各国土地制度的变革
  • 近代以来中外各国土地制度的变革 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土地关系的总称,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和政府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制度是一切社会形态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制度.在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中,土地制度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历史上看 ...

  • 雅各宾派专政
  • 雅各宾派专政 上海市杨园中学 金武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雅 各宾专政: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2.能力方面:(1)通过对罗伯斯庇尔与雅各宾派专政功过成败的分析,初步培养学生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和分析历史事件的 ...

  • 从雅各宾专政建立到失败看热月政变的性质
  • 摘 要:分析雅各宾专政的建立和失败,进一步说明以恐怖统治为特色的雅各宾政权只是一种战时体制,是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特殊条件下采取的一种非常手段,并不是革命的归宿,从而对热月政变的性质做出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雅各宾专政:热月政变:评价 发生在法国历史上1794年7月(共和历热月)的热月政变,杀害了罗伯斯 ...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学科:历史 教学内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考点 (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1.资本主义萌芽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手工工场和自然经济的演变 2.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活动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①意大利和西欧的文艺复兴 ②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③宗教改革 4.尼德兰革命的原因和结果 (二)资本 ...

  • 高中历史法国人民的民主追求试题人民版选修2
  • 三 法国人民的民主追求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等级制度下各等级的对立十分严重 C.启蒙思想为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解析:首先要明确法国大革命是一场政治斗争,它由当时法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其次再现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一方 ...

  • 法国大革命
  •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 ...

  •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 基础知识: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的发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雅各宾派的措施,雅各宾派统治的结束,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拿破仑战争. 思想认识: 通过对法国大革命背景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必然,从而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 ...

  • 英国美国法国三次资产阶级革命比较
  • 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美国独立战争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法国大革命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 碍(阶级矛盾激化的 结果) 英国君主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 义进一步发展. 导火线 起止时间 起止标志 苏格兰人民起义 1640--1688 1640 ...

  • 美国的诞生一课重要知识点
  • 12.美国的诞生 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领导阶级是那些?代表人物是谁? 答: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大种植园和奴隶主:华盛顿 3.简述独立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答:①17754月年莱克星顿枪声标志着战争的爆发,同年殖民地代表举行大陆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