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培训

第1讲 6S管理的定位(一)

【本讲重点】

6s管理概述

品质文化及现场管理提升的基础(上)

6S现场管理资料:http://www.cnbm.net.cn/add/6s.asp

6S管理概论

6S的基本含义

所谓6S,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洁、清扫、提高素养及安全的活动。如表1-1所示,由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afety)这六个词在日语中罗马拼音或英语中的第一个字母是“S”,所以简称6S。

6S的其他说法

6S有很多种说法,最基本的内容是5S。西方国家一般将5S定义为分类、定位、刷洗、制度化和标准化,这五个英语单词的首个字母也都是S,如表1-2所示。5S加上安全(Safety)就变成6S,加上节约(Saving)就变成7S,加上服务(Service)就变成8S,再加上顾客满意(Satisfaction)就变成了9S。不管是在哪个国家,5S或6S的说法虽然存在差异,但是内涵都是一致的。

6S的作用

6S管理是企业各项管理的基础活动,它有助于消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类不良现象。如图1-1所示,6S管理在推行过程中,通过开展整理、整顿、清扫、安全等基本活动,使之成为制度性的清洁,最终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因此,6S管理对企业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也是不可估量的。

图1-1 6S过程示意图

6S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提升企业形象

实施6S活动,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不仅能使企业员工的士气得到激励,还能增强顾客的满意度,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与企业进行合作。因此,良好的现场管理是吸引顾客、增强客户信心的最佳广告。此外,良好的企业形象一经传播,就使6S企业成为其他企业学习的对象。

2.提升员工归属感

6S活动的实施,还可以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使员工成为有较高素养的员工。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工作,员工的尊严和成就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由于6S要求进行不断的改善,因而可以增强员工进行改善的意愿,使员工更愿意为6S工作现场付出爱心和耐心,进而培养“工厂就是家”的感情。

3.减少浪费

企业实施6S的目的之一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工厂中各种不良现象的存在,在人力、场所、时间、士气、效率等多方面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浪费。6S可以明显减少人员、时间和场所的浪费,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其直接结果就是为企业增加利润。

4.保障安全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这是很多企业特别是制造加工类企业一直寻求的重要目标之一。6S的实施,可以使工作场所显得宽敞明亮。地面上不随意摆放不应该摆放的物品,通道比较通畅,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另外,6S活动的长期实施,可以培养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这样也会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5.提升效率

6S活动还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优雅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气氛以及有素养的工作伙伴,都可以让员工心情舒畅,更有利于发挥员工的工作潜力。另外,物品的有序摆放减少了物料的搬运时间,工作效率自然能得到提升。

6.保障品质

产品品质保障的基础在于做任何事情都有认真的态度,杜绝马虎的工作态度。实施6S就是为了消除工厂中的不良现象,防止工作人员马虎行事,这样就可以使产品品质得到可靠的保障。例如,在一些生产数码相机的厂家中,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空气中若混入灰尘就会造成数码相机品质下降,因此在这些企业中实施6S尤为必要。

推行6S管理的误区:把6S活动当作大扫除

6S管理已经在国内推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但是,真正能够体验到6S管理益处的企业却非常少。有些企业的干部、工人在本企业推行6S管理几年以后,甚至认为6S管理就是全面的、彻底的大扫除。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

导致上述误区的原因在于很多企业的干部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6S管理。他们对6S管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只知道简单、机械地照搬6S管理的内容,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清扫活动中,却没有思考如何对企业管理进行根本改善。这样推行6S肯定是不可能获得成效的。

影响工作结果的三个因素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良好的工作结果取决于三个方面:品质文化、管理体系和人的能力。如图2-1所示,合适的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尽管ISO 9000制定了许多标准文件或者企业制定了许多其它的规章制度,它们也只不过是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如果在企业中缺乏品质文化与人的能力,仅靠管理体系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是难以获得良好的工作结果的。

图2-1 影响管理水平的三因素

1.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并获得良好效果的总纲。ISO 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等文件构成了现代企业的管理体系。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体系,企业将难免停留在小作坊式的发展阶段,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因此,管理体系对提高企业

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需要良好的品质文化和人的能力作保证。

2.品质文化

企业的品质文化也是制约其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再好,如果员工连最基本的规定都做不到,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也是形同虚设。品质文化的基础是一定要按照规定办事,品质文化的高层次是追求卓越,使差错越来越少,工作越做越细。

3.人的能力

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他们的能力和素质都对工作效果影响很大。现代企业追求的是“一个流”的生产工序,但是国内很多企业都无法达到这种最理想的工序状态,工序之间存在大量的在制品,浪费现象严重。企业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有能力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

第2讲 6S管理的定位(二)

【本讲重点】

品质文化及现场管理提升的基础(下)

规范及细节决定成败

中日企业现场管理的差距(上)

第3讲 6S管理的定位(三)

【本讲重点】

中日企业现场管理的差距(下)

人的品质提升之利器

中日企业现场管理的差距(下)

日本企业注重文化及方法

与国内许多企业注重标语与泛泛的宣传相比,日本企业更注重企业文化与工作的方法。日本企业把6S管理看成现场管理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管理技术。6S管理明确具体做法,且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简单而有效,能实实在在地提升人的品质。

图2-2 日本企业工作方法举例

日本企业注重将个人的优良工作方法与经验转化为工作标准,使之成为公司的财富。图2-2展示了日本企业中大型设备的检点示意图,其中的颜色的深浅代表不同的含义:①代表开机前的检点线路,③代表每周的检点线路,②是运行中的检点线路。无论是谁,都是按照示意图的路线,运用同一种方法展开工作。这样,就能使效率最高化、效益最大化。

6S管理是人的品质提升之利器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6S管理的倡导者认为,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培养一个人,这就是所谓的“人造环境,环境育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6S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人的品质。很多企业领导只注意到6S管理能给本企业的生产现场带来很大的变化,却并没有意识到6S管理更能够改变人、提升人的品质。因此,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如果要成功推行6S管理,首先必须意识到推行6S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改变企业员工的品质。

什么是“人的品质”

人的品质是人的言行以及对待各种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例如,雷锋的大公无私就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质。而在6S管理中,“人的品质”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三点:第一、革除做事马虎的毛病,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即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第二、遵守规定,养成按照规定去办事的习惯;第三、文明礼貌的习惯。通过推行6S管理,能够在这三个方面取得非常大的成效。

6S管理如何提升人的品质

如图2-3,如果员工出于习惯,看到什么地方有空位置就把文件放在什么地方,文件柜里乱七八糟。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所有的员工都会无所顾忌,会误认为文件柜再乱一点也无妨。但是,实施6S管理之后,由责任人对文件柜负责,这时员工就会有所顾忌,也不忍随意破坏整洁亮丽的环境。他们会按照规定把文件放在恰当的位置。通过实施6S管理,环境起到了约束员工和提升员工品质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品质就得到了提升。

图2-3 推行6S管理前后文件柜状况的对比

6S能改变环境,在环境改善的同时,企业工作现场也得以规范。物品存放的地点、数量和存取规定都有记录和标识,员工行为规范与否都能一目了然,使得每个员工必须要求自己按照规定去做。久而久之,员工就能养成遵守规定的习惯,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进而促使自身的品质得以提升。

6s管理实战内容(一)

【本讲重点】

整理

整顿概述

整顿—形迹管理(上)

整理

整理的含义与流程

1.整理的含义

整理是指区分需要与不需要的事、物,再对不需要的事、物加以处理。在现场工作环境中,区分需要的和不需要的工具及文件等物品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整理是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首先应对生产现场摆放和停置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然后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垃圾、废品、用完的工具、报废的设备、个人生活用品等,应坚决清理出现场。

2.整理的流程

如图3-1所示,整理的流程大致可分为分类、归类、制定基准、判断要与不要、处理以及现场的改善6个步骤。对于6S管理来说,整理的流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就是制定“要不要”、“留不留”的判断基准。如果判断基准没有可操作性,那么整理就无从下手。

图3-1 整理的流程

整理的要点

整理的实施要点就是对生产现场中摆放和停置的物品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判断基准区分出物品的使用等级。可见,整理的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判断基准。在整理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基准:第一、“要与不要”的基准;第二、“场所”的基准;第三、废弃处理的原则。

1.“要与不要”的判断基准

“要与不要”的判断基准应当非常的明确。例如,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不允许放置私人照片。表3-1中列出了实施6S管理后办公桌上允许及不允许摆放的物品,通过目视管理,进行有效的标识,就能找出差距,这样才能有利于改正。

2.“场所”的基准

所谓场所的基准,指的是到底在什么地方要与不要的判断。可以根据物品的使用次数、使用频率来判定物品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才合适,如表3-2所示。明确场所的标准,不应当按照个人的经验来判断,否则无法体现出6S管理的科学性。

3.“废弃处理”的原则

工作失误、市场变化等因素,是企业或个人无法控制的。因此,不要物是永远存在的。对于不要物的处理方法,通常要按照两个原则来执行:第一、区分申请部门与判定部门;第二,由一个统一的部门来处理不要物。

例如,质检科负责不用物料的档案管理和判定;设备科负责不用设备、工具、仪表、计量器具的档案管理和判定;工厂办公室负责不用物品的审核、判定、申报;采运部、销售部负责不要物的处置;财务部负责不要物处置资金的管理。

“整理”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

在6S管理活动的整理过程中,需要强调的重要意识之一就是:我们看重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原来的购买价值。物品的原购买价格再高,如果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没有使用该物品的需要,那么这件物品的使用价值就不高,应该处理的就要及时处理掉。

很多企业认为有些物品几年以后可能还会用到,舍不得处理掉,结果导致无用品过多的堆积,既不利于现场的规范、整洁和高效率,又需要付出不菲的存储费用,最为重要的是妨碍了管理人员科学管理意识的树立。因此,现场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规范的现场管理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物品的残值处理可能造成的损失。

整顿(一)

整顿的含义

整顿是把需要的事、物加以定量和定位。通过上一步整理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最快速地取得所要之物,在最简捷、有效的规章、制度、流程下完成工作。

生产现场物品的合理摆放使得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整齐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整顿的三要素

所谓整顿的三要素,指的是场所、方法和标识。判断整顿三要素是否合理的依据在于是否能够形成物品容易放回原地的状态,如图3-2。当寻找某一件物品时,能够通过定位、标识迅速找到,并且很方便将物品归位。

图3-2 整顿良好的表现

1.场所

物品的放置场所原则上要100%设定,物品的保管要做到“定点、定容、定量”。场所的区分,通常是通过不同颜色的油漆和胶带来加以明确:黄色往往代表通道,白色代表半成品,绿色代表合格品,红色代表不合格品。

6S管理强调尽量细化,对物品的放置场所要求有明确的区分方法。如图3-3,使用胶带和隔板将物料架划分为若干区域,这样使得每种零件的放置都有明确的区域,从而避免零件之间的混乱堆放。

图3-3 物料架的划分

2.方法

整顿的第二个要素是方法。最佳方法必须符合容易拿取的原则。例如,图3-4给出了两种将锤子挂在墙上的方法:显然第一种方法要好得多;第二种方法要使钉子对准小孔后才能挂上,取的时候并不方便。因此,现场管理人员应在物品的放置方法上多下功夫,用最好的放置方法保证物品的拿取既快又方便。

图3-4 锤子挂法比较

3.标识

整顿的第三个要素是标识。很多管理人员认为标识非常简单,但实施起来效果却不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掌握标识的要点。一般说来,要使标识清楚明了,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考虑标识位置及方向的合理性,公司应统一(定点、定量)标识,并在表示方法上多下功夫,如充分利用颜色来表示等。

整顿的三定原则

整顿的三定原则分别是定点、定容和定量。

1.定点

定点也称为定位,是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和使用便利性,决定物品所应放置的场所。一般说来,使用频率越低的物品,应该放置在距离工作场地越远的地方。通过对物品的定点,能够维持现场的整齐,提高工作效率。

图3-5 定点原则示例

2.定容

定容是为了解决用什么容器与颜色的问题。在生产现场中,容器的变化往往能使现场发生较大的变化。通过采用合适的容器,并在容器上加上相应的标识,不但能使杂乱的现场变得有条不紊,还有助于管理人员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

3.定量

定量就是确定保留在工作场所或其附近的物品的数量。按照市场经营的观点,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数量,这才是正确的。因此,物品数量的确定应该以不影响工作为前提,数量越少越好。通过定量控制,能够使生产有序,明显降低浪费。

4.定点定量的重要工具:形迹管理

为了对工具等物品进行管理,很多企业采用工具清单管理表来确认时间、序号、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但是,使用工具清单管理表较为繁琐,而且无法做到一目了然。因此,有必要引入一种更为科学、直观的管理方法—形迹管理。

形迹管理是将物品的形状勾勒出来,将物品放置在对应的图案上。如图3-6所示,画出每件工具的轮廓图形以显示工具搁放的位置。这样有助于保持存放有序,某件工具丢失便立即能够显示出来。

图3-6 形迹管理的应用

第5讲 6s管理实战内容(二)

【本讲重点】

整顿—6S管理八大要点(上)

整顿—6S管理八大要点(上)

办公室管理八大要点

1.独视为共

所谓“独视为共”,指的是“独用”(个人使用)被视为“共用”,即个人(担当者)使用的资料也要纳入管理。在推行6S管理的过程中,有些员工认为有些资料只有自己一个人使用,所以没必要整理。实际上请假、出差等特殊事件都可能发生工作移交的情况。因此,共用部分的资料应当整理到科室资料架,个人部分的资料既可以整理到科室资料架,也可以整理到个人资料架,但必须公开并按

照要求进行标识。

2.公私区分

公私区分是指对公司资料与私人资料进行严格区分。在公司规章允许的前提下,员工们可以复印一些资料,或者从外部取得一些资料进行参考。但是,必须注明是“私人参考资料”。否则,一旦别人代替工作时,由于不了解情况,很可能将复印的旧版本文件当作新版本使用。因此,公私区分是为了明确文件资料性质,防止问题的发生。

3.柜架管理

在柜架管理中要求所有的柜子、架子均加上标识,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柜架上资料的类别等信息。这样,现场人员不需要打开柜门,就能清楚地知道里面放置的是什么。如果资料摆放的效果不佳,很快就能找到责任人。此外,柜架管理还有利于节省出多余的文件柜和资料架或者是扩大存放空间,确保管理人员对柜架使用情况了如指掌。

4.资料归位

为了使办公室内的资料更易管理和查找,应该实行资料归位。资料归位可以分为分类、标识和定位三个部分。首先,要根据文件资料的属性进行不同类别的划分;其次,在文件夹和放置位置上分别贴上相应的标签,避免不同文件夹的放置出现错位;最后,要采取一些合理的方法方便对文件夹的定位,保持文件夹的整齐。此外,还应加强对资料摆放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个别人员由于懒散而随便乱放文件。

如图4-1所示,将所有资料分为冲压机、注塑机和发电机技术等类别,并在各自的文件夹上加贴对应的标识,标识应尽量采用数字等易懂的符号。文件夹上加上一条横线,以便于文件夹在资料架上的定位。这样,就能营造出一目了然的现场,使工作品质得以提升、效率得到提高。

图4-1 文件夹的归位

第6讲 6s管理实战内容(三)

【本讲重点】

整顿—6S管理八大要点(下)

清扫 安全 清洁

整顿—6S管理八大要点(下)

5.桌面状态

为保持办公室桌面的整洁有序,可将桌面上的资料分为待处理、处理中和已处理三类。如图4-2中的照片所示,首先通过颜色区分出文件的类别,并在每件资料上加贴标识,使人一看就知道资料内容、责任人等信息,从而改变过去桌面杂乱的情况。如果办公室的桌面状态能够达到图中的水平,就能使办公人员的效率提高,不容易出错,并且还能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6.抽屉状态

如果公司允许员工存放私人物品,那么抽屉中的公司物品与私人物品应该分开放置。通常可将私人用品放在办公桌最底层的抽屉中,其他抽屉只允许放置工作用品,并且应采用科学方法将物品固定,保证取物的方便与高效率。

如图4-43,为了防止物品在抽屉来回拉动的过程中发生移位,可以引入形迹管理的方法,在抽屉中垫上一块带有各种工具形状的胶皮,将剪刀、修正液、计算器等常用的办公用品放到胶皮上的凹槽处,保证物品不移动。

图4-2 桌面状态的区分图

图4-3 抽屉内物品的放置

7.张贴管理

每家企业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规定张贴管理的细节。如果财力允许,企业可以购买白板专门用于各类文件的张贴;如果企业认为没有必要花钱购买,也可以直接贴在墙上。但是,一定要明确允许张贴的区域,标明相关责任人。否则,墙上将会很快变得杂乱无章,不但影响视觉感受,而且容易造成重要文件的丢失,影响办事效率。

8.管理

6S管理强调每一个细节,要求每件事情都按照规章做到位,乱贴乱放本身就

是违反6S管理要求的。如图4-54所示,公告板应当分区管理,如分成“6S专栏”、“公告栏”、“学习园地”等,在每个分区的正上方写上标题,并且要有责任人。责任人有义务监督其他员工是否张贴整齐,有义务维持版面的干净整齐。

图4-4 公告栏样板

清 扫

清扫的含义

清扫是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打扫干净,当设备出现异常时马上及时进行修理,使之恢复正常运转状态。清扫过程是根据整理、整顿的结果,将不需要的部分清除出去,或者标示出来放在仓库之中。

现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油污、铁屑、垃圾等,从而使现场变脏。脏的设备会使设备精度下降,故障多发,影响产品质量,使安全事故防不胜防;脏的现场更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情绪。因此,必须通过清扫活动来清除那些杂物,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以保证安全、优质、高效率地工作。

清扫的注意点

清扫的注意点包括责任化、标准化和污染源改善处理:

1.任化

所谓责任化,就是要明确责任和要求。在6S管理中,经常采用如表4-1所示的6S区域清扫责任表来确保责任化。在责任表中,对清扫区域、清扫部位、清扫周期、责任人、完成目标情况都应有明确的要求,提醒现场操作人员和责任人员需要做哪些事情,有些什么要求,明确用什么方法和工具去清扫。

2.标准化

当不小心把一杯鲜奶洒在桌子上时,有人会先用干毛巾擦后再用湿毛巾擦,而有人会先用湿毛巾擦后用干毛巾擦。对于如此简单的一个问题,竟然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答案。而现场管理遇到的问题则要复杂得多,如果不能够实现标准化,同样的错误可能不同的人会重复犯。因此,清扫一定要标准化,共同采用不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效率高的方法。

3.污染发生源改处理善

推行6S管理一定不能让员工们觉得只是不停地擦洗设备、搞卫生,每天都在付出。需要清扫的根本原因是存在污染源。如果不对污染发生源进行改善处理,仅仅是不断的扫地,那员工一定会对6S管理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必须引导员工对在污染源发生方面做出一些有效的处理改善措施,很多污染源只需要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和较少的投入,就能予以有效杜绝。

清扫的主要对象

清扫主要是为了指将工作场所彻底清扫,杜绝污染源,及时维修异常的设备,以最快的速度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通过整理和整顿两个步骤,将物品区分开来,把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清除掉。

一般说来,清扫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清扫从地面到墙板到天花板的所有物品

需要清扫的地方不仅仅是人们能看到的地方,在机器背后通常看不到的地方也需要进行认真彻底的清扫,从而使整个工作场所保持整洁。

2.彻底修理机器工具

各类机器和工作具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在清扫的过程这一环节中还包括彻底修理有缺陷的机器和工具,尽可能地降低减少突发的故障。

3.发现脏污问题

发现脏污问题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清扫工作。机器设备上经常会是污迹斑斑,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定时清洗、上油,、拧紧螺丝,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机器设备的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4.杜绝污染源

污染源是造成清扫无法彻底的主要原因。粉尘、刺激性气体、噪音、管道泄漏等污染都存在是污染源头。,只有解决了污染源,才能够彻底解决污染问题。

安 全

安全的含义

所谓安全,就是通过制度和具体措施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防止灾害的发生。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员工的安全观念,使其具有良好的安全工作意识,更加注重安全细节管理。这样不但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率,而且能提升员工的工作品质。安全仅仅靠口号和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有具体措施来保证实施。

构筑安全企业的六个方面

1.彻底推行3S管理

现场管理中有一句管理名言:安全自始至终取决于整理、整顿和清扫(3S)。如果工作现场油污遍地,到处、都零乱不堪,不但影响现场员工的工作情绪,最重要的是会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推行6S管理一定要重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做好整理、整顿、清扫这三项要求。

2.安全隐患识别

安全隐患识别是一种安全预测。首先把工作现场所要做的工作的每一步全部列出来,然后分析每一步工作是否可能造成安全隐患。例如,在检修安全中,应该详细分析针对高空作业是用安全绳还是吊篮或者其他一些辅助措施,分别列出使用各种工具或措施可能产生的情况问题,针对可能产生的问题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防止问题的发生。

3.标识(警告、指示、禁止、提示)

在安全管理中,能够用标识处理好的事情就尽量用标识来处理。这是因为标志既简单又低成本低,例如醒目位置处的“严禁水火”、“小心来车”等标识能够清楚地提醒现场的工作人员注意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如果现场没有相应的警告、指示、禁止、提示等标识,一些不了解现场的人员可能因为忙中出错而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4.定期制定消除隐患的改善计划

在安全管理中,,警告、提示和禁止等标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安全隐患,企业管理层还必须定期制定出消除隐患的改善计划。因此,优秀的企业十分强调安全问题,每年都会根据隐患改善计划拨出相应的经费,专门用以解决安全隐患问题,如加强防护措施,防止物品搬运中撞坏现场的仪表等。

5.建立安全巡视制度

在很多优秀企业中都建立了安全巡视制度,即设立带着SP(Safety Professional)袖章的安全巡视员。这些安全巡视员都经过专门的培训,能够敏锐地发现现场的安全问题,以实现“无不安全的设备、无不安全的操作、无不安全的场所”的目标。

安全巡视员通过“CARD作战”的形式来给予安全指导:对公司财产可能造成人民币2万元以上损失或对人身安全构成重大隐患的,使用红卡;对公司财产可能造成人民币5000~2万元损失,或可能对人身造成一般损害的,使用黄卡;对

公司财产可能造成人民币5000以下损失的,则使用绿卡。

6.细化班组管理

安全管理还需要细化班组管理。人命关天,班组是安全事故最可能发生的地方,因此,企业管理人员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公布一些紧急事故的处理方法。例如,在适当的时机应多加强演练火灾发生时的应急措施的使用一旦工厂发生火灾,应该如怎样何选择逃生线路,、由谁负责救护,谁负责救活,以及确定集合疏散地点等。

清 洁

清洁的含义

清洁是在整理、整顿、清扫、安全等管理工作之后,认真维护已取得的成果,使其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因此,清洁的目的是为了坚持前4S几个管理环节的成果。“整理、整顿、清扫、安全”一时做到并不难,但要长期维持就不容易了,若能经常保持4S的状态,也就做到达到了清洁管理的要求了。

清洁并不是能单纯从字面上来理解,它是对前四项管理活动的坚持和深入,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愉快地工作。这对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整体的绩效是很有帮助的。

清洁的注意点

在产品企业生产过程、在和日常工作过程中,永远总会伴随着不断有没用的物品产生,这就需要不断对其进行整理、整顿、清扫等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清洁还是对整理、整顿和清扫、安全的制度化,通过标准化来保持前面的4S。

此外,清洁还应注重定期检查和对新人的教育。目前,推行6S管理的企业在清洁时常采用的运作方法主要包括:红牌作战、3U MEMO、目视管理以及查检表等,这些方法和工具能够有效推动6S管理的顺利开展。

第7讲 6S管理实战内容(四)

【本讲重点】

素养

6S实施总结

素 养

素养的含义

所谓素养,是指通过晨会等手段,提高全员文明礼貌水准,促使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6S管理始于素质,也终于素质,6S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参与者的品质。如果人的素养没有提高,6S管理将无法长期坚持下去。因此,提高素养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拥有良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培养文明的人,营造团队精神。

素养的注意点

抓职工素养有三项注意点:

1.形似且神似

所谓“形似且神似”,指的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做到位。国内很多企业以前也学习日本和欧美企业的管理体系,也推行过TQC等管理方法,但大多数是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做到神似。

2.领导表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在推行任何政策的过程中都需要领导层的表率作用。例如,在6S管理的推行过程中,如果总经理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对周围下属的影响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使其他员工效仿。

3.长期坚持

6S管理需要长期的坚持实施。6S管理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一系列活动来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最终内化为优良的素质。如果连6S管理都做不好、不能坚持下去的话,其他的先进管理都是空话。目前,日本企业已经推行了几十年的6S管理,依旧在坚持,因而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晨会的好处

宣布当天的工作安排、下达生产计划,晨会是个非常好的提升员工文明礼貌素养的平台。很多企业晨会的最后一个项目是文明礼貌的宣讲,通过“早上好”、“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的宣传,一年下来,整个企业员工的文明素养就会明显提升。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建立晨会制度,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使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在宣讲文明礼貌用语的过程中,也能很好地提升管理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晨会灌输6S管理理念,使员工自觉意识到严格遵守工作规定是必须的,从而实现6S管理从形似到神似的升华。

第8讲 6S管理实战内容(五)

【本讲重点】

6S管理推行的11个步骤

全方位有计划地控制

红牌作战

定点摄影

6S管理推行的11个步骤

理解6S管理的内容与要义,是开展6S管理的基础。但是,仅仅知道6S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获得显著效果的关键在于加强6S管理推行的过程控制。一般说来,6S管理的推行包括以下11个步骤:

1.成立推行组织

推行6S管理的第一个步骤是成立推行组织。仅仅给车间主任配备几本教材、给每个干部员工上几堂课,并不能做好6S管理。6S管理本身是一种企业行为,因此,6S管理的推行一定要以企业为主体。

2.拟订推行方针及目标

推行6S管理的第二个步骤是拟订推行6S管理的推行方针与终极目标。一些知名企业的6S推行方针例如:“告别昨日,挑战自我,塑造华丽新形象”、“规范现场、现物,提升人的品质”、“改变设备、改变人、改变环境,最终达成企业体质的根本革新”等。

对于推行目标,每个推行部门可以考虑为自身设置一些阶段性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实现这些目标,从而达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例如,可以要求“第四个月各部门考评90分以上”、“一分钟之内找到所需要的文件”。

3.拟订推行计划和日程

推行6S管理的第三个步骤是拟订实施计划与相应的日程,并将计划公布出来,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实施细节。制定表5-1所示的日程与计划表,让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全公司的员工都知道应该在什么时间内完成什么工作,如:什么时间进入样板区的选定、什么时间进行样板区域6S推行、什么时间进行样板区域阶段性交流会。

4.说明及教育

要想推行好6S管理,首先必须解释到位。说明及教育是推行6S管理的第四个重要步骤。很多企业都邀请一些专家或老师去讲课,但是,能够听课的毕竟是企业中的少数人,绝大多数现场的一线工人没有机会听课。

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全体人员解释说明实施6S管理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内容。例如,企业可以利用晨会的时间进行说明,还可以通过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5.前期的宣传造势

推行6S管理的第五个步骤是前期的宣传造势。6S管理实际上是为了营造一种追求卓越的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适当的宣传造势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成功企业在推行6S管理的过程中,最常见的宣传造势活动形式是:请几个样板区的车间主任或部门经理在全公司的大会上宣誓。

6.导入实施

推行6S管理的第六个步骤是导入实施。前期作业准备(责任区域明确、用具和方法准备)、样板区推行、定点摄影、公司彻底的“洗澡”运动、区域划分与划线、红牌作战、目视管理以及明确6S管理推行时间等,都是导入实施过程中所需要完成的工作。

导入实施的各项内容包括很细致的规定。以区域划分与划线为例:主通道的宽度、区划线的宽度、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使用场合、实线与虚线的使用方法,都需要推行办公室与各个车间进行协商,最后由推行办公室制定出统一的规则。

7.考评方法确定

在确定评估考核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有一套合适的考评标准,并在不同的系统内因地制宜地使用合适的标准:对企业内所有生产现场的6S考评都依照同一种现场标准进行打分,对办公区域则应该按照另一套标准打分。

对某些污染很严重、实施难度很大的车间,仅靠一套标准是不合理的。这时候可以考虑采用加权系数:根据各个区域的差异情况设定困难度系数、人数系数、面积系数和修正系数,将这四个系数加权平均后得到各个部门的加权系数,各个部门的加权系数乘上考核评分就等于这个部分的最终得分。加权系数经验公式如下:

其中,K1、K2、K3、K4分别指困难度系数、人数系数、面积系数、修正系数,各个系数的具体数值应对企业生产管理现状作最初评估后确定。

8.评比考核

要想使评比考核具有可行性与可靠性,制定科学的考核与评分标准就显得十分重要。有的企业制定的考核标准难以量化(如“垃圾桶不能太满”等),从而使标准失去了可操作性,6S管理的推行也因此陷入困境。因此,企业制定一套具有高度可行性、科学性的6S管理考评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9.评分结果公布及奖惩

6S管理推行的第九个步骤是公布评分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每个月进行两次6S考核与评估,并在下一个月6S管理推行初期将成绩公布出来,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表现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一定的惩罚,使他们产生改进的压力。图5-2举例展示了某企业对6S管理考评结果的公布过程。

图5-2 6S管理评分结果示例

10.检讨修正、总结提高

6S管理推行的第十个步骤是检讨修正进而总结提高。问题是永远存在的,每次考核都会遇到问题。因此,6S管理是一个永无休止、不断提高的过程。随着6S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适当修改和调整考核的标准,逐步加严考核标准。此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质量控制(QC)七手法与工业工程(IE)工程改善的内容,这样就能使企业的6S管理水平达到更高层次。

11.纳入定期管理活动中

通过几个月、甚至一年的6S管理推行,逐步实施6S管理的前十个步骤,促使6S管理逐渐走向正规之后,此时就要考虑将6S纳入定期管理活动之中。例如,可以导入一些6S管理加强月(包括红牌作战月、目视管理月等):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红牌作战,每三个月或半年进行一次目视管理月。通过这些好的方法,可以使企业的6S管理得到巩固和提高。

全方位有计划地进行6S管理过程控制

全方位的过程控制

企业的6S管理要获得预期的效果,首先要具有一个良好的、全方位的过程控制。如图5-3所示,对于公司来说,要成立6S推行委员会、6S推行办公室,要有计划性目标,要宣传并进行骨干培训,要设立样板区,进行定点摄影、6S竞赛以及红牌作战等;对于部门来说,要成立6S推行小组,同时也需要进行部门内部的宣传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要填写6S日常责任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6S管理的推行过程得到全方位的控制。

图5-3 全方位的过程控制

有计划的过程控制

6S管理的推行还需要一个有计划的过程控制,从前期造势到选定样板区域,再逐步将6S活动日常化,最后形成实施惯性。如图5-4所示,从明确组织责任、明确方针目标计划、宣传造势、树立样板区直到个人礼貌素养的提升,要通过不断的PDCA循环,达到全方位、有计划的过程控制,最终获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图5-4 有计划的过程控制

6S管理活动的实施,关键在于企业人员的意识改革与过程控制。企业领导者和普通员工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6S活动的意义,是推行6S的前提条件。此外,在6S管理的具体推行过程中,执行者还应该注意掌握一些有效推进6S管理的工

具,有针对性、有策略地开展6S活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讲将介绍推进6S管理的两种有效工具:红牌作战和定点摄影。

红牌作战

红牌作战经常贯穿应用于6S管理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对于预先发现和彻底解决工作现场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掌握红牌作战的实施方法,在6S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加以灵活运用。

红牌作战的概念

1.什么是红牌

所谓红牌,是指用红色的纸做成的6S问题揭示单。其中,红色代表警告、危险、不合格或不良。6S问题揭示单记录的内容包括责任部门、对存在问题的描述和相应的对策、要求完成整改的时间、完成的时间以及审核人等,如表6-1所示。

在红牌作战的整个过程中,往往由执行办公室来牵头贴红牌,相关部门在要求的时间内进行整改,最后由执行办公室验收合格后再将红牌撤销。每次红牌作战都要进行详细地记录:第几次红牌作战、在哪个部门发行的红牌等。

2.红牌作战的目的

在6S管理中实施红牌作战,就是不断地寻找出所有需要进行改善的事物和过程,并用醒目的红色标牌来标识问题的所在,然后通过不断地增加或减少红牌,从而达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因此,红牌作战侧重于寻找工作场所中所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即使用相应的红牌进行醒目的标记,防止由于时间的拖延而导致问题被遗漏,并且要

时时提醒和督促现场的工作人员去解决问题,直至摘掉红牌。

红牌作战的实施

红牌作战的实施没有一定的定势。每个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与企业文化来推行红牌作战,具体确定本企业红牌作战的实施对象和实施方法。

1.红牌作战的实施对象

红牌作战的实施对象是违反“三定原则”(定物、定位、定量)的问题,具体包括:工作场所中不要的物品、需要改善的事、地、物(设备、搬运车、踏板、工夹具、刀具、桌、椅、资料、模具、备品、材料、产品、空间等),有油污、不清洁的设备以及卫生死角。

2.红牌作战的实施方法

红牌作战策略是贯穿于整个6S活动的,在整理、整顿、清扫、安全、清洁、素养这六大步骤中都能够得到很大的应用。在6S的各个阶段中,红牌作战策略的具体内容是有所区别的,简单介绍如下:

整理

在整理的过程中,应该能够清楚地区分出要与不要的物品,留下最有必要要的,坚决彻底地抛弃不要的物品,并能够从中寻找出需要改善的事情、地点和物品。在这一过程中,应用红牌作战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工作场所中可以改善之处。

整顿

在整顿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定物、定位、定量”的基本原则,针对需要改善的事情、地点和物品,分别用“红牌”标示。这样就能很直观地看到工作场所中不合理的物品摆放的状况,提醒工作人员加以改善。

清扫

清扫过程就是针对“红牌”问题,提出有效、合理的改善措施,从而减少“红牌”的数量。清扫时要特别注意对以下场所和物品重点给予“红牌”标示:有油污的、不清洁的设备;藏污纳垢的办公室死角以及办公室、生产现场中不该出现的物品。

安全

设备损害、人身伤害等突发事件不但会给工厂正常的生产秩序带来负面影响,还会给企业挂上沉重的经济包袱。因此,如何保证工作现场的安全是所有企业,特别是制造型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6S中,通过定期的安全审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出示红牌,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清洁

清扫过程中已经针对不合理的事物和地点进行了“红牌”标示。因此,在清洁过程中就要分析具体的“红牌”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而提出根本的解决方法,尽量减少工作场所中的“红牌”数量。

素养

在培养素养的阶段,红牌作战的方法依然是很有效的实施手段。红牌作战可以帮助企业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工作中能够时时刻刻注意寻找需要增加“红牌”的事物和场所,同时要想尽一切办法减少“红牌”的数量。

3.红牌作战的实施要点

一方面,红牌作战遇到的某一类问题是可以迅速有效地得到解决的。这些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就应该及时将工作现场的“红牌”摘掉。例如,剔除了不整齐的摆放、清除了设备的油污、修复了损坏的办公桌椅以后,现场的员工应该立即将原来标示的“红牌”摘除,防止出现新旧红牌的混杂。

另一方面,红牌作战过程中遇到的一部分问题并不能立刻得到解决。因此,红牌作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此,管辖区域内出现红牌的部门就应该立即商量对策、采取行动,直至将红牌摘除。企业的红牌作战策略是随着6S的推行不断推进的。

定点摄影

什么是定点摄影

定点摄影主要是通过对现场情况的前后对照和不同部门的横向比较,给各部门造成无形的压力,促使各部门做出整改措施。仅仅将定点摄影简单地理解为拍照是错误的,这表明推行者并没有掌握定点摄影的精髓。

如图6-1,在定点摄影的运用过程中,每个车间、每个部门只需要贴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照片,并在照片上详细标明以下信息:车间主任是谁、现场的责任人是谁、违反了6S管理的什么规定。这样,就能将问题揭露得清清楚楚,这对存在问题的部门产生的整改压力是相当大的。改善前的现场照片促使各个部门为了本部门形象与利益而采取解决措施,而改善后的现场照片能让各部门的员工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形成进一步改善的动力。

图6-1 定点摄影公布栏举例

定点摄影实例

定点摄影充分利用了各部门与员工的竞争心理和面子心理,能够有效地改善生产现场的脏、乱、差等不良状况,从而减少产品的不合格率与错误发生几率,保证现场的工作效率与现场安全。

图6-2中列举了一些定点摄影的图片集,从照片中可以看出:通过定点摄影并经过改善后,现场物品摆放得井然有序,现场的空间增加了近三分之一。可见,定点摄影是6S管理推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图6-2 整改前后的现场定点摄影对比

第9讲 目视管理

【本讲重点】

目视管理

6S管理与其他管理

目视管理的概念

目视管理的定义与特点

1.目视管理的定义

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信息和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方式。目视管理是能看得见的管理,能够让员工用眼看出工作的进展状况是否正常,并迅速地作出判断和决策。如图7-1所示,上限与下限之间的区域是正常状态,员工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不正常的状况。

图 7-1 目视管理的极限可视化

2.目视管理的特点

目视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相比,其特点如下:它形象直观,容易识别,简单方便,传递信息快,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公开化,透明度高,便于现场各方面人员的协调配合与相互监督。另外,目视管理能科学地改善生产条件和环境,有利于产生良好的生理和心理效应。

目视管理的应用实例

在日常生活中,目视管理的应用实例比比皆是。常见的目视管理的手段有标志线、标志牌、显示装置、信号灯、指示书以及色彩标志等多种形式。表7-1列举了区域划线、物品的形迹管理、安全库存量与最大库存量揭示、仪表的标示等目视管理实例的实现办法以及产生的作用。

现场管理新理念:打造傻瓜现场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将现场状况不佳归咎于工厂工人的素质太差。实际上,频繁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工人的素质差,而是企业文化不好、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够。由于每个人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差异,企业要求所有的员工都能够品质高尚、责任心强、工作作风严谨是不现实的。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将每一位员工当作普通人来对待。

因此,企业应该倡导现场管理的新理念:打造傻瓜现场。所谓傻瓜现场,指的是即使是傻瓜都能够完成现场的工作。由于员工个人能力的差异,不能够要求每位员工都凭记忆、凭经验、凭能力自己去区分事情是否正确。企业应该将工人视为极为普通的人,通过提高6S管理水平,使得现场管理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降低员工出错的概率,营造高效率、低成本的傻瓜现场。

目视管理的分类和图例

目视管理是为了使工作现场直观化,从而保持较高的效率与正常的工作状态。在不同的工作现场中,目视管理的关注对象是有所区别的。一般说来,企业可将目视管理的重点放在办公现场的物品、作业、设备等管理中。根据企业工作现场构成要素的不同,可以将目视管理分为物品管理、作业管理、设备管理、品质管理和安全管理。下面给出了各个类别的一些图例。

物品管理

在物品管理中,通常可用颜色来区分物品。如图7-2,企业的不同部门都有不同的空白表格,在空白表格的放置区用不同颜色加以标记:红色代表人力资源部门,粉色代表财务部门,绿色代表业务部门。如图7-3,用不同颜色可以方便的管理数十种报纸,不至于出现混乱。

图7-2 空白表格管理 图7-3 报纸管理

在目视管理的物品管理中,颜色的使用应该尽可能的遵照常规。如图7-4中的垃圾分类收集,红色(右边颜色稍深的)箱装有害垃圾,绿色(中间颜色最深的)箱装不可回收垃圾,黄色(左边颜色浅的)箱装可回收垃圾。按照人们的惯性思维:绿色代表环保与健康,因此,不可回收垃圾用绿色箱收集是不恰当的。图7-5中焊枪状态的颜色设置较为合理:左边表示可以使用,右边两个表示不可使用。这样,即使是临时顶替的人员也不会搞错。

图7-4 垃圾分类管理

图7-5 焊枪管理

作业管理

如图7-6中的消耗用品作业管理:在①范围内表示正常,在②范围内表示需要补充,在③范围内表示亟需补充,否则2分钟后将停止运转。图7-7中则用不同颜色的三角帽代表批量的不同状态,这样不仅检验人员了解状况,其他人也都十分清楚。

图7-6 消耗用品使用管理 图7-7 批量状态管理

设备管理

目视管理同样可以应用到设备管理中去。如图7-8,用不同的颜色代表管道中的不同介质,并且用箭头清晰地标出介质的流向。图7-9中的阀门上标出了阀门的开关方向,避免操作人员由于记忆错误而导致开错阀门或者关错阀门。

图7-8 管道介质及流向管理 图7-9 阀门管理

图7-10中的马达在运转过程中噪音很大,如果不采用目视管理,就必须走到每个马达前伸手感觉一下是否有风,这样才能判断马达是否运转正常。如果采用目视管理的方法,只需在马达附近贴个飘带,就可以又快又准地判断出马达是否运转正常。

有很多企业过于依赖通过中央控制室中的各种仪表来显示现场状况。实际上,中央控制室中仪表的数据是使用电子元器件传感的,一旦传感器出现故障,中央控制室很难发现现场出现的问题。此外,监控人员也很难及时从仪表数据中发现问题。因此,企业在采用高度自动化的控制体系的同时,也要注重现场的目视管理。例如可以在仪表上标出数据的正常值范围,帮助发现数据异常,如图7-11所示。

图7-10 马达状态管理

图7-11 仪表数据管理

品质管理

目视管理在品质管理中的应用如图7-12:①白色胶带表示等待检查,②红色胶带表示不合格,③绿色胶带表示合格,通过胶带颜色深浅即可判断出物料状况。图7-13中用红色标签标记呆料,这样通过看颜色深浅就可以知道库房中过期原料的数量。

安全管理

目视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通过目视管理,可以强化工作现场的规范操作,降低事故的发生。如图7-14和7-15所示,通过在事故隐患地段的明显位置张贴安全告示,提醒工人在操作过程中避开危险。

图7-14 易触电区安全管理 图7-15 危险通道安全管理

6S管理与其他管理

6S管理与ISO 9000

什么是ISO 9000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1986年,ISO发布了IS0 8402《质量—术语》标准,1987年发布了IS0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 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2《质量体系—生产与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等6项标准,统称为ISO 9000系列标准。

ISO 9000系列标准的颁布,使各国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统一在ISO 9000系列标准基础之上。ISO 9000系列标准总结了工业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质量管理实践经验,对推动组织的质量管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提高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程度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采用。

6S管理与ISO 9000的关系

ISO 9000是一个品质管理体系,强调品质管理的全面性与文字化,拥有三级文字化的资料:质量手册、标准程序、记录。企业只有获得了ISO 9000认证,顾客才能相信企业产品质量有保证。因此,ISO 9000标准是基于客户的立场制定的,从客户的角度来衡量企业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管理水平。

6S管理理论认为,在各项活动中,提高员工队伍素养这项活动是全部活动的核心和精髓。6S管理是一种培育追求卓越的品质文化的基础活动,它强调现场的作业规范化与细节,因此对产品的质量存在很大的影响。而推行6S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氛围。

可见,6S管理与ISO 9000都对产品质量存在影响。二者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如图8-1所示:仅仅推行6S管理有助于提升质量水平,但不一定能符合质量要求;仅仅推行ISO 9000又不一定能够满足质量水平的要求。只有ISO 9000与6S管理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图8-1 6S管理与ISO对质量的影响

6S管理与ISO 9000是相辅相成的,但在企业实际管理活动中,究竟是先推行6S管理,还是先推行ISO 9000呢?答案是必须首先推行6S管理,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6S管理是ISO 9000有效推行和日常维持的基础

6S管理是ISO 9000有效推行和日常维持的基础。通过6S管理的推行,注重现场细节的管理,将对ISO 9000的有效实施产生巨大作用。例如,ISO 9000规定要把良品和不良品区别开来,但却没有提供如何区分的方法,而6S管理的目视管理可以运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的状态。

2.6S管理能提升人的品质

6S管理能够提升人的品质,使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对严格遵守ISO 9000及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作用巨大。很多企业虽然实施了ISO 9000,但现场的员工并没有按照ISO 9000的要求去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没有把握ISO 9000的精髓,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员工没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因此,必须将6S管理作为现场管理的基础。

6S管理与TQC

什么是TQC

TQC是英文Total Quality Control(全面质量管理)的简写。全面质量管理并不等同于质量管理,它是质量管理的更高境界。全面质量管理是将组织的所有管理职能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强调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强调全员的教育和培训。

全面质量管理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观念为指导的全面的综合治理,它不仅仅强调各方面工作各自的重要性,而且更加强调各方面工作共同发挥作用时的协同效应。概括地讲,全面质量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以适用性为标准、以人为本的管理以及突出改进的动态性管理。

6S管理与TQC的关系

全面质量管理与其说是一种管理体系,不如说是一种管理文化。没有量化的思想、没有追求卓越的QC小组文化,是无法实现TQC的。所谓的“三全”(全面、

全过程、全员)是TQC的核心。由于在“全面、全过程、全员”三方面做得好的国内企业并不多,所以大部分企业的TQC实际上流于形式。

6S管理可以说是“全面、全过程、全员”的基础工程。首先,6S管理强调全面实施、没有死角,就是一个水杯都要标识和定位;其次,6S管理强调定点、定容和定量,而定点、定容和定量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最后,6S管理强调全员参与,谁的职责谁承担。因此,6S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为TQC的推行带来巨大的帮助和支持。

6S管理与TPM

什么是TPM

TPM是全面生产性管理(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英文缩写,它是首先由日本人在1971年倡导的。它的狭义定义是:包括企业领导、生产现场工人以及办公室人员在内的全体人员参与的生产维修与保养体制。TPM的目的是达到设备的最高效益,它以小组活动为基础,涉及到设备全系统。

广义TPM是以建立健全追求生产系统效率化极限的企业体质为目标,从生产系统的整体出发,构筑能避免所有损耗(灾害、不良、故障等)发生的机制。在包括生产、开发、设计、销售及管理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通过公司上层到第一线员工的全员参与和重复的小集团活动,最终达成零损耗的目的。

6S管理与TPM的关系

真正意义的TPM起源于日本丰田公司下属的电装公司。了解TPM的人都知道,TPM的第零个步骤就是6S管理。也就是说,企业要想推行TPM就必须首先有效地推行6S管理。TPM专家一致认为:如果6S管理中要求的细化都不能接受,那就不用考虑推行TPM了。6S管理中的细化、定点、定容、定量是推行TPM的前提条件。因此,企业必须将6S管理作为TPM的第零个步骤加以明确下来。

6S管理与JIT

什么是JIT

1.JIT生产方式的诞生

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又称精益生产,是在丰田汽车公司逐步扩大其生产规模、确立规模生产体制的过程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以丰田的大野耐一等人为代表的JIT生产方式的创造者一开始就意识到需要采取一种更能灵活适应市场需求、尽快提高竞争力的生产方式。

JIT生产方式作为一种在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条件下高质量、低消耗进行生产的方式,是在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来的。由于采用JIT的丰田公司的经营绩效与其他汽车制造企业的经营绩效逐渐拉开距离,JIT的优越性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2.JIT生产方式的含义

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可以用现在已广为流传的一种理念来概括,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也就是JUST IN TIME一词本

来所要表达的含义。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零库存、零浪费、零不良、零故障、零灾害、零停滞的较为完美的生产系统,并为此开发了包括看板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

6S管理与JIT的关系

在精益生产体系构造中,可以看出精益生产的两个基础分别是意识变革和6S管理,两者缺一不可。所谓意识变革,是指对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提出质疑,寻找更加合理的途径,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浪费的发生。

精益生产有自己独特的意识、方法与技巧。例如,精益生产强调生产过程“一个流”,强调柔性生产,还强调一个人操作多个岗位等。但是,实现精益生产过程依靠的仍然是现场的全面改善,而现场的全面改善则是从6S管理开始的。精益生产中追求的“七个零”的目标都与6S有关。确切地说,没有6S管理,精益生产根本无法推行。

6S管理与ERP

什么是ERP

所谓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 ),是指用信息技术对流程的改造,提高组织内部对各种资源的配置水平,达到最佳配置状态。采用ERP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

需要明确的是ERP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ERP手段,达到提高流程效率的目的。另外,ERP强调对流程的改造,但没有明确的流程改造方法。

6S管理与ERP的关系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企业推行ERP的失败率高达70%。原因很简单:许多企业希望能够直接跨越6S、跨越精益生产,指望通过一套软件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而IT软件是物化的状态,只是固化现有管理水平,真正提高管理水平还是要基础扎实。相反,大量数据输入费时费力,往往快速运算提高效率的好处被错误的数据带来的麻烦所抵消。

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几乎都是经历过6S管理、精益生产等来提高管理水平的,或者至少用了其中的许多思想与技法,使生产管理和现场管理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从而使ERP大大提高了效率与准确性。而国内许多企业连6S管理的分区、标识都没有进行,ERP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因此,推进6S管理的现场管理是ERP有效实施的前提。

第1讲 6S管理的定位(一)

【本讲重点】

6s管理概述

品质文化及现场管理提升的基础(上)

6S现场管理资料:http://www.cnbm.net.cn/add/6s.asp

6S管理概论

6S的基本含义

所谓6S,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洁、清扫、提高素养及安全的活动。如表1-1所示,由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afety)这六个词在日语中罗马拼音或英语中的第一个字母是“S”,所以简称6S。

6S的其他说法

6S有很多种说法,最基本的内容是5S。西方国家一般将5S定义为分类、定位、刷洗、制度化和标准化,这五个英语单词的首个字母也都是S,如表1-2所示。5S加上安全(Safety)就变成6S,加上节约(Saving)就变成7S,加上服务(Service)就变成8S,再加上顾客满意(Satisfaction)就变成了9S。不管是在哪个国家,5S或6S的说法虽然存在差异,但是内涵都是一致的。

6S的作用

6S管理是企业各项管理的基础活动,它有助于消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类不良现象。如图1-1所示,6S管理在推行过程中,通过开展整理、整顿、清扫、安全等基本活动,使之成为制度性的清洁,最终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因此,6S管理对企业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也是不可估量的。

图1-1 6S过程示意图

6S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提升企业形象

实施6S活动,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不仅能使企业员工的士气得到激励,还能增强顾客的满意度,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与企业进行合作。因此,良好的现场管理是吸引顾客、增强客户信心的最佳广告。此外,良好的企业形象一经传播,就使6S企业成为其他企业学习的对象。

2.提升员工归属感

6S活动的实施,还可以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使员工成为有较高素养的员工。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工作,员工的尊严和成就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由于6S要求进行不断的改善,因而可以增强员工进行改善的意愿,使员工更愿意为6S工作现场付出爱心和耐心,进而培养“工厂就是家”的感情。

3.减少浪费

企业实施6S的目的之一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工厂中各种不良现象的存在,在人力、场所、时间、士气、效率等多方面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浪费。6S可以明显减少人员、时间和场所的浪费,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其直接结果就是为企业增加利润。

4.保障安全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这是很多企业特别是制造加工类企业一直寻求的重要目标之一。6S的实施,可以使工作场所显得宽敞明亮。地面上不随意摆放不应该摆放的物品,通道比较通畅,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另外,6S活动的长期实施,可以培养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这样也会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5.提升效率

6S活动还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优雅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气氛以及有素养的工作伙伴,都可以让员工心情舒畅,更有利于发挥员工的工作潜力。另外,物品的有序摆放减少了物料的搬运时间,工作效率自然能得到提升。

6.保障品质

产品品质保障的基础在于做任何事情都有认真的态度,杜绝马虎的工作态度。实施6S就是为了消除工厂中的不良现象,防止工作人员马虎行事,这样就可以使产品品质得到可靠的保障。例如,在一些生产数码相机的厂家中,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空气中若混入灰尘就会造成数码相机品质下降,因此在这些企业中实施6S尤为必要。

推行6S管理的误区:把6S活动当作大扫除

6S管理已经在国内推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但是,真正能够体验到6S管理益处的企业却非常少。有些企业的干部、工人在本企业推行6S管理几年以后,甚至认为6S管理就是全面的、彻底的大扫除。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

导致上述误区的原因在于很多企业的干部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6S管理。他们对6S管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只知道简单、机械地照搬6S管理的内容,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清扫活动中,却没有思考如何对企业管理进行根本改善。这样推行6S肯定是不可能获得成效的。

影响工作结果的三个因素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良好的工作结果取决于三个方面:品质文化、管理体系和人的能力。如图2-1所示,合适的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尽管ISO 9000制定了许多标准文件或者企业制定了许多其它的规章制度,它们也只不过是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如果在企业中缺乏品质文化与人的能力,仅靠管理体系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是难以获得良好的工作结果的。

图2-1 影响管理水平的三因素

1.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并获得良好效果的总纲。ISO 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等文件构成了现代企业的管理体系。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体系,企业将难免停留在小作坊式的发展阶段,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因此,管理体系对提高企业

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需要良好的品质文化和人的能力作保证。

2.品质文化

企业的品质文化也是制约其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再好,如果员工连最基本的规定都做不到,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也是形同虚设。品质文化的基础是一定要按照规定办事,品质文化的高层次是追求卓越,使差错越来越少,工作越做越细。

3.人的能力

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他们的能力和素质都对工作效果影响很大。现代企业追求的是“一个流”的生产工序,但是国内很多企业都无法达到这种最理想的工序状态,工序之间存在大量的在制品,浪费现象严重。企业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有能力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

第2讲 6S管理的定位(二)

【本讲重点】

品质文化及现场管理提升的基础(下)

规范及细节决定成败

中日企业现场管理的差距(上)

第3讲 6S管理的定位(三)

【本讲重点】

中日企业现场管理的差距(下)

人的品质提升之利器

中日企业现场管理的差距(下)

日本企业注重文化及方法

与国内许多企业注重标语与泛泛的宣传相比,日本企业更注重企业文化与工作的方法。日本企业把6S管理看成现场管理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管理技术。6S管理明确具体做法,且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简单而有效,能实实在在地提升人的品质。

图2-2 日本企业工作方法举例

日本企业注重将个人的优良工作方法与经验转化为工作标准,使之成为公司的财富。图2-2展示了日本企业中大型设备的检点示意图,其中的颜色的深浅代表不同的含义:①代表开机前的检点线路,③代表每周的检点线路,②是运行中的检点线路。无论是谁,都是按照示意图的路线,运用同一种方法展开工作。这样,就能使效率最高化、效益最大化。

6S管理是人的品质提升之利器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6S管理的倡导者认为,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培养一个人,这就是所谓的“人造环境,环境育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6S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人的品质。很多企业领导只注意到6S管理能给本企业的生产现场带来很大的变化,却并没有意识到6S管理更能够改变人、提升人的品质。因此,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如果要成功推行6S管理,首先必须意识到推行6S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改变企业员工的品质。

什么是“人的品质”

人的品质是人的言行以及对待各种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例如,雷锋的大公无私就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质。而在6S管理中,“人的品质”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三点:第一、革除做事马虎的毛病,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即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第二、遵守规定,养成按照规定去办事的习惯;第三、文明礼貌的习惯。通过推行6S管理,能够在这三个方面取得非常大的成效。

6S管理如何提升人的品质

如图2-3,如果员工出于习惯,看到什么地方有空位置就把文件放在什么地方,文件柜里乱七八糟。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所有的员工都会无所顾忌,会误认为文件柜再乱一点也无妨。但是,实施6S管理之后,由责任人对文件柜负责,这时员工就会有所顾忌,也不忍随意破坏整洁亮丽的环境。他们会按照规定把文件放在恰当的位置。通过实施6S管理,环境起到了约束员工和提升员工品质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品质就得到了提升。

图2-3 推行6S管理前后文件柜状况的对比

6S能改变环境,在环境改善的同时,企业工作现场也得以规范。物品存放的地点、数量和存取规定都有记录和标识,员工行为规范与否都能一目了然,使得每个员工必须要求自己按照规定去做。久而久之,员工就能养成遵守规定的习惯,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进而促使自身的品质得以提升。

6s管理实战内容(一)

【本讲重点】

整理

整顿概述

整顿—形迹管理(上)

整理

整理的含义与流程

1.整理的含义

整理是指区分需要与不需要的事、物,再对不需要的事、物加以处理。在现场工作环境中,区分需要的和不需要的工具及文件等物品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整理是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首先应对生产现场摆放和停置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然后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垃圾、废品、用完的工具、报废的设备、个人生活用品等,应坚决清理出现场。

2.整理的流程

如图3-1所示,整理的流程大致可分为分类、归类、制定基准、判断要与不要、处理以及现场的改善6个步骤。对于6S管理来说,整理的流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就是制定“要不要”、“留不留”的判断基准。如果判断基准没有可操作性,那么整理就无从下手。

图3-1 整理的流程

整理的要点

整理的实施要点就是对生产现场中摆放和停置的物品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判断基准区分出物品的使用等级。可见,整理的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判断基准。在整理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基准:第一、“要与不要”的基准;第二、“场所”的基准;第三、废弃处理的原则。

1.“要与不要”的判断基准

“要与不要”的判断基准应当非常的明确。例如,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不允许放置私人照片。表3-1中列出了实施6S管理后办公桌上允许及不允许摆放的物品,通过目视管理,进行有效的标识,就能找出差距,这样才能有利于改正。

2.“场所”的基准

所谓场所的基准,指的是到底在什么地方要与不要的判断。可以根据物品的使用次数、使用频率来判定物品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才合适,如表3-2所示。明确场所的标准,不应当按照个人的经验来判断,否则无法体现出6S管理的科学性。

3.“废弃处理”的原则

工作失误、市场变化等因素,是企业或个人无法控制的。因此,不要物是永远存在的。对于不要物的处理方法,通常要按照两个原则来执行:第一、区分申请部门与判定部门;第二,由一个统一的部门来处理不要物。

例如,质检科负责不用物料的档案管理和判定;设备科负责不用设备、工具、仪表、计量器具的档案管理和判定;工厂办公室负责不用物品的审核、判定、申报;采运部、销售部负责不要物的处置;财务部负责不要物处置资金的管理。

“整理”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

在6S管理活动的整理过程中,需要强调的重要意识之一就是:我们看重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原来的购买价值。物品的原购买价格再高,如果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没有使用该物品的需要,那么这件物品的使用价值就不高,应该处理的就要及时处理掉。

很多企业认为有些物品几年以后可能还会用到,舍不得处理掉,结果导致无用品过多的堆积,既不利于现场的规范、整洁和高效率,又需要付出不菲的存储费用,最为重要的是妨碍了管理人员科学管理意识的树立。因此,现场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规范的现场管理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物品的残值处理可能造成的损失。

整顿(一)

整顿的含义

整顿是把需要的事、物加以定量和定位。通过上一步整理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最快速地取得所要之物,在最简捷、有效的规章、制度、流程下完成工作。

生产现场物品的合理摆放使得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整齐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整顿的三要素

所谓整顿的三要素,指的是场所、方法和标识。判断整顿三要素是否合理的依据在于是否能够形成物品容易放回原地的状态,如图3-2。当寻找某一件物品时,能够通过定位、标识迅速找到,并且很方便将物品归位。

图3-2 整顿良好的表现

1.场所

物品的放置场所原则上要100%设定,物品的保管要做到“定点、定容、定量”。场所的区分,通常是通过不同颜色的油漆和胶带来加以明确:黄色往往代表通道,白色代表半成品,绿色代表合格品,红色代表不合格品。

6S管理强调尽量细化,对物品的放置场所要求有明确的区分方法。如图3-3,使用胶带和隔板将物料架划分为若干区域,这样使得每种零件的放置都有明确的区域,从而避免零件之间的混乱堆放。

图3-3 物料架的划分

2.方法

整顿的第二个要素是方法。最佳方法必须符合容易拿取的原则。例如,图3-4给出了两种将锤子挂在墙上的方法:显然第一种方法要好得多;第二种方法要使钉子对准小孔后才能挂上,取的时候并不方便。因此,现场管理人员应在物品的放置方法上多下功夫,用最好的放置方法保证物品的拿取既快又方便。

图3-4 锤子挂法比较

3.标识

整顿的第三个要素是标识。很多管理人员认为标识非常简单,但实施起来效果却不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掌握标识的要点。一般说来,要使标识清楚明了,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考虑标识位置及方向的合理性,公司应统一(定点、定量)标识,并在表示方法上多下功夫,如充分利用颜色来表示等。

整顿的三定原则

整顿的三定原则分别是定点、定容和定量。

1.定点

定点也称为定位,是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和使用便利性,决定物品所应放置的场所。一般说来,使用频率越低的物品,应该放置在距离工作场地越远的地方。通过对物品的定点,能够维持现场的整齐,提高工作效率。

图3-5 定点原则示例

2.定容

定容是为了解决用什么容器与颜色的问题。在生产现场中,容器的变化往往能使现场发生较大的变化。通过采用合适的容器,并在容器上加上相应的标识,不但能使杂乱的现场变得有条不紊,还有助于管理人员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

3.定量

定量就是确定保留在工作场所或其附近的物品的数量。按照市场经营的观点,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数量,这才是正确的。因此,物品数量的确定应该以不影响工作为前提,数量越少越好。通过定量控制,能够使生产有序,明显降低浪费。

4.定点定量的重要工具:形迹管理

为了对工具等物品进行管理,很多企业采用工具清单管理表来确认时间、序号、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但是,使用工具清单管理表较为繁琐,而且无法做到一目了然。因此,有必要引入一种更为科学、直观的管理方法—形迹管理。

形迹管理是将物品的形状勾勒出来,将物品放置在对应的图案上。如图3-6所示,画出每件工具的轮廓图形以显示工具搁放的位置。这样有助于保持存放有序,某件工具丢失便立即能够显示出来。

图3-6 形迹管理的应用

第5讲 6s管理实战内容(二)

【本讲重点】

整顿—6S管理八大要点(上)

整顿—6S管理八大要点(上)

办公室管理八大要点

1.独视为共

所谓“独视为共”,指的是“独用”(个人使用)被视为“共用”,即个人(担当者)使用的资料也要纳入管理。在推行6S管理的过程中,有些员工认为有些资料只有自己一个人使用,所以没必要整理。实际上请假、出差等特殊事件都可能发生工作移交的情况。因此,共用部分的资料应当整理到科室资料架,个人部分的资料既可以整理到科室资料架,也可以整理到个人资料架,但必须公开并按

照要求进行标识。

2.公私区分

公私区分是指对公司资料与私人资料进行严格区分。在公司规章允许的前提下,员工们可以复印一些资料,或者从外部取得一些资料进行参考。但是,必须注明是“私人参考资料”。否则,一旦别人代替工作时,由于不了解情况,很可能将复印的旧版本文件当作新版本使用。因此,公私区分是为了明确文件资料性质,防止问题的发生。

3.柜架管理

在柜架管理中要求所有的柜子、架子均加上标识,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柜架上资料的类别等信息。这样,现场人员不需要打开柜门,就能清楚地知道里面放置的是什么。如果资料摆放的效果不佳,很快就能找到责任人。此外,柜架管理还有利于节省出多余的文件柜和资料架或者是扩大存放空间,确保管理人员对柜架使用情况了如指掌。

4.资料归位

为了使办公室内的资料更易管理和查找,应该实行资料归位。资料归位可以分为分类、标识和定位三个部分。首先,要根据文件资料的属性进行不同类别的划分;其次,在文件夹和放置位置上分别贴上相应的标签,避免不同文件夹的放置出现错位;最后,要采取一些合理的方法方便对文件夹的定位,保持文件夹的整齐。此外,还应加强对资料摆放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个别人员由于懒散而随便乱放文件。

如图4-1所示,将所有资料分为冲压机、注塑机和发电机技术等类别,并在各自的文件夹上加贴对应的标识,标识应尽量采用数字等易懂的符号。文件夹上加上一条横线,以便于文件夹在资料架上的定位。这样,就能营造出一目了然的现场,使工作品质得以提升、效率得到提高。

图4-1 文件夹的归位

第6讲 6s管理实战内容(三)

【本讲重点】

整顿—6S管理八大要点(下)

清扫 安全 清洁

整顿—6S管理八大要点(下)

5.桌面状态

为保持办公室桌面的整洁有序,可将桌面上的资料分为待处理、处理中和已处理三类。如图4-2中的照片所示,首先通过颜色区分出文件的类别,并在每件资料上加贴标识,使人一看就知道资料内容、责任人等信息,从而改变过去桌面杂乱的情况。如果办公室的桌面状态能够达到图中的水平,就能使办公人员的效率提高,不容易出错,并且还能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6.抽屉状态

如果公司允许员工存放私人物品,那么抽屉中的公司物品与私人物品应该分开放置。通常可将私人用品放在办公桌最底层的抽屉中,其他抽屉只允许放置工作用品,并且应采用科学方法将物品固定,保证取物的方便与高效率。

如图4-43,为了防止物品在抽屉来回拉动的过程中发生移位,可以引入形迹管理的方法,在抽屉中垫上一块带有各种工具形状的胶皮,将剪刀、修正液、计算器等常用的办公用品放到胶皮上的凹槽处,保证物品不移动。

图4-2 桌面状态的区分图

图4-3 抽屉内物品的放置

7.张贴管理

每家企业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规定张贴管理的细节。如果财力允许,企业可以购买白板专门用于各类文件的张贴;如果企业认为没有必要花钱购买,也可以直接贴在墙上。但是,一定要明确允许张贴的区域,标明相关责任人。否则,墙上将会很快变得杂乱无章,不但影响视觉感受,而且容易造成重要文件的丢失,影响办事效率。

8.管理

6S管理强调每一个细节,要求每件事情都按照规章做到位,乱贴乱放本身就

是违反6S管理要求的。如图4-54所示,公告板应当分区管理,如分成“6S专栏”、“公告栏”、“学习园地”等,在每个分区的正上方写上标题,并且要有责任人。责任人有义务监督其他员工是否张贴整齐,有义务维持版面的干净整齐。

图4-4 公告栏样板

清 扫

清扫的含义

清扫是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打扫干净,当设备出现异常时马上及时进行修理,使之恢复正常运转状态。清扫过程是根据整理、整顿的结果,将不需要的部分清除出去,或者标示出来放在仓库之中。

现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油污、铁屑、垃圾等,从而使现场变脏。脏的设备会使设备精度下降,故障多发,影响产品质量,使安全事故防不胜防;脏的现场更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情绪。因此,必须通过清扫活动来清除那些杂物,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以保证安全、优质、高效率地工作。

清扫的注意点

清扫的注意点包括责任化、标准化和污染源改善处理:

1.任化

所谓责任化,就是要明确责任和要求。在6S管理中,经常采用如表4-1所示的6S区域清扫责任表来确保责任化。在责任表中,对清扫区域、清扫部位、清扫周期、责任人、完成目标情况都应有明确的要求,提醒现场操作人员和责任人员需要做哪些事情,有些什么要求,明确用什么方法和工具去清扫。

2.标准化

当不小心把一杯鲜奶洒在桌子上时,有人会先用干毛巾擦后再用湿毛巾擦,而有人会先用湿毛巾擦后用干毛巾擦。对于如此简单的一个问题,竟然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答案。而现场管理遇到的问题则要复杂得多,如果不能够实现标准化,同样的错误可能不同的人会重复犯。因此,清扫一定要标准化,共同采用不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效率高的方法。

3.污染发生源改处理善

推行6S管理一定不能让员工们觉得只是不停地擦洗设备、搞卫生,每天都在付出。需要清扫的根本原因是存在污染源。如果不对污染发生源进行改善处理,仅仅是不断的扫地,那员工一定会对6S管理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必须引导员工对在污染源发生方面做出一些有效的处理改善措施,很多污染源只需要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和较少的投入,就能予以有效杜绝。

清扫的主要对象

清扫主要是为了指将工作场所彻底清扫,杜绝污染源,及时维修异常的设备,以最快的速度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通过整理和整顿两个步骤,将物品区分开来,把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清除掉。

一般说来,清扫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清扫从地面到墙板到天花板的所有物品

需要清扫的地方不仅仅是人们能看到的地方,在机器背后通常看不到的地方也需要进行认真彻底的清扫,从而使整个工作场所保持整洁。

2.彻底修理机器工具

各类机器和工作具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在清扫的过程这一环节中还包括彻底修理有缺陷的机器和工具,尽可能地降低减少突发的故障。

3.发现脏污问题

发现脏污问题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清扫工作。机器设备上经常会是污迹斑斑,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定时清洗、上油,、拧紧螺丝,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机器设备的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4.杜绝污染源

污染源是造成清扫无法彻底的主要原因。粉尘、刺激性气体、噪音、管道泄漏等污染都存在是污染源头。,只有解决了污染源,才能够彻底解决污染问题。

安 全

安全的含义

所谓安全,就是通过制度和具体措施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防止灾害的发生。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员工的安全观念,使其具有良好的安全工作意识,更加注重安全细节管理。这样不但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率,而且能提升员工的工作品质。安全仅仅靠口号和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有具体措施来保证实施。

构筑安全企业的六个方面

1.彻底推行3S管理

现场管理中有一句管理名言:安全自始至终取决于整理、整顿和清扫(3S)。如果工作现场油污遍地,到处、都零乱不堪,不但影响现场员工的工作情绪,最重要的是会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推行6S管理一定要重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做好整理、整顿、清扫这三项要求。

2.安全隐患识别

安全隐患识别是一种安全预测。首先把工作现场所要做的工作的每一步全部列出来,然后分析每一步工作是否可能造成安全隐患。例如,在检修安全中,应该详细分析针对高空作业是用安全绳还是吊篮或者其他一些辅助措施,分别列出使用各种工具或措施可能产生的情况问题,针对可能产生的问题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防止问题的发生。

3.标识(警告、指示、禁止、提示)

在安全管理中,能够用标识处理好的事情就尽量用标识来处理。这是因为标志既简单又低成本低,例如醒目位置处的“严禁水火”、“小心来车”等标识能够清楚地提醒现场的工作人员注意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如果现场没有相应的警告、指示、禁止、提示等标识,一些不了解现场的人员可能因为忙中出错而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4.定期制定消除隐患的改善计划

在安全管理中,,警告、提示和禁止等标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安全隐患,企业管理层还必须定期制定出消除隐患的改善计划。因此,优秀的企业十分强调安全问题,每年都会根据隐患改善计划拨出相应的经费,专门用以解决安全隐患问题,如加强防护措施,防止物品搬运中撞坏现场的仪表等。

5.建立安全巡视制度

在很多优秀企业中都建立了安全巡视制度,即设立带着SP(Safety Professional)袖章的安全巡视员。这些安全巡视员都经过专门的培训,能够敏锐地发现现场的安全问题,以实现“无不安全的设备、无不安全的操作、无不安全的场所”的目标。

安全巡视员通过“CARD作战”的形式来给予安全指导:对公司财产可能造成人民币2万元以上损失或对人身安全构成重大隐患的,使用红卡;对公司财产可能造成人民币5000~2万元损失,或可能对人身造成一般损害的,使用黄卡;对

公司财产可能造成人民币5000以下损失的,则使用绿卡。

6.细化班组管理

安全管理还需要细化班组管理。人命关天,班组是安全事故最可能发生的地方,因此,企业管理人员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公布一些紧急事故的处理方法。例如,在适当的时机应多加强演练火灾发生时的应急措施的使用一旦工厂发生火灾,应该如怎样何选择逃生线路,、由谁负责救护,谁负责救活,以及确定集合疏散地点等。

清 洁

清洁的含义

清洁是在整理、整顿、清扫、安全等管理工作之后,认真维护已取得的成果,使其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因此,清洁的目的是为了坚持前4S几个管理环节的成果。“整理、整顿、清扫、安全”一时做到并不难,但要长期维持就不容易了,若能经常保持4S的状态,也就做到达到了清洁管理的要求了。

清洁并不是能单纯从字面上来理解,它是对前四项管理活动的坚持和深入,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愉快地工作。这对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整体的绩效是很有帮助的。

清洁的注意点

在产品企业生产过程、在和日常工作过程中,永远总会伴随着不断有没用的物品产生,这就需要不断对其进行整理、整顿、清扫等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清洁还是对整理、整顿和清扫、安全的制度化,通过标准化来保持前面的4S。

此外,清洁还应注重定期检查和对新人的教育。目前,推行6S管理的企业在清洁时常采用的运作方法主要包括:红牌作战、3U MEMO、目视管理以及查检表等,这些方法和工具能够有效推动6S管理的顺利开展。

第7讲 6S管理实战内容(四)

【本讲重点】

素养

6S实施总结

素 养

素养的含义

所谓素养,是指通过晨会等手段,提高全员文明礼貌水准,促使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6S管理始于素质,也终于素质,6S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参与者的品质。如果人的素养没有提高,6S管理将无法长期坚持下去。因此,提高素养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拥有良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培养文明的人,营造团队精神。

素养的注意点

抓职工素养有三项注意点:

1.形似且神似

所谓“形似且神似”,指的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做到位。国内很多企业以前也学习日本和欧美企业的管理体系,也推行过TQC等管理方法,但大多数是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做到神似。

2.领导表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在推行任何政策的过程中都需要领导层的表率作用。例如,在6S管理的推行过程中,如果总经理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对周围下属的影响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使其他员工效仿。

3.长期坚持

6S管理需要长期的坚持实施。6S管理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一系列活动来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最终内化为优良的素质。如果连6S管理都做不好、不能坚持下去的话,其他的先进管理都是空话。目前,日本企业已经推行了几十年的6S管理,依旧在坚持,因而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晨会的好处

宣布当天的工作安排、下达生产计划,晨会是个非常好的提升员工文明礼貌素养的平台。很多企业晨会的最后一个项目是文明礼貌的宣讲,通过“早上好”、“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的宣传,一年下来,整个企业员工的文明素养就会明显提升。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建立晨会制度,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使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在宣讲文明礼貌用语的过程中,也能很好地提升管理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晨会灌输6S管理理念,使员工自觉意识到严格遵守工作规定是必须的,从而实现6S管理从形似到神似的升华。

第8讲 6S管理实战内容(五)

【本讲重点】

6S管理推行的11个步骤

全方位有计划地控制

红牌作战

定点摄影

6S管理推行的11个步骤

理解6S管理的内容与要义,是开展6S管理的基础。但是,仅仅知道6S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获得显著效果的关键在于加强6S管理推行的过程控制。一般说来,6S管理的推行包括以下11个步骤:

1.成立推行组织

推行6S管理的第一个步骤是成立推行组织。仅仅给车间主任配备几本教材、给每个干部员工上几堂课,并不能做好6S管理。6S管理本身是一种企业行为,因此,6S管理的推行一定要以企业为主体。

2.拟订推行方针及目标

推行6S管理的第二个步骤是拟订推行6S管理的推行方针与终极目标。一些知名企业的6S推行方针例如:“告别昨日,挑战自我,塑造华丽新形象”、“规范现场、现物,提升人的品质”、“改变设备、改变人、改变环境,最终达成企业体质的根本革新”等。

对于推行目标,每个推行部门可以考虑为自身设置一些阶段性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实现这些目标,从而达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例如,可以要求“第四个月各部门考评90分以上”、“一分钟之内找到所需要的文件”。

3.拟订推行计划和日程

推行6S管理的第三个步骤是拟订实施计划与相应的日程,并将计划公布出来,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实施细节。制定表5-1所示的日程与计划表,让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全公司的员工都知道应该在什么时间内完成什么工作,如:什么时间进入样板区的选定、什么时间进行样板区域6S推行、什么时间进行样板区域阶段性交流会。

4.说明及教育

要想推行好6S管理,首先必须解释到位。说明及教育是推行6S管理的第四个重要步骤。很多企业都邀请一些专家或老师去讲课,但是,能够听课的毕竟是企业中的少数人,绝大多数现场的一线工人没有机会听课。

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全体人员解释说明实施6S管理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内容。例如,企业可以利用晨会的时间进行说明,还可以通过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5.前期的宣传造势

推行6S管理的第五个步骤是前期的宣传造势。6S管理实际上是为了营造一种追求卓越的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适当的宣传造势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成功企业在推行6S管理的过程中,最常见的宣传造势活动形式是:请几个样板区的车间主任或部门经理在全公司的大会上宣誓。

6.导入实施

推行6S管理的第六个步骤是导入实施。前期作业准备(责任区域明确、用具和方法准备)、样板区推行、定点摄影、公司彻底的“洗澡”运动、区域划分与划线、红牌作战、目视管理以及明确6S管理推行时间等,都是导入实施过程中所需要完成的工作。

导入实施的各项内容包括很细致的规定。以区域划分与划线为例:主通道的宽度、区划线的宽度、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使用场合、实线与虚线的使用方法,都需要推行办公室与各个车间进行协商,最后由推行办公室制定出统一的规则。

7.考评方法确定

在确定评估考核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有一套合适的考评标准,并在不同的系统内因地制宜地使用合适的标准:对企业内所有生产现场的6S考评都依照同一种现场标准进行打分,对办公区域则应该按照另一套标准打分。

对某些污染很严重、实施难度很大的车间,仅靠一套标准是不合理的。这时候可以考虑采用加权系数:根据各个区域的差异情况设定困难度系数、人数系数、面积系数和修正系数,将这四个系数加权平均后得到各个部门的加权系数,各个部门的加权系数乘上考核评分就等于这个部分的最终得分。加权系数经验公式如下:

其中,K1、K2、K3、K4分别指困难度系数、人数系数、面积系数、修正系数,各个系数的具体数值应对企业生产管理现状作最初评估后确定。

8.评比考核

要想使评比考核具有可行性与可靠性,制定科学的考核与评分标准就显得十分重要。有的企业制定的考核标准难以量化(如“垃圾桶不能太满”等),从而使标准失去了可操作性,6S管理的推行也因此陷入困境。因此,企业制定一套具有高度可行性、科学性的6S管理考评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9.评分结果公布及奖惩

6S管理推行的第九个步骤是公布评分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每个月进行两次6S考核与评估,并在下一个月6S管理推行初期将成绩公布出来,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表现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一定的惩罚,使他们产生改进的压力。图5-2举例展示了某企业对6S管理考评结果的公布过程。

图5-2 6S管理评分结果示例

10.检讨修正、总结提高

6S管理推行的第十个步骤是检讨修正进而总结提高。问题是永远存在的,每次考核都会遇到问题。因此,6S管理是一个永无休止、不断提高的过程。随着6S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适当修改和调整考核的标准,逐步加严考核标准。此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质量控制(QC)七手法与工业工程(IE)工程改善的内容,这样就能使企业的6S管理水平达到更高层次。

11.纳入定期管理活动中

通过几个月、甚至一年的6S管理推行,逐步实施6S管理的前十个步骤,促使6S管理逐渐走向正规之后,此时就要考虑将6S纳入定期管理活动之中。例如,可以导入一些6S管理加强月(包括红牌作战月、目视管理月等):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红牌作战,每三个月或半年进行一次目视管理月。通过这些好的方法,可以使企业的6S管理得到巩固和提高。

全方位有计划地进行6S管理过程控制

全方位的过程控制

企业的6S管理要获得预期的效果,首先要具有一个良好的、全方位的过程控制。如图5-3所示,对于公司来说,要成立6S推行委员会、6S推行办公室,要有计划性目标,要宣传并进行骨干培训,要设立样板区,进行定点摄影、6S竞赛以及红牌作战等;对于部门来说,要成立6S推行小组,同时也需要进行部门内部的宣传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要填写6S日常责任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6S管理的推行过程得到全方位的控制。

图5-3 全方位的过程控制

有计划的过程控制

6S管理的推行还需要一个有计划的过程控制,从前期造势到选定样板区域,再逐步将6S活动日常化,最后形成实施惯性。如图5-4所示,从明确组织责任、明确方针目标计划、宣传造势、树立样板区直到个人礼貌素养的提升,要通过不断的PDCA循环,达到全方位、有计划的过程控制,最终获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图5-4 有计划的过程控制

6S管理活动的实施,关键在于企业人员的意识改革与过程控制。企业领导者和普通员工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6S活动的意义,是推行6S的前提条件。此外,在6S管理的具体推行过程中,执行者还应该注意掌握一些有效推进6S管理的工

具,有针对性、有策略地开展6S活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讲将介绍推进6S管理的两种有效工具:红牌作战和定点摄影。

红牌作战

红牌作战经常贯穿应用于6S管理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对于预先发现和彻底解决工作现场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掌握红牌作战的实施方法,在6S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加以灵活运用。

红牌作战的概念

1.什么是红牌

所谓红牌,是指用红色的纸做成的6S问题揭示单。其中,红色代表警告、危险、不合格或不良。6S问题揭示单记录的内容包括责任部门、对存在问题的描述和相应的对策、要求完成整改的时间、完成的时间以及审核人等,如表6-1所示。

在红牌作战的整个过程中,往往由执行办公室来牵头贴红牌,相关部门在要求的时间内进行整改,最后由执行办公室验收合格后再将红牌撤销。每次红牌作战都要进行详细地记录:第几次红牌作战、在哪个部门发行的红牌等。

2.红牌作战的目的

在6S管理中实施红牌作战,就是不断地寻找出所有需要进行改善的事物和过程,并用醒目的红色标牌来标识问题的所在,然后通过不断地增加或减少红牌,从而达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因此,红牌作战侧重于寻找工作场所中所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即使用相应的红牌进行醒目的标记,防止由于时间的拖延而导致问题被遗漏,并且要

时时提醒和督促现场的工作人员去解决问题,直至摘掉红牌。

红牌作战的实施

红牌作战的实施没有一定的定势。每个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与企业文化来推行红牌作战,具体确定本企业红牌作战的实施对象和实施方法。

1.红牌作战的实施对象

红牌作战的实施对象是违反“三定原则”(定物、定位、定量)的问题,具体包括:工作场所中不要的物品、需要改善的事、地、物(设备、搬运车、踏板、工夹具、刀具、桌、椅、资料、模具、备品、材料、产品、空间等),有油污、不清洁的设备以及卫生死角。

2.红牌作战的实施方法

红牌作战策略是贯穿于整个6S活动的,在整理、整顿、清扫、安全、清洁、素养这六大步骤中都能够得到很大的应用。在6S的各个阶段中,红牌作战策略的具体内容是有所区别的,简单介绍如下:

整理

在整理的过程中,应该能够清楚地区分出要与不要的物品,留下最有必要要的,坚决彻底地抛弃不要的物品,并能够从中寻找出需要改善的事情、地点和物品。在这一过程中,应用红牌作战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工作场所中可以改善之处。

整顿

在整顿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定物、定位、定量”的基本原则,针对需要改善的事情、地点和物品,分别用“红牌”标示。这样就能很直观地看到工作场所中不合理的物品摆放的状况,提醒工作人员加以改善。

清扫

清扫过程就是针对“红牌”问题,提出有效、合理的改善措施,从而减少“红牌”的数量。清扫时要特别注意对以下场所和物品重点给予“红牌”标示:有油污的、不清洁的设备;藏污纳垢的办公室死角以及办公室、生产现场中不该出现的物品。

安全

设备损害、人身伤害等突发事件不但会给工厂正常的生产秩序带来负面影响,还会给企业挂上沉重的经济包袱。因此,如何保证工作现场的安全是所有企业,特别是制造型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6S中,通过定期的安全审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出示红牌,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清洁

清扫过程中已经针对不合理的事物和地点进行了“红牌”标示。因此,在清洁过程中就要分析具体的“红牌”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而提出根本的解决方法,尽量减少工作场所中的“红牌”数量。

素养

在培养素养的阶段,红牌作战的方法依然是很有效的实施手段。红牌作战可以帮助企业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工作中能够时时刻刻注意寻找需要增加“红牌”的事物和场所,同时要想尽一切办法减少“红牌”的数量。

3.红牌作战的实施要点

一方面,红牌作战遇到的某一类问题是可以迅速有效地得到解决的。这些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就应该及时将工作现场的“红牌”摘掉。例如,剔除了不整齐的摆放、清除了设备的油污、修复了损坏的办公桌椅以后,现场的员工应该立即将原来标示的“红牌”摘除,防止出现新旧红牌的混杂。

另一方面,红牌作战过程中遇到的一部分问题并不能立刻得到解决。因此,红牌作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此,管辖区域内出现红牌的部门就应该立即商量对策、采取行动,直至将红牌摘除。企业的红牌作战策略是随着6S的推行不断推进的。

定点摄影

什么是定点摄影

定点摄影主要是通过对现场情况的前后对照和不同部门的横向比较,给各部门造成无形的压力,促使各部门做出整改措施。仅仅将定点摄影简单地理解为拍照是错误的,这表明推行者并没有掌握定点摄影的精髓。

如图6-1,在定点摄影的运用过程中,每个车间、每个部门只需要贴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照片,并在照片上详细标明以下信息:车间主任是谁、现场的责任人是谁、违反了6S管理的什么规定。这样,就能将问题揭露得清清楚楚,这对存在问题的部门产生的整改压力是相当大的。改善前的现场照片促使各个部门为了本部门形象与利益而采取解决措施,而改善后的现场照片能让各部门的员工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形成进一步改善的动力。

图6-1 定点摄影公布栏举例

定点摄影实例

定点摄影充分利用了各部门与员工的竞争心理和面子心理,能够有效地改善生产现场的脏、乱、差等不良状况,从而减少产品的不合格率与错误发生几率,保证现场的工作效率与现场安全。

图6-2中列举了一些定点摄影的图片集,从照片中可以看出:通过定点摄影并经过改善后,现场物品摆放得井然有序,现场的空间增加了近三分之一。可见,定点摄影是6S管理推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图6-2 整改前后的现场定点摄影对比

第9讲 目视管理

【本讲重点】

目视管理

6S管理与其他管理

目视管理的概念

目视管理的定义与特点

1.目视管理的定义

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信息和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方式。目视管理是能看得见的管理,能够让员工用眼看出工作的进展状况是否正常,并迅速地作出判断和决策。如图7-1所示,上限与下限之间的区域是正常状态,员工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不正常的状况。

图 7-1 目视管理的极限可视化

2.目视管理的特点

目视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相比,其特点如下:它形象直观,容易识别,简单方便,传递信息快,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公开化,透明度高,便于现场各方面人员的协调配合与相互监督。另外,目视管理能科学地改善生产条件和环境,有利于产生良好的生理和心理效应。

目视管理的应用实例

在日常生活中,目视管理的应用实例比比皆是。常见的目视管理的手段有标志线、标志牌、显示装置、信号灯、指示书以及色彩标志等多种形式。表7-1列举了区域划线、物品的形迹管理、安全库存量与最大库存量揭示、仪表的标示等目视管理实例的实现办法以及产生的作用。

现场管理新理念:打造傻瓜现场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将现场状况不佳归咎于工厂工人的素质太差。实际上,频繁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工人的素质差,而是企业文化不好、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够。由于每个人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差异,企业要求所有的员工都能够品质高尚、责任心强、工作作风严谨是不现实的。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将每一位员工当作普通人来对待。

因此,企业应该倡导现场管理的新理念:打造傻瓜现场。所谓傻瓜现场,指的是即使是傻瓜都能够完成现场的工作。由于员工个人能力的差异,不能够要求每位员工都凭记忆、凭经验、凭能力自己去区分事情是否正确。企业应该将工人视为极为普通的人,通过提高6S管理水平,使得现场管理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降低员工出错的概率,营造高效率、低成本的傻瓜现场。

目视管理的分类和图例

目视管理是为了使工作现场直观化,从而保持较高的效率与正常的工作状态。在不同的工作现场中,目视管理的关注对象是有所区别的。一般说来,企业可将目视管理的重点放在办公现场的物品、作业、设备等管理中。根据企业工作现场构成要素的不同,可以将目视管理分为物品管理、作业管理、设备管理、品质管理和安全管理。下面给出了各个类别的一些图例。

物品管理

在物品管理中,通常可用颜色来区分物品。如图7-2,企业的不同部门都有不同的空白表格,在空白表格的放置区用不同颜色加以标记:红色代表人力资源部门,粉色代表财务部门,绿色代表业务部门。如图7-3,用不同颜色可以方便的管理数十种报纸,不至于出现混乱。

图7-2 空白表格管理 图7-3 报纸管理

在目视管理的物品管理中,颜色的使用应该尽可能的遵照常规。如图7-4中的垃圾分类收集,红色(右边颜色稍深的)箱装有害垃圾,绿色(中间颜色最深的)箱装不可回收垃圾,黄色(左边颜色浅的)箱装可回收垃圾。按照人们的惯性思维:绿色代表环保与健康,因此,不可回收垃圾用绿色箱收集是不恰当的。图7-5中焊枪状态的颜色设置较为合理:左边表示可以使用,右边两个表示不可使用。这样,即使是临时顶替的人员也不会搞错。

图7-4 垃圾分类管理

图7-5 焊枪管理

作业管理

如图7-6中的消耗用品作业管理:在①范围内表示正常,在②范围内表示需要补充,在③范围内表示亟需补充,否则2分钟后将停止运转。图7-7中则用不同颜色的三角帽代表批量的不同状态,这样不仅检验人员了解状况,其他人也都十分清楚。

图7-6 消耗用品使用管理 图7-7 批量状态管理

设备管理

目视管理同样可以应用到设备管理中去。如图7-8,用不同的颜色代表管道中的不同介质,并且用箭头清晰地标出介质的流向。图7-9中的阀门上标出了阀门的开关方向,避免操作人员由于记忆错误而导致开错阀门或者关错阀门。

图7-8 管道介质及流向管理 图7-9 阀门管理

图7-10中的马达在运转过程中噪音很大,如果不采用目视管理,就必须走到每个马达前伸手感觉一下是否有风,这样才能判断马达是否运转正常。如果采用目视管理的方法,只需在马达附近贴个飘带,就可以又快又准地判断出马达是否运转正常。

有很多企业过于依赖通过中央控制室中的各种仪表来显示现场状况。实际上,中央控制室中仪表的数据是使用电子元器件传感的,一旦传感器出现故障,中央控制室很难发现现场出现的问题。此外,监控人员也很难及时从仪表数据中发现问题。因此,企业在采用高度自动化的控制体系的同时,也要注重现场的目视管理。例如可以在仪表上标出数据的正常值范围,帮助发现数据异常,如图7-11所示。

图7-10 马达状态管理

图7-11 仪表数据管理

品质管理

目视管理在品质管理中的应用如图7-12:①白色胶带表示等待检查,②红色胶带表示不合格,③绿色胶带表示合格,通过胶带颜色深浅即可判断出物料状况。图7-13中用红色标签标记呆料,这样通过看颜色深浅就可以知道库房中过期原料的数量。

安全管理

目视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通过目视管理,可以强化工作现场的规范操作,降低事故的发生。如图7-14和7-15所示,通过在事故隐患地段的明显位置张贴安全告示,提醒工人在操作过程中避开危险。

图7-14 易触电区安全管理 图7-15 危险通道安全管理

6S管理与其他管理

6S管理与ISO 9000

什么是ISO 9000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1986年,ISO发布了IS0 8402《质量—术语》标准,1987年发布了IS0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 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2《质量体系—生产与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等6项标准,统称为ISO 9000系列标准。

ISO 9000系列标准的颁布,使各国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统一在ISO 9000系列标准基础之上。ISO 9000系列标准总结了工业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质量管理实践经验,对推动组织的质量管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提高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程度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采用。

6S管理与ISO 9000的关系

ISO 9000是一个品质管理体系,强调品质管理的全面性与文字化,拥有三级文字化的资料:质量手册、标准程序、记录。企业只有获得了ISO 9000认证,顾客才能相信企业产品质量有保证。因此,ISO 9000标准是基于客户的立场制定的,从客户的角度来衡量企业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管理水平。

6S管理理论认为,在各项活动中,提高员工队伍素养这项活动是全部活动的核心和精髓。6S管理是一种培育追求卓越的品质文化的基础活动,它强调现场的作业规范化与细节,因此对产品的质量存在很大的影响。而推行6S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氛围。

可见,6S管理与ISO 9000都对产品质量存在影响。二者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如图8-1所示:仅仅推行6S管理有助于提升质量水平,但不一定能符合质量要求;仅仅推行ISO 9000又不一定能够满足质量水平的要求。只有ISO 9000与6S管理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图8-1 6S管理与ISO对质量的影响

6S管理与ISO 9000是相辅相成的,但在企业实际管理活动中,究竟是先推行6S管理,还是先推行ISO 9000呢?答案是必须首先推行6S管理,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6S管理是ISO 9000有效推行和日常维持的基础

6S管理是ISO 9000有效推行和日常维持的基础。通过6S管理的推行,注重现场细节的管理,将对ISO 9000的有效实施产生巨大作用。例如,ISO 9000规定要把良品和不良品区别开来,但却没有提供如何区分的方法,而6S管理的目视管理可以运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的状态。

2.6S管理能提升人的品质

6S管理能够提升人的品质,使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对严格遵守ISO 9000及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作用巨大。很多企业虽然实施了ISO 9000,但现场的员工并没有按照ISO 9000的要求去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没有把握ISO 9000的精髓,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员工没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因此,必须将6S管理作为现场管理的基础。

6S管理与TQC

什么是TQC

TQC是英文Total Quality Control(全面质量管理)的简写。全面质量管理并不等同于质量管理,它是质量管理的更高境界。全面质量管理是将组织的所有管理职能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强调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强调全员的教育和培训。

全面质量管理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观念为指导的全面的综合治理,它不仅仅强调各方面工作各自的重要性,而且更加强调各方面工作共同发挥作用时的协同效应。概括地讲,全面质量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以适用性为标准、以人为本的管理以及突出改进的动态性管理。

6S管理与TQC的关系

全面质量管理与其说是一种管理体系,不如说是一种管理文化。没有量化的思想、没有追求卓越的QC小组文化,是无法实现TQC的。所谓的“三全”(全面、

全过程、全员)是TQC的核心。由于在“全面、全过程、全员”三方面做得好的国内企业并不多,所以大部分企业的TQC实际上流于形式。

6S管理可以说是“全面、全过程、全员”的基础工程。首先,6S管理强调全面实施、没有死角,就是一个水杯都要标识和定位;其次,6S管理强调定点、定容和定量,而定点、定容和定量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最后,6S管理强调全员参与,谁的职责谁承担。因此,6S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为TQC的推行带来巨大的帮助和支持。

6S管理与TPM

什么是TPM

TPM是全面生产性管理(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英文缩写,它是首先由日本人在1971年倡导的。它的狭义定义是:包括企业领导、生产现场工人以及办公室人员在内的全体人员参与的生产维修与保养体制。TPM的目的是达到设备的最高效益,它以小组活动为基础,涉及到设备全系统。

广义TPM是以建立健全追求生产系统效率化极限的企业体质为目标,从生产系统的整体出发,构筑能避免所有损耗(灾害、不良、故障等)发生的机制。在包括生产、开发、设计、销售及管理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通过公司上层到第一线员工的全员参与和重复的小集团活动,最终达成零损耗的目的。

6S管理与TPM的关系

真正意义的TPM起源于日本丰田公司下属的电装公司。了解TPM的人都知道,TPM的第零个步骤就是6S管理。也就是说,企业要想推行TPM就必须首先有效地推行6S管理。TPM专家一致认为:如果6S管理中要求的细化都不能接受,那就不用考虑推行TPM了。6S管理中的细化、定点、定容、定量是推行TPM的前提条件。因此,企业必须将6S管理作为TPM的第零个步骤加以明确下来。

6S管理与JIT

什么是JIT

1.JIT生产方式的诞生

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又称精益生产,是在丰田汽车公司逐步扩大其生产规模、确立规模生产体制的过程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以丰田的大野耐一等人为代表的JIT生产方式的创造者一开始就意识到需要采取一种更能灵活适应市场需求、尽快提高竞争力的生产方式。

JIT生产方式作为一种在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条件下高质量、低消耗进行生产的方式,是在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来的。由于采用JIT的丰田公司的经营绩效与其他汽车制造企业的经营绩效逐渐拉开距离,JIT的优越性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2.JIT生产方式的含义

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可以用现在已广为流传的一种理念来概括,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也就是JUST IN TIME一词本

来所要表达的含义。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零库存、零浪费、零不良、零故障、零灾害、零停滞的较为完美的生产系统,并为此开发了包括看板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

6S管理与JIT的关系

在精益生产体系构造中,可以看出精益生产的两个基础分别是意识变革和6S管理,两者缺一不可。所谓意识变革,是指对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提出质疑,寻找更加合理的途径,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浪费的发生。

精益生产有自己独特的意识、方法与技巧。例如,精益生产强调生产过程“一个流”,强调柔性生产,还强调一个人操作多个岗位等。但是,实现精益生产过程依靠的仍然是现场的全面改善,而现场的全面改善则是从6S管理开始的。精益生产中追求的“七个零”的目标都与6S有关。确切地说,没有6S管理,精益生产根本无法推行。

6S管理与ERP

什么是ERP

所谓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 ),是指用信息技术对流程的改造,提高组织内部对各种资源的配置水平,达到最佳配置状态。采用ERP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

需要明确的是ERP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ERP手段,达到提高流程效率的目的。另外,ERP强调对流程的改造,但没有明确的流程改造方法。

6S管理与ERP的关系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企业推行ERP的失败率高达70%。原因很简单:许多企业希望能够直接跨越6S、跨越精益生产,指望通过一套软件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而IT软件是物化的状态,只是固化现有管理水平,真正提高管理水平还是要基础扎实。相反,大量数据输入费时费力,往往快速运算提高效率的好处被错误的数据带来的麻烦所抵消。

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几乎都是经历过6S管理、精益生产等来提高管理水平的,或者至少用了其中的许多思想与技法,使生产管理和现场管理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从而使ERP大大提高了效率与准确性。而国内许多企业连6S管理的分区、标识都没有进行,ERP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因此,推进6S管理的现场管理是ERP有效实施的前提。


相关内容

  • 工程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031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学 专目院业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选题(1031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柔性化管理在年轻护 ...

  • 管理科学毕业论文题目(801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管理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 ...

  • 公司财务管理制度_财务管理制度范本[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 金蝶免费财务管理软件推荐 某公司财务管理规则[财务管理制度范本] 银行结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范本]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范本] 会计人员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范本] 零用金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范本] 备用金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范本] 出纳人员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范本] 会计日常工作管 ...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题目(815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 ...

  • 招商证券培训管理制度-修订版
  • 目 录 1.目的 ............................................................................................................................................. ...

  • 设有行政管理专业的学校
  • 以下院校,可供你选择: · 北京大学 - 政府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专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行政管理专业 · 中国传媒大学 - 媒体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专业 · 中央民族大学 - 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专业 · 中国政法大学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专业 ...

  • 安全标准化培训效果的概述
  • 培训效果的概述 在企业竞争日益表现为人才竞争的今天,培训无疑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提升企业培训效果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然而.目前企业的培训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造成企业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企业管理者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不够:培训目的 ...

  • 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
  • 专业学校企业管理北京大学企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 初试课1初试课2初试课3初试课4政治英语数学3企业管理或经济学理论政治英语数学3管理综合(含管理学.营销管理. 财务管理) 企业管理北京交通大学政治英语数学3管理学企业管理北京工业大学政治英语数学3管理学或经济学企业管理北京理工大学政治英语数学3管理学或 ...

  • 企业培训体系建设全套制度
  • 教务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根据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办法> ,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教务管理 教务管理工作内容主要有:制订和实施培训方案.教材和教学设施管理.教学 过程中的培训师和学员管理.教学评估.培训档案管理等. 公司一级培训项目的教务管理,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二级培训项目的 ...

  • 中国管理培训行业咨询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