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详解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绪论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

(2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作用

①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②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答: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三大主题:

①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②区域研究的传统

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③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J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2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

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其分支学科主要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本书采用的是狭义的人文地理学概念和内容。

3. 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的原因

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以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用领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2)人文地理学社会特性的体现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停的运动中,比如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政区和疆域的变革、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和分布等,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反战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4 .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答: (1)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

①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古典地理学) (19 世纪中叶以前)

a. 概况

西方古代的人文地理学还不是独立的、单一的学科,而是与自然、政治、哲学等混杂在一起的笼统的科学知识,内容包罗万象,主要多为游记、地方志之类,以记述性的资料为主。

b. 代表人物与著作

第一,人文地理学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一一古希腊诗人荷马公元前9 世纪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第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有人文地理和人地关系的阐述。

第三,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

第四,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为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创立了因果原则等研究基本方法。

第五,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因果关系。他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②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 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a. 概况

由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描述发展为探究人地之间的因果关系,力求用一般原则去认识地理现象,寻求科学解释。

b. 主要流派

第一,德国流派

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二,法国流派

自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第三,英国流派

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第四,美国流派

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③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二战后至今)

a. 战后初期

以谢佛为代表的美国地理学界区域学派。60 年代,计量地理,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人文地理学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进人“新地理学”时代。

b. 70 年代早期

出现了行为地理学、人本主义地理学等学派。80 年代出现后现代主义、女性地理等。

(2)西方人文地理的研究趋向

①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a. 在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变地理环境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强化,给当代社会带来一系列全球性和地区性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应用系统论应运而生。

b. 在哲学方法论上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向

第一,科学哲学首先引入人文地理学,20 世纪50 年代末期兴起的计量革命。

第二,西方人文地理界受到人本主义、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

②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a. 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在人文地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b. 20 世纪70 年代,人文地理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被人们乘坐西方人文地理学的行为革命。

c. 现在地理学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③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a. 现代地理学的人文化倾向愈益明显,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为主体进行研究成为人地关系的主流,强调社会、文化等非物质因素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突出特点。

b. 人文地理应用方向的多样化。人文地理的几乎每一个领域,都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对人文地理学的需求呈现出愈加迫切的趋势。

c.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跨越自然与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与相邻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广泛而频繁。

5.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答:(1)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经历了一条曲折的发展过程,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人文地理学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经济地理学取代了人文地理学。1980 年以后人文地理学才得以恢复,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①1949~ 1979

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的阶段。该阶段的主要表现有:

a. 地理科学金盘学习苏联的理论与方法,把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两门独立的学科,对人文地理学则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

b. 在实践中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了贡献,出版了大量的区域经济地理著作和经济地理学理论成果,发展了经济地理学。

②1980~ 1990

人文地理学的复兴阶段。中国地理界重新评价人文地理学的地位和作用。1 979 年末中国地理学会在广州召开第四届全国大会,李旭旦先生首先提出复兴人文地理的口号。此后,在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等先生的推动下,在中国地理学会中成立了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工作。

③1990 年以来

人文地理学进入全面发展和提高阶段。分支学科迅速发展,薄弱的分艾学科有所发展,更多对中国实际问题的研究,使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更具国际性。

(2)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紧密联系中国社会实际情况,根据中国的国情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变革、开放、搞活的需要,研究新旧体制接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明显的地域行与综合性相结合的问题,把解决人文地理学的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既是社会对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持续动力。

6.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答: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能直接知道和参与社会实践。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

人文地理学探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规律,寻求人类适应、利用、改造地标系统环境的途径,为全球、国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人文地理学涵盖了广泛的研究主题,其理论与方法在众多的学科研究前沿得到重视和应用。

(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社会实践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知识的发展,科学知识的意义在于为实践服务。要把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社会经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解决社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人文地理学是为揭示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协调人地关系,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因此,普及人文地理学的理念和地理知识对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提高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 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答: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三类。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具有以下意义:

(1)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成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主题,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

(2)文化区是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人文地理学以文化为核心理论来统帅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的人文地理现象。

(3)文化区是由不同类型的文化为对象来分的。一个文化区具有一个特定的文化体系,包含许多文化综合形成的文化复合体,划分文化区并确定其界限,探讨当前和历史时期的文化区,研究文化区的演进过程及其内容,其范围可包括全世界,也可限于个别国家和地区,都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2. 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答:(1)文化扩散类型

文化扩散类型包括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①扩展扩散

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由于扩展扩散的传播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分为三种类型:

a.接触扩散(亦称传染扩散〉

接触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b. 等级扩散

等级扩散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c.剌激扩散

刺激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②迁移扩散

迁移扩散是指由于作为文化载体的人在空间上的移动使文化也发生空间上的变迁。

(2)文化扩散特征

① 扩展扩散的特点

空间上的连续性,并且其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例如,我国在公元105 年,东汉的蔡伦在民间生产的麻纸基础上,生产出更好的植物纤维纸。唐时,造纸方法传到了阿拉伯。到12 世纪时才由阿拉伯传到欧洲。即造纸术从中国传到西欧花了近千年时间。英国1830 年出现的铁路,不到一百年就传到中国。二战后出现的电视,不到半个世纪已在

中国城乡普及。

② 迁移扩散的特点

a. 具有该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易于保持该文化本身特点。迁移到远处,是该文化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例如,我国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随着华人移居世界各地,华人餐馆也传播到世界各地。这种饮食文化的技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不易为其他文化的人们掌握,其地道的技艺只能在中华饮食源地去寻找。所以尽管华人餐馆遍布世界各地,但技艺高的厨师则只能来自中国。这种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

b.某些边界对文化有屏障作用,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是不多的,比较多的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例如,曾处在白人统治下的南非政府就曾禁止接受外来电视节目,以防止政治上对其种族主义统治的影响。南非的边界就起着阻止对外来电视节目吸收的屏障作用。一般说来,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是不多的,比较多的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如加拿大政府要求在加拿大出版的外国杂志中,包括一定分量的加拿大题材。

c.某些文化现象,在一地的传播有速度快慢的波动和周期现象。例如一种流行的服装,在开始时,只有少数人接受,故开始时扩散较慢。到接受人群达到一定数量后,扩散速度就加快了,但是,当多数人接受后,再接受该时装的人群数量增长就变得缓慢或停滞不前,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时装就会衰落而被新出现的时装所取代。

3. 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答: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因为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剩余劳动时间故世界古文明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一一加速或延缓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例如,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著人的石器生活。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文化发展施加一定的影响。例如,汤恩比有关亚非地带人们在冰河结束后的5条出路。

(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不同地区具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同,因而各自的生产发展方向不同。例如,在生产发展早期阶段,人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由于地理环境的无数变化和等机构成不同,使各地形成不同的农业区域特征。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是人与自然环境做物质交换的方式差异的历史发展结果。例如,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的产生不同,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同。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改变着环境,创造出更为进步的文化,文化景观就是人类在一定自然环境中社会活动的结晶。

4. 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答:(1)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的原因

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影响到人文地理学的各个要素和方面。人地关系式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也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人地关系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曾出现许多不同的人地管,面对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调等日益严重的全球化问题,人类才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当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由此谋求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和谐的人地关系和谐论,逐步在全世界得到确认,并成为人文地理学理论的一大革新。

(2)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①环境决定论

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把人看做是环境的产物,居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

②可能论

它不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

③适应论

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④生态论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侧重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⑤环境感知论

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寻,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⑥文化决定论

在人地关系中,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5. 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答:各个不同学科学者参与了对于人地关系的研究,他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人地关系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对于人们更深刻了解人地关系提供了不同的思考方向,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提高,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也越来越客观真实,在指导实践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汤因比的“挑战与迎战”学说

汤因比研究的文明兴衰,实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成就及其兴衰,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他将客体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主体的人结合,并从其相互关系和彼此相互影响的力度来分析其挑战,为人地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韦伯介绍的是思想先变化,再改变生产与环境,是另一种人地关系,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的人地关系的精神作用进行分析有所启发。

(3)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人的生活方式不只是地理环境主宰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心理等许多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把对人类历史的研究与对人类生活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地理环境为基础了解

历史,在时间过程中研究人地关系。

6. 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答:(1)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含义

①文化区

文化区是指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即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

②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是指某种文化从一地区扩散到另一地区,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包括扩散、交流、传承等意,是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过程。

③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艾学科。

④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是指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⑤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又称人文景观,是指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2)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①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特征、文化扩散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生态是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整合是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是文化现象的综合体,它们是人文地理学的五大主题。

②只有了解文化的时间过程,才能深入认识文化区的空间特性,文化的空间现象的研究应与时间过程相结合。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要素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文化整合最先发生的是文化冲突,结果往往促进新文化的产生,文化整合的变化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地域之中。文化景观具有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

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 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定研究步骤和计划。

答: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指的是该学科研究中采用并遵循的基本过程。典型模式:选择课题一一制定研究计划一一资料收集和整理一一实地考察一一分析研究一一成果总结。

(1)确定研究课题

根据各大的研究基础、特长、己有条件和兴趣爱好等,考虑学科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选择符合科学性、创造性、需要与可行性等原则的课题。

(2)制定研究计划

研究课题确定后,紧接着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确定研究的目的、目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内容的框架等。

(3)收集、整理资料

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与研究项目有关的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以及经验事实、感性材料,甚至一些假说、设想和猜想等,都要尽力收集,尤其是与选题类似或接近的研究材料,注意吸收、借鉴、学习。

(4)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调查研究主要有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等方式,实地研究包括参与观察、直接观察和个案研究等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可以加深对间接资料的认识,获得生动的直观印象,同时可以弥补间接资料时效性的不足,取得更为准确的新材料。

(5)分析研究

分析研究是整个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包括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与结论等过程。课题分析需要重复收集资料一一分析研究一一再收集补充资料一一再研究的过程。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科学理论。

(6)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调查材料等研究资料和技术归档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在调查、总结结束之后,将全部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资料、数据、图表、文字、音像等各种形式的载体文件加以系统整理,填写科技档案说明书,注明密级,由调查的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送档案室保存或输入信息数据库。

2. 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答:主要的哲学方法有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和结构主义方法论。

(1)经验主义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各地区的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是重点,区域研究最为典型,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2)实证主义方法论

①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

②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的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某些一般性的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

③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

(3)人本主义方法论

加强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在历史地理学方面,人本主义地理学思考位于人类活动背后的动机。在文化地理学方面,重点是地方观念的研究,即人与地点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方面,研究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4)结构主义方法论

①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

②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3. 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答: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1)地理社会调查

访问法、资料收集法、抽样法、专家系统法。

(2)科技文献

①地理科技文献

按种类分为各种书刊、资料、数据、文物、图表、非资料类或非印刷品类;按加工程度与使用程度分为原始性文献、工具性文献、再造性文献。

②因特网信息资料库

a. 与人文地理有关的虚拟地理图书馆;

b. 相关综合性网上图书馆和论文数据库;

c. 遥感图像和地图信息数据库。

第4章人口、人神和民族

1. 查阅《中国统计年鉴》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图,并分析不同阶段的成因。 答:(1)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图如下:

(2)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口转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有突出特征的阶段:

①第一阶段(1949~1957年〉

a.概况

在不到10 年的时间里,人口死亡率从1949 年的20%,。下降到1957 年的10.80%,。。随着死亡率的迅速下降,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在不到10 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

b.特征

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出生率保持在高水平的情况下,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再生产出现了第一次增长高峰。

c.原因

第一,新中国成立之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带来了人口迅速增长。1950 ~ 1954 年,人口出生率在短期内有所提高,在37%。以上。此后有所下降,但都在30%,。以上。

第二,随着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各种危害人民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很快得到控制。在很短的时间内,人口死亡原因就由以传染病、寄生虫病为主,转为以心脏病、脑血管病、癌症为主,使得死亡率急剧降低。

②第二个阶段(1958~1998年〉

a .特征

这个阶段相继经历了一个人口发展非正常时期和两次增长高峰,突出特征是死亡率保持在低水平的情况下,出生率大幅度下降。

b.原因

第一,由于政策方针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1958~1961 年是中国人口发展非正常时期,人口再生产的自然演变过程被中断,死亡率异常上升,1960 年达到25 .43%,导致出现了人口负增长。

第二, 1960 年后,中国人口增长进入了第二次高峰期。1962~1965

年是对被打断人

口增长过程的补偿和恢复。

第三,从1966 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和计划生育政策在70 年代中期推行,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

第四, 1980 年以后,50 年代和60 年代两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相继进入婚育年龄,中国人口增长进入了第三次高峰期。除1 984 年外,1981~1990 年的出生率均在2 0%,。以上,而死亡率一直保持在7%,。以下,自然增长率在15%,。左右波动。不过,与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比较有显著降低的趋势。

第五, 90 年代之后,在死亡率保持低水平稳定的情况下,出生率不断下降,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到 1998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 70 年代初的 20%。,以上下降到 10%,。以下。

③第三个阶段(从1999 年开始〉

a.特征

中国人口再生产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人口数量长期保持着低水平增长的状态。

b.发展趋势

从趋势上看,由于人口逐步老龄化,人口死亡率将略有提高。大约在2030 年前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接近,人口数量达到高峰。2030 年之后,由于死亡率超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人口绝对数量开始下降。

2. 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

答: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的行为,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向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1)人口自然变动的成因

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人口增长过程随着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外部政治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2)人口机械变动的成因

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剌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

(3)人口变动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a.政治方面

为国家国土防御提供充足的战略人口,以便更好地管理边远地区。

b. 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c. 科学文化技术方面

为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③ 消极影响

给当地造成过大的人口压力并滋生很多问题;对迁出地意味着人才的流失。

3.根据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答:(1)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

我国人口分布一般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有由东南到西北方向随海拔高度的增加人口密度呈阶梯递减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还正在加强。

导致这种人口分布格局的原因如下:

①自然原因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②社会经济原因

a. 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

b. 近代以来,东部地区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东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良好的基础使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

c.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

(2)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中国人口分布不均衡,突出的特点是在土地载体上的分布东密西疏,人口在土地和经济载体上呈现逆向分布。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稳定的宏观格局是由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和经济空间组织的空间不均衡性决定的。目前,东部人口密集,但是人口承载状况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还有相当的人口承载潜力,但是上海的人口规模太大,不仅仅对土地的压力很大,己经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其经济承载能力;中部人口规模大,西部人口稀疏,但对这两个经济地带现有经济状况而言,人口规模仍然是过大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经济发展,从而舒缓人口对土地载体的压力。

4.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

答: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1)衣 服饰受各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影响,如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喜欢头戴皮帽、身穿棉衣或兽皮制作的长袍、长裙和足蹬皮靴;西北地区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男子喜欢穿对襟长衫,束腰带或皮带,常配小刀、打火右等随身物品,妇女则爱穿长裙,男女均戴精工制作的小帽,足登长筒靴子;西南和南方民族的服饰特点服饰的共同特点是,多数民族的男子喜欢穿对襟短上衣,着裤腿宽大的长裤,妇女多穿筒裙或长裙、百榴裙。

(2)食饮食文化的中西差异、国内的地区差异等等。例如:在主食上,我国的南米北面,这种饮食习惯与当地的气候是密切相关的。在副食上,主要是各种肉类与蔬菜。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以猪肉作为主要肉食,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则以牛肉作为主要肉食。

(3)住不同民居在建筑材料、建筑严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上的迥异的风格。如客家人的圆形土楼。

①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受地域限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例如,在我国四川西部藏族居

住地区,多用石头建造房子,这是因为该地属于山区,石材丰富。在黄土高原,气候于燥,森林稀少,到处都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很难找到石材,利用黄土的堆积层形成的特殊结构挖成窑洞,住在里面反而冬暖夏凉。云南的傣族,利用丰富的竹子资源,建成竹楼。

②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分为两种:

a. 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如客家人的圆形土楼。

b. 由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以一定的目的集合在一起的某种组合,如我国北方的四合院。

③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对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有明显影响。

第5章农业的起源相发展

1. 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探讨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答:(1)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

①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原始农业出现以后,人类从依靠大自然的食物资源为主,转向利用生物资源创造符合人类需求的食物资源,包括粮食作物、使用家禽、家禽、水果、蔬菜、奶与油,使人类的食物多样化,营养丰富,有利于人类的发展。在驯化的植物资源中有棉、麻,在驯化的动物资源中有毛和皮。为人类发展衣着提供了条件。服装的发展,使人类可以借衣服避免烈日照射和寒冷的袭击,特别是在防寒方面的作用,使人类的居住范围有所扩大。农业的出现使人口增长速度比过去大大加快,随着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人口的普遍增长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可能。人类为了发展农业以改善自身的生活,创造了一系列的发明,科技获得一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②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与原来长期进行的狗猎和采集活动有差异, 1守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迁移,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农业的发展使生产单位群体变小,促进了家庭的发展,农业要求的定居、集居状态促成了村落的出现。在此基础上,农业进一步发展,导致了文明的出现。

(2)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①埃及

a.尼罗河的影响因素

第一,水源主要来自上游热带雨林区(雨量大且均匀〉。

第二,第二水源地埃塞俄比亚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两季(雨季6 月~ 10 月〉,雨季降雨使大量腐殖质进入河里,每年的定期的洪水带来丰富营养的淤泥,有利小麦种植。

第三,平水期满足小麦在11 月播种,5 月收获,无水灾旦有充足灌溉水源。洪水期留下的富含营养的淤泥对小麦生长极为有利。

b.良好的对外防守环境

东有西奈荒漠,西有利比亚沙漠,北有大片河口沼泽,南有沙漠瀑布

c.便利的运输条件

河运发达,在尼罗河上,往北顺流而下,往南借北风逆流而上。

②巴比伦

巴比伦位于中东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属于肥沃的新月地区。两河水源来自土耳其高原。气候是冬季降雨的地中海型,河水冬季来自雨水,春季来自于高山冰雪的融化。河流两岸,秋种、初夏收获的小麦,生长期内有雨水促其苗,河水灌溉助其生长。在这种条件下,小麦的产量比较高。

③印度

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的西南季风的雨水补给。夏汛洪水给河流两岸带来富含营养的沉积物。该地的水温、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的种植与高产,这也是印度成

为文明古国的重要原因。

④中国

中国的文明起源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黄河的各支流上。黄土质地疏松、含矿物质多,有利于土地的开垦和作物种植。高温与雨季结合,十分适于作物生长。

2. 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1)农田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

①农田景观可以按照不同利用类型划分。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形式 农业景观类型与地理环境要素密切相关,根据当地的日照、降雨、河流分布、干旱或湿润、平原或山区等条件因地制宜。既能节省人力物力,又可以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农业产出。例如水热条件相对好的中国南方地区的农田景观多水田,而北方地区多旱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农业利用像是则是以牧业为主。不同地形条件也影响着农田的形式,山区多梯田,丘陵地块破碎,平原肝陌纵横。

②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以直接影响为主,有时候对农业的影响具有决定性。

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大都在亚热带和暖温带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和盆地。那里有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可以利用的河水、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日照等等是农业的自然基础。

③天气和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例如,今天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饮料和果品中的茶、咖啡、香蕉、桶子、荔枝等都是热带和副热带的植物,它们对寒冷与霜冻非常敏感。

(2 )农田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

为了使地块明显而固定,有的地方在边界上建立栅栏和国篱。在印度、中国、日本等国家,由于人多地少,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一般由田埂、浅沟、界石等作标志,而不用栅栏或国篱。但在土地广阔,每个农户经营的土地面积广,彼此居住比较分散的情况下,需要把地界明显标志出来。各式各样的栅栏和围篱今天仍在一些地方存在,成为独特的农业景观。

3. 对你所在城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论述影响农业布局的机制。 答:(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杜能学说阐释了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对性。

(2)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①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通过土地、土壤、地形地貌、光热气候等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地理格局。

②技术因素

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高会改变农业生产状况,从而影响农业地理分布。

③劳动力因素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素质影响农业分布。

④市场需求因素

农业生产发展及其分布状况的变化,明显地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市场需求常常可以改变

己经形成的农业分布状况。

⑤交通运输因素

交通是农业产前、产中与产后服务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使农产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极重要的手段。

⑥工业与城市因素

一些工业生产分布与农业生产分布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一般分布在农业地区。但工业分布也会对农业分布提出要求,或改变农业分布状况。

⑦农业政策因素

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与布局会起到干预或调整的作用。农业政策包括农业经济体制政策、农村产业政策、农产品贸易政策和税收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等,不同的农业政策会以不同的侧面对农业地理分布产生影响。

(3)实例略。

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1. 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

答:(1)工业的发展

①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 世纪中期。

a. 纺织工业

1733 年,凯伊发明飞梭(织布)。1765 年,晗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85 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以棉纺织业中纺和织的连锁反应使棉纺织业普及了机器生产,“珍妮纺纱机”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b. 动力方面

1702 年,纽卡门发明第一台用于煤矿抽水的原始蒸汽机。1769 年,瓦特发明单动式蒸汽机, 1784 年发明联动式蒸汽机。蒸汽机的优点:使厂房脱离地理条件的严格限制,蒸汽机提供的动力易于控制。蒸汽机用于纺织业,促进了其发展,纺织业的发展增加了对纺织机械的需求,刺激了钢铁业的发展。

c. 钢铁工业

1709 年,达比发明焦炭铁,其子发明水力鼓风机。1760 年,斯米顿改进鼓风技术。钢铁产量大幅增加。

d. 采煤工业

钢铁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采煤工业的兴起。煤炭在诸多领域取代了煤炭。煤炭运输导致对机械工业与运输工业的需求。

e. 运输业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英国掀起建设运河的高潮。陆路方面1750 年发现修硬质路面的办法,道路可全年通行。1812 年铁路机车采用有轮边车轮的办法。1821 年,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第一条铁路建成,后来逐渐掀起英国国内建设铁路的高潮。第一艘商用汽船由美国罗伯特〃富尔顿建造,1833 年,横越大西洋的航运开始使用汽船,海上帆船时代结束。

f. 机械工业

蒸汽机制造的不断革新,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7、化学工业:由纺织业最先带动,以化纤为原料的纺织厂选址常接近化工厂。8、食品工业:化工的发展又带动食品工业的发展,法国与1810 年发明沸水灭菌法,1839年又发明马口铁罐头保存食物。后来又有氯化钙、沸水灭菌。这些都都带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②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19 世纪中叶到20 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

a. 动力方面

发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

b. 运输业

汽车、飞机等的发明。通信产业:电力与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电报、电话、广播的相继发明。

c. 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新发展

转炉和平炉等新炼钢法的相继应用、合金钢的研制,石油燃料的提炼、人工合成化学制品的出现和应用。

(2)工业的扩散过程

①向欧洲大陆的扩散

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德国在国家统一后加快工业化步伐,一战前夕己经是欧洲大陆第一。19 世纪中期以后,工业革命才在荷兰、意大利、俄国、瑞典等主要国家开始。

②向北美的扩散

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1 但是,其发展速度快。

③向其他地区的扩散

直到19 世纪末与20 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2. 简述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情况。

答:(1)北美工业带

位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①主要工业区

a. 新英格兰区,最古老、中心是波士顿为美国东北的硅谷。

b 中大西洋工业区,中心是纽约,纽约是许多大公司总部所在地,也是巨大的销售市场,是金融、贸易、交通、旅游的中心。

③摩霍克河谷区,廉价电力促进炼铝业发展。

④匹兹堡一伊利湖南岸区,北美最古老的钢铁工业区。

⑤大湖西岸工业区,运输网络中心。

⑥圣劳伦斯河谷一安大略工业区,加拿大最重要的工业区,以汽车装配闻名。

⑦其他新兴工业区

a. 东南工业区

b. 海湾工业区(位于墨西哥湾北岸,以新奥尔良、休斯顿为中心〉

c. 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

d. 西海岸工业区(以洛杉矶和圣迭戈为中心〉

(2)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西欧〉

①英国工业区(英格兰的中部、北部以及苏格兰的南部,生产场所集中在西海岸现向东南沿海转移)

②莱茵-鲁尔工业区(鲁尔区,鹿特丹世界最大港口,煤铁资源丰富〉

④ 莱茵中部工业区(欧洲第二工业区,法兰克福是地理中心)

④意大利北部工业区(“热香蕉”地带)

(3)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

①中央工业区,俄罗斯首都及其附近地区〉。

②伏尔加工业区,位于伏尔加河、卡马河沿岸,廉价水电供应、丰富油气田)。

③乌克兰工业区(位于顿涅茨煤田区,以钢铁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

④乌拉尔工业区(世界上矿种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

⑤库兹涅茨克工业区(位于西伯利亚,铁矿煤田区,工业集中于新西伯利亚城〉。

(4)日本工业带

以出口导向,工业布局面向太平洋。

①京滨工业区,东京及东京湾地区,鹿岛是工业最集中区。

②阪神工业区,日本最大贸易港,大阪、神户。

③中京工业区,以名古屋港口为依托。

④北九州工业区,原是钢铁与军火工业基地,现为综合性工业区。

(5)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①拉美工业区,分布在巴西东南沿海、阿根廷东部、委内瑞拉西北部、墨西哥中部。 ②亚洲工业区(四小龙、中国大陆、印度、西亚)。

③非洲工业区,包括埃及、尼日尼亚、肯尼亚、南非等国。

④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以来矿业为主。

3. 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

答:(1)工业发展的意义

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

②为国民经济各部分提供能源和原材料;

③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

④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2)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意义

①第三产业与工业

第三产业随着第二产业的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是为了生产活动的持续进行。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与第一二产业的空间格局有紧密联系。商业、商品交换等参与产品流通、分配、交换的各环节,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媒介,推动了第二产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产业部门都是为了保证第二产业生产和在生产活动持续进行而各自运转。

②第四产业与工业

第四产业,又称信息产业,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第五产业与工业

以精神文化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兴起是第三产业下游化的产物。

4.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答: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在诸因素中重点考虑限制性条件。

(1)自然条件

①地形条件

地形对工业的影响主要在于厂址的选择。工业生产活动是集中进行的,为了取得经济效益,需要维持一定的规模。为此,厂址的选择,较大面积平坦地形区利于安排生产活动。且

需要考虑对自然灾害防御。

②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工业的影响程度降低,因为可以用人工办法创造适合工业生产需要的室内环境,以弥补自然气候的不足。例如,棉纱厂需要车间的湿度

③水文条件

主要是供水排水问题,特别是排出的废水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2)资源条件

①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

使用这种原料的企业多选在原料产地,以减少原来斗运输费用,从而降低成本,利于产品获得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例如,日本企业临海型利于进口原材料

②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

利用这些原料生产的企业,区位选择多靠近销售市场。例如饮料厂,成品体积大于原料,运输中又易耗损,特别是空瓶装上液体物质后重量有很大增加,故就地销售产品所得到的效益,比将原料运往工厂所需的花费要多。

③消耗能量多的工业

当从原料到成品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时,企业为降低成本,不得不选择能源供应低廉且稳定的地方。例如炼铝厂,由于炼铝要消耗大量电力,大多选在水电站附近。因为这里供电量大,而且水电成本低,电力价格便宜。这类企业称为耗能工业。

④需新鲜原料的工业

加工蔬菜和水果的企业,其成品质量与原来斗的新鲜程度关系较大。这类原料易于腐烂,所以加工厂不但要求距原料生产地近,运输条件好,而且工厂还需要有保鲜设备。随着交通环境和技术条件的改善也会使区位条件变化。如牛奶加工由于冷藏技术的应用,可保存的周期变长,就日趋向市场方向布局。

(3)能源条件

①煤的分量重,运输不方便,受限制多,燃煤电厂区位选择需仔细考虑。

②石油、天然气用管道或专门的油轮运输方便,受限制较少。

③水能发电虽然成本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较大。

④核能发电所需燃料少,不受运输条件限制,从长远看成本低,但投资大,需大量冷却水,而且安全系数要求高。

(4)市场条件

①产品要保鲜的工业,如食品工业。

②对不生产主机只生产配件,或使用其他企业的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受主机厂与提供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所在地的限制,如钢铁联合企业。

③市场对港口城市的影响比较明显,如日本的临海型工业。

(5)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条件包括劳动力供应数量、平均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的技术状况等条件。当劳动力的素质较高,具有一定技术水平时,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反之,可发展劳动密集型

企业。

(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工业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酸雨、全球变暖。导致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等,降低了环境质量,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因此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环境条件的改善,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业发展条件。

(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沿海是跨区域协作的理想区位:北欧国家加入世贸后,工业布局向沿海转移

5.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与克里斯塔勒工业区位理论有什么异同?

答:韦伯工业区位理论认为在假定其他地形、气候、种族、技术、政治制度、政策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抽象地分析生产分配过程以推导出纯区位规则。克里斯泰勒提出了中心地理论,以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将地理学的地域性与综合性特点同区位论学说相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市场区位论。

(1)相同点

都涉及了工业区位理论的研究。

(2)不同点

①克氏的中心地理论以韦氏区位论的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韦氏从简单假设开始,假定一些相同的条件。

②克氏将地理学的地域性与综合性特点同区位论相结合,形成较完善的市场区位论。韦氏抽象分析生产分配过程以推导出纯区位规则。

③克氏理论对某些工业部门布局有指导意义。韦氏理论由于诸多缺陷,只对单个生产企业的区位布局做出分析。

6.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答: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程度逐步加深,各国都成为全球经济网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相互影响不容忽视。当前发达国家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旺与生产能力过剩,发展中国家则迫切需要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1)工业产品需求不旺

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工业发展的速度有所下降,主要远洋尹是消费水平高的发达国家对工业产品的需求不旺。这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有的甚至零增长或负增长,从而影响需求的增长。需求不旺无法剌激生产,从而影响工资总量的增长与消费水平的提高。技术的提高也会导致对工业产品的需求下降。

(2)工业生产能力过剩

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工业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获取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销售困难,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

(3)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市场有限,在产品销售中遭遇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发达国家组成强大经济集团,不仅可以促进集团内各国自身的繁荣,而且可以加强

与自身的竞争力。

(4)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①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增加出口商品的生产能扩大海外市场,赚取外汇,获得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但是,由于高新技术一般都被少数发达国家所掌控,因此,技术能力的极端不平衡导致财富更多地流向发达国家。

②以低价土地与劳力以及国内市场换取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和技术,发展中国家大量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建立起自己的工业。既需要时间,又要冒外资企业向他国转移的风险。

(2)发展趋势

当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升级,其表现为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生转移。三个产业的比重也在发生变化,即由一次产业为主,转为二次产业为主,进而转为三次产业为主。因此可以看到,在发达国家传统工业部门的地位降低,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经济支柱,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也把新兴产业作为发展趋势和重点。

①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呈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己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臵、生产到流通和消费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种经济发展态势、发展进程、发展趋势、称之为经济全球化。

②新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

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在这一经济中,创造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是体现在服务和制造业产品的创新思想和技术。

③世界产业结构面临大调整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率先开始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己波及世界各国,其特征是,在资本和技术仍是推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的同时,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发展迅速,服务业正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

1. 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

答: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如下:

(1)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技术进步的既发展了生产力,又解放了劳动力,区域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一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二必要前提。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技术进步对工业革命的发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近代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农业生产中技术进步机器的使用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使得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聚,城市化是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现代化工业向城市集聚的倾向仍在延续。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城市中第三产业的发达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现代化密切相关。制造业国际扩散的是服务业的国际扩散,全球金融网络的出现,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特点限制其转移。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人口、经济向城市集中。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人口政策的相对宽松必然会促进人口向城市移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比重逐渐提高;相反,城市对外来人口的限制必然会阻滞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收人水平低相关的非正常状态。

2. 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有哪些?试分析所在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

答:城市地域结构是由集聚力、离散力和摩擦力三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演化与技术的创新、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城市增长的集聚力、离散力与摩擦力三者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定时期城市的地域结构。

(1)集聚力

由两方面原因引起:

①提供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是交通方便、其次是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 ②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的心理的引导作用。

(2)离散力

由两方面原因引起:

①经济条件方面,原城市中心商业区因富有阶级转移,经济效益下降。原集聚力形成繁荣的中心带来的高成本负担等等导致城市分散化过程。

②社会条件方面。郊区声望提高,吸引力增强加速城市分散化过程。

(3)摩擦力

阻碍产业、家庭生产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

(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

集聚力、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点,也可相对于交通动脉(线),还可相对于一定的开发区域(面),而摩擦力的方向是阻止城市空间增长(或衰退)运动的方向。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力的作用此消彼长,占优势的力量决定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3. 分析村落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答:在乡村聚落的分类中最常见的是按形态分类。具体如下:

(1) 一般类型的乡村

①密集型农村聚落(不规则密集型村落)

村落格局大而紧凑,各户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毫无条理,村中道路弯弯曲曲,发展缺乏指导,大方块形团聚状。

②分散型农村聚落

地形条件不好的地方,如山区,相对集中,特殊出现独家村,形成排列松散的不规则村落。分布于特殊的生产地区,最典型是水稻种植区的村落,若干农家住在地势较高之处。西方殖民地区孤立的家庭农场。政府调整地块、合并土地使村落趋于分散。

③半集聚型农村聚落

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各家排列不太靠近、村落小。法国式村落(类似街道式村落),村落沿着一条交通线排列,每户彼此保持距离,相互不联结,长条式松散村落。

(2)活动型村落

出现在草原半干旱地区、牧区、少数山区。牧区房屋为帐篷式,可拆迁。少数以农、猎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山区,住房多为茅草棚,极易搭建。

(3)特殊类型的乡村

①美国单户型

非自然形成,单户构成一个聚落,出现分散型单户型聚落形态,有完善的设施。聚落出现社会基础是土地私有制。

②集体农场型

非自然形成,建立聚落时做了规划,各种设施齐全,俨然一个小集镇。

③经营性农场

非自然形成,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农场的经营性较强,居民的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4 .阐述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答:(1)城市体系的概念

在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相互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在体系内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即城市体系。

(2)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①等级规模法则

1913 年奥尔巴晗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人口规模居第二位的城市其人口为居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2,第三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次类推。这种人口规模规律,称为等级规模法则。

②首位城市法则

杰佛逊1939 年提出他观察到一些国家的首都比全国城市系统中重要城市大许多倍。认为一个国家在首位城市下存在众多中小城市系统。国家首都不一定都是首位城市,地区中心也可以成为首都城市,一国也可有两个首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法则作用明显。

5. 讨论逆城市化现象。

答:(1)逆城市化现象含义

逆城市化是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城市核心区失去繁华景象,出现城市衰退现象。人们对逆城市化的原因尚未有统一认识。

(2 )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

中心城市化发展到后期,往往带来城市核心区人口稠密、用地紧张、交通堵塞、失业率上升、环境污染、投资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由集聚规模经济转向规模不经济。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第8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1. 结合我国方言形成的过程分析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答:从我国方言形成的过程可以看出汉语的发展有南北的差异。北方方言相对的统一,南方方言相对的分散。南方方言虽相对的隔离、变化,却由于它与北方在政治上的统一,经济、文化上的紧密联系,语言上没有分化成独立语种。北方尽管受到少数民族的入侵,但由于汉族的人数众多,文化基础的深厚,并未在语言上发生根本变化。并且随着民族的杂居、混合而不断扩大其分布区,提高其在个民族中及汉语各方言中的共同语的地位。虽然,由于地域的辽阔,北方方言分化为次方言,但其差别较小维持了较高的互通性。

2. 结合“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分析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特点。

答:(1)印欧语系

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它包括了欧洲、美洲的大部分语言和亚洲的许多语言。主要包括两大最古典的语言——拉丁语和希腊语。根据亲缘关系与地域特征,分为8个主要语族,其中最重要的有:耳曼语族、罗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和印度-伊朗语族。

(2)汉藏语系

4个语族(汉语族、伺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9个语支,30种语言。南亚语系:云南高棉语系。阿尔泰语系:3个语支,19种语言。

(3)闪含语系(亚-非语系)

主要分布在地中海东岸和阿拉伯半岛。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及北非、西亚等地使用的一些语言。

(4)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土耳其-中亚-新疆-蒙古-西伯利亚。

(5)非洲语言

北部为亚非语系,主要为阿拉伯人影响区域,从撒哈拉沙漠以南到南非之间有三个语系。 尼日利亚-刚果语系:中部、中南部。科依桑语系:西南部,是非洲最古老的语言,布什曼语。尼罗-撒哈拉语系:位于闪含语系和非洲语系之间。

(6)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南岛语系)

印度洋西边的马达加斯加岛→太平洋东边的复活节岛。高山族语(我国台湾〉、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语等。

(7)其它语言

美洲印第安语言、爱斯基摩语、澳大利亚土著语。

(8)中国语言地理

5个语系、1 0个语族、1 9个语支、85种语言。

3. 讨论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答:(1)新来语言取代当地语言

英语扩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地,成为语言扩散取代等地语言最突出的例子。

(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清朝时,满族人入关,满族人与汉族杂居,他们逐渐放弃其语言而接受汉语。

(3)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这种通过移民的语言扩散,由于移民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语言上具有强制性,加上移民数量与当地居民相比太少,当地居民在思想情绪上对外来移民语言往往持对立态度,故外来语言难以扎根,随着移民返回,语言影响亦随之消失。

(4)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或为特殊语言岛

这种情况是由于新来的移民进入新的语言区定居后,既未扩大语言的影响,使当地人接受其语言,也未放弃自己的语言,接受当地的语言,仍然继续保持自己的语言。这样就在某一广大的语言区中,出现一种与当地语言截然不同的外语语言,呈特殊的岛状分布。

(5)新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如拉丁语与当地语言的结合发展成新的语言;英语的形成以及我国客家方言的形成。

(6)多语言国家的出现

由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种原因,语言扩散的结果出现了多语言国家。例如在加拿大,除魁北克省由法国人后裔占绝大多数而说法语外,其余多是说英语。

4.分析我国地名景观的类别,试对你所在地的地名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答:我国地名景观从意义上讲,可分为历史地名、变迁地名和意愿地名等不同类别

(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地名反映地点的相对位臵

我国古代就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说法。与此有关的地名有华阴、衡阳、沈阳、洛阳等。以自然地理实体为中心,取东南西北方位的地名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南、淮北、鸡东等。也有表示相邻位臵关系的,如以河流的不同流段为参考系,婆源、凌源、辽中、丹江口等。与地形有关的地名有鞍山、巫山、虎丘等。与水体有关的地名有黑龙江、兰溪、岳池等。

(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

在反映经济活动方面:反映商业、集市贸易特点的地名有茶店、牛市屯等。还有利用十二生肖来命名的地点如鼠街、牛场等,这些地名表示该地经济不发达,交通条件差,另外也反映过去用生肖表示日期,便于记忆集市日期。还有很多地名反映了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地位,如金沙江、铁岭等。在交通方面,反映水运的有天津、江津、通辽等。以店、铺、驿站为名的有驻马店、三十里铺等。

(3)反映历史方面

有许多地名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大兴县东南的凤河两岸的霍州营、长子营、河津营、潞城营、屯留营等。

(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

壮族地区称田为“那”,以“那”为地名。如广西:那陈、那琴;广东:那条、那霍;云南:那酒。

(5)在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

表示祥瑞或祈福意愿的地名很多,以陕西为例,就有长安、宝鸡、安康、靖边等。

第9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 以佛教的传播过程阐述影响宗教传播的因素。

答: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一般有移民、传饰和领土竞争。

(1)移民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表现在地面的宗教景观上,也反映在宗教信仰者的行为规范与宗教意识中,当某种宗教信仰者从一地迁向另一地,必然将他们的信仰带到新的地方。

(2)传抪

①交流和转教

a. 依靠这种形式扩展信仰范围的往往与两种宗教的联系程度有关,处于较低文明进程的团体往往向更高的

文明转化,最初是物质交流,随后信仰的交融变得更为重要。

b. 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婚姻也是宗教交流的一个重要因素。

c. 一种宗教可以通过宗教统治者的威望,而加大传播速度。

②有组织的传教

a. 概况

世界性宗教往往发展不同的机构,根据它们自己的组织形式来完成宗教使命,进行传教活动。

b. 表现

第一,基督教有一种高度组织化的传教活动,使基督教徒不断增加,基督教盛行地区也不断扩展。

第二,佛教的传教活动,由世俗社会引导支持,从印度扩展到国际范围。缺乏统一的组织,佛教的传教活动往往是僧侣的个人努力。

第三,伊斯兰教虽没有职业的传教士,但在伊斯兰教的传播中,阿拉伯商人与学者却起了重要作用,在他们前往各地,特别是东方的商业活动中,也将宗教信仰送达异国他乡。

(3)领土竞争

当宗教势力与政治势力合为一体时,往往会以领土扩张的形式,将宗教信仰带到新的领地。伊斯兰教创立后,一系列的宗教战争不但将伊斯兰教信仰带到各地,而且对亚、非等洲的历史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宗教主要传播形式包括战争、商业活动、组织传教机构等。

(4)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

①和平共处

表示两种观念的平等,并带有相互尊重。

②竞争

宗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每一种宗教都处于不稳定状态。种族宗教在与基督教接触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不稳定。

③排斥

宗教间的排斥是宗教间相互关系的最普遍形式。宗教之间的排斥可以表现为两种主要形式:

a. 宗教战争,通过征服和政治力量达到宗教范围扩展的目的。

b .宗教迫害,通过暴力手段维护宗教的权威。

2. 民族宗教主要有那些?分析它们对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目前世界民族宗教主要有:

(1)犹太教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摩西是犹太教的创始人,基本教义为严奉一神。信奉《圣经》经典化旧约。在犹太教中,负责执行教规、律法及主持宗教仪式者——拉比(老师);宗教活动中心——会堂。按教规,星期六为“安息日气该日不工作,不举火煮饭,专门敬拜上帝。在饮食方面,水中无鳞无翅的动物不吃,地上爬的不吃。

(2)印度教

是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信仰人数占印度人口的80%以上,是民族宗教中人口最多的宗教。印度教的主要教义仍沿袭婆罗门教的种性制度和因果轮回说。人们能按“法”生活,死后灵魂可以转生为高级种性,反之,则转为低级种性,现实不平等,是由前生注定而不能改变的。

(3)道教

是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以中国古代社会的鬼神崇拜为基础;以神仙可求论诱使人们用方术修持追求长生不死,登仙享乐为主体内容,带有浓厚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性质的宗教。起源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地位上升,清朝时期受到影响。

(4)儒教(孔教)

他提出信奉上天,祖先崇拜,又带有宗教的内容和性质,具有宗教意义,所以儒教是一种特殊的宗教。

(5)神道教

该宗教信仰多神,其中特别崇拜的是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并以它作为日本民族的祖神,把天皇作为太阳神的后裔在人间的代表。

3.结合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宗教在其产生、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与人文地理环境发生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世界上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没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作依托,宗教便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宗教在产生和发展传播的过程中,对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促进了人文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1)宗教的传播路径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很大

在扩散方向上,地理环境中的天然屏障如高山、沙漠、大海等对传播造成了阻碍,致使宗教的传播只能向交通通途方向发展,如山口、通航的河流等。古代发达的陆路、海上商业航路,都为宗教提供了一个传播途径。

(2)宗教扩散受地理文化因素的影响.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空间上有一元性,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势必要从文化发达地区传向不发达地区。宗教扩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 政治因素通过战争征服被占领地区后,通常会首先破坏当地的宗教信仰(如破坏宗

教祭祀建筑、捣毁神像等),并迫使当地居民改宗,西方16 世纪后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殖民统治时期的传教活动,也是带有一定政治目的的。

②文化因素文化上居统治或优势地位的国家及地区通常会有意无意的影响周边国家及

地区的宗教信仰。

(3)宗教的空间分布受其发源地和传播路线、播及范围的影响.

①宗教最初的产生、发源地,对宗教早期的地理分布范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今世界重要宗教的地理分布,也都大致覆盖其源起地区或在发源地周围地区进行扩散。例如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至今那里仍是该教的核心地区;佛教虽然在其诞生地己几尽灭亡,但其最大的势力区仍在印度附近的东北亚、东南亚诸国、诸地区。

② 宗教的传播时间、路径与传入地,影响着外来宗教在本土的分布。

③播及范围,即宗教文化的范围,甚至可以用宗教作为划分不同文化区的标准。

(4) 一些自然风景胜地经常成为宗教圣地的所在

世界各地大的如山川、河流都可能成为一个宗教的神圣场所。

①山川在宗教中形成的圣地居多

这与山川的地理特色一一高度有关,因为普遍认为神抵的居住地为人类不可及处,而山川曾是人类接近神抵的唯一自然途径,所以山川被赋予神圣性。

②河流、河岸、海岸等在某些宗教中具有格外重要的地位

印度教的至圣之地在恒河,就与印度教教义中洁净仪式的规定有关。

③与原始宗教阶段的万物神性有关

各种自然地景都被认为是神灵的化身,传承下来之后,因种种原因如政治斗争、经济发展等,某些地方神抵地位升高某些下降或消失,造成对部分地景的重点崇拜,渐而形成宗教圣地。

④人为因素形成的宗教圣地

一般是宗教的诞生地、重要传播地,宗教创始人、宗教领袖和教内重要人物的出生地、埋葬地、主要活动地等,自然地景中也有因传说及宗教典籍中的记载而成为圣地的。

(5)某些宗教戒律也带有一些受地理因素作用的痕迹.

一些宗教中饮食方面的禁忌,其原因之一是历史时期当地生活环境艰苦,迫于生存压力而不得不作出相应的规定,以保障种族的继续生存与延续,后被吸收到宗教戒律中,成为不同地区的所有信徒必须遵守的准则。

(6)宗教群体的形成与地缘关系紧密

同质地理区的人们容易形成共同的文化区,因此也易形成共同的宗教信仰区。

①从大的空间范围上来说

民族聚集区中同一民族的人们通常倾向于信仰同一种宗教,民族与宗教具有异常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由于政治或其他因素而使同一民族的人分奉不同宗教的,这往往成为地区冲突的导火线。

②从小的空间范围上来说

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宗教社区,会基于共同的宗教信仰、宗教生活及礼仪习俗而形成一个整体,且往往有一个宗教组织来进行整体的协调与控制,这种宗教社区,可能是正式的宗教教区,也可能是自发形成的。

4.结合主要宗教景观的类型和特点,讨论宗教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答:(1)宗教塑造的文化景观

①建筑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宗教文化景观,各类宗教建筑不但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建筑水平,

而且融各种艺术精品为一体,构成文化与艺术宝库。

②宗教景观不仅限于人类构造起来的物体,也会影响到动植物的聚散。许多宗教崇尚某种植物或动物,随之就出现某种动植物在一定宗教范围内的聚与散。

(2 )宗教对地理的间接影响

①大多数宗教观念都与繁衍、生死有重要关系,天主教不允许堕胎,在今天全世界人口爆炸的时代,对于推行限制人口增殖的措施就起着相当大的阻碍。

②宗教思想以多种形式限制社会和经济活动,进而影响地理环境。

③许多宗教设有专门的机构发展教育,提高文化水平,提供社会福利服务。

④一些宗教称战争为“圣战”,由于宗教信仰差异而引起的战争直接影响到政治地理的变迁。 ⑤一些宗教对妇女的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限制很多,剥夺了她们在社会上的作用。

(3)宗教景观的地域差异

宗教生态、社会行为和文化景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一个区域内由两个以上宗教体系垄断时,景观上的差异性表征就非常明显了。表现在建筑、动植物分布、服饰等方面,不同宗教景观相互交错分布。

第10章旅游地理

1.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有哪几种?分析旅游的区域特征。

答:(1)客源地与目的地相一致

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达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挪威等国。这些国家一直是全球国际旅游构成的主体,既是主要的客源国,又是主要的接待国。

(2)客源地与目的地相对应

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对位臵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形成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

(3)有的目的地的客源来自四面八方

如北京的游客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而有的客源地中,其目的地有相对分散,如北京的居民区北京家去度周末,去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度假。

2.讨论感知环境是否是旅游地的宣传促销的理论基础。

答:(1)环境感知论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人们通过研究人类的环境知觉和空间行为,可透彻地了解和检验人与地之间的关系。

(2)用人类的行为感知过程把人类与环境关联起来,克服了传统人地关系研究中只把人类活动加以理性化、概括化,且只注重人类活动和环境后果的倾向。

(3)人们还可通过人与环境间的知觉、认知、激励及行为和行为方式、行为原动力、决策与反馈等方面的研究,并融入心理因素,将地理学对行为的人的思考推向深层次领域,从而为人一地之间的协调或调控提供了又一支撑体系。它是环境决定论,适应论,可能论,生态论,文化决定论等重要人地理论体系的补充和完美。

3. 影响旅游决策的最大效益原则如何影响区域旅游开发?

答:(1)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是最大效益原则,即在资金和闲暇时间确定的条件下去追求最大的旅游效益。旅游效益的内涵主要包括旅游者的精神享受和精力恢复。

(2)最大效益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旅游时间比是指在一个完整的旅游芦程中,用于往返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时间与在目的地游玩所消耗的时问的比值。这一原则简而言之为旅速游缓。为了追求旅游时间比,人们在选定旅游地之后,往往选择最快捷的交通方式;在未选定旅游地时,往往选择距离最近的旅游地。

②最大的信息获取量或最高的满意度。

4.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答:(1)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旅游开发会对旅游目的地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产生影响。

①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旅游业以其特殊的产业性质,对多种经济部门、旅游者以及旅游开发商产生影响。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外汇收入,改善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

②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独立、冲突和共生的关系。旅游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推动力,也促进了人文资源的传承和推广。同时旅游的进程中,外来文化也会对当地的社会进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③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旅游业对旅游目的的社会带来影响的表现在价值观、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宗教、语言、健康等方面的变化。其中,旅游地的居民态度、旅游者的示范效应、社会道德、宗教、语言、健康对旅游业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

④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旅游是引起文化移植的一个方面,各种文化的碰撞引起文化的变更和交流。旅游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其成功受时间和空间交流、游客、文化的影响。

(2)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认识

①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不损坏现有和潜在的旅游资源,及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护已开发的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在环境、社会、经济三效合一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开发行为。

②旅游所具有的两重性决定了旅游业更应该考虑可持续发展。

a. 旅游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 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建设可持续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特别是在那些小岛屿和环境敏感地区,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脆弱的平衡关系。

③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建议

a. 发展生态旅游,建立人与自然关系多方面协调的旅游模式

生态旅游是一种基于自然的旅游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生态旅游通过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领域中的最佳选择〃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生态旅游在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民众进行生态环境教育、规范道德和行为等方面具有比其他旅游形式更突出的作用。

b. 宣传旅游地的区域文化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建立一条资源互补的旅游产业价值链。 旅游产品的规划要遵循地区特色为主、其他产业辅助发展的原则,为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可持续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可以在民族特色文化上新增旅游质量和价值。

第11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答:由国家领土位臵、大小、形状等决定的领土空间要素是国家权力稳定的目标。

(1)地理位臵对国家权力的影响

由海陆、山河分布决定的自然地理位臵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交通地理位臵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臵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

(2)领土面积对国家权力的影响

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影响要素,如人口和自然资源的规模等。

2.叙述政治与政治地理的主要内容。

答:政治与政治地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有:

(1)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如选举、领土争端、外交关系。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的社会文化现象,如支配权、占有权、管路权。政治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如国际地位不稳定、军事力量的变化、领土的变更。

(2)政治地理单元

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具有排他意义的空间实体、归属某一政治组织、政治组织对政治地理单元有支配权(主权与统治权)。

①一是国家级的,即具有确定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

②二是国际级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③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

(3)政治地理结构

①政治空间结构

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臵、形状和界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政治空间结构是政治地理单元相对稳定的基础条件。

②政治实力结构

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相对活跃的要素)

(4)政治地理过程

①政治扩散

政治事件的扩散方式有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

②政治整合

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过程,或由于某种强制力而组成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

③政治分离

主要方式有帝国的崩溃、殖民体系的瓦解、国家的政治分裂。

④主权的变化

主权指某一政治组织及其全体公民对某一政治地理单元的支配权,常因领土变化、民族独立而变化。

3.对国家权利的要素与实力进行分析。

答:(1)国家权利要素

①领土空间

a. 地理位臵

自然地理位臵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交通地理位臵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臵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

b. 领土面积

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影响要素。 ②自然资源

是相对稳定的国家权力因素,一国能掌握和控制的资源数量,成为衡量其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③人口规模

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着一国在世界的权力地位。人口规模与人口素质、资源数量、经济技术水平及政府能力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对国家权力的作用。

④经济水平

国家权力最重要组成要素,是国家权力的标志。经济水平是一国建设现代化国防及进行现代化战争的根本保证。战争对武器装备的消耗和对社会财富的破坏,决定了胜利往往属于最后仍有财源的一方。

⑤军事力量

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强制性的。

⑥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国家实力其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使其成为国家实力发展的驱动器,科学技术是国家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⑦国民士气

最不稳定、最难以捉摸,国民士气的权力意义表现在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为政府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无形因素,以“全民皆兵”或军队士气的形式决定着武装力量作战的效能。

③政府的质量

是构成国家权力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主要包括政治性质,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政府的机构和效能,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几个方面。

(2)国家实力分析

①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Pp= (C+E+M) * (S+W)

式中: Pp表示被确认的国力。C表示基本实力,包括人口和领土。E 表示经济能力。

M表示军事能力,等于战略力量加常规军事力量。S表示战略意图。W表示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由5个主要要素构成了一国的国力,并通过对个要素评分的方式使其定量化。

②“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

4. 结合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分析世界和中国的地缘政治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国家安全战略。

答:(1)中国应处理好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对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有重大影响。

(2)中国应继续推进睦邻友好战略,立足东亚。中国处于东亚的中心,东亚是中国的安全屏障,正所谓“唇亡齿寒”,中国应立足东亚。

(3)中国应继续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第三世界的一员,中国应与第三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事业中相互学习、相互支持。

(4)中国应经济参与国际事务,推行多边外交战略。争取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性、区域性组织中开展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大国的国际形象,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12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1. 解释环境知觉、行为空间、地理物象。

答(1)环境知觉

环境知觉是指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过程,反映地理环境的总体属性以及个别属性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各种环境感觉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的产物。

(2)行为空间

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们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3)地理物象

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地理物象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它是通过稳定性思维而形成的。

2. 分析人类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规律性。

答:从总体上看空间行为呈距离递减的规律性。

(1)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①哈格斯坦德(瑞典)的时空棱柱体模式,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通常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空间主要由居住地、工作地、交通手段和活动时间决定。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就要受制于居住地点与行程速度两方面的因素。

②棱柱体规模的大小反映个人生活、工作环境的状况,以及个人爱好、态度等多种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a. 能力限制因素

如个人身体状况,交通网络,用车机会等因素,限制着个人活动能力的发挥。

b. 共辄限制因素

指一些人与其他人对同一时间、地点的需要,如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学生在同时、同地才能进行。

c. 权威限制因素

如一些活动时间、地点,很大程度上是按领导的意愿来安排的。

(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①行为特征

购物行为从行为方式上可分为四种类型:马歇尔型一一理智型、巴甫洛夫型一一刺激反映型、弗洛伊德型——情绪型、维布雷宁型——从众与名望。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和性格不同,消费行为方式也有差异,从而造成购物行为空间的差异。

②商业环境

商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能否形成固定的购物行为空间取决于能否满足消费者购物的需求。一般消费者购物总是倾向于出行高级商业中心和距自己住宅最近的商业中心,购买价格高的耐用消费品选择高级商业中心、购买日用消费品选择距住宅最近

的商业中心。

③居住地环境

居住地的远近与交通便利程度影响购物行为。居住地环境条件包括居住地的位臵条件、交通条件、自然条件。在购物行为决策上消费者优先考虑在通勤地和沿交通线购物。优越的交通条件可使消费行为空间扩大,购物行为决策面拓宽。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条件对消费者购物行为空间影响最大。

④社会环境

不同的家庭阶段性、社会阶层、经济收入状况、职业、年龄层次、审美观念影响购物行为。消费者周围的社会群体、社会文化背景对其消费行为空间也有影响,社会群体的影响常会导致消费者行为表现为维布雷宁型。

(3)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

交际活动也是人类活动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专职交际人员的交际活动只能在业余进行。普通的交际活动次数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亲属之间的交往则受距离的限制较少。时间较长、距离较远的交际活动大多又与旅游活动有关。

3. 举例说明人类迁移活动的距离偏移和方向偏移。

答:(1)迁移的距离偏移

人类的迁移行为具有距离偏移的规律性。美国的约翰〃劳维研究过意大利与南斯拉夫邻近地区的迁移情况,并绘制出不同迁移类型的分布和距离的关系曲线图表明迁移的空间行为,具有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的规律,即迁移空间行为的距离偏移。

(2)迁移的方向偏移

迁移活动也表现出方向偏移的规律性。迁移行为受迁移地点、迁移机会与环境效应等影响,迁移活动在某些方向可能比其他方向移动得更远,从而产生迁移空间行为的方向偏移。一般情况下,不同城镇之间的迁移有等级之分。大部分迁移流发生于大城市之间,或中小城镇移民流向大城市。

4.应用行为矩阵模型和报偿矩阵模型,分析一个具体的人文地理学问题。

(1)行为矩阵模式

①概况

普雷德详细研究了行为因素对

工业区位的影响,发展了美国史密

斯空间成本曲线和获利边际理论,

认为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佳区位

上,这与企业家个人掌握信息的数

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关。

③ 内容

5. 简要评述消费者行为空间模型。

答(1)消费行为空间引力模型

综合研究消费行为与商店区位、分布模式的变化及其影响。赖利提出零售引力法则,康维斯改进为断裂点理论。基本思想是商店对消费者的引力与其规模成正比,与商业中心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

研究了消费者行为的个性性质和动机。没有考虑特定的行业、商业中心,

是一种消费者

的区位选择的一般性模型。

(3)消费行为空间信息模型

弥补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个人的行为活动,不能完全说明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行为空间。

(4)消费行为空间学习模型

购物是循环行为,随学习和认知而变化,前期购物行为的满意程度将影响后期购物行为,从而影响消费行为空间变化。在购物的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中,涉及四个重要因子:商业空间的性质、个人行为的性质、在商业空间内个人对因素评价的变化、个人行为的随机波动。以社会心理生理等需求能引起刺激力的思想为基础,该剌激力通过从消费者心理图谱中的商业街或商店中逃出一个愿意光顾的商店而得到满足,对商业街或商店的确定和不确定的期望引起反馈从而影响消费行为空间。

(5)消费行为空间综合模型

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预测某商业中心销售额的增长情况,预测其他竞争对手销售额的减少情况,预测在其他商业中心附近建立新的商业设施犀所产生的影响。

第13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1.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方面:

(1)土地资源退化人为造成的土地退化主要由于过渡放牧、森林砍伐、不适当的农业利用造成的。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坡耕地土壤具有低产性状,肥力下降。人类农业活动的加强和过度的垦殖使可耕地土壤侵蚀问题日趋严重。土地荒漠化改变了陆地表面的物理特征,破坏了地表辐射平衡,诱发气候和环境变化。

(2)水资源短缺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导致水资源短缺。“淡水贵如油”现象从中东沙漠和干旱的非洲大陆扩展至欧洲、拉丁美洲、亚洲。大量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为解决淡水不足,采取的限量供水、提高水价使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局部地区的淡水资源紧张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引起地区冲突。

(3)生物资源破坏严重人口爆炸、工业污染、滥垦滥伐、过渡放牧、工矿城镇发展以及气候变化、水土流失、病虫害等因素对动植物环境的极大破坏。世界森林的不断减少直接导致生物品种多样化的消失和物种的灭绝。

(4)矿产资源消耗剧增世界工业化速度的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加速进行。含碳矿物燃料的使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导致酸雨。

2.人口迅速增长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人口迅速增长导致环境问题主要有

(1)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汽车的普及使排放的烟尘和有毒气体猛增。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有较大幅度增加,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略降但总量未减。发达国家由于南北能源结构和消费方式不同故城市上空臭氧含量低。拉丁美洲由于工业废料增多等因素使其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酸雨现象的普遍。

(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工业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增多,对森林的破坏使其对碳循环的制约作用减弱,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一日间降落倾盆大雨的天气现象在取代每年降雨量持续地增多的气候模式。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方面尽量节约或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量,提高燃烧热效率,大力开发各种新能源改变能源结构。另一方面必须控制和制止乱砍滥伐森林,大力植树造林。

(3)臭氧层遭破坏臭氧层遭到破坏将会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双目失明的患者增加,使作为海洋生物食物链基础和二氧化碳吸收物的浮游生物大量减少,使许多粮食大量减产,加速聚合物的降解。保护臭氧层最有效方法是尽快停止生产使用氟氯炕短类化合物和甲基澳。

(4)水体污染加剧河湖污染来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降雨和冲刷将化肥、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冲入河流和各种水体,空气降尘。陆地水污染使生产生活用水遭到破坏和减少,危及水生生物损害人类健康。海洋污染方面,工业排污的重金属元素、各种塑料制品、开采石油和油轮的溢漏和排污、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近海排放以及海湾倾斜垃圾。

3.简述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

答: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它的提出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自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20世纪中叶,不少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实行经济赶超战略,结果多数国家不但没有实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目标,反而陷入了包括人口膨胀、资源减少、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的困境中。

4.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及其具体的含义。

答:(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的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

(2)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含义

①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

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权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②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

③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每个人都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权利。环境权利和环境保护是相对的,也是平等的和统一的。

④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可持续发展认为,目前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及时、坚决地改变传统发展模式,首先减少和消除不能使发展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⑤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树立一种全新的现代文化观念,用生态观点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崭新观念。

5.简述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的趋势。

答:(1)国家间的联合趋势一些国家为实现其在竞争中的优势,自愿组织起来,形成不同的国家集团。例如: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2)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一些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多与民族的构成、宗教信仰、历史等因素。例如①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②西亚的库尔德人问题,③印度尼西亚的东帝汶问题,④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⑤西班牙的巴斯克问题6.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

6. 在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人与地的焦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在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人与地的焦点表现在;

(1)单一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易发生矛盾

在单一民族的国家中,占绝对人口优势的民族很容易产生大民族主义,轻视与忽视少数民族,使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得不到应有的地位,或者由于历史的宿怨过深,使其产生一种分离或独立的倾向。

(2)跨国界的民族与土著民族的矛盾

跨国界的民族在其所居住的国家属少数民族,而其相邻国家的同一民族则不属于少数民族,是人口多、影响大、地位高的主体民族。当他们在其所居住的国家得不到良好的、应有的待遇时,往往易于产生从所在国分离出去,合并到相邻的同一民族国家去的愿望。

(3)在中等非民族国家或双民族国家中,居于第二位的民族对第一位民族的挑战与对峙。

(4)多民族国家缺乏占优势的主体民族所产生的重重矛盾导致的不稳定因素。

7. 简述文化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

答:(1)文化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①全球文化的形成:客观事实

随着人类日益彼此走近,各民族文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共同的问题和利益引起了诸多民族文化共同的关注和共鸣,资本主义的文化凭借其强势地位把自己的价值推向全球,成为某种全人类的普遍价值,即全球价值。

②西方文化后殖民扩张:主观战略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推行文化扩张,建构文化霸权,力图把非西方文化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

③消费文化盛行的国际趋势:实际进程

文化全球化的主线是消费文化全球盛行,与之相关的两个特征是文化的商品化和大众文化的勃兴。

(2)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原因:

①资本扩张:原动力

资本不断追逐利润的需要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以及各民族问相互往来、相互依赖的增强,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生产的世界性。

②后文化时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新发展

第一,把一切文化形式都当成了瞬间现象,以彻底的反叛冲击着“正常”行为的价值观和动机模式,宣扬“怎么都行”。

第二,后现代主义超越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人为界限,模糊评判文化艺术的标准,从而出现了复制的艺术、拼凑的艺术。

③信息技术发展:可能性与现实性

以互联网络为标志的全球信息革命,实质上是广泛的全球文化革命。网络冲破了一个个区域文化的壁垒,将各民族的本土文化贯通起来,使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8.简述文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和局限性。

答:(1)文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

①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内趋性的取向

各民族国家面临一个全盘西化、失去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危机,许多民族国家通过文化本土化的思潮寻求自我文化认同,这些文化本土化运动包含着希望摆脱强势的文化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儿带来的认同危机,以重新确立民族的精神支柱,这种民族文化认同的走向是内趋的。

②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外扬的趋向

在各自的文化母体中寻求先进文化建设的资源,一些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文化资源,以构建一种超越西方工商文明的新型文化。

③外来文化的包装与适应

文化本土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手段,而且是以经济竞争完成文化竞争的双赢途径。

(2 )文化本土化的局限性

①某些国家和地区单纯从本地利益出发只强调和维护本土文化,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短缺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漠视与侵略,而这一切反过来不仅构成了对本土化的威胁,且构成了对整个人类文明的破坏。本土化主要以民族国家的形式存在,而民族国家导致极权主义、世界处于风险状态、贫富分化的两极世界,对和谐生活构成了威胁。

②本土化运动可能隐藏着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本土化运动有可能以拒斥西方文化殖民和现代化弊端为由,进而否定现代化文明,走向文化封闭主义、保守主义,最后拒绝参入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趋势。

9.论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答:(1)经济发展对区域文化的作用

①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决定着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 ②区域经济结构、类型、性质影响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

(2)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①精神文化与经济发展

a. 区域文化观念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无。

b. 文化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会从多方面对经济产生影响。

c. 文化内核也会给区域经济结构带来影响。

②制度文化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依赖于市场对稀缺资源的有效配臵,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文化基础。

③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文化本身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区域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文化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改造过程,需要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观念的三个层面上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长期改造过程,要注意彼此之间的相互协调。

(2)文化积淀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文化创新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可利用部分。

(3)文化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一个民族或国家要保持强盛,文化创新就没有止境。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绪论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

(2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作用

①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②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答: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三大主题:

①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②区域研究的传统

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③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J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2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

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其分支学科主要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本书采用的是狭义的人文地理学概念和内容。

3. 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的原因

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以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用领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2)人文地理学社会特性的体现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停的运动中,比如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政区和疆域的变革、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和分布等,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反战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4 .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答: (1)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

①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古典地理学) (19 世纪中叶以前)

a. 概况

西方古代的人文地理学还不是独立的、单一的学科,而是与自然、政治、哲学等混杂在一起的笼统的科学知识,内容包罗万象,主要多为游记、地方志之类,以记述性的资料为主。

b. 代表人物与著作

第一,人文地理学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一一古希腊诗人荷马公元前9 世纪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第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有人文地理和人地关系的阐述。

第三,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

第四,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为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创立了因果原则等研究基本方法。

第五,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因果关系。他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②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 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a. 概况

由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描述发展为探究人地之间的因果关系,力求用一般原则去认识地理现象,寻求科学解释。

b. 主要流派

第一,德国流派

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二,法国流派

自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第三,英国流派

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第四,美国流派

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③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二战后至今)

a. 战后初期

以谢佛为代表的美国地理学界区域学派。60 年代,计量地理,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人文地理学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进人“新地理学”时代。

b. 70 年代早期

出现了行为地理学、人本主义地理学等学派。80 年代出现后现代主义、女性地理等。

(2)西方人文地理的研究趋向

①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a. 在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变地理环境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强化,给当代社会带来一系列全球性和地区性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应用系统论应运而生。

b. 在哲学方法论上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向

第一,科学哲学首先引入人文地理学,20 世纪50 年代末期兴起的计量革命。

第二,西方人文地理界受到人本主义、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

②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a. 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在人文地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b. 20 世纪70 年代,人文地理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被人们乘坐西方人文地理学的行为革命。

c. 现在地理学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③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a. 现代地理学的人文化倾向愈益明显,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为主体进行研究成为人地关系的主流,强调社会、文化等非物质因素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突出特点。

b. 人文地理应用方向的多样化。人文地理的几乎每一个领域,都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对人文地理学的需求呈现出愈加迫切的趋势。

c.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跨越自然与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与相邻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广泛而频繁。

5.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答:(1)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经历了一条曲折的发展过程,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人文地理学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经济地理学取代了人文地理学。1980 年以后人文地理学才得以恢复,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①1949~ 1979

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的阶段。该阶段的主要表现有:

a. 地理科学金盘学习苏联的理论与方法,把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两门独立的学科,对人文地理学则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

b. 在实践中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了贡献,出版了大量的区域经济地理著作和经济地理学理论成果,发展了经济地理学。

②1980~ 1990

人文地理学的复兴阶段。中国地理界重新评价人文地理学的地位和作用。1 979 年末中国地理学会在广州召开第四届全国大会,李旭旦先生首先提出复兴人文地理的口号。此后,在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等先生的推动下,在中国地理学会中成立了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工作。

③1990 年以来

人文地理学进入全面发展和提高阶段。分支学科迅速发展,薄弱的分艾学科有所发展,更多对中国实际问题的研究,使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更具国际性。

(2)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紧密联系中国社会实际情况,根据中国的国情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变革、开放、搞活的需要,研究新旧体制接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明显的地域行与综合性相结合的问题,把解决人文地理学的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既是社会对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持续动力。

6.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答: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能直接知道和参与社会实践。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

人文地理学探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规律,寻求人类适应、利用、改造地标系统环境的途径,为全球、国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人文地理学涵盖了广泛的研究主题,其理论与方法在众多的学科研究前沿得到重视和应用。

(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社会实践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知识的发展,科学知识的意义在于为实践服务。要把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社会经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解决社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人文地理学是为揭示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协调人地关系,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因此,普及人文地理学的理念和地理知识对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提高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 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答: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三类。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具有以下意义:

(1)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成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主题,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

(2)文化区是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人文地理学以文化为核心理论来统帅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的人文地理现象。

(3)文化区是由不同类型的文化为对象来分的。一个文化区具有一个特定的文化体系,包含许多文化综合形成的文化复合体,划分文化区并确定其界限,探讨当前和历史时期的文化区,研究文化区的演进过程及其内容,其范围可包括全世界,也可限于个别国家和地区,都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2. 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答:(1)文化扩散类型

文化扩散类型包括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①扩展扩散

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由于扩展扩散的传播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分为三种类型:

a.接触扩散(亦称传染扩散〉

接触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b. 等级扩散

等级扩散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c.剌激扩散

刺激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②迁移扩散

迁移扩散是指由于作为文化载体的人在空间上的移动使文化也发生空间上的变迁。

(2)文化扩散特征

① 扩展扩散的特点

空间上的连续性,并且其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例如,我国在公元105 年,东汉的蔡伦在民间生产的麻纸基础上,生产出更好的植物纤维纸。唐时,造纸方法传到了阿拉伯。到12 世纪时才由阿拉伯传到欧洲。即造纸术从中国传到西欧花了近千年时间。英国1830 年出现的铁路,不到一百年就传到中国。二战后出现的电视,不到半个世纪已在

中国城乡普及。

② 迁移扩散的特点

a. 具有该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易于保持该文化本身特点。迁移到远处,是该文化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例如,我国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随着华人移居世界各地,华人餐馆也传播到世界各地。这种饮食文化的技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不易为其他文化的人们掌握,其地道的技艺只能在中华饮食源地去寻找。所以尽管华人餐馆遍布世界各地,但技艺高的厨师则只能来自中国。这种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

b.某些边界对文化有屏障作用,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是不多的,比较多的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例如,曾处在白人统治下的南非政府就曾禁止接受外来电视节目,以防止政治上对其种族主义统治的影响。南非的边界就起着阻止对外来电视节目吸收的屏障作用。一般说来,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是不多的,比较多的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如加拿大政府要求在加拿大出版的外国杂志中,包括一定分量的加拿大题材。

c.某些文化现象,在一地的传播有速度快慢的波动和周期现象。例如一种流行的服装,在开始时,只有少数人接受,故开始时扩散较慢。到接受人群达到一定数量后,扩散速度就加快了,但是,当多数人接受后,再接受该时装的人群数量增长就变得缓慢或停滞不前,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时装就会衰落而被新出现的时装所取代。

3. 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答: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因为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剩余劳动时间故世界古文明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一一加速或延缓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例如,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著人的石器生活。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文化发展施加一定的影响。例如,汤恩比有关亚非地带人们在冰河结束后的5条出路。

(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不同地区具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同,因而各自的生产发展方向不同。例如,在生产发展早期阶段,人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由于地理环境的无数变化和等机构成不同,使各地形成不同的农业区域特征。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是人与自然环境做物质交换的方式差异的历史发展结果。例如,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的产生不同,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同。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改变着环境,创造出更为进步的文化,文化景观就是人类在一定自然环境中社会活动的结晶。

4. 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答:(1)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的原因

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影响到人文地理学的各个要素和方面。人地关系式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也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人地关系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曾出现许多不同的人地管,面对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调等日益严重的全球化问题,人类才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当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由此谋求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和谐的人地关系和谐论,逐步在全世界得到确认,并成为人文地理学理论的一大革新。

(2)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①环境决定论

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把人看做是环境的产物,居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

②可能论

它不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

③适应论

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④生态论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侧重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⑤环境感知论

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寻,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⑥文化决定论

在人地关系中,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5. 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答:各个不同学科学者参与了对于人地关系的研究,他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人地关系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对于人们更深刻了解人地关系提供了不同的思考方向,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提高,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也越来越客观真实,在指导实践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汤因比的“挑战与迎战”学说

汤因比研究的文明兴衰,实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成就及其兴衰,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他将客体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主体的人结合,并从其相互关系和彼此相互影响的力度来分析其挑战,为人地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韦伯介绍的是思想先变化,再改变生产与环境,是另一种人地关系,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的人地关系的精神作用进行分析有所启发。

(3)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人的生活方式不只是地理环境主宰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心理等许多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把对人类历史的研究与对人类生活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地理环境为基础了解

历史,在时间过程中研究人地关系。

6. 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答:(1)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含义

①文化区

文化区是指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即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

②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是指某种文化从一地区扩散到另一地区,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包括扩散、交流、传承等意,是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过程。

③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艾学科。

④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是指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⑤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又称人文景观,是指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2)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①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特征、文化扩散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生态是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整合是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是文化现象的综合体,它们是人文地理学的五大主题。

②只有了解文化的时间过程,才能深入认识文化区的空间特性,文化的空间现象的研究应与时间过程相结合。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要素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文化整合最先发生的是文化冲突,结果往往促进新文化的产生,文化整合的变化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地域之中。文化景观具有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

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 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定研究步骤和计划。

答: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指的是该学科研究中采用并遵循的基本过程。典型模式:选择课题一一制定研究计划一一资料收集和整理一一实地考察一一分析研究一一成果总结。

(1)确定研究课题

根据各大的研究基础、特长、己有条件和兴趣爱好等,考虑学科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选择符合科学性、创造性、需要与可行性等原则的课题。

(2)制定研究计划

研究课题确定后,紧接着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确定研究的目的、目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内容的框架等。

(3)收集、整理资料

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与研究项目有关的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以及经验事实、感性材料,甚至一些假说、设想和猜想等,都要尽力收集,尤其是与选题类似或接近的研究材料,注意吸收、借鉴、学习。

(4)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调查研究主要有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等方式,实地研究包括参与观察、直接观察和个案研究等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可以加深对间接资料的认识,获得生动的直观印象,同时可以弥补间接资料时效性的不足,取得更为准确的新材料。

(5)分析研究

分析研究是整个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包括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与结论等过程。课题分析需要重复收集资料一一分析研究一一再收集补充资料一一再研究的过程。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科学理论。

(6)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调查材料等研究资料和技术归档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在调查、总结结束之后,将全部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资料、数据、图表、文字、音像等各种形式的载体文件加以系统整理,填写科技档案说明书,注明密级,由调查的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送档案室保存或输入信息数据库。

2. 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答:主要的哲学方法有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和结构主义方法论。

(1)经验主义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各地区的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是重点,区域研究最为典型,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2)实证主义方法论

①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

②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的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某些一般性的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

③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

(3)人本主义方法论

加强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在历史地理学方面,人本主义地理学思考位于人类活动背后的动机。在文化地理学方面,重点是地方观念的研究,即人与地点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方面,研究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4)结构主义方法论

①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

②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3. 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答: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1)地理社会调查

访问法、资料收集法、抽样法、专家系统法。

(2)科技文献

①地理科技文献

按种类分为各种书刊、资料、数据、文物、图表、非资料类或非印刷品类;按加工程度与使用程度分为原始性文献、工具性文献、再造性文献。

②因特网信息资料库

a. 与人文地理有关的虚拟地理图书馆;

b. 相关综合性网上图书馆和论文数据库;

c. 遥感图像和地图信息数据库。

第4章人口、人神和民族

1. 查阅《中国统计年鉴》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图,并分析不同阶段的成因。 答:(1)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图如下:

(2)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口转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有突出特征的阶段:

①第一阶段(1949~1957年〉

a.概况

在不到10 年的时间里,人口死亡率从1949 年的20%,。下降到1957 年的10.80%,。。随着死亡率的迅速下降,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在不到10 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

b.特征

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出生率保持在高水平的情况下,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再生产出现了第一次增长高峰。

c.原因

第一,新中国成立之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带来了人口迅速增长。1950 ~ 1954 年,人口出生率在短期内有所提高,在37%。以上。此后有所下降,但都在30%,。以上。

第二,随着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各种危害人民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很快得到控制。在很短的时间内,人口死亡原因就由以传染病、寄生虫病为主,转为以心脏病、脑血管病、癌症为主,使得死亡率急剧降低。

②第二个阶段(1958~1998年〉

a .特征

这个阶段相继经历了一个人口发展非正常时期和两次增长高峰,突出特征是死亡率保持在低水平的情况下,出生率大幅度下降。

b.原因

第一,由于政策方针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1958~1961 年是中国人口发展非正常时期,人口再生产的自然演变过程被中断,死亡率异常上升,1960 年达到25 .43%,导致出现了人口负增长。

第二, 1960 年后,中国人口增长进入了第二次高峰期。1962~1965

年是对被打断人

口增长过程的补偿和恢复。

第三,从1966 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和计划生育政策在70 年代中期推行,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

第四, 1980 年以后,50 年代和60 年代两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相继进入婚育年龄,中国人口增长进入了第三次高峰期。除1 984 年外,1981~1990 年的出生率均在2 0%,。以上,而死亡率一直保持在7%,。以下,自然增长率在15%,。左右波动。不过,与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比较有显著降低的趋势。

第五, 90 年代之后,在死亡率保持低水平稳定的情况下,出生率不断下降,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到 1998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 70 年代初的 20%。,以上下降到 10%,。以下。

③第三个阶段(从1999 年开始〉

a.特征

中国人口再生产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人口数量长期保持着低水平增长的状态。

b.发展趋势

从趋势上看,由于人口逐步老龄化,人口死亡率将略有提高。大约在2030 年前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接近,人口数量达到高峰。2030 年之后,由于死亡率超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人口绝对数量开始下降。

2. 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

答: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的行为,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向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1)人口自然变动的成因

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人口增长过程随着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外部政治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2)人口机械变动的成因

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剌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

(3)人口变动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a.政治方面

为国家国土防御提供充足的战略人口,以便更好地管理边远地区。

b. 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c. 科学文化技术方面

为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③ 消极影响

给当地造成过大的人口压力并滋生很多问题;对迁出地意味着人才的流失。

3.根据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答:(1)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

我国人口分布一般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有由东南到西北方向随海拔高度的增加人口密度呈阶梯递减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还正在加强。

导致这种人口分布格局的原因如下:

①自然原因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②社会经济原因

a. 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

b. 近代以来,东部地区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东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良好的基础使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

c.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

(2)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中国人口分布不均衡,突出的特点是在土地载体上的分布东密西疏,人口在土地和经济载体上呈现逆向分布。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稳定的宏观格局是由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和经济空间组织的空间不均衡性决定的。目前,东部人口密集,但是人口承载状况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还有相当的人口承载潜力,但是上海的人口规模太大,不仅仅对土地的压力很大,己经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其经济承载能力;中部人口规模大,西部人口稀疏,但对这两个经济地带现有经济状况而言,人口规模仍然是过大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经济发展,从而舒缓人口对土地载体的压力。

4.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

答: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1)衣 服饰受各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影响,如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喜欢头戴皮帽、身穿棉衣或兽皮制作的长袍、长裙和足蹬皮靴;西北地区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男子喜欢穿对襟长衫,束腰带或皮带,常配小刀、打火右等随身物品,妇女则爱穿长裙,男女均戴精工制作的小帽,足登长筒靴子;西南和南方民族的服饰特点服饰的共同特点是,多数民族的男子喜欢穿对襟短上衣,着裤腿宽大的长裤,妇女多穿筒裙或长裙、百榴裙。

(2)食饮食文化的中西差异、国内的地区差异等等。例如:在主食上,我国的南米北面,这种饮食习惯与当地的气候是密切相关的。在副食上,主要是各种肉类与蔬菜。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以猪肉作为主要肉食,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则以牛肉作为主要肉食。

(3)住不同民居在建筑材料、建筑严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上的迥异的风格。如客家人的圆形土楼。

①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受地域限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例如,在我国四川西部藏族居

住地区,多用石头建造房子,这是因为该地属于山区,石材丰富。在黄土高原,气候于燥,森林稀少,到处都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很难找到石材,利用黄土的堆积层形成的特殊结构挖成窑洞,住在里面反而冬暖夏凉。云南的傣族,利用丰富的竹子资源,建成竹楼。

②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分为两种:

a. 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如客家人的圆形土楼。

b. 由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以一定的目的集合在一起的某种组合,如我国北方的四合院。

③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对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有明显影响。

第5章农业的起源相发展

1. 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探讨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答:(1)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

①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原始农业出现以后,人类从依靠大自然的食物资源为主,转向利用生物资源创造符合人类需求的食物资源,包括粮食作物、使用家禽、家禽、水果、蔬菜、奶与油,使人类的食物多样化,营养丰富,有利于人类的发展。在驯化的植物资源中有棉、麻,在驯化的动物资源中有毛和皮。为人类发展衣着提供了条件。服装的发展,使人类可以借衣服避免烈日照射和寒冷的袭击,特别是在防寒方面的作用,使人类的居住范围有所扩大。农业的出现使人口增长速度比过去大大加快,随着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人口的普遍增长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可能。人类为了发展农业以改善自身的生活,创造了一系列的发明,科技获得一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②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与原来长期进行的狗猎和采集活动有差异, 1守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迁移,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农业的发展使生产单位群体变小,促进了家庭的发展,农业要求的定居、集居状态促成了村落的出现。在此基础上,农业进一步发展,导致了文明的出现。

(2)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①埃及

a.尼罗河的影响因素

第一,水源主要来自上游热带雨林区(雨量大且均匀〉。

第二,第二水源地埃塞俄比亚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两季(雨季6 月~ 10 月〉,雨季降雨使大量腐殖质进入河里,每年的定期的洪水带来丰富营养的淤泥,有利小麦种植。

第三,平水期满足小麦在11 月播种,5 月收获,无水灾旦有充足灌溉水源。洪水期留下的富含营养的淤泥对小麦生长极为有利。

b.良好的对外防守环境

东有西奈荒漠,西有利比亚沙漠,北有大片河口沼泽,南有沙漠瀑布

c.便利的运输条件

河运发达,在尼罗河上,往北顺流而下,往南借北风逆流而上。

②巴比伦

巴比伦位于中东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属于肥沃的新月地区。两河水源来自土耳其高原。气候是冬季降雨的地中海型,河水冬季来自雨水,春季来自于高山冰雪的融化。河流两岸,秋种、初夏收获的小麦,生长期内有雨水促其苗,河水灌溉助其生长。在这种条件下,小麦的产量比较高。

③印度

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的西南季风的雨水补给。夏汛洪水给河流两岸带来富含营养的沉积物。该地的水温、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的种植与高产,这也是印度成

为文明古国的重要原因。

④中国

中国的文明起源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黄河的各支流上。黄土质地疏松、含矿物质多,有利于土地的开垦和作物种植。高温与雨季结合,十分适于作物生长。

2. 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1)农田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

①农田景观可以按照不同利用类型划分。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形式 农业景观类型与地理环境要素密切相关,根据当地的日照、降雨、河流分布、干旱或湿润、平原或山区等条件因地制宜。既能节省人力物力,又可以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农业产出。例如水热条件相对好的中国南方地区的农田景观多水田,而北方地区多旱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农业利用像是则是以牧业为主。不同地形条件也影响着农田的形式,山区多梯田,丘陵地块破碎,平原肝陌纵横。

②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以直接影响为主,有时候对农业的影响具有决定性。

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大都在亚热带和暖温带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和盆地。那里有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可以利用的河水、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日照等等是农业的自然基础。

③天气和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例如,今天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饮料和果品中的茶、咖啡、香蕉、桶子、荔枝等都是热带和副热带的植物,它们对寒冷与霜冻非常敏感。

(2 )农田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

为了使地块明显而固定,有的地方在边界上建立栅栏和国篱。在印度、中国、日本等国家,由于人多地少,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一般由田埂、浅沟、界石等作标志,而不用栅栏或国篱。但在土地广阔,每个农户经营的土地面积广,彼此居住比较分散的情况下,需要把地界明显标志出来。各式各样的栅栏和围篱今天仍在一些地方存在,成为独特的农业景观。

3. 对你所在城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论述影响农业布局的机制。 答:(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杜能学说阐释了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对性。

(2)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①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通过土地、土壤、地形地貌、光热气候等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地理格局。

②技术因素

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高会改变农业生产状况,从而影响农业地理分布。

③劳动力因素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素质影响农业分布。

④市场需求因素

农业生产发展及其分布状况的变化,明显地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市场需求常常可以改变

己经形成的农业分布状况。

⑤交通运输因素

交通是农业产前、产中与产后服务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使农产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极重要的手段。

⑥工业与城市因素

一些工业生产分布与农业生产分布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一般分布在农业地区。但工业分布也会对农业分布提出要求,或改变农业分布状况。

⑦农业政策因素

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与布局会起到干预或调整的作用。农业政策包括农业经济体制政策、农村产业政策、农产品贸易政策和税收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等,不同的农业政策会以不同的侧面对农业地理分布产生影响。

(3)实例略。

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1. 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

答:(1)工业的发展

①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 世纪中期。

a. 纺织工业

1733 年,凯伊发明飞梭(织布)。1765 年,晗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85 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以棉纺织业中纺和织的连锁反应使棉纺织业普及了机器生产,“珍妮纺纱机”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b. 动力方面

1702 年,纽卡门发明第一台用于煤矿抽水的原始蒸汽机。1769 年,瓦特发明单动式蒸汽机, 1784 年发明联动式蒸汽机。蒸汽机的优点:使厂房脱离地理条件的严格限制,蒸汽机提供的动力易于控制。蒸汽机用于纺织业,促进了其发展,纺织业的发展增加了对纺织机械的需求,刺激了钢铁业的发展。

c. 钢铁工业

1709 年,达比发明焦炭铁,其子发明水力鼓风机。1760 年,斯米顿改进鼓风技术。钢铁产量大幅增加。

d. 采煤工业

钢铁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采煤工业的兴起。煤炭在诸多领域取代了煤炭。煤炭运输导致对机械工业与运输工业的需求。

e. 运输业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英国掀起建设运河的高潮。陆路方面1750 年发现修硬质路面的办法,道路可全年通行。1812 年铁路机车采用有轮边车轮的办法。1821 年,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第一条铁路建成,后来逐渐掀起英国国内建设铁路的高潮。第一艘商用汽船由美国罗伯特〃富尔顿建造,1833 年,横越大西洋的航运开始使用汽船,海上帆船时代结束。

f. 机械工业

蒸汽机制造的不断革新,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7、化学工业:由纺织业最先带动,以化纤为原料的纺织厂选址常接近化工厂。8、食品工业:化工的发展又带动食品工业的发展,法国与1810 年发明沸水灭菌法,1839年又发明马口铁罐头保存食物。后来又有氯化钙、沸水灭菌。这些都都带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②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19 世纪中叶到20 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

a. 动力方面

发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

b. 运输业

汽车、飞机等的发明。通信产业:电力与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电报、电话、广播的相继发明。

c. 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新发展

转炉和平炉等新炼钢法的相继应用、合金钢的研制,石油燃料的提炼、人工合成化学制品的出现和应用。

(2)工业的扩散过程

①向欧洲大陆的扩散

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德国在国家统一后加快工业化步伐,一战前夕己经是欧洲大陆第一。19 世纪中期以后,工业革命才在荷兰、意大利、俄国、瑞典等主要国家开始。

②向北美的扩散

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1 但是,其发展速度快。

③向其他地区的扩散

直到19 世纪末与20 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2. 简述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情况。

答:(1)北美工业带

位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①主要工业区

a. 新英格兰区,最古老、中心是波士顿为美国东北的硅谷。

b 中大西洋工业区,中心是纽约,纽约是许多大公司总部所在地,也是巨大的销售市场,是金融、贸易、交通、旅游的中心。

③摩霍克河谷区,廉价电力促进炼铝业发展。

④匹兹堡一伊利湖南岸区,北美最古老的钢铁工业区。

⑤大湖西岸工业区,运输网络中心。

⑥圣劳伦斯河谷一安大略工业区,加拿大最重要的工业区,以汽车装配闻名。

⑦其他新兴工业区

a. 东南工业区

b. 海湾工业区(位于墨西哥湾北岸,以新奥尔良、休斯顿为中心〉

c. 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

d. 西海岸工业区(以洛杉矶和圣迭戈为中心〉

(2)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西欧〉

①英国工业区(英格兰的中部、北部以及苏格兰的南部,生产场所集中在西海岸现向东南沿海转移)

②莱茵-鲁尔工业区(鲁尔区,鹿特丹世界最大港口,煤铁资源丰富〉

④ 莱茵中部工业区(欧洲第二工业区,法兰克福是地理中心)

④意大利北部工业区(“热香蕉”地带)

(3)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

①中央工业区,俄罗斯首都及其附近地区〉。

②伏尔加工业区,位于伏尔加河、卡马河沿岸,廉价水电供应、丰富油气田)。

③乌克兰工业区(位于顿涅茨煤田区,以钢铁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

④乌拉尔工业区(世界上矿种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

⑤库兹涅茨克工业区(位于西伯利亚,铁矿煤田区,工业集中于新西伯利亚城〉。

(4)日本工业带

以出口导向,工业布局面向太平洋。

①京滨工业区,东京及东京湾地区,鹿岛是工业最集中区。

②阪神工业区,日本最大贸易港,大阪、神户。

③中京工业区,以名古屋港口为依托。

④北九州工业区,原是钢铁与军火工业基地,现为综合性工业区。

(5)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①拉美工业区,分布在巴西东南沿海、阿根廷东部、委内瑞拉西北部、墨西哥中部。 ②亚洲工业区(四小龙、中国大陆、印度、西亚)。

③非洲工业区,包括埃及、尼日尼亚、肯尼亚、南非等国。

④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以来矿业为主。

3. 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

答:(1)工业发展的意义

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

②为国民经济各部分提供能源和原材料;

③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

④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2)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意义

①第三产业与工业

第三产业随着第二产业的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是为了生产活动的持续进行。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与第一二产业的空间格局有紧密联系。商业、商品交换等参与产品流通、分配、交换的各环节,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媒介,推动了第二产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产业部门都是为了保证第二产业生产和在生产活动持续进行而各自运转。

②第四产业与工业

第四产业,又称信息产业,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第五产业与工业

以精神文化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兴起是第三产业下游化的产物。

4.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答: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在诸因素中重点考虑限制性条件。

(1)自然条件

①地形条件

地形对工业的影响主要在于厂址的选择。工业生产活动是集中进行的,为了取得经济效益,需要维持一定的规模。为此,厂址的选择,较大面积平坦地形区利于安排生产活动。且

需要考虑对自然灾害防御。

②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工业的影响程度降低,因为可以用人工办法创造适合工业生产需要的室内环境,以弥补自然气候的不足。例如,棉纱厂需要车间的湿度

③水文条件

主要是供水排水问题,特别是排出的废水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2)资源条件

①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

使用这种原料的企业多选在原料产地,以减少原来斗运输费用,从而降低成本,利于产品获得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例如,日本企业临海型利于进口原材料

②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

利用这些原料生产的企业,区位选择多靠近销售市场。例如饮料厂,成品体积大于原料,运输中又易耗损,特别是空瓶装上液体物质后重量有很大增加,故就地销售产品所得到的效益,比将原料运往工厂所需的花费要多。

③消耗能量多的工业

当从原料到成品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时,企业为降低成本,不得不选择能源供应低廉且稳定的地方。例如炼铝厂,由于炼铝要消耗大量电力,大多选在水电站附近。因为这里供电量大,而且水电成本低,电力价格便宜。这类企业称为耗能工业。

④需新鲜原料的工业

加工蔬菜和水果的企业,其成品质量与原来斗的新鲜程度关系较大。这类原料易于腐烂,所以加工厂不但要求距原料生产地近,运输条件好,而且工厂还需要有保鲜设备。随着交通环境和技术条件的改善也会使区位条件变化。如牛奶加工由于冷藏技术的应用,可保存的周期变长,就日趋向市场方向布局。

(3)能源条件

①煤的分量重,运输不方便,受限制多,燃煤电厂区位选择需仔细考虑。

②石油、天然气用管道或专门的油轮运输方便,受限制较少。

③水能发电虽然成本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较大。

④核能发电所需燃料少,不受运输条件限制,从长远看成本低,但投资大,需大量冷却水,而且安全系数要求高。

(4)市场条件

①产品要保鲜的工业,如食品工业。

②对不生产主机只生产配件,或使用其他企业的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受主机厂与提供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所在地的限制,如钢铁联合企业。

③市场对港口城市的影响比较明显,如日本的临海型工业。

(5)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条件包括劳动力供应数量、平均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的技术状况等条件。当劳动力的素质较高,具有一定技术水平时,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反之,可发展劳动密集型

企业。

(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工业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酸雨、全球变暖。导致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等,降低了环境质量,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因此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环境条件的改善,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业发展条件。

(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沿海是跨区域协作的理想区位:北欧国家加入世贸后,工业布局向沿海转移

5.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与克里斯塔勒工业区位理论有什么异同?

答:韦伯工业区位理论认为在假定其他地形、气候、种族、技术、政治制度、政策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抽象地分析生产分配过程以推导出纯区位规则。克里斯泰勒提出了中心地理论,以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将地理学的地域性与综合性特点同区位论学说相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市场区位论。

(1)相同点

都涉及了工业区位理论的研究。

(2)不同点

①克氏的中心地理论以韦氏区位论的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韦氏从简单假设开始,假定一些相同的条件。

②克氏将地理学的地域性与综合性特点同区位论相结合,形成较完善的市场区位论。韦氏抽象分析生产分配过程以推导出纯区位规则。

③克氏理论对某些工业部门布局有指导意义。韦氏理论由于诸多缺陷,只对单个生产企业的区位布局做出分析。

6.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答: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程度逐步加深,各国都成为全球经济网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相互影响不容忽视。当前发达国家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旺与生产能力过剩,发展中国家则迫切需要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1)工业产品需求不旺

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工业发展的速度有所下降,主要远洋尹是消费水平高的发达国家对工业产品的需求不旺。这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有的甚至零增长或负增长,从而影响需求的增长。需求不旺无法剌激生产,从而影响工资总量的增长与消费水平的提高。技术的提高也会导致对工业产品的需求下降。

(2)工业生产能力过剩

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工业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获取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销售困难,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

(3)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市场有限,在产品销售中遭遇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发达国家组成强大经济集团,不仅可以促进集团内各国自身的繁荣,而且可以加强

与自身的竞争力。

(4)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①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增加出口商品的生产能扩大海外市场,赚取外汇,获得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但是,由于高新技术一般都被少数发达国家所掌控,因此,技术能力的极端不平衡导致财富更多地流向发达国家。

②以低价土地与劳力以及国内市场换取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和技术,发展中国家大量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建立起自己的工业。既需要时间,又要冒外资企业向他国转移的风险。

(2)发展趋势

当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升级,其表现为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生转移。三个产业的比重也在发生变化,即由一次产业为主,转为二次产业为主,进而转为三次产业为主。因此可以看到,在发达国家传统工业部门的地位降低,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经济支柱,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也把新兴产业作为发展趋势和重点。

①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呈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己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臵、生产到流通和消费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种经济发展态势、发展进程、发展趋势、称之为经济全球化。

②新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

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在这一经济中,创造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是体现在服务和制造业产品的创新思想和技术。

③世界产业结构面临大调整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率先开始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己波及世界各国,其特征是,在资本和技术仍是推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的同时,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发展迅速,服务业正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

1. 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

答: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如下:

(1)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技术进步的既发展了生产力,又解放了劳动力,区域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一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二必要前提。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技术进步对工业革命的发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近代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农业生产中技术进步机器的使用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使得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聚,城市化是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现代化工业向城市集聚的倾向仍在延续。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城市中第三产业的发达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现代化密切相关。制造业国际扩散的是服务业的国际扩散,全球金融网络的出现,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特点限制其转移。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人口、经济向城市集中。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人口政策的相对宽松必然会促进人口向城市移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比重逐渐提高;相反,城市对外来人口的限制必然会阻滞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收人水平低相关的非正常状态。

2. 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有哪些?试分析所在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

答:城市地域结构是由集聚力、离散力和摩擦力三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演化与技术的创新、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城市增长的集聚力、离散力与摩擦力三者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定时期城市的地域结构。

(1)集聚力

由两方面原因引起:

①提供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是交通方便、其次是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 ②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的心理的引导作用。

(2)离散力

由两方面原因引起:

①经济条件方面,原城市中心商业区因富有阶级转移,经济效益下降。原集聚力形成繁荣的中心带来的高成本负担等等导致城市分散化过程。

②社会条件方面。郊区声望提高,吸引力增强加速城市分散化过程。

(3)摩擦力

阻碍产业、家庭生产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

(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

集聚力、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点,也可相对于交通动脉(线),还可相对于一定的开发区域(面),而摩擦力的方向是阻止城市空间增长(或衰退)运动的方向。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力的作用此消彼长,占优势的力量决定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3. 分析村落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答:在乡村聚落的分类中最常见的是按形态分类。具体如下:

(1) 一般类型的乡村

①密集型农村聚落(不规则密集型村落)

村落格局大而紧凑,各户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毫无条理,村中道路弯弯曲曲,发展缺乏指导,大方块形团聚状。

②分散型农村聚落

地形条件不好的地方,如山区,相对集中,特殊出现独家村,形成排列松散的不规则村落。分布于特殊的生产地区,最典型是水稻种植区的村落,若干农家住在地势较高之处。西方殖民地区孤立的家庭农场。政府调整地块、合并土地使村落趋于分散。

③半集聚型农村聚落

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各家排列不太靠近、村落小。法国式村落(类似街道式村落),村落沿着一条交通线排列,每户彼此保持距离,相互不联结,长条式松散村落。

(2)活动型村落

出现在草原半干旱地区、牧区、少数山区。牧区房屋为帐篷式,可拆迁。少数以农、猎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山区,住房多为茅草棚,极易搭建。

(3)特殊类型的乡村

①美国单户型

非自然形成,单户构成一个聚落,出现分散型单户型聚落形态,有完善的设施。聚落出现社会基础是土地私有制。

②集体农场型

非自然形成,建立聚落时做了规划,各种设施齐全,俨然一个小集镇。

③经营性农场

非自然形成,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农场的经营性较强,居民的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4 .阐述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答:(1)城市体系的概念

在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相互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在体系内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即城市体系。

(2)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①等级规模法则

1913 年奥尔巴晗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人口规模居第二位的城市其人口为居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2,第三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次类推。这种人口规模规律,称为等级规模法则。

②首位城市法则

杰佛逊1939 年提出他观察到一些国家的首都比全国城市系统中重要城市大许多倍。认为一个国家在首位城市下存在众多中小城市系统。国家首都不一定都是首位城市,地区中心也可以成为首都城市,一国也可有两个首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法则作用明显。

5. 讨论逆城市化现象。

答:(1)逆城市化现象含义

逆城市化是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城市核心区失去繁华景象,出现城市衰退现象。人们对逆城市化的原因尚未有统一认识。

(2 )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

中心城市化发展到后期,往往带来城市核心区人口稠密、用地紧张、交通堵塞、失业率上升、环境污染、投资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由集聚规模经济转向规模不经济。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第8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1. 结合我国方言形成的过程分析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答:从我国方言形成的过程可以看出汉语的发展有南北的差异。北方方言相对的统一,南方方言相对的分散。南方方言虽相对的隔离、变化,却由于它与北方在政治上的统一,经济、文化上的紧密联系,语言上没有分化成独立语种。北方尽管受到少数民族的入侵,但由于汉族的人数众多,文化基础的深厚,并未在语言上发生根本变化。并且随着民族的杂居、混合而不断扩大其分布区,提高其在个民族中及汉语各方言中的共同语的地位。虽然,由于地域的辽阔,北方方言分化为次方言,但其差别较小维持了较高的互通性。

2. 结合“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分析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特点。

答:(1)印欧语系

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它包括了欧洲、美洲的大部分语言和亚洲的许多语言。主要包括两大最古典的语言——拉丁语和希腊语。根据亲缘关系与地域特征,分为8个主要语族,其中最重要的有:耳曼语族、罗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和印度-伊朗语族。

(2)汉藏语系

4个语族(汉语族、伺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9个语支,30种语言。南亚语系:云南高棉语系。阿尔泰语系:3个语支,19种语言。

(3)闪含语系(亚-非语系)

主要分布在地中海东岸和阿拉伯半岛。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及北非、西亚等地使用的一些语言。

(4)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土耳其-中亚-新疆-蒙古-西伯利亚。

(5)非洲语言

北部为亚非语系,主要为阿拉伯人影响区域,从撒哈拉沙漠以南到南非之间有三个语系。 尼日利亚-刚果语系:中部、中南部。科依桑语系:西南部,是非洲最古老的语言,布什曼语。尼罗-撒哈拉语系:位于闪含语系和非洲语系之间。

(6)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南岛语系)

印度洋西边的马达加斯加岛→太平洋东边的复活节岛。高山族语(我国台湾〉、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语等。

(7)其它语言

美洲印第安语言、爱斯基摩语、澳大利亚土著语。

(8)中国语言地理

5个语系、1 0个语族、1 9个语支、85种语言。

3. 讨论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答:(1)新来语言取代当地语言

英语扩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地,成为语言扩散取代等地语言最突出的例子。

(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清朝时,满族人入关,满族人与汉族杂居,他们逐渐放弃其语言而接受汉语。

(3)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这种通过移民的语言扩散,由于移民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语言上具有强制性,加上移民数量与当地居民相比太少,当地居民在思想情绪上对外来移民语言往往持对立态度,故外来语言难以扎根,随着移民返回,语言影响亦随之消失。

(4)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或为特殊语言岛

这种情况是由于新来的移民进入新的语言区定居后,既未扩大语言的影响,使当地人接受其语言,也未放弃自己的语言,接受当地的语言,仍然继续保持自己的语言。这样就在某一广大的语言区中,出现一种与当地语言截然不同的外语语言,呈特殊的岛状分布。

(5)新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如拉丁语与当地语言的结合发展成新的语言;英语的形成以及我国客家方言的形成。

(6)多语言国家的出现

由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种原因,语言扩散的结果出现了多语言国家。例如在加拿大,除魁北克省由法国人后裔占绝大多数而说法语外,其余多是说英语。

4.分析我国地名景观的类别,试对你所在地的地名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答:我国地名景观从意义上讲,可分为历史地名、变迁地名和意愿地名等不同类别

(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地名反映地点的相对位臵

我国古代就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说法。与此有关的地名有华阴、衡阳、沈阳、洛阳等。以自然地理实体为中心,取东南西北方位的地名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南、淮北、鸡东等。也有表示相邻位臵关系的,如以河流的不同流段为参考系,婆源、凌源、辽中、丹江口等。与地形有关的地名有鞍山、巫山、虎丘等。与水体有关的地名有黑龙江、兰溪、岳池等。

(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

在反映经济活动方面:反映商业、集市贸易特点的地名有茶店、牛市屯等。还有利用十二生肖来命名的地点如鼠街、牛场等,这些地名表示该地经济不发达,交通条件差,另外也反映过去用生肖表示日期,便于记忆集市日期。还有很多地名反映了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地位,如金沙江、铁岭等。在交通方面,反映水运的有天津、江津、通辽等。以店、铺、驿站为名的有驻马店、三十里铺等。

(3)反映历史方面

有许多地名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大兴县东南的凤河两岸的霍州营、长子营、河津营、潞城营、屯留营等。

(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

壮族地区称田为“那”,以“那”为地名。如广西:那陈、那琴;广东:那条、那霍;云南:那酒。

(5)在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

表示祥瑞或祈福意愿的地名很多,以陕西为例,就有长安、宝鸡、安康、靖边等。

第9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 以佛教的传播过程阐述影响宗教传播的因素。

答: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一般有移民、传饰和领土竞争。

(1)移民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表现在地面的宗教景观上,也反映在宗教信仰者的行为规范与宗教意识中,当某种宗教信仰者从一地迁向另一地,必然将他们的信仰带到新的地方。

(2)传抪

①交流和转教

a. 依靠这种形式扩展信仰范围的往往与两种宗教的联系程度有关,处于较低文明进程的团体往往向更高的

文明转化,最初是物质交流,随后信仰的交融变得更为重要。

b. 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婚姻也是宗教交流的一个重要因素。

c. 一种宗教可以通过宗教统治者的威望,而加大传播速度。

②有组织的传教

a. 概况

世界性宗教往往发展不同的机构,根据它们自己的组织形式来完成宗教使命,进行传教活动。

b. 表现

第一,基督教有一种高度组织化的传教活动,使基督教徒不断增加,基督教盛行地区也不断扩展。

第二,佛教的传教活动,由世俗社会引导支持,从印度扩展到国际范围。缺乏统一的组织,佛教的传教活动往往是僧侣的个人努力。

第三,伊斯兰教虽没有职业的传教士,但在伊斯兰教的传播中,阿拉伯商人与学者却起了重要作用,在他们前往各地,特别是东方的商业活动中,也将宗教信仰送达异国他乡。

(3)领土竞争

当宗教势力与政治势力合为一体时,往往会以领土扩张的形式,将宗教信仰带到新的领地。伊斯兰教创立后,一系列的宗教战争不但将伊斯兰教信仰带到各地,而且对亚、非等洲的历史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宗教主要传播形式包括战争、商业活动、组织传教机构等。

(4)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

①和平共处

表示两种观念的平等,并带有相互尊重。

②竞争

宗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每一种宗教都处于不稳定状态。种族宗教在与基督教接触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不稳定。

③排斥

宗教间的排斥是宗教间相互关系的最普遍形式。宗教之间的排斥可以表现为两种主要形式:

a. 宗教战争,通过征服和政治力量达到宗教范围扩展的目的。

b .宗教迫害,通过暴力手段维护宗教的权威。

2. 民族宗教主要有那些?分析它们对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目前世界民族宗教主要有:

(1)犹太教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摩西是犹太教的创始人,基本教义为严奉一神。信奉《圣经》经典化旧约。在犹太教中,负责执行教规、律法及主持宗教仪式者——拉比(老师);宗教活动中心——会堂。按教规,星期六为“安息日气该日不工作,不举火煮饭,专门敬拜上帝。在饮食方面,水中无鳞无翅的动物不吃,地上爬的不吃。

(2)印度教

是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信仰人数占印度人口的80%以上,是民族宗教中人口最多的宗教。印度教的主要教义仍沿袭婆罗门教的种性制度和因果轮回说。人们能按“法”生活,死后灵魂可以转生为高级种性,反之,则转为低级种性,现实不平等,是由前生注定而不能改变的。

(3)道教

是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以中国古代社会的鬼神崇拜为基础;以神仙可求论诱使人们用方术修持追求长生不死,登仙享乐为主体内容,带有浓厚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性质的宗教。起源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地位上升,清朝时期受到影响。

(4)儒教(孔教)

他提出信奉上天,祖先崇拜,又带有宗教的内容和性质,具有宗教意义,所以儒教是一种特殊的宗教。

(5)神道教

该宗教信仰多神,其中特别崇拜的是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并以它作为日本民族的祖神,把天皇作为太阳神的后裔在人间的代表。

3.结合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宗教在其产生、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与人文地理环境发生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世界上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没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作依托,宗教便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宗教在产生和发展传播的过程中,对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促进了人文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1)宗教的传播路径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很大

在扩散方向上,地理环境中的天然屏障如高山、沙漠、大海等对传播造成了阻碍,致使宗教的传播只能向交通通途方向发展,如山口、通航的河流等。古代发达的陆路、海上商业航路,都为宗教提供了一个传播途径。

(2)宗教扩散受地理文化因素的影响.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空间上有一元性,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势必要从文化发达地区传向不发达地区。宗教扩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 政治因素通过战争征服被占领地区后,通常会首先破坏当地的宗教信仰(如破坏宗

教祭祀建筑、捣毁神像等),并迫使当地居民改宗,西方16 世纪后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殖民统治时期的传教活动,也是带有一定政治目的的。

②文化因素文化上居统治或优势地位的国家及地区通常会有意无意的影响周边国家及

地区的宗教信仰。

(3)宗教的空间分布受其发源地和传播路线、播及范围的影响.

①宗教最初的产生、发源地,对宗教早期的地理分布范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今世界重要宗教的地理分布,也都大致覆盖其源起地区或在发源地周围地区进行扩散。例如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至今那里仍是该教的核心地区;佛教虽然在其诞生地己几尽灭亡,但其最大的势力区仍在印度附近的东北亚、东南亚诸国、诸地区。

② 宗教的传播时间、路径与传入地,影响着外来宗教在本土的分布。

③播及范围,即宗教文化的范围,甚至可以用宗教作为划分不同文化区的标准。

(4) 一些自然风景胜地经常成为宗教圣地的所在

世界各地大的如山川、河流都可能成为一个宗教的神圣场所。

①山川在宗教中形成的圣地居多

这与山川的地理特色一一高度有关,因为普遍认为神抵的居住地为人类不可及处,而山川曾是人类接近神抵的唯一自然途径,所以山川被赋予神圣性。

②河流、河岸、海岸等在某些宗教中具有格外重要的地位

印度教的至圣之地在恒河,就与印度教教义中洁净仪式的规定有关。

③与原始宗教阶段的万物神性有关

各种自然地景都被认为是神灵的化身,传承下来之后,因种种原因如政治斗争、经济发展等,某些地方神抵地位升高某些下降或消失,造成对部分地景的重点崇拜,渐而形成宗教圣地。

④人为因素形成的宗教圣地

一般是宗教的诞生地、重要传播地,宗教创始人、宗教领袖和教内重要人物的出生地、埋葬地、主要活动地等,自然地景中也有因传说及宗教典籍中的记载而成为圣地的。

(5)某些宗教戒律也带有一些受地理因素作用的痕迹.

一些宗教中饮食方面的禁忌,其原因之一是历史时期当地生活环境艰苦,迫于生存压力而不得不作出相应的规定,以保障种族的继续生存与延续,后被吸收到宗教戒律中,成为不同地区的所有信徒必须遵守的准则。

(6)宗教群体的形成与地缘关系紧密

同质地理区的人们容易形成共同的文化区,因此也易形成共同的宗教信仰区。

①从大的空间范围上来说

民族聚集区中同一民族的人们通常倾向于信仰同一种宗教,民族与宗教具有异常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由于政治或其他因素而使同一民族的人分奉不同宗教的,这往往成为地区冲突的导火线。

②从小的空间范围上来说

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宗教社区,会基于共同的宗教信仰、宗教生活及礼仪习俗而形成一个整体,且往往有一个宗教组织来进行整体的协调与控制,这种宗教社区,可能是正式的宗教教区,也可能是自发形成的。

4.结合主要宗教景观的类型和特点,讨论宗教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答:(1)宗教塑造的文化景观

①建筑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宗教文化景观,各类宗教建筑不但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建筑水平,

而且融各种艺术精品为一体,构成文化与艺术宝库。

②宗教景观不仅限于人类构造起来的物体,也会影响到动植物的聚散。许多宗教崇尚某种植物或动物,随之就出现某种动植物在一定宗教范围内的聚与散。

(2 )宗教对地理的间接影响

①大多数宗教观念都与繁衍、生死有重要关系,天主教不允许堕胎,在今天全世界人口爆炸的时代,对于推行限制人口增殖的措施就起着相当大的阻碍。

②宗教思想以多种形式限制社会和经济活动,进而影响地理环境。

③许多宗教设有专门的机构发展教育,提高文化水平,提供社会福利服务。

④一些宗教称战争为“圣战”,由于宗教信仰差异而引起的战争直接影响到政治地理的变迁。 ⑤一些宗教对妇女的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限制很多,剥夺了她们在社会上的作用。

(3)宗教景观的地域差异

宗教生态、社会行为和文化景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一个区域内由两个以上宗教体系垄断时,景观上的差异性表征就非常明显了。表现在建筑、动植物分布、服饰等方面,不同宗教景观相互交错分布。

第10章旅游地理

1.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有哪几种?分析旅游的区域特征。

答:(1)客源地与目的地相一致

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达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挪威等国。这些国家一直是全球国际旅游构成的主体,既是主要的客源国,又是主要的接待国。

(2)客源地与目的地相对应

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对位臵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形成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

(3)有的目的地的客源来自四面八方

如北京的游客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而有的客源地中,其目的地有相对分散,如北京的居民区北京家去度周末,去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度假。

2.讨论感知环境是否是旅游地的宣传促销的理论基础。

答:(1)环境感知论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人们通过研究人类的环境知觉和空间行为,可透彻地了解和检验人与地之间的关系。

(2)用人类的行为感知过程把人类与环境关联起来,克服了传统人地关系研究中只把人类活动加以理性化、概括化,且只注重人类活动和环境后果的倾向。

(3)人们还可通过人与环境间的知觉、认知、激励及行为和行为方式、行为原动力、决策与反馈等方面的研究,并融入心理因素,将地理学对行为的人的思考推向深层次领域,从而为人一地之间的协调或调控提供了又一支撑体系。它是环境决定论,适应论,可能论,生态论,文化决定论等重要人地理论体系的补充和完美。

3. 影响旅游决策的最大效益原则如何影响区域旅游开发?

答:(1)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是最大效益原则,即在资金和闲暇时间确定的条件下去追求最大的旅游效益。旅游效益的内涵主要包括旅游者的精神享受和精力恢复。

(2)最大效益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旅游时间比是指在一个完整的旅游芦程中,用于往返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时间与在目的地游玩所消耗的时问的比值。这一原则简而言之为旅速游缓。为了追求旅游时间比,人们在选定旅游地之后,往往选择最快捷的交通方式;在未选定旅游地时,往往选择距离最近的旅游地。

②最大的信息获取量或最高的满意度。

4.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答:(1)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旅游开发会对旅游目的地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产生影响。

①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旅游业以其特殊的产业性质,对多种经济部门、旅游者以及旅游开发商产生影响。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外汇收入,改善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

②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独立、冲突和共生的关系。旅游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推动力,也促进了人文资源的传承和推广。同时旅游的进程中,外来文化也会对当地的社会进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③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旅游业对旅游目的的社会带来影响的表现在价值观、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宗教、语言、健康等方面的变化。其中,旅游地的居民态度、旅游者的示范效应、社会道德、宗教、语言、健康对旅游业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

④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旅游是引起文化移植的一个方面,各种文化的碰撞引起文化的变更和交流。旅游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其成功受时间和空间交流、游客、文化的影响。

(2)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认识

①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不损坏现有和潜在的旅游资源,及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护已开发的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在环境、社会、经济三效合一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开发行为。

②旅游所具有的两重性决定了旅游业更应该考虑可持续发展。

a. 旅游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 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建设可持续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特别是在那些小岛屿和环境敏感地区,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脆弱的平衡关系。

③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建议

a. 发展生态旅游,建立人与自然关系多方面协调的旅游模式

生态旅游是一种基于自然的旅游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生态旅游通过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领域中的最佳选择〃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生态旅游在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民众进行生态环境教育、规范道德和行为等方面具有比其他旅游形式更突出的作用。

b. 宣传旅游地的区域文化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建立一条资源互补的旅游产业价值链。 旅游产品的规划要遵循地区特色为主、其他产业辅助发展的原则,为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可持续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可以在民族特色文化上新增旅游质量和价值。

第11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答:由国家领土位臵、大小、形状等决定的领土空间要素是国家权力稳定的目标。

(1)地理位臵对国家权力的影响

由海陆、山河分布决定的自然地理位臵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交通地理位臵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臵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

(2)领土面积对国家权力的影响

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影响要素,如人口和自然资源的规模等。

2.叙述政治与政治地理的主要内容。

答:政治与政治地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有:

(1)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如选举、领土争端、外交关系。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的社会文化现象,如支配权、占有权、管路权。政治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如国际地位不稳定、军事力量的变化、领土的变更。

(2)政治地理单元

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具有排他意义的空间实体、归属某一政治组织、政治组织对政治地理单元有支配权(主权与统治权)。

①一是国家级的,即具有确定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

②二是国际级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③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

(3)政治地理结构

①政治空间结构

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臵、形状和界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政治空间结构是政治地理单元相对稳定的基础条件。

②政治实力结构

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相对活跃的要素)

(4)政治地理过程

①政治扩散

政治事件的扩散方式有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

②政治整合

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过程,或由于某种强制力而组成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

③政治分离

主要方式有帝国的崩溃、殖民体系的瓦解、国家的政治分裂。

④主权的变化

主权指某一政治组织及其全体公民对某一政治地理单元的支配权,常因领土变化、民族独立而变化。

3.对国家权利的要素与实力进行分析。

答:(1)国家权利要素

①领土空间

a. 地理位臵

自然地理位臵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交通地理位臵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臵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

b. 领土面积

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影响要素。 ②自然资源

是相对稳定的国家权力因素,一国能掌握和控制的资源数量,成为衡量其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③人口规模

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着一国在世界的权力地位。人口规模与人口素质、资源数量、经济技术水平及政府能力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对国家权力的作用。

④经济水平

国家权力最重要组成要素,是国家权力的标志。经济水平是一国建设现代化国防及进行现代化战争的根本保证。战争对武器装备的消耗和对社会财富的破坏,决定了胜利往往属于最后仍有财源的一方。

⑤军事力量

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强制性的。

⑥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国家实力其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使其成为国家实力发展的驱动器,科学技术是国家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⑦国民士气

最不稳定、最难以捉摸,国民士气的权力意义表现在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为政府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无形因素,以“全民皆兵”或军队士气的形式决定着武装力量作战的效能。

③政府的质量

是构成国家权力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主要包括政治性质,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政府的机构和效能,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几个方面。

(2)国家实力分析

①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Pp= (C+E+M) * (S+W)

式中: Pp表示被确认的国力。C表示基本实力,包括人口和领土。E 表示经济能力。

M表示军事能力,等于战略力量加常规军事力量。S表示战略意图。W表示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由5个主要要素构成了一国的国力,并通过对个要素评分的方式使其定量化。

②“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

4. 结合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分析世界和中国的地缘政治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国家安全战略。

答:(1)中国应处理好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对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有重大影响。

(2)中国应继续推进睦邻友好战略,立足东亚。中国处于东亚的中心,东亚是中国的安全屏障,正所谓“唇亡齿寒”,中国应立足东亚。

(3)中国应继续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第三世界的一员,中国应与第三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事业中相互学习、相互支持。

(4)中国应经济参与国际事务,推行多边外交战略。争取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性、区域性组织中开展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大国的国际形象,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12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1. 解释环境知觉、行为空间、地理物象。

答(1)环境知觉

环境知觉是指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过程,反映地理环境的总体属性以及个别属性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各种环境感觉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的产物。

(2)行为空间

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们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3)地理物象

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地理物象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它是通过稳定性思维而形成的。

2. 分析人类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规律性。

答:从总体上看空间行为呈距离递减的规律性。

(1)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①哈格斯坦德(瑞典)的时空棱柱体模式,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通常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空间主要由居住地、工作地、交通手段和活动时间决定。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就要受制于居住地点与行程速度两方面的因素。

②棱柱体规模的大小反映个人生活、工作环境的状况,以及个人爱好、态度等多种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a. 能力限制因素

如个人身体状况,交通网络,用车机会等因素,限制着个人活动能力的发挥。

b. 共辄限制因素

指一些人与其他人对同一时间、地点的需要,如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学生在同时、同地才能进行。

c. 权威限制因素

如一些活动时间、地点,很大程度上是按领导的意愿来安排的。

(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①行为特征

购物行为从行为方式上可分为四种类型:马歇尔型一一理智型、巴甫洛夫型一一刺激反映型、弗洛伊德型——情绪型、维布雷宁型——从众与名望。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和性格不同,消费行为方式也有差异,从而造成购物行为空间的差异。

②商业环境

商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能否形成固定的购物行为空间取决于能否满足消费者购物的需求。一般消费者购物总是倾向于出行高级商业中心和距自己住宅最近的商业中心,购买价格高的耐用消费品选择高级商业中心、购买日用消费品选择距住宅最近

的商业中心。

③居住地环境

居住地的远近与交通便利程度影响购物行为。居住地环境条件包括居住地的位臵条件、交通条件、自然条件。在购物行为决策上消费者优先考虑在通勤地和沿交通线购物。优越的交通条件可使消费行为空间扩大,购物行为决策面拓宽。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条件对消费者购物行为空间影响最大。

④社会环境

不同的家庭阶段性、社会阶层、经济收入状况、职业、年龄层次、审美观念影响购物行为。消费者周围的社会群体、社会文化背景对其消费行为空间也有影响,社会群体的影响常会导致消费者行为表现为维布雷宁型。

(3)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

交际活动也是人类活动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专职交际人员的交际活动只能在业余进行。普通的交际活动次数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亲属之间的交往则受距离的限制较少。时间较长、距离较远的交际活动大多又与旅游活动有关。

3. 举例说明人类迁移活动的距离偏移和方向偏移。

答:(1)迁移的距离偏移

人类的迁移行为具有距离偏移的规律性。美国的约翰〃劳维研究过意大利与南斯拉夫邻近地区的迁移情况,并绘制出不同迁移类型的分布和距离的关系曲线图表明迁移的空间行为,具有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的规律,即迁移空间行为的距离偏移。

(2)迁移的方向偏移

迁移活动也表现出方向偏移的规律性。迁移行为受迁移地点、迁移机会与环境效应等影响,迁移活动在某些方向可能比其他方向移动得更远,从而产生迁移空间行为的方向偏移。一般情况下,不同城镇之间的迁移有等级之分。大部分迁移流发生于大城市之间,或中小城镇移民流向大城市。

4.应用行为矩阵模型和报偿矩阵模型,分析一个具体的人文地理学问题。

(1)行为矩阵模式

①概况

普雷德详细研究了行为因素对

工业区位的影响,发展了美国史密

斯空间成本曲线和获利边际理论,

认为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佳区位

上,这与企业家个人掌握信息的数

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关。

③ 内容

5. 简要评述消费者行为空间模型。

答(1)消费行为空间引力模型

综合研究消费行为与商店区位、分布模式的变化及其影响。赖利提出零售引力法则,康维斯改进为断裂点理论。基本思想是商店对消费者的引力与其规模成正比,与商业中心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

研究了消费者行为的个性性质和动机。没有考虑特定的行业、商业中心,

是一种消费者

的区位选择的一般性模型。

(3)消费行为空间信息模型

弥补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个人的行为活动,不能完全说明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行为空间。

(4)消费行为空间学习模型

购物是循环行为,随学习和认知而变化,前期购物行为的满意程度将影响后期购物行为,从而影响消费行为空间变化。在购物的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中,涉及四个重要因子:商业空间的性质、个人行为的性质、在商业空间内个人对因素评价的变化、个人行为的随机波动。以社会心理生理等需求能引起刺激力的思想为基础,该剌激力通过从消费者心理图谱中的商业街或商店中逃出一个愿意光顾的商店而得到满足,对商业街或商店的确定和不确定的期望引起反馈从而影响消费行为空间。

(5)消费行为空间综合模型

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预测某商业中心销售额的增长情况,预测其他竞争对手销售额的减少情况,预测在其他商业中心附近建立新的商业设施犀所产生的影响。

第13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1.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方面:

(1)土地资源退化人为造成的土地退化主要由于过渡放牧、森林砍伐、不适当的农业利用造成的。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坡耕地土壤具有低产性状,肥力下降。人类农业活动的加强和过度的垦殖使可耕地土壤侵蚀问题日趋严重。土地荒漠化改变了陆地表面的物理特征,破坏了地表辐射平衡,诱发气候和环境变化。

(2)水资源短缺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导致水资源短缺。“淡水贵如油”现象从中东沙漠和干旱的非洲大陆扩展至欧洲、拉丁美洲、亚洲。大量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为解决淡水不足,采取的限量供水、提高水价使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局部地区的淡水资源紧张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引起地区冲突。

(3)生物资源破坏严重人口爆炸、工业污染、滥垦滥伐、过渡放牧、工矿城镇发展以及气候变化、水土流失、病虫害等因素对动植物环境的极大破坏。世界森林的不断减少直接导致生物品种多样化的消失和物种的灭绝。

(4)矿产资源消耗剧增世界工业化速度的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加速进行。含碳矿物燃料的使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导致酸雨。

2.人口迅速增长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人口迅速增长导致环境问题主要有

(1)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汽车的普及使排放的烟尘和有毒气体猛增。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有较大幅度增加,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略降但总量未减。发达国家由于南北能源结构和消费方式不同故城市上空臭氧含量低。拉丁美洲由于工业废料增多等因素使其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酸雨现象的普遍。

(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工业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增多,对森林的破坏使其对碳循环的制约作用减弱,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一日间降落倾盆大雨的天气现象在取代每年降雨量持续地增多的气候模式。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方面尽量节约或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量,提高燃烧热效率,大力开发各种新能源改变能源结构。另一方面必须控制和制止乱砍滥伐森林,大力植树造林。

(3)臭氧层遭破坏臭氧层遭到破坏将会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双目失明的患者增加,使作为海洋生物食物链基础和二氧化碳吸收物的浮游生物大量减少,使许多粮食大量减产,加速聚合物的降解。保护臭氧层最有效方法是尽快停止生产使用氟氯炕短类化合物和甲基澳。

(4)水体污染加剧河湖污染来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降雨和冲刷将化肥、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冲入河流和各种水体,空气降尘。陆地水污染使生产生活用水遭到破坏和减少,危及水生生物损害人类健康。海洋污染方面,工业排污的重金属元素、各种塑料制品、开采石油和油轮的溢漏和排污、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近海排放以及海湾倾斜垃圾。

3.简述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

答: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它的提出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自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20世纪中叶,不少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实行经济赶超战略,结果多数国家不但没有实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目标,反而陷入了包括人口膨胀、资源减少、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的困境中。

4.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及其具体的含义。

答:(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的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

(2)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含义

①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

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权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②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

③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每个人都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权利。环境权利和环境保护是相对的,也是平等的和统一的。

④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可持续发展认为,目前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及时、坚决地改变传统发展模式,首先减少和消除不能使发展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⑤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树立一种全新的现代文化观念,用生态观点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崭新观念。

5.简述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的趋势。

答:(1)国家间的联合趋势一些国家为实现其在竞争中的优势,自愿组织起来,形成不同的国家集团。例如: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2)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一些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多与民族的构成、宗教信仰、历史等因素。例如①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②西亚的库尔德人问题,③印度尼西亚的东帝汶问题,④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⑤西班牙的巴斯克问题6.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

6. 在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人与地的焦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在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人与地的焦点表现在;

(1)单一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易发生矛盾

在单一民族的国家中,占绝对人口优势的民族很容易产生大民族主义,轻视与忽视少数民族,使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得不到应有的地位,或者由于历史的宿怨过深,使其产生一种分离或独立的倾向。

(2)跨国界的民族与土著民族的矛盾

跨国界的民族在其所居住的国家属少数民族,而其相邻国家的同一民族则不属于少数民族,是人口多、影响大、地位高的主体民族。当他们在其所居住的国家得不到良好的、应有的待遇时,往往易于产生从所在国分离出去,合并到相邻的同一民族国家去的愿望。

(3)在中等非民族国家或双民族国家中,居于第二位的民族对第一位民族的挑战与对峙。

(4)多民族国家缺乏占优势的主体民族所产生的重重矛盾导致的不稳定因素。

7. 简述文化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

答:(1)文化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①全球文化的形成:客观事实

随着人类日益彼此走近,各民族文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共同的问题和利益引起了诸多民族文化共同的关注和共鸣,资本主义的文化凭借其强势地位把自己的价值推向全球,成为某种全人类的普遍价值,即全球价值。

②西方文化后殖民扩张:主观战略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推行文化扩张,建构文化霸权,力图把非西方文化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

③消费文化盛行的国际趋势:实际进程

文化全球化的主线是消费文化全球盛行,与之相关的两个特征是文化的商品化和大众文化的勃兴。

(2)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原因:

①资本扩张:原动力

资本不断追逐利润的需要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以及各民族问相互往来、相互依赖的增强,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生产的世界性。

②后文化时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新发展

第一,把一切文化形式都当成了瞬间现象,以彻底的反叛冲击着“正常”行为的价值观和动机模式,宣扬“怎么都行”。

第二,后现代主义超越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人为界限,模糊评判文化艺术的标准,从而出现了复制的艺术、拼凑的艺术。

③信息技术发展:可能性与现实性

以互联网络为标志的全球信息革命,实质上是广泛的全球文化革命。网络冲破了一个个区域文化的壁垒,将各民族的本土文化贯通起来,使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8.简述文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和局限性。

答:(1)文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

①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内趋性的取向

各民族国家面临一个全盘西化、失去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危机,许多民族国家通过文化本土化的思潮寻求自我文化认同,这些文化本土化运动包含着希望摆脱强势的文化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儿带来的认同危机,以重新确立民族的精神支柱,这种民族文化认同的走向是内趋的。

②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外扬的趋向

在各自的文化母体中寻求先进文化建设的资源,一些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文化资源,以构建一种超越西方工商文明的新型文化。

③外来文化的包装与适应

文化本土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手段,而且是以经济竞争完成文化竞争的双赢途径。

(2 )文化本土化的局限性

①某些国家和地区单纯从本地利益出发只强调和维护本土文化,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短缺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漠视与侵略,而这一切反过来不仅构成了对本土化的威胁,且构成了对整个人类文明的破坏。本土化主要以民族国家的形式存在,而民族国家导致极权主义、世界处于风险状态、贫富分化的两极世界,对和谐生活构成了威胁。

②本土化运动可能隐藏着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本土化运动有可能以拒斥西方文化殖民和现代化弊端为由,进而否定现代化文明,走向文化封闭主义、保守主义,最后拒绝参入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趋势。

9.论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答:(1)经济发展对区域文化的作用

①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决定着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 ②区域经济结构、类型、性质影响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

(2)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①精神文化与经济发展

a. 区域文化观念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无。

b. 文化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会从多方面对经济产生影响。

c. 文化内核也会给区域经济结构带来影响。

②制度文化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依赖于市场对稀缺资源的有效配臵,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文化基础。

③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文化本身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区域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文化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改造过程,需要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观念的三个层面上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长期改造过程,要注意彼此之间的相互协调。

(2)文化积淀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文化创新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可利用部分。

(3)文化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一个民族或国家要保持强盛,文化创新就没有止境。


相关内容

  • 2015年英语类3D电子书(题库)
  • 2015年英语类3D电子书(题库)共428种 英语类考试 大学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四级               1.[圣才视频]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解析班(网授)[免费下载] 8.[3D题库]2015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 ...

  • 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温馨提示:点击蓝色字体查看原文 ◇ 资料构成 本专业课考试科目的全套资料主要包括: 1.历年真题 本全套资料提供浙江大学822地理信息系统1998-2000,2003,2004,2010考研真题.最新真题由于官方未公布而无法取得,我们正在通过各方面途径收集,如有会第一时间补发给学员. ·浙江大学20 ...

  •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详解
  • 第四章 化学动力学 习 题 1.以氨的分解反应2NH3==== N2+3H2为例,导出反应进度的增加速率d? /dt与dn(NH3)/dt, dn(N2)/dt, dn(H2)/dt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何者用于反应速率时与选 择哪种物质为准无关. 解:?=(nNH3-nNH3,0)/(-2)=(N ...

  • 2013中山大学地理学人文地理方向考研经验分享
  • 报考中大的金融硕士即可以选择岭南学院也可以选择管理学院,两个项目的学费都是7万/2年.而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和学院网站可以找到往年考录情况.历年真题.岭南/管理金融硕士项目说明等. 岭南/管理学院的金融硕士项目初试是统一命题,科目为101政治,204英语二,303数学三,431金融学综合.岭南的金 ...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15-20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Lesson 16 1. a根据课文3-4行 Traffic police are sometimes very polite.只有a. occasionallyvery polite 同这句话意思接近,所以选a. 2. a根据课文第4-5行During a holi ...

  • 大学课后习题答案
  • [大学四年100万份资料大集合] http://www.3ch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83&fromuid=582866 新视野大学英语课后习题答案1-4册全集 http://www.3che.com/forum.php?mod=vi ...

  •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8章 消费理论)
  •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 第四篇 宏观经济学模型的扩展 第八章 消费理论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 ...

  •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5章 投 资)
  •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 第5章 投 资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 ...

  • 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习题含详解
  •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学习目标] 1.掌握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理解公式使用的条件,会用公式计算和证明. 2.运用类比的办法,从二维空间过度到三维空间的过程,会用公式计算 [学习过程] 一.预习内容 1.如何确定一个点在一条直线上的位置? . 2. 如何确定一个点在一个平面内的位置? . 3. 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