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滥用论文--中药滥用

中药滥用

学号:3012012241 姓名:杨志 专业:临床本科

摘要: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或者是说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随之而来的养生之道大肆兴起。中药热也一度狂热起来。更多的人想用中药调养自己的身体,延年益寿,但是很多人却不如误区,对中药的使用不当,甚至滥用中药。不但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对自己的健康造成影响。本文主要从生活中大家对中药使用的几大误区进行阐述,并同时举例说明人们对常用的几种药的误用,分析滥用原因。

关键字:中药、误区、滥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个道理看似谁都懂,可生活中又常常被人们抛在脑后。如今,中药已经成为药物滥用的“重灾区”,甚至有相关专家发出“中药乱用堪比抗生素”的感叹。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我国2010年的药品不良反应中,中药的不良反应报告占了13.8%。是相当之大的数据。

中药也有副作用。百姓认为中药无副作用,这是导致中药滥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认为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但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岳凤先表示,“凡药物都有毒性,而这也正是其药用价值所在,很多人觉得中药是无毒副作用的,因而长期服用,这种做法很不可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指出,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

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

总的来说人们对中药的使用存在六大误区:

误区一:无病滥用

尤其是被人们当作补药长期来吃的中药,毒性也不可忽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主任药师王功立表示,中药虽然相对西药来说,副作用小一些,但绝非没有副作用,因此不能随便吃、随便补。而且,现在很多人在中药进补时存在许多误区,更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很多人误认为中药无毒,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即使没有任何病症,也习惯性地使用一些中药调理身体。其实,再好的中药,用多了也要出问题。曾经有给新生儿服用海马的习惯,认为有“壮奶”、减少婴幼儿期疾病的效果,故常有将海马煎水给出生3天后的新生儿服用者,但服用过量,可引起中毒,导致肾功能衰竭而致死亡。有人形容健康人体状态就像走得很准的钟表,没有必要人为地干预它的运行。所以,切不可做那些“无病吃药,花钱买病”的傻事。

误区二:补不对症

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身体出了问题,自己去药店买回中药进补,但其实这种自行买药进补的方法最容易导致补不对症。要想让中药发挥正确的作用,患者需去医院找正规的中医师诊治开方后,再去药店购药进补。

误区三:多多益善

有人说:“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其实,无论什么补药,终究还是药,长时间过多服用,必然会产生毒副作用。有的患者

急于追求疗效,自行超量服用,并延长服药周期,而导致药物活性强烈,超出机体的承受极限。如治外伤、妇科血证等的云南白药,过量服用可引起头晕眼花。一些含有朱砂、轻粉的中成药,长期服用易蓄积中毒,从而引起恶心、呕吐、发热、心悸甚至肝肾功能损害,持续服用朱砂安神丸可引起慢性汞中毒。习惯性便秘患者长期服用番泻叶,会产生依赖性。因此,使用中药的剂量和疗程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说明。

误区四:虚实不分

中医强调进补的原则是“虚则补之”。不是虚证患者是不能吃补药的。而虚症又分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和气血两虚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不分虚实诸症,乱用补药,只能越补越糟。

误区五:不分对象

同一种中药,并非适合所有人。患者的体重、性别、体质各不相同,对药物的反应往往因个体的差异而有极大的不同,年老或年幼、体弱以及有过敏体质者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适合张三的中药,不一定适合李四,李四要想中药进补,还得先找中医大夫号个脉诊治一番。

误区六:迷信色彩

老百姓患上了疑难杂症,久治不愈时,往往把希望转而寄托在偏方秘方上。但“偏方”、“验方”并没有经过国家药监局的认可和批准。一些患者为治疗疑难杂症,特别爱使用一些毒性药物,例如治疗皮肤病使用雄黄,治疗关节炎使用乌头,治疗肿瘤使用蟾酥等。很多患者

根本不知道“偏方”、“验方”中的药物组成,稀里糊涂地使用,难免招致祸害。

许多中制药被盲目的滥用,比如:

板蓝根,预防必备神器

其对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是否有效,目前专家并无定论。不过,在此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5个抗甲型H1N1流感药方中,并未见到板蓝根的身影。而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智指出,预防流感关键在于自身调理,如果吃药一定要对症,板蓝根药性苦寒,是清热解毒的药品,对于体质较强、爱上火的人群疗效较好,但如果患者本身属于虚寒体质,面色发黄且经常拉肚子,则不适合吃板蓝根。另外,人在健康状态下服用板蓝根过多,会伤及脾胃,反而容易引发其他疾病。如果体质偏虚寒的人,多喝板蓝根冲剂就会因其苦寒伤胃,会带来一系列胃肠道反应,以至于感冒没治好,反而引起胃痛、畏寒、食欲不振等症。尤其是小孩,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多服板蓝根,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随意充当“壮阳药”

说起六味地黄丸,很多人把它当成补肾壮阳的补药用来常年进补,一旦觉得有点腰酸背痛,就认为自己肾不好,有事没事就吃几瓶六味地黄丸补一补。中医主任医师尹志超指出,“六味地黄丸”并非人人适用。有些人把它当作补养药盲目服用,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尹志超表示,中医进补讲究“阴阳气血”,缺什么补什么,很多人往往觉得自己身体似乎有点亏,但具体是阴亏还是阳亏,血亏还是气亏,

却分不清楚。这个时候如果患者不清楚自身症状自行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引发其他疾病。而六味地黄丸只适合阴虚患者,并不适合气虚、阳虚的患者。肾阴不足的人,特别是中年人才适宜服用,通常伴有口干舌燥总想喝水,同时还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心烦、睡觉出汗、手足心热、脑空耳鸣等症状才行。如果是年轻人或者肝脾湿热、肺热的人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但会加重湿热,还会导致口舌生疮、小便发黄等现象,还可能越补身体越不适,甚至使原有病情加重。所以六味地黄丸在服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弄清是否对症,千万不能当成补品来随便吃,也不能过量吃。

牛黄解毒片 一上火就来几片

牛黄解毒片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祛火药,许多人只要一有牙疼、上火的症状就买来吃,一些爱美女性更是为它开发了新用途——利用其泄泻的作用来通便减肥。但滥用此药,解毒片也会变成“中毒片”。很多长期有便秘、痤疮的患者,为了泻火解毒,缓解症状,自行大量、长期地服用牛黄解毒片,结果却出现了皮疹、剧痒、发热、哮喘、胸闷、心悸、腹泻等不正常现象。其实这就是过量服用牛黄解毒片发生的不良反应。因为牛黄解毒片中含有的雄黄,其主要成分为三硫化二砷,遇热易分解氧化,变成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其毒害作用可影响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和泌尿系统等。所以牛黄解毒片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正确服用,而且绝不可长期大量服用,一般服用不要超过三天,否则会引起慢性砷中毒,对神经、血管、心脏、肝、肾、脾都能造成损伤,重者危及生命。

人参 日常强身健体

人参被喻为补中之王,一到冬天很多人就开始用人参进补,平时为了降火常用西洋参片泡水喝。然而人参虽可强身和延缓衰老,但随意乱用则有害无益,长期过量吃人参要小心 “人参滥用综合征”。“人参滥用综合征”表现为:欣快、中枢兴奋、失眠、全身玫瑰疹、皮肤瘙痒、眩晕、头痛、体温升高及出血等。曾有人日服人参15克连续12个月,致使过度兴奋、丧失人格、精神错乱。资料显示,曾有老年人口服人参致频发性期前收缩,这是心脏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因此,使用人参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不可长期大量应用。另外,人参是体质壮实之体,儿童、孕妇等均应谨慎服用。

因为中药滥用,得不偿失的事件已屡见不鲜了,比如:乱吃中药竟成肝衰竭。有人热衷追寻各种民间偏方。曾有肺癌患者不愿意做化疗,追随小广告找到“神医”,吃了他开的自制胶囊,结果,咳血、胸痛没缓解,反倒出现了浮肿尿少等问题,原来那些胶囊里含有蟾皮和蟾酥,引起了严重的肝肾损伤。滥用中药的另一个主要受害器官是肾脏。曾经,一名江西乡村教师来到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该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肾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谌贻璞教授经过检查,发现他患有尿毒症,必须住院治疗。经询问,谌贻璞得知他因患湿疹,吃了含有广防己的中药,广防己含有“马兜铃酸”,这是明确能够引起肾损害的成分。

试总结出药物滥用的原因:

一.医疗机制尚不成熟,医风医德败坏,唯利是图。

二.个人方面。身体不健康,因病痛使用药物,导致成瘾,如失眠或治疗痛楚时因医疗需要,长期使用药物而成瘾。或因心理调适困难,部分自我强度低的人,遇事多悲观、消极、漠视或自我攻击,满怀仇视、怨恨心理,却无法有效宣泄,在面临挫折、压力或空虚时,为避免紧张、焦虑、忧郁等不适感,习惯以药物麻醉自我,藉以宣泄内心的痛苦或逃避现实责任,视药物为解决内在问题(忧郁、压力、挫折、无价值感)和外在问题(成绩差、家庭不睦、家庭暴力)的救星;或受好奇心驱使但缺乏冲动控制力。

三.家庭方面

1父母有物质滥用习性者,子女易受情绪或行为上的影响。 2家庭互动不良:青少年期是渴望自主、追求独立的反抗期。当父母管教态度是欠缺亲情、放任或过于权威、专制且有对立意识,均会直接破坏和谐关系,引发摩擦、冲突,促使青少年因感到压迫、疏离而容易接近药物。此外,父母仅重视子女学业成绩,忽略生活教育、品德教育,也会让孩子容易接近药物。

四.社会文化方面

1社会风气败坏

2投机暴利诱惑:由于制造毒品所得实为暴力,致为不肖分子甘冒风险非法制造。

3大众传播媒体的增强与示范:内容缺乏净化,广告媒体常常传输大众任何生理上的异样都可以藉由药物来消除的讯息,另一方面,不良影剧的示范,直接、间接提供不良行为的方法,让青少年仿效。

中药确实是养生良药,但是如若大肆滥用,反而会伤害自己,得不偿失。总之,任何事物都需辩证的看待,把握度量,过犹不及。

中药滥用

学号:3012012241 姓名:杨志 专业:临床本科

摘要: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或者是说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随之而来的养生之道大肆兴起。中药热也一度狂热起来。更多的人想用中药调养自己的身体,延年益寿,但是很多人却不如误区,对中药的使用不当,甚至滥用中药。不但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对自己的健康造成影响。本文主要从生活中大家对中药使用的几大误区进行阐述,并同时举例说明人们对常用的几种药的误用,分析滥用原因。

关键字:中药、误区、滥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个道理看似谁都懂,可生活中又常常被人们抛在脑后。如今,中药已经成为药物滥用的“重灾区”,甚至有相关专家发出“中药乱用堪比抗生素”的感叹。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我国2010年的药品不良反应中,中药的不良反应报告占了13.8%。是相当之大的数据。

中药也有副作用。百姓认为中药无副作用,这是导致中药滥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认为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但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岳凤先表示,“凡药物都有毒性,而这也正是其药用价值所在,很多人觉得中药是无毒副作用的,因而长期服用,这种做法很不可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指出,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

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

总的来说人们对中药的使用存在六大误区:

误区一:无病滥用

尤其是被人们当作补药长期来吃的中药,毒性也不可忽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主任药师王功立表示,中药虽然相对西药来说,副作用小一些,但绝非没有副作用,因此不能随便吃、随便补。而且,现在很多人在中药进补时存在许多误区,更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很多人误认为中药无毒,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即使没有任何病症,也习惯性地使用一些中药调理身体。其实,再好的中药,用多了也要出问题。曾经有给新生儿服用海马的习惯,认为有“壮奶”、减少婴幼儿期疾病的效果,故常有将海马煎水给出生3天后的新生儿服用者,但服用过量,可引起中毒,导致肾功能衰竭而致死亡。有人形容健康人体状态就像走得很准的钟表,没有必要人为地干预它的运行。所以,切不可做那些“无病吃药,花钱买病”的傻事。

误区二:补不对症

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身体出了问题,自己去药店买回中药进补,但其实这种自行买药进补的方法最容易导致补不对症。要想让中药发挥正确的作用,患者需去医院找正规的中医师诊治开方后,再去药店购药进补。

误区三:多多益善

有人说:“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其实,无论什么补药,终究还是药,长时间过多服用,必然会产生毒副作用。有的患者

急于追求疗效,自行超量服用,并延长服药周期,而导致药物活性强烈,超出机体的承受极限。如治外伤、妇科血证等的云南白药,过量服用可引起头晕眼花。一些含有朱砂、轻粉的中成药,长期服用易蓄积中毒,从而引起恶心、呕吐、发热、心悸甚至肝肾功能损害,持续服用朱砂安神丸可引起慢性汞中毒。习惯性便秘患者长期服用番泻叶,会产生依赖性。因此,使用中药的剂量和疗程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说明。

误区四:虚实不分

中医强调进补的原则是“虚则补之”。不是虚证患者是不能吃补药的。而虚症又分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和气血两虚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不分虚实诸症,乱用补药,只能越补越糟。

误区五:不分对象

同一种中药,并非适合所有人。患者的体重、性别、体质各不相同,对药物的反应往往因个体的差异而有极大的不同,年老或年幼、体弱以及有过敏体质者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适合张三的中药,不一定适合李四,李四要想中药进补,还得先找中医大夫号个脉诊治一番。

误区六:迷信色彩

老百姓患上了疑难杂症,久治不愈时,往往把希望转而寄托在偏方秘方上。但“偏方”、“验方”并没有经过国家药监局的认可和批准。一些患者为治疗疑难杂症,特别爱使用一些毒性药物,例如治疗皮肤病使用雄黄,治疗关节炎使用乌头,治疗肿瘤使用蟾酥等。很多患者

根本不知道“偏方”、“验方”中的药物组成,稀里糊涂地使用,难免招致祸害。

许多中制药被盲目的滥用,比如:

板蓝根,预防必备神器

其对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是否有效,目前专家并无定论。不过,在此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5个抗甲型H1N1流感药方中,并未见到板蓝根的身影。而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智指出,预防流感关键在于自身调理,如果吃药一定要对症,板蓝根药性苦寒,是清热解毒的药品,对于体质较强、爱上火的人群疗效较好,但如果患者本身属于虚寒体质,面色发黄且经常拉肚子,则不适合吃板蓝根。另外,人在健康状态下服用板蓝根过多,会伤及脾胃,反而容易引发其他疾病。如果体质偏虚寒的人,多喝板蓝根冲剂就会因其苦寒伤胃,会带来一系列胃肠道反应,以至于感冒没治好,反而引起胃痛、畏寒、食欲不振等症。尤其是小孩,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多服板蓝根,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随意充当“壮阳药”

说起六味地黄丸,很多人把它当成补肾壮阳的补药用来常年进补,一旦觉得有点腰酸背痛,就认为自己肾不好,有事没事就吃几瓶六味地黄丸补一补。中医主任医师尹志超指出,“六味地黄丸”并非人人适用。有些人把它当作补养药盲目服用,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尹志超表示,中医进补讲究“阴阳气血”,缺什么补什么,很多人往往觉得自己身体似乎有点亏,但具体是阴亏还是阳亏,血亏还是气亏,

却分不清楚。这个时候如果患者不清楚自身症状自行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引发其他疾病。而六味地黄丸只适合阴虚患者,并不适合气虚、阳虚的患者。肾阴不足的人,特别是中年人才适宜服用,通常伴有口干舌燥总想喝水,同时还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心烦、睡觉出汗、手足心热、脑空耳鸣等症状才行。如果是年轻人或者肝脾湿热、肺热的人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但会加重湿热,还会导致口舌生疮、小便发黄等现象,还可能越补身体越不适,甚至使原有病情加重。所以六味地黄丸在服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弄清是否对症,千万不能当成补品来随便吃,也不能过量吃。

牛黄解毒片 一上火就来几片

牛黄解毒片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祛火药,许多人只要一有牙疼、上火的症状就买来吃,一些爱美女性更是为它开发了新用途——利用其泄泻的作用来通便减肥。但滥用此药,解毒片也会变成“中毒片”。很多长期有便秘、痤疮的患者,为了泻火解毒,缓解症状,自行大量、长期地服用牛黄解毒片,结果却出现了皮疹、剧痒、发热、哮喘、胸闷、心悸、腹泻等不正常现象。其实这就是过量服用牛黄解毒片发生的不良反应。因为牛黄解毒片中含有的雄黄,其主要成分为三硫化二砷,遇热易分解氧化,变成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其毒害作用可影响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和泌尿系统等。所以牛黄解毒片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正确服用,而且绝不可长期大量服用,一般服用不要超过三天,否则会引起慢性砷中毒,对神经、血管、心脏、肝、肾、脾都能造成损伤,重者危及生命。

人参 日常强身健体

人参被喻为补中之王,一到冬天很多人就开始用人参进补,平时为了降火常用西洋参片泡水喝。然而人参虽可强身和延缓衰老,但随意乱用则有害无益,长期过量吃人参要小心 “人参滥用综合征”。“人参滥用综合征”表现为:欣快、中枢兴奋、失眠、全身玫瑰疹、皮肤瘙痒、眩晕、头痛、体温升高及出血等。曾有人日服人参15克连续12个月,致使过度兴奋、丧失人格、精神错乱。资料显示,曾有老年人口服人参致频发性期前收缩,这是心脏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因此,使用人参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不可长期大量应用。另外,人参是体质壮实之体,儿童、孕妇等均应谨慎服用。

因为中药滥用,得不偿失的事件已屡见不鲜了,比如:乱吃中药竟成肝衰竭。有人热衷追寻各种民间偏方。曾有肺癌患者不愿意做化疗,追随小广告找到“神医”,吃了他开的自制胶囊,结果,咳血、胸痛没缓解,反倒出现了浮肿尿少等问题,原来那些胶囊里含有蟾皮和蟾酥,引起了严重的肝肾损伤。滥用中药的另一个主要受害器官是肾脏。曾经,一名江西乡村教师来到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该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肾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谌贻璞教授经过检查,发现他患有尿毒症,必须住院治疗。经询问,谌贻璞得知他因患湿疹,吃了含有广防己的中药,广防己含有“马兜铃酸”,这是明确能够引起肾损害的成分。

试总结出药物滥用的原因:

一.医疗机制尚不成熟,医风医德败坏,唯利是图。

二.个人方面。身体不健康,因病痛使用药物,导致成瘾,如失眠或治疗痛楚时因医疗需要,长期使用药物而成瘾。或因心理调适困难,部分自我强度低的人,遇事多悲观、消极、漠视或自我攻击,满怀仇视、怨恨心理,却无法有效宣泄,在面临挫折、压力或空虚时,为避免紧张、焦虑、忧郁等不适感,习惯以药物麻醉自我,藉以宣泄内心的痛苦或逃避现实责任,视药物为解决内在问题(忧郁、压力、挫折、无价值感)和外在问题(成绩差、家庭不睦、家庭暴力)的救星;或受好奇心驱使但缺乏冲动控制力。

三.家庭方面

1父母有物质滥用习性者,子女易受情绪或行为上的影响。 2家庭互动不良:青少年期是渴望自主、追求独立的反抗期。当父母管教态度是欠缺亲情、放任或过于权威、专制且有对立意识,均会直接破坏和谐关系,引发摩擦、冲突,促使青少年因感到压迫、疏离而容易接近药物。此外,父母仅重视子女学业成绩,忽略生活教育、品德教育,也会让孩子容易接近药物。

四.社会文化方面

1社会风气败坏

2投机暴利诱惑:由于制造毒品所得实为暴力,致为不肖分子甘冒风险非法制造。

3大众传播媒体的增强与示范:内容缺乏净化,广告媒体常常传输大众任何生理上的异样都可以藉由药物来消除的讯息,另一方面,不良影剧的示范,直接、间接提供不良行为的方法,让青少年仿效。

中药确实是养生良药,但是如若大肆滥用,反而会伤害自己,得不偿失。总之,任何事物都需辩证的看待,把握度量,过犹不及。


相关内容

  • 从中药的毒副作用谈中医中药的关系
  • 从中药的毒副作用谈中医中药的关系 中国传统医学自古以来就是医药不分家,中医药讲究即医即药,以医带药,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医中药关系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摘要:大凡药物都有一定的偏性,古人亦称"毒性".中药由原来大众认为是"天然无毒的",至现在 ...

  • 中药,中药的副作用是什么?.docx
  • 中药,细说中药中毒相关知识 中药,作为传统医学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一向以毒副作用小而著称于世.然而,最近从多份权威报表上看到,近20年来,中药中毒病例明显增加.80年代以前,国内每年报道中药中毒病例不足10例:80年代,平均每年病例报道数约200例:90年代,平均每年报道病例数已达567例. 中药中 ...

  • 医院不合理用药分析
  • 摘 要 目的 本论文对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处方药物进行分析,找出处方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每月各1天的门诊处方共6450张,处方样本覆盖我院门诊各科室,对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217张,占处方总数比例为3.36%.内科处方共2863张,不合 ...

  • 刘畅浅谈2012年我国的药品安全问题
  • 浅谈2012年我国的药品安全问题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09生物技术 刘畅 0902021019 指导老师:陈群 摘要:药品安全问题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加强对药品安全的管理是政府履行市场监管的重要任务,是政府提高公信力的举措,是实现社会稳定的要求,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健康的基础.药品安全 ...

  • 药学的毕业论文格式
  • 2008电大届秋季药学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李永梅 [关键词] 合理的用药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 ...

  • 药学论文抗感冒药物
  • 毕业论文 抗感冒药物的应用与不良反应浅析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1 指导教师: 抗感冒药物的应用与不良反应浅析 摘要:感冒是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感冒,目前尚没有特效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并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学栏目,主要讲述了大病 ...

  • 试述防己的合理应用
  •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年6月第20卷6期(总第137期) MEDICINE 2004 VoI.20No.6 .IoURNALoFPRACTICALTRADITIoNALCHINESE 试述防己的合理应用 盛明智,郑维国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重庆408000)[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

  • 药物与健康 选修课程
  • 学习目的 了解与自身健康有关的药物治疗的基本知识, 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改善生活质量. 主要内容 第一章 药物与健康基本知识 第二章 药物对人体的治疗作用 第三章 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四章 药物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 饮食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第六章 药物的选购与保存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练习+小论文 ...

  • 特管药品管理培训教案
  • 特管药品管理培训教案 一.特管药品定义: 1.指国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麻.精药品管理条例)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为特殊管理的药品. 2.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药类及国家指定的易产生依赖性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可能存在的盐及单方制剂. 3.05年9月公布的麻醉药品目录121种,我国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