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奖

屠呦呦获诺奖相关评论

(一)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在于几十年的沉默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宣布,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诺贝尔奖官网消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金将一分为二,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两人一同获得一半奖金,而另一半奖金将颁给屠呦呦。(10月5日央视) 屠呦呦成为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这既是她个人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和中国人的荣誉。中国人应该为屠呦呦喝彩,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鼓掌。然而,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获奖,更在于她获得诺奖之前的几十年的沉默。

2011年9月23日,纽约。本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被安排在一个酒会上举行,屠呦呦捧起了这个中国人并不太熟悉但在医学界分量很重的奖杯。然而在纽约领奖之后,屠呦呦一直坚持对媒体一言不发,唯一的一次露面,是当年11月15日在她所在单位举办的“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上,这个会议只有一个主题——表彰屠呦呦。会上授予她“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并奖励给她所领导的青蒿素研究团队100万元人民币。

其实,屠呦呦无论在获得拉斯克奖之前还是之后,都遭遇了种种争议和非议,但屠呦呦不作回应、不说废话,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回应争议和非议。屠呦呦今年获得诺奖,既为她坚守了几十年的沉默做了一个注脚,也体现了她自身的价值,更回应了各种争议和非议。这是屠呦呦最为伟大的地方。

众所周知,无论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还是诺贝尔奖,都不是屠呦呦个人能够主宰的事情。屠呦呦个人能够主宰的,唯有搞好科研、搞出成效、得到世界认可。拉斯克奖为啥颁给屠呦呦,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说得好,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组织,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中,称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这是外国机构对屠呦呦的评价,这是外国人颁给中国人屠呦呦的奖,屠呦呦领得心安理得、当之无愧。 1957年10月31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荣获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杨振宁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二人均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1956年,二人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因而获此殊荣。但是获奖之后,两人的恩恩怨怨在坊间广为流传。笔者无权对两位科学家的恩怨进行任何评价,但对比屠呦呦几十年的沉默,觉得屠呦呦非常伟大。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这应该可以理解为屠呦呦是在沉默中爆发了。可以想象,屠呦呦在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后都还是保持沉默,今年获得诺奖时已经85岁高龄了,如果没有机会获得诺奖,屠呦呦是不是会沉默一辈子?

俗话说“沉默是金”。不管屠呦呦获得诺奖之后是一如既往保持沉默,还是有一种“扬眉吐气”“如释重负”的感觉,从此之后一改几十年的沉默,把心中的想法都告诉世人,“沉默是金”这四个字用在屠呦呦身上,都是非常合适的。只是笔者希望,随着屠呦呦获得诺奖,那些争议和非议应该随风而去、销声匿迹了,因为再争议、再非议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世界已经认可屠呦呦和屠呦呦做出的贡献。

(二)屠呦呦获诺奖咱也不能忘逆耳之言 说中国科学家得诺奖是做梦的言论都被他收集到一块了

关键字: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打破中国人得不了诺奖言论。

“中国科学家得诺奖就是做梦!”虽然网络舆论里常常出现的此话听来刺耳,但好像

一直以来也没有有力的证据反驳,直到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瞬间把这句话摔个粉碎。这个奖项也让屠呦呦成为中国大陆首个获得自然科学领域诺奖的科学家。对此,她本人表现的比较淡定,表示获奖并不那么意外,这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

还是有点意外的嘛,尤其那些一直说中国科学家注定得不了诺奖的人。这些人中不乏媒体明星,他们的话人们还是要听一听的。风格刚烈、长期关注媒体舆论的独立学者杜建国就把这些言论都给罗列到一起了。虽然屠呦呦获诺奖使得这些言论失效,但忠言逆耳嘛,都拿出来晒晒,是不是忠言大家自己看咯~

杜建国:还记得“中国科学家注定不能获诺贝尔奖”吗?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对这一消息最感意外的,非中国部分主流媒体人士与学界人士莫属。

众所周知,多年来,尽管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科学与技术的水平也在快速提高,但是中国媒体与学界一直对之无视甚或刻意贬低,这其中,最为方便也最顽固的一个理由就是“中国科学家没能获得诺贝尔奖”。

中国科学家为何无法获得诺贝尔奖?持此论者的理由很简单: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体制乃是获奖的障碍。比如张鸣教授认为,“有关部门,真的想拿诺奖的话,首先要做的,是改革中国的教育和科研体制”,“你见过奴才搞创新的吗?”2013年12月郑也夫先生曾断言:“在中国受了中小学12年教育的人,不管后来大学是读哈佛、耶鲁还是牛津、剑桥,注定不可能拿到诺贝尔奖”!“因为想象力被修理得没有了”(屠呦呦不光中小学,连大学也是在中国读的——作者注)。杨东平、熊丙奇等“教育专家”也是如此看法:“我们离诺奖越来越远”。贺卫方教授对郑也夫的观点进行了呼应与补充:中国人只适合拿诺贝尔和平奖。张维迎、陈志武这样的媒体经济学家则认为,对中国科技与美国缩小差距,“在目前体制下我觉得不要有太多指望”,过“150”年也“没戏”。

更有甚者,不满足于怪罪体制,干脆从民族与文化的角度来予以解释。某和平奖先生认为中国若能再当三百年西方殖民地,那么一切就都能好起来,这跟王福重先生一比,似乎温和多了,在王福重眼里,中国再当多少年殖民地也不管用。2014年5月他曾说:

“1000多年来,(中国)对人类的科学技术进步,没有任何贡献。以后也不会。”

“中国注定与诺将无缘”论者,他们批评起中国科研体制来义愤填膺慷慨激昂,但是,他们本人是否具备起码的科学态度,还是很成问题的。

2013年8月1日,四位科技政策研究者(四位作者并不是科学家,但是中国不少媒体在报道时却故意对四人冠以“科学家”的头衔)曹聪、李宁、李侠、刘立在被认为是全球科技期刊的美国《科学》(Science)发表《改革中国科技体制》文章,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该文一上来就说:

“中国的政治界和科技界领导人正处在一股担忧中:尽管投入资金更多、人才更优秀、设备也更高级,但是国内的创新体制仍然表现不佳。中国科学家还没有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突破,研究与商业已经脱节数十年,只有极少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了创新技术和产品。中国企业对国内不报什么希望,只好依赖于国外的核心技术。”

就在《改革中国科技体制》一文在《科学》刊登前夕,该文的第一作者曹聪先生刚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该风波的是前因后果非曲直从2013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新闻办公室声明”中便可一目了然:

“FT中文网6月21日发表了邓聿文的文章《访韩一周记(五)》,指出‘他(黄禹锡)说和中科院和与辽宁省合作从事干细胞的研究。’随后,科学网博客作者曹聪6月22日发

表了题为《黄禹锡在和中科院、辽宁省合作从事干细胞的研究》的文章,在引用邓聿文有关文章内容的同时,评论认为,‘黄禹锡在和中科院、辽宁省合作从事干细胞的研究,对当事人来说不是新闻,但在俺听来,是中国科学界的丑闻’”。

预言中国科学家近期内将获诺奖者,也是有人在的。与主流舆论相比,科学家们对中国科技进步的观察与判断,则是公允得多、客观得多,遗憾的是,他们的观点不仅没有得到媒体的尊重,反而遭到了嘲讽。

2000年8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在中国科学院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指出:20年内,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将会获得诺贝尔奖。这一是因为目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二是因为近年来国家对科教事业的投入逐渐加大,“根据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率,这(获奖)会是不久后的事。”

此论一出,遭到了国内媒体经久不息地反对或嘲讽,如杨振宁是“科学超男”、“报不准的报喜鸟”,是“歌功颂德”,“杨振宁先生是在说客气话”、“诺贝尔奖,并不相信杨振宁的预言”,等等。我不明白,一群坚信“量子物理学认为向米饭说‘呸’会加速米饭变馊”的媒体人,敢就科学发展趋势问题嘲讽杨振宁的勇气是从哪里来的。

2010年9月10日,杨振宁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演讲时,再次预言中国本土科学家10年内将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此番言论再次遭到了不少媒体的嘲讽。

预言近期内中国科学家将获得诺贝尔奖的,不止杨振宁。2013年9月29日,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中国有机光电子学科带头人黄维在该校本科新生的开学典礼上直言:

“十年之后的中国,像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性重要指标,在中国大地出现应该将会成为常态,而不是个案。在文学奖之后,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奖项将陆续被中国人斩获,没有任何悬念”。

这又惹恼了媒体人,黄维被扣上了一大串帽子:“对诺奖‘故作轻松’并不是自信”、“拿什么来支撑‘得诺奖成常态’?”、“获诺奖将成常态像是肥皂泡”,等等。

前面提到的传播“中科院与韩国造假科学家黄禹锡合作”谣言的曹聪先生,撰文《中国的诺贝尔科学奖焦虑症》称:

“近年来,杨振宁多次表示中国大陆科学家将在二十年内获得诺贝尔奖。而在今年奖项揭晓的前一周,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曾自信地预测中国获诺贝尔科学奖在十年后将成为常态。

这两种预测都显得过度自信了。照目前情况来看,中国二十年后都不一定能得奖。近期中国尚未取得接近诺奖的成就,也没有将崭露头角的苗头。”

至于熊丙奇先生,则来了篇《预言“获诺奖成常态”是功利学术白日做梦》。

谁在做梦?

(三)“三无”屠呦呦何以让世界刮目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昨日揭晓,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该奖项,成了3名获奖科学家之一。消息传来,舆论振奋。屠呦呦也成了中国大陆本土科学家中荣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第一人。

中国籍,诺奖,自然科学„„这几个关键词在诺奖产生交叉,注定会引爆亢奋的国内舆论:继莫言后,屠呦呦获奖,无疑再度圆了国人的诺奖梦;作为首位获得该殊荣的中国科学家,虑及其“空前”一面,它也令中国人的科学类诺贝尔奖情结得到了部分开释。

但跳出单纯情绪上的亢奋,屠呦呦获奖,更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供了指引和反思空间。她获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绝不应只是一座奖杯。透过这面多棱镜反求诸己,也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固强补漏。

屠呦呦获奖,是因她首先发现和解释了青蒿治疗疟疾的原理,即青蒿素的作用。表面上看,其获奖是中药学的成就,但本质上,这首先体现了现代中医药学必须与现代实验医学接轨,并接受现代科学检验。屠呦呦等人以沸点在60摄氏度下的乙醚制取青蒿素,经过191次实验,才在实验室观察到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也符合现代实验医学精髓之一:必须体现科赫原则,即一种假说或原理应当得到重复检验,且能从现代科学的机理上得到阐明,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而这也决定了,屠呦呦获奖,离不开全体中国科学家尤其是药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方面专家的集体努力。科学研究不是“记工分式”的简单劳动,而是一项科学共同体共同的事业。知道青蒿素“所以然”的工作,就是在后来其他学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进一步证实的。如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对青蒿素进行的结构测定和人工全合成,就凸显了长达10多年的青蒿素研究中协作攻关的色彩。

诺奖评委会将奖杯颁给屠呦呦,依据的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试验。但这并非对其他参与者成果的否认,而恰恰是科学家集体协同研究的认同。

还应看到,屠呦呦获诺奖打破了几个中国纪录:中国大陆第一个未获院士、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的科学家。因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她曾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正如此前有媒体说的,她是在三流条件下创造世界领先的一流成果。这也投射出中国科技界及人才评价体系的不足:当下,科研项目申请程序过于复杂繁琐、评估考核过于频繁,在考评机制上过分看重论文数量,包括院士评选亦难逃这些窠臼。相较之下,屠呦呦于宁静中致远,不啻为对此的鞭策。

屠呦呦获诺奖,空前不该绝后。科学家饶毅曾说: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而屠呦呦获诺奖的启示,就是必须通过科研体制、环境的改善,去激励更多科技人才通力协作、潜心研究、扎实做事。

(四)走近屠呦呦

屠呦呦是谁?

本报记者曾两次采访她

当时她正一步步接近诺贝尔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1年的9月,本报曾经报道过她的故事。

为什么会报道?

那个时候,她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当时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时值美越交战,美国政府称,1967-1970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万人,疟疾同样困扰越军。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则求助于中国。

1969 年,39岁的屠呦呦加入新药研发工程。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但 历史记载认为青蒿确实可以治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屠呦呦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掉了。她改用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

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终于成功,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根据当时的数据显示,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但是,2011年获奖时,不少人注意到,屠呦呦仅有大学本科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头顶上更无两院院士头衔。网络上,关于她的介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如果不是这次获奖,百度上很少能搜索到她的东西。

再一次采访她的事迹还是今年的事情。

因 为今年6月她又获得了另外一个奖,这个奖叫沃伦·阿尔珀特奖,理由还是奖励她在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的重要发现。“沃伦·阿尔珀特奖”,是由沃伦·阿尔珀特 基金会与哈佛大学医学院联合授予的,由已故慈善家沃伦·阿尔珀特先生于1987年设立,以推动人类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至今,已有51位科学家获此殊 荣,其中有7位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中国科学家。

当年有多拼?

为了工作常拿自己做实验

结果身体给弄坏了体质一直很差

屠呦呦是地道宁波人,她老家在海曙区开明街一带。

她中学就读于效实中学和宁波中学,是宁波中学51届(春)高中毕业生。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所选专业是当时一般人不太了解的生药学。

这些年,她始终和高中的学校有联系。10多年来,宁波中学2个月一期的校报,一直都在寄给屠呦呦,从未间断。

同学老师眼里,她是怎么样的人?

她的同学眼里,别看屠呦呦现在是个慈祥的老太太,当年长得还蛮清秀,梳着麻花辫。

宁波中学时的同学翁鄮康回忆说,当时男女同学之间很少说话,其实也并不是特别熟悉,只是觉得她为人很低调,表现也不是很突出,但是读书却很认真。

“她很普通,衣服穿得也很朴素,在同学当中,也不是特别引人注目,属于默默无闻型。”翁老回忆说。高三毕业后,翁鄮康在上海参加海关培训,次年就到北京海关工作,到了北京,才知屠呦呦考到了北京大学。

“之后的联系是宁波中学在北京成立了校友会,因为是同学,我们的交往就多了。”翁鄮康说,后来在聊天中,就觉得她真的是一个很认真的人。有一次,屠呦呦曾经悄悄告诉老同学,为了工作,她经常在自己的身体上做实验,结果身体给弄坏了,体质一直很差。

这位女科学家生活上是个粗线条,这是校友陈效中对她的印象:不太会照顾自己,比如有一次身份证没了,我帮她找,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同学们都笑话她。成家以后,家务活也不太擅长,她的先生分担较多。

“她还有点马虎。”他回忆说:还有一次,我们几个人来宁波开会,她因为有事单独回北京,结果火车停靠途中站点时,她下车走走时,火车却开走了。尽管在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但工作中,屠呦呦十分严谨,兢兢业业。

宁波中学教他们政治的班主任徐老师曾回忆屠呦呦说:“不是很活跃,话不多,很爱读书,总是低头看书,从小就是一个爱做学问的人,总是在很认真地读书,不爱参加娱乐活动。”

(五)获奖感言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

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源于《诗经》。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为她命名的父亲,或许从未想到女儿会与那株小草结下不解之缘,继而让传统中医药在抗击疟疾方面大放异彩。

其实早在4年前,屠呦呦就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美国拉斯克大奖。她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科学研究要实事求是,而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昨天晚上9:25,记者辗转打通了屠呦呦北京家里电话。她的丈夫李廷钊告诉记者,屠呦呦单位的同事现在正在和她谈话,都是来道贺的,不方便接听电话。

他还告诉记者,他们也是从电视里知道获奖的消息的,之前一点也没有想到,心情有些激动。

李廷钊说之前有记者打电话问屠呦呦获奖是否意外。“她回答说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会出席12月的颁奖典礼吗?”

李廷钊说:“85岁了,年纪大了,身体不怎么好,老年病很多。所以不确定,如果身体允许,就会去领。”虽然退休了,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屠呦呦还是会去单位,还是坚持在做研究。

食野之 蒿

为什么颁给她?

因为她和青蒿素

挽救了数以百万计人的生命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生物的复杂世界中,既有我们人类和其他大型动物,也有微小至肉眼无法看见的微生物菌群。其中,一些寄生虫会给人类带来致命的伤害。

5日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们,分别发现了青蒿素和阿维菌素,可以有效治疗疟原虫和线虫两大类寄生虫引发的疾病,为人类对抗寄生虫疾病的斗争找到了新方法,从而提升疾病治疗手段、改善人类健康。

在艰苦条件下提取青蒿素

人类对疟疾的存在早已知道,这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敌,它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因单细胞寄生虫——疟原虫入侵红细胞引起发热并在严重情况下造成脑损伤和死亡的疾病。目前,每年还有45万人被疟疾夺去生命,其中大多数是儿童。

疟疾的传统疗法是使用氯喹或奎宁,但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这种方法成功率不断降低,疟疾感染率呈上升趋势。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亲自指示下,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

在 当时极端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屠呦呦所在的团队于1969年参加“523项目”。1971 年,屠呦呦受到中医药典籍启发,提出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有效成分,并且报告了青蒿提取物的抗疟效果。次年,“523项目”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 青蒿素。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对脑疟等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青蒿素类药物可口服、可通 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甚至可制成栓剂,使用简单便捷。但为了防范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目前普遍采用青蒿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复方疗法。

“中国神药”造福世界

作 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中显示了奇效。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 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此,世卫组织当年就要求在疟疾高发

的非洲地区采购和分发100万剂青蒿素复方药物,同时 不再采购无效药。

“中国神药”给世界抗疟事业带来了曙光。世界卫生组织说,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近年来疟疾死亡率显著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泛分发青蒿素复方药物。

对 于屠呦呦因青蒿素而获奖,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胶体与界面研究所所长、抗疟疾药物研究专家彼得·泽贝格尔对新华社记者表示,这绝对是“实至名归”。青蒿素的 发现,挽救了数以百万计人特别是儿童的生命,这项长期且艰难的基础性研究显示出植物提取物在医药领域的巨大潜力,将诺贝尔奖颁给这项“对许多人生活产生积 极影响的伟大研究”再合适不过。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指出,青蒿素和阿维菌素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寄生虫疾病的治疗。世界上每年有约两亿人感染疟疾,在全球疟疾的综合治疗中,青蒿素至少降低了20%的死亡率及30%的儿童死亡率,仅就非洲而言,每年就能拯救10万人的生命。

(六)“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今年85岁的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第12位获得该殊荣的女性,也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

青蒿素是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成分,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调节功能。 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美国政府称,1967年—1970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万人,疟疾同样困扰越军。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则求助于中国。

1967年,中国正处于“文革”时期,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联合研发抗疟新药。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5·23”就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遍布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开始研发抗疟新药。中药部分的不同研究小组开始尝试多种中药,筛选出的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均未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加入“5·23”。她从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继而组织鼠疟筛选抗疟药物。

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

但历史记载认为青蒿确实可以治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屠呦呦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掉了。她改用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用乙醚提取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在实验室里,屠呦呦终于从中药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的成株叶子的中性提取部分,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斯坦曾说:“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屠呦呦表示:“很荣幸,这两条路我都走了。”

“这一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该奖项的颁奖词写道:“屠呦呦的这一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

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

据世卫组织2009年的统计数据,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00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更多的人无法幸存下来。

拉斯克基金媒体负责人评价:“她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

美国主流媒体也曾对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予以高度评价。《纽约时报》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评论说,这种药物是消灭这种疾病的“首要疗法”。

“三无”教授生活中是粗线条

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她的名字缘起《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其中的“苹”指的是蒿类植物。或许是冥冥中的安排,屠呦呦的人生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她是我国著名的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这位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三无”教授。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但历史没有掩埋智慧的光芒。

她的高中同班同学陈效中回忆,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陈效中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

陈效中还“爆料”:“还有一次,我们几个人来宁波开会,她因为要出席一个重要场合,多留了一晚,第二天单独坐火车回京。结果,发生了一件非常好笑的事:火车停靠途中站点时,屠呦呦下车走走。结果,火车开走了,她竟然被落下了。”

青蒿素发明人曾有争议

2009年,屠呦呦发表了由她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后,同样参加“5·23”项目、并在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中作出关键贡献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英曾撰文称:这本书是为了宣扬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和屠呦呦的功劳而写的,并不是为了全面介绍中国的青蒿素类药物而写的。

李英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表示,这一发明此前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并获中国香港、泰国等奖项,“但都是颁给集体”。

李英认为,屠呦呦用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证明了青蒿的有效,是重要贡献,但屠呦呦对其他发明环节很难出力。

面对疑问,屠呦呦曾对媒体表示,青蒿素的事乱了,大家都要说是自己弄的,实际上这可能吗?科学就应该讲究实事求是的,所以呢我就不想再谈这些问题了,你要是信任的,就相信我的那本书,那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这本书实事求是,是根据事实写的。

“屠呦呦创造了用乙醚来制取青蒿素的方法,这是最原创最重要的发现,后来对青蒿的研究贡献也很多,但都是

屠呦呦获诺奖相关评论

(一)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在于几十年的沉默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宣布,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诺贝尔奖官网消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金将一分为二,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两人一同获得一半奖金,而另一半奖金将颁给屠呦呦。(10月5日央视) 屠呦呦成为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这既是她个人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和中国人的荣誉。中国人应该为屠呦呦喝彩,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鼓掌。然而,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获奖,更在于她获得诺奖之前的几十年的沉默。

2011年9月23日,纽约。本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被安排在一个酒会上举行,屠呦呦捧起了这个中国人并不太熟悉但在医学界分量很重的奖杯。然而在纽约领奖之后,屠呦呦一直坚持对媒体一言不发,唯一的一次露面,是当年11月15日在她所在单位举办的“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上,这个会议只有一个主题——表彰屠呦呦。会上授予她“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并奖励给她所领导的青蒿素研究团队100万元人民币。

其实,屠呦呦无论在获得拉斯克奖之前还是之后,都遭遇了种种争议和非议,但屠呦呦不作回应、不说废话,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回应争议和非议。屠呦呦今年获得诺奖,既为她坚守了几十年的沉默做了一个注脚,也体现了她自身的价值,更回应了各种争议和非议。这是屠呦呦最为伟大的地方。

众所周知,无论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还是诺贝尔奖,都不是屠呦呦个人能够主宰的事情。屠呦呦个人能够主宰的,唯有搞好科研、搞出成效、得到世界认可。拉斯克奖为啥颁给屠呦呦,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说得好,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组织,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中,称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这是外国机构对屠呦呦的评价,这是外国人颁给中国人屠呦呦的奖,屠呦呦领得心安理得、当之无愧。 1957年10月31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荣获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杨振宁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二人均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1956年,二人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因而获此殊荣。但是获奖之后,两人的恩恩怨怨在坊间广为流传。笔者无权对两位科学家的恩怨进行任何评价,但对比屠呦呦几十年的沉默,觉得屠呦呦非常伟大。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这应该可以理解为屠呦呦是在沉默中爆发了。可以想象,屠呦呦在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后都还是保持沉默,今年获得诺奖时已经85岁高龄了,如果没有机会获得诺奖,屠呦呦是不是会沉默一辈子?

俗话说“沉默是金”。不管屠呦呦获得诺奖之后是一如既往保持沉默,还是有一种“扬眉吐气”“如释重负”的感觉,从此之后一改几十年的沉默,把心中的想法都告诉世人,“沉默是金”这四个字用在屠呦呦身上,都是非常合适的。只是笔者希望,随着屠呦呦获得诺奖,那些争议和非议应该随风而去、销声匿迹了,因为再争议、再非议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世界已经认可屠呦呦和屠呦呦做出的贡献。

(二)屠呦呦获诺奖咱也不能忘逆耳之言 说中国科学家得诺奖是做梦的言论都被他收集到一块了

关键字: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打破中国人得不了诺奖言论。

“中国科学家得诺奖就是做梦!”虽然网络舆论里常常出现的此话听来刺耳,但好像

一直以来也没有有力的证据反驳,直到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瞬间把这句话摔个粉碎。这个奖项也让屠呦呦成为中国大陆首个获得自然科学领域诺奖的科学家。对此,她本人表现的比较淡定,表示获奖并不那么意外,这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

还是有点意外的嘛,尤其那些一直说中国科学家注定得不了诺奖的人。这些人中不乏媒体明星,他们的话人们还是要听一听的。风格刚烈、长期关注媒体舆论的独立学者杜建国就把这些言论都给罗列到一起了。虽然屠呦呦获诺奖使得这些言论失效,但忠言逆耳嘛,都拿出来晒晒,是不是忠言大家自己看咯~

杜建国:还记得“中国科学家注定不能获诺贝尔奖”吗?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对这一消息最感意外的,非中国部分主流媒体人士与学界人士莫属。

众所周知,多年来,尽管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科学与技术的水平也在快速提高,但是中国媒体与学界一直对之无视甚或刻意贬低,这其中,最为方便也最顽固的一个理由就是“中国科学家没能获得诺贝尔奖”。

中国科学家为何无法获得诺贝尔奖?持此论者的理由很简单: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体制乃是获奖的障碍。比如张鸣教授认为,“有关部门,真的想拿诺奖的话,首先要做的,是改革中国的教育和科研体制”,“你见过奴才搞创新的吗?”2013年12月郑也夫先生曾断言:“在中国受了中小学12年教育的人,不管后来大学是读哈佛、耶鲁还是牛津、剑桥,注定不可能拿到诺贝尔奖”!“因为想象力被修理得没有了”(屠呦呦不光中小学,连大学也是在中国读的——作者注)。杨东平、熊丙奇等“教育专家”也是如此看法:“我们离诺奖越来越远”。贺卫方教授对郑也夫的观点进行了呼应与补充:中国人只适合拿诺贝尔和平奖。张维迎、陈志武这样的媒体经济学家则认为,对中国科技与美国缩小差距,“在目前体制下我觉得不要有太多指望”,过“150”年也“没戏”。

更有甚者,不满足于怪罪体制,干脆从民族与文化的角度来予以解释。某和平奖先生认为中国若能再当三百年西方殖民地,那么一切就都能好起来,这跟王福重先生一比,似乎温和多了,在王福重眼里,中国再当多少年殖民地也不管用。2014年5月他曾说:

“1000多年来,(中国)对人类的科学技术进步,没有任何贡献。以后也不会。”

“中国注定与诺将无缘”论者,他们批评起中国科研体制来义愤填膺慷慨激昂,但是,他们本人是否具备起码的科学态度,还是很成问题的。

2013年8月1日,四位科技政策研究者(四位作者并不是科学家,但是中国不少媒体在报道时却故意对四人冠以“科学家”的头衔)曹聪、李宁、李侠、刘立在被认为是全球科技期刊的美国《科学》(Science)发表《改革中国科技体制》文章,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该文一上来就说:

“中国的政治界和科技界领导人正处在一股担忧中:尽管投入资金更多、人才更优秀、设备也更高级,但是国内的创新体制仍然表现不佳。中国科学家还没有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突破,研究与商业已经脱节数十年,只有极少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了创新技术和产品。中国企业对国内不报什么希望,只好依赖于国外的核心技术。”

就在《改革中国科技体制》一文在《科学》刊登前夕,该文的第一作者曹聪先生刚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该风波的是前因后果非曲直从2013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新闻办公室声明”中便可一目了然:

“FT中文网6月21日发表了邓聿文的文章《访韩一周记(五)》,指出‘他(黄禹锡)说和中科院和与辽宁省合作从事干细胞的研究。’随后,科学网博客作者曹聪6月22日发

表了题为《黄禹锡在和中科院、辽宁省合作从事干细胞的研究》的文章,在引用邓聿文有关文章内容的同时,评论认为,‘黄禹锡在和中科院、辽宁省合作从事干细胞的研究,对当事人来说不是新闻,但在俺听来,是中国科学界的丑闻’”。

预言中国科学家近期内将获诺奖者,也是有人在的。与主流舆论相比,科学家们对中国科技进步的观察与判断,则是公允得多、客观得多,遗憾的是,他们的观点不仅没有得到媒体的尊重,反而遭到了嘲讽。

2000年8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在中国科学院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指出:20年内,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将会获得诺贝尔奖。这一是因为目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二是因为近年来国家对科教事业的投入逐渐加大,“根据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率,这(获奖)会是不久后的事。”

此论一出,遭到了国内媒体经久不息地反对或嘲讽,如杨振宁是“科学超男”、“报不准的报喜鸟”,是“歌功颂德”,“杨振宁先生是在说客气话”、“诺贝尔奖,并不相信杨振宁的预言”,等等。我不明白,一群坚信“量子物理学认为向米饭说‘呸’会加速米饭变馊”的媒体人,敢就科学发展趋势问题嘲讽杨振宁的勇气是从哪里来的。

2010年9月10日,杨振宁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演讲时,再次预言中国本土科学家10年内将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此番言论再次遭到了不少媒体的嘲讽。

预言近期内中国科学家将获得诺贝尔奖的,不止杨振宁。2013年9月29日,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中国有机光电子学科带头人黄维在该校本科新生的开学典礼上直言:

“十年之后的中国,像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性重要指标,在中国大地出现应该将会成为常态,而不是个案。在文学奖之后,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奖项将陆续被中国人斩获,没有任何悬念”。

这又惹恼了媒体人,黄维被扣上了一大串帽子:“对诺奖‘故作轻松’并不是自信”、“拿什么来支撑‘得诺奖成常态’?”、“获诺奖将成常态像是肥皂泡”,等等。

前面提到的传播“中科院与韩国造假科学家黄禹锡合作”谣言的曹聪先生,撰文《中国的诺贝尔科学奖焦虑症》称:

“近年来,杨振宁多次表示中国大陆科学家将在二十年内获得诺贝尔奖。而在今年奖项揭晓的前一周,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曾自信地预测中国获诺贝尔科学奖在十年后将成为常态。

这两种预测都显得过度自信了。照目前情况来看,中国二十年后都不一定能得奖。近期中国尚未取得接近诺奖的成就,也没有将崭露头角的苗头。”

至于熊丙奇先生,则来了篇《预言“获诺奖成常态”是功利学术白日做梦》。

谁在做梦?

(三)“三无”屠呦呦何以让世界刮目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昨日揭晓,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该奖项,成了3名获奖科学家之一。消息传来,舆论振奋。屠呦呦也成了中国大陆本土科学家中荣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第一人。

中国籍,诺奖,自然科学„„这几个关键词在诺奖产生交叉,注定会引爆亢奋的国内舆论:继莫言后,屠呦呦获奖,无疑再度圆了国人的诺奖梦;作为首位获得该殊荣的中国科学家,虑及其“空前”一面,它也令中国人的科学类诺贝尔奖情结得到了部分开释。

但跳出单纯情绪上的亢奋,屠呦呦获奖,更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供了指引和反思空间。她获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绝不应只是一座奖杯。透过这面多棱镜反求诸己,也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固强补漏。

屠呦呦获奖,是因她首先发现和解释了青蒿治疗疟疾的原理,即青蒿素的作用。表面上看,其获奖是中药学的成就,但本质上,这首先体现了现代中医药学必须与现代实验医学接轨,并接受现代科学检验。屠呦呦等人以沸点在60摄氏度下的乙醚制取青蒿素,经过191次实验,才在实验室观察到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也符合现代实验医学精髓之一:必须体现科赫原则,即一种假说或原理应当得到重复检验,且能从现代科学的机理上得到阐明,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而这也决定了,屠呦呦获奖,离不开全体中国科学家尤其是药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方面专家的集体努力。科学研究不是“记工分式”的简单劳动,而是一项科学共同体共同的事业。知道青蒿素“所以然”的工作,就是在后来其他学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进一步证实的。如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对青蒿素进行的结构测定和人工全合成,就凸显了长达10多年的青蒿素研究中协作攻关的色彩。

诺奖评委会将奖杯颁给屠呦呦,依据的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试验。但这并非对其他参与者成果的否认,而恰恰是科学家集体协同研究的认同。

还应看到,屠呦呦获诺奖打破了几个中国纪录:中国大陆第一个未获院士、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的科学家。因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她曾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正如此前有媒体说的,她是在三流条件下创造世界领先的一流成果。这也投射出中国科技界及人才评价体系的不足:当下,科研项目申请程序过于复杂繁琐、评估考核过于频繁,在考评机制上过分看重论文数量,包括院士评选亦难逃这些窠臼。相较之下,屠呦呦于宁静中致远,不啻为对此的鞭策。

屠呦呦获诺奖,空前不该绝后。科学家饶毅曾说: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而屠呦呦获诺奖的启示,就是必须通过科研体制、环境的改善,去激励更多科技人才通力协作、潜心研究、扎实做事。

(四)走近屠呦呦

屠呦呦是谁?

本报记者曾两次采访她

当时她正一步步接近诺贝尔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1年的9月,本报曾经报道过她的故事。

为什么会报道?

那个时候,她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当时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时值美越交战,美国政府称,1967-1970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万人,疟疾同样困扰越军。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则求助于中国。

1969 年,39岁的屠呦呦加入新药研发工程。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但 历史记载认为青蒿确实可以治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屠呦呦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掉了。她改用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

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终于成功,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根据当时的数据显示,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但是,2011年获奖时,不少人注意到,屠呦呦仅有大学本科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头顶上更无两院院士头衔。网络上,关于她的介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如果不是这次获奖,百度上很少能搜索到她的东西。

再一次采访她的事迹还是今年的事情。

因 为今年6月她又获得了另外一个奖,这个奖叫沃伦·阿尔珀特奖,理由还是奖励她在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的重要发现。“沃伦·阿尔珀特奖”,是由沃伦·阿尔珀特 基金会与哈佛大学医学院联合授予的,由已故慈善家沃伦·阿尔珀特先生于1987年设立,以推动人类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至今,已有51位科学家获此殊 荣,其中有7位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中国科学家。

当年有多拼?

为了工作常拿自己做实验

结果身体给弄坏了体质一直很差

屠呦呦是地道宁波人,她老家在海曙区开明街一带。

她中学就读于效实中学和宁波中学,是宁波中学51届(春)高中毕业生。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所选专业是当时一般人不太了解的生药学。

这些年,她始终和高中的学校有联系。10多年来,宁波中学2个月一期的校报,一直都在寄给屠呦呦,从未间断。

同学老师眼里,她是怎么样的人?

她的同学眼里,别看屠呦呦现在是个慈祥的老太太,当年长得还蛮清秀,梳着麻花辫。

宁波中学时的同学翁鄮康回忆说,当时男女同学之间很少说话,其实也并不是特别熟悉,只是觉得她为人很低调,表现也不是很突出,但是读书却很认真。

“她很普通,衣服穿得也很朴素,在同学当中,也不是特别引人注目,属于默默无闻型。”翁老回忆说。高三毕业后,翁鄮康在上海参加海关培训,次年就到北京海关工作,到了北京,才知屠呦呦考到了北京大学。

“之后的联系是宁波中学在北京成立了校友会,因为是同学,我们的交往就多了。”翁鄮康说,后来在聊天中,就觉得她真的是一个很认真的人。有一次,屠呦呦曾经悄悄告诉老同学,为了工作,她经常在自己的身体上做实验,结果身体给弄坏了,体质一直很差。

这位女科学家生活上是个粗线条,这是校友陈效中对她的印象:不太会照顾自己,比如有一次身份证没了,我帮她找,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同学们都笑话她。成家以后,家务活也不太擅长,她的先生分担较多。

“她还有点马虎。”他回忆说:还有一次,我们几个人来宁波开会,她因为有事单独回北京,结果火车停靠途中站点时,她下车走走时,火车却开走了。尽管在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但工作中,屠呦呦十分严谨,兢兢业业。

宁波中学教他们政治的班主任徐老师曾回忆屠呦呦说:“不是很活跃,话不多,很爱读书,总是低头看书,从小就是一个爱做学问的人,总是在很认真地读书,不爱参加娱乐活动。”

(五)获奖感言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

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源于《诗经》。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为她命名的父亲,或许从未想到女儿会与那株小草结下不解之缘,继而让传统中医药在抗击疟疾方面大放异彩。

其实早在4年前,屠呦呦就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美国拉斯克大奖。她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科学研究要实事求是,而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昨天晚上9:25,记者辗转打通了屠呦呦北京家里电话。她的丈夫李廷钊告诉记者,屠呦呦单位的同事现在正在和她谈话,都是来道贺的,不方便接听电话。

他还告诉记者,他们也是从电视里知道获奖的消息的,之前一点也没有想到,心情有些激动。

李廷钊说之前有记者打电话问屠呦呦获奖是否意外。“她回答说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会出席12月的颁奖典礼吗?”

李廷钊说:“85岁了,年纪大了,身体不怎么好,老年病很多。所以不确定,如果身体允许,就会去领。”虽然退休了,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屠呦呦还是会去单位,还是坚持在做研究。

食野之 蒿

为什么颁给她?

因为她和青蒿素

挽救了数以百万计人的生命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生物的复杂世界中,既有我们人类和其他大型动物,也有微小至肉眼无法看见的微生物菌群。其中,一些寄生虫会给人类带来致命的伤害。

5日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们,分别发现了青蒿素和阿维菌素,可以有效治疗疟原虫和线虫两大类寄生虫引发的疾病,为人类对抗寄生虫疾病的斗争找到了新方法,从而提升疾病治疗手段、改善人类健康。

在艰苦条件下提取青蒿素

人类对疟疾的存在早已知道,这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敌,它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因单细胞寄生虫——疟原虫入侵红细胞引起发热并在严重情况下造成脑损伤和死亡的疾病。目前,每年还有45万人被疟疾夺去生命,其中大多数是儿童。

疟疾的传统疗法是使用氯喹或奎宁,但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这种方法成功率不断降低,疟疾感染率呈上升趋势。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亲自指示下,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

在 当时极端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屠呦呦所在的团队于1969年参加“523项目”。1971 年,屠呦呦受到中医药典籍启发,提出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有效成分,并且报告了青蒿提取物的抗疟效果。次年,“523项目”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 青蒿素。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对脑疟等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青蒿素类药物可口服、可通 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甚至可制成栓剂,使用简单便捷。但为了防范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目前普遍采用青蒿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复方疗法。

“中国神药”造福世界

作 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中显示了奇效。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 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此,世卫组织当年就要求在疟疾高发

的非洲地区采购和分发100万剂青蒿素复方药物,同时 不再采购无效药。

“中国神药”给世界抗疟事业带来了曙光。世界卫生组织说,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近年来疟疾死亡率显著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泛分发青蒿素复方药物。

对 于屠呦呦因青蒿素而获奖,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胶体与界面研究所所长、抗疟疾药物研究专家彼得·泽贝格尔对新华社记者表示,这绝对是“实至名归”。青蒿素的 发现,挽救了数以百万计人特别是儿童的生命,这项长期且艰难的基础性研究显示出植物提取物在医药领域的巨大潜力,将诺贝尔奖颁给这项“对许多人生活产生积 极影响的伟大研究”再合适不过。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指出,青蒿素和阿维菌素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寄生虫疾病的治疗。世界上每年有约两亿人感染疟疾,在全球疟疾的综合治疗中,青蒿素至少降低了20%的死亡率及30%的儿童死亡率,仅就非洲而言,每年就能拯救10万人的生命。

(六)“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今年85岁的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第12位获得该殊荣的女性,也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

青蒿素是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成分,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调节功能。 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美国政府称,1967年—1970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万人,疟疾同样困扰越军。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则求助于中国。

1967年,中国正处于“文革”时期,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联合研发抗疟新药。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5·23”就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遍布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开始研发抗疟新药。中药部分的不同研究小组开始尝试多种中药,筛选出的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均未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加入“5·23”。她从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继而组织鼠疟筛选抗疟药物。

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

但历史记载认为青蒿确实可以治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屠呦呦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掉了。她改用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用乙醚提取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在实验室里,屠呦呦终于从中药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的成株叶子的中性提取部分,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斯坦曾说:“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屠呦呦表示:“很荣幸,这两条路我都走了。”

“这一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该奖项的颁奖词写道:“屠呦呦的这一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

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

据世卫组织2009年的统计数据,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00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更多的人无法幸存下来。

拉斯克基金媒体负责人评价:“她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

美国主流媒体也曾对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予以高度评价。《纽约时报》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评论说,这种药物是消灭这种疾病的“首要疗法”。

“三无”教授生活中是粗线条

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她的名字缘起《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其中的“苹”指的是蒿类植物。或许是冥冥中的安排,屠呦呦的人生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她是我国著名的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这位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三无”教授。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但历史没有掩埋智慧的光芒。

她的高中同班同学陈效中回忆,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陈效中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

陈效中还“爆料”:“还有一次,我们几个人来宁波开会,她因为要出席一个重要场合,多留了一晚,第二天单独坐火车回京。结果,发生了一件非常好笑的事:火车停靠途中站点时,屠呦呦下车走走。结果,火车开走了,她竟然被落下了。”

青蒿素发明人曾有争议

2009年,屠呦呦发表了由她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后,同样参加“5·23”项目、并在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中作出关键贡献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英曾撰文称:这本书是为了宣扬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和屠呦呦的功劳而写的,并不是为了全面介绍中国的青蒿素类药物而写的。

李英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表示,这一发明此前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并获中国香港、泰国等奖项,“但都是颁给集体”。

李英认为,屠呦呦用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证明了青蒿的有效,是重要贡献,但屠呦呦对其他发明环节很难出力。

面对疑问,屠呦呦曾对媒体表示,青蒿素的事乱了,大家都要说是自己弄的,实际上这可能吗?科学就应该讲究实事求是的,所以呢我就不想再谈这些问题了,你要是信任的,就相信我的那本书,那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这本书实事求是,是根据事实写的。

“屠呦呦创造了用乙醚来制取青蒿素的方法,这是最原创最重要的发现,后来对青蒿的研究贡献也很多,但都是


相关内容

  • 2016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作文素材集合
  • 2016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 人物阅读素材:是非·屠呦呦 (2015-10-05 23:34:24) 是非·屠呦呦 弓长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

  • 高考素材:屠呦呦
  • 屠呦呦: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热点素材三维透视 青蒿素的提取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就组织全国7省市开展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物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 ...

  • 屠呦呦:获诺奖并不意外
  • 离离原上草.青蒿,是中国南北方都很常见的草本植物,外表朴实无华,只知道在山野里默默生长,随时准备在机会到来的时刻绽放自己的绚烂. 一岁一枯荣.这与世无争的小草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一直在不声不响地发挥神奇,而到了今天才突然一夜爆红,让世界惊叹.正是如青蒿一样默默无闻的屠呦呦等科学追梦人,历经艰辛提取出 ...

  • 屠呦呦获诺奖奖金是多少钱?屠呦呦获诺奖感言全文 
  • 时间:2015年11月19日 14:00 2015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000000瑞典克朗(92000000美元),46000000美元是屠呦呦将获得奖金,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屠呦呦通过央视正式发表获奖感言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 ...

  • 新作文素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 新作文素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 呦呦 中新网10月5日电综合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此 次奖项由三人共同获得. 据悉,屠呦呦是 ...

  • 对屠呦呦的关注还能持续多久?
  • 新闻 2015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奖或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目前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一时间,中国沸腾了,不仅各种有关屠呦呦的报道占据了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而且人们将诸多美誉加在了屠呦呦身上.屠呦呦则显得非常低调,还一再表示&qu ...

  • 青蒿素发现始末(图)
  • 青蒿 青蒿素化学结构 新华社纽约电:2011年9月2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领奖.当日,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81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 ...

  • 时评屠呦呦的成功
  • 时评:对屠呦呦的关注还能持续多久 毛建国 幸福总是来得这么突然.没有预告,没有通知,北京时间5日晚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6日上午,一直不愿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但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对于获奖,屠呦呦表示 ...

  • 文学17.[屠呦呦传]出版信息
  • 一.基本介绍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写的<屠呦呦传>,是第一部全面完整记录屠呦呦女士人生经历的传记.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年12月10日在全国上市,书中大部分内容为首次披露,相信读者能从她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中看到一位"中国的居里夫人"--"三无"科学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