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万氏家谱序言

http://www.gscn.com.cn  时间:2010-07-20 11:12:33  来源:中国甘肃网网络信息整理  进入论坛>>

国家有史,述朝代、记政事;地方有史,明沿革,载土风;家族有谱,考世系,识宗支。此三者构成一完整体系,为华夏历史三大组成部分,记述中华民族繁衍生长之历程。史、志、谱或互相印证,或补缺钩沉,相得益彰,流传千古,实为我国传统文化一大特色也。

我国民族素重血缘、亲缘、乡缘之关系,历时既久,形成强烈之宗族观念,乡土观念,进而溶合为国家观念,此我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凝聚力,历五千年经久不衰之奥秘所在也。谱牒者,详生没,记葬处,别亲疏,睦宗族。自宋代以来,儒家认为先祖的嘉言懿行不宜听其湮没,家族世系不可以无考,亲族齿序不可以无稽。于是,士庶之家俱各修谱树牒。特别是文宗巨擘欧阳修、苏东坡诸公所创谱例,更趋系统化、科学化、人文化,至今为后人循蹈延袭。近年来,国泰民安,氏族文化研究盛行一时,建谱续牒者比比皆是。余曾浏览定(西)靖(远)会(宁)诸家新老谱牒百余本籍,然大多或掇拾高门,强为联络;或实出一本,不屑纪叙;或借重于名公巨卿之撰序;或假托隐逸文人之笔墨,大失谱谊,均难启后。且多仅记世系神主,史料支离,无传世价值。谱牒者,家之序也,有如参天巨树,论其树冠枝叶如何繁茂而其主干为一;亦如黄河发自青海,东流入海,毋论其沿途注入百千支流而主流仅一条耳。倘或谱牒不叙,不惟祖功宗德无由以彰,窃恐后之子孙支繁派广,世远年湮,而视亲支为途人,以近族为陌路者矣。谱牒作为家族之史料,对于研究家族史,乃至整个社会史,都是宝贵的原始资料,因而也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族人岂有不重之理乎!

余等曾与父辈多次切磋,推敲谱例,研讨体裁,确定吾族谱牒为八卷分叙式,即卷一序言概述,卷二家训族约,卷三大事年表,卷四世系图考,卷五坟冢图录,卷六人物简介,卷七艺文传说,卷八附录杂缀。各部分既独成体系,明其一端,又相互印证,合而为一。余不敢假托以失真,亦不敢借重以矜美,谨以祖宗实迹纂辑成册,以昭伦序,以传后世而已。

这次修谱的宗旨是:寻根追源,厚古详今,谨慎考证,大胆推理。以存史、鉴古、启后为目的,进而达到增进团结,激发爱国,继承和发扬吾族光荣传统,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这次修谱的特色有五:一、新谱作为家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册,不带神秘色彩,不做祭祀工具,谨使子孙后代了解先世。二、祖、父现代接受新学,提倡男女平等,故将吾族有史可考之女性均列入世系录,有建树者均上外亲传介。三、鉴于家族成员多供职于国家机关,散居于各地,故新谱印刷每户一本,以便了解家族渊源,共享先人之荫泽。四、鉴于个人无法抗拒大型灾难,为免使谱牒失传,故将新谱分送省、市、县档案馆、图书馆、文史馆等部门收藏传世。五、新谱并送湖北武汉,四川万县,甘肃庄浪、通渭等地先祖曾经驻足过地方的万姓家族备藏,以互通历代流向动态。

原《陇右万氏统谱》,据传修于明代万历年间,后有一本姓白而赐姓万者,不慎将谱焚于清初。迨后,以里公三子分房纂修,大房、二房之谱成于清代顺治年间,三房之谱成于清代道光年间。吾族本支为里公长子时显公之后也。清朝末年,宝成公续牒增谱,以记述会邑郭城之支派,惜毁于民国之兵燹。这次修谱,惟以得之先辈遗言,并借鉴庄浪老谱,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以史实为准绳,综述始末,幸宝成公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乡试中举时填写的家族齿序录载于会试朱卷,今藏于会宁县图书馆,自宝成公以上五代祖考名讳尚存,齿序井然,给此次修谱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据,此乃不幸中之大幸也。

此次修谱,始于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春二月,为年届耋寿继臣公之倡导,天道不假,公竟于同年四月仙游,掌握有家族大量史料的绍华公亦过早辞世,实为修谱一大憾事也。余等整理父辈遗稿,翻检方志文献,并赴庄浪、平凉、通渭、陇西、定西、靖远及会宁各地,查阅老谱旧牒,搜集口碑史料,栉风沐雨,奔波颠簸,实属不易耳。今之修谱,虽发贤公之前已无从详考,其后犹可记叙,姑就所知所闻,详祖宗爵讳,记子孙行名,叙纂大略,以冀录刊。但余等德薄识浅,狂瞽之见,在所难免,惟望合族兄弟子侄及后世子孙共同斟酌焉

http://www.gscn.com.cn  时间:2010-07-20 11:12:33  来源:中国甘肃网网络信息整理  进入论坛>>

国家有史,述朝代、记政事;地方有史,明沿革,载土风;家族有谱,考世系,识宗支。此三者构成一完整体系,为华夏历史三大组成部分,记述中华民族繁衍生长之历程。史、志、谱或互相印证,或补缺钩沉,相得益彰,流传千古,实为我国传统文化一大特色也。

我国民族素重血缘、亲缘、乡缘之关系,历时既久,形成强烈之宗族观念,乡土观念,进而溶合为国家观念,此我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凝聚力,历五千年经久不衰之奥秘所在也。谱牒者,详生没,记葬处,别亲疏,睦宗族。自宋代以来,儒家认为先祖的嘉言懿行不宜听其湮没,家族世系不可以无考,亲族齿序不可以无稽。于是,士庶之家俱各修谱树牒。特别是文宗巨擘欧阳修、苏东坡诸公所创谱例,更趋系统化、科学化、人文化,至今为后人循蹈延袭。近年来,国泰民安,氏族文化研究盛行一时,建谱续牒者比比皆是。余曾浏览定(西)靖(远)会(宁)诸家新老谱牒百余本籍,然大多或掇拾高门,强为联络;或实出一本,不屑纪叙;或借重于名公巨卿之撰序;或假托隐逸文人之笔墨,大失谱谊,均难启后。且多仅记世系神主,史料支离,无传世价值。谱牒者,家之序也,有如参天巨树,论其树冠枝叶如何繁茂而其主干为一;亦如黄河发自青海,东流入海,毋论其沿途注入百千支流而主流仅一条耳。倘或谱牒不叙,不惟祖功宗德无由以彰,窃恐后之子孙支繁派广,世远年湮,而视亲支为途人,以近族为陌路者矣。谱牒作为家族之史料,对于研究家族史,乃至整个社会史,都是宝贵的原始资料,因而也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族人岂有不重之理乎!

余等曾与父辈多次切磋,推敲谱例,研讨体裁,确定吾族谱牒为八卷分叙式,即卷一序言概述,卷二家训族约,卷三大事年表,卷四世系图考,卷五坟冢图录,卷六人物简介,卷七艺文传说,卷八附录杂缀。各部分既独成体系,明其一端,又相互印证,合而为一。余不敢假托以失真,亦不敢借重以矜美,谨以祖宗实迹纂辑成册,以昭伦序,以传后世而已。

这次修谱的宗旨是:寻根追源,厚古详今,谨慎考证,大胆推理。以存史、鉴古、启后为目的,进而达到增进团结,激发爱国,继承和发扬吾族光荣传统,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这次修谱的特色有五:一、新谱作为家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册,不带神秘色彩,不做祭祀工具,谨使子孙后代了解先世。二、祖、父现代接受新学,提倡男女平等,故将吾族有史可考之女性均列入世系录,有建树者均上外亲传介。三、鉴于家族成员多供职于国家机关,散居于各地,故新谱印刷每户一本,以便了解家族渊源,共享先人之荫泽。四、鉴于个人无法抗拒大型灾难,为免使谱牒失传,故将新谱分送省、市、县档案馆、图书馆、文史馆等部门收藏传世。五、新谱并送湖北武汉,四川万县,甘肃庄浪、通渭等地先祖曾经驻足过地方的万姓家族备藏,以互通历代流向动态。

原《陇右万氏统谱》,据传修于明代万历年间,后有一本姓白而赐姓万者,不慎将谱焚于清初。迨后,以里公三子分房纂修,大房、二房之谱成于清代顺治年间,三房之谱成于清代道光年间。吾族本支为里公长子时显公之后也。清朝末年,宝成公续牒增谱,以记述会邑郭城之支派,惜毁于民国之兵燹。这次修谱,惟以得之先辈遗言,并借鉴庄浪老谱,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以史实为准绳,综述始末,幸宝成公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乡试中举时填写的家族齿序录载于会试朱卷,今藏于会宁县图书馆,自宝成公以上五代祖考名讳尚存,齿序井然,给此次修谱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据,此乃不幸中之大幸也。

此次修谱,始于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春二月,为年届耋寿继臣公之倡导,天道不假,公竟于同年四月仙游,掌握有家族大量史料的绍华公亦过早辞世,实为修谱一大憾事也。余等整理父辈遗稿,翻检方志文献,并赴庄浪、平凉、通渭、陇西、定西、靖远及会宁各地,查阅老谱旧牒,搜集口碑史料,栉风沐雨,奔波颠簸,实属不易耳。今之修谱,虽发贤公之前已无从详考,其后犹可记叙,姑就所知所闻,详祖宗爵讳,记子孙行名,叙纂大略,以冀录刊。但余等德薄识浅,狂瞽之见,在所难免,惟望合族兄弟子侄及后世子孙共同斟酌焉


相关内容

  • 家谱的写法
  • 家谱的写法(原创) 今年我族准备新修家谱,我将要参与其中的一部分工作,为了做好工作,本人查阅了一部分史料,考究了几部比较完整的家谱,积累了一点书写家谱的小知识,现总结并共享出来,错误难免,以期抛砖引玉.共同进步! 家谱(或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 ...

  • 大东峪族谱序言
  • 大东峪村肖氏族谱序 家有族谱犹如国之有史,方之有志.家谱是乃一家族之历史,既可明世次,别亲疏,又可尊宗睦族,教育后人. 遗憾的是我大东峪村肖氏族谱已失修多年,既不知吾族来自何时,源于何处,也难分族人世次亲疏,若日延年远,则更有失一派相传之意. 崔氏家谱序言 家有族谱犹如国之有史,方之有志.家谱是一个 ...

  • 家谱序言,族谱序言
  • 家谱序言,族谱序言,原文 20分回答:2   浏览:7902   提问时间:2005-12-01 19:13 在网上能找到家谱或族谱的序言的原文吗?怎么找?找到的越多越好. 共0条评论... 相关资料: 中国家谱.族谱的起源 更多资料>> 最佳答案 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 ...

  • 新泰市李仙村曹氏家谱序言
  • (2009-06-27 16:30:05) 标签: 百家姓 曹平先 曹氏 曹氏家谱 曹姓 家谱 新泰曹氏 新泰曹姓 杂谈 分类: 新泰曹姓曹氏资料 .............李仙曹氏家谱序言............ 且谱者也,所以家族姓而使睦亦,所以分宗支而使之晰也,吾曹氏自明朝世居新邑城北胡家沟庄 ...

  • 郭氏家谱之诸城郭河套郭氏族谱序言之一
  • 郭氏家谱之 诸城郭河套郭氏族谱序言之一 族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对我们了解过去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对古代人物的研究具有权威价值,其次对人口研究也具史料价值,任何一部族谱都记录着族源和迁徙情况,这对于移民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再就是对封建时代的家族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基本资料.此外,族谱还为地方志.民俗学 ...

  • 牟平上庄于氏族谱序言
  • 于氏族谱序 于姓来自邘国.晋国.应国.韩国,为周武王之子的后代.其后人以国为姓,去邑(右耳)旁写作于字,在很多地方繁衍生息,逐渐增多. 东海斥山于姓也是其后代子孙,在此地生活大约有几百年了.宋金年间,于姓开始由斥山迁至乳山乡(隶属今海阳).即是于广公,传至第八代至于信公,于信公迁至今天<宁海志 ...

  • 大槐树移民的地理分布
  • 大槐移民的树地分理 作布者 : |源:来站本原 创 发|时布间:20709/2/2 1:534:4 |9 辑:ad编im | n点击次数94:9 1根据<明史.><明录>实<.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的知载记以及,者收集查阅笔家谱的碑.文.函资信和大槐料树祖园祭 ...

  • 中华民国五年版十八家王氏家谱序言解读
  • 三代以前 三代以前之名讳湮没无闻,可胜叹哉!余稍奉儒林之训,因起报本之念.谨以所知祖宗之名讳列于荐疏之内,以俟后人之有心者,集诸家谱,永垂世世,启我后嗣报本之孝思,不至遗忘祖宗之纲纪云尔. 四世孙子信氏印叙 释义: 上三代以上先祖的名讳已无法考证,不胜感叹,真是遗憾.我多少受过一点孔孟儒学的训教,知 ...

  • 王维[使至塞上]诗探析
  • 摘 要:王维<使至塞上>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但关于此诗学术界迄今仍存在诸多争议,令人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王维出塞路线的考察,证之以本诗中所涉及之地名景观,考定唐代自长安至凉州的北道即丝绸之路东段北道,是当时通河西的主要交通干道,王维出塞所走的正是此道而非如传统所说的南道.诗中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