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传灯录7-9章

形意传灯录——商式形意拳传承轶闻与秘传功法第七章黛色尽烟痕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法句经佛教禅宗六祖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 据曹师(曹志清先生,下同)说,他的师父商长锁就是一位下下人,在武术方面却具有上上智。 商师爷解放前是太原街头一位卖烧饼、馒头的小生意人,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解放初,人们的政治热情高涨,基 本上每个基层单位都订阅了报纸。逢上重大节日或政治活动,报纸上刊登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等,工厂里还分车 间安排时间组织大家读报学习。把报纸塞在商长锁手中,以他的文化水平也没办法读下去,只能听人读报纸。 商师爷一生嗜武,几乎是一有空闲时间就练拳、琢磨拳艺。特别是他晚年,将所学到的形意、八卦、太极、少林五 行熔铸一炉,开创了一支风格独具的形意拳门派。其中仅一个劈拳,就琢磨出了 20 余种练法打法。为形意拳的繁荣和 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商师爷名治,长锁是他的字,河北宁晋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出生。从小随父母一起逃难,是他父亲用 扁担箩筐挑到山西去的,在太原定居后,住在满洲坟,就是现在五一广场晋阳饭店的后面。 这个“满洲坟”,原来是专门埋葬满洲人的地方。明亡满族人入关建立清朝后,在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都驻有 八旗军队,八旗官兵携家带口,在所驻城市都有专设满洲人生活区,也有专设葬地。这些葬地是禁区,不准进入践踏, 到清末时禁令松弛,一些逃难的人没有地方居住,于是就在那里搭个简易的遮风避雨棚子来栖身,后来人越来越多,就 成为了住宅区。 商长锁没有进过学校,没有文化,别无谋生长技,解放前,在街头摆了个摊子卖烧饼、馒头,做点小生意,虽然无 大的利润可谈,但也还勉强能维持生计。他一生最大的嗜好就是学拳练武。 有句话说“穷文富武”。旧时学拳是很花钱的事,穷得叮当响的商师爷却在武术上学得一身本事。他的学艺经历,说 来辛酸。 他先后曾拜过好几位师父,第一位师父是董秀升,以行医为生;第二位师父是穆修易,主要是务农为业;第三位师 父是曹克,系河北人氏,是以钉鞋为生的小生意人。 商师爷入董门是由李桂昌介绍的。董秀升是一位有名的中医,他在《形意五行精义》自序中说:“既服务于医事, 日与病人周旋,营营于寒热表里,斤斤于补泻温凉,极劳极苦极沉闷。日所见多憔悴之色,耳所闻唯呻呤之声。”所以 他中年行医之余热衷于倡导武术。 董先师晚年染上了吸大烟的瘾。那时商师爷只是做点卖烧饼、蒸馒的小本买卖,供不起师父大烟土,所以学艺也非 常困难。 商师爷曾尽其积蓄,花 120 块银圆为董先师买了件“摊羊皮筒子”。 “摊羊皮筒子”是山西方言的叫法,是一种类似 马夹的无袖开襟皮背心,是羔羊皮的。这种皮料毛短皮软,皮内有绒,在羊皮料中属于质地最好。 当他兴兴致勃勃地送去董家孝敬时,董先师正躺在炕上抽大烟,连头也没抬起,看都没看一眼,很不在意地说了句: “你扔到柜顶上吧”。 曹师说,有一次商师爷问董先师:“师父,虎扑子(即虎形)是怎么回事?”董老先师怒道:“一个虎扑子三千块光洋 哩!你能学得起!”吓得商师爷再也不敢多问了。 商师爷很有人缘,与几个师兄弟都相处得非常好,比亲兄弟还亲。于是凡师兄弟们学到的东西,都来商师爷家相告。 尤其是被当时称为董门“四大金刚”之一的张振刚,只要有时间,就一定要到商师爷家中作客,两人相互切磋技艺, 并把他在董先师那里所学到的东西,全部再转告给商师爷。所以后来商师爷向曹师他们一提起这些往事,就对他的那位 张师兄谢不绝口。 为什么张振刚能从董先师处学得拳艺呢?原来张是一位火车司机,是当时拿高薪的职业。他跑车能买到大烟进供师 父,董先师抽大烟来劲后,就兴致很高地教拳。 董先师去世后,也就是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商师爷又拜在穆修易门下,继续学练形意拳。每逢年节,他都去穆家“拜节”,送上两袋白面,一篓菜油。那时山西习惯用来装油的篓子是荆条编的,刷上桐油后, 装油不漏。穆是太原市郊马庄人,他中年以后虽在各学校兼任武术教职,但其家主要是以种地为生,平时吃的是自产粗 粮。商师爷送去的白面是细粮,穆能吃上细粮,有点感动,于是解囊相授。得到了穆先师真诚的传授,从此技艺大进。 商师爷遇上他的第三位师父曹克,那还是在跟穆先师学拳的过程中。说到这事,曹师向我绘声绘色地讲过一个小故 事。 商师爷每天早晨都去满州坟空地练拳,街道转角处有一位钉鞋的老人,也每天早早地坐在那里开始干活。 一天,商师爷练完拳以后正往回走,路过这位老人面前时,老人就用小锤子使劲地往鞋底上一砸,边砸边嘀咕了一 声:“唉!白磨鞋底子。”当时商师爷以为他在和别人说话,没有在意,于是就走开了。 第二天练完拳又一次路过其旁时,老人又说了一句与昨天完全一样的话,商师爷一看周围并没有其他人,心想这个 老头自言自语,可能是在说他手里所钉的那只鞋的主人吧,所以还是没有在意地走了。 第三天商师爷再次走过他的身旁时,他又重复了一句“唉!白磨鞋底子。” 商师爷就站住问道:“老先生,你这是说谁哩?” 老人长叹了一声:“唉!还能有谁,说你哩!” 商师爷问道:“难道你也会练拳?” 老人说:“不敢说会练,只是略知一二。” 商师爷那时还不到 40 岁,正是血气方刚之年,于是就用有点不服气的口气说道:“那咱们比试比试?” 老人慢条斯理地站了起来说道:“你随便上吧。” 商师爷一个箭步崩拳窜了上去,可还没接触到老人家的身体,自己却早已被摔倒在地。站起来后还是不服气,说“再 来!”于是一连摔了三跤,才知道遇上了高人,跪下就磕头,老人将他掺起来说道:“年轻人有前途,好好学吧。” 商师爷把老人接回家中,办了一席拜师酒,从此不再让老人上街钉鞋,供养了起来。于是就跟随曹克先师学习形意 太极(也叫“五行太极”) 、擒拿、点穴、器械等。 这位曹克先师,说来还真具传奇色彩,他在商师爷家住了几年后,大概在 1951 年前后,却突然不辞而别,不知去 向了。 太原解放不久,商师爷被吸纳进了山西酿醋厂。他没有生育儿女,后抱养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商明喜。这个养子小 时喜欢打架闯祸,商师爷不肯教他。但他脑子灵活,别的徒弟上门学拳,他在旁看时也学了一些招数。后来他自己又找 师伯,也就是商师爷的师兄王世海学。 说到商明喜小时的淘气,有件事可见一斑:一天早上,商明喜出门到大街上蹓跶,遇上他的一位师叔买好早点回家, 一手端油条,一手端着热豆腐。他走上前很热情地递烟,这位师叔因两手都端着东西,连声辞谢。商明喜硬是将烟塞到 他嘴上,然后借点火之机,一拳把他打了个面朝天,转身一溜烟就跑了。 商师爷一生穷苦,中年以前,可以说是把所赚的钱全部都花在了学拳上,到晚年有了一点积蓄,可他的这位养子在 外面赌博,被人合伙算计,逢赌必输,欠了两万多元的债。 1964 年的一天,索债人找上门。两万多元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商师爷又气又急,拿出家中现金积蓄,还有 多年积赚下来的一些银子,连同几块名贵手表、两辆自行车,全部还债顶债了。家里落得个一贫如洗。 文化大革命运动刚开始时,工厂里的政治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组织清查个人历史。他因在解放前被朋友拉 去短时间参加过一贯道,其实他也没参与过一贯道什么活动,天天还是卖烧饼。这一来,被定为遣返原籍。 商师爷回到河北晋宁原籍接受劳动改造,因自小随父母逃荒外出,在老家举目无亲,更无房子菜地,借住在村里一 农户的柴房。 有天大清早,他到村外树林里走走,远远看到两个小青年在练拳,走近一看,其中一位是房东的儿子。便在旁指点 了几句,小青年见是被遣送回来受教育的老头,很不起眼,可一试手,被摔了几个跟头。 小青年回家后告诉父母:住在家里的这老头功夫了得,我们怎么也打不过他。这家房东很支持儿子练拳,于是办了 一桌酒席,算是拜师了,还把商师爷一家从柴房请到正房居住。 半年后,商师爷从原籍回太原厂里上班,不久就办理了退休手续。终日与他的师兄王世海、师弟唐金荣等共磋技艺。 商师爷为人非常善良厚道,待人十分和蔼,对待徒弟们更是视徒如子,教拳非常耐心。徒弟们到他家学拳时,每到 中午总要留下来吃饭,并让老伴去买酒买肉招待。曹师时常说,和很多拿钱来就教的拳师相比,商师爷是个爱惜名声的人。尽管他将平生所赚的钱,几乎是全部花在 了练拳学艺上,但他教徒弟时却从不索要钱财。晚年生活极其困难,也没有张口向徒弟要过一分钱。 逢年过节时,众徒弟给商师爷送上一瓶酒,带一条烟,也是在正常情理之中的事情。就是这么一点点心意,他每次 都拒绝不收。并且语重心长地告诫曹师师兄弟说:“你们都是拉家带口的人,老人和小孩子们都需要花钱,以后不要给 我花这些钱了,还是留给家里人用吧。” 商师爷的形意拳,是在董秀升门下入门的,后来尽得穆修易、曹克二先师之真传。他能够破除门户之见,博采众家 之长,特别是在穆修易的悉心教导下,心领神会了形意拳中的精奥,练就了一身真功夫。 商师爷生前在太原市周围享有善用、爱打的名声。南来北往的人找他比武切磋,来者不拒,而且是轻而易举地将对 方抛起发出,然后请客人喝酒吃肉。 多年前,一位练武近 20 年的人从外地回了太原。此人个性很强,眼界很高,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所以到处找人 比试。连赢了两三个有名的拳师后,有人给他推荐了商师爷。于是他就来到商师爷家中要比试,结果连试几次都被抛出 丈外,他才心服口服地说:“这才是我要找的真正拳家”! 商师爷个头矮小,身高只有一米六几,但身灵如猿,坚硬如铁,用起功夫来,可将三四百斤重的碌碡平托而起,且 面不改色。直到晚年,运用轻灵功夫之时,忽而在左,忽而在右,左右莫测,一瞬间又转到了别人身后,实在令人难以 捉摸。因此,在并州大地,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成为一代形意拳明家高手。但遗憾的是,由于一生操劳,只有 68 岁就身患疾病早逝。 关于商师爷传下的形意拳,2002 年曹师在长沙为我讲解拳理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咱们这支形意拳,用我师父的 话讲,已不是纯粹的形意拳了,自董、穆先师开始,再到我的师父商长锁,已糅杂了不少太极、八卦、少林的东西。在 形意拳中,只有商门才有这么丰富。” 至于商式形意拳练法奥妙。曹师说,在商门中,既有表演时的对外练法,也有自己练功时的家中练法,同时还有运 用时的练法。 对外的练法是可以供大家欣赏观看,是属于表演性的;而在家中自己增长功夫的练法和运用的练法则是不让外人看 到。其家中的练法,既是增长功夫的练法,同时也有“怎么练怎么用”的成份,到最后则可将长功的练法与运用时的练法 合二而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练。 形意拳在外面的练法和在家里自己的练法是截然不同的。学者如果能够得到形意拳的内练法,那才算是真正得到了 “怎么练,怎么用”的传授。 曹师出版有《形意拳练法用法与功法》和《商式形意拳》光碟,介绍和演练的主要来自商师爷所授。但是在介绍和 演练五行拳与十二形拳时,为什么没有将那些练法奥妙拍摄出来公之于众呢?曹师多次声称,这不是保守,是因为在专 门锻炼功夫的练法中,用照片没有办法把它体现出来的, 用文字更无法把它说清楚,所以其精奥处只能靠口传心授才行。 商师爷练过很多器械,最拿手的是大枪、剑、虎头钩。第八章 花红承雨露正人说邪法,邪法悉皆正。邪人说正法,正法悉皆邪。诸方难见易识,我这里易见难识。——《五灯会 元》卷四世间学艺,有“师找徒三年,徒找师三年”的说法。 一个徒弟叩门学艺, 要获得师父的接纳和传授,固然是一件难事。一位老师要找到能教明白乃至能承接衣钵的徒弟, 也不是一件易事。除师徒因缘际会、必具的经济条件之外,徒弟的悟性、恒心、刻苦耐劳和人品素质等一样都不能少。 常言道:“大道非器不传”。器即涵括了求学者自身及外在的种种条件。 世象纷纭,往往就是这般无奈:有的人条件很好,天赋也不错,但他无心于此道;有的人特别想学,却又自身条件 不够,悟性不高,即使大法加身,也难大成。更何况身处当今商品社会,人们向往的是财富人生,对苦行僧式的习武修 炼难得其缘其人了。 曹师名文,字志清,生活中以字行。祖上世代居住太原城内,他出生于抗战烽火初起的 1938 年。 山西自辛亥革命阎锡山当上大都督,经阎的割据统治,客观上获得了 26 年相对安定的环境。1937 年抗日战争爆 发后,太原在当年 11 月即遭沦陷,在日寇铁蹄蹂躏下,曹师一家和众多普通百姓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曹师说,他自幼就喜欢音乐、书法,更喜欢练拳。因为父亲早逝,同父异母的哥哥结婚分居,剩下体弱多病的母亲 带着他和另一位哥哥生活,日子过得十分清苦。想学拳但没有经济条件。 15 岁那年,曹师将年龄虚报成 17 岁,招工进了山西汽车修理厂(山西汽车制造厂的前身) ,自己能挣工资了,但 找不到教拳的师傅。经常骑着自行车满街跑,后来听说星期天人民公园有武术表演,于是每逢周日都跑去看,默默记住 一两招,自己回去后揣练。在汽修厂上班,先在厂供销科,供销科下管有仓库,仓库里没人时就练几下,来了人就不练 了。 18 岁那年,曹师参军到了部队。有一位副班长是河北玉田人,会几招武术,便跟着学,但也只是简单地模仿,那 时对武术还是懵懵懂懂。在部队呆了一年半时间,后因患阑尾炎,手术后便退伍回到原来的工厂上班。 曹师投入商师爷门下学习形意拳之前,习过一段时间的查拳。大概在 1958 年的前后,曹师搬到太原毛织厂职工新 村宿舍居住。同院子里先后住有两位武林前辈:杨玉山和靳书子。 杨玉山是穆修易的徒弟、义子,也是商师爷的师兄。他身材魁梧,解放前任太原毛织厂厂长,每天上下班坐人拉洋 车,因他身体太胖,一般洋车坐不下,得定制特宽敞的。太原被日寇侵占时跑到四川去了,文化大革命后期才从四川回 太原。 杨玉山精形意拳,兼习八卦掌。几十年后,曹师传授形意拳时,拳技有不少八卦掌的东西,有些就是向他这位师伯 学的。 靳书子是山东人,在太原毛织厂工作,精通查拳。1958 年的一天,曹师找着他说:“靳师傅,跟您学拳行不行?” 靳满口答应:“行!”,他高兴极了,从此跟随靳书子学练查拳和单刀。曹师当时并不知武术界的规矩,所以也没有正式 拜师,于是靳书子就成了曹师步入武术之路的启蒙师。 曹师自从学练查拳后,每天骑自行车去工厂上下班时,绕道二十多华里,特地途经五一广场街心花园锻炼一会。 1963 年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五一广场街心公园锻炼身体的人很多,曹师看到两个老头在交手切磋拳艺,只见个 头瘦小的老头其身灵步活,忽左忽右,时前时后,而身材高大的老先生却左顾右盼,只有招架之力,却无还手之功,瞬 息之间,就被远远抛跌在地。 曹师驻足观看良久,不舍离去,于是举起大拇指,跑上前去请问尊姓大名。商师爷当时在太原武术一行里是大名鼎 鼎的形意拳前辈,对练的那位高个老先生也是一位太极名家,曹师都早闻其名,无缘拜识。这会儿当老头告知是“商长 锁”时,顿觉如雷贯耳,当即问到了商师爷的住址:王村北街 9 号院。 第二天下班后,曹师即按址找到商师爷家,见面就问是否可以向他拜师学拳,说罢就在他跟前跪下磕头。商师爷扶 起曹师,一边倒茶招待,一边说,年轻人想学拳练拳是好事,但得有位介绍人、举办个拜师仪式才行。交待改天再去。曹师得到应允后,兴奋地找来同样喜爱武术的好友高起生、陈嘉生、王秀章,告诉他们遇上了练形意拳的商长锁师 傅,大家商量一块去学。 第三天曹师又把三位带去商师爷家,坐谈了一上午,不断表达热爱武术的愿望。商师爷见他们是诚心实意想学拳, 便答应收徒。 拜师学拳,在老一辈拳家眼里是一件不能马虎的事。 拜师仪式举办得既隆重又有几分神秘色彩。选定一个吉日,商师爷请来他的师兄王世海和几位先入门的徒弟到场, 曹师等四人各自将写好的拜师帖子呈上,燃香跪拜本门历代先师后,再磕拜师父和师伯、师叔,然后新入门的徒弟请大 家去晋阳饭店喝拜师酒。这样才算正式入了师门。 曹师初入商门,即遵形意门内古法,学站三体式和劈拳。老辈人教拳,既严格又很保守。不像现在的武馆和公园培 训班教拳,今天一式,明天一招,半月一月就教了学员不少招数和套路。 商师爷授徒,规矩也大。一是不轻易教,一切慢慢来。二是各授一艺,徒弟之间分开教,师徒二人外有第三者在场 是不教的,这叫“一法不传六耳”。 曹师他们 4 人虽说拜师入门了,但商师爷并不急着教拳。三体式让站了一年半,接下来劈拳练了两年半。入师门几 年,再难学到别的招数。 现在曹师回忆起来,还经常说开始学拳是磨性子的事。当然这一磨,也就把基本功磨得扎扎实实。 形意拳门内有一个说法:“万法源于三体式”。意思是说,三体式把人体各部位按照形意拳的要领浓缩其中了,它既 是形意拳基本功,也是基本法则。所有形意拳的动作都离不开这个基本法则,各种拳招套路尽管变化万端,但原理和要 领是一致的。 站三体式,首先要遵守形意拳谱留下的九数歌、二十四法等基本要求去站。曹师在再版《形意拳理论研究》一书时, 将三体式各项要求列举了 47 项,还结合自身练习体会,给头、肩、肘、手臂、身、臀背、膝、足等身体部位要求各编 成歌诀。 为练习时简便易记,我据曹师所教,从头至足用“两字诀”概括为:顶头、突额、扣齿、抵舌、收颏、竖项、沉肩、 坠肘、含胸、拨背、束肋、塌腰、提肛、挺胯、合膝、抓趾。 不论是古传九数歌、二十四法,还是我斗胆胡诌的“两字诀”,都仅是粗略概括,还不足以完整细致地表述其全部要 求。 譬如说“抓趾”。趾如何抓?过去前辈们在传授时,多有“五趾抓地足心空”的训导。但后面还有一句话,前辈们始终 是不给讲的,以致让很多徒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曹师说,五趾抓地的确是对的,一点错都没有。然而这个“足心空”,就把好多人弄糊涂了。因此,有不少人问:“这 个‘足心空’,到底应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呢?” 曹师让他们脱掉鞋子,五趾抓地,腾空足心,然后再让他们快速地行走,结果谁也走不来。就好像是裹了脚的老太 太,一步一拐,难以灵敏。首先连自己都站不稳。行动起来非常艰难,又如何谈得上进退反侧的灵活呢? 过去所传的“五趾抓地足心空”,只是讲了前半句,应该再加上后半句:“足心踏实才是真”!所以,在足落地时,有 三个层次是需要分清的,首先要使足后跟轻轻触地,然后再使足掌踏实,最后才是五趾抓地。但是,虽然说是“足心踏 实”,实际上是要将涌泉穴周围的足掌踏实,并不是真正让足心也触到地面。 劲、气、力放在足跟和足趾上,有意地让足心腾空,本身就是一个失中的形态,难以使自己稳固。如果将劲气单贯 注于五趾,就会出现前栽,是经不起对方丝毫领捋的;如果单贯注于足跟,又会出现后仰,又经不起对方丝毫冲击。抓 趾一项,必须使气贯涌泉,劲踏掌中,才能使自己永远保持中正不偏,不栽不仰。 桩是静止的拳,拳是运动的桩。 站三体式,如仅仅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什么也不管,那还不行。哨兵站岗,一站几个小时丝纹不动,可从没听说过谁 站出了一身功夫。 过去把站三体式也叫作“校正二十四法”,就是告诉人要按三顶、三扣、三圆、三毒、三抱、三垂、三曲、三挺的要 求,一项项去做,一项项去不断校正。站时外静内动,外表平静,里面要“暗流涌动”。体内要有动感,脑中要有动意, 要有意识地引导劲气在体内奔腾不息。 曹师学站三体式时,从刚开始每次站几分钟到 20 来分钟,最后能坚持 50 分钟。1964 年春节后,商师爷又提出了三逼、三提、一大挺等新要求。增加了这些新内容后,一分钟也站不了。刚站 20 多秒就开始就全身发抖。 原来能站那么久,这会咋就不行了呢?请教商师爷,他告诫说,这样站桩才长功夫快。 在商式形意拳中,站三体式,不仅要根据不同阶段给添加新内容,还根据不同阶段有不同站法。三体式中分有四种 站法:一是防御型站法,二是进攻型的站法,三是十字型站法,四是通行气血的站法。除此之外,还有高架子、中架子 和低架子之分。同时在站三体式的过程中,还要分为刚、柔、韧、活四个阶段,才算是完整的三体势式站法。 其中通行气血的三体式站法中,又有四种不同的气血通行法;防御型三体式除了二十四法以外,还要体现出鸡腿、 龙身、熊膀、虎抱头四项要求来,以及四梢的要求。 上面这些站法,每一种都得站上 100 天,这就得两年时间。站进攻型三体势,要求更高,也需要花一年的时间。 授徒严格的师父,对初入门者一般要求先站三年三体式,那是一点都不假的。要想真正从三体式中站出功夫来,必 须一步一步地练习。如果第一种练不好,师父就不会教第二种练法。即使退而求其次,马虎一点,不硬性要求站上三年, 最少也得站上两年、一年,才可以开始练习五行拳。 现在人们工作都很繁忙,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来站三体式呢?所以随着时代变迁,生活节凑加快,练形意拳者也就 逐渐对站三体式看得淡了,甚至有的人只练拳不站三体式。这是不对的。 师父只能教给正确的拳架和练法,而无法把功夫直接给你,所以功夫还得靠自己苦练才能得到。这就是过去人们常 说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方法对了,你去做了,最后就成了自己的东西。否则终究只能是镜中人,井中月,看 起来虽好,终不可得。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曹师一再说,千万别把“入门先站三年三体式” 当作天方夜谭,功夫是靠时间磨出来的。即使开始练习五行拳了,三体式也仍然要每天站上一次到两次,而且每一次站 得都要非常认真,不要自己哄自己。 三体式的每一种站法,都要分为四个阶段来锻炼,第一个阶段是要锻炼出“刚”字;第二个阶段要锻炼出“柔”字;第 三个阶段要锻炼出“韧”字;第四阶段要锻炼出“活”字。四个不同的锻炼阶段,也是四个不同劲节锻炼过程,所以只有把 这些要求和不同阶段、不同劲节都站好,才算是真正站好了。 曹师经商师爷教了“三逼、三提、一大挺”站法后,练了一个月,临睡前两腿都抬不上床,要靠两只手搬着慢慢移上 去。 今年,曹师在为我讲述拳法时还回忆说,直到两个多月后才觉腿不痛了,时间上也慢慢能站上一分多钟,但还是站 不了两分钟。第四个月时才能站上三分钟,半年后能站上六七分钟,但怎么也站不上八分钟,整个身子抖动得厉害。 商师爷见状,说能站到这程度不容易,可以啦。这才开始教曹师学练劈拳。第九章 滴水可映月问: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个入路。师曰:还闻偃溪水声否?曰:闻。师曰:是汝入处。——《景德传灯录》卷十 八曹师经常叨念一句话:学拳者有四种人:“一是喜欢,二是热爱,三是酷爱,四是痴迷。” 学拳不爱拳不行,光热爱没入迷也不行。练拳入了迷,行走坐卧都琢磨着,只要人不蠢,没有不开窍的。 曹师自入商长锁师门,沉浸于形意拳 40 多年,就真正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对形意拳执著钻研,不仅练之于手, 练之于身,而且一有闲暇就琢磨拳理。所悟所得,点点滴滴,记录整理下来,于是就有了上百万字的《形意拳理论研究》 等几本专著。 站了一年半三体式,1964 年秋天,商师爷终于开始教曹师练劈拳了。可一个劈拳就又让曹师练了两年半。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劈拳入门要练这久?不是动作有多难学,要那么长时间才能学得会。而是在商师爷的传授中,一 个劈拳又有很多种练法,每一种练法不仅要把动作练得精熟,还要通过简单的一招一式练出功夫来。 功夫要从上往下练,要练到身上。光练在手上还不对,要练到腿上。练到腿上下盘就沉稳了,仅是手上功夫还是轻飘飘 的。 以我们平时所见的单手正圆劈拳来说,它并不是一个复杂拳式和高难动作,学起来幷不难,仅仅是一个“拳钻、掌 劈”的动作,一左一右、一来一往反复练习而已。聪明人一看就能学会,可学会容易练好难,练精就更难。 练习劈拳的目的,不是只学会怎么练就行了。而是要把它练好,找着它的劲节,弄清它的技法与奥妙,以及掌握好 它的尺寸、角度、气血的运行、意念的运用、劲节的收放,以及大圆、中圆、小圆和内圆、外圆、斜圆的练法等等。 这样一来,要想把劈拳练好,的确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根据曹师的讲述,商师爷传下的劈拳练法和打法有二十余种。其中在步法上分有小步、中步、大步、定步、寸步、 活步、三角步、四角步、五星步、七星步等练法;在手法上有立圆、横圆、斜圆、大圆、中圆、小圆、内圆、外圆、上 劈、中劈、下劈、8 字单劈、8 字双劈、捋手、按手、反臂,以及单劈拳和双劈拳等多种练法;在劲节上有明劲、暗劲 和化劲不同的练法,在身架高低上又有大架子、中架子、低架子之分。 曹师说,以他在商师爷门下学练劈拳的体会,觉得劈拳最难的就是找劲。找不着劲是令人烦恼的一件事。练上三年 找不到劲,练上五年还是找不到劲,甚至于练上十年依然还是找不到劲。 曹师授徒时,也经常有徒弟不耐烦地问他:“师父,你说的找劲,究竟是要找什么样的劲呢?我总不理解,也找不 着。”曹师反复诱导:要找的是劲气从哪里起,又往哪里走,最后要到达哪里,这股子劲气走的不是直线,而是要走螺 旋路线,并且要找到它的力点和支点,以及两手的运行方法,使得意、气、劲、力真正能够相合在一起,就会慢慢地找 到说不上来的那股子劲了。 首先要懂得劈拳的劲力须从哪里生发出来,而后再转换到哪里去,哪里是劈拳的发力点,哪里是劈拳劲力的支点, 这是非常关键的。还有劈拳中的各种要领、规矩、尺寸,角度以及发放劲力的技巧、奥妙等,都是劈拳中的关键所在。 内三合与外三合,沉肩与坠肘,起钻与落翻,阴与阳的相互变化。内三合需要如何合?外三合又该怎样合?沉肩究 竟要沉到什么程度才算合乎要求,起钻如何起,如何钻?起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起?钻时要如何转,转要转到什么角度才 是正确的?落翻又如何落,如何翻?落到什么程度?翻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在练习劈拳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的技术问 题。 这些问题也正是过去老前辈们所保守的东西,是不肯轻易说破说透的。即使教给徒弟,也是“一法不传六耳”,不让 第三人听到。商师爷当年还特别要求,练习时绝对不能让别人在一旁观看到,所以,曹师大多时候只是在自己家中练习。 曹师有位朋友, 多岁了, 60 算起来也差不多练了将近 30 多年, 但无论怎样使尽全身力气,他的劈拳就是发不出人, 最多就是把对方推出三四步。后来曹师给他点醒:该合时合不住,该放时又放不开,起钻落翻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好。 后来他回去又练了一段时间后,非常高兴地对曹师说:“我现在能把徒弟们发出去了,但还是不够干脆利落。” 练劈拳,要“先练开展,后练收缩”。开始练习时,一定要大开大合,舒展大方。但也必须掌握一个度,要张而不偏 于浮,开而不偏于散,放而不偏于肆,展而不偏于直。练至收缩时,又必须是敛而不偏于拘泥,约而不偏于别屈,缩而不偏于抽龊。最后求得劲力的含而不露,沉而不僵,身灵而不偏于飘浮,沉稳而不偏于僵滞。 当第一步明劲功夫练到功深圆满,劲力已入骨,浑身成为一个整体的劲力,需要爆发刚劲时,真正能够干脆利索、 断钢截铁般地发出,则应转换到暗劲的练法上来。 在练习暗劲时,不但要体现出灵活无滞、形如流水,而且要体现出进退无声、轻灵和“柔如绳之系”的特色来。 曹师在商师爷门下学练劈拳,刚开始时是明劲,练了一年。明劲阶段主要是求整劲,接着下来再练刚劲,总感觉练 不出来,难练!后来商师爷讲了一个诀窍,练了一个月就体会到了。 用刚劲练正圆劈拳,就是一个“挥锄翻土”的动作。有的人空手练劈拳,来回几趟下来累得气喘呼呼。而农民两手抡 着一柄锄头,半天下来,要挖翻一大片地,也未见叫苦叫累。 手握锄柄,抡起锄头挖下去,所用的如仅是两条手臂上的劲力,这样不仅入土不深,而且挖不了几锄,臂膀就会酸 痛得受不了,甚至握锄的手掌也会磨出水泡来。有经验的老农另有诀窍,在此就卖个关子不说了。读者不妨自己去做一 回体力劳动,从挥锄翻土中去体会该怎么使劲,找出刚劲劈拳的劲诀。 曹师接着练暗劲,又扎扎实实练了一年。 练到暗劲阶段时,商师爷不准曹师再放劲了,全身各部都要稳住、合住,就像是拉弓射箭一般。要求把功夫练到自 己的身上来。两手、两臂、两足的出入要配合呼吸的快慢来运动,而不是让呼吸配合手足的运动。 曹师练暗劲,两手的出入,由大圆变成了中圆或小圆。无论是左右手向回收,还是向前上方钻出,力求做到沉肩坠 肘,真正使肩顶骨落下,使内外的意、气、劲、力相合为一,成为后重前轻、轻刀快马的整劲。另外,两手暗合,两肘 暗合,两肩暗合,注重练出合劲。 说到合劲,凡是练习形意拳的人都明白关于内三合与外三合的要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并不多。 曹师说,“合劲”绝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而是一定要将它真正理解好和做好。要做到这一点,如果得不到真传,掌 握不了其中的奥妙,也还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在练习劈拳时,除了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的内三合,以及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的外三合外,同时还要做到 两肩相合,两肘相合,两手相合,两胯相合和两膝相合,以及左手与右足相合,右手与左足相合,心与眼合,眼与手合 等,总之,要使自己全身合成一个整体。 虽然初学者在练习相合时,还谈不上打人的方法,但是没有这个合劲的锻炼基础,要想在将来运用,就催不动对方, 拔不掉对方的根基,是不可能将对方抛发出去的。 学练劈拳,两肩一是要“沉”,二是要“合”。 一定要心存“沉”、“合”两字。没有沉肩,就会使上肢的劲无所依,力无 所托,成为漂浮而无根的草,任人摆布,又岂能不败于人呢!没有两肩和两肘、两手的相合,上肢就会成为一个散乱而 无力、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劈拳化劲只练了几个月,商师爷说:“先给你讲讲,以后慢慢去体会。”可以随心所欲地走架盘势,练得动作劲力不 走样就放手了。 对化劲的深入了解,是曹师在以后几十年的练习中慢慢体味的。在修订再版《形意拳理论研究》时,曹师将练习心 得总结出了十点: 第一、练时既不可没有劲,更不能将劲力浪费掉,一定要保存住,才能把功力练到自己的身上。 第二、要真正体现出后重前轻。 第三、劈拳的劲力要从足底提起来,而后通过腰、背,再传送到膊、膀、肘、手,使上下内外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第四、两肩要真正地沉落下来,让肩顶骨真正落入骨缝之中。开始练习时,要有意识地稍微向下沉,然后再逐步地 使其下沉,并向回合。最后再练习开肩。 第五、两肘要沉。“中节空,节节空”,坠肘要在动作中真正体现出来,才能把钢用在刀刃上。 第六、练习劈拳时,须有全身的劲力。抽肩调膀,劲力的互相转换一定要实实在在地运作,绝不可以走了空招。一 定要注意将劲力由左手倒换到右手上来,再从右手倒换到左手上来,通过不断地互相转换,才能使自己的劲力走活。 第七、两手一出一入所走的圆,也要由大圆逐渐地变为中圆或小圆。 第八、两手无论是出是入,都要有拧劲(即螺旋劲) 。两手和两臂的出入,不仅要有螺旋式的运动,而且要有两手 的相摩,两肘与两肋相摩。 第九、气与力要合。气与力合,不在于单手配合呼吸之气,而是要使全身的劲力与气都必须相合在一起。第十、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定要把收势做得认真扎实,真正把气沉下去。两 手从两侧向上举起时须配合吸气,然后再从面部沿中线向下慢慢地运行时,又须配合呼气,两手到脐前时,意念要随之 将一口气送到脐下气穴中(下丹田) ,要把气深沉到海底。 形意拳的精华全在劈拳。练形意拳,以劈拳始,以劈拳终。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形意拳的套路,基本上都 是以劈拳为起势和收势。二是说,学劈拳开始,至五行拳、十二形练习,经过五年十年若干轮回把每一招一式练好后, 有的前辈仅把劈拳留下来作为终生操习之招。 练习劈拳不是简单练招,而是要抱定这简单一招找到劲,练出劲,练出功夫来。以一点寻求突破,从一招求得深入。 一般来说,也像站三体式一样,要经历刚、柔、韧、活四个阶段。 通过劈拳反复练习掌握了形意拳的要领、诀窍后,再学练其它招式,就会举一反三,一通百通。这是老祖宗的一种 智慧,是历代先师的智慧结晶和体悟心得。初学者须切记勿忽。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想领略桃花源里无限风光,必须寻觅到那“仿佛若有光” 的秦人洞而入;要探索形意拳无穷奥妙,劈拳就是通向其中的“入口”。

形意传灯录——商式形意拳传承轶闻与秘传功法第七章黛色尽烟痕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法句经佛教禅宗六祖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 据曹师(曹志清先生,下同)说,他的师父商长锁就是一位下下人,在武术方面却具有上上智。 商师爷解放前是太原街头一位卖烧饼、馒头的小生意人,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解放初,人们的政治热情高涨,基 本上每个基层单位都订阅了报纸。逢上重大节日或政治活动,报纸上刊登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等,工厂里还分车 间安排时间组织大家读报学习。把报纸塞在商长锁手中,以他的文化水平也没办法读下去,只能听人读报纸。 商师爷一生嗜武,几乎是一有空闲时间就练拳、琢磨拳艺。特别是他晚年,将所学到的形意、八卦、太极、少林五 行熔铸一炉,开创了一支风格独具的形意拳门派。其中仅一个劈拳,就琢磨出了 20 余种练法打法。为形意拳的繁荣和 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商师爷名治,长锁是他的字,河北宁晋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出生。从小随父母一起逃难,是他父亲用 扁担箩筐挑到山西去的,在太原定居后,住在满洲坟,就是现在五一广场晋阳饭店的后面。 这个“满洲坟”,原来是专门埋葬满洲人的地方。明亡满族人入关建立清朝后,在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都驻有 八旗军队,八旗官兵携家带口,在所驻城市都有专设满洲人生活区,也有专设葬地。这些葬地是禁区,不准进入践踏, 到清末时禁令松弛,一些逃难的人没有地方居住,于是就在那里搭个简易的遮风避雨棚子来栖身,后来人越来越多,就 成为了住宅区。 商长锁没有进过学校,没有文化,别无谋生长技,解放前,在街头摆了个摊子卖烧饼、馒头,做点小生意,虽然无 大的利润可谈,但也还勉强能维持生计。他一生最大的嗜好就是学拳练武。 有句话说“穷文富武”。旧时学拳是很花钱的事,穷得叮当响的商师爷却在武术上学得一身本事。他的学艺经历,说 来辛酸。 他先后曾拜过好几位师父,第一位师父是董秀升,以行医为生;第二位师父是穆修易,主要是务农为业;第三位师 父是曹克,系河北人氏,是以钉鞋为生的小生意人。 商师爷入董门是由李桂昌介绍的。董秀升是一位有名的中医,他在《形意五行精义》自序中说:“既服务于医事, 日与病人周旋,营营于寒热表里,斤斤于补泻温凉,极劳极苦极沉闷。日所见多憔悴之色,耳所闻唯呻呤之声。”所以 他中年行医之余热衷于倡导武术。 董先师晚年染上了吸大烟的瘾。那时商师爷只是做点卖烧饼、蒸馒的小本买卖,供不起师父大烟土,所以学艺也非 常困难。 商师爷曾尽其积蓄,花 120 块银圆为董先师买了件“摊羊皮筒子”。 “摊羊皮筒子”是山西方言的叫法,是一种类似 马夹的无袖开襟皮背心,是羔羊皮的。这种皮料毛短皮软,皮内有绒,在羊皮料中属于质地最好。 当他兴兴致勃勃地送去董家孝敬时,董先师正躺在炕上抽大烟,连头也没抬起,看都没看一眼,很不在意地说了句: “你扔到柜顶上吧”。 曹师说,有一次商师爷问董先师:“师父,虎扑子(即虎形)是怎么回事?”董老先师怒道:“一个虎扑子三千块光洋 哩!你能学得起!”吓得商师爷再也不敢多问了。 商师爷很有人缘,与几个师兄弟都相处得非常好,比亲兄弟还亲。于是凡师兄弟们学到的东西,都来商师爷家相告。 尤其是被当时称为董门“四大金刚”之一的张振刚,只要有时间,就一定要到商师爷家中作客,两人相互切磋技艺, 并把他在董先师那里所学到的东西,全部再转告给商师爷。所以后来商师爷向曹师他们一提起这些往事,就对他的那位 张师兄谢不绝口。 为什么张振刚能从董先师处学得拳艺呢?原来张是一位火车司机,是当时拿高薪的职业。他跑车能买到大烟进供师 父,董先师抽大烟来劲后,就兴致很高地教拳。 董先师去世后,也就是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商师爷又拜在穆修易门下,继续学练形意拳。每逢年节,他都去穆家“拜节”,送上两袋白面,一篓菜油。那时山西习惯用来装油的篓子是荆条编的,刷上桐油后, 装油不漏。穆是太原市郊马庄人,他中年以后虽在各学校兼任武术教职,但其家主要是以种地为生,平时吃的是自产粗 粮。商师爷送去的白面是细粮,穆能吃上细粮,有点感动,于是解囊相授。得到了穆先师真诚的传授,从此技艺大进。 商师爷遇上他的第三位师父曹克,那还是在跟穆先师学拳的过程中。说到这事,曹师向我绘声绘色地讲过一个小故 事。 商师爷每天早晨都去满州坟空地练拳,街道转角处有一位钉鞋的老人,也每天早早地坐在那里开始干活。 一天,商师爷练完拳以后正往回走,路过这位老人面前时,老人就用小锤子使劲地往鞋底上一砸,边砸边嘀咕了一 声:“唉!白磨鞋底子。”当时商师爷以为他在和别人说话,没有在意,于是就走开了。 第二天练完拳又一次路过其旁时,老人又说了一句与昨天完全一样的话,商师爷一看周围并没有其他人,心想这个 老头自言自语,可能是在说他手里所钉的那只鞋的主人吧,所以还是没有在意地走了。 第三天商师爷再次走过他的身旁时,他又重复了一句“唉!白磨鞋底子。” 商师爷就站住问道:“老先生,你这是说谁哩?” 老人长叹了一声:“唉!还能有谁,说你哩!” 商师爷问道:“难道你也会练拳?” 老人说:“不敢说会练,只是略知一二。” 商师爷那时还不到 40 岁,正是血气方刚之年,于是就用有点不服气的口气说道:“那咱们比试比试?” 老人慢条斯理地站了起来说道:“你随便上吧。” 商师爷一个箭步崩拳窜了上去,可还没接触到老人家的身体,自己却早已被摔倒在地。站起来后还是不服气,说“再 来!”于是一连摔了三跤,才知道遇上了高人,跪下就磕头,老人将他掺起来说道:“年轻人有前途,好好学吧。” 商师爷把老人接回家中,办了一席拜师酒,从此不再让老人上街钉鞋,供养了起来。于是就跟随曹克先师学习形意 太极(也叫“五行太极”) 、擒拿、点穴、器械等。 这位曹克先师,说来还真具传奇色彩,他在商师爷家住了几年后,大概在 1951 年前后,却突然不辞而别,不知去 向了。 太原解放不久,商师爷被吸纳进了山西酿醋厂。他没有生育儿女,后抱养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商明喜。这个养子小 时喜欢打架闯祸,商师爷不肯教他。但他脑子灵活,别的徒弟上门学拳,他在旁看时也学了一些招数。后来他自己又找 师伯,也就是商师爷的师兄王世海学。 说到商明喜小时的淘气,有件事可见一斑:一天早上,商明喜出门到大街上蹓跶,遇上他的一位师叔买好早点回家, 一手端油条,一手端着热豆腐。他走上前很热情地递烟,这位师叔因两手都端着东西,连声辞谢。商明喜硬是将烟塞到 他嘴上,然后借点火之机,一拳把他打了个面朝天,转身一溜烟就跑了。 商师爷一生穷苦,中年以前,可以说是把所赚的钱全部都花在了学拳上,到晚年有了一点积蓄,可他的这位养子在 外面赌博,被人合伙算计,逢赌必输,欠了两万多元的债。 1964 年的一天,索债人找上门。两万多元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商师爷又气又急,拿出家中现金积蓄,还有 多年积赚下来的一些银子,连同几块名贵手表、两辆自行车,全部还债顶债了。家里落得个一贫如洗。 文化大革命运动刚开始时,工厂里的政治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组织清查个人历史。他因在解放前被朋友拉 去短时间参加过一贯道,其实他也没参与过一贯道什么活动,天天还是卖烧饼。这一来,被定为遣返原籍。 商师爷回到河北晋宁原籍接受劳动改造,因自小随父母逃荒外出,在老家举目无亲,更无房子菜地,借住在村里一 农户的柴房。 有天大清早,他到村外树林里走走,远远看到两个小青年在练拳,走近一看,其中一位是房东的儿子。便在旁指点 了几句,小青年见是被遣送回来受教育的老头,很不起眼,可一试手,被摔了几个跟头。 小青年回家后告诉父母:住在家里的这老头功夫了得,我们怎么也打不过他。这家房东很支持儿子练拳,于是办了 一桌酒席,算是拜师了,还把商师爷一家从柴房请到正房居住。 半年后,商师爷从原籍回太原厂里上班,不久就办理了退休手续。终日与他的师兄王世海、师弟唐金荣等共磋技艺。 商师爷为人非常善良厚道,待人十分和蔼,对待徒弟们更是视徒如子,教拳非常耐心。徒弟们到他家学拳时,每到 中午总要留下来吃饭,并让老伴去买酒买肉招待。曹师时常说,和很多拿钱来就教的拳师相比,商师爷是个爱惜名声的人。尽管他将平生所赚的钱,几乎是全部花在 了练拳学艺上,但他教徒弟时却从不索要钱财。晚年生活极其困难,也没有张口向徒弟要过一分钱。 逢年过节时,众徒弟给商师爷送上一瓶酒,带一条烟,也是在正常情理之中的事情。就是这么一点点心意,他每次 都拒绝不收。并且语重心长地告诫曹师师兄弟说:“你们都是拉家带口的人,老人和小孩子们都需要花钱,以后不要给 我花这些钱了,还是留给家里人用吧。” 商师爷的形意拳,是在董秀升门下入门的,后来尽得穆修易、曹克二先师之真传。他能够破除门户之见,博采众家 之长,特别是在穆修易的悉心教导下,心领神会了形意拳中的精奥,练就了一身真功夫。 商师爷生前在太原市周围享有善用、爱打的名声。南来北往的人找他比武切磋,来者不拒,而且是轻而易举地将对 方抛起发出,然后请客人喝酒吃肉。 多年前,一位练武近 20 年的人从外地回了太原。此人个性很强,眼界很高,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所以到处找人 比试。连赢了两三个有名的拳师后,有人给他推荐了商师爷。于是他就来到商师爷家中要比试,结果连试几次都被抛出 丈外,他才心服口服地说:“这才是我要找的真正拳家”! 商师爷个头矮小,身高只有一米六几,但身灵如猿,坚硬如铁,用起功夫来,可将三四百斤重的碌碡平托而起,且 面不改色。直到晚年,运用轻灵功夫之时,忽而在左,忽而在右,左右莫测,一瞬间又转到了别人身后,实在令人难以 捉摸。因此,在并州大地,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成为一代形意拳明家高手。但遗憾的是,由于一生操劳,只有 68 岁就身患疾病早逝。 关于商师爷传下的形意拳,2002 年曹师在长沙为我讲解拳理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咱们这支形意拳,用我师父的 话讲,已不是纯粹的形意拳了,自董、穆先师开始,再到我的师父商长锁,已糅杂了不少太极、八卦、少林的东西。在 形意拳中,只有商门才有这么丰富。” 至于商式形意拳练法奥妙。曹师说,在商门中,既有表演时的对外练法,也有自己练功时的家中练法,同时还有运 用时的练法。 对外的练法是可以供大家欣赏观看,是属于表演性的;而在家中自己增长功夫的练法和运用的练法则是不让外人看 到。其家中的练法,既是增长功夫的练法,同时也有“怎么练怎么用”的成份,到最后则可将长功的练法与运用时的练法 合二而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练。 形意拳在外面的练法和在家里自己的练法是截然不同的。学者如果能够得到形意拳的内练法,那才算是真正得到了 “怎么练,怎么用”的传授。 曹师出版有《形意拳练法用法与功法》和《商式形意拳》光碟,介绍和演练的主要来自商师爷所授。但是在介绍和 演练五行拳与十二形拳时,为什么没有将那些练法奥妙拍摄出来公之于众呢?曹师多次声称,这不是保守,是因为在专 门锻炼功夫的练法中,用照片没有办法把它体现出来的, 用文字更无法把它说清楚,所以其精奥处只能靠口传心授才行。 商师爷练过很多器械,最拿手的是大枪、剑、虎头钩。第八章 花红承雨露正人说邪法,邪法悉皆正。邪人说正法,正法悉皆邪。诸方难见易识,我这里易见难识。——《五灯会 元》卷四世间学艺,有“师找徒三年,徒找师三年”的说法。 一个徒弟叩门学艺, 要获得师父的接纳和传授,固然是一件难事。一位老师要找到能教明白乃至能承接衣钵的徒弟, 也不是一件易事。除师徒因缘际会、必具的经济条件之外,徒弟的悟性、恒心、刻苦耐劳和人品素质等一样都不能少。 常言道:“大道非器不传”。器即涵括了求学者自身及外在的种种条件。 世象纷纭,往往就是这般无奈:有的人条件很好,天赋也不错,但他无心于此道;有的人特别想学,却又自身条件 不够,悟性不高,即使大法加身,也难大成。更何况身处当今商品社会,人们向往的是财富人生,对苦行僧式的习武修 炼难得其缘其人了。 曹师名文,字志清,生活中以字行。祖上世代居住太原城内,他出生于抗战烽火初起的 1938 年。 山西自辛亥革命阎锡山当上大都督,经阎的割据统治,客观上获得了 26 年相对安定的环境。1937 年抗日战争爆 发后,太原在当年 11 月即遭沦陷,在日寇铁蹄蹂躏下,曹师一家和众多普通百姓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曹师说,他自幼就喜欢音乐、书法,更喜欢练拳。因为父亲早逝,同父异母的哥哥结婚分居,剩下体弱多病的母亲 带着他和另一位哥哥生活,日子过得十分清苦。想学拳但没有经济条件。 15 岁那年,曹师将年龄虚报成 17 岁,招工进了山西汽车修理厂(山西汽车制造厂的前身) ,自己能挣工资了,但 找不到教拳的师傅。经常骑着自行车满街跑,后来听说星期天人民公园有武术表演,于是每逢周日都跑去看,默默记住 一两招,自己回去后揣练。在汽修厂上班,先在厂供销科,供销科下管有仓库,仓库里没人时就练几下,来了人就不练 了。 18 岁那年,曹师参军到了部队。有一位副班长是河北玉田人,会几招武术,便跟着学,但也只是简单地模仿,那 时对武术还是懵懵懂懂。在部队呆了一年半时间,后因患阑尾炎,手术后便退伍回到原来的工厂上班。 曹师投入商师爷门下学习形意拳之前,习过一段时间的查拳。大概在 1958 年的前后,曹师搬到太原毛织厂职工新 村宿舍居住。同院子里先后住有两位武林前辈:杨玉山和靳书子。 杨玉山是穆修易的徒弟、义子,也是商师爷的师兄。他身材魁梧,解放前任太原毛织厂厂长,每天上下班坐人拉洋 车,因他身体太胖,一般洋车坐不下,得定制特宽敞的。太原被日寇侵占时跑到四川去了,文化大革命后期才从四川回 太原。 杨玉山精形意拳,兼习八卦掌。几十年后,曹师传授形意拳时,拳技有不少八卦掌的东西,有些就是向他这位师伯 学的。 靳书子是山东人,在太原毛织厂工作,精通查拳。1958 年的一天,曹师找着他说:“靳师傅,跟您学拳行不行?” 靳满口答应:“行!”,他高兴极了,从此跟随靳书子学练查拳和单刀。曹师当时并不知武术界的规矩,所以也没有正式 拜师,于是靳书子就成了曹师步入武术之路的启蒙师。 曹师自从学练查拳后,每天骑自行车去工厂上下班时,绕道二十多华里,特地途经五一广场街心花园锻炼一会。 1963 年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五一广场街心公园锻炼身体的人很多,曹师看到两个老头在交手切磋拳艺,只见个 头瘦小的老头其身灵步活,忽左忽右,时前时后,而身材高大的老先生却左顾右盼,只有招架之力,却无还手之功,瞬 息之间,就被远远抛跌在地。 曹师驻足观看良久,不舍离去,于是举起大拇指,跑上前去请问尊姓大名。商师爷当时在太原武术一行里是大名鼎 鼎的形意拳前辈,对练的那位高个老先生也是一位太极名家,曹师都早闻其名,无缘拜识。这会儿当老头告知是“商长 锁”时,顿觉如雷贯耳,当即问到了商师爷的住址:王村北街 9 号院。 第二天下班后,曹师即按址找到商师爷家,见面就问是否可以向他拜师学拳,说罢就在他跟前跪下磕头。商师爷扶 起曹师,一边倒茶招待,一边说,年轻人想学拳练拳是好事,但得有位介绍人、举办个拜师仪式才行。交待改天再去。曹师得到应允后,兴奋地找来同样喜爱武术的好友高起生、陈嘉生、王秀章,告诉他们遇上了练形意拳的商长锁师 傅,大家商量一块去学。 第三天曹师又把三位带去商师爷家,坐谈了一上午,不断表达热爱武术的愿望。商师爷见他们是诚心实意想学拳, 便答应收徒。 拜师学拳,在老一辈拳家眼里是一件不能马虎的事。 拜师仪式举办得既隆重又有几分神秘色彩。选定一个吉日,商师爷请来他的师兄王世海和几位先入门的徒弟到场, 曹师等四人各自将写好的拜师帖子呈上,燃香跪拜本门历代先师后,再磕拜师父和师伯、师叔,然后新入门的徒弟请大 家去晋阳饭店喝拜师酒。这样才算正式入了师门。 曹师初入商门,即遵形意门内古法,学站三体式和劈拳。老辈人教拳,既严格又很保守。不像现在的武馆和公园培 训班教拳,今天一式,明天一招,半月一月就教了学员不少招数和套路。 商师爷授徒,规矩也大。一是不轻易教,一切慢慢来。二是各授一艺,徒弟之间分开教,师徒二人外有第三者在场 是不教的,这叫“一法不传六耳”。 曹师他们 4 人虽说拜师入门了,但商师爷并不急着教拳。三体式让站了一年半,接下来劈拳练了两年半。入师门几 年,再难学到别的招数。 现在曹师回忆起来,还经常说开始学拳是磨性子的事。当然这一磨,也就把基本功磨得扎扎实实。 形意拳门内有一个说法:“万法源于三体式”。意思是说,三体式把人体各部位按照形意拳的要领浓缩其中了,它既 是形意拳基本功,也是基本法则。所有形意拳的动作都离不开这个基本法则,各种拳招套路尽管变化万端,但原理和要 领是一致的。 站三体式,首先要遵守形意拳谱留下的九数歌、二十四法等基本要求去站。曹师在再版《形意拳理论研究》一书时, 将三体式各项要求列举了 47 项,还结合自身练习体会,给头、肩、肘、手臂、身、臀背、膝、足等身体部位要求各编 成歌诀。 为练习时简便易记,我据曹师所教,从头至足用“两字诀”概括为:顶头、突额、扣齿、抵舌、收颏、竖项、沉肩、 坠肘、含胸、拨背、束肋、塌腰、提肛、挺胯、合膝、抓趾。 不论是古传九数歌、二十四法,还是我斗胆胡诌的“两字诀”,都仅是粗略概括,还不足以完整细致地表述其全部要 求。 譬如说“抓趾”。趾如何抓?过去前辈们在传授时,多有“五趾抓地足心空”的训导。但后面还有一句话,前辈们始终 是不给讲的,以致让很多徒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曹师说,五趾抓地的确是对的,一点错都没有。然而这个“足心空”,就把好多人弄糊涂了。因此,有不少人问:“这 个‘足心空’,到底应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呢?” 曹师让他们脱掉鞋子,五趾抓地,腾空足心,然后再让他们快速地行走,结果谁也走不来。就好像是裹了脚的老太 太,一步一拐,难以灵敏。首先连自己都站不稳。行动起来非常艰难,又如何谈得上进退反侧的灵活呢? 过去所传的“五趾抓地足心空”,只是讲了前半句,应该再加上后半句:“足心踏实才是真”!所以,在足落地时,有 三个层次是需要分清的,首先要使足后跟轻轻触地,然后再使足掌踏实,最后才是五趾抓地。但是,虽然说是“足心踏 实”,实际上是要将涌泉穴周围的足掌踏实,并不是真正让足心也触到地面。 劲、气、力放在足跟和足趾上,有意地让足心腾空,本身就是一个失中的形态,难以使自己稳固。如果将劲气单贯 注于五趾,就会出现前栽,是经不起对方丝毫领捋的;如果单贯注于足跟,又会出现后仰,又经不起对方丝毫冲击。抓 趾一项,必须使气贯涌泉,劲踏掌中,才能使自己永远保持中正不偏,不栽不仰。 桩是静止的拳,拳是运动的桩。 站三体式,如仅仅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什么也不管,那还不行。哨兵站岗,一站几个小时丝纹不动,可从没听说过谁 站出了一身功夫。 过去把站三体式也叫作“校正二十四法”,就是告诉人要按三顶、三扣、三圆、三毒、三抱、三垂、三曲、三挺的要 求,一项项去做,一项项去不断校正。站时外静内动,外表平静,里面要“暗流涌动”。体内要有动感,脑中要有动意, 要有意识地引导劲气在体内奔腾不息。 曹师学站三体式时,从刚开始每次站几分钟到 20 来分钟,最后能坚持 50 分钟。1964 年春节后,商师爷又提出了三逼、三提、一大挺等新要求。增加了这些新内容后,一分钟也站不了。刚站 20 多秒就开始就全身发抖。 原来能站那么久,这会咋就不行了呢?请教商师爷,他告诫说,这样站桩才长功夫快。 在商式形意拳中,站三体式,不仅要根据不同阶段给添加新内容,还根据不同阶段有不同站法。三体式中分有四种 站法:一是防御型站法,二是进攻型的站法,三是十字型站法,四是通行气血的站法。除此之外,还有高架子、中架子 和低架子之分。同时在站三体式的过程中,还要分为刚、柔、韧、活四个阶段,才算是完整的三体势式站法。 其中通行气血的三体式站法中,又有四种不同的气血通行法;防御型三体式除了二十四法以外,还要体现出鸡腿、 龙身、熊膀、虎抱头四项要求来,以及四梢的要求。 上面这些站法,每一种都得站上 100 天,这就得两年时间。站进攻型三体势,要求更高,也需要花一年的时间。 授徒严格的师父,对初入门者一般要求先站三年三体式,那是一点都不假的。要想真正从三体式中站出功夫来,必 须一步一步地练习。如果第一种练不好,师父就不会教第二种练法。即使退而求其次,马虎一点,不硬性要求站上三年, 最少也得站上两年、一年,才可以开始练习五行拳。 现在人们工作都很繁忙,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来站三体式呢?所以随着时代变迁,生活节凑加快,练形意拳者也就 逐渐对站三体式看得淡了,甚至有的人只练拳不站三体式。这是不对的。 师父只能教给正确的拳架和练法,而无法把功夫直接给你,所以功夫还得靠自己苦练才能得到。这就是过去人们常 说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方法对了,你去做了,最后就成了自己的东西。否则终究只能是镜中人,井中月,看 起来虽好,终不可得。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曹师一再说,千万别把“入门先站三年三体式” 当作天方夜谭,功夫是靠时间磨出来的。即使开始练习五行拳了,三体式也仍然要每天站上一次到两次,而且每一次站 得都要非常认真,不要自己哄自己。 三体式的每一种站法,都要分为四个阶段来锻炼,第一个阶段是要锻炼出“刚”字;第二个阶段要锻炼出“柔”字;第 三个阶段要锻炼出“韧”字;第四阶段要锻炼出“活”字。四个不同的锻炼阶段,也是四个不同劲节锻炼过程,所以只有把 这些要求和不同阶段、不同劲节都站好,才算是真正站好了。 曹师经商师爷教了“三逼、三提、一大挺”站法后,练了一个月,临睡前两腿都抬不上床,要靠两只手搬着慢慢移上 去。 今年,曹师在为我讲述拳法时还回忆说,直到两个多月后才觉腿不痛了,时间上也慢慢能站上一分多钟,但还是站 不了两分钟。第四个月时才能站上三分钟,半年后能站上六七分钟,但怎么也站不上八分钟,整个身子抖动得厉害。 商师爷见状,说能站到这程度不容易,可以啦。这才开始教曹师学练劈拳。第九章 滴水可映月问: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个入路。师曰:还闻偃溪水声否?曰:闻。师曰:是汝入处。——《景德传灯录》卷十 八曹师经常叨念一句话:学拳者有四种人:“一是喜欢,二是热爱,三是酷爱,四是痴迷。” 学拳不爱拳不行,光热爱没入迷也不行。练拳入了迷,行走坐卧都琢磨着,只要人不蠢,没有不开窍的。 曹师自入商长锁师门,沉浸于形意拳 40 多年,就真正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对形意拳执著钻研,不仅练之于手, 练之于身,而且一有闲暇就琢磨拳理。所悟所得,点点滴滴,记录整理下来,于是就有了上百万字的《形意拳理论研究》 等几本专著。 站了一年半三体式,1964 年秋天,商师爷终于开始教曹师练劈拳了。可一个劈拳就又让曹师练了两年半。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劈拳入门要练这久?不是动作有多难学,要那么长时间才能学得会。而是在商师爷的传授中,一 个劈拳又有很多种练法,每一种练法不仅要把动作练得精熟,还要通过简单的一招一式练出功夫来。 功夫要从上往下练,要练到身上。光练在手上还不对,要练到腿上。练到腿上下盘就沉稳了,仅是手上功夫还是轻飘飘 的。 以我们平时所见的单手正圆劈拳来说,它并不是一个复杂拳式和高难动作,学起来幷不难,仅仅是一个“拳钻、掌 劈”的动作,一左一右、一来一往反复练习而已。聪明人一看就能学会,可学会容易练好难,练精就更难。 练习劈拳的目的,不是只学会怎么练就行了。而是要把它练好,找着它的劲节,弄清它的技法与奥妙,以及掌握好 它的尺寸、角度、气血的运行、意念的运用、劲节的收放,以及大圆、中圆、小圆和内圆、外圆、斜圆的练法等等。 这样一来,要想把劈拳练好,的确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根据曹师的讲述,商师爷传下的劈拳练法和打法有二十余种。其中在步法上分有小步、中步、大步、定步、寸步、 活步、三角步、四角步、五星步、七星步等练法;在手法上有立圆、横圆、斜圆、大圆、中圆、小圆、内圆、外圆、上 劈、中劈、下劈、8 字单劈、8 字双劈、捋手、按手、反臂,以及单劈拳和双劈拳等多种练法;在劲节上有明劲、暗劲 和化劲不同的练法,在身架高低上又有大架子、中架子、低架子之分。 曹师说,以他在商师爷门下学练劈拳的体会,觉得劈拳最难的就是找劲。找不着劲是令人烦恼的一件事。练上三年 找不到劲,练上五年还是找不到劲,甚至于练上十年依然还是找不到劲。 曹师授徒时,也经常有徒弟不耐烦地问他:“师父,你说的找劲,究竟是要找什么样的劲呢?我总不理解,也找不 着。”曹师反复诱导:要找的是劲气从哪里起,又往哪里走,最后要到达哪里,这股子劲气走的不是直线,而是要走螺 旋路线,并且要找到它的力点和支点,以及两手的运行方法,使得意、气、劲、力真正能够相合在一起,就会慢慢地找 到说不上来的那股子劲了。 首先要懂得劈拳的劲力须从哪里生发出来,而后再转换到哪里去,哪里是劈拳的发力点,哪里是劈拳劲力的支点, 这是非常关键的。还有劈拳中的各种要领、规矩、尺寸,角度以及发放劲力的技巧、奥妙等,都是劈拳中的关键所在。 内三合与外三合,沉肩与坠肘,起钻与落翻,阴与阳的相互变化。内三合需要如何合?外三合又该怎样合?沉肩究 竟要沉到什么程度才算合乎要求,起钻如何起,如何钻?起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起?钻时要如何转,转要转到什么角度才 是正确的?落翻又如何落,如何翻?落到什么程度?翻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在练习劈拳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的技术问 题。 这些问题也正是过去老前辈们所保守的东西,是不肯轻易说破说透的。即使教给徒弟,也是“一法不传六耳”,不让 第三人听到。商师爷当年还特别要求,练习时绝对不能让别人在一旁观看到,所以,曹师大多时候只是在自己家中练习。 曹师有位朋友, 多岁了, 60 算起来也差不多练了将近 30 多年, 但无论怎样使尽全身力气,他的劈拳就是发不出人, 最多就是把对方推出三四步。后来曹师给他点醒:该合时合不住,该放时又放不开,起钻落翻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好。 后来他回去又练了一段时间后,非常高兴地对曹师说:“我现在能把徒弟们发出去了,但还是不够干脆利落。” 练劈拳,要“先练开展,后练收缩”。开始练习时,一定要大开大合,舒展大方。但也必须掌握一个度,要张而不偏 于浮,开而不偏于散,放而不偏于肆,展而不偏于直。练至收缩时,又必须是敛而不偏于拘泥,约而不偏于别屈,缩而不偏于抽龊。最后求得劲力的含而不露,沉而不僵,身灵而不偏于飘浮,沉稳而不偏于僵滞。 当第一步明劲功夫练到功深圆满,劲力已入骨,浑身成为一个整体的劲力,需要爆发刚劲时,真正能够干脆利索、 断钢截铁般地发出,则应转换到暗劲的练法上来。 在练习暗劲时,不但要体现出灵活无滞、形如流水,而且要体现出进退无声、轻灵和“柔如绳之系”的特色来。 曹师在商师爷门下学练劈拳,刚开始时是明劲,练了一年。明劲阶段主要是求整劲,接着下来再练刚劲,总感觉练 不出来,难练!后来商师爷讲了一个诀窍,练了一个月就体会到了。 用刚劲练正圆劈拳,就是一个“挥锄翻土”的动作。有的人空手练劈拳,来回几趟下来累得气喘呼呼。而农民两手抡 着一柄锄头,半天下来,要挖翻一大片地,也未见叫苦叫累。 手握锄柄,抡起锄头挖下去,所用的如仅是两条手臂上的劲力,这样不仅入土不深,而且挖不了几锄,臂膀就会酸 痛得受不了,甚至握锄的手掌也会磨出水泡来。有经验的老农另有诀窍,在此就卖个关子不说了。读者不妨自己去做一 回体力劳动,从挥锄翻土中去体会该怎么使劲,找出刚劲劈拳的劲诀。 曹师接着练暗劲,又扎扎实实练了一年。 练到暗劲阶段时,商师爷不准曹师再放劲了,全身各部都要稳住、合住,就像是拉弓射箭一般。要求把功夫练到自 己的身上来。两手、两臂、两足的出入要配合呼吸的快慢来运动,而不是让呼吸配合手足的运动。 曹师练暗劲,两手的出入,由大圆变成了中圆或小圆。无论是左右手向回收,还是向前上方钻出,力求做到沉肩坠 肘,真正使肩顶骨落下,使内外的意、气、劲、力相合为一,成为后重前轻、轻刀快马的整劲。另外,两手暗合,两肘 暗合,两肩暗合,注重练出合劲。 说到合劲,凡是练习形意拳的人都明白关于内三合与外三合的要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并不多。 曹师说,“合劲”绝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而是一定要将它真正理解好和做好。要做到这一点,如果得不到真传,掌 握不了其中的奥妙,也还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在练习劈拳时,除了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的内三合,以及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的外三合外,同时还要做到 两肩相合,两肘相合,两手相合,两胯相合和两膝相合,以及左手与右足相合,右手与左足相合,心与眼合,眼与手合 等,总之,要使自己全身合成一个整体。 虽然初学者在练习相合时,还谈不上打人的方法,但是没有这个合劲的锻炼基础,要想在将来运用,就催不动对方, 拔不掉对方的根基,是不可能将对方抛发出去的。 学练劈拳,两肩一是要“沉”,二是要“合”。 一定要心存“沉”、“合”两字。没有沉肩,就会使上肢的劲无所依,力无 所托,成为漂浮而无根的草,任人摆布,又岂能不败于人呢!没有两肩和两肘、两手的相合,上肢就会成为一个散乱而 无力、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劈拳化劲只练了几个月,商师爷说:“先给你讲讲,以后慢慢去体会。”可以随心所欲地走架盘势,练得动作劲力不 走样就放手了。 对化劲的深入了解,是曹师在以后几十年的练习中慢慢体味的。在修订再版《形意拳理论研究》时,曹师将练习心 得总结出了十点: 第一、练时既不可没有劲,更不能将劲力浪费掉,一定要保存住,才能把功力练到自己的身上。 第二、要真正体现出后重前轻。 第三、劈拳的劲力要从足底提起来,而后通过腰、背,再传送到膊、膀、肘、手,使上下内外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第四、两肩要真正地沉落下来,让肩顶骨真正落入骨缝之中。开始练习时,要有意识地稍微向下沉,然后再逐步地 使其下沉,并向回合。最后再练习开肩。 第五、两肘要沉。“中节空,节节空”,坠肘要在动作中真正体现出来,才能把钢用在刀刃上。 第六、练习劈拳时,须有全身的劲力。抽肩调膀,劲力的互相转换一定要实实在在地运作,绝不可以走了空招。一 定要注意将劲力由左手倒换到右手上来,再从右手倒换到左手上来,通过不断地互相转换,才能使自己的劲力走活。 第七、两手一出一入所走的圆,也要由大圆逐渐地变为中圆或小圆。 第八、两手无论是出是入,都要有拧劲(即螺旋劲) 。两手和两臂的出入,不仅要有螺旋式的运动,而且要有两手 的相摩,两肘与两肋相摩。 第九、气与力要合。气与力合,不在于单手配合呼吸之气,而是要使全身的劲力与气都必须相合在一起。第十、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定要把收势做得认真扎实,真正把气沉下去。两 手从两侧向上举起时须配合吸气,然后再从面部沿中线向下慢慢地运行时,又须配合呼气,两手到脐前时,意念要随之 将一口气送到脐下气穴中(下丹田) ,要把气深沉到海底。 形意拳的精华全在劈拳。练形意拳,以劈拳始,以劈拳终。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形意拳的套路,基本上都 是以劈拳为起势和收势。二是说,学劈拳开始,至五行拳、十二形练习,经过五年十年若干轮回把每一招一式练好后, 有的前辈仅把劈拳留下来作为终生操习之招。 练习劈拳不是简单练招,而是要抱定这简单一招找到劲,练出劲,练出功夫来。以一点寻求突破,从一招求得深入。 一般来说,也像站三体式一样,要经历刚、柔、韧、活四个阶段。 通过劈拳反复练习掌握了形意拳的要领、诀窍后,再学练其它招式,就会举一反三,一通百通。这是老祖宗的一种 智慧,是历代先师的智慧结晶和体悟心得。初学者须切记勿忽。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想领略桃花源里无限风光,必须寻觅到那“仿佛若有光” 的秦人洞而入;要探索形意拳无穷奥妙,劈拳就是通向其中的“入口”。


相关内容

  • 薛传形意拾遗
  • 薛传形意拾遗--民秋文集 薛颠事迹拾遗(与<逝去的武林>中李仲轩老先生的说法有些出入) 还有这么一种说法,薛颠从小形意功底就扎实,后随形意八卦名家周祥(好象是这个名字,张师记不太清了)学形意.离开李存义后,去山西找到了薛父的师兄李某,最后归入灵空禅师门下.我只是提供一些说法,只是传言,是 ...

  • 形意拳十二形经典套路
  • 形意拳十二形经典套路 形意拳十二形经典套路 作者/来源:中华武术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4-10-05 09:17 标签:形意拳 4收藏 内容介绍: 形意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拳术,它与太极拳.八卦掌合称三大内家拳.由于它有很高的自卫防身的功能和健身长寿的价值,一直受到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喜爱,是我国传播最 ...

  • 解密三体式桩
  • 解 密 三 体 式 桩 形意拳是中华武术"三大内家拳"之一,由清朝期间河北深县李洛能先生在心意拳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形意拳相比别的门派,其风格古朴,传承清晰,思想相对开明,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形意拳的前身为"心意拳",心意拳原本是以传统武术精华技术内劲为基础的一门 ...

  • 孙氏(孙禄堂)形意拳阐秘
  • " 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本文即从这四句诗开始. 此诗最早见于孙公著作<拳意述真>形意拳部分第一篇.也即"郭云深论形意拳"之第十三则中.郭公晚年,将一生习拳体会著作文章,交付孙公禄堂以示衣钵传承.文中道尽 ...

  • 形意拳经录(上)
  • 形意论 形者,形象也.意者,心意也.人为万物之灵,能感通诸事之应,是以心在内,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意者,心之所发也.是故心意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内外相感,不外一气之流行.故达摩祖师本之,而创是拳.其旨在养气,在益力.动作简而功无穷,故名之曰形意拳也. 形意拳一气 太极本混混沌沌,无形无 ...

  • 形意拳的十二劲法
  • 形意拳劲法 形意拳劲法是指形意拳在实际运用中的暗劲.明劲.化劲.横劲.竖劲.蹋劲.扑 劲.绝劲.裹劲.舒劲.这些劲道基本属于内家的劲道. 暗劲 暗劲必须是在练习的第一步明劲功夫以后进行的第二步练法.暗劲是指在内里 含藏劲力而不使手上有丝毫表现(指明劲),所以说"暗劲在肘".暗劲乃 ...

  • 李氏形意太极拳健身养生文档
  • 第一节李氏形意太极拳的养生价值 现代人能出来做运动的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求健康,对技击的要求也是先在身强体 壮的前提下而为之,李氏形意太极拳功法始终提倡先养生后技击之理论,武术养生是其 社会功用的重要体现之一,养生问题的深入研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李 氏形意太极拳提出把人视为阴阳复合体,在具 ...

  • 学练形意拳贵在变
  • 形意拳是实战拳.为了学以致用,练时必须意识逼真,富于变化. 一.重心变化 卸力的关键是自己重心的移动.重心的移动主要由两腿力量的转换引起.力的渐变像是水从一杯倒人另一杯,快了不行.重心的前后移动规律是:快后慢偏静正中.即快时重心在后腿,慢时重心接近中间稍偏后,静止时重心平均落在两腿中间.拉箱步就是很 ...

  • 内家拳旧闻(4)
  • 内家拳旧闻--太极拳及内家拳名家旧事录(4 ) 内家拳旧闻二十四--陈式太极拳师旧事之一 A-ching 叙述:王荠斋与陈发科不和:台湾周剑南先生曾在解放前造访陈发科. 文中并未提两人为何交恶,但大抵是因王创拳而有争议.陈向周一直强调缠 丝劲的重要,并演示一遍拳路,周见其拳势惊人而叹服.之前周亦拜访 ...